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經歷一段特殊的時刻,或者完成一項重要的任務時,我們會通過反思和總結來獲取心得體會。心得體會是我們對于所經歷的事件、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和反思。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一
作為一名學生,我很榮幸能夠有機會參加“延安紅色學習”活動,深入學習毛澤東和黨中央在延安時期的偉大思想和精神。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感紅色黨史是一面歷史的明鏡,可以讓我們認識歷史、把握現在、展望未來。接下來,我將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感悟,分享一些對這次活動的思考和感受。
第二段:學習延安紅色歷史的意義
通過學習延安紅色歷史,我對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革命理論、革命斗爭形式以及革命方法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延安時期,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民主力量的歷史性勝利。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長征途中千辛萬苦、艱苦奮斗,最終實現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這次學習讓我更加明確地認識到革命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性,并深刻感受到了毛澤東思想的卓越性和指導性。同時,也進一步認識到領導核心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在領導層的核心作用在共產黨的建設、發(fā)展和革命事業(yè)中的十分重要。
第三段:學習紅色精神對我的啟迪
在這次學習中,我深感到了紅色精神強大的鼓舞和啟迪。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代革命家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下,咬牙堅持、不屈不饒,為了正義事業(yè)和民族利益,詮釋了什么是“堅定革命信念,奉獻革命精神”。他們以自己的行動向我們展示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支持著我們戰(zhàn)勝了任何困難。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放棄,不放手,充分發(fā)揚紅色精神,不斷地為夢想努力奮斗。
第四段:“紅色學習”的重要性
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幫助我們認知和定位自己與時代的關系。而“紅色學習”非常重要,因為它提供了一種特殊的學習模式。它不集中在故事和細節(jié)上,更加重視內在的思考和理解。如此一來,我們更能理解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復雜性,懂得如何在現代中國融入中國的核心精神,自然也可以更好地為中國未來做出貢獻。
第五段:總結
總的來說,這次學習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讓我對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堅定革命信仰、奉獻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我們要牢記革命先烈的拼搏和犧牲,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堅定奮斗的信念,朝著我們的目標奮斗。我們要時刻銘記紅色革命精神,努力拼搏,勇于創(chuàng)新,時刻銘記共產黨員的使命旗幟,為建設美好的中國而努力。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二
20__年10月28日,我跟隨城郊聯(lián)社黨員們開始赴延安紅色教育之旅。親眼見到傳說中的楊家?guī)X、寶塔等革命圣地,親身感受延安精神的內涵,接受一場紅色的心靈洗禮。
經過長途的顛簸,一路感受延安革命老區(qū)的面貌,黃土高坡,天高地闊,丘壑縱橫,古樸渾厚,只有這樣的風土才養(yǎng)育出勇敢淳樸的老區(qū)人民吧。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居住在楊家?guī)X。
到達楊家?guī)X革命舊址正是早晨,延安初上,霞光萬丈,群山中的圣地一片安詳。青磚灰瓦的建筑,門前一片青草,兩棵翠柏,里面幾排破舊的桌椅,若不是門口的牌子,任誰也想不到這就是中共中央七大會址吧,從小學的課本里就看到的照片,充滿了神圣的地方!華麗麗的游客與閃光燈,充斥著不大的會堂,墻壁上的照片記錄著曾經發(fā)生在這里的故事,每一件事都已載入歷史。享受著老前輩用生命換來的美好時代的我們,如今回到這里,心里只剩下銘記和感恩!
在會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著一排窯洞,這就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同志們當年的住所。一座低矮的土墻圍起來的小院子,山坡里開鑿出的三間窯洞,屋里一桌,一椅、一床,簡陋到無法再簡陋,這就是毛主席曾經生活了八年的地方!懷著無限的崇敬,我走過屋里屋外的每一個角落,當我停下來仰望東方的時候,太陽正跳上遠方的山崗,一片清澈明亮!
讓我震撼的不只是生活條件的簡陋,更是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革命前輩帶領人們堅持度過中國歷史、黨的歷史上最為困難、關鍵的幾年,在困難中完成解放全中國的艱巨任務。這期間,中共中央繼續(xù)指揮抗日戰(zhàn)爭敵后戰(zhàn)場并領導了解放戰(zhàn)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
我越發(fā)相信,在堅定信念的鼓舞下,任何想象不到的困難都能克服。老前輩們?yōu)槲覀儎?chuàng)造出今天的世界,我們又有何理由再找任何借口、再為自己分辨呢?這一趟紅色之旅,讓我更深刻體會到了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讓我們把延安精神帶到今后的工作中,讓信用社的發(fā)展更上層樓!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三
延安紅色實踐是中國革命歷史中的重要一頁,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困境中艱苦奮斗、追求真理的歷程。通過對延安紅色實踐的學習和思考,我深刻體會到了其對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和革命事業(yè)做出的重要貢獻。延安紅色實踐體現出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勇于實踐的精神品質以及民主的組織原則。下面我將從這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延安紅色實踐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堅定追求。在當時中國正面臨國家分裂、民不聊生的困境下,中國共產黨人堅定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道路。他們深信只有通過革命、通過推翻舊社會,才能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延安紅色實踐可以說是中國共產黨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堅持著其理想信念的有力證明。
其次,延安紅色實踐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科學的思維方法。在延安日益惡化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人必須進行新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他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實施改革,推動革命事業(yè)的進步,從而逐漸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思維方法。通過實踐的磨礪,中國共產黨人及時調整策略,順應時代潮流,從而取得了取得了革命事業(yè)的勝利。
再次,延安紅色實踐弘揚了中國共產黨人勇于實踐的精神品質。中國共產黨人面臨的是一系列的艱難險阻,但他們從不退縮,勇于直面困難,敢于冒險,堅決頂住各種艱難險阻,不斷推動革命事業(yè)的發(fā)展。正是他們這種勇于實踐的精神品質,使得中國共產黨能夠在艱難險阻中迎難而上,取得了長征、抗戰(zhàn)等一系列重大勝利。
最后,延安紅色實踐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追求民主的組織原則。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建立的各種組織,均體現了高度的民主性。各級黨組織的選舉都是通過普選,任何人都能參與競選,領導者也能隨時被罷免。這種組織方式使得黨內的民主監(jiān)督得以實現,從而真正實現了黨內的民主自治。延安紅色實踐為中國共產黨制定了一套民主的組織原則,為中國共產黨后來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總之,延安紅色實踐是中國共產黨發(fā)展和革命事業(yè)中的一段重要歷程。通過學習延安紅色實踐,我們不僅僅能夠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勇于實踐的精神品質以及民主的組織原則,還能更好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歷經磨難、艱苦奮斗的歷史背景和重大意義。延安紅色實踐是我們繼承和發(fā)揚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應該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始終以延安紅色實踐為榜樣,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勇于實踐,追求真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四
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多少年了,我只能從書本里、影視中、報刊上了解到它光輝的歷史,看到它雄偉的身影??傁胗幸蝗漳苡H臨延安去瞻仰它的風采,感受老區(qū)人民淳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范。2017年2月15日至16日2天,我們組織了家庭延安紅色旅游,2天下來,感慨多多,一言難盡!
延安,陜北的一個小城,這里留下了黨的戰(zhàn)斗足跡。翻開中國的現代革命史,延安這個名字永遠都閃耀著光輝,對它的功績,怎么評價也不會過分。陜北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開展革命運動較早的地區(qū)之一。1931年以后,劉志丹、謝子長等,在陜甘寧邊區(qū)和陜北領導游擊戰(zhàn)爭、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地,使這里成為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全國保存的一塊較大的紅色區(qū)域。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領紅一方面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與西北紅軍和先期到達陜北的紅25軍勝利會師,最終成為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誠如毛澤東所言:“沒有這塊土地,我們就下不了地”。從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zhàn)斗了13個春秋,被后世稱為“延安時代”。
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動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遺址,這里是我們新中國紅色政權的搖籃。懷著崇敬的心情,我們到王家坪、楊家?guī)X、棗園參觀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張聞天、彭德懷等中央領導的故居和中央機關辦公地。就是在這樣狹小、陰暗、簡陋的窯洞里,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雄才大略,運籌帷屋,決勝千里,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就是在這窯洞的小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在這里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篇章。延安,作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圣地而永載史冊。
這次家庭延安紅色旅游,我們還參觀了黃河壺口瀑布、黃帝陵、秦始皇陵等。黃土地、黃皮膚、黃河水,這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fā)源地,華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黃帝在這里留下光輝的足跡,九曲黃河,萬里泥沙,浩浩蕩蕩,想我中華泱泱大國,幅員遼闊。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讓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熱愛這片土地。歷史上多少英雄兒女為之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中國。了解歷史,展望未來,這也激勵著我們?yōu)榱俗鎳姆睒s富強,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奮斗!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五
第一段:延安紅色實踐的背景和重要性(簡述延安紅色實踐的背景,熱土培育英杰,理論與實踐相得益彰,對中國革命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延安紅色實踐作為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階段,承載著中國共產黨在極端困難的局勢下進行自身建設和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歷史責任。延安的土地肥沃,熱情好客的山區(qū)人民為革命事業(y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紅軍戰(zhàn)士和黨員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犧牲為延安鋪出了一條道路,使理論與實踐相得益彰,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段:紅色實踐的重要探索和成果(總結紅色實踐在農村、軍事、文化、黨建以及國際交往方面的重要探索和成果)
延安紅色實踐在農村方面,重視農業(yè)生產,實行農村合作社,改良農具,培訓農民,提高農業(yè)產量,為解決農村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思路與方法。在軍事方面,奪取了長征根據地勝利,建立了堅實的部隊,形成了一套靈活機動的戰(zhàn)術與指揮方法。在文化方面,延安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革命文化,培育了一大批文化工作者,用文藝作品宣傳和弘揚了共產主義的理想。黨建方面,延安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積極開展黨內斗爭,完善黨的組織制度,加強黨的領導力量。在國際交往方面,延安為建立以獨立自主為原則的國際關系做出了重要貢獻,派出了擔任重要國際職務的革命家,使中國共產黨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第三段:對延安紅色實踐的體會(自身在研究延安紅色實踐中的收獲和體會)
延安紅色實踐為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歷史經驗,使我深刻認識到革命的艱辛,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的重要性。紅軍在艱苦的條件下進行農業(yè)生產,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這種務實精神是我學習的榜樣。在軍事方面,紅軍艱苦奮斗,為革命事業(yè)建立了堅實基礎,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紅軍不僅在軍事上勝利,更在文化上取得突破,用大量的文藝作品宣傳革命理想,這種用文化戰(zhàn)勝敵人的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在黨建和國際交往方面,延安的經驗也為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很多借鑒。
第四段:紅色實踐的現實意義和啟示(分析紅色實踐的現實意義和對當代中國有何啟示)
延安紅色實踐對當代中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啟示。延安實踐積極探索實踐的規(guī)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對于我們今天的科研學習和工作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延安紅色實踐強調改良農具,提高農業(yè)產量,對今天的糧食安全和農村產業(yè)發(fā)展具有啟示意義。另外,紅軍在艱苦的條件下進行軍事斗爭,堅持頑強拼搏,對于我們今天的工作和奮斗態(tài)度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紅軍在文化戰(zhàn)線上的突出表現,使我深刻認識到文化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對于我們在當今信息時代如何宣傳黨的理念、思想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第五段:對延安紅色實踐的展望(對延安紅色實踐的歷史地位進行總結,并展望其對今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重要意義)
延安紅色實踐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重要篇章,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它以其歷史地位和重要成果,為我們今后的奮斗提供了重要的啟示和借鑒。延安紅色實踐使我們明白了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的重要性,激勵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更加注重實踐的積累與總結。延安紅色實踐的歷史地位不僅是一個歷史的事實,更是一面映照著勝利的鏡子。展望未來,我們應秉承延安紅色實踐的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實踐的創(chuàng)新,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貢獻新的力量。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六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神秘的窯洞,高亢的信天游,是我腦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她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故園,是催生新中國的革命圣地。
紅色旅游點,人生大課堂。瞻仰革命遺址,目睹滄桑巨變,心靈怎能不受到震撼,思想怎能不得到升華!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教育資源和精神遺產,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我們前進奮斗、富民強國的精神動力,是我們自強不息的精神財富,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困難取得勝利的精神源泉。
6月25日、26日,學校組織全體黨員以及優(yōu)秀教師赴延安革命圣地參觀學習,接受傳統(tǒng)革命教育。我們參觀了梁家河、棗園、王家坪、楊家?guī)X、延安革命紀念館和《為人民服務》講話原址,增強了對延安精神的感受,提高了對黨的認識水平,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信仰。
楊家?guī)X是我們紅色之旅中給我印象最深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間,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曾在這里居住。在楊家?guī)X期間,中共中央繼續(xù)指揮抗日戰(zhàn)爭敵后戰(zhàn)場并領導了解放戰(zhàn)爭、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
在毛主席舊居前,我久久肅立,心情無法平靜。窯洞里光線昏暗,簡陋的木桌陳列在窗前。而正是在那張木桌上,毛主席撰寫出了《論持久戰(zhàn)》等大量遠見卓識的政論著作,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正確的道路,讓中國人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如今,見證了中國革命艱苦歷程的排排窯洞已經成為珍貴的歷史遺跡,讓人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它所流經的是怎樣一段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給后來人以警醒與力量。
八年抗戰(zhàn),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無數有志的熱血青年,毀家紓難,奔赴延安,投身民族解放的洪流;延安時期,經過斗爭的嚴峻考驗,通過中央黨校、抗日軍政大學及各級分校的培訓,我黨鍛煉培養(yǎng)出一大批懂得治黨、治國、治軍的具有豐富斗爭經驗的領導骨干;八年抗戰(zhàn)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浴血奮戰(zhàn),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奠定了基礎。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延安這個名字不但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反而更加鮮亮,她如一座豐碑久久佇立于每一位中華兒女心中。如今的延安已經成為旅游圣地,成千上萬的人們來到這里,追隨偉人的足跡,重溫那段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接受延安精神的熏陶與洗禮。
此次的延安之行雖然時間很短,但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卻是難以估量的,在這里,大家無時無刻不接受著心靈的洗禮,感受著延安精神的力量。通過這次學習,結合當前形勢,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一定要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七
延安是中國革命先驅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終點站,也是中共中央和紅軍主力駐扎的地方,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在延安這片紅色熱土上,開展了一系列的紅色實踐活動,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我有幸參觀了延安,深受延安紅色實踐的感召和教育,從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的體會。
延安紅色實踐首先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團結精神和斗爭精神。在延安,我看到了各個階層的人們緊密團結在一起,堅定共產主義理想的信念。他們不分貴賤、貧富,團結一心,共同為實現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而奮斗。在山西革命根據地,我看到了農民、工人和革命士兵共同勞動、共同生活的場景,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共同奮斗的力量。無論是處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只要我們心懷理想,團結一致,就能克服一切困難,取得勝利。
延安紅色實踐還教會了我艱苦奮斗的精神。在這里,我看到了革命者們艱苦的生活條件。他們身著簡樸的服裝,吃著簡單的伙食,甚至沒有干凈的水源。然而,他們并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反而更加堅定地奮斗起來。這種精神深深震撼了我,我深刻認識到,革命事業(yè)是艱苦卓絕的,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奉獻,才能實現我們的目標。同時,延安紅色實踐也教會了我要堅持理想信念,無論遇到什么艱難困苦,都要堅守初心,不忘使命,永不放棄。
延安紅色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黨員干部的奉獻精神和為民服務的宗旨。在延安,我參觀了毛澤東同志的住所,看到了他不間斷地工作的辦公桌,以及他為了革命事業(yè)而付出的辛勤努力的痕跡。這讓我深感黨員干部應該以身作則,追求高尚的品格,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同時,延安紅色實踐中,我還看到了黨員干部們?yōu)榱私饩热嗣裼谒鹬胁晃菲D險的壯舉,他們忍饑挨餓,忍人毀謗,以人民的利益為重,一切都為人民服務。在我看來,黨員干部應該時刻以人民利益為先,時刻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真正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
延安紅色實踐還讓我深刻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在延安,我參觀了中國共產黨的培訓學校,了解到黨員干部們刻苦學習的場景。他們通過不斷學習,提高了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增強了革命斗志。我深感自己應該認真對待學習,保持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提高自身素質,為中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總之,延安紅色實踐是我寶貴的財富,這里的精神成為我一生的指引。在這里,我體會到了團結精神、斗爭精神,感受到了艱苦奮斗的力量,領悟到了黨員干部的奉獻精神和為民服務的宗旨,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我相信,只要我們將延安紅色實踐中的精神和理念付諸實踐,我們一定能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的貢獻。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八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紅色文化的重要代表。作為中小學生,參觀延安紅色旅游區(qū)是接觸黨史、學習黨史的一次難得的機會。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延安紅色游學活動。通過游學,我深刻感受到了延安紅色文化的力量,也收獲了許多寶貴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延安紅色文化的魅力
延安紅色文化包含了豐富的歷史背景和思想內涵。在延安,我們參觀了毛主席住過的洞窟、看望了延安革命烈士陵園、拜訪了八路軍辦公地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等等。在參觀過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國革命的艱辛歷程,領悟到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堅守。延安紅色文化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讓我更加熱愛黨和社會主義。
第三段:延安紅色游學帶來的收獲
延安紅色游學不僅加深了我的黨史學習,還帶給我很多個人成長。在參觀延安革命烈士陵園時,我看到了無數為了共產主義事業(yè)獻出了生命的英烈們的墓碑。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明白了為人民奮斗的價值和意義。我也在紀念館中聆聽了八路軍烽火歲月的故事,從中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堅持不懈的斗爭精神。這些都對我的人格塑造和世界觀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
第四段:延安紅色游學的啟示
延安紅色游學不僅僅是一次觀光旅游,更是一次思想洗禮。我意識到,只有不斷學習黨史、聯(lián)系實踐、融入社會主義建設,才能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延安紅色游學讓我深刻明白了黨的初心和使命,激勵我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同時,我也明白,在新時代,我們面臨著不同的任務和問題,我們要發(fā)揚紅色精神,不斷創(chuàng)新,并把延安紅色文化與當代社會相結合,走更好的發(fā)展道路。
第五段:結語
通過延安紅色游學,我深深被延安紅色文化所感召,感受到了它的影響和魅力。延安紅色游學讓我思考人生的意義,堅定信仰堅守信念的重要性,也讓我更加珍惜當下的學習機會。我相信,通過延安紅色游學的經歷,我會更加努力,更加堅定地奮斗,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九
9月20到25號,自己很榮幸參加了由縣委組織部組織的為期六天的延安之行。聽了賀海倫教授講的延安十三年、去到了寶塔山、鳳凰山、楊家?guī)X、延安革命紀念館、王家坪、梁家河這一個個之前就熟悉的地名,觀看了《延安保育院》。除去路上的兩天,四天的學習觀摩,設身處地地了老一輩革命家奮斗過的地方,一個個生動故事讓我認識到了什么是延安精神,為什么延安精神從革命時期到現今,仍然指引著我黨不斷向前邁進。
從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中國革命力量由弱到強、中國革命視野由挫折走向勝利的十三年,是毛澤東思想日益走向成熟、豐富發(fā)展的十三年,是延安精神孕育形成、發(fā)揚光大的十三年。延安是落腳點,也是出發(fā)點。在這里,中國共產黨孕育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發(fā)揮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作用,是中國共產黨、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對中國歷史發(fā)展進程產生著巨大和深遠的影響。賀教授講的一個故事深深感觸著我,一天,我們的革命同志看到毛主席裹著被子在炕上看文件,以為他生病了,就問他怎么了,主席指了指晾在邊上的棉衣,說棉褲濕了,就裹著棉被看文件,當這位同志讓警衛(wèi)員去給主席領一套新的棉衣時,被主席拒絕了,主席說,現在我們條件那么艱苦,我不能搞特殊化。一件棉衣雖小,但革命領導人艱苦樸素、以身作則的精神,讓我們深思,聯(lián)想到今天,是有革命先輩用鮮血才換來的我們今天幸福生活。就像周總理說的,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揮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戰(zhàn)爭。寶塔山之行,唱著那首“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參觀了楊家?guī)X、王家坪、棗園革命舊址,走進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居住和工作過地方,一孔孔簡陋的窯洞,一件件樸素的陳設,一幅幅珍貴的圖片,生動地再現了當年老一輩革命家的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延安革命紀念館中,豐富的人物模型、滄桑的歷史圖片、生動具體的文字介紹,給同志們再現了革命延安的生產、生活、戰(zhàn)爭、文體情況、聽著講解員的講解,看到了當時保衛(wèi)人員用的步槍、干糧袋、背包等,還有當時為了打破日軍及國民黨政府對延安經濟封鎖,我黨為了生產自救開展生產運動時用的棉花紡車、農具等。
大家佇立在大刀、長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追溯著歷史的足跡,回到了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看到了當年的戰(zhàn)火硝煙,聽到了當年的戰(zhàn)火聲,感受到了革命先輩浴血奮戰(zhàn)的情景和革命先輩們當時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從事革命和生產的高昂革命斗志。聽了“毛澤東與毛岸英的父子情”,毛岸英自小帶著兩個弟弟流浪延安,留學蘇聯(lián),在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毅然辭去蘇聯(lián)的部隊職務,回到祖國,去到農村進行開墾,去到工廠當一名工人,到最后奔赴朝鮮戰(zhàn)場,犧牲在那里,他是主席的兒子,他沒有得到一絲特殊的照顧,他不是一名好丈夫,結婚第二天就奔赴戰(zhàn)場,然后就再也沒有回來。毛主席既是一位偉人,他沒有因為自己是主席,就給兒子特殊照顧,在兒子回國第二天,就讓他自己去食堂排隊就餐,更安排他去農村開墾,但他也是一位父親,在得知兒子不幸犧牲的消息后,他一個人在屋里,一個人悶頭抽了一宿的煙,一張“兒啊”的字條,壓在他床頭許久許久?!皬埶嫉录捌錇槿嗣穹站瘛保幻椒驳膽?zhàn)士,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他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現在哪里,每到出炭時總是最先鉆進窯中作業(yè)。1944年9月5日,天下著雨,張思德帶著突擊隊的戰(zhàn)友們照常進山趕挖新窯。中午時分,炭窯在雨中發(fā)生崩塌。危急時刻,張思德一把將戰(zhàn)士小白推出窯口,自己卻被埋在坍塌的土里,戰(zhàn)友得救了,張思德卻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盀槿嗣穹铡蔽鍌€大字,是毛澤東對張思德的思想道德、理想追求和奮斗足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張思德精神就是為人民利益勇于犧牲的精神,就是為人民利益任勞任怨的精神,就是為人民利益艱苦奮斗的精神。“觀看了延安保育院”,在保育院需要轉移的時候,聽到那句“媽媽,我留下吧”,淚水沾濕了自己的眼眶。在梁家河,我們的習總書記作為知青下鄉(xiāng)帶過的地方,那時的知青,積極響應毛澤東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在這里,他克服了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和思想關。梁家河的山山洼洼留下了總書記勞動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在這里,他帶領村民打井汲水、辦磨坊、縫紉社、代銷店、鐵業(yè)社,建成了延安省第一口沼氣。在在南泥灣,我們的三五九旅將多年來雜草叢生、荊棘遍野的“爛泥灣”變成了稻田翻綠浪,窯洞滿山腰的陜北好江南。
延安精神就是我黨艱苦奮斗的精神、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以及實事求是的精神。它不但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傳家寶,而且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認真學習延安精神,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大好時光。結合我的工作實際,回來后,我將把此次延安行學到的、看到的、領會到的充分運用到我的工作當中去。一是加強學習,在工作中加強學習,提高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埋頭苦干,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身到工作上。二是堅持以身作則,艱苦奮斗,時刻牢記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帶頭堅持和發(fā)揚時代需要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踐之于行,為我縣海洋與漁業(yè)發(fā)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是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去。四是要謹言慎行,遠離誘,重自省,嚴律己。延安行是尋根之行,更是逐夢之旅。在這里汲取的力量將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不竭動力。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十
在我國革命歷史長河中,延安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節(jié)點,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心,也是一座具有特殊意義的城市。近日,我有幸參加了一次延安紅色游學活動,在這里親身感受了延安的紅色文化,深刻體會到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偉大,對于革命歷史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游學經歷,談談對于延安紅色文化的心得體會。
首先,延安的紅色精神令我深感自豪和自尊。在參觀毛主席紀念館的時候,我細細觀看著毛主席的生平事跡,仿佛看到了那位偉大領袖的背影。毛主席毅然領導革命隊伍,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最終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他為國家付出了巨大努力,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站在延安革命根據地這樣一個歷史地標之上,我倍感自豪和自尊,更加堅定了自己為人民服務的信念。
其次,延安的紅色文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在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的時候,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照片,這些都是那個時代的寶貴遺產。我認真聽講解員介紹著陳列品的來歷和背后的故事,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延安紅色文化不僅體現在物質上的展覽,更重要的是延安凝聚著一種精神力量。延安精神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于革命事業(yè)的崇高追求和堅定意志,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然后,延安紅色文化對我的影響是深遠的。在延安的游學過程中,我深入了解了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和嚴酷的革命斗爭。延安的革命根據地是當時中國共產黨的核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軍隊的總部。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共產黨人不怕吃苦、不怕犧牲,為了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奮斗。這樣的決心和毅力讓我深受感動,也使我明白了只有通過艱苦奮斗,才能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最后,延安紅色文化給我啟示了前行的方向。在延安革命紀念廣場上,我站在那里,肅穆地注視著那個紅色大門,內心不禁升起對于未來的期望。我發(fā)誓要傳承和發(fā)揚延安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堅定信仰、勇攀高峰,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為社會和國家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我從延安紅色游學中得到的最重要的啟示。
總之,延安紅色游學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讓我親身感受到了中國革命的艱辛和偉大。延安的紅色文化不僅讓我深感自豪,而且對我的人生有了深遠的影響,讓我明白了一個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我將始終傳承和發(fā)揚延安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努力奮斗。延安紅色文化將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一
作為一名學生,我很榮幸能夠有機會參加“延安紅色學習”活動,深入學習毛澤東和黨中央在延安時期的偉大思想和精神。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感紅色黨史是一面歷史的明鏡,可以讓我們認識歷史、把握現在、展望未來。接下來,我將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感悟,分享一些對這次活動的思考和感受。
第二段:學習延安紅色歷史的意義
通過學習延安紅色歷史,我對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革命理論、革命斗爭形式以及革命方法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延安時期,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民主力量的歷史性勝利。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長征途中千辛萬苦、艱苦奮斗,最終實現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這次學習讓我更加明確地認識到革命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性,并深刻感受到了毛澤東思想的卓越性和指導性。同時,也進一步認識到領導核心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在領導層的核心作用在共產黨的建設、發(fā)展和革命事業(yè)中的十分重要。
第三段:學習紅色精神對我的啟迪
在這次學習中,我深感到了紅色精神強大的鼓舞和啟迪。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代革命家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下,咬牙堅持、不屈不饒,為了正義事業(yè)和民族利益,詮釋了什么是“堅定革命信念,奉獻革命精神”。他們以自己的行動向我們展示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支持著我們戰(zhàn)勝了任何困難。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放棄,不放手,充分發(fā)揚紅色精神,不斷地為夢想努力奮斗。
第四段:“紅色學習”的重要性
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幫助我們認知和定位自己與時代的關系。而“紅色學習”非常重要,因為它提供了一種特殊的學習模式。它不集中在故事和細節(jié)上,更加重視內在的思考和理解。如此一來,我們更能理解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復雜性,懂得如何在現代中國融入中國的核心精神,自然也可以更好地為中國未來做出貢獻。
第五段:總結
總的來說,這次學習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讓我對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堅定革命信仰、奉獻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我們要牢記革命先烈的拼搏和犧牲,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堅定奮斗的信念,朝著我們的目標奮斗。我們要時刻銘記紅色革命精神,努力拼搏,勇于創(chuàng)新,時刻銘記共產黨員的使命旗幟,為建設美好的中國而努力。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二
20__年10月28日,我跟隨城郊聯(lián)社黨員們開始赴延安紅色教育之旅。親眼見到傳說中的楊家?guī)X、寶塔等革命圣地,親身感受延安精神的內涵,接受一場紅色的心靈洗禮。
經過長途的顛簸,一路感受延安革命老區(qū)的面貌,黃土高坡,天高地闊,丘壑縱橫,古樸渾厚,只有這樣的風土才養(yǎng)育出勇敢淳樸的老區(qū)人民吧。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居住在楊家?guī)X。
到達楊家?guī)X革命舊址正是早晨,延安初上,霞光萬丈,群山中的圣地一片安詳。青磚灰瓦的建筑,門前一片青草,兩棵翠柏,里面幾排破舊的桌椅,若不是門口的牌子,任誰也想不到這就是中共中央七大會址吧,從小學的課本里就看到的照片,充滿了神圣的地方!華麗麗的游客與閃光燈,充斥著不大的會堂,墻壁上的照片記錄著曾經發(fā)生在這里的故事,每一件事都已載入歷史。享受著老前輩用生命換來的美好時代的我們,如今回到這里,心里只剩下銘記和感恩!
在會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著一排窯洞,這就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同志們當年的住所。一座低矮的土墻圍起來的小院子,山坡里開鑿出的三間窯洞,屋里一桌,一椅、一床,簡陋到無法再簡陋,這就是毛主席曾經生活了八年的地方!懷著無限的崇敬,我走過屋里屋外的每一個角落,當我停下來仰望東方的時候,太陽正跳上遠方的山崗,一片清澈明亮!
讓我震撼的不只是生活條件的簡陋,更是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革命前輩帶領人們堅持度過中國歷史、黨的歷史上最為困難、關鍵的幾年,在困難中完成解放全中國的艱巨任務。這期間,中共中央繼續(xù)指揮抗日戰(zhàn)爭敵后戰(zhàn)場并領導了解放戰(zhàn)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
我越發(fā)相信,在堅定信念的鼓舞下,任何想象不到的困難都能克服。老前輩們?yōu)槲覀儎?chuàng)造出今天的世界,我們又有何理由再找任何借口、再為自己分辨呢?這一趟紅色之旅,讓我更深刻體會到了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讓我們把延安精神帶到今后的工作中,讓信用社的發(fā)展更上層樓!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三
延安紅色實踐是中國革命歷史中的重要一頁,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困境中艱苦奮斗、追求真理的歷程。通過對延安紅色實踐的學習和思考,我深刻體會到了其對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和革命事業(yè)做出的重要貢獻。延安紅色實踐體現出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勇于實踐的精神品質以及民主的組織原則。下面我將從這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延安紅色實踐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堅定追求。在當時中國正面臨國家分裂、民不聊生的困境下,中國共產黨人堅定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道路。他們深信只有通過革命、通過推翻舊社會,才能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延安紅色實踐可以說是中國共產黨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堅持著其理想信念的有力證明。
其次,延安紅色實踐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科學的思維方法。在延安日益惡化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人必須進行新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他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實施改革,推動革命事業(yè)的進步,從而逐漸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思維方法。通過實踐的磨礪,中國共產黨人及時調整策略,順應時代潮流,從而取得了取得了革命事業(yè)的勝利。
再次,延安紅色實踐弘揚了中國共產黨人勇于實踐的精神品質。中國共產黨人面臨的是一系列的艱難險阻,但他們從不退縮,勇于直面困難,敢于冒險,堅決頂住各種艱難險阻,不斷推動革命事業(yè)的發(fā)展。正是他們這種勇于實踐的精神品質,使得中國共產黨能夠在艱難險阻中迎難而上,取得了長征、抗戰(zhàn)等一系列重大勝利。
最后,延安紅色實踐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追求民主的組織原則。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建立的各種組織,均體現了高度的民主性。各級黨組織的選舉都是通過普選,任何人都能參與競選,領導者也能隨時被罷免。這種組織方式使得黨內的民主監(jiān)督得以實現,從而真正實現了黨內的民主自治。延安紅色實踐為中國共產黨制定了一套民主的組織原則,為中國共產黨后來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總之,延安紅色實踐是中國共產黨發(fā)展和革命事業(yè)中的一段重要歷程。通過學習延安紅色實踐,我們不僅僅能夠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勇于實踐的精神品質以及民主的組織原則,還能更好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歷經磨難、艱苦奮斗的歷史背景和重大意義。延安紅色實踐是我們繼承和發(fā)揚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應該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始終以延安紅色實踐為榜樣,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勇于實踐,追求真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四
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多少年了,我只能從書本里、影視中、報刊上了解到它光輝的歷史,看到它雄偉的身影??傁胗幸蝗漳苡H臨延安去瞻仰它的風采,感受老區(qū)人民淳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范。2017年2月15日至16日2天,我們組織了家庭延安紅色旅游,2天下來,感慨多多,一言難盡!
延安,陜北的一個小城,這里留下了黨的戰(zhàn)斗足跡。翻開中國的現代革命史,延安這個名字永遠都閃耀著光輝,對它的功績,怎么評價也不會過分。陜北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開展革命運動較早的地區(qū)之一。1931年以后,劉志丹、謝子長等,在陜甘寧邊區(qū)和陜北領導游擊戰(zhàn)爭、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地,使這里成為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全國保存的一塊較大的紅色區(qū)域。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領紅一方面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與西北紅軍和先期到達陜北的紅25軍勝利會師,最終成為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誠如毛澤東所言:“沒有這塊土地,我們就下不了地”。從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zhàn)斗了13個春秋,被后世稱為“延安時代”。
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動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遺址,這里是我們新中國紅色政權的搖籃。懷著崇敬的心情,我們到王家坪、楊家?guī)X、棗園參觀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張聞天、彭德懷等中央領導的故居和中央機關辦公地。就是在這樣狹小、陰暗、簡陋的窯洞里,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雄才大略,運籌帷屋,決勝千里,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就是在這窯洞的小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在這里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篇章。延安,作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圣地而永載史冊。
這次家庭延安紅色旅游,我們還參觀了黃河壺口瀑布、黃帝陵、秦始皇陵等。黃土地、黃皮膚、黃河水,這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fā)源地,華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黃帝在這里留下光輝的足跡,九曲黃河,萬里泥沙,浩浩蕩蕩,想我中華泱泱大國,幅員遼闊。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讓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熱愛這片土地。歷史上多少英雄兒女為之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中國。了解歷史,展望未來,這也激勵著我們?yōu)榱俗鎳姆睒s富強,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奮斗!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五
第一段:延安紅色實踐的背景和重要性(簡述延安紅色實踐的背景,熱土培育英杰,理論與實踐相得益彰,對中國革命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延安紅色實踐作為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階段,承載著中國共產黨在極端困難的局勢下進行自身建設和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歷史責任。延安的土地肥沃,熱情好客的山區(qū)人民為革命事業(y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紅軍戰(zhàn)士和黨員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犧牲為延安鋪出了一條道路,使理論與實踐相得益彰,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段:紅色實踐的重要探索和成果(總結紅色實踐在農村、軍事、文化、黨建以及國際交往方面的重要探索和成果)
延安紅色實踐在農村方面,重視農業(yè)生產,實行農村合作社,改良農具,培訓農民,提高農業(yè)產量,為解決農村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思路與方法。在軍事方面,奪取了長征根據地勝利,建立了堅實的部隊,形成了一套靈活機動的戰(zhàn)術與指揮方法。在文化方面,延安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革命文化,培育了一大批文化工作者,用文藝作品宣傳和弘揚了共產主義的理想。黨建方面,延安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積極開展黨內斗爭,完善黨的組織制度,加強黨的領導力量。在國際交往方面,延安為建立以獨立自主為原則的國際關系做出了重要貢獻,派出了擔任重要國際職務的革命家,使中國共產黨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第三段:對延安紅色實踐的體會(自身在研究延安紅色實踐中的收獲和體會)
延安紅色實踐為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歷史經驗,使我深刻認識到革命的艱辛,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的重要性。紅軍在艱苦的條件下進行農業(yè)生產,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這種務實精神是我學習的榜樣。在軍事方面,紅軍艱苦奮斗,為革命事業(yè)建立了堅實基礎,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紅軍不僅在軍事上勝利,更在文化上取得突破,用大量的文藝作品宣傳革命理想,這種用文化戰(zhàn)勝敵人的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在黨建和國際交往方面,延安的經驗也為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很多借鑒。
第四段:紅色實踐的現實意義和啟示(分析紅色實踐的現實意義和對當代中國有何啟示)
延安紅色實踐對當代中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啟示。延安實踐積極探索實踐的規(guī)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對于我們今天的科研學習和工作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延安紅色實踐強調改良農具,提高農業(yè)產量,對今天的糧食安全和農村產業(yè)發(fā)展具有啟示意義。另外,紅軍在艱苦的條件下進行軍事斗爭,堅持頑強拼搏,對于我們今天的工作和奮斗態(tài)度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紅軍在文化戰(zhàn)線上的突出表現,使我深刻認識到文化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對于我們在當今信息時代如何宣傳黨的理念、思想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第五段:對延安紅色實踐的展望(對延安紅色實踐的歷史地位進行總結,并展望其對今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重要意義)
延安紅色實踐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重要篇章,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它以其歷史地位和重要成果,為我們今后的奮斗提供了重要的啟示和借鑒。延安紅色實踐使我們明白了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的重要性,激勵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更加注重實踐的積累與總結。延安紅色實踐的歷史地位不僅是一個歷史的事實,更是一面映照著勝利的鏡子。展望未來,我們應秉承延安紅色實踐的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實踐的創(chuàng)新,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貢獻新的力量。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六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神秘的窯洞,高亢的信天游,是我腦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她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故園,是催生新中國的革命圣地。
紅色旅游點,人生大課堂。瞻仰革命遺址,目睹滄桑巨變,心靈怎能不受到震撼,思想怎能不得到升華!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教育資源和精神遺產,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我們前進奮斗、富民強國的精神動力,是我們自強不息的精神財富,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困難取得勝利的精神源泉。
6月25日、26日,學校組織全體黨員以及優(yōu)秀教師赴延安革命圣地參觀學習,接受傳統(tǒng)革命教育。我們參觀了梁家河、棗園、王家坪、楊家?guī)X、延安革命紀念館和《為人民服務》講話原址,增強了對延安精神的感受,提高了對黨的認識水平,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信仰。
楊家?guī)X是我們紅色之旅中給我印象最深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間,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曾在這里居住。在楊家?guī)X期間,中共中央繼續(xù)指揮抗日戰(zhàn)爭敵后戰(zhàn)場并領導了解放戰(zhàn)爭、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
在毛主席舊居前,我久久肅立,心情無法平靜。窯洞里光線昏暗,簡陋的木桌陳列在窗前。而正是在那張木桌上,毛主席撰寫出了《論持久戰(zhàn)》等大量遠見卓識的政論著作,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正確的道路,讓中國人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如今,見證了中國革命艱苦歷程的排排窯洞已經成為珍貴的歷史遺跡,讓人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它所流經的是怎樣一段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給后來人以警醒與力量。
八年抗戰(zhàn),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無數有志的熱血青年,毀家紓難,奔赴延安,投身民族解放的洪流;延安時期,經過斗爭的嚴峻考驗,通過中央黨校、抗日軍政大學及各級分校的培訓,我黨鍛煉培養(yǎng)出一大批懂得治黨、治國、治軍的具有豐富斗爭經驗的領導骨干;八年抗戰(zhàn)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浴血奮戰(zhàn),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奠定了基礎。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延安這個名字不但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反而更加鮮亮,她如一座豐碑久久佇立于每一位中華兒女心中。如今的延安已經成為旅游圣地,成千上萬的人們來到這里,追隨偉人的足跡,重溫那段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接受延安精神的熏陶與洗禮。
此次的延安之行雖然時間很短,但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卻是難以估量的,在這里,大家無時無刻不接受著心靈的洗禮,感受著延安精神的力量。通過這次學習,結合當前形勢,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一定要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七
延安是中國革命先驅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終點站,也是中共中央和紅軍主力駐扎的地方,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在延安這片紅色熱土上,開展了一系列的紅色實踐活動,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我有幸參觀了延安,深受延安紅色實踐的感召和教育,從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的體會。
延安紅色實踐首先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團結精神和斗爭精神。在延安,我看到了各個階層的人們緊密團結在一起,堅定共產主義理想的信念。他們不分貴賤、貧富,團結一心,共同為實現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而奮斗。在山西革命根據地,我看到了農民、工人和革命士兵共同勞動、共同生活的場景,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共同奮斗的力量。無論是處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只要我們心懷理想,團結一致,就能克服一切困難,取得勝利。
延安紅色實踐還教會了我艱苦奮斗的精神。在這里,我看到了革命者們艱苦的生活條件。他們身著簡樸的服裝,吃著簡單的伙食,甚至沒有干凈的水源。然而,他們并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反而更加堅定地奮斗起來。這種精神深深震撼了我,我深刻認識到,革命事業(yè)是艱苦卓絕的,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奉獻,才能實現我們的目標。同時,延安紅色實踐也教會了我要堅持理想信念,無論遇到什么艱難困苦,都要堅守初心,不忘使命,永不放棄。
延安紅色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黨員干部的奉獻精神和為民服務的宗旨。在延安,我參觀了毛澤東同志的住所,看到了他不間斷地工作的辦公桌,以及他為了革命事業(yè)而付出的辛勤努力的痕跡。這讓我深感黨員干部應該以身作則,追求高尚的品格,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同時,延安紅色實踐中,我還看到了黨員干部們?yōu)榱私饩热嗣裼谒鹬胁晃菲D險的壯舉,他們忍饑挨餓,忍人毀謗,以人民的利益為重,一切都為人民服務。在我看來,黨員干部應該時刻以人民利益為先,時刻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真正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
延安紅色實踐還讓我深刻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在延安,我參觀了中國共產黨的培訓學校,了解到黨員干部們刻苦學習的場景。他們通過不斷學習,提高了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增強了革命斗志。我深感自己應該認真對待學習,保持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提高自身素質,為中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總之,延安紅色實踐是我寶貴的財富,這里的精神成為我一生的指引。在這里,我體會到了團結精神、斗爭精神,感受到了艱苦奮斗的力量,領悟到了黨員干部的奉獻精神和為民服務的宗旨,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我相信,只要我們將延安紅色實踐中的精神和理念付諸實踐,我們一定能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的貢獻。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八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紅色文化的重要代表。作為中小學生,參觀延安紅色旅游區(qū)是接觸黨史、學習黨史的一次難得的機會。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延安紅色游學活動。通過游學,我深刻感受到了延安紅色文化的力量,也收獲了許多寶貴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延安紅色文化的魅力
延安紅色文化包含了豐富的歷史背景和思想內涵。在延安,我們參觀了毛主席住過的洞窟、看望了延安革命烈士陵園、拜訪了八路軍辦公地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等等。在參觀過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國革命的艱辛歷程,領悟到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堅守。延安紅色文化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讓我更加熱愛黨和社會主義。
第三段:延安紅色游學帶來的收獲
延安紅色游學不僅加深了我的黨史學習,還帶給我很多個人成長。在參觀延安革命烈士陵園時,我看到了無數為了共產主義事業(yè)獻出了生命的英烈們的墓碑。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明白了為人民奮斗的價值和意義。我也在紀念館中聆聽了八路軍烽火歲月的故事,從中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堅持不懈的斗爭精神。這些都對我的人格塑造和世界觀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
第四段:延安紅色游學的啟示
延安紅色游學不僅僅是一次觀光旅游,更是一次思想洗禮。我意識到,只有不斷學習黨史、聯(lián)系實踐、融入社會主義建設,才能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延安紅色游學讓我深刻明白了黨的初心和使命,激勵我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同時,我也明白,在新時代,我們面臨著不同的任務和問題,我們要發(fā)揚紅色精神,不斷創(chuàng)新,并把延安紅色文化與當代社會相結合,走更好的發(fā)展道路。
第五段:結語
通過延安紅色游學,我深深被延安紅色文化所感召,感受到了它的影響和魅力。延安紅色游學讓我思考人生的意義,堅定信仰堅守信念的重要性,也讓我更加珍惜當下的學習機會。我相信,通過延安紅色游學的經歷,我會更加努力,更加堅定地奮斗,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九
9月20到25號,自己很榮幸參加了由縣委組織部組織的為期六天的延安之行。聽了賀海倫教授講的延安十三年、去到了寶塔山、鳳凰山、楊家?guī)X、延安革命紀念館、王家坪、梁家河這一個個之前就熟悉的地名,觀看了《延安保育院》。除去路上的兩天,四天的學習觀摩,設身處地地了老一輩革命家奮斗過的地方,一個個生動故事讓我認識到了什么是延安精神,為什么延安精神從革命時期到現今,仍然指引著我黨不斷向前邁進。
從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中國革命力量由弱到強、中國革命視野由挫折走向勝利的十三年,是毛澤東思想日益走向成熟、豐富發(fā)展的十三年,是延安精神孕育形成、發(fā)揚光大的十三年。延安是落腳點,也是出發(fā)點。在這里,中國共產黨孕育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發(fā)揮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作用,是中國共產黨、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對中國歷史發(fā)展進程產生著巨大和深遠的影響。賀教授講的一個故事深深感觸著我,一天,我們的革命同志看到毛主席裹著被子在炕上看文件,以為他生病了,就問他怎么了,主席指了指晾在邊上的棉衣,說棉褲濕了,就裹著棉被看文件,當這位同志讓警衛(wèi)員去給主席領一套新的棉衣時,被主席拒絕了,主席說,現在我們條件那么艱苦,我不能搞特殊化。一件棉衣雖小,但革命領導人艱苦樸素、以身作則的精神,讓我們深思,聯(lián)想到今天,是有革命先輩用鮮血才換來的我們今天幸福生活。就像周總理說的,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揮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戰(zhàn)爭。寶塔山之行,唱著那首“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參觀了楊家?guī)X、王家坪、棗園革命舊址,走進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居住和工作過地方,一孔孔簡陋的窯洞,一件件樸素的陳設,一幅幅珍貴的圖片,生動地再現了當年老一輩革命家的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延安革命紀念館中,豐富的人物模型、滄桑的歷史圖片、生動具體的文字介紹,給同志們再現了革命延安的生產、生活、戰(zhàn)爭、文體情況、聽著講解員的講解,看到了當時保衛(wèi)人員用的步槍、干糧袋、背包等,還有當時為了打破日軍及國民黨政府對延安經濟封鎖,我黨為了生產自救開展生產運動時用的棉花紡車、農具等。
大家佇立在大刀、長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追溯著歷史的足跡,回到了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看到了當年的戰(zhàn)火硝煙,聽到了當年的戰(zhàn)火聲,感受到了革命先輩浴血奮戰(zhàn)的情景和革命先輩們當時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從事革命和生產的高昂革命斗志。聽了“毛澤東與毛岸英的父子情”,毛岸英自小帶著兩個弟弟流浪延安,留學蘇聯(lián),在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毅然辭去蘇聯(lián)的部隊職務,回到祖國,去到農村進行開墾,去到工廠當一名工人,到最后奔赴朝鮮戰(zhàn)場,犧牲在那里,他是主席的兒子,他沒有得到一絲特殊的照顧,他不是一名好丈夫,結婚第二天就奔赴戰(zhàn)場,然后就再也沒有回來。毛主席既是一位偉人,他沒有因為自己是主席,就給兒子特殊照顧,在兒子回國第二天,就讓他自己去食堂排隊就餐,更安排他去農村開墾,但他也是一位父親,在得知兒子不幸犧牲的消息后,他一個人在屋里,一個人悶頭抽了一宿的煙,一張“兒啊”的字條,壓在他床頭許久許久?!皬埶嫉录捌錇槿嗣穹站瘛保幻椒驳膽?zhàn)士,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他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現在哪里,每到出炭時總是最先鉆進窯中作業(yè)。1944年9月5日,天下著雨,張思德帶著突擊隊的戰(zhàn)友們照常進山趕挖新窯。中午時分,炭窯在雨中發(fā)生崩塌。危急時刻,張思德一把將戰(zhàn)士小白推出窯口,自己卻被埋在坍塌的土里,戰(zhàn)友得救了,張思德卻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盀槿嗣穹铡蔽鍌€大字,是毛澤東對張思德的思想道德、理想追求和奮斗足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張思德精神就是為人民利益勇于犧牲的精神,就是為人民利益任勞任怨的精神,就是為人民利益艱苦奮斗的精神。“觀看了延安保育院”,在保育院需要轉移的時候,聽到那句“媽媽,我留下吧”,淚水沾濕了自己的眼眶。在梁家河,我們的習總書記作為知青下鄉(xiāng)帶過的地方,那時的知青,積極響應毛澤東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在這里,他克服了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和思想關。梁家河的山山洼洼留下了總書記勞動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在這里,他帶領村民打井汲水、辦磨坊、縫紉社、代銷店、鐵業(yè)社,建成了延安省第一口沼氣。在在南泥灣,我們的三五九旅將多年來雜草叢生、荊棘遍野的“爛泥灣”變成了稻田翻綠浪,窯洞滿山腰的陜北好江南。
延安精神就是我黨艱苦奮斗的精神、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以及實事求是的精神。它不但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傳家寶,而且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認真學習延安精神,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大好時光。結合我的工作實際,回來后,我將把此次延安行學到的、看到的、領會到的充分運用到我的工作當中去。一是加強學習,在工作中加強學習,提高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埋頭苦干,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身到工作上。二是堅持以身作則,艱苦奮斗,時刻牢記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帶頭堅持和發(fā)揚時代需要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踐之于行,為我縣海洋與漁業(yè)發(fā)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是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去。四是要謹言慎行,遠離誘,重自省,嚴律己。延安行是尋根之行,更是逐夢之旅。在這里汲取的力量將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不竭動力。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
延安紅色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篇十
在我國革命歷史長河中,延安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節(jié)點,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心,也是一座具有特殊意義的城市。近日,我有幸參加了一次延安紅色游學活動,在這里親身感受了延安的紅色文化,深刻體會到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偉大,對于革命歷史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游學經歷,談談對于延安紅色文化的心得體會。
首先,延安的紅色精神令我深感自豪和自尊。在參觀毛主席紀念館的時候,我細細觀看著毛主席的生平事跡,仿佛看到了那位偉大領袖的背影。毛主席毅然領導革命隊伍,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最終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他為國家付出了巨大努力,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站在延安革命根據地這樣一個歷史地標之上,我倍感自豪和自尊,更加堅定了自己為人民服務的信念。
其次,延安的紅色文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在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的時候,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照片,這些都是那個時代的寶貴遺產。我認真聽講解員介紹著陳列品的來歷和背后的故事,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延安紅色文化不僅體現在物質上的展覽,更重要的是延安凝聚著一種精神力量。延安精神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于革命事業(yè)的崇高追求和堅定意志,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然后,延安紅色文化對我的影響是深遠的。在延安的游學過程中,我深入了解了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和嚴酷的革命斗爭。延安的革命根據地是當時中國共產黨的核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軍隊的總部。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共產黨人不怕吃苦、不怕犧牲,為了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奮斗。這樣的決心和毅力讓我深受感動,也使我明白了只有通過艱苦奮斗,才能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最后,延安紅色文化給我啟示了前行的方向。在延安革命紀念廣場上,我站在那里,肅穆地注視著那個紅色大門,內心不禁升起對于未來的期望。我發(fā)誓要傳承和發(fā)揚延安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堅定信仰、勇攀高峰,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為社會和國家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我從延安紅色游學中得到的最重要的啟示。
總之,延安紅色游學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讓我親身感受到了中國革命的艱辛和偉大。延安的紅色文化不僅讓我深感自豪,而且對我的人生有了深遠的影響,讓我明白了一個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我將始終傳承和發(fā)揚延安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努力奮斗。延安紅色文化將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