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后所產(chǎn)生的個人感受和意見,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讀的內(nèi)容。讀后感應(yīng)該注重細節(jié)和感悟,展示對書籍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給大家以啟發(fā)和幫助。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一
我的小抽屜中有很多的課外書,它們都是近年來爸爸媽媽給我買的,有精致包裝的《西游記》,有故事精彩的《安徒生童話》,也有小伙伴們喜愛的漫畫書,但在這許多的課外書中,有一本包裝樸素,頁面發(fā)黃的書,它就像丑小鴨一樣擺在其它美麗的“白天鵝”中,顯得毫無光彩,但它卻是我最珍貴的書,我人生中第一本課外書——《唐詩三百首》。
小時候爸爸教我背了一首唐詩—《古朗月行》,一學(xué)會了,所有的家人一聽我那搖頭晃腦背誦的樣子,都豎起大拇指直夸我,那時的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快感。第二天,到學(xué)校后,我就向小朋友們炫耀,看著自己贏得那么多小朋友那敬佩的目光,以及老師對我的鼓勵,就更加激起我學(xué)習唐詩的興趣。
十歲生日時,我什么都不要,就纏著爸爸給我買本古詩書,爸爸聽后很高興,便到城里新華書店為我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接過書時,爸爸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書是人類最好的營養(yǎng),書會伴隨你成長,書會使你更充實,這本書也是我對你的期望。”我當時也沒有多想,如獲至寶般直往書屋鉆。
從那以后,《唐詩三百首》就與我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它陪伴我度過了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在這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中,我不斷的從書中吸吮著營養(yǎng),充實著自己。
當我徘徊于十字路口之時,迷茫不知所措,它猶如一盞引途的明燈,告訴我“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R> 當我取得優(yōu)異成績,沾沾自喜時,它猶如沉鳴的古鐘把我敲醒。告訴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BR> 當我失意落魄,戚戚于挫折時,它猶如母親溫暖的手撫過受傷的心靈,告訴我“乘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BR> 現(xiàn)在,學(xué)校開展“好書伴我行”活動,有很多小朋友都加入到這習唐詩的活動中來,我也一樣,不斷深入地品讀。我要感謝唐詩,因為它已成為我心靈上的一個寄托;也是我生命中的燈塔;更是改變我一生的精神食糧,讓我不斷的從中成長。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二
唐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瑰寶。唐詩之盛,如碧空之星斗,唐詩之美,如滄海之月明。選編唐詩的集子很多,在眾多的唐詩集子中,唐詩三百首最為著名,最為流行?!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句話不只是作詩人的經(jīng)驗談,更是對唐詩三百首一書的一種肯定。
我喜歡唐詩中的安靜和暇想,讓人覺得閱讀唐詩是一種純粹的享受,字里行間是那么的細膩,如果認真體味,真的就猶如一幅畫,一個世外桃源。
走進唐詩,走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領(lǐng)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的清幽,靜享“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萬事不關(guān)心的閑適;觀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奇景,發(fā)出“衛(wèi)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shù)奇”的悲嘆;更欽羨他“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誠摯多情。走進唐詩,最愛詩仙的飄逸灑脫、俠風道骨。欣賞他“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放浪不羈,“長風萬里送秋燕,對此可以酣高樓”的率真自然,“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沖天豪邁,“安能摧眉折腰侍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錚錚傲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真摯情懷。
如同一切選編名著一樣,唐詩三百首也不可避免的帶有選編者本人的某種情調(diào)與風格。不難看出,基本的主導(dǎo)的方面是一種“懷才不遇”和“歸去來兮”的情調(diào)。再作稍細致一些的分析,便會發(fā)現(xiàn),明白無誤地以這樣的思想為主題的占了百分之二十以上。其他大多是些田園詩、宮怨詩、懷古詩以及說戰(zhàn)亂話離別之作,同樣帶了這樣的情趣。
第一首:王維的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落第還鄉(xiāng),題目已見主旨。“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詩人反話正說,但仍微見譏剌。這是說當今皇帝英明,知人善任,甚至“英靈”即受崇敬的人去世后的靈魂都回來效忠了,所以沒有那個俊杰之士被埋沒而作隱者的。但偏偏他現(xiàn)在要送這位活著的俊杰之士歸去了,而不是“來歸”?!八炝顤|山客,不得顧采薇?!边@緊接的兩句,包含了兩個不同的故事:“東山客”是說晉之謝安,此人雖在朝廷任職,總是念念不忘要回到東山去做隱士?!安赊薄钡氖悄遣豢鲜持芩?,跑到首陽山去做隱士,采了一種叫做薇的野菜來充饑的伯夷和叔齊。用這么兩個事例來為落第人送行,恐怕是多少有點教人啼笑皆非的。中間八句,寫送別過程,寫送別心情,甚為委婉動人。落句說“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是極富深情的安慰與鼓勵,也是無可奈何的嘆息與感慨。
王維的詩多了,“膾炙人口之作”也多了,從中“擇其尤要者”,未必就非是這么一首不可吧?可“蘅塘退士”偏偏就拿了這一首作為他的開宗明義第一篇。后續(xù)與此相近的主題詩作還較多,如張九齡的感遇,邱為的尋西山隱者不遇,王昌齡的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李白的月下獨酌等等。
在冬日的暖陽下,逃離虛擬的網(wǎng)絡(luò)空間、游離于快餐文化之外,在古詩的世界里,一顆心似于平平仄仄的浪朵上行舟,領(lǐng)略天高云淡,傾聽天籟之音,感受歷史滄桑。品讀中國古文化之經(jīng)典,感悟人生之精髓,以更加積極地心態(tài)面對未來、開拓未來,方是吾輩青年之所取。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三
《唐詩三百首》唐詩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峰巔,是一代文學(xué)的標志,從小開始讀詩,以后對我會有很大幫助。當時我并不了解詩中的意思,后來,上了小學(xu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注音版《唐詩三百首》,通過爸爸用白話文的方式給我講解,我開始自已讀這本書,并逐步了解詩中的意思。其中我特別喜愛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白居易、韓愈、孟郊、柳宗元、李商隱、杜牧的詩。唐詩三百首讓我增長了很多知識,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例如說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寫了廬山的香爐峰瀑布,巨大的瀑布如雪白的絹緞垂掛在山壁上,有如一條直上直下的大河,仿佛天上的銀河墜落人間,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它那雄偉壯觀的氣勢,感嘆我們國家如此美麗的江山,我們應(yīng)該保護這一切,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我們的家。
還有很多描寫感情的詩,比如孟郊的《游子吟》、陸錦的《送兄》、李白的《送友人》等,其中我尤為喜歡《游子吟》,父母對我的愛就象春天的陽光一樣照耀、溫暖著我,這首詩使我懂得了感恩,我一定要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李紳的《憫農(nóng)》描寫了當時封建社會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的悲慘畫面。這讓我體會到我們應(yīng)該尊重勞動者,他們是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
詩中還有如祖詠的《望薊門》等描寫報國大志的詩,讓我懂得要愛自已的國家,知道要感謝解放軍叔叔們,有他們才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登鸛雀樓》這首詩是王之煥寫的,它讓我明白了若想看得更遠、更廣,就得再往上爬一層樓;惟有付出更多努力,才能達到更高的目的,實現(xiàn)自已的理想。
爸爸媽媽說這本書里有我們老祖宗千年流傳下來的精神,為我打開一扇扇看世界、看人生、看歷史的奇妙窗戶,我覺得讀唐詩三百首使我一下子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要實現(xiàn)夢想,就要努力學(xué)習,不斷進取,不僅是為我們自已,也是為祖國。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四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其中不乏“美言”可以讓我們回味、品讀、學(xué)習。
張若虛的“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用擬人手法把月光寫得有情有意。思婦因月而思念,欲通過卷簾、拂水把這惱人的月光趕走,可月光似乎故意和思婦作對一樣,簾卷而月不卷,水拂走而月不走。月光似乎了解思婦的內(nèi)心想來陪伴她,所以思婦趕不走它。這就是美言的妙處。
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運用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的手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空靈、寂靜的山間夜色美景圖:皎潔的月光,汩汩流淌的清泉,浣女的喧鬧聲,滿池塘的蓮葉……山間夜色在王維的筆下描繪的令人神往,這就是美言的妙處。
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用排山倒海般的氣勢寫出了人生的可悲。時間就如東流的黃河水,一去不復(fù)返,生命也是這樣,青春逝去追悔莫及。作者用夸張的手法寫黃河之水滔滔從天上奔涌而來,而人生與黃河比起來就顯得渺小多了。人生短暫、生命易逝的悲哀被這句詩渲染的淋漓盡致,這就是美言的妙處。
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备菫槲覀兊辣M了生離死別之苦。人生最遠的距離莫過于陰陽相隔。十年,一個在人間,一個在陰間,不通音訊,十年的相思,十年的生活所經(jīng)歷的苦,十年的孤獨寂寞,在這“茫?!敝幸寻瑹o盡了,這就是美言的妙處。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五
唐詩被稱為“一代之文學(xué)”,一向公認為中國古代文學(xué)的顛峰之作。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騷更短,渾欲不勝簪”一首《春望》寫出了當時因為戰(zhàn)征,而導(dǎo)致人民背景離鄉(xiāng),親人分離;也表達出了杜甫當時極其沉重而憤激的心情,心焦的白發(fā)越騷越短,越稀少。面對現(xiàn)在的太平天下,自己也可以豐衣足食,我們應(yīng)該要滿足,要好好珍惜這份幸福,與此同時,我們也應(yīng)該更加努力來創(chuàng)作更美好的未來,讓戰(zhàn)征永遠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讓世界永遠和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边@首《望岳》是杜甫在26歲時寫的,他寫得情景交融,意境很高,層次井然有序?!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寫出了杜甫的雄心壯志,我們也應(yīng)該同杜甫一樣從小就要有雄心壯志,有遠大的抱負,我們也會在無形中有了前進的動力,才會有努力的方向。我們也應(yīng)該有和杜甫那樣失敗而不氣餒的心。正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有在失敗中總結(jié)原因,才會在今后的過程中不犯同樣的錯誤,才會離目標更近一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與你同銷萬古愁?!崩畎椎倪@首《將進酒》寫出了他在離開長安后內(nèi)心想法的改變,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仕途失意的悲憤消極,但又樂觀自信。我們在生活和學(xué)習上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在那時,我們不應(yīng)該因為這些事而意志消沉,對其他事非常煩心,而是應(yīng)該振作精神,樂觀面對,做其他的事也要充滿自信。正如李白在《將進酒》中寫到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上,那么就一定會有我們發(fā)展的地方,只要我們肯努力,有自信,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的。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六
孔老夫子言:“詩,能夠興,能夠觀,能夠群,能夠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币髟娮鲗?,一般都是文人墨客的表達交流的寄托所在?!短圃娙偈住?,名頭之高婦孺皆知,靈動拗口的唐詩,悠悠一千多年的傳唱,已沒有隨著時光的流逝,變得艱澀。泰半久遠,我借光陰為引線,在若隱若現(xiàn)的記憶中尋覓那唐代性格各異、出色出眾的才人們,花香漠漠落花盈盈。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他獨自漫游山中,心里十分清靜,放下繁雜的思慮,讓奔騰的念頭停歇下來,任它隨清流遠去。意識得到控制,整個天地入眼清明。很多人會覺得,這是的他,應(yīng)是受了現(xiàn)實很深的沖擊,帶著強烈的失落心意歸隱山中。產(chǎn)生這種見解實則是基于先入之見構(gòu)成的無意識的強加,認定一個人的歸隱總包含著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遺憾。
我認為,終其一生,李白都是個進取入世的人不會輕易失望失落,他有自在悠然的內(nèi)心,磅礴的才華和見識。野心催逼他,于是促使他施展其才,就像不能阻止大鵬去展翅遨游九天外,同樣不能勉強李白只能看到腳下的一塊地方。
他是個精彩的人,善于發(fā)現(xiàn)身邊的完美,無論是樓前的流水,懷中的美酒,還是窗前的明月光,入他眼來都別有意趣,他有世人無法企及的才華,哪怕最平常景物,經(jīng)由他描摹,亦會動人心弦。
里邊醫(yī)生都無法進入政治的漩渦中,有太多人為他抱怨不公,可這樣的結(jié)局對一個天性浪漫的偉大詩人而言,委實是最好的結(jié)局。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
他生在晚唐,錯過了最繁華榮勝的時期,又身處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鐘,終身潦倒,郁郁不得志。當時唐朝式微,正逐步走向沒落,可是除了詠史詩外,李商隱詩綺麗之處,絲毫不露末世悲涼之意,倒是頗有開元遺風。能不讓自身遭遇霸占思想的人是可敬的。唐詩浩如煙海,李白杜甫雙馬橫絕,其余眾人峰巒疊嶂,各有擁躉。情勢則是李商隱當之無愧獨占鰲頭。進而放眼晚唐詩人,仍似李商隱的成就為翹首。
李商隱以感情詩稱著于世,我想這與他的情感經(jīng)歷是分不開的。不然,如何能隔了千年,依舊扣人心弦他以往有一段影響了他一生的初戀。他與宋華陽的戀情最終以杯具收場,是李商隱的心結(jié)所在,也是他的感情。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七
清晨,朝出的輝光映出了東方的魚肚白,在門前那棵榆樹下,坐在寬大的樹樁上,輕輕翻開膝蓋上的那本《唐詩三百首》,心情總會變得寧靜與神圣!
樹皮厚重,書面墨黃,油紙的香味撲面襲來,夾雜著文字視覺的震撼,讓我深深的沉浸其中。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幼稚的詩仿佛是一首歌,歡快而明朗,我看后不以為然,這么簡單直接的詩誰不會寫,誰不會吟?再往下看,越看越為震驚,原來這是駱賓王還是個娃娃時隨口說出的!那時的我,應(yīng)該還是稚氣未脫,光著腳丫子,在田里跑來跑去直至染上一層灰。那想著寫詩?想到這里,我不禁為自己感動慚愧,二駱賓王的這一首詩,不正如唐朝初年一樣嗎?雖跌跌打打,但卻透出一絲絲的生機勃勃,樂觀向上。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讀到這里,一股磅礴的氣勢在我眼前浮現(xiàn),我仿佛看到了詩人望著廬峰在陽光照耀下升起的紫煙,在萬丈瀑布前感到自己深深的渺小,覺得這瀑布,好似是銀河墜落而形成的。這就是詩仙的詩??!也只有他,才能領(lǐng)悟瀑布的精髓,感受到銀河的氣魄。這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份景,而更是一份情,一份寄情與山水的心??!其實生活中不乏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得眼睛。那片借風在天空翱翔的枯葉,那多生長在野谷縣崖峭壁中的美麗小花,那只盤旋在你腳邊的可愛小苗,誰不能說她們不是美呢?都說盛唐的時代造就了李白,但我卻認為李白的豪邁造就了盛唐!
在“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戰(zhàn)火紛飛歲月里,杜甫,一代詩圣,卻被囚禁在城內(nèi),不得外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又是何等說不出的苦奈,唐代也逐漸走向了衰亡。而一切的緣由,歸咎于當時統(tǒng)治者的不理朝政,謊于正業(yè)。這令我一陣羞愧,如不是懶,我何至于成績下降的那么快?看來是時候反省了!
我關(guān)上書本,看了看天色,真有幾分“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意境了!”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八
在唐朝近三百年間,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金時代,云蒸霞蔚,名家輩出,在唐代詩歌最多可以達到5萬余首,但是由于年代久遠導(dǎo)致許多文學(xué)作品大量丟失,最后保留下來的唐詩不過300余首,《唐詩三百首》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1首詩,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這311首作品中代表作家主要以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等文學(xué)大家為主,如果我們談到李白,這位人人皆知的偉大詩人,仙道,意氣凌然,尤其在讀了他寫的詩后,更是有一種蒼穹豪邁之感,他的'詩作格主要是浪漫主義,清新脫俗,大氣豪邁為主,這與他的歷史背景有這很重要的關(guān)系,比如“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種體現(xiàn)作者豪邁之情,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钡牟簧崃裟钪?,總之對于愛好旅游,喜歡當官來完成自己一生所愿,卻只能在后期顛沛流離的李白來說,她的文學(xué)情感詩復(fù)雜的,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這很重要的關(guān)系,談到李白就不得不提到杜甫,與李白合稱為大李杜,杜甫這一生更是悲慘,仕途不得志,在后期的安史之亂中也備受折磨,所以說杜甫它是一位現(xiàn)實主義詩人,最后在饑寒交迫中顛沛流離,病死餓死,下場比較悲慘,比如像杜甫的春望中“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思鄉(xiāng)和憂國之感,也有“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钡膫信c哀嘆之情。也有“何時眼前突先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钡目蓱z天下和他一樣的世人也能住上好的屋子,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辭,他的一生寫滿了悲傷,但卻一直憂國憂,和岳陽樓記中表達的情感有些許相似,最后再來說說白居易,他給我的感覺是寫的大部分詩可以對當時的社會進行一定的批判,就比如觀刈中看到一位老婦人抱這孩子在田中撿穗吃,而自己不需要勞累就可以獲得糧,令他自己感到慚愧,并且對當時的社會制度人勞動不過所交的稅,可他也是位為人著想的偉大詩人,并且他的詩作很通俗易懂,也給人看,也容易和百姓形成共鳴。
唐代的詩人有很多,但是以上三人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詩人之所以寫詩,其一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多為一些抑郁不得志的情感,其二為了替天下百姓表達生活困苦,對朝廷制度的不滿,唐詩三百首中正是表達的這些情感正如以上舉例,其實不僅僅是唐詩,任何朝代的詩歌都可以表達出這些情感,我們應(yīng)該去閱讀這些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學(xué)去體會去感受古代人的情感以前人之鑒不斷完善自己。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九
唐詩,是中國人的驕傲,它閃爍著永恒的光輝,照耀著千百年中華成長的道路,凝結(jié)著斬不斷的中華情。它,或高蹈于世,寄托遙深;或引導(dǎo)潮流,朝氣蓬勃。
夢回唐朝,細細傾聽李白、杜甫等杰出詩人的千古絕唱,領(lǐng)略他們的胸襟睿智;極目遠眺王維、孟浩然等山水田園詩人的經(jīng)典佳作,感受沁人心脾的詩情畫意;策馬回眸王昌齡、高適、岑參等邊塞詩人的顛峰巨作,情陷硝煙彌漫的鄉(xiāng)愁戰(zhàn)恨??唐代詩人恒河沙數(shù),多少次讓詩國的天空云蒸霞蔚,五彩斑斕;多少次讓讀者的情感跌宕起伏,波濤洶涌;多少次讓國魂的長河一石激起千層浪!
夢隨李白,仰頭驚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側(cè)耳忽聞“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顛”;笑傲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俯首長嘆“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他的放蕩不羈,他的蔑視權(quán)貴,他飄逸張揚的個性,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無不使我嘆服、使我欽佩,無不使歷史銘記、使歷史綻放!
夢隨杜甫,他長期生活在顛沛流離和饑寒交迫中,戰(zhàn)事連連繚亂了騷人的心,國事茫茫碾碎了騷人的心。在失陷的長安,他泫然疾書“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潸然長嘆“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黯然悲書“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夢隨王維,除了他確實有著比較多的社會交往和生活內(nèi)容外。更主要的是他還是比較看重這種題材處理上的靈活性和自由度的。詩人直面現(xiàn)實人生,寄慨于送別,在表現(xiàn)人我之間的關(guān)系的過程中,乘機詠吟性情,抒陳心志,使題旨超出了一般性的私我格調(diào)而得以充分的開拓和升華。他的這些詩生動而真實地展示出廣闊的社會生活圖景和豐富多彩的大自然。詩中臨別執(zhí)手、行旅途中、別后相思等等場景極為生活化,也極有動畫感。這些都成為我們研究詩人社交活動的年譜性材料,自然也具有頗高的了解盛唐風俗人情的認識價值。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唐詩選》讓唐詩重現(xiàn)勃勃生機,讓中華情的火炬繼續(xù)熊熊燃燒下去。讀罷,受益匪淺,感慨良深,猶如夢回唐朝。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十
延邊人民出版社出版、語文教育專家顧振彪主編的《唐詩三百首》是教育部語文課標準編寫,青少年必讀的100部中外名著。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薄短圃娙偈住纷鳛橐徊苛鱾骱軓V的唐詩總集,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黃金時代的縮影和見證。唐詩取材豐富,體式多樣,格調(diào)高雅,所以我很喜歡讀唐詩。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币馑际钦f“慈母用干枯的手拿著針線,顫抖地為將遠行的兒子縫補著冬衣。母親一針一線仔細地縫補著,心想著孩兒這次遠行將遲遲不會回來。正像小草難以報答陽光一樣,兒子又怎能報答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
《游子吟》是一首歌頌?zāi)笎鄣脑姡娭姓媲械刭澝懒藗ゴ蟮哪笎邸T娖_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的牽掛不舍之情。雖無言語,雖無淚水,卻表現(xiàn)出濃濃的母子情深,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后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內(nèi)心對母愛的感激。全詩語言樸實無華,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其外,諷喻詩《古從軍行》、送別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田園風光詩《過故人莊》也是我愛讀的詩篇。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十一
如果說中國是詩的國度,那么唐詩就是中國詩歌發(fā)展史的高峰和瑰寶,唐詩三百首的讀后感。唐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著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曾經(jīng)的歷史文化。
可以說《唐詩三百首》是近兩百多年來流傳最為廣泛,風行海內(nèi)外,歷久不衰的一種唐詩選本。作為展示唐詩精品之作,它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所選的詩體式全面。五言的古詩、律詩、絕句以及七言的古詩、律詩、絕句、樂府,均分門別類地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第二、所選詩的作者不勝枚舉。既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劉禹錫、李商隱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侶、歌女,甚至無名氏等“小家”。
第三、所選的詩瑯瑯上口,易于成誦。如《游子吟》(孟郊)、《草》(白居易)、《春曉》(孟浩然)、《靜夜思》(李白)、《江雪》(柳宗元)等。這些詩意境優(yōu)美,詠吟諧和,上至垂暮老人,下到黃發(fā)孩提,都能張口吟誦幾首這樣的千古絕唱。
第四、所選的詩取材廣泛,不拘一格。既有描寫自然風光的,如杜甫的《望岳》;也有展示田園風情的,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讀后感《唐詩三百首的讀后感》。既有揭露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zāi)難,如杜甫的《兵車行》;也有表達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既有描寫歸家時的復(fù)雜心情,如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也有描寫君王愛情的悲劇,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從市井風情到邊塞風光,從生活瑣事到國恨家愁,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這本書是應(yīng)有盡有。
每一首詩出自不同詩人的筆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著我們,溫暖著我們;它像老師,不論在學(xué)習上還是工作上,時刻教導(dǎo)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每一首詩都是那樣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那樣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次細細品讀,我發(fā)現(xiàn):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寓言故事,都在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書中的古詩,能讓一個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讓心靈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總之,我覺得《唐詩三百首》這本書將唐代詩歌的精華,永遠地留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心中。我很感謝這本書的編者,為我們奉獻了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糧。作為一個中國人,讓我們一起“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吧!
唐詩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峰巔,是一代文學(xué)的標志。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十二
每當我看到比較小的孩子一遍遍誦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時,總會想起我的從前:只是一味的枯讀古詩,沒有一點汲取營養(yǎng)。到頭來,味同嚼蠟,只是死記硬背過了。
我曾為此后悔良久。我在剛?cè)雽W(xué)堂的時候,看見文字就如同一個個會認的符號,粗粗的讀完,粗粗的背過。上百的誦讀量換來的只是寥寥無幾的記憶。我試圖改變這樣糟糕的背詩方式,但古人那令人難以領(lǐng)會的語句,實在不好接受。煩惱一天接著一天,像一根根絲線把我一縷一縷的纏起來,正當我被綁的喘不過氣時,一本寶書救了我。
若問此寶為何物,《唐詩素描》為其是。
“此時,只有那輪明月,睜著慈祥的目光,把一個孤單的身影照耀”……一首短短的五言絕句,被數(shù)百文字展現(xiàn),意境就慢慢的渲染開了。詩,像是香濃的茶葉;此書,如同尚好的熱水。兩者相融,就覺得茶味的馥郁在水中慢慢渲染開了,茶的苦澀轉(zhuǎn)甘甜,水的無味變芳香,兩者缺一不可。
讀這本書,仿佛真的化作一只小書蟲兒,鉆到詩海里了??丈叫掠甑臅晨欤铑^稚子的頑皮,慈母手中的針線……富有詩情畫意的中華漢字,筑成大舟載你遠行。
文章之本在題,回過頭來,我開始思考這本書的題目。此書甚美,為何命名為“唐詩素描”?將我將全文通讀一遍后,才明白,素描是最真實的臨摹,作者用雅致的辭藻,將詩中流露的景象真切的描繪出來。如果只是單單有文字,也許有些意境仍想象不出,而我的書中每一首詩都配有一幅山水畫,讀詩,從詩中想景從景中尋詩,一言一字錯落有致,一筆一畫恰到好處。
如果僅僅讀一遍,是完全吸收不了的,要多讀,多品,要讓知識的香茶真正在水中浸泡開來,多讀幾遍,你會“溫故知新”。
詩很多,在這首詩里,是百花齊放。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奔騰,是從千米高空向下沖的駿馬;偷采白蓮回,是童稚,是在水中采白蓮的娃娃;大漠沙如雪,是豪情,是塞外金戈鐵馬的戰(zhàn)騎。就“桃花潭水深千尺”一句看,心悅時賞,有錦繡江南的美幻,有深厚的友情;傷心時品,卻是桃花潭的深淵,卻是告別朋友的凄清。
自從翻開這一頁書,我對古詩的理解就開始不斷上漲,有的思考不在停浮于表面,有了一些自己的見解和深度,我再也不是那個接詩就背,不知思考的人了。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十三
風蕭蕭兮易水寒,眼望前路兩茫茫。
在這一個文壇上本如天神的人物已經(jīng)盡付春水,但是他們的詩文——《唐詩》,其藝術(shù)魅力永恒不朽。
數(shù)千年過去了,唐詩韻律悠然在回響,漫溯歷史的大道,平添的不過是已經(jīng)風霜的韻致,那是世間最亮的語言,是紅塵中最燦爛的圖藍。雖然他們漸行漸遠,聲不可聞,但其詩文的其情其聞在世間永傳,亙古流芳。像這樣別出心裁的,與眾不同的唐詩韻律就在此:
你看,那山澗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在那兒,松林一塵不染顯得蒼翠,皎潔的月光透過葉子,在松間留下條條斑駁的影子,置身其中,使人明靜、清幽,就好像心也被洗凈了一般。那白練似的清泉從石上穿梭,源源有聲,像優(yōu)美動聽的奏鳴曲,又像是大自然的脈搏在輕輕跳動。忽聞林間笑語一片,咦,原來是洗衣的少女踏著金色,沐著清輝歸來了。
本想就此優(yōu)美轉(zhuǎn)身,不料撞見別樣風采。
你看:那古道旁:“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在那兒,小草綠得妖嬈,綠得嫵媚,綠得動人,偷偷伸長了脖子,與這條荒棄了的苔階映襯著。明媚的春光灑在綠草身上,使其身上的汗水瞬相聚,變大了,又變大了。純?nèi)缢?,亮如明月,深如潭淵,潔如白雪,使人如癡如醉,又如珍珠一般,一不小心掉落在苔階上,碎了。聽,躲在密密枝葉里的黃鸝唱起了一歌兒,歌聲動聽而婉轉(zhuǎn),像是為此感到嘆息。
在那別樣風采之后又遇壯麗長江。
你又看:那長江中:“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痹谀莾海耧L陣陣,無窮無盡的樹葉在狂風中蕭蕭飄墜,鳥兒也在急風中飛舞、盤旋著。藍藍的天空似乎更高更遠了。聽,那兩岸猿猴的啼叫聲,凄厲而又悲涼。水中水洲清凌,條條白沙在燦燦的陽光下一閃又一閃。無源無盡的長江水浩浩蕩蕩,奔騰而來。
月下疏影,任風雨交加,依然持節(jié)挺立。
你再看:在那山川中:“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蹦抢锏某菛|、城西、城南三面依舊綿亙著高低起伏的群山,未曾改變的虎踞龍盤,依舊挺立,就連那北邊的江潮也依然拍打著城根,帶著寂寞的心情偷偷退了回來,仿佛在惜:昔日的繁華以化為烏有。
昔日山川無改,這時夜月依然。
明亮皎潔的月色中,鮫人落淚成珍珠,流瀉不止,忽隱忽現(xiàn)的影子,肆意行走,恍惚迷離,藍田山上的美日化成了縷縷輕煙。仿佛終身相依,卻又瞬間分離。
是的,唐詩的韻律就在此:美麗、凄涼、動人。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十四
對自然的仰慕,對英雄的壯舉,對友人的思念。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所以只好借《唐詩三百首》中的詩句來代替我那無法形容的詩句。讓我們一起吟誦并感悟唐詩三百首吧。
輕輕地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摩詰一起暢游在山水之間,一輪皎潔嬌美的圓月在松枝間穿拂,如水的山間軟泥上縹緲著點點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寶石鑲嵌在大山的錦緞上,自然而不虛浮,淳樸而不媚俗。一沵清泉靜靜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間,不時地撞擊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漣漪,完美詩意地蕩漾開來。在溪畔的靜夜中氤氳成心中淡淡的思緒。
緩緩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勃一起沉浸在友人的思念之中?!芭c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是他的祝愿,“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他的心聲,“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是他的思念,那對朋友的思念,那對朋友的不舍,在長河中聚集在一起,永遠樂會消逝。
靜靜翻開《唐詩三百首》,和李白一起應(yīng)對人生挫折?!坝牲S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他的挫折,“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是他的感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笔撬男拍睢D强|堅貞的信念,是他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烙印。
《唐詩三百首》讓我欣賞如此溫柔的山水之氣,美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感覺到朋友之間濃濃的友情,幸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體味如此偉大的人生之挫,妙哉!
沏一杯菊花茶,捧著唐詩三百首,窗外有陽光照過窗簾,驀然回首,細細欣賞那溫柔的山水之氣,感受那濃濃的思念之情,體味那偉大的人生之挫,倏然,忘記了今夕今日。
感恩,在生活中是無限存在的,有時是你對朋友一句簡單的問候,有時是你對待別人伸出手臂的過程,有時是你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僅有懂得感恩的含義,才能學(xué)會感恩。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十五
讀到第一百零七首詩時,不經(jīng)意間想到八月十五將近,便憶起張九齡的《望月懷遠》,第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總是中秋主題中的經(jīng)典。
喜歡詩詞,所以喜歡詩人。當然,我沒說,我更喜歡柳永。
柳永是一個寂寥沒落的詞人,卻更是一個稟賦浪漫的詞人。
他的詞言近意遠,運筆行云流水毫無人工銜接之痕。若飄若離,雖隱卻現(xiàn),情景融合為飄緲之畫,字字為珠,句句為玉,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創(chuàng)造了獨具深情,久盛不衰的意境,又以“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寫盡落魄詞人的慘淡人生。
不用豪邁,依然可以用婉麗纖柔,凄美動人寫就華章。
每個人都是痛苦的,你尤甚。
就像我們用自己的憂傷讀你的凄婉,讀你的斷腸。
想你不是一瞬間的事。我的詩人。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一
我的小抽屜中有很多的課外書,它們都是近年來爸爸媽媽給我買的,有精致包裝的《西游記》,有故事精彩的《安徒生童話》,也有小伙伴們喜愛的漫畫書,但在這許多的課外書中,有一本包裝樸素,頁面發(fā)黃的書,它就像丑小鴨一樣擺在其它美麗的“白天鵝”中,顯得毫無光彩,但它卻是我最珍貴的書,我人生中第一本課外書——《唐詩三百首》。
小時候爸爸教我背了一首唐詩—《古朗月行》,一學(xué)會了,所有的家人一聽我那搖頭晃腦背誦的樣子,都豎起大拇指直夸我,那時的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快感。第二天,到學(xué)校后,我就向小朋友們炫耀,看著自己贏得那么多小朋友那敬佩的目光,以及老師對我的鼓勵,就更加激起我學(xué)習唐詩的興趣。
十歲生日時,我什么都不要,就纏著爸爸給我買本古詩書,爸爸聽后很高興,便到城里新華書店為我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接過書時,爸爸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書是人類最好的營養(yǎng),書會伴隨你成長,書會使你更充實,這本書也是我對你的期望。”我當時也沒有多想,如獲至寶般直往書屋鉆。
從那以后,《唐詩三百首》就與我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它陪伴我度過了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在這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中,我不斷的從書中吸吮著營養(yǎng),充實著自己。
當我徘徊于十字路口之時,迷茫不知所措,它猶如一盞引途的明燈,告訴我“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R> 當我取得優(yōu)異成績,沾沾自喜時,它猶如沉鳴的古鐘把我敲醒。告訴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BR> 當我失意落魄,戚戚于挫折時,它猶如母親溫暖的手撫過受傷的心靈,告訴我“乘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BR> 現(xiàn)在,學(xué)校開展“好書伴我行”活動,有很多小朋友都加入到這習唐詩的活動中來,我也一樣,不斷深入地品讀。我要感謝唐詩,因為它已成為我心靈上的一個寄托;也是我生命中的燈塔;更是改變我一生的精神食糧,讓我不斷的從中成長。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二
唐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瑰寶。唐詩之盛,如碧空之星斗,唐詩之美,如滄海之月明。選編唐詩的集子很多,在眾多的唐詩集子中,唐詩三百首最為著名,最為流行?!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句話不只是作詩人的經(jīng)驗談,更是對唐詩三百首一書的一種肯定。
我喜歡唐詩中的安靜和暇想,讓人覺得閱讀唐詩是一種純粹的享受,字里行間是那么的細膩,如果認真體味,真的就猶如一幅畫,一個世外桃源。
走進唐詩,走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領(lǐng)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的清幽,靜享“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萬事不關(guān)心的閑適;觀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奇景,發(fā)出“衛(wèi)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shù)奇”的悲嘆;更欽羨他“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誠摯多情。走進唐詩,最愛詩仙的飄逸灑脫、俠風道骨。欣賞他“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放浪不羈,“長風萬里送秋燕,對此可以酣高樓”的率真自然,“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沖天豪邁,“安能摧眉折腰侍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錚錚傲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真摯情懷。
如同一切選編名著一樣,唐詩三百首也不可避免的帶有選編者本人的某種情調(diào)與風格。不難看出,基本的主導(dǎo)的方面是一種“懷才不遇”和“歸去來兮”的情調(diào)。再作稍細致一些的分析,便會發(fā)現(xiàn),明白無誤地以這樣的思想為主題的占了百分之二十以上。其他大多是些田園詩、宮怨詩、懷古詩以及說戰(zhàn)亂話離別之作,同樣帶了這樣的情趣。
第一首:王維的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落第還鄉(xiāng),題目已見主旨。“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詩人反話正說,但仍微見譏剌。這是說當今皇帝英明,知人善任,甚至“英靈”即受崇敬的人去世后的靈魂都回來效忠了,所以沒有那個俊杰之士被埋沒而作隱者的。但偏偏他現(xiàn)在要送這位活著的俊杰之士歸去了,而不是“來歸”?!八炝顤|山客,不得顧采薇?!边@緊接的兩句,包含了兩個不同的故事:“東山客”是說晉之謝安,此人雖在朝廷任職,總是念念不忘要回到東山去做隱士?!安赊薄钡氖悄遣豢鲜持芩?,跑到首陽山去做隱士,采了一種叫做薇的野菜來充饑的伯夷和叔齊。用這么兩個事例來為落第人送行,恐怕是多少有點教人啼笑皆非的。中間八句,寫送別過程,寫送別心情,甚為委婉動人。落句說“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是極富深情的安慰與鼓勵,也是無可奈何的嘆息與感慨。
王維的詩多了,“膾炙人口之作”也多了,從中“擇其尤要者”,未必就非是這么一首不可吧?可“蘅塘退士”偏偏就拿了這一首作為他的開宗明義第一篇。后續(xù)與此相近的主題詩作還較多,如張九齡的感遇,邱為的尋西山隱者不遇,王昌齡的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李白的月下獨酌等等。
在冬日的暖陽下,逃離虛擬的網(wǎng)絡(luò)空間、游離于快餐文化之外,在古詩的世界里,一顆心似于平平仄仄的浪朵上行舟,領(lǐng)略天高云淡,傾聽天籟之音,感受歷史滄桑。品讀中國古文化之經(jīng)典,感悟人生之精髓,以更加積極地心態(tài)面對未來、開拓未來,方是吾輩青年之所取。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三
《唐詩三百首》唐詩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峰巔,是一代文學(xué)的標志,從小開始讀詩,以后對我會有很大幫助。當時我并不了解詩中的意思,后來,上了小學(xu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注音版《唐詩三百首》,通過爸爸用白話文的方式給我講解,我開始自已讀這本書,并逐步了解詩中的意思。其中我特別喜愛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白居易、韓愈、孟郊、柳宗元、李商隱、杜牧的詩。唐詩三百首讓我增長了很多知識,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例如說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寫了廬山的香爐峰瀑布,巨大的瀑布如雪白的絹緞垂掛在山壁上,有如一條直上直下的大河,仿佛天上的銀河墜落人間,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它那雄偉壯觀的氣勢,感嘆我們國家如此美麗的江山,我們應(yīng)該保護這一切,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我們的家。
還有很多描寫感情的詩,比如孟郊的《游子吟》、陸錦的《送兄》、李白的《送友人》等,其中我尤為喜歡《游子吟》,父母對我的愛就象春天的陽光一樣照耀、溫暖著我,這首詩使我懂得了感恩,我一定要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李紳的《憫農(nóng)》描寫了當時封建社會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的悲慘畫面。這讓我體會到我們應(yīng)該尊重勞動者,他們是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
詩中還有如祖詠的《望薊門》等描寫報國大志的詩,讓我懂得要愛自已的國家,知道要感謝解放軍叔叔們,有他們才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登鸛雀樓》這首詩是王之煥寫的,它讓我明白了若想看得更遠、更廣,就得再往上爬一層樓;惟有付出更多努力,才能達到更高的目的,實現(xiàn)自已的理想。
爸爸媽媽說這本書里有我們老祖宗千年流傳下來的精神,為我打開一扇扇看世界、看人生、看歷史的奇妙窗戶,我覺得讀唐詩三百首使我一下子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要實現(xiàn)夢想,就要努力學(xué)習,不斷進取,不僅是為我們自已,也是為祖國。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四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其中不乏“美言”可以讓我們回味、品讀、學(xué)習。
張若虛的“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用擬人手法把月光寫得有情有意。思婦因月而思念,欲通過卷簾、拂水把這惱人的月光趕走,可月光似乎故意和思婦作對一樣,簾卷而月不卷,水拂走而月不走。月光似乎了解思婦的內(nèi)心想來陪伴她,所以思婦趕不走它。這就是美言的妙處。
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運用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的手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空靈、寂靜的山間夜色美景圖:皎潔的月光,汩汩流淌的清泉,浣女的喧鬧聲,滿池塘的蓮葉……山間夜色在王維的筆下描繪的令人神往,這就是美言的妙處。
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用排山倒海般的氣勢寫出了人生的可悲。時間就如東流的黃河水,一去不復(fù)返,生命也是這樣,青春逝去追悔莫及。作者用夸張的手法寫黃河之水滔滔從天上奔涌而來,而人生與黃河比起來就顯得渺小多了。人生短暫、生命易逝的悲哀被這句詩渲染的淋漓盡致,這就是美言的妙處。
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备菫槲覀兊辣M了生離死別之苦。人生最遠的距離莫過于陰陽相隔。十年,一個在人間,一個在陰間,不通音訊,十年的相思,十年的生活所經(jīng)歷的苦,十年的孤獨寂寞,在這“茫?!敝幸寻瑹o盡了,這就是美言的妙處。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五
唐詩被稱為“一代之文學(xué)”,一向公認為中國古代文學(xué)的顛峰之作。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騷更短,渾欲不勝簪”一首《春望》寫出了當時因為戰(zhàn)征,而導(dǎo)致人民背景離鄉(xiāng),親人分離;也表達出了杜甫當時極其沉重而憤激的心情,心焦的白發(fā)越騷越短,越稀少。面對現(xiàn)在的太平天下,自己也可以豐衣足食,我們應(yīng)該要滿足,要好好珍惜這份幸福,與此同時,我們也應(yīng)該更加努力來創(chuàng)作更美好的未來,讓戰(zhàn)征永遠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讓世界永遠和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边@首《望岳》是杜甫在26歲時寫的,他寫得情景交融,意境很高,層次井然有序?!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寫出了杜甫的雄心壯志,我們也應(yīng)該同杜甫一樣從小就要有雄心壯志,有遠大的抱負,我們也會在無形中有了前進的動力,才會有努力的方向。我們也應(yīng)該有和杜甫那樣失敗而不氣餒的心。正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有在失敗中總結(jié)原因,才會在今后的過程中不犯同樣的錯誤,才會離目標更近一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與你同銷萬古愁?!崩畎椎倪@首《將進酒》寫出了他在離開長安后內(nèi)心想法的改變,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仕途失意的悲憤消極,但又樂觀自信。我們在生活和學(xué)習上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在那時,我們不應(yīng)該因為這些事而意志消沉,對其他事非常煩心,而是應(yīng)該振作精神,樂觀面對,做其他的事也要充滿自信。正如李白在《將進酒》中寫到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上,那么就一定會有我們發(fā)展的地方,只要我們肯努力,有自信,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的。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六
孔老夫子言:“詩,能夠興,能夠觀,能夠群,能夠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币髟娮鲗?,一般都是文人墨客的表達交流的寄托所在?!短圃娙偈住?,名頭之高婦孺皆知,靈動拗口的唐詩,悠悠一千多年的傳唱,已沒有隨著時光的流逝,變得艱澀。泰半久遠,我借光陰為引線,在若隱若現(xiàn)的記憶中尋覓那唐代性格各異、出色出眾的才人們,花香漠漠落花盈盈。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他獨自漫游山中,心里十分清靜,放下繁雜的思慮,讓奔騰的念頭停歇下來,任它隨清流遠去。意識得到控制,整個天地入眼清明。很多人會覺得,這是的他,應(yīng)是受了現(xiàn)實很深的沖擊,帶著強烈的失落心意歸隱山中。產(chǎn)生這種見解實則是基于先入之見構(gòu)成的無意識的強加,認定一個人的歸隱總包含著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遺憾。
我認為,終其一生,李白都是個進取入世的人不會輕易失望失落,他有自在悠然的內(nèi)心,磅礴的才華和見識。野心催逼他,于是促使他施展其才,就像不能阻止大鵬去展翅遨游九天外,同樣不能勉強李白只能看到腳下的一塊地方。
他是個精彩的人,善于發(fā)現(xiàn)身邊的完美,無論是樓前的流水,懷中的美酒,還是窗前的明月光,入他眼來都別有意趣,他有世人無法企及的才華,哪怕最平常景物,經(jīng)由他描摹,亦會動人心弦。
里邊醫(yī)生都無法進入政治的漩渦中,有太多人為他抱怨不公,可這樣的結(jié)局對一個天性浪漫的偉大詩人而言,委實是最好的結(jié)局。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
他生在晚唐,錯過了最繁華榮勝的時期,又身處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鐘,終身潦倒,郁郁不得志。當時唐朝式微,正逐步走向沒落,可是除了詠史詩外,李商隱詩綺麗之處,絲毫不露末世悲涼之意,倒是頗有開元遺風。能不讓自身遭遇霸占思想的人是可敬的。唐詩浩如煙海,李白杜甫雙馬橫絕,其余眾人峰巒疊嶂,各有擁躉。情勢則是李商隱當之無愧獨占鰲頭。進而放眼晚唐詩人,仍似李商隱的成就為翹首。
李商隱以感情詩稱著于世,我想這與他的情感經(jīng)歷是分不開的。不然,如何能隔了千年,依舊扣人心弦他以往有一段影響了他一生的初戀。他與宋華陽的戀情最終以杯具收場,是李商隱的心結(jié)所在,也是他的感情。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七
清晨,朝出的輝光映出了東方的魚肚白,在門前那棵榆樹下,坐在寬大的樹樁上,輕輕翻開膝蓋上的那本《唐詩三百首》,心情總會變得寧靜與神圣!
樹皮厚重,書面墨黃,油紙的香味撲面襲來,夾雜著文字視覺的震撼,讓我深深的沉浸其中。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幼稚的詩仿佛是一首歌,歡快而明朗,我看后不以為然,這么簡單直接的詩誰不會寫,誰不會吟?再往下看,越看越為震驚,原來這是駱賓王還是個娃娃時隨口說出的!那時的我,應(yīng)該還是稚氣未脫,光著腳丫子,在田里跑來跑去直至染上一層灰。那想著寫詩?想到這里,我不禁為自己感動慚愧,二駱賓王的這一首詩,不正如唐朝初年一樣嗎?雖跌跌打打,但卻透出一絲絲的生機勃勃,樂觀向上。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讀到這里,一股磅礴的氣勢在我眼前浮現(xiàn),我仿佛看到了詩人望著廬峰在陽光照耀下升起的紫煙,在萬丈瀑布前感到自己深深的渺小,覺得這瀑布,好似是銀河墜落而形成的。這就是詩仙的詩??!也只有他,才能領(lǐng)悟瀑布的精髓,感受到銀河的氣魄。這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份景,而更是一份情,一份寄情與山水的心??!其實生活中不乏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得眼睛。那片借風在天空翱翔的枯葉,那多生長在野谷縣崖峭壁中的美麗小花,那只盤旋在你腳邊的可愛小苗,誰不能說她們不是美呢?都說盛唐的時代造就了李白,但我卻認為李白的豪邁造就了盛唐!
在“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戰(zhàn)火紛飛歲月里,杜甫,一代詩圣,卻被囚禁在城內(nèi),不得外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又是何等說不出的苦奈,唐代也逐漸走向了衰亡。而一切的緣由,歸咎于當時統(tǒng)治者的不理朝政,謊于正業(yè)。這令我一陣羞愧,如不是懶,我何至于成績下降的那么快?看來是時候反省了!
我關(guān)上書本,看了看天色,真有幾分“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意境了!”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八
在唐朝近三百年間,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金時代,云蒸霞蔚,名家輩出,在唐代詩歌最多可以達到5萬余首,但是由于年代久遠導(dǎo)致許多文學(xué)作品大量丟失,最后保留下來的唐詩不過300余首,《唐詩三百首》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1首詩,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這311首作品中代表作家主要以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等文學(xué)大家為主,如果我們談到李白,這位人人皆知的偉大詩人,仙道,意氣凌然,尤其在讀了他寫的詩后,更是有一種蒼穹豪邁之感,他的'詩作格主要是浪漫主義,清新脫俗,大氣豪邁為主,這與他的歷史背景有這很重要的關(guān)系,比如“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種體現(xiàn)作者豪邁之情,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钡牟簧崃裟钪?,總之對于愛好旅游,喜歡當官來完成自己一生所愿,卻只能在后期顛沛流離的李白來說,她的文學(xué)情感詩復(fù)雜的,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這很重要的關(guān)系,談到李白就不得不提到杜甫,與李白合稱為大李杜,杜甫這一生更是悲慘,仕途不得志,在后期的安史之亂中也備受折磨,所以說杜甫它是一位現(xiàn)實主義詩人,最后在饑寒交迫中顛沛流離,病死餓死,下場比較悲慘,比如像杜甫的春望中“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思鄉(xiāng)和憂國之感,也有“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钡膫信c哀嘆之情。也有“何時眼前突先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钡目蓱z天下和他一樣的世人也能住上好的屋子,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辭,他的一生寫滿了悲傷,但卻一直憂國憂,和岳陽樓記中表達的情感有些許相似,最后再來說說白居易,他給我的感覺是寫的大部分詩可以對當時的社會進行一定的批判,就比如觀刈中看到一位老婦人抱這孩子在田中撿穗吃,而自己不需要勞累就可以獲得糧,令他自己感到慚愧,并且對當時的社會制度人勞動不過所交的稅,可他也是位為人著想的偉大詩人,并且他的詩作很通俗易懂,也給人看,也容易和百姓形成共鳴。
唐代的詩人有很多,但是以上三人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詩人之所以寫詩,其一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多為一些抑郁不得志的情感,其二為了替天下百姓表達生活困苦,對朝廷制度的不滿,唐詩三百首中正是表達的這些情感正如以上舉例,其實不僅僅是唐詩,任何朝代的詩歌都可以表達出這些情感,我們應(yīng)該去閱讀這些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學(xué)去體會去感受古代人的情感以前人之鑒不斷完善自己。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九
唐詩,是中國人的驕傲,它閃爍著永恒的光輝,照耀著千百年中華成長的道路,凝結(jié)著斬不斷的中華情。它,或高蹈于世,寄托遙深;或引導(dǎo)潮流,朝氣蓬勃。
夢回唐朝,細細傾聽李白、杜甫等杰出詩人的千古絕唱,領(lǐng)略他們的胸襟睿智;極目遠眺王維、孟浩然等山水田園詩人的經(jīng)典佳作,感受沁人心脾的詩情畫意;策馬回眸王昌齡、高適、岑參等邊塞詩人的顛峰巨作,情陷硝煙彌漫的鄉(xiāng)愁戰(zhàn)恨??唐代詩人恒河沙數(shù),多少次讓詩國的天空云蒸霞蔚,五彩斑斕;多少次讓讀者的情感跌宕起伏,波濤洶涌;多少次讓國魂的長河一石激起千層浪!
夢隨李白,仰頭驚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側(cè)耳忽聞“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顛”;笑傲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俯首長嘆“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他的放蕩不羈,他的蔑視權(quán)貴,他飄逸張揚的個性,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無不使我嘆服、使我欽佩,無不使歷史銘記、使歷史綻放!
夢隨杜甫,他長期生活在顛沛流離和饑寒交迫中,戰(zhàn)事連連繚亂了騷人的心,國事茫茫碾碎了騷人的心。在失陷的長安,他泫然疾書“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潸然長嘆“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黯然悲書“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夢隨王維,除了他確實有著比較多的社會交往和生活內(nèi)容外。更主要的是他還是比較看重這種題材處理上的靈活性和自由度的。詩人直面現(xiàn)實人生,寄慨于送別,在表現(xiàn)人我之間的關(guān)系的過程中,乘機詠吟性情,抒陳心志,使題旨超出了一般性的私我格調(diào)而得以充分的開拓和升華。他的這些詩生動而真實地展示出廣闊的社會生活圖景和豐富多彩的大自然。詩中臨別執(zhí)手、行旅途中、別后相思等等場景極為生活化,也極有動畫感。這些都成為我們研究詩人社交活動的年譜性材料,自然也具有頗高的了解盛唐風俗人情的認識價值。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唐詩選》讓唐詩重現(xiàn)勃勃生機,讓中華情的火炬繼續(xù)熊熊燃燒下去。讀罷,受益匪淺,感慨良深,猶如夢回唐朝。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十
延邊人民出版社出版、語文教育專家顧振彪主編的《唐詩三百首》是教育部語文課標準編寫,青少年必讀的100部中外名著。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薄短圃娙偈住纷鳛橐徊苛鱾骱軓V的唐詩總集,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黃金時代的縮影和見證。唐詩取材豐富,體式多樣,格調(diào)高雅,所以我很喜歡讀唐詩。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币馑际钦f“慈母用干枯的手拿著針線,顫抖地為將遠行的兒子縫補著冬衣。母親一針一線仔細地縫補著,心想著孩兒這次遠行將遲遲不會回來。正像小草難以報答陽光一樣,兒子又怎能報答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
《游子吟》是一首歌頌?zāi)笎鄣脑姡娭姓媲械刭澝懒藗ゴ蟮哪笎邸T娖_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的牽掛不舍之情。雖無言語,雖無淚水,卻表現(xiàn)出濃濃的母子情深,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后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內(nèi)心對母愛的感激。全詩語言樸實無華,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其外,諷喻詩《古從軍行》、送別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田園風光詩《過故人莊》也是我愛讀的詩篇。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十一
如果說中國是詩的國度,那么唐詩就是中國詩歌發(fā)展史的高峰和瑰寶,唐詩三百首的讀后感。唐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著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曾經(jīng)的歷史文化。
可以說《唐詩三百首》是近兩百多年來流傳最為廣泛,風行海內(nèi)外,歷久不衰的一種唐詩選本。作為展示唐詩精品之作,它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所選的詩體式全面。五言的古詩、律詩、絕句以及七言的古詩、律詩、絕句、樂府,均分門別類地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第二、所選詩的作者不勝枚舉。既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劉禹錫、李商隱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侶、歌女,甚至無名氏等“小家”。
第三、所選的詩瑯瑯上口,易于成誦。如《游子吟》(孟郊)、《草》(白居易)、《春曉》(孟浩然)、《靜夜思》(李白)、《江雪》(柳宗元)等。這些詩意境優(yōu)美,詠吟諧和,上至垂暮老人,下到黃發(fā)孩提,都能張口吟誦幾首這樣的千古絕唱。
第四、所選的詩取材廣泛,不拘一格。既有描寫自然風光的,如杜甫的《望岳》;也有展示田園風情的,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讀后感《唐詩三百首的讀后感》。既有揭露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zāi)難,如杜甫的《兵車行》;也有表達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既有描寫歸家時的復(fù)雜心情,如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也有描寫君王愛情的悲劇,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從市井風情到邊塞風光,從生活瑣事到國恨家愁,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這本書是應(yīng)有盡有。
每一首詩出自不同詩人的筆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著我們,溫暖著我們;它像老師,不論在學(xué)習上還是工作上,時刻教導(dǎo)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每一首詩都是那樣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那樣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次細細品讀,我發(fā)現(xiàn):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寓言故事,都在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書中的古詩,能讓一個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讓心靈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總之,我覺得《唐詩三百首》這本書將唐代詩歌的精華,永遠地留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心中。我很感謝這本書的編者,為我們奉獻了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糧。作為一個中國人,讓我們一起“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吧!
唐詩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峰巔,是一代文學(xué)的標志。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十二
每當我看到比較小的孩子一遍遍誦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時,總會想起我的從前:只是一味的枯讀古詩,沒有一點汲取營養(yǎng)。到頭來,味同嚼蠟,只是死記硬背過了。
我曾為此后悔良久。我在剛?cè)雽W(xué)堂的時候,看見文字就如同一個個會認的符號,粗粗的讀完,粗粗的背過。上百的誦讀量換來的只是寥寥無幾的記憶。我試圖改變這樣糟糕的背詩方式,但古人那令人難以領(lǐng)會的語句,實在不好接受。煩惱一天接著一天,像一根根絲線把我一縷一縷的纏起來,正當我被綁的喘不過氣時,一本寶書救了我。
若問此寶為何物,《唐詩素描》為其是。
“此時,只有那輪明月,睜著慈祥的目光,把一個孤單的身影照耀”……一首短短的五言絕句,被數(shù)百文字展現(xiàn),意境就慢慢的渲染開了。詩,像是香濃的茶葉;此書,如同尚好的熱水。兩者相融,就覺得茶味的馥郁在水中慢慢渲染開了,茶的苦澀轉(zhuǎn)甘甜,水的無味變芳香,兩者缺一不可。
讀這本書,仿佛真的化作一只小書蟲兒,鉆到詩海里了??丈叫掠甑臅晨欤铑^稚子的頑皮,慈母手中的針線……富有詩情畫意的中華漢字,筑成大舟載你遠行。
文章之本在題,回過頭來,我開始思考這本書的題目。此書甚美,為何命名為“唐詩素描”?將我將全文通讀一遍后,才明白,素描是最真實的臨摹,作者用雅致的辭藻,將詩中流露的景象真切的描繪出來。如果只是單單有文字,也許有些意境仍想象不出,而我的書中每一首詩都配有一幅山水畫,讀詩,從詩中想景從景中尋詩,一言一字錯落有致,一筆一畫恰到好處。
如果僅僅讀一遍,是完全吸收不了的,要多讀,多品,要讓知識的香茶真正在水中浸泡開來,多讀幾遍,你會“溫故知新”。
詩很多,在這首詩里,是百花齊放。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奔騰,是從千米高空向下沖的駿馬;偷采白蓮回,是童稚,是在水中采白蓮的娃娃;大漠沙如雪,是豪情,是塞外金戈鐵馬的戰(zhàn)騎。就“桃花潭水深千尺”一句看,心悅時賞,有錦繡江南的美幻,有深厚的友情;傷心時品,卻是桃花潭的深淵,卻是告別朋友的凄清。
自從翻開這一頁書,我對古詩的理解就開始不斷上漲,有的思考不在停浮于表面,有了一些自己的見解和深度,我再也不是那個接詩就背,不知思考的人了。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十三
風蕭蕭兮易水寒,眼望前路兩茫茫。
在這一個文壇上本如天神的人物已經(jīng)盡付春水,但是他們的詩文——《唐詩》,其藝術(shù)魅力永恒不朽。
數(shù)千年過去了,唐詩韻律悠然在回響,漫溯歷史的大道,平添的不過是已經(jīng)風霜的韻致,那是世間最亮的語言,是紅塵中最燦爛的圖藍。雖然他們漸行漸遠,聲不可聞,但其詩文的其情其聞在世間永傳,亙古流芳。像這樣別出心裁的,與眾不同的唐詩韻律就在此:
你看,那山澗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在那兒,松林一塵不染顯得蒼翠,皎潔的月光透過葉子,在松間留下條條斑駁的影子,置身其中,使人明靜、清幽,就好像心也被洗凈了一般。那白練似的清泉從石上穿梭,源源有聲,像優(yōu)美動聽的奏鳴曲,又像是大自然的脈搏在輕輕跳動。忽聞林間笑語一片,咦,原來是洗衣的少女踏著金色,沐著清輝歸來了。
本想就此優(yōu)美轉(zhuǎn)身,不料撞見別樣風采。
你看:那古道旁:“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在那兒,小草綠得妖嬈,綠得嫵媚,綠得動人,偷偷伸長了脖子,與這條荒棄了的苔階映襯著。明媚的春光灑在綠草身上,使其身上的汗水瞬相聚,變大了,又變大了。純?nèi)缢?,亮如明月,深如潭淵,潔如白雪,使人如癡如醉,又如珍珠一般,一不小心掉落在苔階上,碎了。聽,躲在密密枝葉里的黃鸝唱起了一歌兒,歌聲動聽而婉轉(zhuǎn),像是為此感到嘆息。
在那別樣風采之后又遇壯麗長江。
你又看:那長江中:“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痹谀莾海耧L陣陣,無窮無盡的樹葉在狂風中蕭蕭飄墜,鳥兒也在急風中飛舞、盤旋著。藍藍的天空似乎更高更遠了。聽,那兩岸猿猴的啼叫聲,凄厲而又悲涼。水中水洲清凌,條條白沙在燦燦的陽光下一閃又一閃。無源無盡的長江水浩浩蕩蕩,奔騰而來。
月下疏影,任風雨交加,依然持節(jié)挺立。
你再看:在那山川中:“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蹦抢锏某菛|、城西、城南三面依舊綿亙著高低起伏的群山,未曾改變的虎踞龍盤,依舊挺立,就連那北邊的江潮也依然拍打著城根,帶著寂寞的心情偷偷退了回來,仿佛在惜:昔日的繁華以化為烏有。
昔日山川無改,這時夜月依然。
明亮皎潔的月色中,鮫人落淚成珍珠,流瀉不止,忽隱忽現(xiàn)的影子,肆意行走,恍惚迷離,藍田山上的美日化成了縷縷輕煙。仿佛終身相依,卻又瞬間分離。
是的,唐詩的韻律就在此:美麗、凄涼、動人。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十四
對自然的仰慕,對英雄的壯舉,對友人的思念。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所以只好借《唐詩三百首》中的詩句來代替我那無法形容的詩句。讓我們一起吟誦并感悟唐詩三百首吧。
輕輕地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摩詰一起暢游在山水之間,一輪皎潔嬌美的圓月在松枝間穿拂,如水的山間軟泥上縹緲著點點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寶石鑲嵌在大山的錦緞上,自然而不虛浮,淳樸而不媚俗。一沵清泉靜靜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間,不時地撞擊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漣漪,完美詩意地蕩漾開來。在溪畔的靜夜中氤氳成心中淡淡的思緒。
緩緩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勃一起沉浸在友人的思念之中?!芭c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是他的祝愿,“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他的心聲,“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是他的思念,那對朋友的思念,那對朋友的不舍,在長河中聚集在一起,永遠樂會消逝。
靜靜翻開《唐詩三百首》,和李白一起應(yīng)對人生挫折?!坝牲S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他的挫折,“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是他的感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笔撬男拍睢D强|堅貞的信念,是他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烙印。
《唐詩三百首》讓我欣賞如此溫柔的山水之氣,美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感覺到朋友之間濃濃的友情,幸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體味如此偉大的人生之挫,妙哉!
沏一杯菊花茶,捧著唐詩三百首,窗外有陽光照過窗簾,驀然回首,細細欣賞那溫柔的山水之氣,感受那濃濃的思念之情,體味那偉大的人生之挫,倏然,忘記了今夕今日。
感恩,在生活中是無限存在的,有時是你對朋友一句簡單的問候,有時是你對待別人伸出手臂的過程,有時是你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僅有懂得感恩的含義,才能學(xué)會感恩。
唐詩里的中國讀后感篇十五
讀到第一百零七首詩時,不經(jīng)意間想到八月十五將近,便憶起張九齡的《望月懷遠》,第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總是中秋主題中的經(jīng)典。
喜歡詩詞,所以喜歡詩人。當然,我沒說,我更喜歡柳永。
柳永是一個寂寥沒落的詞人,卻更是一個稟賦浪漫的詞人。
他的詞言近意遠,運筆行云流水毫無人工銜接之痕。若飄若離,雖隱卻現(xiàn),情景融合為飄緲之畫,字字為珠,句句為玉,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創(chuàng)造了獨具深情,久盛不衰的意境,又以“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寫盡落魄詞人的慘淡人生。
不用豪邁,依然可以用婉麗纖柔,凄美動人寫就華章。
每個人都是痛苦的,你尤甚。
就像我們用自己的憂傷讀你的凄婉,讀你的斷腸。
想你不是一瞬間的事。我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