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編寫教案時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目標。教案的編制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需求,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我們來看看一些教案的精華部分,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示和改進的思路。
手指律動教案篇一
1、 感知兒歌的輕松有趣,學說兒歌。
2、 感知兒歌內(nèi)容,認識小手。
1、 教具:m—pc、大圖書。
2、 教師自備音樂:《幸福拍手歌》
3、 學具:幼兒用書。
1、 導入過程
教師帶領(lǐng)幼兒做《手指寶寶做運動》
2、 欣賞活動
教師播放兒歌動畫,請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整體感知兒歌內(nèi)容。
3、 理解活動
(1) 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并表演兒歌。
(2) 教師點擊大圖書,引導幼兒分句理解兒歌。
(3) 師幼問答,加深對兒歌的理解。
4、 閱讀活動
(1) 教師逐句點兒歌,幼兒跟讀,必要時進行糾音。
(2) 借助大圖,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起朗讀兒歌并進行空中畫指練習。
(3) 教師請幼兒集體朗讀。分組朗讀。
5、 結(jié)束活動
教師播放音樂收書,幼兒整理小圖書。教師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請幼兒隨音樂做拍手、拍肩、拍腿的動作,結(jié)束活動。
手指律動教案篇二
1、能隨老師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表現(xiàn)出故事豐富的內(nèi)容和情感。
2、在老師語言的提醒下,能夠手眼協(xié)調(diào)地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
《落葉》兒歌
1、聽故事,熟悉兒歌內(nèi)容。
(1)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剛才你聽到了什么?
(2)整合并提煉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教師用兒歌的相關(guān)語言幫助幼兒總結(jié)。
總結(jié):秋風秋風吹吹,樹葉樹葉飛飛。好像一只蝴蝶,飛到空中追追。
2、在熟悉兒歌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感受兒歌輕快的節(jié)奏。
(1)教師朗誦兒歌
師:我們可以看著圖片說一說。
(2)幼兒學說兒歌。
師:那我們一起跟著音樂把兒歌說一說!
3、進一步學說兒歌,并探索兒歌內(nèi)容的相關(guān)動作。
(1)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做動作。
師: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xiàn)兒歌中說到的事情?
秋風秋風吹吹,(雙手手心相對,手指向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隨節(jié)奏彎曲手指)
樹葉樹葉飛飛。(雙手在身體右斜上方,手心手背手腕花)
好像一只蝴蝶,(雙手食指與拇指相對,其余三個手指豎起,雙手拇指相碰)
飛到空中追追。(其余四指分開扇動)
(2)與幼兒討論動作,并熟悉基本手指動作。
師:我們跟著音樂把剛才的兒歌連起來做一做。
4、完整游戲。
師:讓我們跟著音樂邊說你邊玩手指游戲。
手指律動教案篇三
1、學唱《手指游戲歌》,初步唱準旋律,表現(xiàn)歌曲安靜優(yōu)美的情緒。
2、根據(jù)手指不同的高低位置及手指游戲掌握歌曲旋律及歌曲的情緒。
3、體驗關(guān)心愛護手指娃娃的美好情趣。
手指娃娃和搖籃圖片。
一、復習律動《捏攏放開》。
1、 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2.變化音樂速度,用相應(yīng)的速度唱和做。
二、熟悉《手指游戲歌》音樂旋律和歌詞。
1、感受音樂,“手指娃娃聽了這段音樂,想去運動,還是想睡覺?”
2、教師隨音樂擺動手指,朗讀歌詞。
3、幼兒隨音樂邊擺動手指,邊朗讀歌詞。
三、分析不同手指的高低位置,掌握歌曲旋律。
1、根據(jù)手指的高低位置擺放手指和搖籃圖片。
“誰最高?”“中指最高,它睡在最上面?!?BR> “大拇指呢?”“它睡在哪里?”(幼兒擺圖)
“還有誰最矮?”“它睡在哪里?”(幼兒擺圖)
“剩下的食指、無名指睡在哪里?”(幼兒擺圖)
2 .教師指圖,邊伴身體動作邊演唱歌曲。
四、創(chuàng)設(shè)氛圍,幼兒伴動作演唱歌曲。
1、教師用動作帶動幼兒一起演唱歌曲。
2、幼兒哄自己的手指娃娃演唱歌曲。
3、幼兒自由結(jié)伴,哄對方的手指娃娃演唱歌曲
五、深化情境,表達音樂情緒。
1、用分解和弦伴奏樂曲,表達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
“手指娃娃醒啦!我們該怎么唱?怎樣表演手指娃娃?”
2.師生共同歡快地歌唱和表演手指娃娃。
六、在愉快的樂曲伴奏下出教室,為手指娃娃以下的活動提供延伸條件。
手指律動教案篇四
手指謠1:
手上有個大木桶,(左手掌彎曲成桶狀)
桶上有個蓋,蓋上有個孔,(右手平蓋在桶上,食指與中指稍分開) 讓我看看有什么,(用眼睛看孔)
原來躲著毛毛蟲。(左手食指穿過孔,做蠕動狀)
手指謠2:
小熊小熊圓圓臉(用手在寶寶的手心畫圓)
一步一步上上坡(從寶寶的手往手臂上點上去)
幾里古嚕滾下來(在寶寶身上從上往下做滾狀
滾進一個山洞里(用手點到寶寶的.胳吱窩撓撓)
手指謠3:
我(指著自己,表情夸張)是一個大蘋果(雙手張開表示“大”)
小朋友們都愛我 (雙手食指點著前面的人)
請你先去洗洗手 (雙手做洗手的動作)
要是手臟 (用右手食指點著左手手掌)
別碰我! (揮動右手表示“不”)
手指謠4:
爸爸瞧瞧(左手從背后伸出,張開手指揮動)
媽媽看看 (右手從背后伸出,張開手指揮動)
寶寶的小手真好看 (雙手一齊搖動)
爸爸瞧瞧 (閉合左手,往背后收)
媽媽看看 (閉合右手,往背后收)
寶寶的小手不見了 (雙手都放在背后了)
爸爸媽媽快來看
寶寶的小手出現(xiàn)了 (雙手從背后再拿出來)
手指謠5:
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樓,四兄弟(唱大戲),
小妞妞(抓住孩子的小手,邊點著她的手指頭邊說)
爬呀爬呀爬上山 (食指從胳膊一步步點到肩膀)
耳朵聽聽 (捏捏耳朵)
眼睛看看 (點點眼睛)
鼻子聞聞 (點點鼻子)
嘴巴嘗嘗 (點點嘴巴)
咯吱一下 (停頓,突然把手伸到孩子脖勁處,咯吱一下,以后每次孩子都會驚喜地等著這一時刻)
手指謠6:
一個手指點點點 (伸出一個手指點寶寶)
兩個手指敲敲敲 (伸出兩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敲)
三個手指捏捏捏 (伸出三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捏)
四個手指撓撓鬧 (伸出四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撓)
五個手指拍拍拍 (兩個手對拍)
五個兄弟爬上山 (從寶寶的下身做爬山狀)
幾里古嚕滾下來 (在寶寶身上從上往下?lián)希?BR> 手指謠7:
兩個拇指彎彎腰,點點頭。
兩個食指變公雞,斗一斗。
兩個小指鉤一鉤,做朋友。
兩個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手指謠8:
食指拇指碰碰,做只小雞叫叫:嘰,嘰,嘰。
食指中指并攏,做把剪刀玩玩:嚓,嚓,嚓。
五個手指捏緊,做個拳頭敲敲:咚,咚,咚。
伸出拇指翹翹,夸你戴上紅花:好,好,好。
小指小指鉤鉤,我們笑笑跳跳:嘻,嘻,嘻。
小手小手拍拍,大家歌兒唱唱:妙,妙,妙。
手指謠9:
小指勾勾(小指互勾)。
拇指頂頂(拇指相頂)。
轉(zhuǎn)個圈兒(小指分開,手心相對,右手向前伸)
轉(zhuǎn)個圈兒(拇指也分開,手指向前轉(zhuǎn)動)。
握手親親(兩手繼續(xù)旋轉(zhuǎn),順勢上一互換位置)。
握手親親(兩手再繼續(xù)轉(zhuǎn)動,使兩手指尖向內(nèi)互相緊握)。
手指謠10:包餃子
切切菜(兩手小指相勾,無名指和中指并起,向下切)。
搟搟面(無名指、中指彎曲,食指向兩邊運動)。
包包餃子(三指并起,上下運動和拇指相碰)。
搗搗蒜(兩手小指相勾運動拇指)。
手指謠11:
小手攤開,咱們來包餃子吧 (伸出左手手掌)
搟搟皮 (右手在左手上做搟皮狀)
和了和了 (右手手指立起在左手手掌上做和餡的動作,就象手指在抓撓)
包個小餃子 (說一個字,用右手食指依次點著左手的手指)
香噴噴的餃子給誰吃 (用右手把左手指包起來,蓋住,問孩子)
(然后孩子說給誰吃,就把餃子遞到嘴邊)
手指謠12:會變魔術(shù)的小手
小手小手變魔術(shù),(拍兩下手,雙手在胸前自由擺動)
變只小兔跳跳跳,(伸出食指與中指在頭頂做兔子耳朵狀,左右搖擺)
變只小貓喵喵喵,(撐開五指在嘴邊做小貓捋胡須狀)
變只公雞喔喔喔,(左手叉腰,右手五指并攏豎放在頭頂上做公雞狀)
老師見了瞇瞇笑,(雙手做蘭花指,在臉頰兩邊做花狀)
連聲夸我手真巧。(拍手兩次,伸出大拇指左右搖擺兩次)
手指謠13:手指打鼓
上敲咚咚鼓(雙手運動食指),
下敲鼓咚咚(雙手運動小指)。
上下一齊敲(食指小指同時運動)。
中間開了縫(食指、中指向上運動,無名指、小指向下運動)。
你敲鼓我敲鑼(械手上下運動食指,右手上下運動小指)。
我敲鼓你敲鑼(左手動小指,右手動食指)。
大家一齊敲(食指小指一起運動)。
中間開了河(食指、中指向上運動,無名指、小指向下運動)。
手指謠14:
小車?。▋墒种兄概c大拇指相接)。
小車巧(兩手無名指交叉,雙手食指各自勾住無名指)。
看誰的小車巧(中指向前伸展)。
看誰的車兒做得好(拇指靠攏成小車形)。
手指謠15:
轱轆轱轆(雙手握拳,作繞線狀)一(伸出右手食指),
轱轆轱轆二(繞線,伸出右手食、中指),
轱轆轱轆三(繞線,伸出右手食、中、無名指),
轱轆轱轆四(繞線,伸出右手食、中、無名、小指),
上上下下,(頭上、下各拍手兩次)
前前后后,(體前、體后各拍手兩次)
我(雙手撫胸指自己)和你(右手食指指對方)來做游戲(雙手手指張開從頭上旋轉(zhuǎn)而下)
手指謠16:手指眼鏡
一勾金(兩手背對,小指相勾)。
二勾銀(無名指相勾)。
三勾銅(中指相勾)。
四勾鐵(食指相勾)。
一勾出來個老先生(兩手由里外翻,中間抱著一個大拇指)。
老先生又不見了(兩手撒開)。
到哪兒去啦?商店里面買眼鏡(用食指指向前方)。
老先生選了一副好眼鏡(兩手相互勾起,拇指與食指民圓圈做成眼鏡狀,放置眼前)。
兒歌17:手指搗米
對春對春搗搗(右手心向上,兩手拇指運動如搗米狀)。
掃帚掃帚掃掃(手形同上,右手食指在左手中運動,如掃地狀)。 簸箕簸箕扇扇(手形同上,左手食指、中指向上運動如扇風狀)。 小雞小雞啄啄(手形同上,右手中指與指指相碰如啄米狀)
兒歌18:手指上課
手指上課(兩手五指相頂)。
大門開了(兩手拇指分開)。
小開門(兩手小指分開)。
二門開了(兩手食指分開)。
后門開了(兩手無名指分開)。
中門也開了(兩手中指分開)。
小朋友都進來了(兩手十指交叉抱拳)。
教室門開了(兩手拇指分開)。
老師走進來了(左手食指豎起)。
全體起立(交叉的十指全部伸展)。
坐下(兩手交叉抱拳)。
報數(shù)1(手形同上,右手食指伸出,然后立即放下)。
2(左手食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3(右手中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4(左手中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5(右用無名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6(左手無名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7(右手小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8(左手小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大家早操一二一(先伸展左手手指,然后換右手。按口令左右手輪番伸展)。 一二一(先伸展右手手指,按口令右手左手輪番伸展)。
立定!解散(立下時停止運動,雙手成交叉狀,解散時兩手放開)
手指律動教案篇五
1、 在游戲中,了解各手指的名稱,學唱歌曲“手指歌”。
2、 能邊唱邊進行動作表演,有初步表現(xiàn)的欲望。
3、 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1、 指偶五個。
2、 手指屋睡覺的圖片和醒來的圖片。
“寶寶們,你們喜歡玩手指游戲嗎?今天周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手指寶寶。”(用指偶引起幼兒興趣)
“大家好,我是大胖子。我們跟大胖子打打招呼?!?BR> (1)引導幼兒逐個說出手指的名稱。
“手指寶寶都出來了,他們都是誰呢?”
(2)和手指寶寶玩捉迷藏游戲。
“小朋友真聰明,你們想不想跟手指寶寶玩捉迷藏的游戲呀?”
(1)學習第一段:
“手指寶寶玩得真開心,天黑了,他們要回手指屋睡覺了,聽,他們是怎樣睡覺的?”
(2)學習第二段:
“太陽出來了,手指寶寶要怎么樣了?”
(1)教師完整范念歌詞。
“手指寶寶睡覺醒來的事情老師要來說一說呢!”
(2)師幼配樂念歌詞。
“你們想不想來說一說呀?”
“手指寶寶睡覺醒來的事情老師還會把他唱出來呢!”
“手指寶寶說你們唱得真好聽,可是第一段的時候手指寶寶在睡覺,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呀?能不能把他們吵醒呀?第二段手指寶寶醒來了,很開心,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呢?”
“手指寶寶真有趣,你們想不想來學一學手指寶寶呀?”(請五位幼兒上來分別充當無個手指寶寶,其他幼兒唱歌,進行角色表演。)
“你們還想玩手指寶寶的游戲嗎?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手指律動教案篇六
1、能聽指令,較準確地指出物體的位置。
2、樂意參與游戲活動,并通過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對同伴的認識。
1、貼紙若干;
2、玩具筐一個;
3、玩具若干。
一、手指娃娃。
1、呈現(xiàn)貼有娃娃笑臉的食指,“手指娃娃本領(lǐng)可大了,它能幫我找到很多東西。不信,讓我們來考考它?!?BR> 2、出示玩具筐。
“這里有一個玩具筐,里面藏了許多玩具。下面,老師就要請手指娃娃來幫我找到我想要的玩具?!苯處熾S意說一筐內(nèi)玩具名稱,然后用貼有娃娃笑臉的手指指向該玩具。“在哪里?在這里?!?BR> 3、進行兩三次演示后,鼓勵幼兒嘗試。
“寶寶們的手指娃娃本領(lǐng)大不大呀?讓我們一起伸出食指來指一指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在哪里?看看它是不是也能找得到?!?BR> 二、眼睛、鼻子、嘴巴。
1、幼兒聽指令,找出自己臉上的相應(yīng)器官。
“眼睛眼睛在哪里?鼻子鼻子在哪里?嘴巴嘴巴在哪里?……”
2、對積極參與的幼兒予以表揚,鼓勵只看不動的幼兒參與進來,獎勵每個幼兒一張笑娃娃貼紙,貼在食指上以進一步加強其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找朋友。
“剛才寶寶們的手指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本領(lǐng)真大!手指娃娃可高興了,它也想找好朋友們一起來做游戲。它要找誰呢?”
“手指娃娃要找好朋友(幼兒姓名)一起做游戲,在哪里?”
幼兒聽到姓名后,指出相應(yīng)的.幼兒或老師,被叫到的幼兒指向自己。
四、延伸:合唱歌曲《找朋友》。
活動反思:
1、為了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我采用了將笑臉娃娃的貼紙貼于幼兒食指上,然后進行指認的方法。由于有了“手指娃娃”這樣一個較為形象直觀的對象,幼兒不再是主觀的單一指認,而是作為第三者來控制“指娃娃”指認出老師提問尋找的事物,從而增強了指認活動的趣味性,孩子們對這種方式也很感興趣,并學會用食指來指認事物。
2、在讓幼兒用手指出同伴的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在聽到老師報出幼兒姓名后,大部分幼兒能較快地用手指向該幼兒,并高興地告訴老師:“在這兒呢!”,從而反映出大部分幼兒已基本認識班中幼兒,但少數(shù)幼兒可能還有些記不清,不能馬上指出幼兒,而是看其他孩子找出幼兒后才確定下來,指向該幼兒。也有部分幼兒只是坐在一旁觀看,不太愿意動手找出幼兒,在老師的個別提問下,才用手指出幼兒。
3、托班年齡的幼兒多為獨立游戲或平行游戲,交往很少,外加入園時間不長,相互間的認識有限,通過此次指認幼兒的活動,可以幫助幼兒更直接地認識同伴,這樣不僅能促進幼兒今后相互間的交往,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活動。
這種簡單的小游戲,在與托班孩子玩起來的時候特別有趣,不僅孩子玩得特別開心,而且也能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
手指律動教案篇七
手指操
1,小蟲蟲
一條小蟲蟲、一條小蟲蟲,爬上你的腿、爬上你的腿,咬你的屁股咬你的嘴。(伸出兩手的食指比劃)
2,數(shù)一數(shù)
1、2、3、4、5、12345,
(快慢結(jié)合)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
一條線兩條線三條四條五條線。
(兩手胳膊往上一層一層放高)
一間房兩間房三間四間五間房。
(兩手拍手合攏打開)
12345,我們大家都會數(shù)。
3,手指敲鼓
上敲敲、咚咚咚,下敲敲、咚咚咚,
上下一起敲、咚咚咚咚咚。
你敲鼓、我敲鑼,你敲鑼、我敲鼓,
大家一起敲、咚咚咚咚咚。
4,小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拍手),我說走、它就走(食指中指放在胳膊上做往上走路狀)
快快走都頭頂上,接著走到鼻子上,
然后走到肩膀上,最后把它放腿上。
我的小小手最棒!(伸出大拇指)
5,石頭剪刀布
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
一把剪刀一塊石頭變成小白兔。
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
一把剪刀兩把剪刀親親小白兔。
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
一把剪刀一塊布抓住小白兔。
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
一塊布兩塊布我是章魚不是小白兔。
6,黑貓警長
黑貓警長黑貓警長喵喵喵,
開著警車開著警車嗚嗚嗚,
小小老鼠小小老鼠哪里逃,
一槍一個一槍一個,消滅掉!
7,卷白菜
卷卷卷白菜,卷完白菜剝白菜。
剝剝剝白菜,剝完白菜洗白菜。
洗洗洗白菜,洗完白菜切白菜。
切切切白菜,切完白菜炒白菜。
炒炒炒白菜,炒完白菜吃白菜。
吃吃吃白菜,吃完白菜有力氣!
8,小手拍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食指伸出來。
教師:眼睛在哪里?幼兒:眼睛在這里。
可以輪流交換指出五官某個位置,注意語氣一定要輕。
9,小白吃肯德基
小白小白上樓梯,打開電視機。
遙遙小天線,調(diào)調(diào)小頻道。
電視不好看,關(guān)掉電視機。
小白小白小白下樓梯,去吃肯德基。
漢堡呀漢堡、薯條呀薯條、
雞翅膀呀雞翅膀、雞大腿呀雞大腿,
吃得好跑啊,坐下來休息一會。
10,大瀑布
山公公,愛織布;沒人買,掛高處。
天天掛,月月掛;原來是條大瀑布。
課前律動
可以根據(jù)節(jié)奏邊念邊做動作,可根據(jù)班級情況自己編排動作。
1,小小白兔
小小白兔跳跳跳,看到朋友說你好。
長長耳朵搖搖搖,每天都吃紅蘿卜。
紅紅眼睛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快樂跳舞我最棒。
甜甜可愛笑笑笑,開心活潑就是我。
2,小花貓
小花貓喵喵喵,餓的肚子咕咕叫。
左瞧瞧、右看看,地上小魚快吃掉!
3,小飛機
小飛機,飛飛飛;飛上去,飛下來;
飛得快,飛得慢;飛來飛去真好玩,真好玩!
4,學做小海軍
我是小海軍,天天練本領(lǐng);
拿起小手槍砰砰砰。
我是小海軍,天天練本領(lǐng);
舉起望遠鏡看得清友清。
我是小海軍,天天練本領(lǐng);
開起小炮艇轟轟轟。
我是小海軍,天天練本領(lǐng);
騎著小馬車駕駕駕。
一二一、一二一,我們向前進、我們向前進。
老師:立正!幼兒:一二!
5,拍手
嘿!嘿!嘿!
教師:小手拍起來!幼兒:我就拍起來!
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前拍拍后拍拍,我的小手拍起來。
拍拍上,上面有條中國龍,飛飛飛飛飛飛。
拍拍下,下面有頭亞洲象,卷卷卷卷卷卷。
拍拍左,左面有只大熊貓,走走走走走走。
拍拍右,右面有只東北虎,跳跳跳跳跳跳。
拍拍前,前面有只千里馬,跑跑跑跑跑跑。
拍拍后,后面有條大白鯊,游游游游游游。
6,拍手踏腳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揮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zhuǎn)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小腳小腳走走,我的小腳走起來;
小腳小腳走走,我的小腳踮起來;
小腳小腳走走,我的小腳跑起來;
小腳小腳走走,我的小腳蹦起來;
蹦起來!
7,全身運動操
左看看右看看,轉(zhuǎn)個圈兒游一游;
游啊游游啊游,跳到岸上看一看。
游啊游游啊游,跳到岸上聞一聞。
跑過沙灘、跳過土坑,打獵了打獵了,
耶!勝利了!
手指律動教案篇八
1、激發(fā)幼兒對手指點畫活動的興趣。
2、注意用食指在指定的顏料盤中蘸顏料,保持手指和畫面的干凈。
3、引導幼兒初步學習用食指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點畫圓點,表現(xiàn)斑點狗身上的花紋。
4、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shù)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黑色顏料、抹布若干。小狗實物一個。
教師出示小狗玩具,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狗玩具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它是誰呢?(出示玩具狗,引導幼兒和小狗打招呼。)
2、引出幫小狗印衣服教師:小狗和我們小朋友打招呼的時候為什么不高興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幼兒猜測)教師:我們一起來幫它做一件衣服吧!
用食指點畫圓點,表現(xiàn)斑點狗身上的花紋。
1、教師伸出食指,啟發(fā)幼兒用食指蘸上黑色的顏料在小狗的`身上點黑色的斑點。激發(fā)幼兒操作的欲望。
提醒幼兒在輪廓線內(nèi)畫黑斑點,注意畫面整潔。點畫完畢后將食指在抹布上擦干凈。
利用其他形式練習手指點畫。
這次活動在整個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上,層次清晰,我首先運用擬人的手法引題,激發(fā)了幼兒的參與興趣。其次我講解的語言富有童趣,拉近了師幼之間的距離,符合小班幼兒心理特征。通過老師的指導后,幼兒的作品畫面較干凈,畫出的斑點分布較均勻,并且都是在輪廓線內(nèi)點畫。從幼兒的作品效果來看,幼兒已經(jīng)掌握了棉簽畫的技巧和常規(guī)操作方法,使畫面看起來更豐滿,斑點更圓潤,知道點完后用抹布擦手保持畫面干凈。
手指律動教案篇九
1、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2、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十個好朋友》
兩個大拇指,比比一樣高;互相點點頭,接著彎彎腰。
兩個小拇指,一樣都靈巧;互相拉拉手,接著問聲好。
食指,中指,無名指;樣樣事情離不了。伸出雙手數(shù)一數(sh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我有十個好朋友。
《小猴子和鱷魚》
5只小猴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啊,??;
4只小猴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啊,??;
3只小猴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啊,啊;
2只小猴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啊,??;
1只小猴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啊,?。?BR> 沒有小猴蕩秋千
《小狐貍 》
兩只小狐貍,樣子很神氣;玩著蹺蹺板,還有轉(zhuǎn)轉(zhuǎn)椅。
要做好朋友,不能耍脾氣;你讓我來,我讓你。快快樂樂做游戲
《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甜又甜,小小山楂圓又圓,
媽媽寶寶一起串,串起糖葫蘆過新年。
《螃蟹》
螃蟹一啊,爪八個呀;
兩頭尖尖,這么大呀。
橫著爬呀,豎著過呀;
舉著鉗子,跑得快呀。
《海底世界》
小貝殼,像房子,一開一關(guān)棒棒棒。
小海馬,卷尾巴,一來一去柔柔柔。
八爪魚,長胳膊,一伸一縮游游游。
大鯊魚,真危險,張嘴閉嘴嗷嗷嗷。
《瓜瓜花》
西瓜圓,南瓜扁;黃瓜長,絲瓜尖。
冬瓜有花頭上戴,香瓜吃起甜又甜。
《 大瀑布》
山公公,會織布;沒人買,掛高處。
天天掛,月月掛;原來是條大瀑布。
《包子卷子》
包子這么大,包子這么長;打開看一看,里面包著糖。
左看看,右看看,寶寶嘗一嘗。
《幸福的家》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媽媽,
我們相親又相愛,快快樂樂笑哈哈。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活動課對幼兒的作用有多么重要,孩子們在玩耍中學到知識,從知識中獲得快樂。我在開展這個活動的時候,一方面忽視了反應(yīng)較慢的學生,剛開始這部分學生還能跟著我的思路進行游戲,可是到了后面他們就不知道該做什么了,所以有的孩子看著其他小朋友做,有的孩子在教室隨意走動講話等。另一方面就是游戲時間過于急促,很多小朋友還沒有玩盡興。下一次我還會重新和孩子們開展這個活動,我將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在上課的過程中,我要做到平和,冷靜,隨便,讓幼兒感到放松,自然。
2、在找顏色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在聽課的老師中找找,我們教師可說:“呀,你真聰慧,那么我們請這位老師舉起你的手,讓全部小朋友都看見你漂亮的衣服)等。
3、每個過程自然過渡,不必太強調(diào)幼兒遵守紀律,教師要把好度,能放得開,也能收得回。
4、對幼兒出乎意料之外的回答,老師要給予積極的肯定,然后加以引導。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
1.培養(yǎng)幼兒對手指點畫的興趣。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手指的靈活性。
3.提高幼兒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1.課件:打籃球;課件:彩球。
2. 課件:涂色-球,印有球的輪廓的畫紙,各種顏色。
重點:手指靈活的點畫。
難點:掌握好手指的力度,點出大小不同的畫點。
一、導入
1.課件演示:打籃球
指導語:這些運動員在干什么?(打籃球可以鍛煉身體)
你們喜歡玩球嗎?
2.課件演示:彩球
指導語:大家看這個彩球真漂亮,你們喜歡這個彩球嗎?
二、導入
1.指導語:現(xiàn)在,我們就來制作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彩球。
2.出示范畫
指導語: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個彩球是用什么方法畫出來的? (幼兒討論,發(fā)言)
3.示范手指點畫。
(1)用食指先蘸一種顏色,點一下,然后離開一點空隙再點一下。
(2)把手指擦干凈,用食指再蘸另一種顏色,在空隙出點畫。
(3)用同樣的方法,換顏色,繼續(xù)點畫。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一定要把手擦干凈再換另一種顏色。
(2)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大膽點畫。
三、結(jié)束
1.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互評作品。
2.教師從畫面的顏色布局和點畫的均勻方面進行講評。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進行球類運動。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一
1.能夠與老師共同做手指游戲。對手指游戲產(chǎn)生興趣。
2.探討小腳的動作,知道小腳也會很多的本事。引發(fā)孩子們對小腳的探知。鍛煉孩子小腳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利用小腳畫畫。激發(fā)孩子們對顏色的喜愛。
顏料。廢舊的報紙。舒緩的音樂。
1.問好歌,利用《哈嘍歌》跟小朋友相互問好。產(chǎn)生師生互動,打破陌生感。
2.手指游戲:小朋友都跟張老師做了好朋友,張老師的小手也想和小朋友的小手做好朋友來一起做游戲。我們跟老師一起讓我們的小手動起來吧。
幼兒跟老師一起做手指游戲。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拍,握,轉(zhuǎn),捏,彈,捶,等動作)
3.我們的小手真的是多才多藝啊,會做這么多的動作和游戲,我們的小腳也不干示弱了。它說我也會做游戲。那么我們的小腳會做什么呢?(幼兒探討,用小腳會做什么動作和游戲)。
教師給與引導。并給與及時的肯定和認可。 幼兒和老師一起利用小腳做游戲。(腳尖點點、雙腳跳跳、踩踩,勾勾,交叉等動作)
4. 小腳不但會做游戲,還是個神奇的小畫家呢。你們信嗎?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引發(fā)他們試試的欲望。大家一起利用小腳作畫,讓我們把襪子脫下來,讓小腳行動起來吧?。_踩顏料,在報紙上自由作畫。)
5.欣賞自己的作品。
這節(jié)活動我選用的是上海建構(gòu)教材的一節(jié)內(nèi)容。它以主題模式為特色,又以整合的形式展現(xiàn)給大家。同時我打破了以往的照本宣讀的教學方法。把課程向外擴展和延伸。本節(jié)活動,不是要求孩子要畫出多么美麗的畫面,而是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參與的快樂。在參與中體驗創(chuàng)作的愉悅感。從中感受色彩帶給人類的美感。整節(jié)活動孩子們能夠主動的配合老師,積極的參與到創(chuàng)作。我們的綱要要求新一代的幼兒教師具有創(chuàng)新和探索精神。讓我們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給孩子一片想象和創(chuàng)作的空間吧!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二
1、 詞卡、兒歌字卡。動物頭飾各式各一個、手圖片一張。
2、 電腦課件制作一組。
3、 錄音機、錄音帶。
活動目標
1、 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并鼓勵幼兒根據(jù)兒歌大膽用手指頭變魔術(shù)。
2、 感知漢字:毛毛蟲、小白兔、小花貓、螃蟹走、小鳥飛。
活動過程
1、 出示小手,引起幼兒的興趣。
(1) 唱歌曲入場找位置。
(2) 介紹小手。
老師作神秘地說:“今天我?guī)砹艘粯訓|西,看看是什么?”出示小手:“是什么呀?對了這是小手!我們的小手可以干什么呀?小手真有用, 而手指還可以變摩術(shù)?!?BR> 教師伸出一個手指頭問:“想一想一根手指頭可以變什么??”出示手指頭漢字認讀。提問“二、三、四、五”根手指頭又可以變成什么?并同時出示應(yīng)的詞讓幼兒認讀?!靶∨笥颜姘舳甲兊煤芎?
2、引導幼兒觀看電腦課件。
老師:“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們看手指頭變魔術(shù),小朋友看的時候看清楚手指頭變成了什么,看完后告訴老師!”“嘩,手指頭真棒,都會變魔術(shù) ”。
(1) 一根手指頭變成了什么?(毛毛蟲)出示字卡認讀。
(2) 二根手指頭變成了什么?(小白兔)出示字卡認讀。
(3) 三根手指頭變成了什么?(小花貓)出示字卡認讀
(4) 四根手指頭變成了什么?(螃蟹走)出示字卡認讀
(5) 五根手指頭變成了什么?(小鳥飛)出示字卡認讀
3、 請幼兒先聽老師念兒歌,再跟老師一起讀兒歌、玩手指游戲。
老師把這個魔術(shù)編成了兒歌給小朋友聽,小朋友聽一聽這首兒歌叫什么名字?(看課件學兒歌)手指頭伸出來,我們一起來學習手指頭變魔術(shù)。這首兒歌真棒,還可以做游戲,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念兒歌做游戲。
4、 請幼兒戴上頭飾邊表演邊念兒歌。
小朋友都變得很好,你們看連我手上的小動物們也想變魔術(shù),有誰想上來變魔術(shù)呀?小朋友真棒,請把小動物再送給別的小朋友,請他們也來表演。(直到所有小朋友都完過)
今天除了老師在看你們表演還有小動物也來看你們表演了,你們看,是誰呀!我們再找找看還有那些小動物呢?嘩,有這么多的小動物呀!那我們就跟小動物們一起玩小孩小孩真愛玩的游戲。
老師和小朋友念:“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摸摸xx(手指頭、毛毛蟲、小白兔、小花貓、螃蟹走、小鳥飛)跑回來。小朋友根據(jù)教師出示的詞進行游戲。
《幼兒園一根手指頭教案》反思:
本學期《幼兒多元能力探索課程》的健康活動“愛幫忙的小手”延伸。在施教過程中,我主要采用了觀察發(fā)現(xiàn)法、模仿法、游戲鞏固法。以“幼兒的手”為切入點,活動開始,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對手有感性認識,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引導幼兒產(chǎn)生活動興趣。
然后通過觀察,讓孩子們說說一根手指頭變成了什么?依次類推,讓孩子數(shù)一數(shù)手指的個數(shù),做一做小動物,并利用圖片幫助孩子理解兒歌內(nèi)容,這樣,層層剝平,逐個掃除學習上的障礙。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尤其對我們小班孩子們對玩手指游戲非常感興趣,也非常認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了孩子們手指游戲帶來的快樂,在變魔術(shù)中不斷提高。
活動中也存有不足之處:如孩子用三個手指和四個手指表演時遇到了困難,教師應(yīng)注意練習的密度;在孩子表演時要加強互動,幫助其他孩子一起來朗誦,可以進一步鞏固兒歌。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三
康鳳哲是我班的插班生,單純可愛,淘氣任性。剛來的幾天我們就發(fā)現(xiàn)他有一個壞習慣——愛啃手指。在午睡、上課、游戲時都會發(fā)現(xiàn)他將手指放入嘴里啃。拿他的手指看了一下,每個手指都光禿禿的,指甲已經(jīng)啃到肉里面去了。看著他聚精會神的啃手指的樣子,好象世界上再沒有其他事比這更重要的了。
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后,我馬上到康鳳哲家和他媽媽進行交流。他媽說小時侯兒子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爸爸媽媽是做生意的,沒什么時間陪兒子。等媽媽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并覺得很嚴重時,兒子已經(jīng)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于是在家里進行討論如何幫兒子改變這一現(xiàn)象,媽媽的提議遭到家里人的反對,爺爺說:“我兒子現(xiàn)在還在啃手指,現(xiàn)在不也很好嗎!生意做的也很成功的。這有什么問題啊!”于是兒子的問提成了媽媽一個人的問提,再說家里還有爸爸這一榜樣在,只靠媽媽一個人的教育和提醒,兒子啃手指一直沒什么改變。慢慢的媽媽也看之任之了。
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康鳳哲的啃手指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嬰兒期的行為的延續(xù);
2、沒有合適的玩具,把自己的手指做為玩具來玩。
3、“榜樣”的教育作用。
1、用故事的形式讓孩子了解啃手指的壞處。
我將啃手指會產(chǎn)生的后果用故事《沒人喜歡的手指》講給他聽,讓他自己去故事里尋找為什么這些手指與別的小朋友的手指不一樣。當他從故事找到答案后,很緊張的問我:“老師,我的手指會不會也變大變粗???”我笑著跟他說:“只要你從現(xiàn)在開始下定決心改掉啃手指的習慣,我相信你的手指會跟小朋友一樣漂亮的。”他聽了很高興地,自言自語的說:“我不能再啃手指了?!蹦翘焐衔缟险n的時候,他又不知不覺的把手伸進了嘴里,我馬上用眼神及時制止了他,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馬上放下了手,認真的聽起了課。
2、用各種方法轉(zhuǎn)移孩子啃手指的注意力
啃手指的習慣不是一兩天能改掉,所以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而且他已成習慣,要改不太容易。在初期,我努力讓他將啃手指的次數(shù)減少,從每天三四次到一兩次。有時他啃手指是無意識的,這就要我們老師的監(jiān)督,在他睡著后,要監(jiān)督他,不讓他將手指放入嘴中啃,他有時會控制不住,于是我馬上分散其注意力,提供串珠、拼圖、剪貼等精細的手工活動,鼓勵他控制啃手指,集中精神完成任務(wù),逐步讓他忘記要啃手指。實在控制不住時,我就會和他一起講笑話、故事,讓他忘記啃手指的念頭。
3、厭惡治療。
這個以前我們也有小朋友用過,通常情況下會用些令孩子厭惡的溶液涂在他的嘴唇或手指上,如食用醋、黃連素溶液、風油精等。這個主要讓孩子在家里用,因為家里沒人監(jiān)督,如果家園不配合的話,想改變這一現(xiàn)象更是難上加難。
4、家園一致,共同探討教育方法
我們在家訪中知道,康鳳哲爸爸媽媽比較忙。愛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孩子也會啃手指的,希望家長抽空多陪陪孩子。為孩子著想,空的時候和孩子談話、唱兒歌、玩積木或看圖書等,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忘記啃手指。在園我們努力嘗試各種教育方法,并讓他們積極地配合我們的教育方法,主動參與幼兒園的各種活動,逐步建立科學的育兒觀。還有讓爸爸在家特別是在兒子面前盡量控制自己,不要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和兒子一起改變啃手指的習慣,還可以跟兒子一起比賽,增加改變習慣中的動力。
通過半年的家園配合,康鳳哲啃手指的現(xiàn)象減少了,上課也能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平時做事也認真主動了。雖然啃手指的現(xiàn)象還存在,不過,啃手指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了。我相信只要家園繼續(xù)努力配合,針對情況適時調(diào)整教育策略,他會改掉啃手指的習慣。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四
1、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部分名稱,認識五個手指。
2、學習簡單的保護手的方法。
3、積極參與與手偶游戲活動,引導幼兒認識手。
4、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5、引導幼兒樂于交流,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1、塑料做的大手
2、每個人5個套在手上的紙偶。
3、幻燈圖片(一)(二)。
1、教師出示塑料做的"大手"做游戲,引導幼兒認識手。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歡樂的朋友,你們想知道她是誰嗎?我是一只歡樂手,請你們伸出一起伸出手跟我來做游戲。搖搖你的手,轉(zhuǎn)轉(zhuǎn)你的手。彎彎你的手指,大家游戲真快樂。
教師:剛才你們是用什么跟歡樂手做游戲的?請把你的小手舉起來,我們每人有幾只手?小手是什么樣的?比一比手指長的一樣嗎?(啟發(fā)幼兒說出手指、手心、手背、指甲等。)
小結(jié):我們都有兩只手,共有十個手指。我們的手指不一樣長、不一樣粗,手指上還有指甲,手分手心和手背。
2、紙偶表演,引導幼兒了解各個手指的名稱。
幼兒用自己的手練習說手指的名稱。
3、討論我們的小手的作用。
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的玩具,我們一起玩一玩。玩好后提醒孩子將玩具收拾。
小結(jié):小手是我們的朋友,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的小手真棒,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小朋友長大了。能做許多的事情,小手的本領(lǐng)真大。
4、師幼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小手?
教師:小手是我們的朋友,應(yīng)該怎樣來保護我們的小手?
師幼一同觀看(手指兄弟一):圖上有尖利的東西。
教師:這些東西能玩嗎?為什么?
師幼一同觀看(手指兄弟二):冬天小朋友在戶外戴著手套。
教師:天冷了,我們要怎樣保護小手?
教師小結(jié):小手的本領(lǐng)真大,我們要好好的保護自己的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天冷了要及時的擦護手霜戴手套。平時手臟了要及時的洗手,保持小手干凈。
在平時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自己洗手,掌握洗手的準確方法。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jīng)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五
1、學習用手指畫一串串圓圓的葡萄,要求圓與圓之間既有空隙,又相互連接。
2、學會正確蘸色,手指上以不滴水為宜。
3、保持桌面干凈,不亂畫。
1、每桌兩只內(nèi)盛紫色水粉顏料的調(diào)色盤,一塊擦手濕毛巾。
2、示范用紙一張,畫上葡萄藤、葉。
3、葡萄兩串。
1、師生問好!
2、引出課題。
出示一串葡萄。
師:小朋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好吃的水果?(葡萄)
師:一顆顆葡萄都是什么形狀的?(圓形)
師:看一看葡萄是怎樣組成串的?
引導幼兒說出每串葡萄都是由許多顆圓圓的葡萄組成的,上部、中間多,尖端少。
3、講解、示范。
(1)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手指畫葡萄。先從藤稍開始畫。右手食指蘸上顏料在紙上按一下就成一顆圓圓的葡萄。再稍稍離開畫第二顆……上部和中間畫得多,往下漸漸減少,尖端畫一顆。這就成了一串葡萄。
(2)請一幼兒示范,適時引導幼兒。
(3)幼兒集體練習:提醒幼兒蘸色要適量,葡萄之間要留空隙,不要糊成一片。
(4)幼兒作畫后把手放在濕毛巾上擦干凈。
4、講評。
選出畫得較圓,看起來又成串的作品讓幼兒欣賞。教師并給予表揚。
5、品嘗葡萄
把葡萄洗干凈分給全班幼兒一起品嘗,結(jié)束活動。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六
1.通過游戲,感受親情教育。
2.初步訓練手指的靈活度。
3.通過游戲,感受手指睡覺的樂趣。
重點:說到哪句話出哪個手指。
難點:伸出無名指。
活動方式:集體和個別結(jié)合進行
活動準備:提前進行關(guān)于手指名稱的談話。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不知道五只手指的名稱?(幼兒隨便說,不一定能說對,但沒關(guān)系。)
1.帶領(lǐng)幼兒初步認識“兒歌”中的手指名稱:大哥哥、小妹妹、小弟弟、你、我。
引導語:手指一家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手指游戲,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呢!
2.幼兒學習手指游戲,師做示范。
手指游戲內(nèi)容:
大哥哥睡了(伸出大拇指),
小妹妹睡了(伸出食指),
小弟弟睡了(伸出中指),
你睡了(伸出無名指),我睡了(伸出小指),
我們大家都睡了(雙手合璧裝睡覺)。
鈴聲響起… …
大哥哥醒了(打開大拇指),
小妹妹醒了(打開食指),小弟弟醒了(打開中指),
你醒了(打開無名指),我醒了(打開小指),
我們大家都醒了(打哈欠)。
3.重點指導:伸出無名指。
4.幼兒自由練習,教師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
5.幼兒以表演的形式進行展示。
“xxx小朋友眼睛一直看著老師,跟著老師一起做,手指非常靈活,做得可棒了。”
活動反思:
平淡、簡單的交流方式,強調(diào)創(chuàng)新,因為作為教師的我們永遠只應(yīng)該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七
1、能夠根據(jù)手指印畫內(nèi)容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并大膽進行講述。
2、嘗試用手指印添畫的方法表現(xiàn)事物的形象,體驗手指印畫的樂趣。
紙、印泥、記號筆、擦手布、背景音樂
1、提問導入活動。
師:幼兒伸出小手,看看,我們的小手各有五根手指,我們的手指能干什么呢?
2、教師在投影儀下進行手指印畫,引導幼兒講述。
師:我們的手指能做這么多事情,真能干??纯蠢蠋熡檬种高€可以干什么呢?(出示印泥)今天老師帶來了印泥,老師還能用手指和印泥來印畫出故事呢!
(1)師印畫花朵,引導幼兒說完整的一句話。
師:小手指,真能干。蘸一蘸,壓一壓。換顏色,擦干凈。蘸一蘸,壓一壓……
師:美麗的花朵開在什么地方(開在公園里的草地上)?
(2)師印畫蝴蝶,引導幼兒講述。
師:這朵花漂亮嗎?這么漂亮的花會把誰吸引過來?看!誰來了?
(3)師印畫蜜蜂,引導幼兒講述。
師:美麗的小花又把誰吸引過來了?看!誰來了?蜜蜂會對花兒說什么?
(4)師印畫蝸牛,引導幼兒講述。
師:蜜蜂、蝴蝶玩得正起勁的時候,看!又把誰吸引過來了?
3、幼兒根據(jù)自己意愿印畫。
師:美麗的花朵把蝴蝶、蜜蜂、蝸牛都吸引過來了,還會把誰吸引過來呢。
師:還有好多小動物也被吸引過來了,讓我們把它們印畫出來吧。
展示幼兒作品,請幾名幼兒說一說,幼兒集體說一說。
師:這是誰印畫的呀?請你說一說你印畫了什么?它們會對小花說什么?
5、教師印畫,引導幼兒講述。
師印畫小姑娘,引導幼兒講述。
師:美麗的花朵吸引了這么多小動物,它們都和小花做了好朋友,小姑娘也被吸引過來了,看!她在干什么?(采花)
師小結(jié):花兒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不能把它采走,我們都要愛護她。
6、師幼完整講述。
原來手指也能印畫出好聽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講一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7、結(jié)束活動。
師:我們的手指真能干,能印畫出好聽的故事。那我們還能印出什么好聽的故事呢,讓我們回去試一試吧。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八
使幼兒認識到吸吮手指對身體的不良影響,幫助有吸吮手指習慣的幼兒逐步克服這種習慣。
活動準備 制作一個指偶(帶有痛苦的表情),一些顏料。
1、教師把指偶套在大拇指上,假裝自己就是指偶,痛苦地說:由于小朋友總是吸吮我,給我?guī)砗芏嗤纯?,我變得很難看,“駝了背”什么事也做不了。
3、通過游戲,使幼兒知道,要注意保護手指,并經(jīng)常洗手,保護手的干凈,做一個愛清潔的好孩子。
了解有吸吮手指習慣的幼兒情況,進行個別輔導。不能以生硬的命令或批評的方式糾正幼兒的習慣。
手指律動教案篇一
1、 感知兒歌的輕松有趣,學說兒歌。
2、 感知兒歌內(nèi)容,認識小手。
1、 教具:m—pc、大圖書。
2、 教師自備音樂:《幸福拍手歌》
3、 學具:幼兒用書。
1、 導入過程
教師帶領(lǐng)幼兒做《手指寶寶做運動》
2、 欣賞活動
教師播放兒歌動畫,請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整體感知兒歌內(nèi)容。
3、 理解活動
(1) 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并表演兒歌。
(2) 教師點擊大圖書,引導幼兒分句理解兒歌。
(3) 師幼問答,加深對兒歌的理解。
4、 閱讀活動
(1) 教師逐句點兒歌,幼兒跟讀,必要時進行糾音。
(2) 借助大圖,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起朗讀兒歌并進行空中畫指練習。
(3) 教師請幼兒集體朗讀。分組朗讀。
5、 結(jié)束活動
教師播放音樂收書,幼兒整理小圖書。教師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請幼兒隨音樂做拍手、拍肩、拍腿的動作,結(jié)束活動。
手指律動教案篇二
1、能隨老師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表現(xiàn)出故事豐富的內(nèi)容和情感。
2、在老師語言的提醒下,能夠手眼協(xié)調(diào)地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
《落葉》兒歌
1、聽故事,熟悉兒歌內(nèi)容。
(1)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剛才你聽到了什么?
(2)整合并提煉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教師用兒歌的相關(guān)語言幫助幼兒總結(jié)。
總結(jié):秋風秋風吹吹,樹葉樹葉飛飛。好像一只蝴蝶,飛到空中追追。
2、在熟悉兒歌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感受兒歌輕快的節(jié)奏。
(1)教師朗誦兒歌
師:我們可以看著圖片說一說。
(2)幼兒學說兒歌。
師:那我們一起跟著音樂把兒歌說一說!
3、進一步學說兒歌,并探索兒歌內(nèi)容的相關(guān)動作。
(1)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做動作。
師: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xiàn)兒歌中說到的事情?
秋風秋風吹吹,(雙手手心相對,手指向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隨節(jié)奏彎曲手指)
樹葉樹葉飛飛。(雙手在身體右斜上方,手心手背手腕花)
好像一只蝴蝶,(雙手食指與拇指相對,其余三個手指豎起,雙手拇指相碰)
飛到空中追追。(其余四指分開扇動)
(2)與幼兒討論動作,并熟悉基本手指動作。
師:我們跟著音樂把剛才的兒歌連起來做一做。
4、完整游戲。
師:讓我們跟著音樂邊說你邊玩手指游戲。
手指律動教案篇三
1、學唱《手指游戲歌》,初步唱準旋律,表現(xiàn)歌曲安靜優(yōu)美的情緒。
2、根據(jù)手指不同的高低位置及手指游戲掌握歌曲旋律及歌曲的情緒。
3、體驗關(guān)心愛護手指娃娃的美好情趣。
手指娃娃和搖籃圖片。
一、復習律動《捏攏放開》。
1、 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2.變化音樂速度,用相應(yīng)的速度唱和做。
二、熟悉《手指游戲歌》音樂旋律和歌詞。
1、感受音樂,“手指娃娃聽了這段音樂,想去運動,還是想睡覺?”
2、教師隨音樂擺動手指,朗讀歌詞。
3、幼兒隨音樂邊擺動手指,邊朗讀歌詞。
三、分析不同手指的高低位置,掌握歌曲旋律。
1、根據(jù)手指的高低位置擺放手指和搖籃圖片。
“誰最高?”“中指最高,它睡在最上面?!?BR> “大拇指呢?”“它睡在哪里?”(幼兒擺圖)
“還有誰最矮?”“它睡在哪里?”(幼兒擺圖)
“剩下的食指、無名指睡在哪里?”(幼兒擺圖)
2 .教師指圖,邊伴身體動作邊演唱歌曲。
四、創(chuàng)設(shè)氛圍,幼兒伴動作演唱歌曲。
1、教師用動作帶動幼兒一起演唱歌曲。
2、幼兒哄自己的手指娃娃演唱歌曲。
3、幼兒自由結(jié)伴,哄對方的手指娃娃演唱歌曲
五、深化情境,表達音樂情緒。
1、用分解和弦伴奏樂曲,表達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
“手指娃娃醒啦!我們該怎么唱?怎樣表演手指娃娃?”
2.師生共同歡快地歌唱和表演手指娃娃。
六、在愉快的樂曲伴奏下出教室,為手指娃娃以下的活動提供延伸條件。
手指律動教案篇四
手指謠1:
手上有個大木桶,(左手掌彎曲成桶狀)
桶上有個蓋,蓋上有個孔,(右手平蓋在桶上,食指與中指稍分開) 讓我看看有什么,(用眼睛看孔)
原來躲著毛毛蟲。(左手食指穿過孔,做蠕動狀)
手指謠2:
小熊小熊圓圓臉(用手在寶寶的手心畫圓)
一步一步上上坡(從寶寶的手往手臂上點上去)
幾里古嚕滾下來(在寶寶身上從上往下做滾狀
滾進一個山洞里(用手點到寶寶的.胳吱窩撓撓)
手指謠3:
我(指著自己,表情夸張)是一個大蘋果(雙手張開表示“大”)
小朋友們都愛我 (雙手食指點著前面的人)
請你先去洗洗手 (雙手做洗手的動作)
要是手臟 (用右手食指點著左手手掌)
別碰我! (揮動右手表示“不”)
手指謠4:
爸爸瞧瞧(左手從背后伸出,張開手指揮動)
媽媽看看 (右手從背后伸出,張開手指揮動)
寶寶的小手真好看 (雙手一齊搖動)
爸爸瞧瞧 (閉合左手,往背后收)
媽媽看看 (閉合右手,往背后收)
寶寶的小手不見了 (雙手都放在背后了)
爸爸媽媽快來看
寶寶的小手出現(xiàn)了 (雙手從背后再拿出來)
手指謠5:
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樓,四兄弟(唱大戲),
小妞妞(抓住孩子的小手,邊點著她的手指頭邊說)
爬呀爬呀爬上山 (食指從胳膊一步步點到肩膀)
耳朵聽聽 (捏捏耳朵)
眼睛看看 (點點眼睛)
鼻子聞聞 (點點鼻子)
嘴巴嘗嘗 (點點嘴巴)
咯吱一下 (停頓,突然把手伸到孩子脖勁處,咯吱一下,以后每次孩子都會驚喜地等著這一時刻)
手指謠6:
一個手指點點點 (伸出一個手指點寶寶)
兩個手指敲敲敲 (伸出兩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敲)
三個手指捏捏捏 (伸出三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捏)
四個手指撓撓鬧 (伸出四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撓)
五個手指拍拍拍 (兩個手對拍)
五個兄弟爬上山 (從寶寶的下身做爬山狀)
幾里古嚕滾下來 (在寶寶身上從上往下?lián)希?BR> 手指謠7:
兩個拇指彎彎腰,點點頭。
兩個食指變公雞,斗一斗。
兩個小指鉤一鉤,做朋友。
兩個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手指謠8:
食指拇指碰碰,做只小雞叫叫:嘰,嘰,嘰。
食指中指并攏,做把剪刀玩玩:嚓,嚓,嚓。
五個手指捏緊,做個拳頭敲敲:咚,咚,咚。
伸出拇指翹翹,夸你戴上紅花:好,好,好。
小指小指鉤鉤,我們笑笑跳跳:嘻,嘻,嘻。
小手小手拍拍,大家歌兒唱唱:妙,妙,妙。
手指謠9:
小指勾勾(小指互勾)。
拇指頂頂(拇指相頂)。
轉(zhuǎn)個圈兒(小指分開,手心相對,右手向前伸)
轉(zhuǎn)個圈兒(拇指也分開,手指向前轉(zhuǎn)動)。
握手親親(兩手繼續(xù)旋轉(zhuǎn),順勢上一互換位置)。
握手親親(兩手再繼續(xù)轉(zhuǎn)動,使兩手指尖向內(nèi)互相緊握)。
手指謠10:包餃子
切切菜(兩手小指相勾,無名指和中指并起,向下切)。
搟搟面(無名指、中指彎曲,食指向兩邊運動)。
包包餃子(三指并起,上下運動和拇指相碰)。
搗搗蒜(兩手小指相勾運動拇指)。
手指謠11:
小手攤開,咱們來包餃子吧 (伸出左手手掌)
搟搟皮 (右手在左手上做搟皮狀)
和了和了 (右手手指立起在左手手掌上做和餡的動作,就象手指在抓撓)
包個小餃子 (說一個字,用右手食指依次點著左手的手指)
香噴噴的餃子給誰吃 (用右手把左手指包起來,蓋住,問孩子)
(然后孩子說給誰吃,就把餃子遞到嘴邊)
手指謠12:會變魔術(shù)的小手
小手小手變魔術(shù),(拍兩下手,雙手在胸前自由擺動)
變只小兔跳跳跳,(伸出食指與中指在頭頂做兔子耳朵狀,左右搖擺)
變只小貓喵喵喵,(撐開五指在嘴邊做小貓捋胡須狀)
變只公雞喔喔喔,(左手叉腰,右手五指并攏豎放在頭頂上做公雞狀)
老師見了瞇瞇笑,(雙手做蘭花指,在臉頰兩邊做花狀)
連聲夸我手真巧。(拍手兩次,伸出大拇指左右搖擺兩次)
手指謠13:手指打鼓
上敲咚咚鼓(雙手運動食指),
下敲鼓咚咚(雙手運動小指)。
上下一齊敲(食指小指同時運動)。
中間開了縫(食指、中指向上運動,無名指、小指向下運動)。
你敲鼓我敲鑼(械手上下運動食指,右手上下運動小指)。
我敲鼓你敲鑼(左手動小指,右手動食指)。
大家一齊敲(食指小指一起運動)。
中間開了河(食指、中指向上運動,無名指、小指向下運動)。
手指謠14:
小車?。▋墒种兄概c大拇指相接)。
小車巧(兩手無名指交叉,雙手食指各自勾住無名指)。
看誰的小車巧(中指向前伸展)。
看誰的車兒做得好(拇指靠攏成小車形)。
手指謠15:
轱轆轱轆(雙手握拳,作繞線狀)一(伸出右手食指),
轱轆轱轆二(繞線,伸出右手食、中指),
轱轆轱轆三(繞線,伸出右手食、中、無名指),
轱轆轱轆四(繞線,伸出右手食、中、無名、小指),
上上下下,(頭上、下各拍手兩次)
前前后后,(體前、體后各拍手兩次)
我(雙手撫胸指自己)和你(右手食指指對方)來做游戲(雙手手指張開從頭上旋轉(zhuǎn)而下)
手指謠16:手指眼鏡
一勾金(兩手背對,小指相勾)。
二勾銀(無名指相勾)。
三勾銅(中指相勾)。
四勾鐵(食指相勾)。
一勾出來個老先生(兩手由里外翻,中間抱著一個大拇指)。
老先生又不見了(兩手撒開)。
到哪兒去啦?商店里面買眼鏡(用食指指向前方)。
老先生選了一副好眼鏡(兩手相互勾起,拇指與食指民圓圈做成眼鏡狀,放置眼前)。
兒歌17:手指搗米
對春對春搗搗(右手心向上,兩手拇指運動如搗米狀)。
掃帚掃帚掃掃(手形同上,右手食指在左手中運動,如掃地狀)。 簸箕簸箕扇扇(手形同上,左手食指、中指向上運動如扇風狀)。 小雞小雞啄啄(手形同上,右手中指與指指相碰如啄米狀)
兒歌18:手指上課
手指上課(兩手五指相頂)。
大門開了(兩手拇指分開)。
小開門(兩手小指分開)。
二門開了(兩手食指分開)。
后門開了(兩手無名指分開)。
中門也開了(兩手中指分開)。
小朋友都進來了(兩手十指交叉抱拳)。
教室門開了(兩手拇指分開)。
老師走進來了(左手食指豎起)。
全體起立(交叉的十指全部伸展)。
坐下(兩手交叉抱拳)。
報數(shù)1(手形同上,右手食指伸出,然后立即放下)。
2(左手食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3(右手中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4(左手中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5(右用無名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6(左手無名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7(右手小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8(左手小指伸出,以下動作同上)
大家早操一二一(先伸展左手手指,然后換右手。按口令左右手輪番伸展)。 一二一(先伸展右手手指,按口令右手左手輪番伸展)。
立定!解散(立下時停止運動,雙手成交叉狀,解散時兩手放開)
手指律動教案篇五
1、 在游戲中,了解各手指的名稱,學唱歌曲“手指歌”。
2、 能邊唱邊進行動作表演,有初步表現(xiàn)的欲望。
3、 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1、 指偶五個。
2、 手指屋睡覺的圖片和醒來的圖片。
“寶寶們,你們喜歡玩手指游戲嗎?今天周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手指寶寶。”(用指偶引起幼兒興趣)
“大家好,我是大胖子。我們跟大胖子打打招呼?!?BR> (1)引導幼兒逐個說出手指的名稱。
“手指寶寶都出來了,他們都是誰呢?”
(2)和手指寶寶玩捉迷藏游戲。
“小朋友真聰明,你們想不想跟手指寶寶玩捉迷藏的游戲呀?”
(1)學習第一段:
“手指寶寶玩得真開心,天黑了,他們要回手指屋睡覺了,聽,他們是怎樣睡覺的?”
(2)學習第二段:
“太陽出來了,手指寶寶要怎么樣了?”
(1)教師完整范念歌詞。
“手指寶寶睡覺醒來的事情老師要來說一說呢!”
(2)師幼配樂念歌詞。
“你們想不想來說一說呀?”
“手指寶寶睡覺醒來的事情老師還會把他唱出來呢!”
“手指寶寶說你們唱得真好聽,可是第一段的時候手指寶寶在睡覺,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呀?能不能把他們吵醒呀?第二段手指寶寶醒來了,很開心,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呢?”
“手指寶寶真有趣,你們想不想來學一學手指寶寶呀?”(請五位幼兒上來分別充當無個手指寶寶,其他幼兒唱歌,進行角色表演。)
“你們還想玩手指寶寶的游戲嗎?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手指律動教案篇六
1、能聽指令,較準確地指出物體的位置。
2、樂意參與游戲活動,并通過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對同伴的認識。
1、貼紙若干;
2、玩具筐一個;
3、玩具若干。
一、手指娃娃。
1、呈現(xiàn)貼有娃娃笑臉的食指,“手指娃娃本領(lǐng)可大了,它能幫我找到很多東西。不信,讓我們來考考它?!?BR> 2、出示玩具筐。
“這里有一個玩具筐,里面藏了許多玩具。下面,老師就要請手指娃娃來幫我找到我想要的玩具?!苯處熾S意說一筐內(nèi)玩具名稱,然后用貼有娃娃笑臉的手指指向該玩具。“在哪里?在這里?!?BR> 3、進行兩三次演示后,鼓勵幼兒嘗試。
“寶寶們的手指娃娃本領(lǐng)大不大呀?讓我們一起伸出食指來指一指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在哪里?看看它是不是也能找得到?!?BR> 二、眼睛、鼻子、嘴巴。
1、幼兒聽指令,找出自己臉上的相應(yīng)器官。
“眼睛眼睛在哪里?鼻子鼻子在哪里?嘴巴嘴巴在哪里?……”
2、對積極參與的幼兒予以表揚,鼓勵只看不動的幼兒參與進來,獎勵每個幼兒一張笑娃娃貼紙,貼在食指上以進一步加強其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找朋友。
“剛才寶寶們的手指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本領(lǐng)真大!手指娃娃可高興了,它也想找好朋友們一起來做游戲。它要找誰呢?”
“手指娃娃要找好朋友(幼兒姓名)一起做游戲,在哪里?”
幼兒聽到姓名后,指出相應(yīng)的.幼兒或老師,被叫到的幼兒指向自己。
四、延伸:合唱歌曲《找朋友》。
活動反思:
1、為了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我采用了將笑臉娃娃的貼紙貼于幼兒食指上,然后進行指認的方法。由于有了“手指娃娃”這樣一個較為形象直觀的對象,幼兒不再是主觀的單一指認,而是作為第三者來控制“指娃娃”指認出老師提問尋找的事物,從而增強了指認活動的趣味性,孩子們對這種方式也很感興趣,并學會用食指來指認事物。
2、在讓幼兒用手指出同伴的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在聽到老師報出幼兒姓名后,大部分幼兒能較快地用手指向該幼兒,并高興地告訴老師:“在這兒呢!”,從而反映出大部分幼兒已基本認識班中幼兒,但少數(shù)幼兒可能還有些記不清,不能馬上指出幼兒,而是看其他孩子找出幼兒后才確定下來,指向該幼兒。也有部分幼兒只是坐在一旁觀看,不太愿意動手找出幼兒,在老師的個別提問下,才用手指出幼兒。
3、托班年齡的幼兒多為獨立游戲或平行游戲,交往很少,外加入園時間不長,相互間的認識有限,通過此次指認幼兒的活動,可以幫助幼兒更直接地認識同伴,這樣不僅能促進幼兒今后相互間的交往,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活動。
這種簡單的小游戲,在與托班孩子玩起來的時候特別有趣,不僅孩子玩得特別開心,而且也能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
手指律動教案篇七
手指操
1,小蟲蟲
一條小蟲蟲、一條小蟲蟲,爬上你的腿、爬上你的腿,咬你的屁股咬你的嘴。(伸出兩手的食指比劃)
2,數(shù)一數(shù)
1、2、3、4、5、12345,
(快慢結(jié)合)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
一條線兩條線三條四條五條線。
(兩手胳膊往上一層一層放高)
一間房兩間房三間四間五間房。
(兩手拍手合攏打開)
12345,我們大家都會數(shù)。
3,手指敲鼓
上敲敲、咚咚咚,下敲敲、咚咚咚,
上下一起敲、咚咚咚咚咚。
你敲鼓、我敲鑼,你敲鑼、我敲鼓,
大家一起敲、咚咚咚咚咚。
4,小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拍手),我說走、它就走(食指中指放在胳膊上做往上走路狀)
快快走都頭頂上,接著走到鼻子上,
然后走到肩膀上,最后把它放腿上。
我的小小手最棒!(伸出大拇指)
5,石頭剪刀布
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
一把剪刀一塊石頭變成小白兔。
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
一把剪刀兩把剪刀親親小白兔。
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
一把剪刀一塊布抓住小白兔。
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
一塊布兩塊布我是章魚不是小白兔。
6,黑貓警長
黑貓警長黑貓警長喵喵喵,
開著警車開著警車嗚嗚嗚,
小小老鼠小小老鼠哪里逃,
一槍一個一槍一個,消滅掉!
7,卷白菜
卷卷卷白菜,卷完白菜剝白菜。
剝剝剝白菜,剝完白菜洗白菜。
洗洗洗白菜,洗完白菜切白菜。
切切切白菜,切完白菜炒白菜。
炒炒炒白菜,炒完白菜吃白菜。
吃吃吃白菜,吃完白菜有力氣!
8,小手拍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食指伸出來。
教師:眼睛在哪里?幼兒:眼睛在這里。
可以輪流交換指出五官某個位置,注意語氣一定要輕。
9,小白吃肯德基
小白小白上樓梯,打開電視機。
遙遙小天線,調(diào)調(diào)小頻道。
電視不好看,關(guān)掉電視機。
小白小白小白下樓梯,去吃肯德基。
漢堡呀漢堡、薯條呀薯條、
雞翅膀呀雞翅膀、雞大腿呀雞大腿,
吃得好跑啊,坐下來休息一會。
10,大瀑布
山公公,愛織布;沒人買,掛高處。
天天掛,月月掛;原來是條大瀑布。
課前律動
可以根據(jù)節(jié)奏邊念邊做動作,可根據(jù)班級情況自己編排動作。
1,小小白兔
小小白兔跳跳跳,看到朋友說你好。
長長耳朵搖搖搖,每天都吃紅蘿卜。
紅紅眼睛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快樂跳舞我最棒。
甜甜可愛笑笑笑,開心活潑就是我。
2,小花貓
小花貓喵喵喵,餓的肚子咕咕叫。
左瞧瞧、右看看,地上小魚快吃掉!
3,小飛機
小飛機,飛飛飛;飛上去,飛下來;
飛得快,飛得慢;飛來飛去真好玩,真好玩!
4,學做小海軍
我是小海軍,天天練本領(lǐng);
拿起小手槍砰砰砰。
我是小海軍,天天練本領(lǐng);
舉起望遠鏡看得清友清。
我是小海軍,天天練本領(lǐng);
開起小炮艇轟轟轟。
我是小海軍,天天練本領(lǐng);
騎著小馬車駕駕駕。
一二一、一二一,我們向前進、我們向前進。
老師:立正!幼兒:一二!
5,拍手
嘿!嘿!嘿!
教師:小手拍起來!幼兒:我就拍起來!
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前拍拍后拍拍,我的小手拍起來。
拍拍上,上面有條中國龍,飛飛飛飛飛飛。
拍拍下,下面有頭亞洲象,卷卷卷卷卷卷。
拍拍左,左面有只大熊貓,走走走走走走。
拍拍右,右面有只東北虎,跳跳跳跳跳跳。
拍拍前,前面有只千里馬,跑跑跑跑跑跑。
拍拍后,后面有條大白鯊,游游游游游游。
6,拍手踏腳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揮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zhuǎn)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小腳小腳走走,我的小腳走起來;
小腳小腳走走,我的小腳踮起來;
小腳小腳走走,我的小腳跑起來;
小腳小腳走走,我的小腳蹦起來;
蹦起來!
7,全身運動操
左看看右看看,轉(zhuǎn)個圈兒游一游;
游啊游游啊游,跳到岸上看一看。
游啊游游啊游,跳到岸上聞一聞。
跑過沙灘、跳過土坑,打獵了打獵了,
耶!勝利了!
手指律動教案篇八
1、激發(fā)幼兒對手指點畫活動的興趣。
2、注意用食指在指定的顏料盤中蘸顏料,保持手指和畫面的干凈。
3、引導幼兒初步學習用食指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點畫圓點,表現(xiàn)斑點狗身上的花紋。
4、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shù)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黑色顏料、抹布若干。小狗實物一個。
教師出示小狗玩具,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狗玩具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它是誰呢?(出示玩具狗,引導幼兒和小狗打招呼。)
2、引出幫小狗印衣服教師:小狗和我們小朋友打招呼的時候為什么不高興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幼兒猜測)教師:我們一起來幫它做一件衣服吧!
用食指點畫圓點,表現(xiàn)斑點狗身上的花紋。
1、教師伸出食指,啟發(fā)幼兒用食指蘸上黑色的顏料在小狗的`身上點黑色的斑點。激發(fā)幼兒操作的欲望。
提醒幼兒在輪廓線內(nèi)畫黑斑點,注意畫面整潔。點畫完畢后將食指在抹布上擦干凈。
利用其他形式練習手指點畫。
這次活動在整個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上,層次清晰,我首先運用擬人的手法引題,激發(fā)了幼兒的參與興趣。其次我講解的語言富有童趣,拉近了師幼之間的距離,符合小班幼兒心理特征。通過老師的指導后,幼兒的作品畫面較干凈,畫出的斑點分布較均勻,并且都是在輪廓線內(nèi)點畫。從幼兒的作品效果來看,幼兒已經(jīng)掌握了棉簽畫的技巧和常規(guī)操作方法,使畫面看起來更豐滿,斑點更圓潤,知道點完后用抹布擦手保持畫面干凈。
手指律動教案篇九
1、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2、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十個好朋友》
兩個大拇指,比比一樣高;互相點點頭,接著彎彎腰。
兩個小拇指,一樣都靈巧;互相拉拉手,接著問聲好。
食指,中指,無名指;樣樣事情離不了。伸出雙手數(shù)一數(sh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我有十個好朋友。
《小猴子和鱷魚》
5只小猴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啊,??;
4只小猴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啊,??;
3只小猴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啊,啊;
2只小猴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啊,??;
1只小猴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啊,啊,?。?BR> 沒有小猴蕩秋千
《小狐貍 》
兩只小狐貍,樣子很神氣;玩著蹺蹺板,還有轉(zhuǎn)轉(zhuǎn)椅。
要做好朋友,不能耍脾氣;你讓我來,我讓你。快快樂樂做游戲
《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甜又甜,小小山楂圓又圓,
媽媽寶寶一起串,串起糖葫蘆過新年。
《螃蟹》
螃蟹一啊,爪八個呀;
兩頭尖尖,這么大呀。
橫著爬呀,豎著過呀;
舉著鉗子,跑得快呀。
《海底世界》
小貝殼,像房子,一開一關(guān)棒棒棒。
小海馬,卷尾巴,一來一去柔柔柔。
八爪魚,長胳膊,一伸一縮游游游。
大鯊魚,真危險,張嘴閉嘴嗷嗷嗷。
《瓜瓜花》
西瓜圓,南瓜扁;黃瓜長,絲瓜尖。
冬瓜有花頭上戴,香瓜吃起甜又甜。
《 大瀑布》
山公公,會織布;沒人買,掛高處。
天天掛,月月掛;原來是條大瀑布。
《包子卷子》
包子這么大,包子這么長;打開看一看,里面包著糖。
左看看,右看看,寶寶嘗一嘗。
《幸福的家》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媽媽,
我們相親又相愛,快快樂樂笑哈哈。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活動課對幼兒的作用有多么重要,孩子們在玩耍中學到知識,從知識中獲得快樂。我在開展這個活動的時候,一方面忽視了反應(yīng)較慢的學生,剛開始這部分學生還能跟著我的思路進行游戲,可是到了后面他們就不知道該做什么了,所以有的孩子看著其他小朋友做,有的孩子在教室隨意走動講話等。另一方面就是游戲時間過于急促,很多小朋友還沒有玩盡興。下一次我還會重新和孩子們開展這個活動,我將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在上課的過程中,我要做到平和,冷靜,隨便,讓幼兒感到放松,自然。
2、在找顏色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在聽課的老師中找找,我們教師可說:“呀,你真聰慧,那么我們請這位老師舉起你的手,讓全部小朋友都看見你漂亮的衣服)等。
3、每個過程自然過渡,不必太強調(diào)幼兒遵守紀律,教師要把好度,能放得開,也能收得回。
4、對幼兒出乎意料之外的回答,老師要給予積極的肯定,然后加以引導。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
1.培養(yǎng)幼兒對手指點畫的興趣。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手指的靈活性。
3.提高幼兒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1.課件:打籃球;課件:彩球。
2. 課件:涂色-球,印有球的輪廓的畫紙,各種顏色。
重點:手指靈活的點畫。
難點:掌握好手指的力度,點出大小不同的畫點。
一、導入
1.課件演示:打籃球
指導語:這些運動員在干什么?(打籃球可以鍛煉身體)
你們喜歡玩球嗎?
2.課件演示:彩球
指導語:大家看這個彩球真漂亮,你們喜歡這個彩球嗎?
二、導入
1.指導語:現(xiàn)在,我們就來制作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彩球。
2.出示范畫
指導語: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個彩球是用什么方法畫出來的? (幼兒討論,發(fā)言)
3.示范手指點畫。
(1)用食指先蘸一種顏色,點一下,然后離開一點空隙再點一下。
(2)把手指擦干凈,用食指再蘸另一種顏色,在空隙出點畫。
(3)用同樣的方法,換顏色,繼續(xù)點畫。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一定要把手擦干凈再換另一種顏色。
(2)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大膽點畫。
三、結(jié)束
1.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互評作品。
2.教師從畫面的顏色布局和點畫的均勻方面進行講評。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進行球類運動。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一
1.能夠與老師共同做手指游戲。對手指游戲產(chǎn)生興趣。
2.探討小腳的動作,知道小腳也會很多的本事。引發(fā)孩子們對小腳的探知。鍛煉孩子小腳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利用小腳畫畫。激發(fā)孩子們對顏色的喜愛。
顏料。廢舊的報紙。舒緩的音樂。
1.問好歌,利用《哈嘍歌》跟小朋友相互問好。產(chǎn)生師生互動,打破陌生感。
2.手指游戲:小朋友都跟張老師做了好朋友,張老師的小手也想和小朋友的小手做好朋友來一起做游戲。我們跟老師一起讓我們的小手動起來吧。
幼兒跟老師一起做手指游戲。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拍,握,轉(zhuǎn),捏,彈,捶,等動作)
3.我們的小手真的是多才多藝啊,會做這么多的動作和游戲,我們的小腳也不干示弱了。它說我也會做游戲。那么我們的小腳會做什么呢?(幼兒探討,用小腳會做什么動作和游戲)。
教師給與引導。并給與及時的肯定和認可。 幼兒和老師一起利用小腳做游戲。(腳尖點點、雙腳跳跳、踩踩,勾勾,交叉等動作)
4. 小腳不但會做游戲,還是個神奇的小畫家呢。你們信嗎?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引發(fā)他們試試的欲望。大家一起利用小腳作畫,讓我們把襪子脫下來,讓小腳行動起來吧?。_踩顏料,在報紙上自由作畫。)
5.欣賞自己的作品。
這節(jié)活動我選用的是上海建構(gòu)教材的一節(jié)內(nèi)容。它以主題模式為特色,又以整合的形式展現(xiàn)給大家。同時我打破了以往的照本宣讀的教學方法。把課程向外擴展和延伸。本節(jié)活動,不是要求孩子要畫出多么美麗的畫面,而是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參與的快樂。在參與中體驗創(chuàng)作的愉悅感。從中感受色彩帶給人類的美感。整節(jié)活動孩子們能夠主動的配合老師,積極的參與到創(chuàng)作。我們的綱要要求新一代的幼兒教師具有創(chuàng)新和探索精神。讓我們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給孩子一片想象和創(chuàng)作的空間吧!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二
1、 詞卡、兒歌字卡。動物頭飾各式各一個、手圖片一張。
2、 電腦課件制作一組。
3、 錄音機、錄音帶。
活動目標
1、 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并鼓勵幼兒根據(jù)兒歌大膽用手指頭變魔術(shù)。
2、 感知漢字:毛毛蟲、小白兔、小花貓、螃蟹走、小鳥飛。
活動過程
1、 出示小手,引起幼兒的興趣。
(1) 唱歌曲入場找位置。
(2) 介紹小手。
老師作神秘地說:“今天我?guī)砹艘粯訓|西,看看是什么?”出示小手:“是什么呀?對了這是小手!我們的小手可以干什么呀?小手真有用, 而手指還可以變摩術(shù)?!?BR> 教師伸出一個手指頭問:“想一想一根手指頭可以變什么??”出示手指頭漢字認讀。提問“二、三、四、五”根手指頭又可以變成什么?并同時出示應(yīng)的詞讓幼兒認讀?!靶∨笥颜姘舳甲兊煤芎?
2、引導幼兒觀看電腦課件。
老師:“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們看手指頭變魔術(shù),小朋友看的時候看清楚手指頭變成了什么,看完后告訴老師!”“嘩,手指頭真棒,都會變魔術(shù) ”。
(1) 一根手指頭變成了什么?(毛毛蟲)出示字卡認讀。
(2) 二根手指頭變成了什么?(小白兔)出示字卡認讀。
(3) 三根手指頭變成了什么?(小花貓)出示字卡認讀
(4) 四根手指頭變成了什么?(螃蟹走)出示字卡認讀
(5) 五根手指頭變成了什么?(小鳥飛)出示字卡認讀
3、 請幼兒先聽老師念兒歌,再跟老師一起讀兒歌、玩手指游戲。
老師把這個魔術(shù)編成了兒歌給小朋友聽,小朋友聽一聽這首兒歌叫什么名字?(看課件學兒歌)手指頭伸出來,我們一起來學習手指頭變魔術(shù)。這首兒歌真棒,還可以做游戲,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念兒歌做游戲。
4、 請幼兒戴上頭飾邊表演邊念兒歌。
小朋友都變得很好,你們看連我手上的小動物們也想變魔術(shù),有誰想上來變魔術(shù)呀?小朋友真棒,請把小動物再送給別的小朋友,請他們也來表演。(直到所有小朋友都完過)
今天除了老師在看你們表演還有小動物也來看你們表演了,你們看,是誰呀!我們再找找看還有那些小動物呢?嘩,有這么多的小動物呀!那我們就跟小動物們一起玩小孩小孩真愛玩的游戲。
老師和小朋友念:“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摸摸xx(手指頭、毛毛蟲、小白兔、小花貓、螃蟹走、小鳥飛)跑回來。小朋友根據(jù)教師出示的詞進行游戲。
《幼兒園一根手指頭教案》反思:
本學期《幼兒多元能力探索課程》的健康活動“愛幫忙的小手”延伸。在施教過程中,我主要采用了觀察發(fā)現(xiàn)法、模仿法、游戲鞏固法。以“幼兒的手”為切入點,活動開始,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對手有感性認識,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引導幼兒產(chǎn)生活動興趣。
然后通過觀察,讓孩子們說說一根手指頭變成了什么?依次類推,讓孩子數(shù)一數(shù)手指的個數(shù),做一做小動物,并利用圖片幫助孩子理解兒歌內(nèi)容,這樣,層層剝平,逐個掃除學習上的障礙。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尤其對我們小班孩子們對玩手指游戲非常感興趣,也非常認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了孩子們手指游戲帶來的快樂,在變魔術(shù)中不斷提高。
活動中也存有不足之處:如孩子用三個手指和四個手指表演時遇到了困難,教師應(yīng)注意練習的密度;在孩子表演時要加強互動,幫助其他孩子一起來朗誦,可以進一步鞏固兒歌。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三
康鳳哲是我班的插班生,單純可愛,淘氣任性。剛來的幾天我們就發(fā)現(xiàn)他有一個壞習慣——愛啃手指。在午睡、上課、游戲時都會發(fā)現(xiàn)他將手指放入嘴里啃。拿他的手指看了一下,每個手指都光禿禿的,指甲已經(jīng)啃到肉里面去了。看著他聚精會神的啃手指的樣子,好象世界上再沒有其他事比這更重要的了。
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后,我馬上到康鳳哲家和他媽媽進行交流。他媽說小時侯兒子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爸爸媽媽是做生意的,沒什么時間陪兒子。等媽媽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并覺得很嚴重時,兒子已經(jīng)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于是在家里進行討論如何幫兒子改變這一現(xiàn)象,媽媽的提議遭到家里人的反對,爺爺說:“我兒子現(xiàn)在還在啃手指,現(xiàn)在不也很好嗎!生意做的也很成功的。這有什么問題啊!”于是兒子的問提成了媽媽一個人的問提,再說家里還有爸爸這一榜樣在,只靠媽媽一個人的教育和提醒,兒子啃手指一直沒什么改變。慢慢的媽媽也看之任之了。
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康鳳哲的啃手指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嬰兒期的行為的延續(xù);
2、沒有合適的玩具,把自己的手指做為玩具來玩。
3、“榜樣”的教育作用。
1、用故事的形式讓孩子了解啃手指的壞處。
我將啃手指會產(chǎn)生的后果用故事《沒人喜歡的手指》講給他聽,讓他自己去故事里尋找為什么這些手指與別的小朋友的手指不一樣。當他從故事找到答案后,很緊張的問我:“老師,我的手指會不會也變大變粗???”我笑著跟他說:“只要你從現(xiàn)在開始下定決心改掉啃手指的習慣,我相信你的手指會跟小朋友一樣漂亮的。”他聽了很高興地,自言自語的說:“我不能再啃手指了?!蹦翘焐衔缟险n的時候,他又不知不覺的把手伸進了嘴里,我馬上用眼神及時制止了他,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馬上放下了手,認真的聽起了課。
2、用各種方法轉(zhuǎn)移孩子啃手指的注意力
啃手指的習慣不是一兩天能改掉,所以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而且他已成習慣,要改不太容易。在初期,我努力讓他將啃手指的次數(shù)減少,從每天三四次到一兩次。有時他啃手指是無意識的,這就要我們老師的監(jiān)督,在他睡著后,要監(jiān)督他,不讓他將手指放入嘴中啃,他有時會控制不住,于是我馬上分散其注意力,提供串珠、拼圖、剪貼等精細的手工活動,鼓勵他控制啃手指,集中精神完成任務(wù),逐步讓他忘記要啃手指。實在控制不住時,我就會和他一起講笑話、故事,讓他忘記啃手指的念頭。
3、厭惡治療。
這個以前我們也有小朋友用過,通常情況下會用些令孩子厭惡的溶液涂在他的嘴唇或手指上,如食用醋、黃連素溶液、風油精等。這個主要讓孩子在家里用,因為家里沒人監(jiān)督,如果家園不配合的話,想改變這一現(xiàn)象更是難上加難。
4、家園一致,共同探討教育方法
我們在家訪中知道,康鳳哲爸爸媽媽比較忙。愛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孩子也會啃手指的,希望家長抽空多陪陪孩子。為孩子著想,空的時候和孩子談話、唱兒歌、玩積木或看圖書等,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忘記啃手指。在園我們努力嘗試各種教育方法,并讓他們積極地配合我們的教育方法,主動參與幼兒園的各種活動,逐步建立科學的育兒觀。還有讓爸爸在家特別是在兒子面前盡量控制自己,不要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和兒子一起改變啃手指的習慣,還可以跟兒子一起比賽,增加改變習慣中的動力。
通過半年的家園配合,康鳳哲啃手指的現(xiàn)象減少了,上課也能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平時做事也認真主動了。雖然啃手指的現(xiàn)象還存在,不過,啃手指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了。我相信只要家園繼續(xù)努力配合,針對情況適時調(diào)整教育策略,他會改掉啃手指的習慣。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四
1、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部分名稱,認識五個手指。
2、學習簡單的保護手的方法。
3、積極參與與手偶游戲活動,引導幼兒認識手。
4、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5、引導幼兒樂于交流,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1、塑料做的大手
2、每個人5個套在手上的紙偶。
3、幻燈圖片(一)(二)。
1、教師出示塑料做的"大手"做游戲,引導幼兒認識手。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歡樂的朋友,你們想知道她是誰嗎?我是一只歡樂手,請你們伸出一起伸出手跟我來做游戲。搖搖你的手,轉(zhuǎn)轉(zhuǎn)你的手。彎彎你的手指,大家游戲真快樂。
教師:剛才你們是用什么跟歡樂手做游戲的?請把你的小手舉起來,我們每人有幾只手?小手是什么樣的?比一比手指長的一樣嗎?(啟發(fā)幼兒說出手指、手心、手背、指甲等。)
小結(jié):我們都有兩只手,共有十個手指。我們的手指不一樣長、不一樣粗,手指上還有指甲,手分手心和手背。
2、紙偶表演,引導幼兒了解各個手指的名稱。
幼兒用自己的手練習說手指的名稱。
3、討論我們的小手的作用。
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的玩具,我們一起玩一玩。玩好后提醒孩子將玩具收拾。
小結(jié):小手是我們的朋友,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的小手真棒,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小朋友長大了。能做許多的事情,小手的本領(lǐng)真大。
4、師幼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小手?
教師:小手是我們的朋友,應(yīng)該怎樣來保護我們的小手?
師幼一同觀看(手指兄弟一):圖上有尖利的東西。
教師:這些東西能玩嗎?為什么?
師幼一同觀看(手指兄弟二):冬天小朋友在戶外戴著手套。
教師:天冷了,我們要怎樣保護小手?
教師小結(jié):小手的本領(lǐng)真大,我們要好好的保護自己的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天冷了要及時的擦護手霜戴手套。平時手臟了要及時的洗手,保持小手干凈。
在平時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自己洗手,掌握洗手的準確方法。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jīng)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五
1、學習用手指畫一串串圓圓的葡萄,要求圓與圓之間既有空隙,又相互連接。
2、學會正確蘸色,手指上以不滴水為宜。
3、保持桌面干凈,不亂畫。
1、每桌兩只內(nèi)盛紫色水粉顏料的調(diào)色盤,一塊擦手濕毛巾。
2、示范用紙一張,畫上葡萄藤、葉。
3、葡萄兩串。
1、師生問好!
2、引出課題。
出示一串葡萄。
師:小朋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好吃的水果?(葡萄)
師:一顆顆葡萄都是什么形狀的?(圓形)
師:看一看葡萄是怎樣組成串的?
引導幼兒說出每串葡萄都是由許多顆圓圓的葡萄組成的,上部、中間多,尖端少。
3、講解、示范。
(1)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手指畫葡萄。先從藤稍開始畫。右手食指蘸上顏料在紙上按一下就成一顆圓圓的葡萄。再稍稍離開畫第二顆……上部和中間畫得多,往下漸漸減少,尖端畫一顆。這就成了一串葡萄。
(2)請一幼兒示范,適時引導幼兒。
(3)幼兒集體練習:提醒幼兒蘸色要適量,葡萄之間要留空隙,不要糊成一片。
(4)幼兒作畫后把手放在濕毛巾上擦干凈。
4、講評。
選出畫得較圓,看起來又成串的作品讓幼兒欣賞。教師并給予表揚。
5、品嘗葡萄
把葡萄洗干凈分給全班幼兒一起品嘗,結(jié)束活動。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六
1.通過游戲,感受親情教育。
2.初步訓練手指的靈活度。
3.通過游戲,感受手指睡覺的樂趣。
重點:說到哪句話出哪個手指。
難點:伸出無名指。
活動方式:集體和個別結(jié)合進行
活動準備:提前進行關(guān)于手指名稱的談話。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不知道五只手指的名稱?(幼兒隨便說,不一定能說對,但沒關(guān)系。)
1.帶領(lǐng)幼兒初步認識“兒歌”中的手指名稱:大哥哥、小妹妹、小弟弟、你、我。
引導語:手指一家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手指游戲,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呢!
2.幼兒學習手指游戲,師做示范。
手指游戲內(nèi)容:
大哥哥睡了(伸出大拇指),
小妹妹睡了(伸出食指),
小弟弟睡了(伸出中指),
你睡了(伸出無名指),我睡了(伸出小指),
我們大家都睡了(雙手合璧裝睡覺)。
鈴聲響起… …
大哥哥醒了(打開大拇指),
小妹妹醒了(打開食指),小弟弟醒了(打開中指),
你醒了(打開無名指),我醒了(打開小指),
我們大家都醒了(打哈欠)。
3.重點指導:伸出無名指。
4.幼兒自由練習,教師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
5.幼兒以表演的形式進行展示。
“xxx小朋友眼睛一直看著老師,跟著老師一起做,手指非常靈活,做得可棒了。”
活動反思:
平淡、簡單的交流方式,強調(diào)創(chuàng)新,因為作為教師的我們永遠只應(yīng)該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七
1、能夠根據(jù)手指印畫內(nèi)容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并大膽進行講述。
2、嘗試用手指印添畫的方法表現(xiàn)事物的形象,體驗手指印畫的樂趣。
紙、印泥、記號筆、擦手布、背景音樂
1、提問導入活動。
師:幼兒伸出小手,看看,我們的小手各有五根手指,我們的手指能干什么呢?
2、教師在投影儀下進行手指印畫,引導幼兒講述。
師:我們的手指能做這么多事情,真能干??纯蠢蠋熡檬种高€可以干什么呢?(出示印泥)今天老師帶來了印泥,老師還能用手指和印泥來印畫出故事呢!
(1)師印畫花朵,引導幼兒說完整的一句話。
師:小手指,真能干。蘸一蘸,壓一壓。換顏色,擦干凈。蘸一蘸,壓一壓……
師:美麗的花朵開在什么地方(開在公園里的草地上)?
(2)師印畫蝴蝶,引導幼兒講述。
師:這朵花漂亮嗎?這么漂亮的花會把誰吸引過來?看!誰來了?
(3)師印畫蜜蜂,引導幼兒講述。
師:美麗的小花又把誰吸引過來了?看!誰來了?蜜蜂會對花兒說什么?
(4)師印畫蝸牛,引導幼兒講述。
師:蜜蜂、蝴蝶玩得正起勁的時候,看!又把誰吸引過來了?
3、幼兒根據(jù)自己意愿印畫。
師:美麗的花朵把蝴蝶、蜜蜂、蝸牛都吸引過來了,還會把誰吸引過來呢。
師:還有好多小動物也被吸引過來了,讓我們把它們印畫出來吧。
展示幼兒作品,請幾名幼兒說一說,幼兒集體說一說。
師:這是誰印畫的呀?請你說一說你印畫了什么?它們會對小花說什么?
5、教師印畫,引導幼兒講述。
師印畫小姑娘,引導幼兒講述。
師:美麗的花朵吸引了這么多小動物,它們都和小花做了好朋友,小姑娘也被吸引過來了,看!她在干什么?(采花)
師小結(jié):花兒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不能把它采走,我們都要愛護她。
6、師幼完整講述。
原來手指也能印畫出好聽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講一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7、結(jié)束活動。
師:我們的手指真能干,能印畫出好聽的故事。那我們還能印出什么好聽的故事呢,讓我們回去試一試吧。
手指律動教案篇十八
使幼兒認識到吸吮手指對身體的不良影響,幫助有吸吮手指習慣的幼兒逐步克服這種習慣。
活動準備 制作一個指偶(帶有痛苦的表情),一些顏料。
1、教師把指偶套在大拇指上,假裝自己就是指偶,痛苦地說:由于小朋友總是吸吮我,給我?guī)砗芏嗤纯?,我變得很難看,“駝了背”什么事也做不了。
3、通過游戲,使幼兒知道,要注意保護手指,并經(jīng)常洗手,保護手的干凈,做一個愛清潔的好孩子。
了解有吸吮手指習慣的幼兒情況,進行個別輔導。不能以生硬的命令或批評的方式糾正幼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