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肅臨夏州臨夏市幼升小條件和招生時間公布,7月13日-17日進行入學申請。了解到,本次招生政策全部公開,所有環(huán)節(jié)全部公示,招生過程邀請相關人員參與,切實加強招生監(jiān)督管理,規(guī)范招生行為,保障招生機會公平、公正。
為進一步規(guī)范招生秩序,全力做好2023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維護廣大適齡兒童入學權益,促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和《臨夏州教育局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臨夏市2023年中小學幼兒園招生工作征求意見座談會精神和我市教育實際,制定本方案。
1.指導思想
促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的基礎教育。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入學機制,嚴格規(guī)范入學秩序,加強入學工作管理,確保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有序推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切實保障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和符合外來務工條件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2.基本原則
(一)屬地入學原則。嚴禁違規(guī)跨片區(qū)招生,凡擇校入學的學生,小升初時不享受對口劃撥政策。
(二)免試就近原則。公辦小學繼續(xù)堅持“學校劃片招生、相對就近入學”。片內學生要在房戶一致的基礎上,以房為主進行認定,確保兒童在實際居住地周邊入學。堅持公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招生。嚴禁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等作為招生入學的依據或參考。
(三)順序錄取原則。按照“臨夏市戶籍兒童”和“非臨夏市戶籍兒童”兩個批次,先后進行招生,在各批次內依據規(guī)定順序,規(guī)范有序錄取。
(四)嚴控“班額”原則。在全力保障戶籍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探索隨遷子女空位入學,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順序錄取、錄滿為止,杜絕“大班額”現象,保證入學兒童身心健康和校園安全。
(五)公平公開公正原則。招生政策全部公開,所有環(huán)節(jié)全部公示,招生過程邀請相關人員參與,切實加強招生監(jiān)督管理,規(guī)范招生行為,保障招生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
3.招生時間
小學招生時間:小學網絡入學申請時間為7月13日-17日;網絡審核時間為7月13日-18日;現場審核時間為7月19日-20日;錄取、調配及注冊報名時間為7月23日-25日。所有入學兒童必須按時參加網絡入學申請、現場審核、注冊報名等入學流程,否則不能正常入學。
初中招生時間:本市戶籍學生及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學生7月15日—16日在所屬片區(qū)學校報名(報名所需材料到各自對口中學校門口看招生公告),臨夏市戶籍在外地讀完小學欲到臨夏市就讀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于7月16日攜帶戶口簿,小學畢業(yè)證到市二中、市三中、河州中學附屬中學、枹罕中學就近報名。
4.招生條件和辦法
(一)小學招生
1.招生條件
凡年滿六周歲(2017年8月31日前出生,含8月31日)的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和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口隨遷適齡兒童。已注冊新生學籍的學生不得重新注冊學籍。報名時需提供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房產證、戶口簿,適齡兒童幼兒園畢業(yè)證、接種卡、體檢證明(臨夏市婦幼保健院等縣級以上醫(yī)院證明),到片區(qū)學校報名注冊。
2.招生辦法
(1)城市小學:按房戶一致、相對就近的原則以劃定區(qū)域招生。
本市戶籍適齡兒童
第一順序:有戶有房
適齡兒童父母或監(jiān)護人擁有區(qū)域內戶口、區(qū)域內房產方可報名(若有分校以居住地為主),戶籍遷入截止日期為7月12日(含)。烈士子女、駐臨部隊現役軍人子女、引進人才子女(臨夏州委州政府相關文件資料)等按國家有關照顧政策入學。
第二順序:有戶無房
戶口隨父母在片區(qū)內戶籍上,父母親需提供臨夏市無房證明,若父母親臨夏市有住房,以住房就近學區(qū)入學原則。
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
第一順序:有房無戶
兒童及父母親戶口不在臨夏市,但父母親在臨夏市內有房產,報名需要提供房產證或購房合同。
第二順序:隨遷子女(無房無戶)
隨遷子女(無房無戶)兒童父母親需提供戶口簿,由目前在臨夏市實際居住地派出所開具居住證或到實際居住社區(qū)開具常住人口證明(入住日期)且到轄區(qū)派出所填注意見并蓋章,按照小學報名系統(tǒng)提供的審核點(見附件3)報名入學。
(2)農村小學:招收本行政村內的適齡兒童入學,有空余學位的情況下可以接收鄰近行政村學位緊張學校的適齡兒童及隨遷子女入學。
3.招生方式
適齡兒童入學采取網絡入學申請、網絡審核、現場審核、學校自主錄取+統(tǒng)籌調配入學的流程,即:
①網絡入學申請:法定監(jiān)護人在規(guī)定時間內登錄臨夏市小學入學網絡申請系統(tǒng),登錄方式一:通過電腦打開電腦瀏覽器(推薦使用谷歌瀏覽器),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網址:https://zxxbm.lxs.gov.cn/進入web端臨夏市小學入學網絡申請系統(tǒng);登錄方式二:使用微信掃一掃,掃描二維碼,通過微信小程序(附件2)進入手機端臨夏市義務教育階段網絡報名系統(tǒng)。上傳相關證件或證明材料,選擇片區(qū)學校。非臨夏市戶籍適齡兒童監(jiān)護人可根據工作、生活方便,在入學申請系統(tǒng)上自主選擇審核點,參加網絡審核和現場審核。
②網絡審核:學校對網上提交的申請信息進行審核,網絡審核不通過需要修改后再提交的,監(jiān)護人應依據審核意見修改完善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重新提交或重新選擇片區(qū)學校提交,否則視為未進行網絡入學申請。
③現場審核:監(jiān)護人持相關材料到審核學校,由學校進行現場資料審核、類別認定,保障優(yōu)撫對象子女資格認定。
④招生入學:學校按類別及類別內部次序進行順序錄取,完成上一類別錄取后方可開始下一類別錄取。出現學位供需矛盾,可由招生校提出調配意見并報教育局2023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統(tǒng)籌調配入學。非臨夏市戶籍適齡兒童教育局根據學位情況在全市范圍內統(tǒng)籌安排入學。
⑤注冊報名:兒童根據系統(tǒng)通知到校報名注冊。
(二)初中招生
1.招生條件
招收我市2023年小學畢業(yè)生和戶口在本市的應屆小學畢業(yè)生以及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入學。報名時需提供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房產證、戶口簿、入學學生畢業(yè)證、體檢證明(臨夏市婦幼保健院等縣級以上醫(yī)院證明)。
2.招生辦法
初中招生以“對口直升”為主。為嚴控“大班額”,根據往年慣例,新華小學、紅園路小學、建國小學、逸夫小學、后古城小學、甘光小學、八坊小學、東關小學、師范附小等9所六年級畢業(yè)的非本市戶籍學生根據學位情況和家庭住址可自愿到第二中學、第三中學、河州中學附屬中學、枹罕中學就讀。
第一中學:招收建國小學、東關小學、后古城小學、師范附小本市戶籍六年級畢業(yè)生,新華小學、紅園路小學戶籍居住地位于解放路、團結路以東的本市戶籍六年級畢業(yè)生(沿團結北路、團結路、解放路,以團結北路北口為起點,南龍世紀門為終點)。
第二中學:招收前河沿小學、紅園小學、西關小學、實驗二小、木場小學、肖家小學、和平小學、樹人小學六年級畢業(yè)生。
第三中學:招收南龍學區(qū)、實驗小學、折橋小學、茍家小學、九眼泉小學六年級畢業(yè)學生。
河州中學附屬中學(寄宿制):招收永紅小學、馬彥莊小學、羅家堡小學、銅匠莊小學六年級畢業(yè)學生和有寄宿需求的我市六年級畢業(yè)學生。
第五中學:招收甘光小學、八坊小學、逸夫小學本市戶籍六年級畢業(yè)生,新華小學、紅園路小學戶籍居住地位于解放路、團結路以西的本市戶籍六年級畢業(yè)生(沿團結北路、團結路、解放路,以團結北路北口為起點,南龍世紀門為終點)。
枹罕中學:招收拜家小學、王坪小學、江牌小學、牟家小學、后楊小學、街子小學、石頭洼小學、聶家小學、青寺小學六年級畢業(yè)學生。
新星小學六年級畢業(yè)生自主選擇到河州中學附屬中學、枹罕中學報名。
5.招生要求及政策保障
臨夏市教育局2023年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要根據省州相關精神及本《方案》要求,履行各自職責,確保招生工作規(guī)范、有序、平穩(wěn)開展。各成員要深入學校,對學校的方案制定、招生宣傳、資料審核、類別認定、入戶核查、生源調配、疑難解決等招生工作的各環(huán)節(jié)進行全面指導,切實擔負起招生工作的指導和監(jiān)督責任。
(一)推進陽光招生。學校要主動向社會公開相關信息,包括具體的招生時間、招生計劃、招生辦法、招生程序、錄取名單等,增強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努力打造招生工作的良好形象。
(二)保障入學權利。學校要積極接收持有延緩入學申請批復的超齡兒童及符合隨班就讀條件的殘疾兒童入學,對不能隨班就讀的適齡殘疾兒童采取送教上門等方式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履行好義務教育控輟保學的法定職責,建立控輟保學工作臺賬,落實聯控聯保工作機制,切實保障兒童義務教育權利。
(三)堅持均衡編班。學校要依法均衡配置教育教學資源,均衡編班,不準舉行任何名義的新生摸底考試,不能以任何名義分設重點班、實驗班。在起始年級要均衡配備師資,探索、骨干教師等優(yōu)質師資的走校教學,逐步優(yōu)化均衡師資配備。
(四)嚴格學籍管理。新生注冊登記后,各學校務必于9月10日前到教育局學生股注冊學籍。學校要規(guī)范學籍管理工作,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guī)跨片區(qū)入學和違規(guī)轉學的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五)加強執(zhí)紀問責。教育局將在招生階段派督察組進駐學校,加強對學校招生行為的監(jiān)督和管理。學校要提高思想認識,明確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招生方案,進行入學兒童的資料審核和類別認定,建立完善簽字備案和戶籍、房產信息核實制度,堅決杜絕一切弄虛作假行為;要及時發(fā)現和主動化解招生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避免因招生問題而引發(fā)輿情或群體性事件。學校的規(guī)范、平穩(wěn)招生情況將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對于在招生工作中違紀違規(guī),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單位或個人,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追究責任等處罰。同時聯合紀委監(jiān)委、公安等部門繼續(xù)開展打擊“學托”“學販”行動,共同維護招生秩序。
(六)保障優(yōu)撫對象等子女適齡兒童入學。優(yōu)撫對象子女、烈士子女、駐臨部隊現役軍人子女、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引進人才子女等按國家相關照顧政策入學,本單位(學校)教職工子女視為片區(qū)學生。
(七)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學校咨詢電話保持暢通,各學校要設便民服務點安排教師為有困難家長提供指導幫助。
6.強化領導
成立臨夏市2023年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協(xié)調、規(guī)范、監(jiān)督全市中小學招生工作。成立臨夏市教育局2023年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市中小學招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各學校要成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嚴肅紀律,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和招生應急預案,積極主動開展招生政策的宣傳與咨詢、招生工作的組織與實施、招生結果的公示、招生秩序維護與安全保衛(wèi)、群眾困難的答疑與解決、招生行為的監(jiān)督與處理等工作,確保招生入學工作平穩(wěn)有序。
7.其他注意事項
1.學校在網絡審核階段,重點關注兒童入學申請信息的規(guī)范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做好片區(qū)內外兒童的甄別,臨夏市戶籍兒童和非臨夏市戶籍兒童(隨遷子女)的甄別,發(fā)現問題要及時退回,并通知兒童監(jiān)護人重新填寫、按時提交;在現場審核階段,則要重點關注兒童入學申請信息的真實性(如有需要還應通過房產、戶籍部門進行核實),發(fā)現戶籍、居住證、房產等方面問題,要現場更正,確保信息準確。
2.兒童監(jiān)護人須保證所提供的信息及證明材料真實有效。對于提供虛假材料,破壞招生秩序,弄虛作假,有失誠信的,審核學校應第一時間依法報警,由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視其情節(jié)對入學資格做出處理。
3.不服從調配的隨遷子女視作放棄在臨夏市學校入學。
4.在網絡入學申請過程中,適齡兒童居住的小區(qū)、樓盤、平房(新建樓盤除外)若片區(qū)中無法找到的應及時反饋相關學校。
8.招生政策咨詢電話
臨夏市教育局中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322197
第一中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214937
第二中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993091830、18093059921
第三中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884002573
河州附屬中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660391
第五中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419289443
枹罕中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611881、13884035123
新華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909306309
紅園路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9993000344
風林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919408858
北街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909306309
建國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212459
逸夫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216304
后古城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216304
八坊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313596
東關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993075883
師范附小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5393011902、5916387
甘光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5912588
五中小學部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393029052
實驗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739300026
實驗小學分校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884002393
前河沿東路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830124525
實驗五小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5349300939
實驗二小招生政策咨詢電話:5915935、13689318956
實驗三小招生政策咨詢電話:5915001、13309309702
聯合學區(qū)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5349300992
南龍學區(qū)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109307117
枹罕學區(qū)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5349300909
西關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919305553
紅園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519000350
前河沿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239958、15593042499、15025823682
樹人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794062671
新星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794520480
和平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399305628
9.相關附件
附件1:臨夏市2023年招生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
副組長:市紀委主要領導、市委分管領導、市政府分管領導
成員單位:市紀委監(jiān)委、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房產局、各鎮(zhèn)街道辦事處。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育局,教育局主要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
工作職責:
市委宣傳部:負責全市招生工作宣傳與輿論引導,為招生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
市紀委監(jiān)委:負責監(jiān)督、規(guī)范學校招生工作,維護招生紀律,處理招生違紀問題。
市教育局:負責全市招生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指導、協(xié)調學校招生工作。
各鎮(zhèn)、街道辦事處:負責配合公安、學校做好招生階段社區(qū)、學校周邊秩序維護及隨遷子女入學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并為非臨夏市戶籍適齡兒童在實地核查后由村、社區(qū)開具的常住人口證明(注明入住日期)加蓋公章。
市房產局:配合學校做好不動產及房產信息查詢服務。
市公安局:負責遏制因入學而產生的突擊落戶、空掛戶行為,為小學招生提供戶籍、居住證數據的審核,安排各派出所開具居住證或為無居住證的人員到實際居住社區(qū)開具常住人口證明(注明入住日期)填注意見并蓋章,開展招生階段社區(qū)、學校周邊秩序維護和安全保衛(wèi)工作。
市應急管理局:負責招生階段各類突發(fā)、群體性事件的預判、評估和處理。
附件2:2023年小學入學申請網址及二維碼
1.使用微信掃一掃,掃描二維碼,通過微信小程序進入手機端臨夏市小學入學網絡申請系統(tǒng)。
2.打開電腦瀏覽器(推薦使用谷歌瀏覽器),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網址:https://zxxbm.lxs.gov.cn/進入web端臨夏市小學入學網絡申請系統(tǒng)。
附件3:2023年小學招生入學隨遷子女現場審核點一覽表
為進一步規(guī)范招生秩序,全力做好2023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維護廣大適齡兒童入學權益,促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和《臨夏州教育局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臨夏市2023年中小學幼兒園招生工作征求意見座談會精神和我市教育實際,制定本方案。
1.指導思想
促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的基礎教育。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入學機制,嚴格規(guī)范入學秩序,加強入學工作管理,確保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有序推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切實保障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和符合外來務工條件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2.基本原則
(一)屬地入學原則。嚴禁違規(guī)跨片區(qū)招生,凡擇校入學的學生,小升初時不享受對口劃撥政策。
(二)免試就近原則。公辦小學繼續(xù)堅持“學校劃片招生、相對就近入學”。片內學生要在房戶一致的基礎上,以房為主進行認定,確保兒童在實際居住地周邊入學。堅持公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招生。嚴禁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等作為招生入學的依據或參考。
(三)順序錄取原則。按照“臨夏市戶籍兒童”和“非臨夏市戶籍兒童”兩個批次,先后進行招生,在各批次內依據規(guī)定順序,規(guī)范有序錄取。
(四)嚴控“班額”原則。在全力保障戶籍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探索隨遷子女空位入學,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順序錄取、錄滿為止,杜絕“大班額”現象,保證入學兒童身心健康和校園安全。
(五)公平公開公正原則。招生政策全部公開,所有環(huán)節(jié)全部公示,招生過程邀請相關人員參與,切實加強招生監(jiān)督管理,規(guī)范招生行為,保障招生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
3.招生時間
小學招生時間:小學網絡入學申請時間為7月13日-17日;網絡審核時間為7月13日-18日;現場審核時間為7月19日-20日;錄取、調配及注冊報名時間為7月23日-25日。所有入學兒童必須按時參加網絡入學申請、現場審核、注冊報名等入學流程,否則不能正常入學。
初中招生時間:本市戶籍學生及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學生7月15日—16日在所屬片區(qū)學校報名(報名所需材料到各自對口中學校門口看招生公告),臨夏市戶籍在外地讀完小學欲到臨夏市就讀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于7月16日攜帶戶口簿,小學畢業(yè)證到市二中、市三中、河州中學附屬中學、枹罕中學就近報名。
4.招生條件和辦法
(一)小學招生
1.招生條件
凡年滿六周歲(2017年8月31日前出生,含8月31日)的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和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口隨遷適齡兒童。已注冊新生學籍的學生不得重新注冊學籍。報名時需提供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房產證、戶口簿,適齡兒童幼兒園畢業(yè)證、接種卡、體檢證明(臨夏市婦幼保健院等縣級以上醫(yī)院證明),到片區(qū)學校報名注冊。
2.招生辦法
(1)城市小學:按房戶一致、相對就近的原則以劃定區(qū)域招生。
本市戶籍適齡兒童
第一順序:有戶有房
適齡兒童父母或監(jiān)護人擁有區(qū)域內戶口、區(qū)域內房產方可報名(若有分校以居住地為主),戶籍遷入截止日期為7月12日(含)。烈士子女、駐臨部隊現役軍人子女、引進人才子女(臨夏州委州政府相關文件資料)等按國家有關照顧政策入學。
第二順序:有戶無房
戶口隨父母在片區(qū)內戶籍上,父母親需提供臨夏市無房證明,若父母親臨夏市有住房,以住房就近學區(qū)入學原則。
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
第一順序:有房無戶
兒童及父母親戶口不在臨夏市,但父母親在臨夏市內有房產,報名需要提供房產證或購房合同。
第二順序:隨遷子女(無房無戶)
隨遷子女(無房無戶)兒童父母親需提供戶口簿,由目前在臨夏市實際居住地派出所開具居住證或到實際居住社區(qū)開具常住人口證明(入住日期)且到轄區(qū)派出所填注意見并蓋章,按照小學報名系統(tǒng)提供的審核點(見附件3)報名入學。
(2)農村小學:招收本行政村內的適齡兒童入學,有空余學位的情況下可以接收鄰近行政村學位緊張學校的適齡兒童及隨遷子女入學。
3.招生方式
適齡兒童入學采取網絡入學申請、網絡審核、現場審核、學校自主錄取+統(tǒng)籌調配入學的流程,即:
①網絡入學申請:法定監(jiān)護人在規(guī)定時間內登錄臨夏市小學入學網絡申請系統(tǒng),登錄方式一:通過電腦打開電腦瀏覽器(推薦使用谷歌瀏覽器),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網址:https://zxxbm.lxs.gov.cn/進入web端臨夏市小學入學網絡申請系統(tǒng);登錄方式二:使用微信掃一掃,掃描二維碼,通過微信小程序(附件2)進入手機端臨夏市義務教育階段網絡報名系統(tǒng)。上傳相關證件或證明材料,選擇片區(qū)學校。非臨夏市戶籍適齡兒童監(jiān)護人可根據工作、生活方便,在入學申請系統(tǒng)上自主選擇審核點,參加網絡審核和現場審核。
②網絡審核:學校對網上提交的申請信息進行審核,網絡審核不通過需要修改后再提交的,監(jiān)護人應依據審核意見修改完善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重新提交或重新選擇片區(qū)學校提交,否則視為未進行網絡入學申請。
③現場審核:監(jiān)護人持相關材料到審核學校,由學校進行現場資料審核、類別認定,保障優(yōu)撫對象子女資格認定。
④招生入學:學校按類別及類別內部次序進行順序錄取,完成上一類別錄取后方可開始下一類別錄取。出現學位供需矛盾,可由招生校提出調配意見并報教育局2023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統(tǒng)籌調配入學。非臨夏市戶籍適齡兒童教育局根據學位情況在全市范圍內統(tǒng)籌安排入學。
⑤注冊報名:兒童根據系統(tǒng)通知到校報名注冊。
(二)初中招生
1.招生條件
招收我市2023年小學畢業(yè)生和戶口在本市的應屆小學畢業(yè)生以及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入學。報名時需提供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房產證、戶口簿、入學學生畢業(yè)證、體檢證明(臨夏市婦幼保健院等縣級以上醫(yī)院證明)。
2.招生辦法
初中招生以“對口直升”為主。為嚴控“大班額”,根據往年慣例,新華小學、紅園路小學、建國小學、逸夫小學、后古城小學、甘光小學、八坊小學、東關小學、師范附小等9所六年級畢業(yè)的非本市戶籍學生根據學位情況和家庭住址可自愿到第二中學、第三中學、河州中學附屬中學、枹罕中學就讀。
第一中學:招收建國小學、東關小學、后古城小學、師范附小本市戶籍六年級畢業(yè)生,新華小學、紅園路小學戶籍居住地位于解放路、團結路以東的本市戶籍六年級畢業(yè)生(沿團結北路、團結路、解放路,以團結北路北口為起點,南龍世紀門為終點)。
第二中學:招收前河沿小學、紅園小學、西關小學、實驗二小、木場小學、肖家小學、和平小學、樹人小學六年級畢業(yè)生。
第三中學:招收南龍學區(qū)、實驗小學、折橋小學、茍家小學、九眼泉小學六年級畢業(yè)學生。
河州中學附屬中學(寄宿制):招收永紅小學、馬彥莊小學、羅家堡小學、銅匠莊小學六年級畢業(yè)學生和有寄宿需求的我市六年級畢業(yè)學生。
第五中學:招收甘光小學、八坊小學、逸夫小學本市戶籍六年級畢業(yè)生,新華小學、紅園路小學戶籍居住地位于解放路、團結路以西的本市戶籍六年級畢業(yè)生(沿團結北路、團結路、解放路,以團結北路北口為起點,南龍世紀門為終點)。
枹罕中學:招收拜家小學、王坪小學、江牌小學、牟家小學、后楊小學、街子小學、石頭洼小學、聶家小學、青寺小學六年級畢業(yè)學生。
新星小學六年級畢業(yè)生自主選擇到河州中學附屬中學、枹罕中學報名。
5.招生要求及政策保障
臨夏市教育局2023年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要根據省州相關精神及本《方案》要求,履行各自職責,確保招生工作規(guī)范、有序、平穩(wěn)開展。各成員要深入學校,對學校的方案制定、招生宣傳、資料審核、類別認定、入戶核查、生源調配、疑難解決等招生工作的各環(huán)節(jié)進行全面指導,切實擔負起招生工作的指導和監(jiān)督責任。
(一)推進陽光招生。學校要主動向社會公開相關信息,包括具體的招生時間、招生計劃、招生辦法、招生程序、錄取名單等,增強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努力打造招生工作的良好形象。
(二)保障入學權利。學校要積極接收持有延緩入學申請批復的超齡兒童及符合隨班就讀條件的殘疾兒童入學,對不能隨班就讀的適齡殘疾兒童采取送教上門等方式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履行好義務教育控輟保學的法定職責,建立控輟保學工作臺賬,落實聯控聯保工作機制,切實保障兒童義務教育權利。
(三)堅持均衡編班。學校要依法均衡配置教育教學資源,均衡編班,不準舉行任何名義的新生摸底考試,不能以任何名義分設重點班、實驗班。在起始年級要均衡配備師資,探索、骨干教師等優(yōu)質師資的走校教學,逐步優(yōu)化均衡師資配備。
(四)嚴格學籍管理。新生注冊登記后,各學校務必于9月10日前到教育局學生股注冊學籍。學校要規(guī)范學籍管理工作,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guī)跨片區(qū)入學和違規(guī)轉學的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五)加強執(zhí)紀問責。教育局將在招生階段派督察組進駐學校,加強對學校招生行為的監(jiān)督和管理。學校要提高思想認識,明確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招生方案,進行入學兒童的資料審核和類別認定,建立完善簽字備案和戶籍、房產信息核實制度,堅決杜絕一切弄虛作假行為;要及時發(fā)現和主動化解招生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避免因招生問題而引發(fā)輿情或群體性事件。學校的規(guī)范、平穩(wěn)招生情況將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對于在招生工作中違紀違規(guī),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單位或個人,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追究責任等處罰。同時聯合紀委監(jiān)委、公安等部門繼續(xù)開展打擊“學托”“學販”行動,共同維護招生秩序。
(六)保障優(yōu)撫對象等子女適齡兒童入學。優(yōu)撫對象子女、烈士子女、駐臨部隊現役軍人子女、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引進人才子女等按國家相關照顧政策入學,本單位(學校)教職工子女視為片區(qū)學生。
(七)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學校咨詢電話保持暢通,各學校要設便民服務點安排教師為有困難家長提供指導幫助。
6.強化領導
成立臨夏市2023年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協(xié)調、規(guī)范、監(jiān)督全市中小學招生工作。成立臨夏市教育局2023年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市中小學招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各學校要成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嚴肅紀律,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和招生應急預案,積極主動開展招生政策的宣傳與咨詢、招生工作的組織與實施、招生結果的公示、招生秩序維護與安全保衛(wèi)、群眾困難的答疑與解決、招生行為的監(jiān)督與處理等工作,確保招生入學工作平穩(wěn)有序。
7.其他注意事項
1.學校在網絡審核階段,重點關注兒童入學申請信息的規(guī)范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做好片區(qū)內外兒童的甄別,臨夏市戶籍兒童和非臨夏市戶籍兒童(隨遷子女)的甄別,發(fā)現問題要及時退回,并通知兒童監(jiān)護人重新填寫、按時提交;在現場審核階段,則要重點關注兒童入學申請信息的真實性(如有需要還應通過房產、戶籍部門進行核實),發(fā)現戶籍、居住證、房產等方面問題,要現場更正,確保信息準確。
2.兒童監(jiān)護人須保證所提供的信息及證明材料真實有效。對于提供虛假材料,破壞招生秩序,弄虛作假,有失誠信的,審核學校應第一時間依法報警,由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視其情節(jié)對入學資格做出處理。
3.不服從調配的隨遷子女視作放棄在臨夏市學校入學。
4.在網絡入學申請過程中,適齡兒童居住的小區(qū)、樓盤、平房(新建樓盤除外)若片區(qū)中無法找到的應及時反饋相關學校。
8.招生政策咨詢電話
臨夏市教育局中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322197
第一中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214937
第二中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993091830、18093059921
第三中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884002573
河州附屬中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660391
第五中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419289443
枹罕中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611881、13884035123
新華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909306309
紅園路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9993000344
風林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919408858
北街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909306309
建國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212459
逸夫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216304
后古城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216304
八坊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313596
東關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993075883
師范附小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5393011902、5916387
甘光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5912588
五中小學部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393029052
實驗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739300026
實驗小學分校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884002393
前河沿東路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830124525
實驗五小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5349300939
實驗二小招生政策咨詢電話:5915935、13689318956
實驗三小招生政策咨詢電話:5915001、13309309702
聯合學區(qū)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5349300992
南龍學區(qū)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109307117
枹罕學區(qū)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5349300909
西關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919305553
紅園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519000350
前河沿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6239958、15593042499、15025823682
樹人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794062671
新星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8794520480
和平小學招生政策咨詢電話:13399305628
9.相關附件
附件1:臨夏市2023年招生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
副組長:市紀委主要領導、市委分管領導、市政府分管領導
成員單位:市紀委監(jiān)委、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房產局、各鎮(zhèn)街道辦事處。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育局,教育局主要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
工作職責:
市委宣傳部:負責全市招生工作宣傳與輿論引導,為招生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
市紀委監(jiān)委:負責監(jiān)督、規(guī)范學校招生工作,維護招生紀律,處理招生違紀問題。
市教育局:負責全市招生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指導、協(xié)調學校招生工作。
各鎮(zhèn)、街道辦事處:負責配合公安、學校做好招生階段社區(qū)、學校周邊秩序維護及隨遷子女入學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并為非臨夏市戶籍適齡兒童在實地核查后由村、社區(qū)開具的常住人口證明(注明入住日期)加蓋公章。
市房產局:配合學校做好不動產及房產信息查詢服務。
市公安局:負責遏制因入學而產生的突擊落戶、空掛戶行為,為小學招生提供戶籍、居住證數據的審核,安排各派出所開具居住證或為無居住證的人員到實際居住社區(qū)開具常住人口證明(注明入住日期)填注意見并蓋章,開展招生階段社區(qū)、學校周邊秩序維護和安全保衛(wèi)工作。
市應急管理局:負責招生階段各類突發(fā)、群體性事件的預判、評估和處理。
附件2:2023年小學入學申請網址及二維碼
1.使用微信掃一掃,掃描二維碼,通過微信小程序進入手機端臨夏市小學入學網絡申請系統(tǒng)。
2.打開電腦瀏覽器(推薦使用谷歌瀏覽器),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網址:https://zxxbm.lxs.gov.cn/進入web端臨夏市小學入學網絡申請系統(tǒng)。
附件3:2023年小學招生入學隨遷子女現場審核點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