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和羊》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駱駝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打的短處。老牛指出這是不對的。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駱駝和羊》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駱駝和羊》原文
駱駝長得高,羊長得矮。駱駝說:"長得高好。"羊說:"不對,長得矮才好呢。"駱駝說:"我可以做一件事情,證明高比矮好。"羊說:"我也可以做一件事情,證明矮比高好。"
他們倆走到一個園子旁邊。園子四面有圍墻,里面種了很多樹,茂盛的枝葉伸出墻外來。駱駝一抬頭就吃到了樹葉。羊抬起前腿,扒在墻上,脖子伸得老長,還是吃不著。駱駝說:"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高比矮好。"羊搖了搖頭,不肯認輸。
他們倆又走了幾步,看見圍墻上有個又窄又矮的門。羊大模大樣地走進門去吃園子里的草。駱駝跪下前腿,低下頭,往門里鉆,怎么也鉆不進去。羊說:"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矮比高好。"駱駝?chuàng)u了搖頭,也不肯認輸。
他們倆找老牛評理。老牛說:"你們倆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駱駝和羊》教案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生字10個。
2、積累詞語16個,句子2句。
3、正確熟練地朗讀,背誦課文第3或第4小節(jié)。
4、使學生懂得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是不對的。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駱駝、羊)你們看它們是誰?
2、出示課題
(1)學生字“駱、駝”
(2)指名讀課題,齊讀
(3)過渡:課文究竟講了駱駝和羊的什么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邊看圖,邊聽錄音,說說駱駝和羊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2、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子音,讀通課文,標上小節(jié)號)
(1)學生自讀三、四分鐘。
(2)讀后同桌互評,看看是否讀通課文。
(3)分節(jié)指名朗讀課文,師生共評朗讀情況。
3、自學生字
(1)學生按“劃出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找找朋友”自學生字
(2)集體交流反饋
(3)去拼音,打亂順序,反復抽讀
三、熟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1、指名讀第一節(jié)
2、駱駝和羊爭論什么?它們是怎么說的?
3、指導朗讀對話
4、分角色朗讀第一節(jié)
5、學習第2、3節(jié)
6、聽錄音,思考:駱駝和羊各做了一件什么事來證明自己說的是對的呢?
7、學生交流
8、輕聲朗讀第2、3節(jié),要求:讀熟有感情
9、檢查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評議
10、齊讀
11、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背誦
12、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13、出示老牛的話
14、齊讀,找處一對反義詞
四、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2、讀課后練習2,讀詞語3、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總結
六、擴展作業(yè)
模仿課文,看圖說說《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1、小組合作練說2、匯報交流,評議
13、植物媽媽有辦法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0個。
2、積累詞語10個。
3、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通過了解植物的傳播途徑,了解大自然的奇妙,學會善于觀察周圍的植物,喜愛植物,激發(fā)研究自然的濃厚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你們見過農(nóng)民播種的情景嗎?他們是怎么播種的?
板書:蒲公英蒼耳石榴豌豆
2、在大自然中,許多植物傳播種子卻有他獨特的方式,非常有趣。
板題齊讀
二、初步感知,學習字詞
1、聽老師讀課文,聽清課文講了哪些植物?
2、自由讀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圈出來,交流記字方法
3、選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讀一讀
4、看誰讀得準,看誰讀得快
植物辦法告別準備威風鎧甲掛田野底下種植
生物辦公法官別人備課微笑甲魚野外鞋底
5、抽讀生字
6、接龍讀課文,及時正音。
三、反復朗讀,合作學文。
1、觀看動畫、自由讀課文。思考:這四種植物分別以什么方式傳播種子?
2、合作學習。
四人一組討論:組成一段完整、連貫的話,答案必須是小組成員共同的結果。
3、指名匯報
杜(讀小節(jié))講(討論的過程)述(把答案組成一段話)
隨機板書:風動物彈力
4、自我鞏固:把答案組成一段話自己練說。
5、指名讀第六節(jié),說說怎樣的小朋友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識。
6、帶上動作讀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并快速記憶。
7、比比誰記得快、好!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駱駝和羊》教學反思
《駱駝和羊》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駱駝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打的短處。老牛指出這是不對的。在講解課文時,首先充分利用課文插圖,按課文內(nèi)容正確地、有順序地觀察圖畫。
如觀察第一幅圖時,要抓住駱駝長得高,羊長得矮。駱駝一抬頭就吃到樹葉,羊前腿扒在墻上脖子伸得很長還是吃不到樹葉。觀察第二幅圖時,抓住圍墻上有個又窄又矮的門,羊已走進門去,駱駝跪下前腿,低著頭,還是鉆不到門里去。緊接著圖文結合,邊讀課文邊對照圖,理解句子的意思。在理解圖所對應的句子后,重點抓住老牛說的的話(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這也是課文的難點。如何突破難點?教學時結合前后課文的內(nèi)容來講解,學生已理解兩幅圖所對應的句子,指導他們反復地讀,進一步理解它們的意思。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或同學的優(yōu)缺點,在學生的回答中,說自己的都是優(yōu)點,說別人基本是缺點,和我課前所預設的情景是差不多的。我連忙表揚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非常關注身邊的同學,他們特別的高興。利用這一契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每個人都有自己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們要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幫助他人改掉不良的習慣。
后,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老牛說的話,進而認識到“這是不對的”,并從中讓學生接受教育。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駱駝和羊》原文
駱駝長得高,羊長得矮。駱駝說:"長得高好。"羊說:"不對,長得矮才好呢。"駱駝說:"我可以做一件事情,證明高比矮好。"羊說:"我也可以做一件事情,證明矮比高好。"
他們倆走到一個園子旁邊。園子四面有圍墻,里面種了很多樹,茂盛的枝葉伸出墻外來。駱駝一抬頭就吃到了樹葉。羊抬起前腿,扒在墻上,脖子伸得老長,還是吃不著。駱駝說:"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高比矮好。"羊搖了搖頭,不肯認輸。
他們倆又走了幾步,看見圍墻上有個又窄又矮的門。羊大模大樣地走進門去吃園子里的草。駱駝跪下前腿,低下頭,往門里鉆,怎么也鉆不進去。羊說:"你看,這可以證明了吧,矮比高好。"駱駝?chuàng)u了搖頭,也不肯認輸。
他們倆找老牛評理。老牛說:"你們倆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駱駝和羊》教案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生字10個。
2、積累詞語16個,句子2句。
3、正確熟練地朗讀,背誦課文第3或第4小節(jié)。
4、使學生懂得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是不對的。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駱駝、羊)你們看它們是誰?
2、出示課題
(1)學生字“駱、駝”
(2)指名讀課題,齊讀
(3)過渡:課文究竟講了駱駝和羊的什么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邊看圖,邊聽錄音,說說駱駝和羊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2、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子音,讀通課文,標上小節(jié)號)
(1)學生自讀三、四分鐘。
(2)讀后同桌互評,看看是否讀通課文。
(3)分節(jié)指名朗讀課文,師生共評朗讀情況。
3、自學生字
(1)學生按“劃出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找找朋友”自學生字
(2)集體交流反饋
(3)去拼音,打亂順序,反復抽讀
三、熟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1、指名讀第一節(jié)
2、駱駝和羊爭論什么?它們是怎么說的?
3、指導朗讀對話
4、分角色朗讀第一節(jié)
5、學習第2、3節(jié)
6、聽錄音,思考:駱駝和羊各做了一件什么事來證明自己說的是對的呢?
7、學生交流
8、輕聲朗讀第2、3節(jié),要求:讀熟有感情
9、檢查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評議
10、齊讀
11、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背誦
12、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13、出示老牛的話
14、齊讀,找處一對反義詞
四、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2、讀課后練習2,讀詞語3、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總結
六、擴展作業(yè)
模仿課文,看圖說說《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1、小組合作練說2、匯報交流,評議
13、植物媽媽有辦法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0個。
2、積累詞語10個。
3、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通過了解植物的傳播途徑,了解大自然的奇妙,學會善于觀察周圍的植物,喜愛植物,激發(fā)研究自然的濃厚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你們見過農(nóng)民播種的情景嗎?他們是怎么播種的?
板書:蒲公英蒼耳石榴豌豆
2、在大自然中,許多植物傳播種子卻有他獨特的方式,非常有趣。
板題齊讀
二、初步感知,學習字詞
1、聽老師讀課文,聽清課文講了哪些植物?
2、自由讀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圈出來,交流記字方法
3、選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讀一讀
4、看誰讀得準,看誰讀得快
植物辦法告別準備威風鎧甲掛田野底下種植
生物辦公法官別人備課微笑甲魚野外鞋底
5、抽讀生字
6、接龍讀課文,及時正音。
三、反復朗讀,合作學文。
1、觀看動畫、自由讀課文。思考:這四種植物分別以什么方式傳播種子?
2、合作學習。
四人一組討論:組成一段完整、連貫的話,答案必須是小組成員共同的結果。
3、指名匯報
杜(讀小節(jié))講(討論的過程)述(把答案組成一段話)
隨機板書:風動物彈力
4、自我鞏固:把答案組成一段話自己練說。
5、指名讀第六節(jié),說說怎樣的小朋友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識。
6、帶上動作讀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并快速記憶。
7、比比誰記得快、好!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駱駝和羊》教學反思
《駱駝和羊》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駱駝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打的短處。老牛指出這是不對的。在講解課文時,首先充分利用課文插圖,按課文內(nèi)容正確地、有順序地觀察圖畫。
如觀察第一幅圖時,要抓住駱駝長得高,羊長得矮。駱駝一抬頭就吃到樹葉,羊前腿扒在墻上脖子伸得很長還是吃不到樹葉。觀察第二幅圖時,抓住圍墻上有個又窄又矮的門,羊已走進門去,駱駝跪下前腿,低著頭,還是鉆不到門里去。緊接著圖文結合,邊讀課文邊對照圖,理解句子的意思。在理解圖所對應的句子后,重點抓住老牛說的的話(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這是不對的。),這也是課文的難點。如何突破難點?教學時結合前后課文的內(nèi)容來講解,學生已理解兩幅圖所對應的句子,指導他們反復地讀,進一步理解它們的意思。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或同學的優(yōu)缺點,在學生的回答中,說自己的都是優(yōu)點,說別人基本是缺點,和我課前所預設的情景是差不多的。我連忙表揚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非常關注身邊的同學,他們特別的高興。利用這一契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每個人都有自己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們要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幫助他人改掉不良的習慣。
后,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老牛說的話,進而認識到“這是不對的”,并從中讓學生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