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家能夠更好地備考2017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一級等級考試,今天特意為大家整理了2016年人力資源一級理論知識考試單選真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單項選擇題
26、人際關系學說屬于()時期的重要理論。
A.經驗管理
B.科學管理
C.現代管理
D.后現代管理
27、()認為對員工與企業(yè)形成的有形或無形契約進行管理會提高組織效益。
A.資源基礎理論
B.行為角色理論
C.人力資源理論
D.交易成本理論
28、()屬于基礎工作健全程度的衡量標準。
A.定編定崗定員標準化程度
B.內外系統(tǒng)的配套性和協同性
C.人力資源經理是否已成為高層管理者的戰(zhàn)略伙伴
D.企業(yè)文化、管理理念、組織結構等方面是否有所更新和發(fā)展
29、()適用于以擴大市場占有率為目的或生產比較穩(wěn)定、技術變化不大的。
A.創(chuàng)新競爭策略
B.優(yōu)質競爭策略
C.廉價型競爭策略
D.獨特型競爭策略
30、企業(yè)集團的半緊密層對應的是()。
A.集團公司
B.關聯企業(yè)
C.參股公司
D.控股子公司
31、()是企業(yè)集團的管控基礎。
A.集團戰(zhàn)略
B.組織機構
C.管控模式
D.公司治理體系
32、()對下屬機構的控制能力強。
A.事業(yè)部制組織結構
B.混合型組織結構
C.直線職能制組織結構
D.控股子公司組織結構
33、“二雄分立”或“三足鼎立”違背了集團總部組織結構設計的()。
A.系統(tǒng)原理
B.核心原理
C.能級原理
D.協作制衡原理
34、企業(yè)集團總部部門定位的方法不包括()。
A.比較參照法
B.要素比較法
C.要素評價法
D.責任權限定位法
35、()人力資本戰(zhàn)略的實施過程是自下而上的。
A.變革型
B.增長型
C.文化型
D.合作型
36、( )決定人的外顯行為。
A.技能
B.動機
C.知識
D.社會角色
37、下列構建崗位勝任特征模型的方法中,( )只能在其他分析的基礎上進行。
A.聚類分析
B.相關分析
C.T檢驗分析
D.回歸分析
38、除了人員測評外,沙盤游戲適用于( )
A.崗位評估
B.薪酬調查
C.管理培訓
D.績效考評
39、公文筐測試法的缺點不包括()。
A.經濟性較差
B.評分比較困難
C.受書面表達能力限制
D.考察內容范圍受限
40、個性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獨特性
B.一致性
C.穩(wěn)定性
D.變化性
41、()不屬于職業(yè)人格測試。
A.SDS
B.MBTI
C.TAT
D.16PFQ
42、人才招募的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
A.審核并確定人才空缺崗位
B.確定合格候選人的各種可能來源
C.選擇有效的方式吸引候選人來應聘
D.審查并更新人才空缺崗位工作說明書
43、進行招聘決策的量化分析法中,簡單的是()。
A.綜合加權法
B.主管評定法
C.立即排除法
D.能位匹配法
44、自然流出不包括()。
A.退休
B.主動辭職
C.意外死亡
D.傷殘后離職
45、測量與分析員工變動率的主要變量不包括()。
A.員工對工作滿意度的分析評價
B.員工對自身工作績效的分析評價
C.員工對其在企業(yè)內未來發(fā)展的預期和評價
D.員工對其在企業(yè)外工作機會的預期和評價
46、培訓評估屬于()中的內容。
A.培訓管理體系
B.培訓課程體系
C.培訓實施體系
D.培訓戰(zhàn)略體系
47、培訓部門的培訓職能獨立于人力資源部,這是企業(yè)培訓開發(fā)戰(zhàn)略的()。
A.文化保障措施
B.制度保障措施
C.組織保障措施
D.人員保障措施
48、員工培訓模型的三個層面不包括()。
A.制度層
B.資源層
C.運營層
D.戰(zhàn)略層
49、終身學習是個人提高職業(yè)技能、獲取職業(yè)成功,提供生活質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這是指終
身學習的()。
A.個體屬性
B.社會屬性
C.中介屬性
D.發(fā)展屬性
50、鮑爾·沃爾納的學習型組織五階段模型中,工作與學習實現整合發(fā)生在()。
A.第二階段
B.第三階段
C.第四階段
D.第五階段
51、()是指死記硬背現成答案,不善于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A.習慣型思維障礙
B.直線型思維障礙
C.書本型思維障礙
D.麻木型思維障礙
52、()不完全按照邏輯推理,而是換一個角度進行思考。
A.逆向思維法
B.橫向思維法
C.收斂思維法
D.顛倒思維法
53、()在創(chuàng)新中具有統(tǒng)帥作用。
A.想象思維
B.邏輯思維
C.聯想思維
D.辯證思維
54、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主體是()。
A.企業(yè)
B.員工個體
C.人力資源部
D.上級主管
55、個人事業(yè)發(fā)展基本定型或趨于定型是在()。
A.職業(yè)選擇與準備階段
B.職業(yè)生涯早期階段
C.職業(yè)生涯中期階段
D.職業(yè)生涯后期階段
56、戰(zhàn)略性績效管理的特點不包括()。
A.體現組織的戰(zhàn)略性
B.強調關注綜合績效
C.組織內績效目標的一致性
D.完整的績效管理過程
57、EVA的考評指標是()。
A.單一且連續(xù)的
B.多樣且連續(xù)的
C.單一且不連續(xù)的
D.多樣且不連續(xù)的
58、相比其他績效管理工具,績效棱鏡的突出優(yōu)點是()。
A.從企業(yè)戰(zhàn)略出發(fā)
B.績效指標環(huán)環(huán)相扣
C.考慮到組織的所有利益相關者
D.重視績效管理的實施
59、運用平衡計分卡設計績效考評標準體系時,首先要使用()描述組織如何創(chuàng)造價值。
A.戰(zhàn)略地圖
B.甘特圖
C.任務分工矩陣
D.目標分解魚骨圖
60、題目暫缺
61、KPI和PRI這兩類績效考評指標的共同點是( )
A.都是主觀指標
B.都可進行量化考核
C.都與具體職位無關
D.都來自于組織戰(zhàn)略
62、對于虛擬網絡團隊,團隊層面的績效評價主體是( )
A.顧客
B.自己
C.管理者
D.團隊
63、績效面談首先要( )
A.說明面談的目的
B.營造和諧的氣氛
C.分析失敗的原因
D.告知員工考評結果
64、高層的支持程度屬于績效管理系統(tǒng)總體評估的()。
A.系統(tǒng)設計指標
B.系統(tǒng)實施指標
C.系統(tǒng)構建指標
D.信息系統(tǒng)指標
65、傳統(tǒng)的績效評價體系主要關注()。
A.財務類指標
B.客戶類指標
C.市場類指標
D.生產類指標
66、根據員工過去工作行為及表現增加的工資屬于()。
A.基本工資
B.績效工資
C.短期激勵工資
D.長期激勵工資
67、薪酬戰(zhàn)略中,()與績效考核結果關系為緊密。
A.內部的一致性
B.外部的競爭力
C.員工的貢獻率
D.薪酬管理體系
68、()是人力資本的無形支出。
A.教育支出
B.保健支出
C.心理損失
D.機會成本
69、()認為,如果某項工作具有負面特性,企業(yè)必須支付更高的薪酬來彌補這些負面特性。
A.信號工資理論
B.保留工資理論
C.薪酬差異理論
D.勞動力成本理論
70、年薪制的特點不包括()。
A.支付周期較長
B.適用于素質較高
C.收入存在一定風險
D.把經營者和員工區(qū)分開來
71、()不能作為確定經營者年薪的單一指標。
A.企業(yè)凈利潤
B.市場薪酬水平
C.企業(yè)規(guī)模絕對水平
D.企業(yè)規(guī)模類型系數
72、團隊薪酬適用于企業(yè)發(fā)展的()。
A.始創(chuàng)期
B.成長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73、股票期權和期權的區(qū)別不包括()。
A.購買時間不同
B.激勵對象不同
C.獲取方式不同
D.約束機制不同
74、經營者持股數額一般以企業(yè)員工平均持股數的()為宜。
A.3-10倍
B.5-15倍
C.15-20倍
D.20-50倍
75、由于福利具有(),無形之中減少了企業(yè)的開支。
A.穩(wěn)定性
B.合法性
C.潛在性
D.延遲性
76、()是集體談判工資增長的低要求。
A.工會的上限
B.工會的堅持點
C.雇主的下限
D.雇主的堅持點
77、集體協商的特點不包括()。
A.談判主題的不確定性
B.談判本身的不確定性
C.談判問題的特殊復雜性
D.談判未來的不確定性
78、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主張以()作為社會分層標準。
A.財富
B.威望
C.職業(yè)
D.權力
79、對于危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重點崗位的()。
A.現場處置方案
B.專項應急方案
C.安全管理預案
D.綜合應急方案
80、人民法院在勞動爭議訴訟立案之日起()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
A.3日
B.5日
C.7日
D.15日
81、()是指原告請求法院通過判決改變或消滅與被告之間現存的某種民事關系的訴訟。
A.確認之訴
B.請求之訴
C.給付之訴
D.變更之訴
82、我國將生活自理障礙分為()等級。
A.3個
B.5個
C.7個
D.10個
26、C P4
27、D P9
28、A P12
29、C P20-21
30、C P40
31、D P50
32、C P55
33、B P88-89
34、B P92
35、B P111
36、B P115
37、D P133
38、C P134
39、D P139
40、D P145
41、C P149
42、C P162-163
43、A P183
44、B P190
45、B P206-208
46、A P212
47、C P218
48、D P219
49、C P231
50、D P235-236
51、B P251
52、B P253
53、D P256
54、B P290
55、C P310
56、B P324
57、A P329
58、C P332
59、A P334
60、略(題目暫缺)
61、B P339 P356
62、A P362-364
63、B P369
64、C P375
65、A P381
66、B P406-407
67、C P413
68、D P425
69、C P426
70、D
71、B P451-453
72、C P461
73、B P475
74、B P484
75、D P492
76、B P517
77、A P524
78、C P532
79、A P542
80、B P553
81、D P557
82、A P566
83、略(題目暫缺)
84、略(題目暫缺)
85、略(題目暫缺)
一、單項選擇題
26、人際關系學說屬于()時期的重要理論。
A.經驗管理
B.科學管理
C.現代管理
D.后現代管理
27、()認為對員工與企業(yè)形成的有形或無形契約進行管理會提高組織效益。
A.資源基礎理論
B.行為角色理論
C.人力資源理論
D.交易成本理論
28、()屬于基礎工作健全程度的衡量標準。
A.定編定崗定員標準化程度
B.內外系統(tǒng)的配套性和協同性
C.人力資源經理是否已成為高層管理者的戰(zhàn)略伙伴
D.企業(yè)文化、管理理念、組織結構等方面是否有所更新和發(fā)展
29、()適用于以擴大市場占有率為目的或生產比較穩(wěn)定、技術變化不大的。
A.創(chuàng)新競爭策略
B.優(yōu)質競爭策略
C.廉價型競爭策略
D.獨特型競爭策略
30、企業(yè)集團的半緊密層對應的是()。
A.集團公司
B.關聯企業(yè)
C.參股公司
D.控股子公司
31、()是企業(yè)集團的管控基礎。
A.集團戰(zhàn)略
B.組織機構
C.管控模式
D.公司治理體系
32、()對下屬機構的控制能力強。
A.事業(yè)部制組織結構
B.混合型組織結構
C.直線職能制組織結構
D.控股子公司組織結構
33、“二雄分立”或“三足鼎立”違背了集團總部組織結構設計的()。
A.系統(tǒng)原理
B.核心原理
C.能級原理
D.協作制衡原理
34、企業(yè)集團總部部門定位的方法不包括()。
A.比較參照法
B.要素比較法
C.要素評價法
D.責任權限定位法
35、()人力資本戰(zhàn)略的實施過程是自下而上的。
A.變革型
B.增長型
C.文化型
D.合作型
36、( )決定人的外顯行為。
A.技能
B.動機
C.知識
D.社會角色
37、下列構建崗位勝任特征模型的方法中,( )只能在其他分析的基礎上進行。
A.聚類分析
B.相關分析
C.T檢驗分析
D.回歸分析
38、除了人員測評外,沙盤游戲適用于( )
A.崗位評估
B.薪酬調查
C.管理培訓
D.績效考評
39、公文筐測試法的缺點不包括()。
A.經濟性較差
B.評分比較困難
C.受書面表達能力限制
D.考察內容范圍受限
40、個性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獨特性
B.一致性
C.穩(wěn)定性
D.變化性
41、()不屬于職業(yè)人格測試。
A.SDS
B.MBTI
C.TAT
D.16PFQ
42、人才招募的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
A.審核并確定人才空缺崗位
B.確定合格候選人的各種可能來源
C.選擇有效的方式吸引候選人來應聘
D.審查并更新人才空缺崗位工作說明書
43、進行招聘決策的量化分析法中,簡單的是()。
A.綜合加權法
B.主管評定法
C.立即排除法
D.能位匹配法
44、自然流出不包括()。
A.退休
B.主動辭職
C.意外死亡
D.傷殘后離職
45、測量與分析員工變動率的主要變量不包括()。
A.員工對工作滿意度的分析評價
B.員工對自身工作績效的分析評價
C.員工對其在企業(yè)內未來發(fā)展的預期和評價
D.員工對其在企業(yè)外工作機會的預期和評價
46、培訓評估屬于()中的內容。
A.培訓管理體系
B.培訓課程體系
C.培訓實施體系
D.培訓戰(zhàn)略體系
47、培訓部門的培訓職能獨立于人力資源部,這是企業(yè)培訓開發(fā)戰(zhàn)略的()。
A.文化保障措施
B.制度保障措施
C.組織保障措施
D.人員保障措施
48、員工培訓模型的三個層面不包括()。
A.制度層
B.資源層
C.運營層
D.戰(zhàn)略層
49、終身學習是個人提高職業(yè)技能、獲取職業(yè)成功,提供生活質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這是指終
身學習的()。
A.個體屬性
B.社會屬性
C.中介屬性
D.發(fā)展屬性
50、鮑爾·沃爾納的學習型組織五階段模型中,工作與學習實現整合發(fā)生在()。
A.第二階段
B.第三階段
C.第四階段
D.第五階段
51、()是指死記硬背現成答案,不善于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A.習慣型思維障礙
B.直線型思維障礙
C.書本型思維障礙
D.麻木型思維障礙
52、()不完全按照邏輯推理,而是換一個角度進行思考。
A.逆向思維法
B.橫向思維法
C.收斂思維法
D.顛倒思維法
53、()在創(chuàng)新中具有統(tǒng)帥作用。
A.想象思維
B.邏輯思維
C.聯想思維
D.辯證思維
54、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主體是()。
A.企業(yè)
B.員工個體
C.人力資源部
D.上級主管
55、個人事業(yè)發(fā)展基本定型或趨于定型是在()。
A.職業(yè)選擇與準備階段
B.職業(yè)生涯早期階段
C.職業(yè)生涯中期階段
D.職業(yè)生涯后期階段
56、戰(zhàn)略性績效管理的特點不包括()。
A.體現組織的戰(zhàn)略性
B.強調關注綜合績效
C.組織內績效目標的一致性
D.完整的績效管理過程
57、EVA的考評指標是()。
A.單一且連續(xù)的
B.多樣且連續(xù)的
C.單一且不連續(xù)的
D.多樣且不連續(xù)的
58、相比其他績效管理工具,績效棱鏡的突出優(yōu)點是()。
A.從企業(yè)戰(zhàn)略出發(fā)
B.績效指標環(huán)環(huán)相扣
C.考慮到組織的所有利益相關者
D.重視績效管理的實施
59、運用平衡計分卡設計績效考評標準體系時,首先要使用()描述組織如何創(chuàng)造價值。
A.戰(zhàn)略地圖
B.甘特圖
C.任務分工矩陣
D.目標分解魚骨圖
60、題目暫缺
61、KPI和PRI這兩類績效考評指標的共同點是( )
A.都是主觀指標
B.都可進行量化考核
C.都與具體職位無關
D.都來自于組織戰(zhàn)略
62、對于虛擬網絡團隊,團隊層面的績效評價主體是( )
A.顧客
B.自己
C.管理者
D.團隊
63、績效面談首先要( )
A.說明面談的目的
B.營造和諧的氣氛
C.分析失敗的原因
D.告知員工考評結果
64、高層的支持程度屬于績效管理系統(tǒng)總體評估的()。
A.系統(tǒng)設計指標
B.系統(tǒng)實施指標
C.系統(tǒng)構建指標
D.信息系統(tǒng)指標
65、傳統(tǒng)的績效評價體系主要關注()。
A.財務類指標
B.客戶類指標
C.市場類指標
D.生產類指標
66、根據員工過去工作行為及表現增加的工資屬于()。
A.基本工資
B.績效工資
C.短期激勵工資
D.長期激勵工資
67、薪酬戰(zhàn)略中,()與績效考核結果關系為緊密。
A.內部的一致性
B.外部的競爭力
C.員工的貢獻率
D.薪酬管理體系
68、()是人力資本的無形支出。
A.教育支出
B.保健支出
C.心理損失
D.機會成本
69、()認為,如果某項工作具有負面特性,企業(yè)必須支付更高的薪酬來彌補這些負面特性。
A.信號工資理論
B.保留工資理論
C.薪酬差異理論
D.勞動力成本理論
70、年薪制的特點不包括()。
A.支付周期較長
B.適用于素質較高
C.收入存在一定風險
D.把經營者和員工區(qū)分開來
71、()不能作為確定經營者年薪的單一指標。
A.企業(yè)凈利潤
B.市場薪酬水平
C.企業(yè)規(guī)模絕對水平
D.企業(yè)規(guī)模類型系數
72、團隊薪酬適用于企業(yè)發(fā)展的()。
A.始創(chuàng)期
B.成長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73、股票期權和期權的區(qū)別不包括()。
A.購買時間不同
B.激勵對象不同
C.獲取方式不同
D.約束機制不同
74、經營者持股數額一般以企業(yè)員工平均持股數的()為宜。
A.3-10倍
B.5-15倍
C.15-20倍
D.20-50倍
75、由于福利具有(),無形之中減少了企業(yè)的開支。
A.穩(wěn)定性
B.合法性
C.潛在性
D.延遲性
76、()是集體談判工資增長的低要求。
A.工會的上限
B.工會的堅持點
C.雇主的下限
D.雇主的堅持點
77、集體協商的特點不包括()。
A.談判主題的不確定性
B.談判本身的不確定性
C.談判問題的特殊復雜性
D.談判未來的不確定性
78、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主張以()作為社會分層標準。
A.財富
B.威望
C.職業(yè)
D.權力
79、對于危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重點崗位的()。
A.現場處置方案
B.專項應急方案
C.安全管理預案
D.綜合應急方案
80、人民法院在勞動爭議訴訟立案之日起()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
A.3日
B.5日
C.7日
D.15日
81、()是指原告請求法院通過判決改變或消滅與被告之間現存的某種民事關系的訴訟。
A.確認之訴
B.請求之訴
C.給付之訴
D.變更之訴
82、我國將生活自理障礙分為()等級。
A.3個
B.5個
C.7個
D.10個
26、C P4
27、D P9
28、A P12
29、C P20-21
30、C P40
31、D P50
32、C P55
33、B P88-89
34、B P92
35、B P111
36、B P115
37、D P133
38、C P134
39、D P139
40、D P145
41、C P149
42、C P162-163
43、A P183
44、B P190
45、B P206-208
46、A P212
47、C P218
48、D P219
49、C P231
50、D P235-236
51、B P251
52、B P253
53、D P256
54、B P290
55、C P310
56、B P324
57、A P329
58、C P332
59、A P334
60、略(題目暫缺)
61、B P339 P356
62、A P362-364
63、B P369
64、C P375
65、A P381
66、B P406-407
67、C P413
68、D P425
69、C P426
70、D
71、B P451-453
72、C P461
73、B P475
74、B P484
75、D P492
76、B P517
77、A P524
78、C P532
79、A P542
80、B P553
81、D P557
82、A P566
83、略(題目暫缺)
84、略(題目暫缺)
85、略(題目暫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