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襲人花枝俏,喜氣盈門捷報到。心花怒放看通知,夢想實現(xiàn)今日事,喜笑顏開憶往昔,勤學苦讀美麗。在學習中學會復習,在運用中培養(yǎng)能力,在總結中不斷提高。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 《小學英語六年級說課稿【三篇】》供您查閱。
【第一篇 How Tall Are You?】
說教材
1.教材內(nèi)容
本課時的教材內(nèi)容是一篇對話,讓學生圍繞著Ben和Ben's father對動物園里三只猴子的討論,進一步掌握高度、長度以及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
2.教材的地位
本課時教材是在學習了形容詞的比較級以后,為了提高學生對比較級的閱讀能力而設計的,可以說有些句型對于前兩個課時是一個階梯式的提高。
說目標
1.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和《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能夠聽、 說 、認讀Let's read 中的三會單詞和句型并完成填充句子的練習;特別要能看懂、會朗讀句子:I think the little monkey is only 40 cm tall.。The monkey is shorter but you are funnier.能夠完成Pair work部分的繪圖并描述好朋友的活動。
【能力目標】 學會用形容詞的比較級來談論自己朋友及其他人或事物,如I'm taller than you,but you are stronger than me.學會用英文的長度單位來描述人 、物的身高和長度,并能根據(jù)所給數(shù)據(jù),對兩種事物進行比較。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和測量中使用英語的習慣,引導學生關注自己身邊的人、 事物及自然界中與我們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
2. 教學重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正確朗讀對話;教學難點是學生能看懂、會朗讀句子:I think the little monkey is only 40cm tall. The monkey is shorter but you are funnier.
說教法
1.教法設計
小學英語教學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作為教學重點,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本課采用以下教學法-----讓學生通過思考、調(diào)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游戲教學法---通過游戲引導學生完成本課學習任務。
2. 學法指導
在學習過程中,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和交流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主動思維,大膽實踐,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3.教學手段
根據(jù)本課教材的特點,我除了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外,同時采用了現(xiàn)代教學技術,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說設計
1. 導入設計
(1)Let's chant.
在熱身時讓學生一起說唱本單元Main Scene中的chant.讓學生進入到學習英語的氛圍中。
(2)Listen and do.
Touch your head / nose / …教師發(fā)指令,學生做動作。
2. 新課呈現(xiàn)
(1) 呈現(xiàn)猴子圖片,初步接觸知識。
教師在發(fā)指令時,加入 Touch your tail.當學生覺得茫然時,老師趁機出示課件(一只猴子)Look,We have no tails,but the monkey has.Look at the monkey,How long is the tail?在課件上呈現(xiàn)數(shù)據(jù)38cm.學生回答:Its tail is 38cm long.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教師提問:How tall is the monkey?學生:It's 40cm tall.老師自己引出only一詞,注意這個詞的發(fā)音。
多媒體再出示兩只猴子的圖片,一只黃色,一只棕色,讓學生加以比較。教師問:Which monkey do you like?The yellow one or the brown one?
【設計思路】 學生在回答這些問題時,也同時在復習前兩課時所學內(nèi)容,起到知識循環(huán)的作用。
(2) 猜一猜游戲:它們有多高?
讓學生猜一猜這兩只猴子的身高。注意提示學生用上I think…這一句型,表示自己的猜測。在這里也可安排一個競賽,看誰能猜中正確數(shù)據(jù),教師讓一些學生猜后出示數(shù)據(jù)。
【設計思路】 學生對有懸念的東西都特別感興趣,在此不僅練習了兩位數(shù)的讀法,又滿足了學生的好勝心理。
(3) 學習younger、taller、funnier.
畫面上同時出現(xiàn)上述三只猴子,讓學生比較Which one is older?Which one is younger?Which one is taller?Which one is funnier?在此特別注意funnier的發(fā)音,可在 -
屏幕上同時出現(xiàn)funny/funnier,happy/happier.
(4) 任務閱讀
經(jīng)過以上過程,已基本解決了短文中的難點。這時,就可讓學生小組合作閱讀課文中的對話,教師用課件出示一些判斷題,讓學生帶著任務閱讀。判斷題如下:
①There are three monkeys. Two are big,one is small.
②The yellow monkey is taller than the brown one.
③The yellow monkey is stronger than the brown one.
④The little monkey is 38cm tall.
⑤The little monkey is younger.
⑥The yellow monkey is about 150cm tall.
⑦The brown monkey's tail is 40cm tall.
⑧Ben is taller than the little monkey.
⑨Ben is funnier than the monkey.
如果學生可以判斷以上句子,就說明他們讀懂了這篇閱讀材料。
【設計思路】閱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看懂短文主要內(nèi)容,通過上述判斷題,可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
(5)完成課文中的填空并校對。
(6)學生聽錄音跟讀,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diào)。
3.操練鞏固
請學生合作表演課文中的對話,課件出示情景和提示。這里也可進行分層次教學:有些學生擅長表演但語音語調(diào)在這節(jié)課上還沒完全掌握,這里就可以請那些擅長表演的學生脫開課文表演,一部分學生可以與他人合作進行配音。
【設計思路】 采用這個方式,可以照顧到程度不同的學生,參與面更廣。
本課時的閱讀材料是動物間的比較,接下來我們要進行人物間的比較,讓學生能更好地運用比較詞和人稱代詞。這里可以采用游戲法和交際法。教師在屏幕上依次出現(xiàn)下列幾組學生熟悉的人物:小丸子和蠟筆小新:王楠和張怡寧:貝克漢姆和歐文:櫻木花道和流川楓。首先可以讓學生猜一猜How old is he/she? How tall is he/she?Who is stronger/taller?Who is older/younger?等。在這一塊內(nèi)容里,教師需在課前找好資料。待學生做出猜測后,教師可同時出示上述幾組人物地圖片和資料,讓學生同桌配合自主選擇一組進行討論比較。
【第二篇Hot Dogs and Donuts】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課是這一單元的第四課。本單元主要介紹了多種西式快餐的名稱,在前面所學的基礎上,繼續(xù)擴大詞匯量,學會新單詞hot dog和donut,并操作練習句型Thank you和You're welcome的禮貌對話。在將單詞放入旋律動聽的歌曲中進行鞏固練習。
2.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
1能正確說、認讀和口頭運用下列單詞:Donut、hot dog。
2能理解和運用句型:You're welcome 。
3學唱歌曲:Do You Know the Donut Man ?
b.能力目標:
1.在自主的學習成功的體驗中,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2.學生能自由替換練習,并進行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聽、說、唱、玩、演的能力。
C.情感目標:
1.讓學生在感受英語學習的內(nèi)容美、形式美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互助互愛,培養(yǎng)其相互合作的精神。
2.了解西方文化和習慣,樹立樂觀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德育滲透,培養(yǎng)講文明懂禮貌的言談舉止。
3.教學重難點:
(1)能熟練的掌握新單詞donut, hot dog 。
(2)能用重點句型You are welcome.在情境中自由交流。
4.教具準備:
單詞卡片、實物、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和學法
在教法設想和學法指導上,堅持以會話為核心,以單詞為基礎,以任務型活動安排本課教學。通過實物教學和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巧妙設計情境,運用直觀法,情景法,交際法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視、聽、說、讀、寫、唱、玩、演等饒有興趣的活動中,自主地,愉快地學習英語,發(fā)展能力,維持興趣。力求做到:“開課能激趣,講課蘊情趣,練習有興趣,結束藏意趣。”
(1)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為主要教學思想。通過實物,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形成語言氛圍,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新單詞、新句型,使整個教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學生學得有趣,學的有用,從而體驗成功。
(2)直觀演示法,在課堂上現(xiàn)場介紹制作學生喜歡的西餐,并進行適當?shù)膯卧~操練。可視可聞又充滿吸引力,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
(3)交際法
創(chuàng)設多種可以說Thank you的情景,學生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編對話,并在真實的情景中鞏固運用了日常交際用語You're welcome .在師生,生生,及小組對活等活動中進一步讓學生體驗了對生活活潑的語言實踐。
三。教學過程
1. 以舊引新,形成氛圍
(1) Greeting
(2) Review (從學過的西餐名稱入手,以舊引新,迅速將學生帶入語言氛圍中,另外,小組競賽使課堂氣氛活躍。)
2. 學習新單詞,詞句結合
(1) 演示制作hot dog ,介紹donut ,利用實物介紹單詞并操練。
(2) 小組活動,師生或生生之間對話,Do you like hot dog /donut ?Yes, I like . /No, I don't like .
3. 對話練習,學會使用You're welcome .
通過借東西歸還,得到幫助等情景,練習使用You're welcome .在情景中檢查理解運用情況。
4.學唱歌曲,鞏固所學。
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動聽的歌曲,將單詞融入其中進行鞏固,效果應是較為理想的,會唱后再進行歌詞創(chuàng)編比賽,進一步激發(fā)了英語學習興趣。
5.游戲活動和競賽
6.課上練習和布置家庭作業(yè)。
【第三篇Are You Ready for a Quiz】
一、說教材
1、 教材簡析:
本課是第四冊第二單元倒數(shù)第二課,本課是為了復習本單元掌握詞匯而設計的,復習形式包括小測驗和《故事書》中的英語故事“The Month Family”。
2、教學目標和要求
a 、知識目標:
(1)復習本單元所學的詞匯、標準用語和問答。
(2)利用課本中的測驗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3)通過故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本課故事大意,復習本單元的詞匯。
b、技能目標:
所學詞匯和句型的運用能力和閱讀能力。
c、情感態(tài)度:
對所進行的英語活動感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3、教學重、難點。
a、教學重點:天氣狀況的形容詞,一年中的各個月份,序數(shù)詞,
b、教學難點:對十二個月份的形、音、義的記憶。
4、教學準備。
磁帶、錄音機、詞匯卡片、一個時鐘
二、說學生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由于他們從三年級開始已經(jīng)學習了一年半的英語,在聽說讀寫方面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敢于開口、積極參與。本單元中月份、星期、天氣等知識學生們在以前都接觸過,再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對詞匯和句子基本掌握和基本能運用。但這些內(nèi)容有難度,不容易記憶,所以要針對本課中的形式重點復習詞匯。
三、說教法
采用活動式教學。小學英語教學提倡活動式教學,這是一種新的小學英語教學行為。這種教學行為是圍繞一定的主題和有關的語言基礎知識,設計學生樂于參與的游戲和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感受語言、理解、運用語言。
小組合作學習法。在本課中故事的教學中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分析、共同研究,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思想、語言和情感都得到了交流,體現(xiàn)了語言的主要功能。
充分發(fā)揮評價的積極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抱著賞識的心態(tài),積極的來評價學生。幫助學生找優(yōu)點,樹立信心,讓學生在“我能行”的感覺中走向成功。
四、說程序
第一步,通過各種活動,復習本單元重點詞匯和句子, 為測試做鋪墊。
第二步,利用教科書和磁帶進行測試,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
第三步,對于故事的教學整體收入,鍛煉學生聽的能力。出示問題小組討論,然后訂正答案,跟錄音讀,說感受,步步深入,符合學習規(guī)律。
第四步,課上或課下完成活動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