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是教師準備教學過程中應該完成的任務之一。教案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下面是一些教學設計的案例展示,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恍﹩l(fā)和思考。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一
日常生活中幼兒接觸到的許多事物都存在有量的特征,尤其是大、小這一特征是3—4歲幼兒容易感知和體驗的。因此,我設計了“大小標記找朋友”的游戲,首先讓幼兒通過形體動作感知、體驗大小標記的含義,再為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大大小小的物體匹配相應的標記,最后將大小物體歸類并匹配大小標記。通過這個數(shù)學活動讓幼兒感知、體驗和比較物體的大小,認識大小標記從而初步建立對大小概念的認識。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使幼兒的感知能力和比較能力得到發(fā)展。
1、認識大小標記。
2、學習為大小不同的物體匹配相應的標記。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6、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7、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1、知識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尋找身邊大小不同的物體,對大、小有初步的認識。
2、教學具準備:大小標記人手3—4張;活動室內布置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玩具柜中提供大小不同的.玩具、書架上擺放大小不同的圖書、以及大小不同的杯子、盆、盤子、勺子、照片等;大小不同的椅子若干(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大小不同的玩具筐各一。
教師出示大小標記,引導幼兒用動作模仿大和小標記的形態(tài),理解標記所代表的含義。“老師送給小朋友每人一張卡片,卡片上畫的是一個娃娃。請小朋友看一看你的卡片上的娃娃是什么樣子,請你來學一學它的樣子?!?BR> 1、為標記找椅子。
“教室里有許多椅子,它們一樣嗎?”(有大有?。跋胍幌肽么髽擞浀男∨笥褢撟裁匆巫樱磕眯擞浀男∨笥炎裁匆巫??”幼兒根據(jù)標記找到相應的椅子坐下,并檢查“你拿的什么標記?坐的是什么椅子?”。
2、為物品匹配標記。
“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大小不同的物品都想和標記做朋友,請你選一張標記,給它找一個好朋友?!庇變鹤杂蛇x擇標記貼在相應物體上,游戲反復進行3—4次。
3、將大小物品歸類并送標記。
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筐子,請幼兒思考:“這兩個筐子一樣嗎?哪些物品應該住進大的‘家’(筐子)中?哪些應該住小的‘家’中?”請幼兒將物品按大小進行歸類。
“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讓我們知道哪里是大玩具的家,哪里是小玩具的家?”幼兒為物品送標記。
活動延伸:
1、這樣的游戲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進行。教師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可以引起幼兒活動的環(huán)境,提供豐富、有趣的材料,讓幼兒在給大小物體送標記的過程中,獲得對事物的體驗,認識到物體之間大小的差異。
2、在數(shù)學活動角中,教師可以提供各種小游戲讓幼兒感知、比較物體的大小。如:摸箱游戲,讓幼兒摸出一個玻璃球,再摸出一個比這個球大(?。┑那?,并按照標記放在相應的筐子里;又如,做果子游戲,讓幼兒用油泥制作大小不同的果子,再將果子按照標記掛在“樹上”,幼兒通過揉、團的動作,觸摸、觀察比較果子的大小不同。
3、在認識大小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大小排序的活動,如:給大小不同的鞋子排隊,給大小不同的碗排隊等。并可進一步進行大小對應的活動,如:給大小不同的瓶子找瓶蓋、給大小不同的動物喂食物,從而獲得大小對應的經(jīng)驗。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jié)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二
2、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3、請幼兒觀察周圍的東西或者想想見過的東西,什么大,什么小?
出示大小差別不大的兩個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三
小班的小朋友對事物特征的認知還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對事物有更全面的認識。
1、比較物體的大小,按大小規(guī)律排序。
2、學習用對比的方法描述物體的特征。
3、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認識大和小的概念。
ppt課件、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服、瓶子等)。
一、認識大和小
1、出示顏色和大小不同的兩個球,讓幼兒觀察這兩個球有什么不同?
2、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3、請幼兒觀察周圍的東西或者想想見過的東西,什么大,什么小?
二、學習比較大小的方法
出示大小差別不大的兩個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小班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比較大小》含ppt課件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四
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寫一份優(yōu)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jīng)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xiàn)。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比較大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歡迎分享!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進行相應的匹配。
2、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皮球大小各1個,圖片,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一、引題(出示大熊和小熊)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瞧!他們是誰啊?出示圖片(小熊大熊)兩只熊哪里不一樣?你們能猜出誰是大熊誰是小熊啊!為什么? (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師:你們都認識了這兩位客人了,你們怎么跟他們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實物直觀比大小
師:大熊和小熊想來做運動帶來了一個球 (出示大皮球).你們說這個球應該給誰呢?
你們覺得這個球是大球還是小球啊?為什么?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較出大小,一個東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個好朋友跟它一起比,兩件東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誰大誰小.(目測法)
三、幼兒實物探索
師:兩只熊啊,今天還帶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請你找出大的東西用手上的貼貼紙貼在它身上.教師和幼兒邊說邊檢驗.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現(xiàn)在我要加大難度靠考考你們,咦?又滾來一個球,現(xiàn)在三個球請你說說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個幼兒來從大到小來排排隊,再請個幼兒從小到大排排隊.
五、分辨圖片大小
小結:大熊要找大的動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動物做朋友,剩下來的動物就可以和中間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兒操作、檢驗
師:動物園里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都已經(jīng)放在你們的小凳子底下了,你們拿出來看看,請幼兒舉起手中大的動物搖搖,再舉起最小的動物搖搖(幼兒上來粘貼)現(xiàn)在請你們幫他們找朋友吧.
師:你們看,大熊中熊,小熊他們的朋友可真多啊,我們來看看這些動物是不是他們的好朋友?(比對大小,如發(fā)現(xiàn)錯誤,請幼兒指出糾正)
七、延伸活動
這時候我有個好辦法,我們可以把兩塊餅干重疊在一起,一邊對齊,看看哪個有多出來邊緣那就哪個比較大。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塊餅干和不同顏色的好朋友疊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誰的大,誰的小。
八、舞蹈游戲:三只熊(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大小)
師:今天大家都很開心,我們來學學大熊和小熊的動作來跳舞吧,我們用身體來表示大熊,我們用縮起來動作來表示小熊,好好一起來跳舞吧。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五
1、積極參與數(shù)學游戲,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2、能夠比較3個以內物品的大小并說出最大和最小。
3、能根據(jù)物品的大小分類。
1、3張大小不一的蛋糕卡片。
2、熊貓爸爸、媽媽、寶寶、商店的圖片。
3、用卡紙做成的3頂大小不一的帽子。
4、教學圖片。
1、教師圖片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教師出是最小的和最大的蛋糕圖片,引導幼兒感知蛋糕的大小。
(2)這是什么?你喜不喜歡?看看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初步感知最大和最小。
(1)教師出示熊貓一家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圖片上都有誰?它們的大小是一樣的嗎?
(3)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引導幼兒理解最大和最小。
3、開展游戲,幫熊貓一家挑帽子,引導幼兒練習比較大小。
(1)教師出示商店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看看熊貓一家來到了哪里?
(3)今天,熊貓一家來到商店買帽子,你能幫它們挑選合適的帽子嗎?
4、教師出示三頂帽子,引導幼兒觀察帽子的不同。
(1)哪頂帽子最大?哪頂帽子最???
(2)教師引導幼兒幫助熊貓一家找到相應的帽子。
熊貓爸爸最大,所以戴的帽子應該是最大的,熊貓寶寶最小,所以帶的帽子也應該是最小的!
在建構區(qū)投放大小不同的材料,供幼兒觀察比較。
引導幼兒留心觀察生活中物品的大小,嘗試用最大和最小等語言描述物品。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六
1、認識各種用品,擴展幼兒的知識面。
2、比較物品的大、小,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3、三種物品比較大小,感知大小的相對性。
1、畫有三個格子的底板一張。
2、實物圖片:各種生活用品(椅子、房子、桌子、衣柜、鍋子、杯子、鈕扣)。
3、實物圖片:各種汽車(卡車、小轎車、救護車、消防車、面包車、雙層公交車、自行車、摩托車)。
1、兩位幼兒一起玩,一位幼兒負責在底板上放上三張卡片,分別放在三個格子中,另一位幼兒說出誰最小。(交換角色游戲)。
2、卡片要不同放置,如:椅子、房子、桌子(椅子最小)而房子、衣柜、桌子(桌子最小)。
指導要點:
1、能夠根據(jù)物品的實際大小來判斷最小,不受畫面的干擾。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七
1.能有興趣地參加數(shù)學活動。
2.鍛煉觀察比較能力。
3.學習比較三個物體的大小,并按一定的規(guī)律排序。
重點:學習比較三個物體的大小。
難點:能準確地按要求排序。
1.布置商店的情境:在柜臺上有各種物品。(每種有三個,大小不一,逐漸遞增)如:皮球、娃娃、食品盒、杯子、雪花插塑玩具、瓶子等。
2.小熊手偶一個:各種動物圖片每人一套。(每套三個,大小不一,逐漸遞增)
一、導入:
參觀商店,引起興趣。
(出示手偶小熊)指導語:“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的商店開業(yè),請你們一起去參觀一下吧!”(請幼兒有序地參觀小熊商店)
二、展開:
1.觀察商品,發(fā)現(xiàn)不同。
提問:
(1)“小熊商店里都有什么物品?”“每一種有幾個?”
(2)“仔細看看這三件物品有什么不一樣?”(大小不一樣)
2.整理商品,學習比較三個物品的大小。
小熊:“小朋友,我的商品有大有小,擺得非常不整齊,你們能幫我給它們排好隊嗎?”
(1)請幼兒每人選擇一種商品,先比較大小,再按一定的規(guī)律擺放。(引導幼兒自己區(qū)分大小并排序)
(2)請幼兒分別說說自己是按什么規(guī)律擺放的。(如: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
指導語:“小熊,你看我們小朋友擺得整齊嗎?”
小熊:“你們擺得非常整齊,謝謝,我這里有許多動物圖片送給你們表示感謝。”(幼兒每人三張畫面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動物圖片)
3.請幼兒利用圖片進行三個物品的大小比較練習。
小熊:“請小朋友把三張圖片放在桌子上,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BR> (1)請幼兒自己擺放圖片并尋找不同。(大小不一樣)
小熊:“我的動物朋友要一起做游戲了,請你們按照大小不同幫它們排好隊吧!”
(2)請幼兒練習將三只動物分別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教師巡回指導,請幼兒分別按照兩種方法排隊)
4.觀看幼兒用書(“小豬”第9頁),請幼兒辨別三個物品的大小。
小熊:“今天我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你們喜歡的《幼兒用書》,請你們看看上面的物體有什么不同?”
(1)請幼兒觀看《幼兒用書》,說說上面有什么,有什么不同。
(2)請幼兒根據(jù)教師要求,給相應的物品涂上顏色。(例:最大的花,最小的自行車,不大不小的電視機等)
(三)結束
小熊:“小朋友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歡迎你們到我的商店買東西。”
(1)請幼兒到小熊的商店買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要說明買大的還是買小的。
(2)請幼兒自己玩自己買到的商品,活動結束。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八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進行相應的匹配。
2、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皮球大小各1個,圖片,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一、引題(出示大熊和小熊)。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瞧!他們是誰啊?出示圖片(小熊大熊)兩只熊哪里不一樣?你們能猜出誰是大熊誰是小熊啊!為什么?(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師:你們都認識了這兩位客人了,你們怎么跟他們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實物直觀比大小。
師:大熊和小熊想來做運動帶來了一個球(出示大皮球).你們說這個球應該給誰呢?
你們覺得這個球是大球還是小球啊?為什么?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較出大小,一個東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個好朋友跟它一起比,兩件東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誰大誰小.(目測法)。
三、幼兒實物探索。
師:兩只熊啊,今天還帶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請你找出大的東西用手上的貼貼紙貼在它身上.教師和幼兒邊說邊檢驗。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現(xiàn)在我要加大難度靠考考你們,咦?又滾來一個球,現(xiàn)在三個球請你說說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個幼兒來從大到小來排排隊,再請個幼兒從小到大排排隊。
五、分辨圖片大小。
小結:大熊要找大的動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動物做朋友,剩下來的動物就可以和中間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兒操作,檢驗。
師:動物園里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都已經(jīng)放在你們的小凳子底下了,你們拿出來看看,請幼兒舉起手中大的動物搖搖,再舉起最小的動物搖搖(幼兒上來粘貼)現(xiàn)在請你們幫他們找朋友吧。
師:你們看,大熊中熊,小熊他們的朋友可真多啊,我們來看看這些動物是不是他們的好朋友?(比對大小,如發(fā)現(xiàn)錯誤,請幼兒指出糾正)。
七、延伸活動。
這時候我有個好辦法,我們可以把兩塊餅干重疊在一起,一邊對齊,看看哪個有多出來邊緣那就哪個比較大。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塊餅干和不同顏色的好朋友疊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誰的大,誰的小。
八、舞蹈游戲:三只熊(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大小)。
師:今天大家都很開心,我們來學學大熊和小熊的動作來跳舞吧,我們用身體來表示大熊,我們用縮起來動作來表示小熊,好好一起來跳舞吧。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九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大的物體,會比較大小。
2、培養(yǎng)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1、課件-數(shù)學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狀的圖片,形狀標記、大小標記各若干個。
教師:林子中大象和螞蟻是好朋友,大象和螞蟻雖然身材不一樣,但是他們互相幫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螞蟻坐在大象的背上開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螞蟻的身體和大象的身體比起來有什么不同?
(小螞蟻的身體小,大象的身體大)
(2)誰來說一說這是什么水果?(蘋果,草莓)
哪一個水果大呢?我們用圓圈把它畫出來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來玩了,小蜜蜂和小狗的身體誰更小呢?
我們用小圓點把他畫出來吧。
媽媽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個更大一些呢?
(1)請幼兒觀察比較圖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兒相互說一說)
(2)請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爸爸、媽媽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請小朋友看這三張圖片,你認識他們嗎?
(小雞,蝴蝶,大象。)
教師:最大的動物,我們用圓圈畫出來,最小的動物,我們用圓點畫出來。
(幼兒說,教師畫)
出示這些圖形片:
(1)這是什么圖形片?該回哪個家?
(幼兒講,老師操作大圖形片,我送你到大標記的家;
小圖形片我送你到小標記的家。)
(2)請幼兒把余下的圖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操作過程)
老師帶大家到農場(區(qū)域)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們送回家。(要求幼兒一邊送一邊講。)
例:大蘿卜我送你到大標記的家。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進行相應的匹配。
2、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皮球大小各1個,圖片,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大熊和小熊)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瞧!他們是誰啊?出示圖片(小熊大熊)兩只熊哪里不一樣?你們能猜出誰是大熊誰是小熊啊!為什么? (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師:你們都認識了這兩位客人了,你們怎么跟他們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實物直觀比大小
師:大熊和小熊想來做運動帶來了一個球 (出示大皮球).你們說這個球應該給誰呢?
你們覺得這個球是大球還是小球啊?為什么?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較出大小,一個東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個好朋友跟它一起比,兩件東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誰大誰小.(目測法)
三、幼兒實物探索
師:兩只熊啊,今天還帶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請你找出大的東西用手上的貼貼紙貼在它身上.教師和幼兒邊說邊檢驗.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現(xiàn)在我要加大難度靠考考你們,咦?又滾來一個球,現(xiàn)在三個球請你說說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個幼兒來從大到小來排排隊,再請個幼兒從小到大排排隊.
五、分辨圖片大小
小結:大熊要找大的動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動物做朋友,剩下來的動物就可以和中間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兒操作,檢驗
師:動物園里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都已經(jīng)放在你們的小凳子底下了,你們拿出來看看,請幼兒舉起手中大的動物搖搖,再舉起最小的動物搖搖(幼兒上來粘貼)現(xiàn)在請你們幫他們找朋友吧.
師:你們看,大熊中熊,小熊他們的朋友可真多啊,我們來看看這些動物是不是他們的好朋友?(比對大小,如發(fā)現(xiàn)錯誤,請幼兒指出糾正)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一
每次分果時,孩子們都喊著:老師我要大的,每一次我都因勢利導拿出一大一小的兩個果讓孩子們作比較,他們能通過觀察比較很快能說出那個大那個小,但當我出示兩個一樣大的果讓孩子們比較時。他們就不知道用語言描述:“兩個果一樣大”所以在上學期教研課我特設計了此活動,意在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比較能力,學習描述物體的大小特征。
1、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2、比較物體的大小,學習描述物體的大小特征。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教學重點: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比較能找出一樣大的物品,并學習描述其特征。
1、紅色和藍色的大小盆,大小圓形紙片若干。
2、大熊和小熊圖片各一張。
3、一些大衣服和小衣服。
4、一些碗。
5、一些大果和小果。
6、用紙箱自制的游戲箱一個,游戲箱有一個大皮球和兩個小皮球。
一、比較“大”“小”“一樣大”
1、教師出示大盆、小盆各一個,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他們有什么不同?區(qū)分出他們的大小,并能說出:紅色的盆大,藍色的盆小。
2、教師出示兩種大小不同的盆若干,請一個幼兒任意取出一個盆,請另一個幼兒取出同它一樣大的盆。反復再請一些幼兒上來取盆子。
二、操作活動。
(一)、出示大熊和小熊圖片,讓幼兒說出那個大,那個小。
1、教師拿出衣服請個別幼兒找出大衣服給大熊穿上,找出小衣服給小熊穿。
2、教師拿出果請個別幼兒把大果送給大熊,小果送給小熊。
3、教師出示一些碗,請個別幼兒上來找出一樣大的碗。
(二)集體操作練習。
聽指令取圖形。教師出示兩種大小不同的圖形紙片若干,并發(fā)出指令,請幼兒拿大圓形、小圓形或一樣大的圓形,幼兒馬上從桌上拿出相應的圓形紙片舉起來。教師的指令可以多樣化,,如教師用大和小描述各種實物,可以說“大西瓜”“小蘋果”,幼兒拿出相應的圓形紙片。
三、延伸游戲《奇妙的箱子》。
玩法:請幼兒把手伸進紙箱中,摸一摸紙箱里有什么。引導幼兒描述摸到的物體形狀——是一樣的,還是不一樣的?然后,按教師的指令正確地取出大球小球或兩個一樣大的球。
本節(jié)課我能按我的教學目標完成我的教學任務。我通過大量的實物讓幼兒比較大小一樣大,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出示盆子讓幼兒比較大、小一樣大時,大多數(shù)的孩子能通過觀察比較找出大盆、小盆、一樣大的盆。在集體操作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突破教學教學重難點的環(huán)節(jié),我為孩子們準備了一個綠色的大圓形、一個黃色的小圓形、兩個藍色的一樣大的圓形。在操作過程中我清楚地觀察到每個孩子的發(fā)展水平,能力強弱,大部分孩子都能積極參與,但有部分孩子操作目的不明確,這可能我給他們準備的圓形太多,以至導致一些孩子不懂得怎樣拿。在第三環(huán)節(jié)游戲中我進行了一些調整,孩子的興致最高,通過活動延伸這一環(huán)節(jié)鞏固了孩子對大小的認識,但在摸到物體后孩子對物體的描述還欠佳。在日后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還得多加強培養(yǎng)。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二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大的物體,會比較大小。
2、培養(yǎng)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1、課件-數(shù)學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狀的圖片,形狀標記、大小標記各若干個。
教師:林子中大象和螞蟻是好朋友,大象和螞蟻雖然身材不一樣,但是他們互相幫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螞蟻坐在大象的背上開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螞蟻的身體和大象的身體比起來有什么不同?
(小螞蟻的身體小,大象的身體大)。
(2)誰來說一說這是什么水果?(蘋果,草莓)。
哪一個水果大呢?我們用圓圈把它畫出來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來玩了,小蜜蜂和小狗的身體誰更小呢?
我們用小圓點把他畫出來吧。
媽媽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個更大一些呢?
(1)請幼兒觀察比較圖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兒相互說一說)。
(2)請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爸爸、媽媽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請小朋友看這三張圖片,你認識他們嗎?
(小雞,蝴蝶,大象。)。
教師:最大的動物,我們用圓圈畫出來,最小的動物,我們用圓點畫出來。
(幼兒說,教師畫)。
3、按標記將相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圖形片分類。
出示這些圖形片:
(1)這是什么圖形片?該回哪個家?
(幼兒講,老師操作大圖形片,我送你到大標記的家;。
小圖形片我送你到小標記的家。)。
(2)請幼兒把余下的圖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操作過程)。
4、游戲活動:《大豐收》。
老師帶大家到農場(區(qū)域)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們送回家。
(要求幼兒一邊送一邊講。)。
例:大蘿卜我送你到大標記的家。
5、活動評價。
老師小結活動情況。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三
1、運用感官感知物體的大小,以發(fā)展幼兒初步的比較能力。
2、能用“大”或“小”來表述物體,培養(yǎng)幼兒參加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3、通過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體大小的相對關系。
玩具貓一大一小兩個、大小房子、釣魚場地布置、大小禮物若干
師:今天老師給寶寶帶來兩個好朋友,它身體大大的我們就叫它大大,那它叫什么名字呢?我們來幫它起個名字吧。我們來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1、幼兒幫大大小小穿衣服
2、幼兒幫大大小小區(qū)分生活用品,聯(lián)系生活找大小。
“在寶寶家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3、幼兒釣魚送給大大小小
(1)師:大大和小小要吃早餐了,你們知道它們最喜歡吃什么嗎?
(2)教師交代要求
(3)幼兒釣魚,分別送給大大和小小
1、觀察比較教師準備的禮物,并區(qū)分大小。
2、幼兒送禮物。
師:我們一起去大大小小家做客去吧!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四
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已經(jīng)學習了“簡單的小數(shù)大小比較”,那時比較一兩位簡單的小數(shù),一般不得脫離現(xiàn)實情景和具體的量,且小數(shù)部分僅限于兩位。而本節(jié)課是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究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不僅不受小數(shù)位數(shù)的限制,而且還要求學生漸漸脫離具體內容采用不同的策略來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教材中要求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比較出小數(shù)的大小,并得出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1、掌握小數(shù)大小比較方法,能正確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猜想、總結歸納能力,滲透比較、類比等數(shù)學思想。
3、在操作、游戲等數(shù)學活動中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感受小數(shù)大小的相對性。
正確掌握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
能用正確的方法比較大小,有效地協(xié)調好同整數(shù)大小比較的關系。
多媒體課件。
1課時。
1)。
1089○9891887○1878。
5680○4608999○9999。
3、利用小數(shù)的結構進行填空練習(幻燈片。
2)。
(1)3.72是由()個一,()個十分之一和()個百分之一組成的。
(2)41.295的整數(shù)部分是(),十分位上是(),表示(),百分位上是(),表示(),千分位上是(),表示()。
1.情境導入:
東方小學的學生正在開運動會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幾幅運動會圖片)(幻燈片4.5.6)。
同學們跳遠比賽的成績已經(jīng)出來了。
師:根據(jù)他們的成績,你能給他們排除名次嗎?(幻燈片7)。
小組討論。
師:你在排名次時是怎樣想的?
出示課題: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
2、學習新知。
全班交流。
先挑最大的,3.05的整數(shù)部分最大,所以3.05最大;再看余下。
的三個數(shù),整數(shù)部分相同,2.88的十分位最大,所以2.93最大;再看余下的兩個小數(shù),2.84和2.88的整數(shù)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數(shù)都相同,但2.88的百分位上的數(shù)大,所以2.88大于2.8。(幻燈片8.9.10.11)。
[設計意圖]例4從解決問題入手,列表給出4個學生的跳遠成績,要求給他們排出名次。引出小數(shù)大小的比較。教材分三步呈現(xiàn)了比較的方法:先比較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相同的,比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數(shù)也相同的,比較百分位。每次比較都放手讓學生嘗試,關鍵處給予點撥。
(2)做一做:比較2.93元和3元2.723和2.791.21和1.23學生獨立完成。
重點分析:2.723<2.79強調:比較小數(shù)大小時位數(shù)多的小數(shù)不一定大,要注意按數(shù)位順序逐位比較。
[設計意圖]“做一做”有兩道題目,第一道比較帶計量單位的小數(shù),第二道脫離具體的量,直接比較兩個小數(shù)。由具體到抽象讓學生逐步掌握比較小數(shù)大小的方法。并且安排了小數(shù)位數(shù)不同的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讓學生注意比較小數(shù)大小中的問題,加深對小數(shù)意義的理解。最后通過想一想:怎樣比較兩個小數(shù)的大小。對小數(shù)大小的比較有了較深的理解。
(3)計數(shù)器上寫數(shù)并比較大小(幻燈片12)。
1.21和1.23。
[設計意圖]。
讓學生練習在計數(shù)器寫小數(shù),使學生更進一步認識了計數(shù)器上不但可以表示整數(shù)也可以表示小數(shù),還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4)、引導學生小結小數(shù)比較大小的方法:
[設計意圖]。
通過總結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系統(tǒng)的概括。
(5)做一做。
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數(shù)的大小。(幻燈片13)。
第一行借助具體的量來比較,第二行脫離具體的量直接比較兩個小數(shù),由具體到抽象讓學生逐步掌握比較小數(shù)大小的方法。另外第二行安排了小數(shù)位數(shù)不同的小數(shù)大小比較,目的是讓學生注意并非小數(shù)位數(shù)越多小數(shù)就大,加深學生對小數(shù)意義的理解。
(6)小結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
兩個小數(shù)比大小,先比整數(shù)部分,如果整數(shù)部分相同,就從十分位開始順次比較小數(shù)部分。
1、請把這些小魚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幻燈片。
15)4.93.75.14.24.0。
2、按體重由大到小給他們排排序。(幻燈片。
16)。
小軍43.6千克小芳38.5千克小紅37.8千克小強43.9千克。
3、我買。
1本練習薄用了0.58元我買1套三角尺用了0.6元。三角尺和練習薄,哪個貴一些?(幻燈片17)。
4、哪個洗衣機容量最大?將它們按容量從大到小排序。(幻燈片。
18)。
2.3千克5.0千克3.3千克4.5千克5.8千克。
5、每種用品到哪個商店買便宜一些?(幻燈片。
19)下面的小數(shù)各在哪兩個相鄰的整數(shù)之間?(幻燈片20)()。
9、比一比(幻燈片。
21)。
3.25o4.253.43o3.3489.98o10.0389.9o89.8。
5.78o5.483.01o4。
[設計意圖]。
變換練習形式,點燃學生練習激情,使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并能熟練地掌握小數(shù)大小的比較方法。
10、我是小法官(幻燈片。
22)):
(1)所有的整數(shù)都比小數(shù)大。
(2)比2.5大比2.7小的小數(shù)只有2.6。
(3)小數(shù)的位數(shù)越多小數(shù)越大。
(4)3.60和3.6的大小相等,但計數(shù)單位不同。
[設計意圖]。
以判斷形式出現(xiàn),目的在于突出”小數(shù)位數(shù)多少并不決定小數(shù)大小“,突破難點。】。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掌握了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希望你們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去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考驗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成果。
3.052.932.932.882.882.84。
教學反思。
教為學而設計,本節(jié)課我所采用的教法是在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知識遷移、合情推理、自主探究、表達交流多種學法中得以體現(xiàn)。在設計教學流程上我主要設計了復習遷移-創(chuàng)設情境-嘗試探究-應用拓展-歸納反思幾個環(huán)節(jié)。
教是為了不教。上課伊始,我設計復習環(huán)節(jié),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然后群毆推掉”教“的任務,通過問題導入,讓學生借助原有的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合情推理,實現(xiàn)知識遷移。這樣的教學,目的是突出學生主人公地位,使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更加靈動,數(shù)學思想更加豐富,數(shù)學學習更加有效。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五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進行相應的匹配。
2、體驗數(shù)學群眾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皮球大小各1個,圖片,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一、引題(出示大熊和小熊)師:這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瞧!他們是誰啊出示圖片(小熊大熊)兩只熊哪里不一樣你們能猜出誰是大熊誰是小熊啊!為什么(大熊要大,小熊要小)師:你們都認識了這兩位客人了,你們怎樣跟他們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你們覺得這個球是大球還是小球啊為什么
我再拿來一個球,此刻請你來比一比,哪個球大,哪個球小你們是用什么辦法比出來的呀
(小結):原先,我們能夠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較出大小,一個東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個好朋友跟它一齊比,兩件東西一齊比才能明白誰大誰小.(目測法)
三、幼兒實物探索師:兩只熊啊,這天還帶了很多東西我們一齊去看看有什么呀請你找出大的東西用手上的貼貼紙貼在它身上.教師和幼兒邊說邊檢驗.
四、按大到小排序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此刻我要加大難度靠考考你們,咦又滾來一個球,此刻三個球請你說說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個幼兒來從大到小來排排隊,再請個幼兒從小到大排排隊.
小結:大熊要找大的動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動物做朋友,剩下來的動物就能夠和中間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兒操作,檢驗師:動物園里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都已經(jīng)放在你們的小凳子底下了,你們拿出來看看,請幼兒舉起手中大的動物搖搖,再舉起最小的動物搖搖(幼兒上來粘貼)此刻請你們幫他們找朋友吧.
師:你們看,大熊中熊,小熊他們的朋友可真多啊,我們來看看這些動物是不是他們的好朋友(比對大小,如發(fā)現(xiàn)錯誤,請幼兒指出糾正)
這時候我有個好辦法,我們能夠把兩塊餅干重疊在一齊,一邊對齊,看看哪個有多出來邊緣那就哪個比較大。
此刻請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塊餅干和不同顏色的好朋友疊在一齊比一比看看誰的大,誰的小。
八、舞蹈游戲:三只熊(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大小)師:這天大家都很開心,我們來學學大熊和小熊的`動作來跳舞吧,我們用身體來表示大熊,我們用縮起來動作來表示小熊,好好一齊來跳舞吧。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六
小班的小朋友對事物特征的認知還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對事物有更全面的認識。
1、 比較物體的大小,按大小規(guī)律排序。
2、 學習用對比的方法描述物體的特征。
3、 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 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1、認識大和小的概念。
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服、毛巾等)。
一、認識大和小
1、 出示顏色和大小不同的兩個球,讓幼兒觀察這兩個球有什么不同?
2、 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3、 請幼兒觀察周圍的東西或者想想見過的東西,什么大,什么小?
二、學習比較大小的方法
出示大小差別不大的兩個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教師小結:
1、把兩個球擺放在一起,就知道誰長,誰短。
2、出示大小不同的3個球,比一比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3、誰最大?誰最小?
4、用“xx比xx大,xx比xx小” 句式來說說3個球的大小。
在這教學過程中,幼兒都能積極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都能把自己所看見過的物體拿來做比較。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一
日常生活中幼兒接觸到的許多事物都存在有量的特征,尤其是大、小這一特征是3—4歲幼兒容易感知和體驗的。因此,我設計了“大小標記找朋友”的游戲,首先讓幼兒通過形體動作感知、體驗大小標記的含義,再為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大大小小的物體匹配相應的標記,最后將大小物體歸類并匹配大小標記。通過這個數(shù)學活動讓幼兒感知、體驗和比較物體的大小,認識大小標記從而初步建立對大小概念的認識。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使幼兒的感知能力和比較能力得到發(fā)展。
1、認識大小標記。
2、學習為大小不同的物體匹配相應的標記。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6、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7、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1、知識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尋找身邊大小不同的物體,對大、小有初步的認識。
2、教學具準備:大小標記人手3—4張;活動室內布置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玩具柜中提供大小不同的.玩具、書架上擺放大小不同的圖書、以及大小不同的杯子、盆、盤子、勺子、照片等;大小不同的椅子若干(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大小不同的玩具筐各一。
教師出示大小標記,引導幼兒用動作模仿大和小標記的形態(tài),理解標記所代表的含義。“老師送給小朋友每人一張卡片,卡片上畫的是一個娃娃。請小朋友看一看你的卡片上的娃娃是什么樣子,請你來學一學它的樣子?!?BR> 1、為標記找椅子。
“教室里有許多椅子,它們一樣嗎?”(有大有?。跋胍幌肽么髽擞浀男∨笥褢撟裁匆巫樱磕眯擞浀男∨笥炎裁匆巫??”幼兒根據(jù)標記找到相應的椅子坐下,并檢查“你拿的什么標記?坐的是什么椅子?”。
2、為物品匹配標記。
“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大小不同的物品都想和標記做朋友,請你選一張標記,給它找一個好朋友?!庇變鹤杂蛇x擇標記貼在相應物體上,游戲反復進行3—4次。
3、將大小物品歸類并送標記。
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筐子,請幼兒思考:“這兩個筐子一樣嗎?哪些物品應該住進大的‘家’(筐子)中?哪些應該住小的‘家’中?”請幼兒將物品按大小進行歸類。
“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讓我們知道哪里是大玩具的家,哪里是小玩具的家?”幼兒為物品送標記。
活動延伸:
1、這樣的游戲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進行。教師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可以引起幼兒活動的環(huán)境,提供豐富、有趣的材料,讓幼兒在給大小物體送標記的過程中,獲得對事物的體驗,認識到物體之間大小的差異。
2、在數(shù)學活動角中,教師可以提供各種小游戲讓幼兒感知、比較物體的大小。如:摸箱游戲,讓幼兒摸出一個玻璃球,再摸出一個比這個球大(?。┑那?,并按照標記放在相應的筐子里;又如,做果子游戲,讓幼兒用油泥制作大小不同的果子,再將果子按照標記掛在“樹上”,幼兒通過揉、團的動作,觸摸、觀察比較果子的大小不同。
3、在認識大小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大小排序的活動,如:給大小不同的鞋子排隊,給大小不同的碗排隊等。并可進一步進行大小對應的活動,如:給大小不同的瓶子找瓶蓋、給大小不同的動物喂食物,從而獲得大小對應的經(jīng)驗。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jié)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二
2、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3、請幼兒觀察周圍的東西或者想想見過的東西,什么大,什么小?
出示大小差別不大的兩個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三
小班的小朋友對事物特征的認知還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對事物有更全面的認識。
1、比較物體的大小,按大小規(guī)律排序。
2、學習用對比的方法描述物體的特征。
3、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認識大和小的概念。
ppt課件、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服、瓶子等)。
一、認識大和小
1、出示顏色和大小不同的兩個球,讓幼兒觀察這兩個球有什么不同?
2、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3、請幼兒觀察周圍的東西或者想想見過的東西,什么大,什么小?
二、學習比較大小的方法
出示大小差別不大的兩個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小班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比較大小》含ppt課件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四
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寫一份優(yōu)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jīng)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xiàn)。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比較大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歡迎分享!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進行相應的匹配。
2、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皮球大小各1個,圖片,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一、引題(出示大熊和小熊)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瞧!他們是誰啊?出示圖片(小熊大熊)兩只熊哪里不一樣?你們能猜出誰是大熊誰是小熊啊!為什么? (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師:你們都認識了這兩位客人了,你們怎么跟他們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實物直觀比大小
師:大熊和小熊想來做運動帶來了一個球 (出示大皮球).你們說這個球應該給誰呢?
你們覺得這個球是大球還是小球啊?為什么?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較出大小,一個東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個好朋友跟它一起比,兩件東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誰大誰小.(目測法)
三、幼兒實物探索
師:兩只熊啊,今天還帶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請你找出大的東西用手上的貼貼紙貼在它身上.教師和幼兒邊說邊檢驗.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現(xiàn)在我要加大難度靠考考你們,咦?又滾來一個球,現(xiàn)在三個球請你說說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個幼兒來從大到小來排排隊,再請個幼兒從小到大排排隊.
五、分辨圖片大小
小結:大熊要找大的動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動物做朋友,剩下來的動物就可以和中間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兒操作、檢驗
師:動物園里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都已經(jīng)放在你們的小凳子底下了,你們拿出來看看,請幼兒舉起手中大的動物搖搖,再舉起最小的動物搖搖(幼兒上來粘貼)現(xiàn)在請你們幫他們找朋友吧.
師:你們看,大熊中熊,小熊他們的朋友可真多啊,我們來看看這些動物是不是他們的好朋友?(比對大小,如發(fā)現(xiàn)錯誤,請幼兒指出糾正)
七、延伸活動
這時候我有個好辦法,我們可以把兩塊餅干重疊在一起,一邊對齊,看看哪個有多出來邊緣那就哪個比較大。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塊餅干和不同顏色的好朋友疊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誰的大,誰的小。
八、舞蹈游戲:三只熊(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大小)
師:今天大家都很開心,我們來學學大熊和小熊的動作來跳舞吧,我們用身體來表示大熊,我們用縮起來動作來表示小熊,好好一起來跳舞吧。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五
1、積極參與數(shù)學游戲,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2、能夠比較3個以內物品的大小并說出最大和最小。
3、能根據(jù)物品的大小分類。
1、3張大小不一的蛋糕卡片。
2、熊貓爸爸、媽媽、寶寶、商店的圖片。
3、用卡紙做成的3頂大小不一的帽子。
4、教學圖片。
1、教師圖片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教師出是最小的和最大的蛋糕圖片,引導幼兒感知蛋糕的大小。
(2)這是什么?你喜不喜歡?看看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初步感知最大和最小。
(1)教師出示熊貓一家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圖片上都有誰?它們的大小是一樣的嗎?
(3)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引導幼兒理解最大和最小。
3、開展游戲,幫熊貓一家挑帽子,引導幼兒練習比較大小。
(1)教師出示商店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看看熊貓一家來到了哪里?
(3)今天,熊貓一家來到商店買帽子,你能幫它們挑選合適的帽子嗎?
4、教師出示三頂帽子,引導幼兒觀察帽子的不同。
(1)哪頂帽子最大?哪頂帽子最???
(2)教師引導幼兒幫助熊貓一家找到相應的帽子。
熊貓爸爸最大,所以戴的帽子應該是最大的,熊貓寶寶最小,所以帶的帽子也應該是最小的!
在建構區(qū)投放大小不同的材料,供幼兒觀察比較。
引導幼兒留心觀察生活中物品的大小,嘗試用最大和最小等語言描述物品。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六
1、認識各種用品,擴展幼兒的知識面。
2、比較物品的大、小,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3、三種物品比較大小,感知大小的相對性。
1、畫有三個格子的底板一張。
2、實物圖片:各種生活用品(椅子、房子、桌子、衣柜、鍋子、杯子、鈕扣)。
3、實物圖片:各種汽車(卡車、小轎車、救護車、消防車、面包車、雙層公交車、自行車、摩托車)。
1、兩位幼兒一起玩,一位幼兒負責在底板上放上三張卡片,分別放在三個格子中,另一位幼兒說出誰最小。(交換角色游戲)。
2、卡片要不同放置,如:椅子、房子、桌子(椅子最小)而房子、衣柜、桌子(桌子最小)。
指導要點:
1、能夠根據(jù)物品的實際大小來判斷最小,不受畫面的干擾。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七
1.能有興趣地參加數(shù)學活動。
2.鍛煉觀察比較能力。
3.學習比較三個物體的大小,并按一定的規(guī)律排序。
重點:學習比較三個物體的大小。
難點:能準確地按要求排序。
1.布置商店的情境:在柜臺上有各種物品。(每種有三個,大小不一,逐漸遞增)如:皮球、娃娃、食品盒、杯子、雪花插塑玩具、瓶子等。
2.小熊手偶一個:各種動物圖片每人一套。(每套三個,大小不一,逐漸遞增)
一、導入:
參觀商店,引起興趣。
(出示手偶小熊)指導語:“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的商店開業(yè),請你們一起去參觀一下吧!”(請幼兒有序地參觀小熊商店)
二、展開:
1.觀察商品,發(fā)現(xiàn)不同。
提問:
(1)“小熊商店里都有什么物品?”“每一種有幾個?”
(2)“仔細看看這三件物品有什么不一樣?”(大小不一樣)
2.整理商品,學習比較三個物品的大小。
小熊:“小朋友,我的商品有大有小,擺得非常不整齊,你們能幫我給它們排好隊嗎?”
(1)請幼兒每人選擇一種商品,先比較大小,再按一定的規(guī)律擺放。(引導幼兒自己區(qū)分大小并排序)
(2)請幼兒分別說說自己是按什么規(guī)律擺放的。(如: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
指導語:“小熊,你看我們小朋友擺得整齊嗎?”
小熊:“你們擺得非常整齊,謝謝,我這里有許多動物圖片送給你們表示感謝。”(幼兒每人三張畫面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動物圖片)
3.請幼兒利用圖片進行三個物品的大小比較練習。
小熊:“請小朋友把三張圖片放在桌子上,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BR> (1)請幼兒自己擺放圖片并尋找不同。(大小不一樣)
小熊:“我的動物朋友要一起做游戲了,請你們按照大小不同幫它們排好隊吧!”
(2)請幼兒練習將三只動物分別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教師巡回指導,請幼兒分別按照兩種方法排隊)
4.觀看幼兒用書(“小豬”第9頁),請幼兒辨別三個物品的大小。
小熊:“今天我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你們喜歡的《幼兒用書》,請你們看看上面的物體有什么不同?”
(1)請幼兒觀看《幼兒用書》,說說上面有什么,有什么不同。
(2)請幼兒根據(jù)教師要求,給相應的物品涂上顏色。(例:最大的花,最小的自行車,不大不小的電視機等)
(三)結束
小熊:“小朋友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歡迎你們到我的商店買東西。”
(1)請幼兒到小熊的商店買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要說明買大的還是買小的。
(2)請幼兒自己玩自己買到的商品,活動結束。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八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進行相應的匹配。
2、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皮球大小各1個,圖片,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一、引題(出示大熊和小熊)。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瞧!他們是誰啊?出示圖片(小熊大熊)兩只熊哪里不一樣?你們能猜出誰是大熊誰是小熊啊!為什么?(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師:你們都認識了這兩位客人了,你們怎么跟他們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實物直觀比大小。
師:大熊和小熊想來做運動帶來了一個球(出示大皮球).你們說這個球應該給誰呢?
你們覺得這個球是大球還是小球啊?為什么?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較出大小,一個東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個好朋友跟它一起比,兩件東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誰大誰小.(目測法)。
三、幼兒實物探索。
師:兩只熊啊,今天還帶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請你找出大的東西用手上的貼貼紙貼在它身上.教師和幼兒邊說邊檢驗。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現(xiàn)在我要加大難度靠考考你們,咦?又滾來一個球,現(xiàn)在三個球請你說說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個幼兒來從大到小來排排隊,再請個幼兒從小到大排排隊。
五、分辨圖片大小。
小結:大熊要找大的動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動物做朋友,剩下來的動物就可以和中間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兒操作,檢驗。
師:動物園里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都已經(jīng)放在你們的小凳子底下了,你們拿出來看看,請幼兒舉起手中大的動物搖搖,再舉起最小的動物搖搖(幼兒上來粘貼)現(xiàn)在請你們幫他們找朋友吧。
師:你們看,大熊中熊,小熊他們的朋友可真多啊,我們來看看這些動物是不是他們的好朋友?(比對大小,如發(fā)現(xiàn)錯誤,請幼兒指出糾正)。
七、延伸活動。
這時候我有個好辦法,我們可以把兩塊餅干重疊在一起,一邊對齊,看看哪個有多出來邊緣那就哪個比較大。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塊餅干和不同顏色的好朋友疊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誰的大,誰的小。
八、舞蹈游戲:三只熊(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大小)。
師:今天大家都很開心,我們來學學大熊和小熊的動作來跳舞吧,我們用身體來表示大熊,我們用縮起來動作來表示小熊,好好一起來跳舞吧。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九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大的物體,會比較大小。
2、培養(yǎng)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1、課件-數(shù)學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狀的圖片,形狀標記、大小標記各若干個。
教師:林子中大象和螞蟻是好朋友,大象和螞蟻雖然身材不一樣,但是他們互相幫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螞蟻坐在大象的背上開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螞蟻的身體和大象的身體比起來有什么不同?
(小螞蟻的身體小,大象的身體大)
(2)誰來說一說這是什么水果?(蘋果,草莓)
哪一個水果大呢?我們用圓圈把它畫出來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來玩了,小蜜蜂和小狗的身體誰更小呢?
我們用小圓點把他畫出來吧。
媽媽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個更大一些呢?
(1)請幼兒觀察比較圖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兒相互說一說)
(2)請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爸爸、媽媽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請小朋友看這三張圖片,你認識他們嗎?
(小雞,蝴蝶,大象。)
教師:最大的動物,我們用圓圈畫出來,最小的動物,我們用圓點畫出來。
(幼兒說,教師畫)
出示這些圖形片:
(1)這是什么圖形片?該回哪個家?
(幼兒講,老師操作大圖形片,我送你到大標記的家;
小圖形片我送你到小標記的家。)
(2)請幼兒把余下的圖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操作過程)
老師帶大家到農場(區(qū)域)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們送回家。(要求幼兒一邊送一邊講。)
例:大蘿卜我送你到大標記的家。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進行相應的匹配。
2、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皮球大小各1個,圖片,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大熊和小熊)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瞧!他們是誰啊?出示圖片(小熊大熊)兩只熊哪里不一樣?你們能猜出誰是大熊誰是小熊啊!為什么? (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師:你們都認識了這兩位客人了,你們怎么跟他們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實物直觀比大小
師:大熊和小熊想來做運動帶來了一個球 (出示大皮球).你們說這個球應該給誰呢?
你們覺得這個球是大球還是小球啊?為什么?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較出大小,一個東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個好朋友跟它一起比,兩件東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誰大誰小.(目測法)
三、幼兒實物探索
師:兩只熊啊,今天還帶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請你找出大的東西用手上的貼貼紙貼在它身上.教師和幼兒邊說邊檢驗.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現(xiàn)在我要加大難度靠考考你們,咦?又滾來一個球,現(xiàn)在三個球請你說說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個幼兒來從大到小來排排隊,再請個幼兒從小到大排排隊.
五、分辨圖片大小
小結:大熊要找大的動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動物做朋友,剩下來的動物就可以和中間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兒操作,檢驗
師:動物園里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都已經(jīng)放在你們的小凳子底下了,你們拿出來看看,請幼兒舉起手中大的動物搖搖,再舉起最小的動物搖搖(幼兒上來粘貼)現(xiàn)在請你們幫他們找朋友吧.
師:你們看,大熊中熊,小熊他們的朋友可真多啊,我們來看看這些動物是不是他們的好朋友?(比對大小,如發(fā)現(xiàn)錯誤,請幼兒指出糾正)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一
每次分果時,孩子們都喊著:老師我要大的,每一次我都因勢利導拿出一大一小的兩個果讓孩子們作比較,他們能通過觀察比較很快能說出那個大那個小,但當我出示兩個一樣大的果讓孩子們比較時。他們就不知道用語言描述:“兩個果一樣大”所以在上學期教研課我特設計了此活動,意在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比較能力,學習描述物體的大小特征。
1、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2、比較物體的大小,學習描述物體的大小特征。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教學重點: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比較能找出一樣大的物品,并學習描述其特征。
1、紅色和藍色的大小盆,大小圓形紙片若干。
2、大熊和小熊圖片各一張。
3、一些大衣服和小衣服。
4、一些碗。
5、一些大果和小果。
6、用紙箱自制的游戲箱一個,游戲箱有一個大皮球和兩個小皮球。
一、比較“大”“小”“一樣大”
1、教師出示大盆、小盆各一個,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他們有什么不同?區(qū)分出他們的大小,并能說出:紅色的盆大,藍色的盆小。
2、教師出示兩種大小不同的盆若干,請一個幼兒任意取出一個盆,請另一個幼兒取出同它一樣大的盆。反復再請一些幼兒上來取盆子。
二、操作活動。
(一)、出示大熊和小熊圖片,讓幼兒說出那個大,那個小。
1、教師拿出衣服請個別幼兒找出大衣服給大熊穿上,找出小衣服給小熊穿。
2、教師拿出果請個別幼兒把大果送給大熊,小果送給小熊。
3、教師出示一些碗,請個別幼兒上來找出一樣大的碗。
(二)集體操作練習。
聽指令取圖形。教師出示兩種大小不同的圖形紙片若干,并發(fā)出指令,請幼兒拿大圓形、小圓形或一樣大的圓形,幼兒馬上從桌上拿出相應的圓形紙片舉起來。教師的指令可以多樣化,,如教師用大和小描述各種實物,可以說“大西瓜”“小蘋果”,幼兒拿出相應的圓形紙片。
三、延伸游戲《奇妙的箱子》。
玩法:請幼兒把手伸進紙箱中,摸一摸紙箱里有什么。引導幼兒描述摸到的物體形狀——是一樣的,還是不一樣的?然后,按教師的指令正確地取出大球小球或兩個一樣大的球。
本節(jié)課我能按我的教學目標完成我的教學任務。我通過大量的實物讓幼兒比較大小一樣大,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出示盆子讓幼兒比較大、小一樣大時,大多數(shù)的孩子能通過觀察比較找出大盆、小盆、一樣大的盆。在集體操作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突破教學教學重難點的環(huán)節(jié),我為孩子們準備了一個綠色的大圓形、一個黃色的小圓形、兩個藍色的一樣大的圓形。在操作過程中我清楚地觀察到每個孩子的發(fā)展水平,能力強弱,大部分孩子都能積極參與,但有部分孩子操作目的不明確,這可能我給他們準備的圓形太多,以至導致一些孩子不懂得怎樣拿。在第三環(huán)節(jié)游戲中我進行了一些調整,孩子的興致最高,通過活動延伸這一環(huán)節(jié)鞏固了孩子對大小的認識,但在摸到物體后孩子對物體的描述還欠佳。在日后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還得多加強培養(yǎng)。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二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大的物體,會比較大小。
2、培養(yǎng)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1、課件-數(shù)學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狀的圖片,形狀標記、大小標記各若干個。
教師:林子中大象和螞蟻是好朋友,大象和螞蟻雖然身材不一樣,但是他們互相幫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螞蟻坐在大象的背上開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螞蟻的身體和大象的身體比起來有什么不同?
(小螞蟻的身體小,大象的身體大)。
(2)誰來說一說這是什么水果?(蘋果,草莓)。
哪一個水果大呢?我們用圓圈把它畫出來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來玩了,小蜜蜂和小狗的身體誰更小呢?
我們用小圓點把他畫出來吧。
媽媽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個更大一些呢?
(1)請幼兒觀察比較圖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兒相互說一說)。
(2)請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爸爸、媽媽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請小朋友看這三張圖片,你認識他們嗎?
(小雞,蝴蝶,大象。)。
教師:最大的動物,我們用圓圈畫出來,最小的動物,我們用圓點畫出來。
(幼兒說,教師畫)。
3、按標記將相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圖形片分類。
出示這些圖形片:
(1)這是什么圖形片?該回哪個家?
(幼兒講,老師操作大圖形片,我送你到大標記的家;。
小圖形片我送你到小標記的家。)。
(2)請幼兒把余下的圖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操作過程)。
4、游戲活動:《大豐收》。
老師帶大家到農場(區(qū)域)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們送回家。
(要求幼兒一邊送一邊講。)。
例:大蘿卜我送你到大標記的家。
5、活動評價。
老師小結活動情況。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三
1、運用感官感知物體的大小,以發(fā)展幼兒初步的比較能力。
2、能用“大”或“小”來表述物體,培養(yǎng)幼兒參加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3、通過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體大小的相對關系。
玩具貓一大一小兩個、大小房子、釣魚場地布置、大小禮物若干
師:今天老師給寶寶帶來兩個好朋友,它身體大大的我們就叫它大大,那它叫什么名字呢?我們來幫它起個名字吧。我們來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1、幼兒幫大大小小穿衣服
2、幼兒幫大大小小區(qū)分生活用品,聯(lián)系生活找大小。
“在寶寶家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3、幼兒釣魚送給大大小小
(1)師:大大和小小要吃早餐了,你們知道它們最喜歡吃什么嗎?
(2)教師交代要求
(3)幼兒釣魚,分別送給大大和小小
1、觀察比較教師準備的禮物,并區(qū)分大小。
2、幼兒送禮物。
師:我們一起去大大小小家做客去吧!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四
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已經(jīng)學習了“簡單的小數(shù)大小比較”,那時比較一兩位簡單的小數(shù),一般不得脫離現(xiàn)實情景和具體的量,且小數(shù)部分僅限于兩位。而本節(jié)課是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究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不僅不受小數(shù)位數(shù)的限制,而且還要求學生漸漸脫離具體內容采用不同的策略來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教材中要求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比較出小數(shù)的大小,并得出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1、掌握小數(shù)大小比較方法,能正確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猜想、總結歸納能力,滲透比較、類比等數(shù)學思想。
3、在操作、游戲等數(shù)學活動中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感受小數(shù)大小的相對性。
正確掌握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
能用正確的方法比較大小,有效地協(xié)調好同整數(shù)大小比較的關系。
多媒體課件。
1課時。
1)。
1089○9891887○1878。
5680○4608999○9999。
3、利用小數(shù)的結構進行填空練習(幻燈片。
2)。
(1)3.72是由()個一,()個十分之一和()個百分之一組成的。
(2)41.295的整數(shù)部分是(),十分位上是(),表示(),百分位上是(),表示(),千分位上是(),表示()。
1.情境導入:
東方小學的學生正在開運動會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幾幅運動會圖片)(幻燈片4.5.6)。
同學們跳遠比賽的成績已經(jīng)出來了。
師:根據(jù)他們的成績,你能給他們排除名次嗎?(幻燈片7)。
小組討論。
師:你在排名次時是怎樣想的?
出示課題: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
2、學習新知。
全班交流。
先挑最大的,3.05的整數(shù)部分最大,所以3.05最大;再看余下。
的三個數(shù),整數(shù)部分相同,2.88的十分位最大,所以2.93最大;再看余下的兩個小數(shù),2.84和2.88的整數(shù)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數(shù)都相同,但2.88的百分位上的數(shù)大,所以2.88大于2.8。(幻燈片8.9.10.11)。
[設計意圖]例4從解決問題入手,列表給出4個學生的跳遠成績,要求給他們排出名次。引出小數(shù)大小的比較。教材分三步呈現(xiàn)了比較的方法:先比較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相同的,比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數(shù)也相同的,比較百分位。每次比較都放手讓學生嘗試,關鍵處給予點撥。
(2)做一做:比較2.93元和3元2.723和2.791.21和1.23學生獨立完成。
重點分析:2.723<2.79強調:比較小數(shù)大小時位數(shù)多的小數(shù)不一定大,要注意按數(shù)位順序逐位比較。
[設計意圖]“做一做”有兩道題目,第一道比較帶計量單位的小數(shù),第二道脫離具體的量,直接比較兩個小數(shù)。由具體到抽象讓學生逐步掌握比較小數(shù)大小的方法。并且安排了小數(shù)位數(shù)不同的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讓學生注意比較小數(shù)大小中的問題,加深對小數(shù)意義的理解。最后通過想一想:怎樣比較兩個小數(shù)的大小。對小數(shù)大小的比較有了較深的理解。
(3)計數(shù)器上寫數(shù)并比較大小(幻燈片12)。
1.21和1.23。
[設計意圖]。
讓學生練習在計數(shù)器寫小數(shù),使學生更進一步認識了計數(shù)器上不但可以表示整數(shù)也可以表示小數(shù),還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4)、引導學生小結小數(shù)比較大小的方法:
[設計意圖]。
通過總結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系統(tǒng)的概括。
(5)做一做。
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數(shù)的大小。(幻燈片13)。
第一行借助具體的量來比較,第二行脫離具體的量直接比較兩個小數(shù),由具體到抽象讓學生逐步掌握比較小數(shù)大小的方法。另外第二行安排了小數(shù)位數(shù)不同的小數(shù)大小比較,目的是讓學生注意并非小數(shù)位數(shù)越多小數(shù)就大,加深學生對小數(shù)意義的理解。
(6)小結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
兩個小數(shù)比大小,先比整數(shù)部分,如果整數(shù)部分相同,就從十分位開始順次比較小數(shù)部分。
1、請把這些小魚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幻燈片。
15)4.93.75.14.24.0。
2、按體重由大到小給他們排排序。(幻燈片。
16)。
小軍43.6千克小芳38.5千克小紅37.8千克小強43.9千克。
3、我買。
1本練習薄用了0.58元我買1套三角尺用了0.6元。三角尺和練習薄,哪個貴一些?(幻燈片17)。
4、哪個洗衣機容量最大?將它們按容量從大到小排序。(幻燈片。
18)。
2.3千克5.0千克3.3千克4.5千克5.8千克。
5、每種用品到哪個商店買便宜一些?(幻燈片。
19)下面的小數(shù)各在哪兩個相鄰的整數(shù)之間?(幻燈片20)()。
9、比一比(幻燈片。
21)。
3.25o4.253.43o3.3489.98o10.0389.9o89.8。
5.78o5.483.01o4。
[設計意圖]。
變換練習形式,點燃學生練習激情,使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并能熟練地掌握小數(shù)大小的比較方法。
10、我是小法官(幻燈片。
22)):
(1)所有的整數(shù)都比小數(shù)大。
(2)比2.5大比2.7小的小數(shù)只有2.6。
(3)小數(shù)的位數(shù)越多小數(shù)越大。
(4)3.60和3.6的大小相等,但計數(shù)單位不同。
[設計意圖]。
以判斷形式出現(xiàn),目的在于突出”小數(shù)位數(shù)多少并不決定小數(shù)大小“,突破難點。】。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掌握了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希望你們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去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考驗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成果。
3.052.932.932.882.882.84。
教學反思。
教為學而設計,本節(jié)課我所采用的教法是在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知識遷移、合情推理、自主探究、表達交流多種學法中得以體現(xiàn)。在設計教學流程上我主要設計了復習遷移-創(chuàng)設情境-嘗試探究-應用拓展-歸納反思幾個環(huán)節(jié)。
教是為了不教。上課伊始,我設計復習環(huán)節(jié),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然后群毆推掉”教“的任務,通過問題導入,讓學生借助原有的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合情推理,實現(xiàn)知識遷移。這樣的教學,目的是突出學生主人公地位,使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更加靈動,數(shù)學思想更加豐富,數(shù)學學習更加有效。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五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進行相應的匹配。
2、體驗數(shù)學群眾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皮球大小各1個,圖片,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一、引題(出示大熊和小熊)師:這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瞧!他們是誰啊出示圖片(小熊大熊)兩只熊哪里不一樣你們能猜出誰是大熊誰是小熊啊!為什么(大熊要大,小熊要小)師:你們都認識了這兩位客人了,你們怎樣跟他們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你們覺得這個球是大球還是小球啊為什么
我再拿來一個球,此刻請你來比一比,哪個球大,哪個球小你們是用什么辦法比出來的呀
(小結):原先,我們能夠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較出大小,一個東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個好朋友跟它一齊比,兩件東西一齊比才能明白誰大誰小.(目測法)
三、幼兒實物探索師:兩只熊啊,這天還帶了很多東西我們一齊去看看有什么呀請你找出大的東西用手上的貼貼紙貼在它身上.教師和幼兒邊說邊檢驗.
四、按大到小排序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此刻我要加大難度靠考考你們,咦又滾來一個球,此刻三個球請你說說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個幼兒來從大到小來排排隊,再請個幼兒從小到大排排隊.
小結:大熊要找大的動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動物做朋友,剩下來的動物就能夠和中間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兒操作,檢驗師:動物園里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都已經(jīng)放在你們的小凳子底下了,你們拿出來看看,請幼兒舉起手中大的動物搖搖,再舉起最小的動物搖搖(幼兒上來粘貼)此刻請你們幫他們找朋友吧.
師:你們看,大熊中熊,小熊他們的朋友可真多啊,我們來看看這些動物是不是他們的好朋友(比對大小,如發(fā)現(xiàn)錯誤,請幼兒指出糾正)
這時候我有個好辦法,我們能夠把兩塊餅干重疊在一齊,一邊對齊,看看哪個有多出來邊緣那就哪個比較大。
此刻請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塊餅干和不同顏色的好朋友疊在一齊比一比看看誰的大,誰的小。
八、舞蹈游戲:三只熊(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大小)師:這天大家都很開心,我們來學學大熊和小熊的`動作來跳舞吧,我們用身體來表示大熊,我們用縮起來動作來表示小熊,好好一齊來跳舞吧。
小班教案比較大小教案篇十六
小班的小朋友對事物特征的認知還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對事物有更全面的認識。
1、 比較物體的大小,按大小規(guī)律排序。
2、 學習用對比的方法描述物體的特征。
3、 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 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1、認識大和小的概念。
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服、毛巾等)。
一、認識大和小
1、 出示顏色和大小不同的兩個球,讓幼兒觀察這兩個球有什么不同?
2、 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3、 請幼兒觀察周圍的東西或者想想見過的東西,什么大,什么小?
二、學習比較大小的方法
出示大小差別不大的兩個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教師小結:
1、把兩個球擺放在一起,就知道誰長,誰短。
2、出示大小不同的3個球,比一比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3、誰最大?誰最小?
4、用“xx比xx大,xx比xx小” 句式來說說3個球的大小。
在這教學過程中,幼兒都能積極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都能把自己所看見過的物體拿來做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