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它顯現(xiàn)出制作者對教育、教學、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的領(lǐng)悟。因此教師在設(shè)計課件時一定要吃透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出符合教學的方案用于課件。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課件:《鏡泊湖奇觀》,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篇一】
教學目標:
1、了解鏡泊湖的景色特點,學習作者抓住靜態(tài)和動態(tài)描寫景物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參與自主性學習,提高自我讀書能力。
教時:第2課時
課前準備:根據(jù)第3自然段內(nèi)容,制作景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三篇寫景的課文,今天我們再一起去領(lǐng)略一下鏡泊湖的奇觀。
二、學習第一段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1、(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鏡泊湖的美麗景色,重點描述了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奇特。)
2、課文在開頭就描寫鏡泊湖的奇觀嗎?
(課文在開頭先講述了鏡泊湖形成的傳說)
3、指名學生對照關(guān)鍵的詞語復述鏡泊湖形成的傳說。
(住著、只要……便……、忌妒、爭執(zhí))
4、鏡泊湖形成的傳說很是動聽,當然這是神話,不是事實,不過,鏡泊湖夏季涼爽少風,湖面水平好鏡,倒是事實。接著老師就要請同學們?nèi)バ蕾p鏡泊湖雄偉美麗而又少見的景象。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朗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來概括這一段的大意?
(找出中心句概括大意)
2、既然這一段有中心句,那它是怎樣來寫具體的呢?
3、出示文字投影,讓學生擺放。
峭拔的山巖
自然樸實清澈的湖水
繽紛的花樹
鏡泊湖景色一望無際的林海
峰巒直插湖中如屏似壁美不勝收
綺麗多變峰巒退避三舍形成水灣
湖心石島聳峙
湖中倒影奇幻
4、出示投影填空:
A.鏡泊湖沒有多少人工的點綴,只有()的山巖,()的湖水,()的花樹,()的林海。
B.然而它并不單調(diào):四周峰巒疊起,有的直插湖中(),有的()形成水灣,湖心石島(),湖中倒影(),真是()。
要求:A.輕聲朗讀,想想填空前后有什么不同的感想。
B.自己想象美麗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語言來填空,寫出鏡泊湖的景色特點。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小結(jié)這是靜態(tài)描寫。
三、學習第三、四段
1、看錄像:瀑布(借用《望廬山瀑布》一課的錄像)。看了錄像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2、出示課后練習思考題,自學課文。(兩組同學分別自學兩個部分)
①吊水樓瀑布是怎樣形成的?說說描寫瀑布飛流直下的句子和講瀑布從不結(jié)冰斷流一句之間的關(guān)系。
②地下森林是怎么一回事?形成地下森林這樣的奇觀是因為有哪幾方面的條件?
(要求用筆畫出有關(guān)語句,并用心記住。等會兒老師作游客,你們作導游,看哪一組哪一位導游介紹得。)
3、指名學生上臺作導游介紹吊水樓瀑布。(聽眾假設(shè)為爸爸和爺爺,要求介紹既能精煉,又能通俗易懂。)
(以下問題教師引導激疑或讓學生質(zhì)疑時相機導出)
聽說吊水樓瀑布是鏡泊湖風景區(qū)的景點,那它有多少寬多少高?。浚▽挻?3米,高25米)你能不能跟什么比較一下,形象地說出來呢?
這樣大的吊水樓瀑布是怎樣形成的呢?
這樣壯觀的景象我還很難想象,哦,這兒還有一幅圖呢,確實少見,可惜沒有聲音,有了,我要請一位導游來把描述這幅圖的一段話讀出氣勢來。(指名讀后再分組讀,齊聲讀)
聽說吊水樓瀑布地處北國,那兒冬季氣溫低達零下三四十攝氏度,是不是那兒的瀑布都結(jié)成冰了呢?這是為什么?
小結(jié):你們這一組的導游介紹得很好,我代表其他游客謝謝你們的友好服務(wù)。
聽說鏡泊湖附近還有一處奇特的地下森林,地底下怎么能長出森林呢?
4、指名學生作導游介紹地下森林。(以下問題也是在引導中讓學生或教師自己導出)
在火山口里能長出森林,我不太相信,火山口有多大,長幾棵樹木還差不多,多也只能說是地下樹林。(直徑500米,深100米,7個火山口)
既然說是森林,里面的資源肯定豐富,你能給我介紹一下嗎?(有樹、藥材、野生動物)
給你這么一介紹,我確實認為地下森林是一個奇觀,不過,谷底陰暗潮濕,又照不到陽光,這一大片森林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土壤肥沃、降水較多、陽光射入)
剛才經(jīng)過導游們的介紹,我們對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的情況了解了許多,接下來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一起討論,以便在向別人介紹時內(nèi)容更加具體。
5、學習質(zhì)疑問難。
三、說說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動態(tài)美的。
四、總結(jié)延伸。
請同學們回顧以前所學的寫景物的文章,找一找哪些語句、段落抓住了事物的特點進行動靜結(jié)合的描寫。我們生活周圍有哪些動靜結(jié)合的美景,看誰舉的例子多。
【篇二】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8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lǐng)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了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里,了解吊水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鏡泊湖及其周圍景觀的特點,體會鏡泊景象之“奇”。
教學構(gòu)想
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閱讀提示”,從課題入手,自學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及景色的特點。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guān)鏡泊湖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我國地域廣闊,有無數(shù)的名勝美景。在我國東北的黑龍江省寧安縣內(nèi)有一處令人向往的湖泊——鏡泊湖。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鏡泊湖的美麗景色。(板書課題)讀了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看看鏡泊湖是在什么地方?是個怎樣的湖?有哪些奇觀?
2同位互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課文,相互評議。
3學生匯報讀書情況。在匯報中結(jié)合自己查閱的資料互相補充。
三、細讀課文,想想品味。
1分組研讀,互作討論。學生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組成學習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研究自己感興趣的鏡泊湖的神奇之處。教師巡視指導,參與討論。
2課堂交流,匯報成果。按小組匯報研究談?wù)摮晒?,教師相機點撥。
(1)播放錄像,再現(xiàn)鏡泊湖景致,引導學生感受景象的奇麗。討論:課文中哪些地方是寫景泊湖的“自然樸實”?哪些地方是寫景泊湖的“綺麗多變”?
(2)播放瀑布的響聲,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邊朗讀邊想像瀑布的氣勢。自由讀,討論:描寫瀑布飛流直下的句子和江瀑布從不結(jié)冰、斷流一句有什么關(guān)系?
(3)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四、總結(jié)全文。
這篇課文的特點是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再加上生動的語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要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作業(yè)設(shè)計
摘抄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板書設(shè)計
吊水樓瀑布自然樸實
24*鏡泊湖奇觀
地下森林綺麗多變
教學目標:
1、了解鏡泊湖的景色特點,學習作者抓住靜態(tài)和動態(tài)描寫景物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參與自主性學習,提高自我讀書能力。
教時:第2課時
課前準備:根據(jù)第3自然段內(nèi)容,制作景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三篇寫景的課文,今天我們再一起去領(lǐng)略一下鏡泊湖的奇觀。
二、學習第一段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1、(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鏡泊湖的美麗景色,重點描述了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奇特。)
2、課文在開頭就描寫鏡泊湖的奇觀嗎?
(課文在開頭先講述了鏡泊湖形成的傳說)
3、指名學生對照關(guān)鍵的詞語復述鏡泊湖形成的傳說。
(住著、只要……便……、忌妒、爭執(zhí))
4、鏡泊湖形成的傳說很是動聽,當然這是神話,不是事實,不過,鏡泊湖夏季涼爽少風,湖面水平好鏡,倒是事實。接著老師就要請同學們?nèi)バ蕾p鏡泊湖雄偉美麗而又少見的景象。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朗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來概括這一段的大意?
(找出中心句概括大意)
2、既然這一段有中心句,那它是怎樣來寫具體的呢?
3、出示文字投影,讓學生擺放。
峭拔的山巖
自然樸實清澈的湖水
繽紛的花樹
鏡泊湖景色一望無際的林海
峰巒直插湖中如屏似壁美不勝收
綺麗多變峰巒退避三舍形成水灣
湖心石島聳峙
湖中倒影奇幻
4、出示投影填空:
A.鏡泊湖沒有多少人工的點綴,只有()的山巖,()的湖水,()的花樹,()的林海。
B.然而它并不單調(diào):四周峰巒疊起,有的直插湖中(),有的()形成水灣,湖心石島(),湖中倒影(),真是()。
要求:A.輕聲朗讀,想想填空前后有什么不同的感想。
B.自己想象美麗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語言來填空,寫出鏡泊湖的景色特點。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小結(jié)這是靜態(tài)描寫。
三、學習第三、四段
1、看錄像:瀑布(借用《望廬山瀑布》一課的錄像)。看了錄像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2、出示課后練習思考題,自學課文。(兩組同學分別自學兩個部分)
①吊水樓瀑布是怎樣形成的?說說描寫瀑布飛流直下的句子和講瀑布從不結(jié)冰斷流一句之間的關(guān)系。
②地下森林是怎么一回事?形成地下森林這樣的奇觀是因為有哪幾方面的條件?
(要求用筆畫出有關(guān)語句,并用心記住。等會兒老師作游客,你們作導游,看哪一組哪一位導游介紹得。)
3、指名學生上臺作導游介紹吊水樓瀑布。(聽眾假設(shè)為爸爸和爺爺,要求介紹既能精煉,又能通俗易懂。)
(以下問題教師引導激疑或讓學生質(zhì)疑時相機導出)
聽說吊水樓瀑布是鏡泊湖風景區(qū)的景點,那它有多少寬多少高?。浚▽挻?3米,高25米)你能不能跟什么比較一下,形象地說出來呢?
這樣大的吊水樓瀑布是怎樣形成的呢?
這樣壯觀的景象我還很難想象,哦,這兒還有一幅圖呢,確實少見,可惜沒有聲音,有了,我要請一位導游來把描述這幅圖的一段話讀出氣勢來。(指名讀后再分組讀,齊聲讀)
聽說吊水樓瀑布地處北國,那兒冬季氣溫低達零下三四十攝氏度,是不是那兒的瀑布都結(jié)成冰了呢?這是為什么?
小結(jié):你們這一組的導游介紹得很好,我代表其他游客謝謝你們的友好服務(wù)。
聽說鏡泊湖附近還有一處奇特的地下森林,地底下怎么能長出森林呢?
4、指名學生作導游介紹地下森林。(以下問題也是在引導中讓學生或教師自己導出)
在火山口里能長出森林,我不太相信,火山口有多大,長幾棵樹木還差不多,多也只能說是地下樹林。(直徑500米,深100米,7個火山口)
既然說是森林,里面的資源肯定豐富,你能給我介紹一下嗎?(有樹、藥材、野生動物)
給你這么一介紹,我確實認為地下森林是一個奇觀,不過,谷底陰暗潮濕,又照不到陽光,這一大片森林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土壤肥沃、降水較多、陽光射入)
剛才經(jīng)過導游們的介紹,我們對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的情況了解了許多,接下來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一起討論,以便在向別人介紹時內(nèi)容更加具體。
5、學習質(zhì)疑問難。
三、說說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動態(tài)美的。
四、總結(jié)延伸。
請同學們回顧以前所學的寫景物的文章,找一找哪些語句、段落抓住了事物的特點進行動靜結(jié)合的描寫。我們生活周圍有哪些動靜結(jié)合的美景,看誰舉的例子多。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8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lǐng)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了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里,了解吊水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鏡泊湖及其周圍景觀的特點,體會鏡泊景象之“奇”。
教學構(gòu)想
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閱讀提示”,從課題入手,自學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及景色的特點。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guān)鏡泊湖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我國地域廣闊,有無數(shù)的名勝美景。在我國東北的黑龍江省寧安縣內(nèi)有一處令人向往的湖泊——鏡泊湖。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鏡泊湖的美麗景色。(板書課題)讀了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看看鏡泊湖是在什么地方?是個怎樣的湖?有哪些奇觀?
2同位互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課文,相互評議。
3學生匯報讀書情況。在匯報中結(jié)合自己查閱的資料互相補充。
三、細讀課文,想想品味。
1分組研讀,互作討論。學生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組成學習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研究自己感興趣的鏡泊湖的神奇之處。教師巡視指導,參與討論。
2課堂交流,匯報成果。按小組匯報研究談?wù)摮晒?,教師相機點撥。
(1)播放錄像,再現(xiàn)鏡泊湖景致,引導學生感受景象的奇麗。討論:課文中哪些地方是寫景泊湖的“自然樸實”?哪些地方是寫景泊湖的“綺麗多變”?
(2)播放瀑布的響聲,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邊朗讀邊想像瀑布的氣勢。自由讀,討論:描寫瀑布飛流直下的句子和江瀑布從不結(jié)冰、斷流一句有什么關(guān)系?
(3)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四、總結(jié)全文。
這篇課文的特點是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再加上生動的語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要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作業(yè)設(shè)計
摘抄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板書設(shè)計
吊水樓瀑布自然樸實
24*鏡泊湖奇觀
地下森林綺麗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