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落職,退隱江西帶湖。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男翖壖病段鹘隆し勖娑汲勺韷簟芳百p析,歡迎大家閱讀。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夢
宋代:辛棄疾
粉面都成醉夢,霜髯能幾春秋。來時誦我伴牢愁。一見尊前似舊。
詩在陰何側(cè)畔,字居羅趙前頭。錦囊來往幾時休。已遣蛾眉等候。
譯文
妻之美貌都成為了醉夢,已成過去,而我鬢白余生有幾?初見之初即誦我的抒寫愁懷之作,一看便知能與我同甘共苦者。
你的詩作與六朝詩人陰鏗和何遜水平相近,書法則在羅叔景趙元嗣之上,詩囊往來什么適合才能停止,每次歸來,你早遣蛾眉迎候,為我整理詩囊。
注釋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正體雙調(diào)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
粉面:粉嫩潔白之面。陸暢《解內(nèi)人嘲》詩:“粉面仙郎選圣朝,偶逢秦女學(xué)*。”
伴牢愁:楚辭篇名,漢揚雄著。《漢書·揚雄傳》:“又旁《離騷》作一篇,名曰《廣騷》,又旁《惜誦》以下至《懷沙》為一卷,名曰《畔牢愁》。”注:“李奇曰:畔,離也。牢,聊也。與君相離,愁而無聊也?!?BR> “詩在”句:引自杜甫《解悶》十二首:“陶冶性情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熟知二謝將能事,頗學(xué)陰何苦用心?!标幒危褐^六朝詩人陰鏗和何遜。
“字居”句:引自《晉書·衛(wèi)恒傳》:“恒作四體書勢曰:羅叔景、趙元嗣者,與張伯英并時,見稱于西州,故英自稱上比于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余?!碧K軾《次韻孫莘老見贈》詩:“龔、黃側(cè)畔難言政,羅、趙前頭且眩書。”
“錦囊”:用李賀錦囊尋詩事。錦囊來往:出自《新唐書·李賀傳》:“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及暮歸,足成之。”
賞析
開頭二句自嘆年老。言青春年華已在如醉如夢的生活中過去,如今兩鬢如霜也不知還能度過幾個春秋,好景不長,令人失望,表現(xiàn)了作者嘆老嗟衰的愁苦心態(tài)。“來時”二句寫作者同詩友的親密關(guān)系。言每次詩友來時,總是對我誦述揚雄《畔牢愁》之作,作者用揚雄的《畔牢愁》借指自己的抒寫愁懷之作,表示“與君相離,愁而無聊”之意,很愿同我往還,密切關(guān)系,所以“一見樽前似舊”,和老朋友一樣親密無間?!霸娫凇倍漤灻涝娪压ぴ娚茣4颂幓旁姾托l(wèi)恒語意,言友人之詩和南北朝詩人陰鏗、何遜相近,值得學(xué)習(xí);其書法也在羅(暉)趙(襲)之前,雖見稱于人,而我卻不敢恭維。結(jié)尾二句寫候其來詩?!缎绿茣だ钯R傳》:“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及暮歸,足成之?!贝颂幓闷湟?,言互相贈詩不要停止,已遣侍人等候來詩,對詩友表現(xiàn)了企盼與敬重之意。
此詞追憶其生平數(shù)事,既以為知音,又表彰其內(nèi)助之勞,更推崇其詩書之佳,篇幅雖短,情意殷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