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單位建筑面積通過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ti——全部房間平均室內計算溫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6oC;
te——采暖期室外平均溫度,℃;
εi——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修正系數;
Ki——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W/(㎡·K),對于外墻應取其平均傳熱系數;
Fi——圍護結構的面積,㎡;
A0——建筑面積,㎡.
(3)單位建筑面積的空氣滲透耗熱量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Cp——空氣比熱容,取0.28W.h/(kg·K);
ρ——空氣密度,kg/m3,取te條件下的值;
N——換氣次數,住宅建筑取0.5次/h;
V——換氣體積,m3.
(4)集體宿舍、招待所、旅館、托幼建筑等居住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應達到當地采暖住宅建筑相同的水平。
式中ti——全部房間平均室內計算溫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6oC;
te——采暖期室外平均溫度,℃;
εi——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修正系數;
Ki——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W/(㎡·K),對于外墻應取其平均傳熱系數;
Fi——圍護結構的面積,㎡;
A0——建筑面積,㎡.
(3)單位建筑面積的空氣滲透耗熱量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Cp——空氣比熱容,取0.28W.h/(kg·K);
ρ——空氣密度,kg/m3,取te條件下的值;
N——換氣次數,住宅建筑取0.5次/h;
V——換氣體積,m3.
(4)集體宿舍、招待所、旅館、托幼建筑等居住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應達到當地采暖住宅建筑相同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