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以寫“體會”為主。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孩不笨觀后感簡短篇一
影片以詼諧幽默的口吻描述了三個被分層后在em3(慢班)念書的小學生terry、國彬和文福的家校生活狀況,揭示了新加坡社會的教育問題。
terry生長在一個富有的家庭,生活起居都由女傭照顧,一切大小事情都聽從媽媽的教導。他是一個依賴性很強,沒有主見的可愛小孩。由于從小和中國臺灣干媽學華語,所以他的華語很好,而英語和數(shù)學很差勁,也因此進了em3。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只是英文和數(shù)學的問題,我的智慧是沒有問題的!”
國彬喜愛畫畫,但是功課卻不好。媽媽認為他是不努力才這樣的。于是每天給他補習,并且聽了那些“三姑六婆”們的“經(jīng)驗”:有藤條就拿90分,沒有藤條就拿30分。用“藤條教育”,給國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對媽媽的打罵,國彬滿是自卑和恐懼。
文福很聰明,處事也比較老道,大概是因為常常幫媽媽在大排檔面店招呼客人的緣故吧。但是“不會讀書”仍舊被別人看不起,包括自己的姑媽和表兄。
三個主人公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讓我們看到了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對孩子的教育都只注重“會不會讀書”。表面上看,這是為孩子好,但這種家庭教育是片面的,孩子的個性和才能不要說被發(fā)掘,就連那一點“閃光點”也會被澆滅,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適應社會的能力都有反作用。
terry勸阻了丟香蕉皮的姐姐,卻被對方罵了一頓,媽媽因此教育他不要多管閑事,因為“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以至于面對國彬兩次被人誤會打架,terry都因為膽小怕事而沒有挺身作證。孩子原本是很有正義感和責任心的,但是在錯誤的家庭教育下,變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會關心和愛護別人,這是令人痛心的。
“綁架事件”可以看出這三個孩子在面對危險問題時的處理能力。孰優(yōu)孰劣,令人深思。
面對壞人的擄劫,國彬和文福逃下了車,但是看見terry仍在車上,國彬大聲呼救,文福則勇敢地沖上車救terry,卻被一起擄走。被困小屋中,terry不知高低,還像在家里一樣要指定品牌的牛奶和面包,自己不會涂面包,歹徒無奈做了一回“菲傭”伺候他。這個情節(jié)很搞笑,笑過卻發(fā)人深省。孩子身處險境卻不知,根本無法判斷好人和壞人。社會的復雜性讓我們不得不考慮如何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面對未知的險境,文福一直在等待時機和terry一起逃跑??墒莟erry卻天真地認為要聽大人的話,不準備逃跑。文福很生氣地告訴他不是每個大人的話都要聽的`。逃跑的過程中文福選擇了沒人走過的小路,結(jié)果和前來救援的警察匯合,他們順利得救了。我很佩服文福,一個小孩在危急時刻可以冷靜地一步步擺脫危險,表現(xiàn)了很大的勇氣和智慧。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未必有這樣的能力。面對社會,處理危機的能力是我們必須要教給孩子的。
國彬雖然沒有被擄走,但憑借驚人的繪畫天分,素描了兩名歹徒的畫像,向警察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材料。
看到這里,我很驚嘆。國彬和文福這樣在學業(yè)上所謂的“落后學生”,融入社會生活中卻表現(xiàn)得如此有活力,如果我們拋開“不會讀書”的標簽,這樣的孩子可算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慶幸的是,新的班主任李老師看到了孩子們的與眾不同,讓孩子們看到了希望。在她的鼓勵下,文福的數(shù)學成績進步很大,考到了92分;國彬拿到了國際繪畫比賽大獎;terry在同伴的影響下,逐漸懂得關心他人,分辨是非,變得有主見了。
教育過程中,給孩子三六九等地“過濾”,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他們在飽受學業(yè)壓力的同時,還要承受來自快班同學的嘲笑、親戚朋友和社會的輿論壓力。他們稚嫩的肩膀又能承受多少呢?如果僅以分數(shù)來衡量孩子的能力,恐怕我們會失去很多優(yōu)秀的人才。
我們可以從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這也是片子能引起廣泛共鳴的原因吧。
小孩不笨觀后感簡短篇二
《小孩不笨2》這部電影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鏡頭,每一個表情都反映了深刻的教育問題,這些教育問題往往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甚至就在我們家里,這一點尤其讓人震動!學員華媽才上兩節(jié)課,已經(jīng)有如此深刻的思考,真是令人欣慰,下面分享她的觀后感,給大家一些參考。
一、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有效陪伴,父母事業(yè)的巨大成功也彌補不了缺席孩子成長的遺憾。
電影中學謙和杰利的父母是新加坡的中產(chǎn)階級,父母整天忙于工作,以至于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孩子需要的時候他們都在忙于工作或者應酬,以至于在父親生日的時候杰利送給父親的畫像是一幅“燈下黑”的爸爸形象,在孩子的眼里看到的始終是黑暗中的爸爸,因為爸爸總是在熄燈后回來。
杰利在學習或者生活有疑問都是通過冰箱上紙條與爸爸媽媽聯(lián)絡,而爸爸媽媽則是通過講口水連篇的道理來教育兩個孩子,結(jié)果學謙把家當作睡覺的地方,慢慢就變成啞巴了,他們的心門關閉了,導致各種問題頻發(fā)。
學謙在自己的博客中寫到:“媽媽呢,只會罵我,逼我。不管我做什么事,在她眼里永遠都是不對,不好的。記得剛上中一時。有一次,我打錯了巴士,迷了路,回不了家,我好害怕。我找到了公用電話,打給爸爸。他說他在忙,沒空聽我電話。迷路的感覺好可怕。天黑了,我才回到家里,媽媽問也不問,就把我大罵一頓。慢慢地我知道這個家,只是讓我睡覺的地方,這個家雖然什么都有,其實什么都沒有”。由此可見,孩子是多么失望,多么絕望。
二、如何做“父母”是一門專業(yè),需要努力學習、成長才能“合格”。
1.少看孩子的缺點,多看孩子的優(yōu)點。這是打開孩子心門的鑰匙。
電影中,歐巴桑雖然家境不是很好,但卻是個非常懂得教育孩子的媽媽,認為孩子胖是優(yōu)點,培養(yǎng)了鉛球方面有專長,這些來源于她小時候?qū)⒆拥南矚g丟東西這一才華的訓練,就是從樓下往樓上丟東西;女兒數(shù)學測驗考了65分,媽媽發(fā)自內(nèi)心的欣喜及表揚,讓孩子內(nèi)心感受到媽媽的真正的愛。而成才的父親因出身低,年輕時打架失去一條腿,不想讓成才走自己的路,對孩子要求嚴苛,整天以打罵管束孩子,壓制他擅長打的優(yōu)點,以為這就是對孩子的愛;在生命即將結(jié)束時才悟到:“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學謙和杰利的成長也體現(xiàn)了這一點。
2.做好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在孩子成長中至關重要。
影片中杰利的同學看了電視劇中的男女手拉手、親嘴然后在一起睡覺就懷孕了,進而作弄杰利和曉晰,杰利為了弄清“嬰孩從哪里來”的真相,苦苦尋找:一問外婆他從哪里來,外婆回復“從垃圾場里”;二問女傭,女傭回答這個不用學,長大了自然就會了;三問媽媽,媽媽回復長大了就知道了;四問老師是怎么懷孕的,老師回復是蟲和卵的結(jié)合,進一步深入追問,老師說明年就講到了;五是請教恰遇一大腹翩翩的男士,杰利趕快問叔叔的肚子是不是因為蟲跟蛋的結(jié)合才變大的,叔叔的回答令他更加迷惑;六是一迷未解,一惑又來,杰利開始想怎樣能把曉晰杜子里的孩子打掉,偶遇一奶奶跟懷孕的阿姨說吃黃,孩子容易掉,結(jié)果是曉晰吃到腹痛難忍到醫(yī)院才真相大白。
由此可見從小開始適齡的性教育多么重要!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上初中的我開始進入青春期,公交車上人挨人,如果男的臀部和我臀部挨著,我就會覺得可能會懷孕,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我兩三年左右的時間,現(xiàn)在想想都覺得可笑,對性知識的無知,無形當中給自己莫大的心理壓力,焦慮和擔憂。幸好現(xiàn)在北師大出版了中小學性教育教材,讓家長和老師有書可依。
3.賞識孩子。
欣賞、鼓勵孩子,喚醒孩子內(nèi)心的好小孩,讓他們拿出最好的一面。每個孩子都想做好孩子,不想被批評。電影中經(jīng)典的臺詞是:歐巴桑問成才爸爸,你最后一次稱贊你兒子是什么時候?"兩年前?",回復是2歲的時候,歐巴桑說:"當你的兒子真夠倒霉的"。學謙的遭遇也是如此,他在博客中寫到:"昨天晚上,我看到爸爸的電腦有問題,爸爸早上沒有帶著上班,就花點時間幫爸爸修好了,希望弄完電腦后,爸爸不會耽誤工作,結(jié)果還是被爸爸罵了一頓。父親過生日,杰利送給父親一幅父親的"燈下黑"畫像,爸爸媽媽不但沒有理解孩子畫像的深刻含義,還批評杰利調(diào)皮,杰利給爸爸、媽媽講故事,爸爸媽媽不但沒有認真聽,還批評學謙送給爸爸的生日禮物剃須刀浪費錢,孩子的心理該有多難過!這部影片告訴我們多鼓勵孩子,多稱贊孩子,多看孩子的優(yōu)點,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不是罵出來,打出來的。賞識是一股巨大的推動力,激發(fā)孩子的潛能;成才的父親在臨終前鼓勵兒子成才要打到世界去,成才果然努力得了冠軍。由此可見,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了了地方就是資源!
4.要求孩子做的,父母要首先做到。
電影中學謙和杰利的父親在飯桌上告訴孩子吃飯時不能用手機,用手機有害健康,而爸爸媽媽以各種借口接聽電話,包括外婆,這樣兄弟倆很無奈,父母都做不到,孩子如何能做到呢。
5.父母要傾聽孩子,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忌說教。
影片中杰利畫外音:大人們經(jīng)常認為,和孩子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爸爸媽媽外婆都是自己講,自己爽。而孩子們都是假裝在聽,然后一邊進一邊出。孩子們有沒有聽進去,爸媽不管,就要講了就行了,可是父母沒有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杰利的父母喜歡說教,認為這是管教,而孩子真正需要父母時,父母卻不在。
6.理解、接納、認可孩子,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影片最后,當成才的爸爸、學謙的爸爸醒悟后,在孩子犯錯遭遇危險,奮不顧身沖上去解救孩子,那種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無條件的,孩子從內(nèi)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真正的愛,親子關系融洽,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小孩不笨2》告訴我們,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教育的本質(zhì)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小孩不笨觀后感簡短篇一
影片以詼諧幽默的口吻描述了三個被分層后在em3(慢班)念書的小學生terry、國彬和文福的家校生活狀況,揭示了新加坡社會的教育問題。
terry生長在一個富有的家庭,生活起居都由女傭照顧,一切大小事情都聽從媽媽的教導。他是一個依賴性很強,沒有主見的可愛小孩。由于從小和中國臺灣干媽學華語,所以他的華語很好,而英語和數(shù)學很差勁,也因此進了em3。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只是英文和數(shù)學的問題,我的智慧是沒有問題的!”
國彬喜愛畫畫,但是功課卻不好。媽媽認為他是不努力才這樣的。于是每天給他補習,并且聽了那些“三姑六婆”們的“經(jīng)驗”:有藤條就拿90分,沒有藤條就拿30分。用“藤條教育”,給國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對媽媽的打罵,國彬滿是自卑和恐懼。
文福很聰明,處事也比較老道,大概是因為常常幫媽媽在大排檔面店招呼客人的緣故吧。但是“不會讀書”仍舊被別人看不起,包括自己的姑媽和表兄。
三個主人公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讓我們看到了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對孩子的教育都只注重“會不會讀書”。表面上看,這是為孩子好,但這種家庭教育是片面的,孩子的個性和才能不要說被發(fā)掘,就連那一點“閃光點”也會被澆滅,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適應社會的能力都有反作用。
terry勸阻了丟香蕉皮的姐姐,卻被對方罵了一頓,媽媽因此教育他不要多管閑事,因為“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以至于面對國彬兩次被人誤會打架,terry都因為膽小怕事而沒有挺身作證。孩子原本是很有正義感和責任心的,但是在錯誤的家庭教育下,變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會關心和愛護別人,這是令人痛心的。
“綁架事件”可以看出這三個孩子在面對危險問題時的處理能力。孰優(yōu)孰劣,令人深思。
面對壞人的擄劫,國彬和文福逃下了車,但是看見terry仍在車上,國彬大聲呼救,文福則勇敢地沖上車救terry,卻被一起擄走。被困小屋中,terry不知高低,還像在家里一樣要指定品牌的牛奶和面包,自己不會涂面包,歹徒無奈做了一回“菲傭”伺候他。這個情節(jié)很搞笑,笑過卻發(fā)人深省。孩子身處險境卻不知,根本無法判斷好人和壞人。社會的復雜性讓我們不得不考慮如何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面對未知的險境,文福一直在等待時機和terry一起逃跑??墒莟erry卻天真地認為要聽大人的話,不準備逃跑。文福很生氣地告訴他不是每個大人的話都要聽的`。逃跑的過程中文福選擇了沒人走過的小路,結(jié)果和前來救援的警察匯合,他們順利得救了。我很佩服文福,一個小孩在危急時刻可以冷靜地一步步擺脫危險,表現(xiàn)了很大的勇氣和智慧。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未必有這樣的能力。面對社會,處理危機的能力是我們必須要教給孩子的。
國彬雖然沒有被擄走,但憑借驚人的繪畫天分,素描了兩名歹徒的畫像,向警察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材料。
看到這里,我很驚嘆。國彬和文福這樣在學業(yè)上所謂的“落后學生”,融入社會生活中卻表現(xiàn)得如此有活力,如果我們拋開“不會讀書”的標簽,這樣的孩子可算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慶幸的是,新的班主任李老師看到了孩子們的與眾不同,讓孩子們看到了希望。在她的鼓勵下,文福的數(shù)學成績進步很大,考到了92分;國彬拿到了國際繪畫比賽大獎;terry在同伴的影響下,逐漸懂得關心他人,分辨是非,變得有主見了。
教育過程中,給孩子三六九等地“過濾”,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他們在飽受學業(yè)壓力的同時,還要承受來自快班同學的嘲笑、親戚朋友和社會的輿論壓力。他們稚嫩的肩膀又能承受多少呢?如果僅以分數(shù)來衡量孩子的能力,恐怕我們會失去很多優(yōu)秀的人才。
我們可以從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這也是片子能引起廣泛共鳴的原因吧。
小孩不笨觀后感簡短篇二
《小孩不笨2》這部電影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鏡頭,每一個表情都反映了深刻的教育問題,這些教育問題往往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甚至就在我們家里,這一點尤其讓人震動!學員華媽才上兩節(jié)課,已經(jīng)有如此深刻的思考,真是令人欣慰,下面分享她的觀后感,給大家一些參考。
一、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有效陪伴,父母事業(yè)的巨大成功也彌補不了缺席孩子成長的遺憾。
電影中學謙和杰利的父母是新加坡的中產(chǎn)階級,父母整天忙于工作,以至于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孩子需要的時候他們都在忙于工作或者應酬,以至于在父親生日的時候杰利送給父親的畫像是一幅“燈下黑”的爸爸形象,在孩子的眼里看到的始終是黑暗中的爸爸,因為爸爸總是在熄燈后回來。
杰利在學習或者生活有疑問都是通過冰箱上紙條與爸爸媽媽聯(lián)絡,而爸爸媽媽則是通過講口水連篇的道理來教育兩個孩子,結(jié)果學謙把家當作睡覺的地方,慢慢就變成啞巴了,他們的心門關閉了,導致各種問題頻發(fā)。
學謙在自己的博客中寫到:“媽媽呢,只會罵我,逼我。不管我做什么事,在她眼里永遠都是不對,不好的。記得剛上中一時。有一次,我打錯了巴士,迷了路,回不了家,我好害怕。我找到了公用電話,打給爸爸。他說他在忙,沒空聽我電話。迷路的感覺好可怕。天黑了,我才回到家里,媽媽問也不問,就把我大罵一頓。慢慢地我知道這個家,只是讓我睡覺的地方,這個家雖然什么都有,其實什么都沒有”。由此可見,孩子是多么失望,多么絕望。
二、如何做“父母”是一門專業(yè),需要努力學習、成長才能“合格”。
1.少看孩子的缺點,多看孩子的優(yōu)點。這是打開孩子心門的鑰匙。
電影中,歐巴桑雖然家境不是很好,但卻是個非常懂得教育孩子的媽媽,認為孩子胖是優(yōu)點,培養(yǎng)了鉛球方面有專長,這些來源于她小時候?qū)⒆拥南矚g丟東西這一才華的訓練,就是從樓下往樓上丟東西;女兒數(shù)學測驗考了65分,媽媽發(fā)自內(nèi)心的欣喜及表揚,讓孩子內(nèi)心感受到媽媽的真正的愛。而成才的父親因出身低,年輕時打架失去一條腿,不想讓成才走自己的路,對孩子要求嚴苛,整天以打罵管束孩子,壓制他擅長打的優(yōu)點,以為這就是對孩子的愛;在生命即將結(jié)束時才悟到:“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學謙和杰利的成長也體現(xiàn)了這一點。
2.做好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在孩子成長中至關重要。
影片中杰利的同學看了電視劇中的男女手拉手、親嘴然后在一起睡覺就懷孕了,進而作弄杰利和曉晰,杰利為了弄清“嬰孩從哪里來”的真相,苦苦尋找:一問外婆他從哪里來,外婆回復“從垃圾場里”;二問女傭,女傭回答這個不用學,長大了自然就會了;三問媽媽,媽媽回復長大了就知道了;四問老師是怎么懷孕的,老師回復是蟲和卵的結(jié)合,進一步深入追問,老師說明年就講到了;五是請教恰遇一大腹翩翩的男士,杰利趕快問叔叔的肚子是不是因為蟲跟蛋的結(jié)合才變大的,叔叔的回答令他更加迷惑;六是一迷未解,一惑又來,杰利開始想怎樣能把曉晰杜子里的孩子打掉,偶遇一奶奶跟懷孕的阿姨說吃黃,孩子容易掉,結(jié)果是曉晰吃到腹痛難忍到醫(yī)院才真相大白。
由此可見從小開始適齡的性教育多么重要!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上初中的我開始進入青春期,公交車上人挨人,如果男的臀部和我臀部挨著,我就會覺得可能會懷孕,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我兩三年左右的時間,現(xiàn)在想想都覺得可笑,對性知識的無知,無形當中給自己莫大的心理壓力,焦慮和擔憂。幸好現(xiàn)在北師大出版了中小學性教育教材,讓家長和老師有書可依。
3.賞識孩子。
欣賞、鼓勵孩子,喚醒孩子內(nèi)心的好小孩,讓他們拿出最好的一面。每個孩子都想做好孩子,不想被批評。電影中經(jīng)典的臺詞是:歐巴桑問成才爸爸,你最后一次稱贊你兒子是什么時候?"兩年前?",回復是2歲的時候,歐巴桑說:"當你的兒子真夠倒霉的"。學謙的遭遇也是如此,他在博客中寫到:"昨天晚上,我看到爸爸的電腦有問題,爸爸早上沒有帶著上班,就花點時間幫爸爸修好了,希望弄完電腦后,爸爸不會耽誤工作,結(jié)果還是被爸爸罵了一頓。父親過生日,杰利送給父親一幅父親的"燈下黑"畫像,爸爸媽媽不但沒有理解孩子畫像的深刻含義,還批評杰利調(diào)皮,杰利給爸爸、媽媽講故事,爸爸媽媽不但沒有認真聽,還批評學謙送給爸爸的生日禮物剃須刀浪費錢,孩子的心理該有多難過!這部影片告訴我們多鼓勵孩子,多稱贊孩子,多看孩子的優(yōu)點,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不是罵出來,打出來的。賞識是一股巨大的推動力,激發(fā)孩子的潛能;成才的父親在臨終前鼓勵兒子成才要打到世界去,成才果然努力得了冠軍。由此可見,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了了地方就是資源!
4.要求孩子做的,父母要首先做到。
電影中學謙和杰利的父親在飯桌上告訴孩子吃飯時不能用手機,用手機有害健康,而爸爸媽媽以各種借口接聽電話,包括外婆,這樣兄弟倆很無奈,父母都做不到,孩子如何能做到呢。
5.父母要傾聽孩子,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忌說教。
影片中杰利畫外音:大人們經(jīng)常認為,和孩子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爸爸媽媽外婆都是自己講,自己爽。而孩子們都是假裝在聽,然后一邊進一邊出。孩子們有沒有聽進去,爸媽不管,就要講了就行了,可是父母沒有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杰利的父母喜歡說教,認為這是管教,而孩子真正需要父母時,父母卻不在。
6.理解、接納、認可孩子,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影片最后,當成才的爸爸、學謙的爸爸醒悟后,在孩子犯錯遭遇危險,奮不顧身沖上去解救孩子,那種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無條件的,孩子從內(nèi)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真正的愛,親子關系融洽,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小孩不笨2》告訴我們,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教育的本質(zhì)是家長的自我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