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心是純潔透明的,是不染纖塵的,是沒有機心的。如果孩子失去了童心,還有什么可愛之處。下面是分享的關于詩人寫兒女的古詩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嬌女詩》
西晉·左思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
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
鬢發(fā)覆廣額,雙耳似連璧。
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
濃朱衍丹唇,黃吻爛漫赤。
嬌語若連瑣,忿速乃明集。
握筆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執(zhí)書愛綈素,誦習矜所獲。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畫。
輕妝喜樓邊,臨鏡忘紡績。
舉觶擬京兆,立的成復易。
玩弄眉頰間,劇兼機杼役。
從容好趙舞,延袖象飛翮。
上下弦柱際,文史輒卷襞。
顧眄屏風書,如見已指摘。
丹青日塵暗,明義為隱賾。
馳騖翔園林,果下皆生摘。
紅葩綴紫蒂,萍實驟柢擲。
貪華風雨中,眒忽數(shù)百適。
務躡霜雪戲,重綦常累積。
并心注肴饌,端坐理盤鬲。
翰墨戢閑案,相與數(shù)離逖。
動為壚鉦屈,屐履任之適。
止為荼荈據(jù),吹噓對鼎立。
脂膩漫白袖,煙熏染阿錫。
衣被皆重地,難與沉水碧。
任其孺子意,羞受長者責。
瞥聞當與杖,掩淚俱向壁。
【詩歌賞析】《嬌女詩》是晉代文學家左思的詩作。作者從日常生活中剪裁幾個場景,精心描繪了兩個小女兒天真稚氣、活潑可愛的種種情態(tài),準確形象地勾畫出她們嬌憨活潑的性格,字里行間閃爍著慈父忍俊不禁的笑意,筆墨間流露著家庭生活特有的情味。此詩先寫女孩兒模仿大人對鏡、握筆、執(zhí)書、紡績等事,后寫小孩子特有頑皮活潑,最后寫她們把衣衫弄得一塌糊涂,由這件最讓大人惱火的事引出“當與杖”的別致結局。全詩層次分明,結構巧妙,筆調詼諧,語言通俗,時雜俚語,很有風趣,一段矜惜憐愛之情見于言外,十分感人。
《誡子詩》
漢·東方朔
明者處世,莫尚于中。
優(yōu)哉游哉,于道相從。
首陽為拙,柳下為工。
飽食安步,以仕代農。
依隱玩世,詭時不逢。
才盡身危,好名得華。
有群累生,孤貴失和。
遺余不匱,自盡無多。
圣人之道,一龍一蛇。
形見神藏,與物變化。
【詩歌賞析】東方朔的《誡子詩》是把自己對人生的態(tài)度告訴孩子,希望孩子懂得“與物變化”,“合于世宜”,做一個隱于朝廷,而不是隱于山林的隱士(這種隱士被稱為“仕隱”)。
《誠兒詩》
宋·張耒
城頭月落霜如雪,
樓頭五更聲欲絕。
捧盤出戶歌一聲,
市樓東西人未行。
北風吹衣射我餅,
不憂衣單憂餅冷。
業(yè)無高卑志當堅,
【詩歌賞析】張耒的鄰居是位賣燒餅的。他仔細觀察賣燒餅人的辛苦生活:賣餅人每日五更起床,沿街叫賣,哪怕是刮風下雨、天寒地凍也不間斷。久而久之賣餅人的艱辛深深感動了詩人。他想,業(yè)過三百,行超三千,不論干什么,只要立志求遠,不懈地努力,終究會成功的。為了教育兒子,學習賣餅人不畏艱難的品質,他寫下了這首詩。
《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監(jiān)稅》
汝仕今差晚,家庭莫恨離。
學須官事了,廉忌世人知。
爭進非身福,臨民只母慈。
【詩歌賞析】詩人教導做官的孩子,追求學問必須在公務做完以后,做官要清廉,不要張揚自己的好名聲,不必追求做大官,要愛民如子,不可對老百姓橫征暴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