心得體會是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記錄和總結??偨Y要客觀公正,真實反映事實,避免主觀臆斷和偏見的干擾。以下是一些關于心得體會寫作的注意事項和技巧,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提供一些幫助。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一
滿江水花,南國的歡騰
放逐了龍舟
夏日里陽光,曬透了季節(jié)的'脊背
那悲凄的哽咽
為誰而泣
風兒倚著面龐
一遍遍地催,飄來的粽香
沁人心脾,醉倒了一江豪情
卻難為詩人品味果腹的珍饈
流傳數(shù)千年的供奉
依然把習俗,刻在一個節(jié)日的心頭
這不該是悲情的紀念
一縷縷艾煙,熨平了心頭的皺紋
唱一句楚辭,便有一絲慰藉
人生的告別未必如此愴然
請用時尚的歌喉
淺吟滋潤肺腑的心曲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二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相傳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來慶祝和紀念,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創(chuàng)作和背誦端午詩歌。通過接觸和學習這些詩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同時也體會到了其中蘊含的情感和智慧。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于端午詩歌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端午詩歌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獨有的藝術魅力。這些詩歌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常常使用富有節(jié)奏感的韻腳和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在詩歌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用幾筆短短的文字勾勒出的豐富意境,讓人們仿佛置身其中,領略到了端午節(jié)的盛況和特殊氛圍。比如《竹枝詞》中的“騰騰八面龍蛇水,繡帶兒捎將四五”,這一韻腳讓人感受到了龍舟比賽時水波翻騰的場景,詩歌中的形象細膩而生動。
其次,端午詩歌也讓我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力量。在這些詩歌中,不乏表達愛國之情的詩句。母親的長恨子,怨隨子終身。這是屈原寫給母親的詩句,表達了他對國家的憂憤之情。這種情感的傳達,讓我感受到了屈原對于國家的熱愛和對于不公正的憤怒。同時,端午詩歌中也表達了人們彼此之間的親情和友情。比如《書議端午詩表兄友,寄詩次中秋還復附屈直龍江春日之作平閔生德卿二中故人》中的“龍綰霓瑞裴回繞,鳳庾曇栢彌標搖”,這些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此外,端午詩歌也蘊含著智慧的火花。通過對于這些詩歌的學習,我不僅了解到了一些歷史故事和文化傳統(tǒng),還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著一些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比如屈原的《離騷》中有著“人生豈無歸歟”的吶喊,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申鷹》中的“臥龍深鎖復仇未雄,一個千秋恨不同”,則表達了對于歷史的反思和對于往事的留戀。這些詩句啟示了我在生活中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時也要珍惜眼前的時光和人際關系。
最后,端午詩歌也讓我意識到了文化傳承和保存的重要性。在現(xiàn)代社會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很多傳統(tǒng)文化正在逐漸被遺忘和淡化。而通過創(chuàng)作、學習和傳唱端午詩歌,我們不僅可以讓這些文化得以傳承和保存,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體驗到其中蘊含的文化魅力。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根源,只有通過傳承和保存,我們才能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為我們的文化賦予新的內涵和價值。
總結起來,端午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而端午詩歌則是這個節(jié)日中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通過學習和接觸端午詩歌,我不僅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魅力和情感力量,同時也深刻體會到了其中的智慧和思考。端午詩歌不僅讓我對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還讓我思考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在這個現(xiàn)代化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保護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視,而通過學習和創(chuàng)作端午詩歌,我們可以讓這種傳統(tǒng)得以傳承和保存,同時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和欣賞到其中的獨特魅力。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三
千載悠悠,成習俗,天中端午。
逢佳節(jié),粼粼波上,百舟爭渡。
萬戶家中纏米粽,三閭廟外吟君賦。
祭圣賢,忠義蕩乾坤,傷君去。
奸當?shù)溃{言布;遭放逐,悲難訴。
嘆家亡國破,汨羅歸處。
志潔行廉爭日月,辭微文約傳千古。
子沉江,鶴駕淚淫淫,何其苦。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四
漫卷的流云在回憶——
回憶幾千年前歲月。
那是戰(zhàn)國時代楚地,
誕生的偉大的先哲。
汩羅江滔滔奔流,
一直唱著,
那支不朽的贊歌。
八百里洞庭作證,
那不是故事,
荊山作證,
那感天動地的壯舉,
轟轟烈烈,
歷盡滄桑,
贊歌卻從未斷絕。
??!
《離騷》的幽怨,
你不肯與世沉??;
??!
《九歌》的真情,
你對故國摯愛如火。
?。?BR> 《九章》的悲憤,
那是你,
拼搏的宣言,
曾經(jīng)使——
山川震撼,
星月暗淡,
草木搖落……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五
一個偉大詩人,為了這不可回頭的氣節(jié)
抱石濺翻了汨羅江
這是信仰與傲骨相撞的砸響
這是一場滌蕩污穢的雷雨咆哮
這是雷電劈出的眩目瞬間的閃亮
這是燒毀陰暗的火種,跳蕩出的永恒靈光
這砸響,這咆哮
這雷電劈出來的的.閃亮,這燒毀陰暗的靈光
是詩、樂、舞集萃出的恢宏交響
有若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強音
穿透腥風血雨,穿透世態(tài)炎涼
龍的基因里,站直了的信念
永世相傳,萬古流芳
棕子與龍舟是對的靈魂的祈禱和追憶嗎
濁中獨清,睡中獨醒
可是你靈魂中閃爍出陸離的光芒?
懷著那份憂國憂民的執(zhí)著
恥笑荷花站在污泥里的輕狂
世道渾濁,與世同沉浮,與國共存亡
魂駕螭兮,九天翱翔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六
遙遙傳承的
何止只是一種淳樸的愿望
薪火相傳的記憶里
曾經(jīng)負載過多少孜孜以求的夢想
那一粒甜甜的糯米
曾默默地咀嚼過多少沉重的心房
有多少曾經(jīng)的執(zhí)著
懷揣著屈子的行吟
在歷史的天空中踽踽獨行
那一聲長長的嘆息
曾激蕩起多少長長的漣漪
汨羅的江水
長長地穿過秦漢的大地
淘盡了多少錚錚的柔腸
輕輕的
捧一冊薄薄的論語
踟躕在屈子的離騷中
那千古的名言里
又會有多少無奈的感慨與惆悵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七
是你悲憤沉寂的一顆心,五千年前的手在招喚;
喚著你一身的離騷;
喚著我一生的期待。
在你縱身的一瞬間,你不在回來,
希望在燦爛中死去;
留下幾頁詩文,而我在逐業(yè)中尋找你;
是歷史讓你活著,是歷史讓我理解你!
手握長劍,擊蒼穹,不擊蒼穹?
腳跨河山,搏不過江山!
無形的心被撕去,
你的靈魂在反抗你的軀體。
漸漸的安靜下來,
陣陣的思念剮走你的肉。
淡淡的回想,
那只是意識裹住了切心之痛擊蕩祖國四壁的回蕩。
你在那里,
搜尋著你的肌膚,我的祖國;
擄走了我的祖國,擄走了我的心;
心歸大海,心歸河山;
寬大的心,寬大的我;
伴著我的祖國,請我的子孫為我祭奠,
我的心粘滿了每處土地。
靜靜的,只聽到你潺潺的哭泣聲,
不必悲傷,這是你痛楚的力量,
只有柔弱的筆尖,
告訴你們祖國幾千年的聲音。
失去了,我的所以存在的表象,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八
一壺雄黃酒,
一碗濃濃的熬茶。
帶有草芽香的,
手把羊肉。
香柴花的芳香中,
悠然地醉去,
這就是草原人的.端午節(jié)。
五月的草原,
是少女圓潤的乳房。
山花爛漫,
情歌翻飛。
蓄勢而發(fā)的騷動,
被動情的云雀銜起。
季節(jié)合歡的序幕便,
被輕輕拉開……
公牦牛,
劍一樣刺穿了遠山的沉郁。
咂足奶水的羔羊,
愜意的睡在了山坳間。
布谷鳥發(fā)酵千年的傷感,
催動著瘋長的莊稼。
只是一點雨珠,
擊傷了農(nóng)婦堅實的守護。
不覺處,
那是熬煎身心的思念。
五月,
每一塊河石,
都銹滿了綠苔。
翡翠與珍珠鋪就的河道,
舞動著,
山溪優(yōu)美的鍋莊舞。
五月,
有一中力量。
在骨骼間傳動。
有一中誘惑,
牽引著登高的欲望。
真愿登臨那最高的冰峰,
好吮盡江南的粽子,
那綿綿悠長的甜香。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九
關于端午節(jié)的詩歌大家能夠記住幾首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端午節(jié)詩歌,歡迎大家閱讀!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lián)浔窍?,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桴擊節(jié)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耆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lián)。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zhí)?,卻疑賬主怕靈符。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十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lián)浔窍?,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十一
端午節(jié)的詩句:
端午即事
作者:文天祥
誦讀:王燦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發(fā)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端午
作者:文秀
誦讀:彭大呂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欤荒芟吹弥背荚?。
小重山端午
作者:舒頔
誦讀:沈星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減字木蘭花競渡
作者:黃裳
誦讀:任亦軒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zhàn)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
作者:黃庭堅
誦讀:陳可凡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端午日
作者:殷堯藩
誦讀:梁依琳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作者:陳與義
誦讀:小魚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jié)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七律端午
作者:老舍
誦讀:同同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南歌子游賞
作者:蘇軾
誦讀:鄧蓓寧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
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作者:顧太清
誦讀:李小白
薰風殿閣櫻桃節(jié),碧紗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十二
端午(唐)文秀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渡歌(節(jié)錄)(唐)張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lián)浔窍悖y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節(jié)令門.端陽(清)李靜山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zhí)瑓s疑賬主怕靈符。
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十三
端五節(jié)的歌
品品涼糕,
甜甜的夾著酸.
似乎是在細細地回味,
歷史的沉淀.
孩子不知屈原,
嘰嘰喳喳.
把棗核吐在地上,
把艾蒿扔在炕沿.
為了那信念,
點燃了燒毀黑夜的火.
展開了迎接白天的旗,
微笑消失在浪花間.
五月是火紅的日子,
五月是鮮花盛開的日子。
民族精神之花,
在千年古國又逢春天。
內蒙古杭錦后旗三道橋劉文忠。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十四
門楣上被喜歡早起的父親插上帶露的柳條
揉搓著惺忪的睡眼
妻溫柔地在我手腕系上她編織的彩帶
母親已早早的準備著節(jié)日里團聚的家宴
我輕輕地推開門
夏日里幾聲清脆的布谷啼叫
我癡癡地踱到屋后那棵奶奶親手移植的櫻桃樹下
欲紅欲墜的小果團團在雨后的晨曦
我的思緒卻飛向那遙遠的童年和端午——
爺爺捋著胡子喝著五月五的濃茶
奶奶鐵鍋里烙著刻著花紋的小餅
父親一成不變的隨著鄉(xiāng)俗去插柳條
母親在奶奶的叮嚀下為我和弟弟手上腳上
系滿五顏六色的絲線
山花爛漫的小徑上
我拉著頑皮的弟弟去近鄰的廟上
看那似懂非懂的大戲
一根冰棍
一瓶小香檳汽水
一根酥脆的麻花
一本小攤上買的連環(huán)畫
我童年的記憶
我童年的端午
幾滴淚水,我沒有記起緬懷詩人屈原
猛然間,我意識到應該去瞧瞧爺爺奶奶那雜草叢生的墳冢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一
滿江水花,南國的歡騰
放逐了龍舟
夏日里陽光,曬透了季節(jié)的'脊背
那悲凄的哽咽
為誰而泣
風兒倚著面龐
一遍遍地催,飄來的粽香
沁人心脾,醉倒了一江豪情
卻難為詩人品味果腹的珍饈
流傳數(shù)千年的供奉
依然把習俗,刻在一個節(jié)日的心頭
這不該是悲情的紀念
一縷縷艾煙,熨平了心頭的皺紋
唱一句楚辭,便有一絲慰藉
人生的告別未必如此愴然
請用時尚的歌喉
淺吟滋潤肺腑的心曲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二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相傳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來慶祝和紀念,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創(chuàng)作和背誦端午詩歌。通過接觸和學習這些詩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同時也體會到了其中蘊含的情感和智慧。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于端午詩歌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端午詩歌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獨有的藝術魅力。這些詩歌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常常使用富有節(jié)奏感的韻腳和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在詩歌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用幾筆短短的文字勾勒出的豐富意境,讓人們仿佛置身其中,領略到了端午節(jié)的盛況和特殊氛圍。比如《竹枝詞》中的“騰騰八面龍蛇水,繡帶兒捎將四五”,這一韻腳讓人感受到了龍舟比賽時水波翻騰的場景,詩歌中的形象細膩而生動。
其次,端午詩歌也讓我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力量。在這些詩歌中,不乏表達愛國之情的詩句。母親的長恨子,怨隨子終身。這是屈原寫給母親的詩句,表達了他對國家的憂憤之情。這種情感的傳達,讓我感受到了屈原對于國家的熱愛和對于不公正的憤怒。同時,端午詩歌中也表達了人們彼此之間的親情和友情。比如《書議端午詩表兄友,寄詩次中秋還復附屈直龍江春日之作平閔生德卿二中故人》中的“龍綰霓瑞裴回繞,鳳庾曇栢彌標搖”,這些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此外,端午詩歌也蘊含著智慧的火花。通過對于這些詩歌的學習,我不僅了解到了一些歷史故事和文化傳統(tǒng),還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著一些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比如屈原的《離騷》中有著“人生豈無歸歟”的吶喊,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申鷹》中的“臥龍深鎖復仇未雄,一個千秋恨不同”,則表達了對于歷史的反思和對于往事的留戀。這些詩句啟示了我在生活中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時也要珍惜眼前的時光和人際關系。
最后,端午詩歌也讓我意識到了文化傳承和保存的重要性。在現(xiàn)代社會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很多傳統(tǒng)文化正在逐漸被遺忘和淡化。而通過創(chuàng)作、學習和傳唱端午詩歌,我們不僅可以讓這些文化得以傳承和保存,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體驗到其中蘊含的文化魅力。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根源,只有通過傳承和保存,我們才能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為我們的文化賦予新的內涵和價值。
總結起來,端午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而端午詩歌則是這個節(jié)日中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通過學習和接觸端午詩歌,我不僅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魅力和情感力量,同時也深刻體會到了其中的智慧和思考。端午詩歌不僅讓我對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還讓我思考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在這個現(xiàn)代化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保護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視,而通過學習和創(chuàng)作端午詩歌,我們可以讓這種傳統(tǒng)得以傳承和保存,同時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和欣賞到其中的獨特魅力。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三
千載悠悠,成習俗,天中端午。
逢佳節(jié),粼粼波上,百舟爭渡。
萬戶家中纏米粽,三閭廟外吟君賦。
祭圣賢,忠義蕩乾坤,傷君去。
奸當?shù)溃{言布;遭放逐,悲難訴。
嘆家亡國破,汨羅歸處。
志潔行廉爭日月,辭微文約傳千古。
子沉江,鶴駕淚淫淫,何其苦。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四
漫卷的流云在回憶——
回憶幾千年前歲月。
那是戰(zhàn)國時代楚地,
誕生的偉大的先哲。
汩羅江滔滔奔流,
一直唱著,
那支不朽的贊歌。
八百里洞庭作證,
那不是故事,
荊山作證,
那感天動地的壯舉,
轟轟烈烈,
歷盡滄桑,
贊歌卻從未斷絕。
??!
《離騷》的幽怨,
你不肯與世沉??;
??!
《九歌》的真情,
你對故國摯愛如火。
?。?BR> 《九章》的悲憤,
那是你,
拼搏的宣言,
曾經(jīng)使——
山川震撼,
星月暗淡,
草木搖落……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五
一個偉大詩人,為了這不可回頭的氣節(jié)
抱石濺翻了汨羅江
這是信仰與傲骨相撞的砸響
這是一場滌蕩污穢的雷雨咆哮
這是雷電劈出的眩目瞬間的閃亮
這是燒毀陰暗的火種,跳蕩出的永恒靈光
這砸響,這咆哮
這雷電劈出來的的.閃亮,這燒毀陰暗的靈光
是詩、樂、舞集萃出的恢宏交響
有若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強音
穿透腥風血雨,穿透世態(tài)炎涼
龍的基因里,站直了的信念
永世相傳,萬古流芳
棕子與龍舟是對的靈魂的祈禱和追憶嗎
濁中獨清,睡中獨醒
可是你靈魂中閃爍出陸離的光芒?
懷著那份憂國憂民的執(zhí)著
恥笑荷花站在污泥里的輕狂
世道渾濁,與世同沉浮,與國共存亡
魂駕螭兮,九天翱翔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六
遙遙傳承的
何止只是一種淳樸的愿望
薪火相傳的記憶里
曾經(jīng)負載過多少孜孜以求的夢想
那一粒甜甜的糯米
曾默默地咀嚼過多少沉重的心房
有多少曾經(jīng)的執(zhí)著
懷揣著屈子的行吟
在歷史的天空中踽踽獨行
那一聲長長的嘆息
曾激蕩起多少長長的漣漪
汨羅的江水
長長地穿過秦漢的大地
淘盡了多少錚錚的柔腸
輕輕的
捧一冊薄薄的論語
踟躕在屈子的離騷中
那千古的名言里
又會有多少無奈的感慨與惆悵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七
是你悲憤沉寂的一顆心,五千年前的手在招喚;
喚著你一身的離騷;
喚著我一生的期待。
在你縱身的一瞬間,你不在回來,
希望在燦爛中死去;
留下幾頁詩文,而我在逐業(yè)中尋找你;
是歷史讓你活著,是歷史讓我理解你!
手握長劍,擊蒼穹,不擊蒼穹?
腳跨河山,搏不過江山!
無形的心被撕去,
你的靈魂在反抗你的軀體。
漸漸的安靜下來,
陣陣的思念剮走你的肉。
淡淡的回想,
那只是意識裹住了切心之痛擊蕩祖國四壁的回蕩。
你在那里,
搜尋著你的肌膚,我的祖國;
擄走了我的祖國,擄走了我的心;
心歸大海,心歸河山;
寬大的心,寬大的我;
伴著我的祖國,請我的子孫為我祭奠,
我的心粘滿了每處土地。
靜靜的,只聽到你潺潺的哭泣聲,
不必悲傷,這是你痛楚的力量,
只有柔弱的筆尖,
告訴你們祖國幾千年的聲音。
失去了,我的所以存在的表象,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八
一壺雄黃酒,
一碗濃濃的熬茶。
帶有草芽香的,
手把羊肉。
香柴花的芳香中,
悠然地醉去,
這就是草原人的.端午節(jié)。
五月的草原,
是少女圓潤的乳房。
山花爛漫,
情歌翻飛。
蓄勢而發(fā)的騷動,
被動情的云雀銜起。
季節(jié)合歡的序幕便,
被輕輕拉開……
公牦牛,
劍一樣刺穿了遠山的沉郁。
咂足奶水的羔羊,
愜意的睡在了山坳間。
布谷鳥發(fā)酵千年的傷感,
催動著瘋長的莊稼。
只是一點雨珠,
擊傷了農(nóng)婦堅實的守護。
不覺處,
那是熬煎身心的思念。
五月,
每一塊河石,
都銹滿了綠苔。
翡翠與珍珠鋪就的河道,
舞動著,
山溪優(yōu)美的鍋莊舞。
五月,
有一中力量。
在骨骼間傳動。
有一中誘惑,
牽引著登高的欲望。
真愿登臨那最高的冰峰,
好吮盡江南的粽子,
那綿綿悠長的甜香。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九
關于端午節(jié)的詩歌大家能夠記住幾首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端午節(jié)詩歌,歡迎大家閱讀!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lián)浔窍?,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桴擊節(jié)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耆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lián)。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zhí)?,卻疑賬主怕靈符。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十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lián)浔窍?,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十一
端午節(jié)的詩句:
端午即事
作者:文天祥
誦讀:王燦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發(fā)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端午
作者:文秀
誦讀:彭大呂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欤荒芟吹弥背荚?。
小重山端午
作者:舒頔
誦讀:沈星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減字木蘭花競渡
作者:黃裳
誦讀:任亦軒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zhàn)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
作者:黃庭堅
誦讀:陳可凡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端午日
作者:殷堯藩
誦讀:梁依琳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作者:陳與義
誦讀:小魚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jié)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七律端午
作者:老舍
誦讀:同同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南歌子游賞
作者:蘇軾
誦讀:鄧蓓寧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
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作者:顧太清
誦讀:李小白
薰風殿閣櫻桃節(jié),碧紗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十二
端午(唐)文秀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渡歌(節(jié)錄)(唐)張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lián)浔窍悖y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節(jié)令門.端陽(清)李靜山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zhí)瑓s疑賬主怕靈符。
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十三
端五節(jié)的歌
品品涼糕,
甜甜的夾著酸.
似乎是在細細地回味,
歷史的沉淀.
孩子不知屈原,
嘰嘰喳喳.
把棗核吐在地上,
把艾蒿扔在炕沿.
為了那信念,
點燃了燒毀黑夜的火.
展開了迎接白天的旗,
微笑消失在浪花間.
五月是火紅的日子,
五月是鮮花盛開的日子。
民族精神之花,
在千年古國又逢春天。
內蒙古杭錦后旗三道橋劉文忠。
端午詩歌心得體會篇十四
門楣上被喜歡早起的父親插上帶露的柳條
揉搓著惺忪的睡眼
妻溫柔地在我手腕系上她編織的彩帶
母親已早早的準備著節(jié)日里團聚的家宴
我輕輕地推開門
夏日里幾聲清脆的布谷啼叫
我癡癡地踱到屋后那棵奶奶親手移植的櫻桃樹下
欲紅欲墜的小果團團在雨后的晨曦
我的思緒卻飛向那遙遠的童年和端午——
爺爺捋著胡子喝著五月五的濃茶
奶奶鐵鍋里烙著刻著花紋的小餅
父親一成不變的隨著鄉(xiāng)俗去插柳條
母親在奶奶的叮嚀下為我和弟弟手上腳上
系滿五顏六色的絲線
山花爛漫的小徑上
我拉著頑皮的弟弟去近鄰的廟上
看那似懂非懂的大戲
一根冰棍
一瓶小香檳汽水
一根酥脆的麻花
一本小攤上買的連環(huán)畫
我童年的記憶
我童年的端午
幾滴淚水,我沒有記起緬懷詩人屈原
猛然間,我意識到應該去瞧瞧爺爺奶奶那雜草叢生的墳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