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奧數(shù)的學習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六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10題及答案》,歡迎大家閱讀。
1.六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10題及答案 篇一
1、甲乙二人從兩地同時相對而行,經過4小時,在距離中點4千米處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時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題思路:
根據(jù)在距離中點4千米處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經過4小時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時快多少千米。
答題: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時比乙快2千米。
2、李軍和張強付同樣多的錢買了同一種鉛筆,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李軍又給張強0.6元錢。每支鉛筆多少錢?
解題思路:
根據(jù)兩人付同樣多的錢買同一種鉛筆和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可知每人應該得(13+7)÷2支,而李軍要了13支比應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給張強0.6元錢,即可求每支鉛筆的價錢。
答題: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鉛筆0.2元。
2.六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10題及答案 篇二
1、已知一張桌子的價錢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題思路:
由已知條件可知,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價錢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價錢。再根據(jù)椅子的價錢,就可求得一張桌子的價錢。
答題:
解:一把椅子的價錢:
288÷(10-1)=32(元)
一張桌子的價錢:
32×10=320(元)
答:一張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蘋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蘋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題思路:
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蘋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蘋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題: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3.六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10題及答案 篇三
1、甲乙兩輛客車上午8時同時從兩個車站出發(fā),相向而行,經過一段時間,兩車同時到達一條河的兩岸。由于河上的橋正在維修,車輛禁止通行,兩車需交換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發(fā)的車站,到站時已是下午2點。甲車每小時行4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5千米,兩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換乘客的時間略去不計)
解題思路:
根據(jù)已知兩車上午8時從兩站出發(fā),下午2點返回原車站,可求出兩車所行駛的時間。根據(jù)兩車的速度和行駛的時間可求兩車行駛的總路程。
答題:
解:下午2點是14時。
往返用的時間:14-8=6(時)
兩地間路程:(40+45)×6÷2=85×6÷2=255(千米)
答:兩地相距255千米。
2、甲乙丙三個村合修一條水渠,修完后,甲乙丙村可灌溉的面積比是8:7:5,原來三個村計劃按可灌溉的面積比派出勞力,后來因為丙村抽不出勞力,經協(xié)商,丙村應抽出的勞力由甲乙兩村分擔,丙村付給甲乙兩村工錢1350元,結果,甲村共派出60人,乙村共派出40人,問甲乙兩村各應分得工錢多少元?
答案:
根據(jù)甲乙丙村可灌溉的面積比算出總份數(shù):8+7+5=20份
每份需要的人數(shù):(60+40)÷20=5人
甲村需要的人數(shù):8×5=40人,多出勞力人數(shù):60-40=20人
乙村需要的人數(shù):7×5=35人,多出勞力人數(shù):40-35=5人
丙村需要的人數(shù):5×5=25人或20+5=25人
每人應得的錢數(shù):1350÷25=54元
甲村應得的工錢:54×20=1080元
乙村應得的工錢:54×5=270元
4.六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10題及答案 篇四
1、一件工作,若由甲單獨做72天完成,現(xiàn)在甲做1天后,乙加入一起工作,合作2天后,丙也一起工作,三人再一起工作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3,又過了8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5/6,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單獨完成,還需要幾天
答案:
甲乙丙3人8天完成:5/6-1/3=1/2
甲乙丙3人每天完成:1/2÷8=1/16
甲乙丙3人4天完成:1/16×4=1/4
則甲做一天后乙做2天要做:1/3-1/4=1/12
那么乙一天做:[1/12-1/72×3]/2=1/48
則丙一天做:1/16-1/72-1/48=1/36
則余下的由丙做要:[1-5/6]÷1/36=6天
答:還需要6天
2、甲乙二人共同完成242個機器零件。甲做一個零件要6分鐘,乙做一個零件要5分鐘。完成這批零件時,兩人各做了多少個零件?
答案:
設甲做了X個,則乙做了(242-X)個
6X=5(242-X)
X=110
242-110=132(個)
答:甲做了110個,乙做了132個。
5.六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10題及答案 篇五
1、某市舉行小學數(shù)學競賽,結果不低于80分的人數(shù)比80分以下的人數(shù)的4倍還多2人,及格的人數(shù)比不低于80分的人數(shù)多22人,恰是不及格人數(shù)的6倍,求參賽的總人數(shù)?
答案:
設不低于80分的為A人,則80分以下的人數(shù)是(A-2)/4,及格的就是A+22,不及格的就是A+(A-2)/4-(A+22)=(A-90)/4,而6*(A-90)/4=A+22,則A=314,80分以下的人數(shù)是(A-2)/4,也即是78,參賽的總人數(shù)314+78=392
2、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說:“你有球的個數(shù)比我少1/4!”小亮說:“你要是能給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個了?!毙∶髟胁A蚨嗌賯€?
答案:
小明說:“你有球的個數(shù)比我少1/4!”,則想成小明的球的個數(shù)為4份,則小亮的球的個數(shù)為3份
4*1/6=2/3(小明要給小亮2/3份玻璃球)
小明還剩:4-2/3=3又1/3(份)
小亮現(xiàn)有:3+2/3=3又2/3(份)
這多出來的1/3份對應的量為2,則一份里有:3*2=6(個)
小明原有4份玻璃球,又知每份玻璃球為6個,則小明原有玻璃球4*6=24(個)
1.六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10題及答案 篇一
1、甲乙二人從兩地同時相對而行,經過4小時,在距離中點4千米處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時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題思路:
根據(jù)在距離中點4千米處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經過4小時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時快多少千米。
答題: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時比乙快2千米。
2、李軍和張強付同樣多的錢買了同一種鉛筆,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李軍又給張強0.6元錢。每支鉛筆多少錢?
解題思路:
根據(jù)兩人付同樣多的錢買同一種鉛筆和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可知每人應該得(13+7)÷2支,而李軍要了13支比應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給張強0.6元錢,即可求每支鉛筆的價錢。
答題: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鉛筆0.2元。
2.六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10題及答案 篇二
1、已知一張桌子的價錢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題思路:
由已知條件可知,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價錢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價錢。再根據(jù)椅子的價錢,就可求得一張桌子的價錢。
答題:
解:一把椅子的價錢:
288÷(10-1)=32(元)
一張桌子的價錢:
32×10=320(元)
答:一張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蘋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蘋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題思路:
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蘋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蘋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題: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3.六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10題及答案 篇三
1、甲乙兩輛客車上午8時同時從兩個車站出發(fā),相向而行,經過一段時間,兩車同時到達一條河的兩岸。由于河上的橋正在維修,車輛禁止通行,兩車需交換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發(fā)的車站,到站時已是下午2點。甲車每小時行4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5千米,兩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換乘客的時間略去不計)
解題思路:
根據(jù)已知兩車上午8時從兩站出發(fā),下午2點返回原車站,可求出兩車所行駛的時間。根據(jù)兩車的速度和行駛的時間可求兩車行駛的總路程。
答題:
解:下午2點是14時。
往返用的時間:14-8=6(時)
兩地間路程:(40+45)×6÷2=85×6÷2=255(千米)
答:兩地相距255千米。
2、甲乙丙三個村合修一條水渠,修完后,甲乙丙村可灌溉的面積比是8:7:5,原來三個村計劃按可灌溉的面積比派出勞力,后來因為丙村抽不出勞力,經協(xié)商,丙村應抽出的勞力由甲乙兩村分擔,丙村付給甲乙兩村工錢1350元,結果,甲村共派出60人,乙村共派出40人,問甲乙兩村各應分得工錢多少元?
答案:
根據(jù)甲乙丙村可灌溉的面積比算出總份數(shù):8+7+5=20份
每份需要的人數(shù):(60+40)÷20=5人
甲村需要的人數(shù):8×5=40人,多出勞力人數(shù):60-40=20人
乙村需要的人數(shù):7×5=35人,多出勞力人數(shù):40-35=5人
丙村需要的人數(shù):5×5=25人或20+5=25人
每人應得的錢數(shù):1350÷25=54元
甲村應得的工錢:54×20=1080元
乙村應得的工錢:54×5=270元
4.六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10題及答案 篇四
1、一件工作,若由甲單獨做72天完成,現(xiàn)在甲做1天后,乙加入一起工作,合作2天后,丙也一起工作,三人再一起工作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3,又過了8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5/6,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單獨完成,還需要幾天
答案:
甲乙丙3人8天完成:5/6-1/3=1/2
甲乙丙3人每天完成:1/2÷8=1/16
甲乙丙3人4天完成:1/16×4=1/4
則甲做一天后乙做2天要做:1/3-1/4=1/12
那么乙一天做:[1/12-1/72×3]/2=1/48
則丙一天做:1/16-1/72-1/48=1/36
則余下的由丙做要:[1-5/6]÷1/36=6天
答:還需要6天
2、甲乙二人共同完成242個機器零件。甲做一個零件要6分鐘,乙做一個零件要5分鐘。完成這批零件時,兩人各做了多少個零件?
答案:
設甲做了X個,則乙做了(242-X)個
6X=5(242-X)
X=110
242-110=132(個)
答:甲做了110個,乙做了132個。
5.六年級奧數(shù)思維訓練10題及答案 篇五
1、某市舉行小學數(shù)學競賽,結果不低于80分的人數(shù)比80分以下的人數(shù)的4倍還多2人,及格的人數(shù)比不低于80分的人數(shù)多22人,恰是不及格人數(shù)的6倍,求參賽的總人數(shù)?
答案:
設不低于80分的為A人,則80分以下的人數(shù)是(A-2)/4,及格的就是A+22,不及格的就是A+(A-2)/4-(A+22)=(A-90)/4,而6*(A-90)/4=A+22,則A=314,80分以下的人數(shù)是(A-2)/4,也即是78,參賽的總人數(shù)314+78=392
2、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說:“你有球的個數(shù)比我少1/4!”小亮說:“你要是能給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個了?!毙∶髟胁A蚨嗌賯€?
答案:
小明說:“你有球的個數(shù)比我少1/4!”,則想成小明的球的個數(shù)為4份,則小亮的球的個數(shù)為3份
4*1/6=2/3(小明要給小亮2/3份玻璃球)
小明還剩:4-2/3=3又1/3(份)
小亮現(xiàn)有:3+2/3=3又2/3(份)
這多出來的1/3份對應的量為2,則一份里有:3*2=6(個)
小明原有4份玻璃球,又知每份玻璃球為6個,則小明原有玻璃球4*6=2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