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乱码视频,日韩 欧美 国产 动漫 一区,97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1. <legend id="ppnor"></legend>

      2. 
        
        <sup id="ppnor"><input id="ppnor"></input></sup>
        <s id="ppnor"></s>

        高二年級生物上學期模擬試題

        字號:

        當一切都毫無希望時,切石工人在他的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xiàn)。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并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我希望中學生朋友們做任何事情,只要你認準了,就不要輕言放棄,因為成功就在下一步。高二頻道為大家整理了以下文章,歡迎點評和分享~感謝你的閱讀與支持!
            
        【篇一】

            一、選擇題:本題共35小題,1~20每小題1分,21~35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關于探索DNA是遺傳物質實驗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格里菲思實驗中肺炎雙球菌R型轉化為S型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B.艾弗里實驗證明了DNA是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
            C.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用含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T2噬菌體
            D.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通過攪拌將T2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分開
            2.如圖是關于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分析錯誤的是()
            A.肺炎雙球菌轉化實質是一種基因重組
            B.結果1中全部為S型肺炎雙球菌
            C.結果1中部分為R型肺炎雙球菌
            D.結果2中全部為R型肺炎雙球菌
            3.某雙鏈DNA分子有1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30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DNA分子一條單鏈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占50%
            B.該DNA分子第三次復制時需要胞嘧啶脫氧核苷酸490個
            C.該DNA分子兩條鏈均被15N標記,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中復制5次后,放射性DNA所占比例為1/16
            D.該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上相鄰的堿基A與T之間通過氫鍵連接
            4.任何一種生物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這就是DNA分子的特異性。下列能決定DNA分子特異性的是()
            A.A/TB.G/CC.(A+G)/(T+C)D.(A+T)/(G+C)
            5.下列關于DNA分子結構和DNA復制的說法,正確的是()
            A.DNA分子的每個脫氧核糖上均連著兩個磷酸和一個含氮堿基
            B.若DNA分子的一條鏈中(A+G)/(T+C)<1,則其互補鏈中該比例大于1
            C.DNA分子的雙鏈需要由解旋酶完全解開后才能開始進行DNA復制
            D.一個用15N標記的DNA在含l4N的環(huán)境中復制4次后,含15N的DNA數(shù)與含14N的DNA數(shù)之比為1:4
            6.雙鏈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數(shù)量為M,占總堿基數(shù)的比例為q,若此DNA分子連續(xù)復制n次,需要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數(shù)為()
            A.(2n-1)MB.M(1/2q-1)
            C.(2n-1)M(1-2q)/2qD.(2n-1)M/2nq
            7.假如某大腸桿菌的DNA分子用15N標記后其相對分子質量為a,用14N標記后相對分子質量為b?,F(xiàn)將用15N標記后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在含有14N的培養(yǎng)基中,則子一代、子二代的DNA分子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
            A.(a+b)/2(a+3b)/4B.a+ba+3b
            C.(a+b)/2D.a+b(a+b)/3
            8.有關下圖DNA分子片段的敘述,錯誤的是()
            A.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B.DNA分子中,兩條鏈之間相鄰的堿基通過氫鍵相連
            C.該DNA分子復制4次共產生12個DNA分子
            D.把此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復制2次,子代中的DNA分子中都含15N
            9.中心法則揭示了遺傳信息傳遞與表達的過程。結合下圖分析,敘述錯誤的是()
            A.大腸桿菌b過程可發(fā)生在擬核區(qū)和細胞質中
            B.HIV遺傳信息的流向包括d、a、b、c路徑
            C.b、e過程的原料均為核糖核苷酸
            D.c過程中不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
            10.下列關于基因、DNA、遺傳信息和染色體的描述,正確的是()
            A.遺傳信息是指DNA中堿基的排列順序
            B.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
            C.不管是原核還是真核生物,體內所有基因的堿基總數(shù)均小于DNA分子的堿基總數(shù)
            D.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每一條染色體上都只有一個DNA分子
            11.對下圖的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圖中C是含氮堿基B.圖中D是核糖核苷酸
            C.圖中F是DNAD.圖中G是蛋白質
            12.基因Ⅰ和基因Ⅱ在某動物染色體DNA上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基因Ⅰ和基因Ⅱ可以是一對等位基因
            B.基因Ⅰ的表達產物可能影響基因Ⅱ的表達
            C.基因Ⅰ和基因Ⅱ轉錄的模板鏈可能不在同一條DNA鏈上
            D.基因Ⅰ和基因Ⅱ在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是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
            13.有關細胞中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部分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
            B.轉錄和翻譯過程都存在堿基T與堿基A的配對
            C.遺傳信息在從堿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傳遞過程中沒有損失
            D.在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中,不會發(fā)生DNA酶的催化
            14.關于右圖的生理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圖所示的過程,不會發(fā)生DNA聚合酶的催化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能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
            C.翻譯過程中,tRNA決定肽鏈上氨基酸的位置
            D.若圖示DNA含n個堿基的DNA分子,則其控制合成的多肽中氨基酸數(shù)少于n/6
            15.下面敘述的變異現(xiàn)象,可遺傳的是()
            A.果樹修剪后所形成的樹冠具有特定的形狀
            B.用生長素處理未經(jīng)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實無籽
            C.由于水肥充足,小麥出現(xiàn)穗多粒大的性狀
            D.開紅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開白花
            16.下列敘述中最確切的是()
            A.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根本原因是正常血紅蛋白分子中有一個氨基酸發(fā)生改變
            B.由于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的原因,某些家庭兄弟姐妹甚多,但性狀不盡相同
            C.用普通二倍體西瓜培育出四倍體西瓜,再用普通二倍體西瓜給四倍體西瓜授粉,則四倍體植株上會結出三倍體無子西瓜
            D.某基因的一條鏈上有2個(占堿基總數(shù)的0.1%)C變成了G,表明發(fā)生了基因突變,且該基因連續(xù)復制4次后,突變基因占50%
            17.下列情況引起的變異屬于基因重組的是()
            ①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②基因型為DD的豌豆,種植在土壤貧瘠的地方而出現(xiàn)矮莖性狀,下一代種植在水肥充足的地方,全表現(xiàn)為高莖
            ③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改變
            ④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局部交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18.下列不屬于染色體變異的是()
            A.人的某對常染色體之間交換了對應部分的結構
            B.人的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引起的貓叫綜合征
            C.用煙草花藥培養(yǎng)出了單倍體植株
            D.人的第21號染色體多一條引起的先天性愚型
            19.下列有關單倍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①未經(jīng)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單倍體
            ②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體,一定不是單倍體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細胞一定都是單倍體
            ④基因型為aaaBBBCcc的植株一定不是單倍體
            ⑤基因型為Abcd的生物體一般是單倍體
            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20.下圖為某單基因病遺傳系譜圖,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此病不可能為紅綠色盲遺傳病B.Ⅰ2、Ⅱ5的基因型分別為AA、Aa
            C.Ⅱ6的基因型無法確定D.Ⅱ5、Ⅲ8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3
            21.下列有關實驗及實驗結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實驗材料實驗過程實驗結果與結論
            A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將R型活菌與S型菌的DNA混合培養(yǎng)生長R型菌和S型菌,說明DNA可能是“轉化因子”
            B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用35S標記的噬菌體去感染普通的大腸桿菌,短時間保溫離心后獲得的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說明DNA是遺傳物質
            C煙草花葉病毒和煙草用從煙草花葉病毒中分離出的RNA侵染煙草煙草出現(xiàn)病斑,說明煙草花葉病毒的RNA可能是遺傳物質
            D大腸桿菌將已用15N標記DNA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在普通(14N)培養(yǎng)基中經(jīng)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總數(shù)的1/4,說明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A.AB.BC.CD.D
            22.如果用3H、15N、32P、35S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細菌,在產生子代噬菌體的組成結構成分中,能夠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可在外殼中找到3H、15N和32PB.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
            C.可在外殼中找到15N、32P和35S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23.在一個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堿基的42%,若其中一條鏈的胞嘧啶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24%,胸腺嘧啶占30%,則在其互補鏈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別占()
            A.12%和34%B.21%和24%C.34%和12%D.58%和30%
            24.下列對雙鏈DNA分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若一條鏈A和T的數(shù)目相等,則另一條鏈A和T的數(shù)目也相等
            B.若一條鏈G的數(shù)目為C的兩倍,則另一條鏈G的數(shù)目為C的兩倍
            C.若一條鏈的A:T:G:C=1:2:3:4,則對應鏈相應堿基為2:1:4:3
            D.若一條鏈的A:T:G:C=1:2:3:4,則整個DNA中相應堿基為3:3:7:7
            25.如圖表示中心法則中部分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圖1過程①、③、⑤一般發(fā)生于煙草花葉病毒的體內
            B.圖1過程①〜⑤不可能同時發(fā)生于同一個細胞內
            C.圖2過程只發(fā)生在可增殖的細胞,復制起點A先于B復制
            D.圖2、圖3過程均可能發(fā)生在真核細胞內,均具有雙向復制的特點
            26.下列關于DNA分子的結構與復制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一個含有m個腺嘌呤的DNA分子經(jīng)n次復制需要消耗腺嘌呤脫氧核苷酸(2n-1)×m個
            ②在一個雙鏈DNA分子中,G+C占堿基總數(shù)的M%,那么該DNA分子的每條鏈中G+C都占該單鏈堿基總數(shù)的M%
            ③細胞內全部DNA被32P標記后在不含32P的環(huán)境中進行連續(xù)有絲分裂,第2次分裂產生的每個子細胞染色體均有一半有32P標記
            ④DNA雙鏈被32P標記后,在31P中復制n次,子代DNA中有32P標記的占1/2n
            A.0項B.1項C.2項D.3項
            27.“無酒不成席”,酒席上,有些人喝了少量酒就臉紅,我們稱為“紅臉人”,有些人喝了很多酒,臉色卻沒有多少改變,我們稱為“白臉人”,“紅臉人”體內只有乙醇脫氫酶(ADH),沒有乙醛脫氫酶(ALDH),導致乙醛積累才會出現(xiàn)紅臉。乙醇進入人體后的代謝途徑如下,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紅臉人”的基因型有2種
            B.—對“白臉人”夫婦,后代“白臉人”與“紅臉人”的比可能為3:1
            C.老年人醉酒后較長時間才能恢復,且肝臟、腦組織等容易受損傷,這與酒精代謝有關酶的活性下降有關
            D.若某正常乙醛脫氫酶基因復制時,其中一條母鏈上的G被A所替代,而另一條鏈正常,則該基因連續(xù)復制n次后,突變型該基因占的比例為1/2
            28.下列關于遺傳學有關概念和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基因是DNA分子中一條鏈上的有遺傳效應的片段
            B.位于同源染色體上同一位點,控制相對性狀的兩個基因稱為等位基因
            C.一個基因型為AaXbY的果蠅,產生了一個AaXb的精子,則與此同時產生的另三個精子的基因型為AXb、aY、Y
            D.一個含32P標記的雙鏈DNA分子,在不含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原料中進行復制,若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占1/8,則含31P的DNA分子占7/8
            29.下列關于硝化細菌、藍藻、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以及神經(jīng)細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①均具有磷脂雙分子層與蛋白質構成的細胞膜結構②ATP是所有細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質③都具有核糖體作為蛋白質合成的“機器”④遺傳信息均儲存在核糖核酸分子中⑤編碼氨基酸的密碼子基本相同⑥所有生物的新陳代謝都是以細胞為單位進行的
            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30.大豆植株的體細胞中含有40條染色體,用放射性60Co處理大豆種子后播種,篩選出一株抗花葉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經(jīng)離體培養(yǎng)得到若干植株統(tǒng)稱Y,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植株Y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最多有40條
            B.獲得植株Y的過程稱為單倍體育種
            C.植株X自交,其下一代抗病植株所占比例小于植株Y中抗病植株所占比例
            D.放射性60Co可以誘發(fā)定向的基因突變
            31.擬南芥根尖某細胞中某個基因編碼蛋白質的區(qū)段插入了一個堿基對,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該細胞最有可能位于根尖的成熟區(qū)
            B.該細胞的子代細胞中遺傳信息不會發(fā)生改變
            C.若該變異發(fā)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導致翻譯過程提前終止
            D.若在插入位點再缺失3個堿基對,對其編碼的蛋白質結構影響最小
            32.關于生物體內遺傳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翻譯時,每種密碼子都有與之對應的反密碼子
            B.沒有外界因素干擾時,DNA分子的復制也可能出錯
            C.轉錄開始時,RNA聚合酶必須與基因上的起始密碼結合
            D.翻譯時,一個核糖體上結合多條mRNA分子,有利于加快翻譯的速度
            33.下圖為某動物進行細胞分裂的示意圖,以下描述中能確定其姐妹染色單體上等位基因來源于基因突變的有幾項()
            ①該細胞為雄蜂的次級精母細胞
            ②該細胞為雄蜂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
            ③與該細胞同時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含有基因aabb
            ④該細胞為人體次級精母細胞,A、a為與紅綠色盲有關的基因
            A.一項B.兩項C.三項D.四項
            34.果蠅為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下列有關雄果蠅的敘述,錯誤的是()
            A.X和Y染色體上存在等位基因
            B.體細胞中的X染色體一定來自其母方
            C.精子細胞中常染色體隨機來自父方或母方
            D.體細胞和次級精母細胞中都一定含2個染色體組
            35.某夫婦去醫(yī)院進行遺傳咨詢,已知男子患有某種遺傳病,其父母和妻子均正常,但妻子的母親也患有該遺傳病。下列有關推測中,不正確的是()
            A.該男子患伴Y染色體遺傳病的概率為0
            B.若該病為伴X染色體遺傳病,則該男子家族中女性患病的概率較高
            C.若該男子的妹妹也患同種遺傳病,則這對夫婦生下患該遺傳病男孩的概率為1/4
            D.通過觀察該男子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裝片,可以判斷該病是否為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第II卷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10分。每空2分,共40分。
            36.圖1表示細胞生物遺傳信息傳遞某過程,圖2表示DNA結構片段。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中,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實驗找出了導致細菌轉化的轉化因子,赫爾希則完成了“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他們的實驗中共同核心的設計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1所示的遺傳信息傳遞過程,其中不同于圖2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是____________。
            (3)若把圖2所示DNA放在含N15的培養(yǎng)液中復制3代,子代中含N14的DNA所占比例為_________。
            (4)若通過DNA復制共得到32個圖2中的DNA片段,則至少要向試管中加入_________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5)若人組織中的細胞已失去分裂能力,則其細胞內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為____________。
            37.下圖甲是某動物細胞內基因表達過程示意圖,圖乙是該動物DNA分子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分析回答(丙氨酸GCA、苯丙氨酸GUC、谷氨酰胺CAG):
            (1)圖甲中催化①過程的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在⑥上合成②的過程需要的運輸工具上的反密碼子是CAG,則其攜帶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
            (2)由圖乙可知,__________(填序號)構成了該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3)已知該動物的DNA分子中共含有2a個堿基,則最多可構成______種排列順序;若該DNA分子中含胞嘧啶m個,則其連續(xù)復制4次,共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數(shù)為____________。
            38.下圖是人的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病因的圖解,請回答:
            (1)過程②稱為_____________,是以mRNA為模板在細胞的細胞質中核糖體中進行的。
            (2)過程③在細胞的____________(寫場所)中進行,因為這一過程中一個堿基對發(fā)生了改變,最終導致合成的血紅蛋白異常,這一變異稱為_______________。
            (3)④上的三個堿基序列是_________,這一堿基序列被稱為是決定纈氨酸的_________。
            39.下圖為兩種不同的育種方法示意圖,請回答:
            (1)①的育種方法是雜交育種,原理是__________,在①育種方法中,在F2中挑選符合條件的品種。
            (2)②的育種方法是__________,圖②中將F1的花粉進行離體培養(yǎng)獲得__________植株,這種植株的特點是長得弱小且髙度不育,然后經(jīng)過滴加B試劑來處理__________________,通過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從而獲得純合的二倍體植株并再進行篩選。這種育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

            一、單選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60分
            1.下列有關遺傳變異和繁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環(huán)境引起的變異都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不能傳給后代
            B.21三體綜合征可能由于精子或卵細胞染色體異常引起
            C.基因異??梢l(fā)遺傳病,不帶有致病基因的人不患遺傳病
            D.基因型為AaBB的動物自交后代性狀分離,該變異屬于基因重組
            2.下列有關變異、育種與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發(fā)生基因重組
            B.三倍體無子西瓜的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不能進行正常的減數(shù)分裂
            C.單倍體育種過程中,經(jīng)常先篩選F1花粉類型,再進行花藥離體培養(yǎng)
            D.自然選擇決定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方向
            3.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種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又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基因突變發(fā)生在體細胞中肯定不能遺傳
            C.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選擇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
            D.人類基因組計劃需要測定24條染色體中的堿基序列
            4.如圖所示為基因型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某種二倍體動物的兩個正處在分裂狀態(tài)的細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細胞所屬的分裂方式相同
            B.兩個細胞中染色體組數(shù)和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相同
            C.兩個細胞中A、a基因的位置異常的原因肯定相同
            D.兩個細胞中都發(fā)生了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5.生物的某些變異可通過細胞分裂某一時期染色體的行為來識別。甲、乙兩模式圖分別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出現(xiàn)的“環(huán)形圈”、“十字形結構”現(xiàn)象,圖中字母表示染色體上的基因。丙圖是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在某一時期所呈現(xiàn)的形態(tài)。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三圖中發(fā)生的變異均可遺傳給下一代
            B.甲、乙、丙三種變異在光學顯微鏡下均可觀察到
            C.甲圖是由于個別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導致染色體上基因數(shù)目改變的結果
            D.甲、乙、丙三種變異類型分別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和基因重組
            6.野生型豌豆子葉黃色(Y)對突變型豌豆子葉綠色(y)為顯性。Y基因和y基因的翻譯產物分別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兩種蛋白質都能進入葉綠體,它們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圖所示。SGRY蛋白能促使葉綠素降解使子葉由綠色變?yōu)辄S色;SGRy蛋白能減弱葉綠素降解,使子葉維持“常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注:序列中的字母是氨基酸縮寫,序列上方的數(shù)字表示該氨基酸在序列中的位置,①、②、③表示發(fā)生突變的位點)
            A.位點①②突變導致了該蛋白的功能喪失
            B.位點③的突變導致了該蛋白降解葉綠素的功能減弱
            C.黑暗條件下突變型豌豆子葉的葉綠素含量維持不變
            D.Y基因突變?yōu)閥基因的根本原因是堿基對發(fā)生缺失
            7.某哺乳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Ee,如圖是該動物一個精原細胞在產生精子過程中某時期的示意圖,以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圖示細胞中,a基因應該來源于交叉互換或基因突變
            B.圖示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該細胞中含2個染色體組
            C.基因B/b與基因E/e之間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D.該精原細胞產生的精子細胞基因型有ABe、aBe、AbE
            8.下列關于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A.多基因遺傳病在群體中的發(fā)病率比單基因遺傳病高
            B.先天性疾病都是遺傳病
            C.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遺傳方式屬于伴性遺傳
            D.基因突變是單基因遺傳病的根本原因
            9.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通常用基因診斷手段來確定胎兒是否患21三體綜合征
            B.估算后代遺傳病的再發(fā)風險率需要確定遺傳病類型
            C.抗VD佝僂病在男女中的發(fā)病率相等
            D.白化病通常會在一個家系的幾代人中連續(xù)出現(xiàn)
            10.下圖中,甲、乙表示水稻兩個品種,A、a和B、b表示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種的過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甲和乙為親本來培育新品種AAbb,①→③→④過程最簡便
            B.②和⑦的變異都發(fā)生于有絲分裂間期
            C.③體現(xiàn)了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
            D.⑤→⑥過程的育種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11.下列有關誘變育種、雜交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的敘述錯誤的是
            A.雜交育種和單倍體育種過程中通常都涉及基因重組原理
            B.采用上述技術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具有所需性狀的品種
            C.上述技術中,僅多倍體育種會育出與原物種生殖隔離的個體
            D.誘變育種能夠產生新的基因,不能產生新的基因型
            12.下列是植物育種的兩種方法圖解,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過程①②是將2個物種通過雜交將優(yōu)良性狀集中在一起,再篩選和培育獲得新品種
            B.過程③④⑤的育種方法是單倍體育種,依據(jù)的遺傳學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C.過程④體現(xiàn)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過程⑤可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
            D.若C的基因型為AaBbdd,D植株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總數(shù)的l/4
            13.下列關于育種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單倍體育種就是利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單倍體植株的過程
            B.雜交育種依據(jù)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基因重組不能產生新的基因
            C.人工誘導多倍體,目前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
            D.選育青霉素產量很高的菌株,依據(jù)的原理是基因突變
            14.下列有關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與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
            B.只有在新物種形成時,才發(fā)生基因頻率的改變
            C.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
            D.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種群的基因頻率一定改變
            15.下列有關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說法,錯誤的是
            A.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B.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
            C.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
            D.共同進化導致了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16.實驗室條件下可以研究細菌抗藥性形成的機理。野生型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青霉素是敏感的,將它接種到青霉素濃度為0.1單位/cm3的培養(yǎng)基里,絕大多數(shù)細菌死亡,但有個別細菌能存活下來,并能進行繁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青霉素的影響下,金黃色葡萄球菌種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頻率降低
            B.存活下來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通過繁殖導致種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頻率提高
            C.接觸青霉素之前金黃色葡萄球菌個體間已經(jīng)產生了抗青霉素的差異
            D.細菌抗藥性的產生是人工選擇的結果
            17.用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來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長頸鹿經(jīng)常伸長頸和前肢去吃樹上的葉子,因此頸和前肢都變得很長
            B.尺蛾工業(yè)黑化的現(xiàn)象是因為尺蛾受到煤油煙污染被熏黑的
            C.北極熊為了適應冰天雪地的環(huán)境,它們的個體都能產生定向的白色變異
            D.野兔的保護色和鷹銳利的目光,是它們相互選擇的結果
            18.用若干基因型為Aa的棉鈴蟲進行自由交配,獲得大量子代。用某種殺蟲劑處理該棉鈴蟲的子代種群,發(fā)現(xiàn)基因型AA、Aa、aa的個體分別被淘汰掉80%、40%、20%。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殺蟲劑對棉鈴蟲發(fā)揮選擇作用,并會誘發(fā)棉鈴蟲的突變
            B.殺蟲劑的使用使棉鈴蟲Aa的基因型頻率降低
            C.淘汰后棉鈴蟲A的基因頻率為36.4%
            D.繼續(xù)使用該殺蟲劑,棉鈴蟲的死亡率會逐代增加
            19.某小島上蜥蜴進化的基本過程如下所示。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小島上的蜥蜴原種和蜥蜴新種共同組成一個種群
            B.若圖中X、Y、Z表示生物進化中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則Z是隔離
            C.根據(jù)達爾文的觀點可認為,有利性狀的蜥蜴?zhèn)€體世代間不斷保存
            D.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該島上蜥蜴進化過程中基因頻率一定發(fā)生變化
            20.科學家們對某一湖泊不同深度的138種魚類進行研究,繪制了部分魚類的演化過程圖(圖中不同數(shù)字和字母代表不同的魚類種群)下列關于這一進化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③④中每個個體是進化的基本單位
            B.自然選擇的直接對象是種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C.③④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資源
            D.不同湖泊深度的選擇有利于不同種群的基因頻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21.有關進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一個符合遺傳平衡的群體,隨機交配后,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都不發(fā)生改變
            B.某校學生(男女各半)中,有紅綠色盲患者3.5%(均為男生),色盲攜帶者占5%,則該校學生中的色盲基因頻率為5.67%
            C.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不僅能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釋生物界的適應性與多樣性,但不能解釋遺傳與變異的本質,且對進化的解釋僅限于個體水平
            D.新物種產生一定存在進化,進化一定意味著新物種的產生
            22.許多年前,某大峽谷中的松鼠被一條河流分隔成甲、乙兩個種群。兩個種群所發(fā)生的變化如下圖所示,①〜⑥表示不同的變異結果,a〜d表示進化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表示地理隔離離,經(jīng)過長期的地理隔離可能出現(xiàn)生殖隔離
            B.b過程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C.c過程可以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導致生物定向進化
            D.漸變式和爆發(fā)式的形成新物種,都需要d環(huán)節(jié)
            23.某昆蟲剛毛和截毛分別由基因B、b控制,其中一個基因具有純合致死效應(基因型為BB、XBY等均視為純合子)?,F(xiàn)用一對剛毛雌性個體和截毛雄性個體雜交,F(xiàn)1中剛毛雌:截毛雌:截毛雄=1:1:1,則F1中B的基因頻率是
            A.1/2B.1/3C.1/5D.1/6
            24.下列有關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反饋調節(jié)在穩(wěn)態(tài)維持中具有重要作用
            B.人體內組織液是所有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
            C.血漿中酸堿平衡的維持不需要器官、系統(tǒng)的參與
            D.細胞都要通過內環(huán)境才能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
            25.下表為人體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機酸蛋白質
            ①②1425.02.51.5103.36.016.0
            ③1474.01.251.0114.07.51.0
            ④101402.510.3525-47
            A.④屬于細胞內液,因為其含有較多的蛋白質、K+等
            B.②屬于血漿,③屬于組織液,②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將導致③增多
            C.肝細胞中的CO2從產生場所擴散到②共穿過6層磷脂分子層
            D.③與④的成分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26.有一種腎小球炎癥常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體檢會發(fā)現(xiàn)患者體內存在抗原一抗體復合物,并出現(xiàn)蛋白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用雙縮脲試劑檢測蛋白尿,水浴加熱后呈現(xiàn)出紫色
            B.鏈球菌的抗原由核糖體合成并經(jīng)高爾基體運輸至細胞膜
            C.體內細胞只通過內環(huán)境就可以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
            D.患者血漿蛋白經(jīng)尿液流失而使血漿滲透壓下降,可出現(xiàn)組織水腫
            27.關于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的說法正確的是
            A.興奮在突觸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B.人類大腦言語區(qū)W區(qū)受損,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C.促甲狀腺激素幾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細胞,提高代謝速率
            D.人在寒冷環(huán)境中,皮膚血管收縮、產熱增加,機體散熱量小于產熱量
            28.實驗小組的同學從小白鼠的體內提取了一種激素,推測可能是胰島素或甲狀腺激素。實驗小組為了探究該激素是何種激素,把生理狀況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組,編號甲、乙、丙、丁,給甲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該激素,乙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丙組小鼠飼喂含該激素的飼料,丁組小鼠飼喂不含該激素的飼料,觀察現(xiàn)象。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如果甲組小鼠出現(xiàn)休克,注射適量的葡萄糖后恢復,說明該激素是胰島素
            B.如果甲組小鼠比乙組小鼠興奮、呼吸和代謝加快,說明該激素是甲狀腺激素
            C.如果丙組小鼠出現(xiàn)休克,飼喂適量的葡萄糖后恢復,說明該激素是胰島素
            D.如果丙組小鼠比丁組小鼠興奮、呼吸和代謝加快,說明該激素是甲狀腺激素
            29.根據(jù)下圖中人體器官模型,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如果該器官為甲狀腺,則寒冷刺激時甲狀腺激素濃度A處高于B處
            B.如果該器官為肝臟,則饑餓時血糖濃度A處低于B處
            C.如果該器官為腎臟,則尿素的濃度A處高于B處
            D.如果該器官為胰臟,則飯后胰島素濃度A處低于B處
            30.下圖是機體生理調節(jié)的三種方式,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二可表示神經(jīng)細胞分泌神經(jīng)遞質作用于唾液腺細胞
            B.圖一可表示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性腺細胞
            C.三種方式中,圖二所示調節(jié)方式的調節(jié)速度最快
            D.圖三可表示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臟細胞
            31.關于哺乳動物下丘腦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下丘腦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器官之一
            B.調節(jié)產熱和散熱,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
            C.感受細胞外液滲透壓變化,調節(jié)動物體水鹽平衡
            D.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調節(jié)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2.有三個均表現(xiàn)為低甲狀腺激素的病人,他們分別患有甲狀腺、垂體和下丘腦功能缺陷癥。給這些病人及健康人靜脈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別測定每個人的促甲狀腺激素(TSH)濃度,結果如下:
            健康人病人甲病人乙病人丙
            注射TRH前<10mU/L<10mU/L<10mU/L10~40mU/L
            注射TRH后10~40mU/L10~40mU/L<10mU/L>40mU/L
            下列對實驗結果的分析中,錯誤的是
            A.病人丙的甲狀腺功能缺陷,注射TRH或TSH都不能治愈
            B.病人甲的下丘腦功能缺陷,應直接注射TRH進行治療
            C.病人乙的垂體功能缺陷,該類病人體內的TRH濃度較高
            D.TRH是由下丘腦分泌、垂體釋放的一種激素
            33.細胞外葡萄糖濃度調節(jié)胰島B細胞(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過程如圖,對其理解錯誤的是
            A.細胞呼吸將葡萄糖中的部分化學能貯存在ATP中
            B.Ca2+內流促使細胞通過胞吐方式釋放胰島素
            C.細胞外葡萄糖濃度降低會促使胰島素釋放
            D.該過程參與了血糖濃度的反饋調節(jié)機制
            34.下表對圖示曲線的描述錯誤的是
            條件XY
            A寒冷環(huán)境下甲狀腺激素的含量機體的產熱量
            B飽餐后半小時肝細胞中糖原的含量胰高血糖素的含量
            C失水過多,食物過咸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尿液的量
            D劇烈運動后的短時間內乳酸的含量血漿的pH值
            35.關于激素、抗體、酶和神經(jīng)遞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激素和抗體都具有特異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細胞
            B.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產生酶的細胞一定能產生激素
            C.激素定向運輸?shù)桨屑毎唤?jīng)靶細胞接受即被滅活
            D.乙酰膽堿與特定分子結合后可在神經(jīng)元之間傳遞信息
            36.下列關于人體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的敘述,錯誤的是()
            A.發(fā)生局部炎癥反應時的腫脹,是由于組織中的Na+濃度增加所致
            B.腸腺分泌的消化液不屬于內環(huán)境的成分
            C.饑餓時,血液流經(jīng)肝臟后血糖濃度會升高
            D.寒冷環(huán)境下雖然機體通過各種途徑減少散熱,但散熱量高于炎熱環(huán)境
            37.細胞通訊是細胞間交流信息,對環(huán)境作出綜合反應的生理活動。如圖甲為兩種細胞通訊方式,乙為甲圖中括號部位放大圖,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若圖中靶細胞1為胰島B細胞,則靶細胞2一定是肝細胞
            B.若圖中結構1及靶細胞(且去掉圖中結構2及以下部分)表示神經(jīng)-肌肉突觸,受刺激后,神經(jīng)-肌肉突觸后膜完成了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C.圖中⑤的形成與②有關,⑤所在的位置是內環(huán)境
            D.若圖中結構1及靶細胞(且去掉圖中結構2及以下部分)表示神經(jīng)-肌肉突觸,受刺激后,肌無力患者的神經(jīng)-肌肉突觸后膜難以產生動作電位
            38.下圖是突觸結構示意圖,在a、d兩點連接一個電流表。有關分析中,錯誤的是
            A.刺激a點時,電流表的指針會偏轉兩次,說明興奮能由a點傳遞到d點
            B.b是神經(jīng)元軸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含有許多突觸小泡,其內含有神經(jīng)遞質
            C.刺激c點時,電流表的指針只會偏轉一次,說明興奮不能由c點傳遞到b點
            D.興奮經(jīng)過神經(jīng)纖維和突觸時,都是以電信號的形式進行傳導
            39.如圖是某神經(jīng)纖維動作電位的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K+的大量內流是神經(jīng)纖維形成靜息電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內流,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處于關閉狀態(tài),K+通道多處于開放狀態(tài)
            D.動作電位大小隨有效刺激的增強而不斷加大
            40.當人體血糖濃度偏高時,細胞膜中的某種葡萄糖載體可將葡萄糖轉運至肝細胞內,血糖濃度偏低時則轉運方向相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載體在血糖濃度偏低時的轉運需要消耗ATP
            B.轉運速率隨血糖濃度升高不斷增大
            C.轉運方向是由細胞內外葡萄糖濃度決定的
            D.胰島素促進葡萄糖運出肝細胞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滿分40分
            41.(10分)西瓜的花為單性花,雌雄同株,下圖是三倍體西瓜(3N=33)育種的過程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三倍體無籽西瓜的變異來源屬于,該變異是否為可遺傳的變異(填“是”或“否”)。
            (2)為什么以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滴在二倍體西瓜幼苗的芽尖?
            。
            (3)三倍體西瓜育種過程中有兩次雜交。第一次雜交過程中對母本雌花在開花前
            (填“需要”或“不需要”)套袋,結果是:四倍體母本上結出的果實其果肉細胞含個染色體組,種子中的胚含個染色體組。
            42.(10分)下圖是人體細胞直接與內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示意圖,A、B、C、D表示的是結構,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體,箭頭方向表示物質交換的方向,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管壁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填序號)。
            (2)①、②、③、④中,CO2濃度的是(填序號)。一般情況下,②與①成分和含量上的主要區(qū)別是。
            (3)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的含量有關,如果飲水過少或吃的食物偏咸,會導致內環(huán)境的滲透壓。正常情況下,機體能保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其調節(jié)機制是。
            (4)若某人長期營養(yǎng)不良,血漿中蛋白質降低,會引起內環(huán)境中(填序號)的液體增多。血漿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是因為其中含有。肺氣腫患者由于呼吸不暢,血液的pH將略有。
            (5)對人體來說,保持體溫恒定對于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必不可少,這是因為。
            43.(10分)乙酰膽堿(Ach)是一種神經(jīng)遞質,為了研究神經(jīng)細胞里乙酰膽堿(Ach)的含量與神經(jīng)細胞信息傳遞之間的關系,實驗人員設計了以下實驗:在圖乙A處注入不同濃度的Ach,B處給予恒定刺激,C、D處分別為測量點。(軸突中已除去了原有的突觸小泡)。圖甲是圖乙中E處的放大。請據(jù)圖回答:
            (1)寫出圖中標號所指的名稱或結構:③;④。
            (2)下表為注入不同濃度的Ach,刺激B點后,C、D兩處感受信號所用的時間。請分析回答:
            Ach濃度(mmol/mL)C處(ms)D處(ms)
            0.15.005.56
            0.25.005.48
            0.35.005.31
            ①C處數(shù)據(jù)說明了。②D處數(shù)據(jù)說明了。
            (3)檢測C點和D點感受信號的方法,可觀察C、D點膜上變化。
            (4)在軸突中除去原有突觸小泡的目的是。
            (5)小泡內遞質的釋放過程與細胞膜的特點有關。
            44.如圖為某男子饑寒交迫時體內的一些生理變化過程示意圖(A~D表示器官或細胞,①~④表示激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位于,產生冷覺的A是。
            (2)當激素③以B為靶細胞時,體現(xiàn)了激素的調節(jié)機制。
            (3)由胰島細胞分泌的激素④是,在血糖調節(jié)方面與其相互拮抗的激素是。
            (4)人在炎熱環(huán)境中大量出汗后,下丘腦如何調節(jié)體內水分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