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將于3月11日進行,請考生做好備考準備,迎接考試,小編在此預祝大家取得好成績。
課程推薦:小編在此為大家中公網校課程,套餐、免費試聽體驗【>>點擊查看詳情】
【幼兒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小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中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第七節(jié) 外國文學
一、古典文學
(一)世界文學的早源頭
啞洲、非洲歷史悠久,是古代世界文明的搖籃,是世界文學的早源頭。
公元前3000年一公元前2000年間.在尼羅河流域產生了古代埃及文學;在兩河流域產生了古代巴比倫文學:在伊朗高原產生了古代伊朗(又稱波斯)文學;在印度河、恒河流域產生了古代印度文學;在黃河、長江流域產生了古代中國文學;在巴勒斯坦產生了古代希伯來文學。
古埃及文學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學之,它保留至今的各種詩歌文集《亡靈書》,對后世文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古代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是巴比倫文學的光輝代表。古代印度文學如詩集《吠陀》、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故事集《佛本生故事》、寓言集《五卷書》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古代伊朗的《阿維斯塔》不只是一部宗教經典,也是一部珍貴的文化和文學典籍,保存了不少伊朗占老的傳說、詩歌、散文等。
(二)古希臘羅馬文學
古希臘羅馬是歐洲文化的發(fā)祥地,古希臘羅馬文學和早期基督教文學是西方文學的兩個源頭。古希臘文學持續(xù)了l000年左右,主要成就體現在神話、史詩、寓言和抒情詩上。
古希臘神話具有鮮明的人本色彩和命運觀念,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是世界神話中保存完整、內容量豐富的神話。寓言《伊索寓言》具有很高的哲理性。抒情詩起源于民間歌謠,詩人們在藝術上都有較高的成就。對后世歐洲抒情詩的發(fā)展有較大的影響。
古希臘文學的高成就是荷馬史詩。傳說盲詩人荷馬創(chuàng)作了《伊利亞特》、《奧德賽》。《伊利亞特》敘述了十年特洛伊戰(zhàn)爭,《奧德賽》寫特洛伊戰(zhàn)爭結束后,希臘英雄奧德賽歷險回鄉(xiāng)的故事。
在文藝理論上取得較高成就的重要作家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柏拉圖(約前427一前347),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他和其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大哲學家。
亞里士多德(前384一前322),世界古代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一生勤奮治學,寫下了大量的著作,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創(chuàng)作的《詩學》對希臘文學作出了理論性的總結,為西方文藝理論的現實主義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2世紀中葉,羅馬發(fā)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它在向外擴張的過程中,羅馬人接受到先進韻希臘文化,在其影響下,約公元前3世紀形成了自己的文學。早期羅馬文學的主要成就是戲劇。其代表人物是喜劇作家普勞圖斯和泰倫斯。
普勞圖斯的代表作品有《吹牛的軍人》、《一一壇黃金》、《孿生兄弟》等,他的創(chuàng)作對后世的歐洲戲劇家如莎士比亞、莫里哀等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泰倫斯是一位獲釋的奴隸。他的作品具有文雅嚴肅的藝術風格,結構嚴謹、語言精練,人物形象鮮明?!镀拍浮肥撬拇碜?。在文藝復興和古典主義時期,許多戲劇家都奉泰倫斯的作品為典范。
古希臘的戲劇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劇的前身是酒神頌歌,戲劇的前身是民間的祭神歌舞和滑稽性表演。希臘悲劇大多取材于神話,其往往帶有迷信色彩,反映的是當代社會生活情景。在藝術上繼承了史詩和抒情詩的傳統,演員朗誦對白,歌對歌唱抒情詩。
公元前5世紀是希臘悲劇的繁榮時期。這一時期涌現出大批悲劇詩人,上演了許多悲劇作品,流傳至今的有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三大悲劇詩人的作品。他們的創(chuàng)作反映了奴隸主民主翩發(fā)展不同階段的社會生活。也顯示出希臘悲劇在不同時期的思想和藝術特點。
埃斯庫羅斯(約公元前525一前456),是希臘悲劇的創(chuàng)始人,在悲劇劇大的貢獻是在劇中噌加了第二名演員.使對話成為戲劇的主要成分,戲劇結構程式基本形成,被人們譽為“悲劇之父”。希臘喜劇出現于悲劇之后,它的繁榮是在雅典城邦發(fā)生危機的時代。希臘早期喜劇多為政治諷刺和社會問題劇。它取材于當代的現實生活,對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政治社會問題發(fā)表意見。因而,比之希臘悲劇具有更為強烈的政治性。
阿里斯托芬(約公元前446一前385),被譽為“喜劇之父”。他的喜劇藝術屬于現實主義,但表現}法極其夸張,喜劇的語言來自民間,樸實、自然、詼諧、生動,他的創(chuàng)作對后世的喜劇和小說都產生了影響。
(三)早期基督教文學
公元二世紀,產生了早期基督教文學?;浇涛膶W是希臘和希伯來這兩個上古文學融合的結晶。古希伯來文學屬于西亞文化圈、古希臘文學屬于歐洲文化圈,公元前4世紀末,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長驅直入兩亞將希臘的文化開始融人希伯來的文化之中,經過30年的“希臘化”運動,終于使歐洲自基督教文化和文學產生。
早期的基督教文學作品很多,到3世紀,出現了經典之作《新約》。《新約》既有希伯來文學的象征性和斗爭性,又有希臘文學的現實性和戲劇性。
二、中世紀文學
中世紀文學是指歐洲封建社會早期和中期的文學.即公元5世紀至15世紀時期的歐洲文學。它9突出特征是宗教色彩、神秘色彩和民間文學色彩較濃。主要包括教會文學、騎士文學、英雄史詩、城市文學等。教會文學在中世紀是受到官方和教會扶持的正統文學,占有統治地位,創(chuàng)作者主要是教會的僧侶。教會文學的內容主要取材于《圣經》,是贊美上帝的權威和歌頌圣徒的德行,宣揚禁欲主義和來世思想.缺乏真實性和藝術價值,因而,流傳下來的作品很少。
中世紀文學為著名的是出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的但丁創(chuàng)作的《神曲》。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詩人?!渡袂?1307—1321)是但丁在放逐期間寫的一部長詩,是他嘔,瀝血、歷經十四年之久的憂憤之作,是詩人的代表作。
《神曲》分為三部《地獄》、《煉獄》、《天堂》。詩人采用中世紀流行的夢幻文學的形式,描寫了一個幻游地獄、煉獄、天堂三界的故事。
《神曲》的結構巧妙而嚴整。全詩分為三部,三行分節(jié),奇偶連韻,每部33篇,加上序詩共100篇。各部的詩行大致相等.看起來勻稱、工整,一直為文學史家所稱道。
(五)古典主義文學
古典主義文學是17世紀歐洲文學的主流,早出現于法國。進而影響到歐洲其他國家。古典主義文學在文藝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上以希臘羅馬為典范,故稱“古典主義”。莫里哀是這個時期杰出的喜劇作家。其主要作品有《冒失鬼》、《婦人學堂》、《偽君子》、《恨世者》、《吝嗇鬼》等。這些作品鞭撻封建制度和丑惡勢力,是世界喜劇中出色的作品。
(六)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
文藝復興是指從14世紀到17世紀初的一場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它先在意大利產生.而后又發(fā)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它是在歐洲封建社會解體和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打著復興古代文化的旗號,所以被稱為文藝復興。
1.意大利文學
意大利文學是人文主義發(fā)祥地,彼特拉克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代表作《歌集》。薄伽丘以反對****的羅馬教廷、反禁欲主義為主題,創(chuàng)作了《十日談》。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稱為意大利人文主義“三杰”。
佛蘭奇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學識淵博。他的抒情名作《歌集》,以“十四行詩”形式為主,達到了藝術上的高度成就.為后來歐洲抒情詩開辟了新的道路。
喬萬尼.薄伽丘(1313—1375)。是一位多產的作家,著有長篇傳奇、史詩、敘事詩、十四行詩、短片故事集、論文等,代表作是短篇小說《十日談》。作品開端寫十個青年男女,為逃避黑死病在鄉(xiāng)間住了十天,每人每天講一倉故事,十天共講了一百個故事。通過這些故事,作者揭露了封建貴族的罪惡,抨擊了教會的腐化和教士的荒*,否定了中世紀的宗教世界觀及禁欲主義道德觀。
《十日談》文筆精煉,語言豐富,善于刻畫心理,描繪自然,奠定了意大利散文的基礎,并對西歐現實主義文學的發(fā)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2.英國文學
英國文學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的頂峰。
英國人文主義文學早的代表是杰佛利.喬叟(1340--1400),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利用一群從倫敦去坎特伯雷朝圣的香客,在路上為解悶而輪流講故事的方式,寫了24個短篇故事,真實地反映出了14世紀英國的社會現實。
16世紀后期.英國文藝復興運動達到高潮,人文主義文學空前高漲。詩歌、小說、戲劇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發(fā)展。詩歌以斯賓塞(1552--1599)的成就高,代表作《仙后》描寫仙后格羅麗亞娜派遣l2位騎士去解除災難的冒險事跡。
莎士比亞是這個時期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一生創(chuàng)作了37部劇本、2首長詩、l54首十四行詩。主要作品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等。莎士比亞的作品情節(jié)生動豐富、人物個性鮮明、具有廣闊的社會背景和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語言,被馬克思稱為“人類偉大的戲劇天才”。
3.法國文學
法國人文主義作家的代表主要是沙龍等七人組成的七星社和拉伯雷。
沙龍(1524--1585),七星社的杰出的詩人,法國近代第一位抒情詩人。他謳歌生活,謳歌愛情,代表作《十四行.致海倫》構思新穎,想象豐富,是其愛情詩中的珍品。
佛朗索瓦.拉伯雷(1494--1553),法國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巨人傳》是歐泖l文藝復興時期的一部杰作.法國長篇小說的發(fā)端。
該小說以神話般的人物形象,荒誕不經的故事情節(jié),妙趣橫生、有時不免流于油滑粗俗的獨特風格,表現了反封建、反教會的嚴肅主題,歌頌了新興資產階級“巨人”般的力量,描繪了人文主義的烏托邦理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豐富的思想內容。
4.西班牙文學
16世紀到l7世紀是西班牙文學的“黃金時代”,在小說、戲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米蓋爾.臺.塞萬提斯(1547--1616),是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他50多籮開始寫作。其著名代表作《堂吉訶德》。
長篇小說《堂吉訶德》的主人公堂吉訶德是蟄居在拉曼卻的一個窮鄉(xiāng)紳。他讀騎士小說入迷,決心模仿古代騎士去周游天下,打抱不平。小說以堂吉詞德企圖效仿騎士到來掃盡人間不平等的主觀幻想與西班牙社會的丑惡現實之間的矛盾作為情節(jié)的基礎。巧妙地把堂吉訶德荒誕離奇的游俠與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西班牙社會現實結合了起來。
《堂吉訶德》問世以來,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堂吉訶德的名字在不同的歷史年代,在不同的國家都流傳著。堂吉訶德的名字已經變成了脫離實際,敢于幻想、主觀主義的同義語。堂吉訶德的形象也已成勾世界文學寶庫中卓越的典型人物之一。
5.啟蒙文學
啟蒙文學是18世紀啟蒙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啟蒙文學猛烈抨擊社會制度,積極宣傳革命理想.宣傳自由、平等、博愛和“天賦****”的思想,帶有鮮明的哲理性和政治傾向性,在啟迪人們的革命意識,推進資產階級革命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啟蒙文學家在繼承傳統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新的文學形式,如哲理小說、書信體小說等。啟蒙文學是對文藝復興時期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繼承和發(fā)展,是18世紀歐洲文學的主流。
18世紀的啟蒙文學.主要包括法國啟蒙運動和德國民族文學。
(1)法國啟蒙文學
從18世紀20年代開始,啟蒙文學逐漸成為當時法國文學的主流。早期的啟蒙文學作家主要是孟徳斯鳩和伏爾泰。盧梭作為法國啟蒙運動的思想家、文學家,為法國*提供了理論武器。
孟德斯鳩(1689—1755),法國第一個啟蒙作家,主要文學作品是書信體諷刺小說。其代表作《波斯人信札》以路易十四和奧爾良公爵攝政時期兩個旅法的波斯青年與家人通信的形式,評述法國的政治、宗教、社會問題。這是一部揭露性、諷刺性很強的作品。
伏爾泰(1694—1778),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他在文學、史學、哲學自然科學和政治等方面寫了大量著作,一生熱愛戲劇,主要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劇本達50多部。哲理小說是伏爾泰開創(chuàng)的新的一種寫作體裁,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近30部哲理小說.這是他對世界文學重要的貢獻。
讓.雅克.盧梭(1712—1778),法國杰出的啟蒙思想家、文學家。
1749年,盧梭為第戎學院寫了一篇應征論文《論科學和藝術》獲得極大成功。l755年第戎學院再次征文,盧梭以《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文應征,引起了更大的反響。他以辯證的方法論述了人類不平等起源于私有觀念的產生和私有制的出現。這兩篇文章表現了盧梭驚世駭俗的叛逆思想,因而震驚了歐洲.奠定了他在歐洲思想的崇高地位。
盧梭的代表作《新愛洛伊絲》、《社會契約論》、《愛彌爾》及《懺悔錄》等對后世產生了重要影響。(2)德國民族文學
18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啟蒙主義文學進入了高潮,歌德、席勒一起把德國的古典文學推向高峰,不但為德國民族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并且為歐洲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18世紀末l9世紀初德國偉大詩人、作家和思想家。青年時期的歌德重要的作品是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對當時德國的丑惡現實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向封建的德國社會進行了公開挑戰(zhàn)。
《浮士德》是歌德以畢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杰作。它與《荷馬史詩》、《神曲》等齊名,被文學史家認為是史詩性的的巨著
《浮士德》取材于德國l6世紀的民問傳說,創(chuàng)作時間長達60年之久,以詩劇的形式寫成,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jié),以主人公浮士德的思想發(fā)展為線索.寫他探索真理的一生。
約翰.克里斯托佛.席勒(1759--1805),18世紀德國杰出的詩人和戲劇家。其代表作《陰謀與愛情》、《奧爾良的姑娘》、《威廉?退爾》等。
《陰謀與愛情》發(fā)表于l782年,是席勒青年時期的代表作。它直接取材于德國現實,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精神.是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優(yōu)秀作品之一。
《奧爾良的姑娘》寫法國民族女英雄貞德的故事。劇本的愛國精神對l813~1815年的德國解放戰(zhàn)爭起到了積極作用.因而被稱為德國解放戰(zhàn)爭的前奏曲。
《威廉.退爾》是席勒的后一部劇作,也是他后期創(chuàng)作中好的作品。描寫瑞士人民不能忍受種種壓迫.秘密地組織聯盟,高呼“不自由,毋寧死”“禍福相共,生死與同”的誓言,走上了斗爭的道路。
三、近代文學
(一)浪漫主義文學
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文學觀念和一種文學的表現方式,在西方始于l8世紀末到l9世紀三四十年代。浪漫主義文學基本的特點是以充滿激情的夸張方式來表現理想與愿望,注重抒發(fā)個人的感受和體驗,喜歡描寫和歌頌大自然,重視中世紀民間文學。
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作家有拜倫、雪萊、雨果、繆塞、大仲馬和小仲馬、萊蒙托夫、裴多菲等。
拜倫(1788—1824),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敘事詩《恰爾德.哈羅德游記》,主要歌頌了歐洲民族民主解放運動。代表作為詩體小說《唐璜》,通過青年貴族唐璜的種種經歷.抨擊歐洲反動的封建勢力.英國第二代浪漫主義詩人。
雪萊(1792--1822),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創(chuàng)作了《麥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云雀》、《西風頌》等,名句“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廣為流傳。
雨果(1802—1885),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主將和領袖。他是法國文學有才華的作家之一.他的創(chuàng)作反映了l9世紀法國的重大歷史進程和文學進程。
雨果的《克倫威爾序言》的發(fā)表樹起了浪漫主義的旗幟,成為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書。其主要作品有《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等。
繆塞(1810—1857),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他是l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的四大詩人之一,被稱為法國
的“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了自傳體小說《世紀兒的懺悔》,塑造了一個“世紀病”患者“阿克達夫”的形象。
亞歷山大.大仲馬(1802--1870),法國浪漫主義作家,自學成才,以小說和劇作著稱于世。大仲馬的通俗小說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以其豐富的想象力構思了大量曲折離奇。傳奇色彩濃厚的故事?!痘缴讲簟?、《三個火槍手》是大仲馬的代表作品。
亞歷山大.小仲馬(1824--1895),法國著名小說家,大仲馬的兒子。其主要作品有《私生子》、《金錢問題》、《放蕩的父親》、《半上流社會》、《阿爾豐斯先生》、《福朗西雍》等。
小仲馬的作品大都以婦女、婚姻、家庭為題材,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其代表作《茶花女》通過妓女瑪格麗特同阿爾芒斯的愛情悲劇,揭露了虛偽的社會道德和門第觀念。
普希金(1799—1837)。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其主要作品有詩歌《致恰阿達耶夫》、《致西伯利亞的囚徒》、《茨岡人》等。農民題材的小說《上尉的女兒》被譽為“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是俄國現實主義的奠基作。
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浪漫主義作家。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領導人之一,不僅以詩歌作為戰(zhàn)斗武器,而且親身投人革命斗爭,為民族解放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其主要作品有長篇敘事詩《使徒》、《自由與愛情》?!禔由與愛情》膾炙人口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背蔀槿藗儌髡b的名句。
(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19世紀中后期,首先在法、英兩國形成了現實主義文學思潮,其影響迅速波及整個歐美文學界,成為兩方近代的高峰。是世界文學輝煌的時期。
現實主義文學具有明顯的社會批判性特點,所以被高爾基稱之為“批判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大多出身于中小資產階級者.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屬于資產階級范疇,其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論為基礎的人道主義.社會政治主張主要是改良主義,創(chuàng)作理論的哲學基礎基本上是唯物論的反映淪。因此,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特征是客觀、真實地描繪現實生活,具有明顯的批判性、暴露性和改良性。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有:梅里美、福樓拜和司湯達等。
普羅斯佩.梅里美(1803~1870),法國現實主義作家,中短篇小說大師、劇作家,其主要代表作品《卡門》講述了生性無拘無束的吉卜賽女郎從事走私的冒險經歷。
福樓拜(1821--1880),l9世紀中葉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是l9世紀法國一位承前啟后的作家。其主要代表作《包法利夫人》描寫了一個在貴族資產階級社會的腐蝕和逼迫下墮落毀滅的婦女愛瑪的形象。小說描寫外省一個富裕農民的獨生女愛瑪的悲劇性一生。小說通過愛瑪的悲劇.控訴了惡濁鄙俗的社會。作者以現實主義的深刻描繪,指出愛瑪的悲劇是社會造成的。小說通過愛瑪的悲劇既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關系的罪惡.又有力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精神的空虛和墮落。
司湯達(1799--1850),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自稱是“人類心靈的觀察家”。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紅與黑》,形象地展示了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廣闊的社會生活和錯雜的階級矛盾,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貴族、教會的黑暗和罪惡,辛辣地嘲諷了資產階級唯利是圖的本質.表現了強烈的政治傾向。
巴爾扎克(1799—1850),法國l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代表。他創(chuàng)作的《人間喜劇》、《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等作品,深刻地揭露了金錢的罪惡,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的金錢關系。
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以狄更斯、薩克雷、蓋斯凱爾夫人、勃朗特姐妹等為代表。
狄更斯(1812--1870).英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14部長篇小說和許多中短篇小說。他的作品廣泛而生動地反映了19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社會,描寫了維多利維時代的精神。重要作品有《大衛(wèi).科波菲爾》、《艱難時世》、《雙城記》、《荒涼山莊》等。
薩克雷(1811一l683),英國作家。成名作和代表作長篇小說《名利場》以辛辣諷刺的手法,真實描繪了l810~1820年攝政王時期英國上流社會沒落貴族和資產階級暴發(fā)戶等各色人物的丑惡嘴臉和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人際關系。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其代表作《簡.愛》,描寫了一個謙謹、堅強而有獨立精神的女性簡。愛的形象,在英國文學婦女畫廊中獨樹一幟。
愛米莉.勃朗特(1818—1848),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僅僅度過了30年便離開了人間。但她的一部小說《呼嘯山莊》卻奠定了她在英國文學史以及世界文學的地位。她與《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小妹妹《愛格尼斯.格雷》的作者安妮?勃朗特(1820—l849)號稱“勃朗特三姊妹”,在英國l9世紀文壇上煥發(fā)異彩。
《呼嘯山莊》描寫了一個愛情和復仇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一系列A物悲劇性的病態(tài)心理,使小說的內容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俄國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人物有: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訶夫、托爾斯泰等人。以果戈里的創(chuàng)作為楷模,極力忠實于“自然”即現實,抨擊反動腐朽的農奴制和****制度。
果戈里(1809—1852),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對俄國文學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果戈里還是俄國現實主義戲劇的奠基人之一,l836年創(chuàng)作的諷刺喜劇《欽差大人》(1842年發(fā)表)揭露了貴族官僚階級的冷酷,對“小人物”的遭遇表示了同情。1842年發(fā)表的代表作《死魂靈》是批判現實主義的典范作品.是俄國農奴制度崩潰時期農奴主階級衰亡的歷史,通過封建貴族農奴主形象的描寫揭示了****農奴不可避免地崩潰的趨勢。
陀斯妥耶夫斯基(1821一1881),俄國19世紀杰出的作家。其主要作品《罪與罰》、《白癡》、《卡拉馬佐夫兄弟》是作者一生創(chuàng)作的總結,突出反映了作者對人類存在的哲理思考?!蹲锱c罰》標志著作者創(chuàng)作的高峰,為作者贏得了世界聲譽。
契訶夫(1860--1904),他以擅長劇作短篇小說著稱。其主要作品有《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脖子上的安娜》、《套中人》、《櫻桃園》等。
托爾斯泰(1828一l910),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在俄國文壇活動了近60年,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被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評價為“在自己的作品里能以提出這么多重大的問題,能以達到這樣大的藝術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了一個第一流的位子?!逼浯碜饔小稇?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戰(zhàn)爭與和平》生動地描寫了1805年至l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形象既復雜又豐滿,常用對比的藝術方法來表述,體裁在俄國文學是一種創(chuàng)新,也超越了歐洲長篇小說的傳統規(guī)范。
《安娜.卡列尼娜》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而失敗的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xiāng)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后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復活》是托爾斯泰的晚期代表作。作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一幅幅沙俄社會的真實圖景,以清醒的現實主義態(tài)度對當時的全套國家機器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在19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馬克?吐溫、歐?亨利、杰克?倫敦等是其代表作家。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杰出的代表,是一位享譽世界的美國作家。他的作品揭穿了美國資本主義社會民主自由的虛偽面目,暴露了美國社會拜金主義、種族歧視和侵略擴張的實質。馬克?吐溫在文學以一個幽默諷刺作家而聞名。其主要作品《競選州長》和《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等?!陡傔x州長》抓住被收買的資產階級報刊專事造謠誹謗這一典型特征,用極度夸張的手法,淋漓盡致地挖苦了資產階級的“民主選舉”。小說藝術夸張極為潑辣大膽、尖銳有力,但卻令人信服,做到了在藝術的夸張中再現生活的真實。
《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借一袋金幣的故事,無情地揭下了資產階級誠實和道德的假面具,暴露了他們拜金主義的丑陋,諷刺了他們的偽善本質。作家把資產階級的卑鄙貪婪暴露得體無完膚、淋漓盡致.對資產階級的道德文明作了一個卓越的總結。
歐.亨利(1862—1910),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一生著有300多篇小說。他的作品常以輕松幽默的筆調描寫大都市里小人物的悲歡和“相濡以沫”的友誼,揭露資本主義社會虛偽無恥、爾虞我詐的社會風氣。尤其像《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后的一片葉子》、《沒有完的故事》、《黃雀在后》等代表作.列入了世界優(yōu)秀短篇小說。
《麥琪的禮物》通過寫在圣誕節(jié)前一天,一對小夫妻互贈禮物,結果陰差陽錯,兩人珍貴的禮物都變成了無用的東西,而他們卻得到了比任何實物都寶貴的東西——愛,告訴人們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表現。
杰克.倫敦((1876--1916),美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被稱為“美國無產階級文學之父”。他來自社會的底層,因而,始終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堅決批判者。他的作品散發(fā)著濃郁的大自然氣息,呈現出美國的鮮明民族色彩,不僅在美國本土廣泛流傳,而且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其主要作品有《熱愛生命》、《野性的呼喊》、《一塊生排》、《鐵蹄》等。
四、現代文學
(一)無產階級文學
無產階級文學的出現與發(fā)展是19世紀后半期文學具有深刻影響和重大意義的文學現象。歐仁.鮑狄埃和馬克西姆.高爾基是這一時期的杰出代表。
歐仁.鮑狄埃(1816—1887),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詩人。l4歲起開始詩創(chuàng)作,先后創(chuàng)作了《自由萬歲》、《是人各分一份的時候》、《該拆掉的老房子》、《自由吧,巴黎》、《鐵匠的夢》、《起義者》等大量歌頌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斗爭的詩歌,特別是在巴黎公社失敗后,他于1871年6月寫下了雄壯宏偉、載入史冊的無產階級的詩歌——《國際歌》,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的戰(zhàn)斗詩歌。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俄國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被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稱之為“無產階級藝術的杰出代表”。
1892年,高爾基的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發(fā)表,從此走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l898年,高爾基《特寫與短篇小說集》出版,轟動俄國文壇,很快被譯成多國文學,遂成為歐洲的知名作家。
1913年,高爾基接受列寧的建議,回到了俄國,先后出版了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在這些作品中,高爾基根據自己童年的生活經歷,真實描寫了l9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俄國社會的面貌,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長篇小說《母親》是高爾基重要的作品。這部長篇小說第生動地描寫了工人階級反對地主、資產階級****統治的革命斗爭.歌頌了無產階級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塑造了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的光輝形象.奠定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新型創(chuàng)作方法,在世界無產階級文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母親》中,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構成了作品的主要情節(jié),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成了作品的主人公.這是世界文學破天荒的大事?!赌赣H》的創(chuàng)作實踐為后來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奠定了基礎。
(二)現實主義文學
發(fā)生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不僅造成了物質財富的巨大損失,而且給人類的心靈留下了難以愈合的創(chuàng)傷。因此,揭露帝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罪惡,控訴戰(zhàn)爭災難,表達強烈的反戰(zhàn)情緒是20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主題,并涌現出了一批杰出的代表,他們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一代青年的痛苦、迷茫、覺醒與抗爭。
1.蘇聯文學
蘇聯建立以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被規(guī)定為文學的基本創(chuàng)作方法,要求從現實的革命中真實地、具體地描寫現實,并以社會主義精神教育人民。主要作家有:馬雅可夫斯基、阿?托爾斯泰、法捷耶夫、肖洛霍夫等。
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著名俄國詩人,其代表作品《列寧》、《放開喉嚨歌唱》。
長篇詩《列寧》是馬雅可夫斯基創(chuàng)作道路上引人注目的豐碑,這首長篇詩以強烈的感情,高昂的格調,描寫列寧戰(zhàn)斗的一生。歌頌列寧高尚的人格、不朽的事業(yè)和光輝的思想,在文學第以詩歌肜式成功塑造了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藝術形象。
阿.托爾斯泰(1883--1945),著名俄國作家,其代表作長篇小說《苦難的歷程》,廣泛地描寫了在舊世界崩潰和新世界誕生這一歷史轉折時期俄羅斯的生活.真實地再現了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俄國人民取得的歷史性勝利和俄國知識分子在大時代血與火的考驗中,逐步走向革命的曲折道路。
法捷耶夫l901一1956),前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之一。其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青年近衛(wèi)軍》和《毀滅》等。
《青年近衛(wèi)軍》通過克拉斯頓諾共青團地下組織“青年近衛(wèi)軍”同德寇英勇斗爭的故事,歌頌了蘇聯人民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塑造了性格各異、栩栩如生的青年英雄形象?!肚嗄杲l(wèi)軍》無論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都堪稱是戰(zhàn)后蘇聯文學中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
長篇小說《毀滅》生動再現了1919年遠東南烏蘇里邊區(qū)共產黨員萊奮生率游擊隊與窮兇極惡的日本軍隊和白匪高爾察克展開浴血奮戰(zhàn)的事跡。魯迅于l931年將《毀滅》譯成中文出版。
米哈依爾.肖洛霍夫(1905--1984).20世紀蘇聯文學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靜靜的頓河》和《一個人的遭遇》等。
《靜靜的頓河》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世界文學中一部很有影響的重要作品。它生動地描寫了從第世界大戰(zhàn)到國內戰(zhàn)爭結束這個動蕩的歷史年代頓河哥薩克人的生活和斗爭,表現蘇維埃政權在哥薩克地區(qū)建立和鞏固的艱苦過程及其強大生命力,揭示一切反動落后勢力必然失敗滅亡的命運?!鹅o靜的頓河》篇幅宏大,人物眾多,無論從反映生活的深度或廣度來說,都稱得上一部史詩性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一個人的遭遇》寫的是一個普通蘇聯人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家破人亡的悲慘遭遇,但折射出的是千千萬萬蘇聯人當時的共同遭遇。
2.英法文學
英國20世紀前期的主要作家及作品有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毛姆的《人性的枷鎖》等。
勞倫斯(1885-一1930)。20世紀初葉英國著名的小說家和詩人。他一生寫有10部長篇小說、40余篇中短篇小說、近千首詩和4部劇本。他的作品大都從兩性關系人手,描寫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對人性的壓抑和摧殘.深刻揭示了現代人悲劇性的生活狀況.表達了對充滿自然精神的理想社會的向往?!秲鹤优c情人》是勞倫斯重要的一部作品,為作家贏得了廣泛聲譽。小說以煤礦工人瓦爾特?莫萊爾一家人的生活為中心,描述了主人公保羅從出生到成年的整個過程,其中交織著夫妻、父子、母子和情人之間的復雜感情。小說具有很強的自傳性,是作家早年生活的再現。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是20世紀上半葉西方世界有爭議的作品之一。由于它對性愛做了大量直露的描繪,從問世之日起即被列為****,美英兩國分別在1959年和l960年才對它開禁。其實,小說的主題卻是嚴肅的。通過兩性關系的畸形或和諧,來揭示現代西方工業(yè)文明與人類生活的悲劇性沖突,進而闡明作家對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理想.是小說的中心思想。
毛姆(1874--1965),英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其長篇小說《人生枷鎖》,通過年輕醫(yī)生菲利普的生活與愛情經歷,指斥虛偽的宗教與世俗觀念乃是人生的枷鎖,表明了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態(tài)度。
法國在20世紀開創(chuàng)了長篇小說新題材,心理刻畫向內心世界進一步深化。羅曼?羅蘭(1866~1944)的代表作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是其中成功的作品。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為主線,描述了這位音樂天才的成長、奮斗和終告失敗,同時對德國、法國、瑞士、意大利等國家的社會現實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實寫照,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對藝術的摧殘?!都s翰?克利斯朵夫》被譽為20世紀偉大的小說。
3.德語國家文學
雷馬克(1898--1970),德國著名作家。對帝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禍害有著慘痛的切身感受,他的作品大都描寫德國人民在兩次戰(zhàn)爭中所經歷的厄運。他1929年發(fā)表的早期小說《西線無戰(zhàn)事》是有世界影響的優(yōu)秀的反戰(zhàn)小說。
這部小說取材于第世界大戰(zhàn).描寫一個班的八個普通士兵的戰(zhàn)壕生活。作家以赤**的白描手法.逼真地描繪出一幅炮火紛飛、毒氣彌漫、尸橫遍野的戰(zhàn)場慘相,著意表現戰(zhàn)爭的殘酷與恐怖,控訴戰(zhàn)爭給人們造成精神與肉體上的巨大痛苦,反戰(zhàn)情緒十分強烈。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作家,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以描摹人性化的內心著稱。其代表作有中篇小說《象棋的故事》、短篇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
《象棋的故事》是斯蒂芬.茨威格生前發(fā)表的后一部中篇小說。小說以一個棋手博士的自述來講述了整個故事。作品對博士抵抗面對孤獨的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做了詳盡、精辟的描寫,從剛開始的無助到得到棋譜后的欣喜.再到后的絕望,在心理的變化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納粹統治下的那個社會?!兑粋€陌生女人的來信》講述的是一個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后時刻,飽蘸著一生的癡情,寫下了一封凄婉動人的長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絕望的愛慕之情。小說以一名女子痛苦的經歷,寫出了愛的深沉與奉獻。高爾基曾由衷地贊賞這篇小說“真是一篇驚人的杰作”。
4.美國文學
20世紀美國的現實主義文學呈多元局面。
西奧多.德萊塞(1871一1945)。20世紀美國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家。作品真實地描繪美國生活和小資產階級的迷茫,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欺騙性。其代表作《嘉利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噶》、《美國的悲劇》等?!都卫妹谩肥堑氯R塞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敘述一個美貌天真的農村姑娘到芝加哥謀生后的不幸遭遇。小說發(fā)表后被指責為“有傷風俗”“有破壞性”,招來了“強烈憎恨”和“激憤*”,因而長期遭到查禁。
《珍妮姑娘》是德萊塞的代表作,描寫了窮姑娘珍妮和富家子弟萊斯特相愛,后來孤獨一生的慘狀,作品對照鮮明,生動刻畫了貧富懸殊。一邊是衣食無著,貧困潦倒,一邊是不勞而獲,夜夜歡歌,反映了美國社會是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
“欲望三部曲”是德萊塞現實主義巨著,由《金融家》、《巨人》、《斯多噶》三部作品組成,后一部由他的妻子續(xù)完后一節(jié),在他身后發(fā)表。“欲望三部曲”描寫了l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壟斷資產階級攫取財富和權力的過程,揭示資本主義從產生、發(fā)展到滅亡的不可抗拒的歷史規(guī)律。
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共3卷,以1906年紐約州赫基默縣發(fā)生一件情殺案為情節(jié)基礎,通過描寫窮教士兒子克萊特.格里菲斯為追逐金錢、地位而墮落為蓄意殺人犯的故事,揭示了利己主義惡性膨脹的嚴重后果以及美國社會金錢至上的生活方式對人的普遍的罪惡性腐蝕毒害作用。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的發(fā)表使西奧多.德萊塞的聲望盛極一時,標志著他創(chuàng)作的新階段。
海明威(1899。1961),現代美國著名作家.對現當代美國和世界文學產生過重要的影響。海明威作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出現,作品反映了強烈的反戰(zhàn)傾向和對未來的迷惘,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被稱為“迷惘的一代”的宣言書)、《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中篇小說《老人與?!返?。
《太陽照樣升起》通過僑居巴黎的一群美國青年的生活透視了一代人精神世界的深刻變化,揭示了戰(zhàn)爭給人們生理上、心理上造成的巨大創(chuàng)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戰(zhàn)色彩。
《永別了,武器》是海明威的重要代表作,充分體現了海明威在創(chuàng)作思想和藝術上的特色。小說通過一個美國青年參加第世界大戰(zhàn)前后的思想變化.以主人公和一個英國女護士的戀愛悲劇為主線.真實地反映了帝國主義戰(zhàn)爭的殘酷和罪惡。
《喪鐘為誰而鳴》是海明威流傳廣的長篇小說之一,憑借其深沉的人道主義力量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小說描寫了美國青年羅伯特.喬丹志愿參加西班牙政府軍,在紛飛的戰(zhàn)火中,與被敵人糟蹋過的小姑娘瑪麗亞墮入愛河,在炸橋的撤退途中,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自己卻被炮彈炸斷了大腿,獨自留下阻擊敵人,終為西班牙人民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老人與海》描寫了一個老漁夫桑地亞哥孤單一人出海遠航捕魚的故事。老人在海上漂流了84天仍然一無所獲。此后經過兩天兩夜的生死搏斗,終于捕獲了一條特大的馬林魚,但是在歸航途中,一大群鯊魚圍了上來,盡管老人奮力拼搏,終于抵擋不住兇猛鯊魚的進攻,等他回到海岸時,馬林魚只剩一副巨大的骨架了?!独先伺c海》使海明威在1952年獲普利徹獎,兩年后獲諾貝爾獎。
(三)現代主義文學
20世紀上半期,現代各流派都強調要表現“現代意識”,其中心就是危機感和荒誕感,共同主題是表現現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全面危機.是西方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危機的自我表現。具有較強的象征性、荒誕性和意識流特征。
意識流原來是一個心理學和哲學術語,把意識比喻為流動的“河流”或“流水”,20世紀20年代,歐美一些作家把這種理論直接借用到文學創(chuàng)作上來.認為文學應表現人的意識流動,尤其是表現潛意識的活動.人的一生流動遵循的是“心理時問”而非物理時間,這就形成了意識流文學。
爭意識流文學作品采用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自由聯想和內心獨自的表現手法,對其他文學流派有很大影響。
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作家及作品有法國詩人瓦萊里(1871--1945)《海濱墓園》;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葉芝(1865--1939)《駛向拜占庭》;美國龐德(1885—1972)《地鐵車站》等;奧地利現代小說家卡夫卡(1883--1924)((變形記》、《城堡》;英國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伍爾芙的《墻上的斑點》和《到燈塔去》;法國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美國“南方文學”代表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
(四)存在主義文學
20世紀下半期,存在主義文學開始興起。存在主義濫觴于20世紀30年代的法國.二戰(zhàn)后達到發(fā)展的頂峰。它是現代派文學中聲勢大、風靡全球的一種文學潮流。存在主義文學與存在主義哲學關系密切,其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質”?!盎闹嚒焙汀巴纯唷笔谴嬖谥髁x文學的基本主題。存在主義作家主要有薩特、加繆、波伏瓦和梅勒。
(五)“黑色幽默”文學
20世紀60年代風行美國的一個現代主義小說流派“黑色幽默”。它是由美國作家弗里德曼編的一個《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是一種用喜劇的形式來表現悲劇的內容的文學方法。西方評論家把它評之為“絞刑架下的幽默”。美國當代著名作家約瑟夫.海勒(1923--1999)被認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幟,其代表作是《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以荒誕的形式,多角度、多層次地展示了一個充滿自私、貪婪、虛偽、欺騙、專橫、殘忍、*亂和瘋狂的現實生活。
(六)魔幻現實主義文學
20世紀中期拉丁美洲小說創(chuàng)作中出現了一個流派——魔幻現實主義文學。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國的現實生活,通過“魔法”所產生的幻景來表達生活現實的一種創(chuàng)作方法。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以拉丁美洲作家馬爾克斯(1927一)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為標志。
《百年孤獨》全書近30萬字,內容龐雜,人物眾多,情節(jié)曲折離奇,再加上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日傳說以及作家獨創(chuàng)的從未來的角度來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敘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繚亂。但閱畢全書。讀者可以領悟,作家是要通過布恩地亞家族7代人充滿神秘色彩的坎坷經歷來反映哥倫比亞乃至拉一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要求讀者思考造成馬貢多百年孤獨的原因,從而去尋找擺脫命運捉弄的正確途徑。
《百年孤獨》是展現拉丁美洲作家馬爾克斯魔幻現實主義手法的代表之作。它獨特的藝術成就使馬爾克斯走向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臺。
新東方網課推薦:2017年教師資格順利課程??!點擊免費試聽>>>
課程推薦:小編在此為大家中公網校課程,套餐、免費試聽體驗【>>點擊查看詳情】
【幼兒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小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中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第七節(jié) 外國文學
一、古典文學
(一)世界文學的早源頭
啞洲、非洲歷史悠久,是古代世界文明的搖籃,是世界文學的早源頭。
公元前3000年一公元前2000年間.在尼羅河流域產生了古代埃及文學;在兩河流域產生了古代巴比倫文學:在伊朗高原產生了古代伊朗(又稱波斯)文學;在印度河、恒河流域產生了古代印度文學;在黃河、長江流域產生了古代中國文學;在巴勒斯坦產生了古代希伯來文學。
古埃及文學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學之,它保留至今的各種詩歌文集《亡靈書》,對后世文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古代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是巴比倫文學的光輝代表。古代印度文學如詩集《吠陀》、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故事集《佛本生故事》、寓言集《五卷書》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古代伊朗的《阿維斯塔》不只是一部宗教經典,也是一部珍貴的文化和文學典籍,保存了不少伊朗占老的傳說、詩歌、散文等。
(二)古希臘羅馬文學
古希臘羅馬是歐洲文化的發(fā)祥地,古希臘羅馬文學和早期基督教文學是西方文學的兩個源頭。古希臘文學持續(xù)了l000年左右,主要成就體現在神話、史詩、寓言和抒情詩上。
古希臘神話具有鮮明的人本色彩和命運觀念,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是世界神話中保存完整、內容量豐富的神話。寓言《伊索寓言》具有很高的哲理性。抒情詩起源于民間歌謠,詩人們在藝術上都有較高的成就。對后世歐洲抒情詩的發(fā)展有較大的影響。
古希臘文學的高成就是荷馬史詩。傳說盲詩人荷馬創(chuàng)作了《伊利亞特》、《奧德賽》。《伊利亞特》敘述了十年特洛伊戰(zhàn)爭,《奧德賽》寫特洛伊戰(zhàn)爭結束后,希臘英雄奧德賽歷險回鄉(xiāng)的故事。
在文藝理論上取得較高成就的重要作家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柏拉圖(約前427一前347),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他和其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大哲學家。
亞里士多德(前384一前322),世界古代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一生勤奮治學,寫下了大量的著作,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創(chuàng)作的《詩學》對希臘文學作出了理論性的總結,為西方文藝理論的現實主義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2世紀中葉,羅馬發(fā)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它在向外擴張的過程中,羅馬人接受到先進韻希臘文化,在其影響下,約公元前3世紀形成了自己的文學。早期羅馬文學的主要成就是戲劇。其代表人物是喜劇作家普勞圖斯和泰倫斯。
普勞圖斯的代表作品有《吹牛的軍人》、《一一壇黃金》、《孿生兄弟》等,他的創(chuàng)作對后世的歐洲戲劇家如莎士比亞、莫里哀等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泰倫斯是一位獲釋的奴隸。他的作品具有文雅嚴肅的藝術風格,結構嚴謹、語言精練,人物形象鮮明?!镀拍浮肥撬拇碜?。在文藝復興和古典主義時期,許多戲劇家都奉泰倫斯的作品為典范。
古希臘的戲劇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劇的前身是酒神頌歌,戲劇的前身是民間的祭神歌舞和滑稽性表演。希臘悲劇大多取材于神話,其往往帶有迷信色彩,反映的是當代社會生活情景。在藝術上繼承了史詩和抒情詩的傳統,演員朗誦對白,歌對歌唱抒情詩。
公元前5世紀是希臘悲劇的繁榮時期。這一時期涌現出大批悲劇詩人,上演了許多悲劇作品,流傳至今的有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三大悲劇詩人的作品。他們的創(chuàng)作反映了奴隸主民主翩發(fā)展不同階段的社會生活。也顯示出希臘悲劇在不同時期的思想和藝術特點。
埃斯庫羅斯(約公元前525一前456),是希臘悲劇的創(chuàng)始人,在悲劇劇大的貢獻是在劇中噌加了第二名演員.使對話成為戲劇的主要成分,戲劇結構程式基本形成,被人們譽為“悲劇之父”。希臘喜劇出現于悲劇之后,它的繁榮是在雅典城邦發(fā)生危機的時代。希臘早期喜劇多為政治諷刺和社會問題劇。它取材于當代的現實生活,對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政治社會問題發(fā)表意見。因而,比之希臘悲劇具有更為強烈的政治性。
阿里斯托芬(約公元前446一前385),被譽為“喜劇之父”。他的喜劇藝術屬于現實主義,但表現}法極其夸張,喜劇的語言來自民間,樸實、自然、詼諧、生動,他的創(chuàng)作對后世的喜劇和小說都產生了影響。
(三)早期基督教文學
公元二世紀,產生了早期基督教文學?;浇涛膶W是希臘和希伯來這兩個上古文學融合的結晶。古希伯來文學屬于西亞文化圈、古希臘文學屬于歐洲文化圈,公元前4世紀末,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長驅直入兩亞將希臘的文化開始融人希伯來的文化之中,經過30年的“希臘化”運動,終于使歐洲自基督教文化和文學產生。
早期的基督教文學作品很多,到3世紀,出現了經典之作《新約》。《新約》既有希伯來文學的象征性和斗爭性,又有希臘文學的現實性和戲劇性。
二、中世紀文學
中世紀文學是指歐洲封建社會早期和中期的文學.即公元5世紀至15世紀時期的歐洲文學。它9突出特征是宗教色彩、神秘色彩和民間文學色彩較濃。主要包括教會文學、騎士文學、英雄史詩、城市文學等。教會文學在中世紀是受到官方和教會扶持的正統文學,占有統治地位,創(chuàng)作者主要是教會的僧侶。教會文學的內容主要取材于《圣經》,是贊美上帝的權威和歌頌圣徒的德行,宣揚禁欲主義和來世思想.缺乏真實性和藝術價值,因而,流傳下來的作品很少。
中世紀文學為著名的是出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的但丁創(chuàng)作的《神曲》。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詩人?!渡袂?1307—1321)是但丁在放逐期間寫的一部長詩,是他嘔,瀝血、歷經十四年之久的憂憤之作,是詩人的代表作。
《神曲》分為三部《地獄》、《煉獄》、《天堂》。詩人采用中世紀流行的夢幻文學的形式,描寫了一個幻游地獄、煉獄、天堂三界的故事。
《神曲》的結構巧妙而嚴整。全詩分為三部,三行分節(jié),奇偶連韻,每部33篇,加上序詩共100篇。各部的詩行大致相等.看起來勻稱、工整,一直為文學史家所稱道。
(五)古典主義文學
古典主義文學是17世紀歐洲文學的主流,早出現于法國。進而影響到歐洲其他國家。古典主義文學在文藝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上以希臘羅馬為典范,故稱“古典主義”。莫里哀是這個時期杰出的喜劇作家。其主要作品有《冒失鬼》、《婦人學堂》、《偽君子》、《恨世者》、《吝嗇鬼》等。這些作品鞭撻封建制度和丑惡勢力,是世界喜劇中出色的作品。
(六)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
文藝復興是指從14世紀到17世紀初的一場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它先在意大利產生.而后又發(fā)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它是在歐洲封建社會解體和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打著復興古代文化的旗號,所以被稱為文藝復興。
1.意大利文學
意大利文學是人文主義發(fā)祥地,彼特拉克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代表作《歌集》。薄伽丘以反對****的羅馬教廷、反禁欲主義為主題,創(chuàng)作了《十日談》。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稱為意大利人文主義“三杰”。
佛蘭奇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學識淵博。他的抒情名作《歌集》,以“十四行詩”形式為主,達到了藝術上的高度成就.為后來歐洲抒情詩開辟了新的道路。
喬萬尼.薄伽丘(1313—1375)。是一位多產的作家,著有長篇傳奇、史詩、敘事詩、十四行詩、短片故事集、論文等,代表作是短篇小說《十日談》。作品開端寫十個青年男女,為逃避黑死病在鄉(xiāng)間住了十天,每人每天講一倉故事,十天共講了一百個故事。通過這些故事,作者揭露了封建貴族的罪惡,抨擊了教會的腐化和教士的荒*,否定了中世紀的宗教世界觀及禁欲主義道德觀。
《十日談》文筆精煉,語言豐富,善于刻畫心理,描繪自然,奠定了意大利散文的基礎,并對西歐現實主義文學的發(fā)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2.英國文學
英國文學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的頂峰。
英國人文主義文學早的代表是杰佛利.喬叟(1340--1400),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利用一群從倫敦去坎特伯雷朝圣的香客,在路上為解悶而輪流講故事的方式,寫了24個短篇故事,真實地反映出了14世紀英國的社會現實。
16世紀后期.英國文藝復興運動達到高潮,人文主義文學空前高漲。詩歌、小說、戲劇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發(fā)展。詩歌以斯賓塞(1552--1599)的成就高,代表作《仙后》描寫仙后格羅麗亞娜派遣l2位騎士去解除災難的冒險事跡。
莎士比亞是這個時期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一生創(chuàng)作了37部劇本、2首長詩、l54首十四行詩。主要作品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等。莎士比亞的作品情節(jié)生動豐富、人物個性鮮明、具有廣闊的社會背景和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語言,被馬克思稱為“人類偉大的戲劇天才”。
3.法國文學
法國人文主義作家的代表主要是沙龍等七人組成的七星社和拉伯雷。
沙龍(1524--1585),七星社的杰出的詩人,法國近代第一位抒情詩人。他謳歌生活,謳歌愛情,代表作《十四行.致海倫》構思新穎,想象豐富,是其愛情詩中的珍品。
佛朗索瓦.拉伯雷(1494--1553),法國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巨人傳》是歐泖l文藝復興時期的一部杰作.法國長篇小說的發(fā)端。
該小說以神話般的人物形象,荒誕不經的故事情節(jié),妙趣橫生、有時不免流于油滑粗俗的獨特風格,表現了反封建、反教會的嚴肅主題,歌頌了新興資產階級“巨人”般的力量,描繪了人文主義的烏托邦理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豐富的思想內容。
4.西班牙文學
16世紀到l7世紀是西班牙文學的“黃金時代”,在小說、戲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米蓋爾.臺.塞萬提斯(1547--1616),是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他50多籮開始寫作。其著名代表作《堂吉訶德》。
長篇小說《堂吉訶德》的主人公堂吉訶德是蟄居在拉曼卻的一個窮鄉(xiāng)紳。他讀騎士小說入迷,決心模仿古代騎士去周游天下,打抱不平。小說以堂吉詞德企圖效仿騎士到來掃盡人間不平等的主觀幻想與西班牙社會的丑惡現實之間的矛盾作為情節(jié)的基礎。巧妙地把堂吉訶德荒誕離奇的游俠與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西班牙社會現實結合了起來。
《堂吉訶德》問世以來,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堂吉訶德的名字在不同的歷史年代,在不同的國家都流傳著。堂吉訶德的名字已經變成了脫離實際,敢于幻想、主觀主義的同義語。堂吉訶德的形象也已成勾世界文學寶庫中卓越的典型人物之一。
5.啟蒙文學
啟蒙文學是18世紀啟蒙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啟蒙文學猛烈抨擊社會制度,積極宣傳革命理想.宣傳自由、平等、博愛和“天賦****”的思想,帶有鮮明的哲理性和政治傾向性,在啟迪人們的革命意識,推進資產階級革命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啟蒙文學家在繼承傳統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新的文學形式,如哲理小說、書信體小說等。啟蒙文學是對文藝復興時期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繼承和發(fā)展,是18世紀歐洲文學的主流。
18世紀的啟蒙文學.主要包括法國啟蒙運動和德國民族文學。
(1)法國啟蒙文學
從18世紀20年代開始,啟蒙文學逐漸成為當時法國文學的主流。早期的啟蒙文學作家主要是孟徳斯鳩和伏爾泰。盧梭作為法國啟蒙運動的思想家、文學家,為法國*提供了理論武器。
孟德斯鳩(1689—1755),法國第一個啟蒙作家,主要文學作品是書信體諷刺小說。其代表作《波斯人信札》以路易十四和奧爾良公爵攝政時期兩個旅法的波斯青年與家人通信的形式,評述法國的政治、宗教、社會問題。這是一部揭露性、諷刺性很強的作品。
伏爾泰(1694—1778),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他在文學、史學、哲學自然科學和政治等方面寫了大量著作,一生熱愛戲劇,主要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劇本達50多部。哲理小說是伏爾泰開創(chuàng)的新的一種寫作體裁,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近30部哲理小說.這是他對世界文學重要的貢獻。
讓.雅克.盧梭(1712—1778),法國杰出的啟蒙思想家、文學家。
1749年,盧梭為第戎學院寫了一篇應征論文《論科學和藝術》獲得極大成功。l755年第戎學院再次征文,盧梭以《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文應征,引起了更大的反響。他以辯證的方法論述了人類不平等起源于私有觀念的產生和私有制的出現。這兩篇文章表現了盧梭驚世駭俗的叛逆思想,因而震驚了歐洲.奠定了他在歐洲思想的崇高地位。
盧梭的代表作《新愛洛伊絲》、《社會契約論》、《愛彌爾》及《懺悔錄》等對后世產生了重要影響。(2)德國民族文學
18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啟蒙主義文學進入了高潮,歌德、席勒一起把德國的古典文學推向高峰,不但為德國民族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并且為歐洲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18世紀末l9世紀初德國偉大詩人、作家和思想家。青年時期的歌德重要的作品是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對當時德國的丑惡現實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向封建的德國社會進行了公開挑戰(zhàn)。
《浮士德》是歌德以畢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杰作。它與《荷馬史詩》、《神曲》等齊名,被文學史家認為是史詩性的的巨著
《浮士德》取材于德國l6世紀的民問傳說,創(chuàng)作時間長達60年之久,以詩劇的形式寫成,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jié),以主人公浮士德的思想發(fā)展為線索.寫他探索真理的一生。
約翰.克里斯托佛.席勒(1759--1805),18世紀德國杰出的詩人和戲劇家。其代表作《陰謀與愛情》、《奧爾良的姑娘》、《威廉?退爾》等。
《陰謀與愛情》發(fā)表于l782年,是席勒青年時期的代表作。它直接取材于德國現實,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精神.是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優(yōu)秀作品之一。
《奧爾良的姑娘》寫法國民族女英雄貞德的故事。劇本的愛國精神對l813~1815年的德國解放戰(zhàn)爭起到了積極作用.因而被稱為德國解放戰(zhàn)爭的前奏曲。
《威廉.退爾》是席勒的后一部劇作,也是他后期創(chuàng)作中好的作品。描寫瑞士人民不能忍受種種壓迫.秘密地組織聯盟,高呼“不自由,毋寧死”“禍福相共,生死與同”的誓言,走上了斗爭的道路。
三、近代文學
(一)浪漫主義文學
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文學觀念和一種文學的表現方式,在西方始于l8世紀末到l9世紀三四十年代。浪漫主義文學基本的特點是以充滿激情的夸張方式來表現理想與愿望,注重抒發(fā)個人的感受和體驗,喜歡描寫和歌頌大自然,重視中世紀民間文學。
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作家有拜倫、雪萊、雨果、繆塞、大仲馬和小仲馬、萊蒙托夫、裴多菲等。
拜倫(1788—1824),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敘事詩《恰爾德.哈羅德游記》,主要歌頌了歐洲民族民主解放運動。代表作為詩體小說《唐璜》,通過青年貴族唐璜的種種經歷.抨擊歐洲反動的封建勢力.英國第二代浪漫主義詩人。
雪萊(1792--1822),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創(chuàng)作了《麥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云雀》、《西風頌》等,名句“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廣為流傳。
雨果(1802—1885),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主將和領袖。他是法國文學有才華的作家之一.他的創(chuàng)作反映了l9世紀法國的重大歷史進程和文學進程。
雨果的《克倫威爾序言》的發(fā)表樹起了浪漫主義的旗幟,成為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書。其主要作品有《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等。
繆塞(1810—1857),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他是l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的四大詩人之一,被稱為法國
的“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了自傳體小說《世紀兒的懺悔》,塑造了一個“世紀病”患者“阿克達夫”的形象。
亞歷山大.大仲馬(1802--1870),法國浪漫主義作家,自學成才,以小說和劇作著稱于世。大仲馬的通俗小說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以其豐富的想象力構思了大量曲折離奇。傳奇色彩濃厚的故事?!痘缴讲簟?、《三個火槍手》是大仲馬的代表作品。
亞歷山大.小仲馬(1824--1895),法國著名小說家,大仲馬的兒子。其主要作品有《私生子》、《金錢問題》、《放蕩的父親》、《半上流社會》、《阿爾豐斯先生》、《福朗西雍》等。
小仲馬的作品大都以婦女、婚姻、家庭為題材,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其代表作《茶花女》通過妓女瑪格麗特同阿爾芒斯的愛情悲劇,揭露了虛偽的社會道德和門第觀念。
普希金(1799—1837)。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其主要作品有詩歌《致恰阿達耶夫》、《致西伯利亞的囚徒》、《茨岡人》等。農民題材的小說《上尉的女兒》被譽為“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是俄國現實主義的奠基作。
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浪漫主義作家。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領導人之一,不僅以詩歌作為戰(zhàn)斗武器,而且親身投人革命斗爭,為民族解放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其主要作品有長篇敘事詩《使徒》、《自由與愛情》?!禔由與愛情》膾炙人口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背蔀槿藗儌髡b的名句。
(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19世紀中后期,首先在法、英兩國形成了現實主義文學思潮,其影響迅速波及整個歐美文學界,成為兩方近代的高峰。是世界文學輝煌的時期。
現實主義文學具有明顯的社會批判性特點,所以被高爾基稱之為“批判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大多出身于中小資產階級者.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屬于資產階級范疇,其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論為基礎的人道主義.社會政治主張主要是改良主義,創(chuàng)作理論的哲學基礎基本上是唯物論的反映淪。因此,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特征是客觀、真實地描繪現實生活,具有明顯的批判性、暴露性和改良性。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有:梅里美、福樓拜和司湯達等。
普羅斯佩.梅里美(1803~1870),法國現實主義作家,中短篇小說大師、劇作家,其主要代表作品《卡門》講述了生性無拘無束的吉卜賽女郎從事走私的冒險經歷。
福樓拜(1821--1880),l9世紀中葉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是l9世紀法國一位承前啟后的作家。其主要代表作《包法利夫人》描寫了一個在貴族資產階級社會的腐蝕和逼迫下墮落毀滅的婦女愛瑪的形象。小說描寫外省一個富裕農民的獨生女愛瑪的悲劇性一生。小說通過愛瑪的悲劇.控訴了惡濁鄙俗的社會。作者以現實主義的深刻描繪,指出愛瑪的悲劇是社會造成的。小說通過愛瑪的悲劇既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關系的罪惡.又有力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精神的空虛和墮落。
司湯達(1799--1850),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自稱是“人類心靈的觀察家”。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紅與黑》,形象地展示了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廣闊的社會生活和錯雜的階級矛盾,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貴族、教會的黑暗和罪惡,辛辣地嘲諷了資產階級唯利是圖的本質.表現了強烈的政治傾向。
巴爾扎克(1799—1850),法國l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代表。他創(chuàng)作的《人間喜劇》、《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等作品,深刻地揭露了金錢的罪惡,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的金錢關系。
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以狄更斯、薩克雷、蓋斯凱爾夫人、勃朗特姐妹等為代表。
狄更斯(1812--1870).英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14部長篇小說和許多中短篇小說。他的作品廣泛而生動地反映了19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社會,描寫了維多利維時代的精神。重要作品有《大衛(wèi).科波菲爾》、《艱難時世》、《雙城記》、《荒涼山莊》等。
薩克雷(1811一l683),英國作家。成名作和代表作長篇小說《名利場》以辛辣諷刺的手法,真實描繪了l810~1820年攝政王時期英國上流社會沒落貴族和資產階級暴發(fā)戶等各色人物的丑惡嘴臉和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人際關系。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其代表作《簡.愛》,描寫了一個謙謹、堅強而有獨立精神的女性簡。愛的形象,在英國文學婦女畫廊中獨樹一幟。
愛米莉.勃朗特(1818—1848),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僅僅度過了30年便離開了人間。但她的一部小說《呼嘯山莊》卻奠定了她在英國文學史以及世界文學的地位。她與《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小妹妹《愛格尼斯.格雷》的作者安妮?勃朗特(1820—l849)號稱“勃朗特三姊妹”,在英國l9世紀文壇上煥發(fā)異彩。
《呼嘯山莊》描寫了一個愛情和復仇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一系列A物悲劇性的病態(tài)心理,使小說的內容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俄國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人物有: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訶夫、托爾斯泰等人。以果戈里的創(chuàng)作為楷模,極力忠實于“自然”即現實,抨擊反動腐朽的農奴制和****制度。
果戈里(1809—1852),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對俄國文學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果戈里還是俄國現實主義戲劇的奠基人之一,l836年創(chuàng)作的諷刺喜劇《欽差大人》(1842年發(fā)表)揭露了貴族官僚階級的冷酷,對“小人物”的遭遇表示了同情。1842年發(fā)表的代表作《死魂靈》是批判現實主義的典范作品.是俄國農奴制度崩潰時期農奴主階級衰亡的歷史,通過封建貴族農奴主形象的描寫揭示了****農奴不可避免地崩潰的趨勢。
陀斯妥耶夫斯基(1821一1881),俄國19世紀杰出的作家。其主要作品《罪與罰》、《白癡》、《卡拉馬佐夫兄弟》是作者一生創(chuàng)作的總結,突出反映了作者對人類存在的哲理思考?!蹲锱c罰》標志著作者創(chuàng)作的高峰,為作者贏得了世界聲譽。
契訶夫(1860--1904),他以擅長劇作短篇小說著稱。其主要作品有《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脖子上的安娜》、《套中人》、《櫻桃園》等。
托爾斯泰(1828一l910),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在俄國文壇活動了近60年,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被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評價為“在自己的作品里能以提出這么多重大的問題,能以達到這樣大的藝術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了一個第一流的位子?!逼浯碜饔小稇?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戰(zhàn)爭與和平》生動地描寫了1805年至l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形象既復雜又豐滿,常用對比的藝術方法來表述,體裁在俄國文學是一種創(chuàng)新,也超越了歐洲長篇小說的傳統規(guī)范。
《安娜.卡列尼娜》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而失敗的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xiāng)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后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復活》是托爾斯泰的晚期代表作。作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一幅幅沙俄社會的真實圖景,以清醒的現實主義態(tài)度對當時的全套國家機器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在19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馬克?吐溫、歐?亨利、杰克?倫敦等是其代表作家。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杰出的代表,是一位享譽世界的美國作家。他的作品揭穿了美國資本主義社會民主自由的虛偽面目,暴露了美國社會拜金主義、種族歧視和侵略擴張的實質。馬克?吐溫在文學以一個幽默諷刺作家而聞名。其主要作品《競選州長》和《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等?!陡傔x州長》抓住被收買的資產階級報刊專事造謠誹謗這一典型特征,用極度夸張的手法,淋漓盡致地挖苦了資產階級的“民主選舉”。小說藝術夸張極為潑辣大膽、尖銳有力,但卻令人信服,做到了在藝術的夸張中再現生活的真實。
《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借一袋金幣的故事,無情地揭下了資產階級誠實和道德的假面具,暴露了他們拜金主義的丑陋,諷刺了他們的偽善本質。作家把資產階級的卑鄙貪婪暴露得體無完膚、淋漓盡致.對資產階級的道德文明作了一個卓越的總結。
歐.亨利(1862—1910),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一生著有300多篇小說。他的作品常以輕松幽默的筆調描寫大都市里小人物的悲歡和“相濡以沫”的友誼,揭露資本主義社會虛偽無恥、爾虞我詐的社會風氣。尤其像《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后的一片葉子》、《沒有完的故事》、《黃雀在后》等代表作.列入了世界優(yōu)秀短篇小說。
《麥琪的禮物》通過寫在圣誕節(jié)前一天,一對小夫妻互贈禮物,結果陰差陽錯,兩人珍貴的禮物都變成了無用的東西,而他們卻得到了比任何實物都寶貴的東西——愛,告訴人們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表現。
杰克.倫敦((1876--1916),美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被稱為“美國無產階級文學之父”。他來自社會的底層,因而,始終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堅決批判者。他的作品散發(fā)著濃郁的大自然氣息,呈現出美國的鮮明民族色彩,不僅在美國本土廣泛流傳,而且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其主要作品有《熱愛生命》、《野性的呼喊》、《一塊生排》、《鐵蹄》等。
四、現代文學
(一)無產階級文學
無產階級文學的出現與發(fā)展是19世紀后半期文學具有深刻影響和重大意義的文學現象。歐仁.鮑狄埃和馬克西姆.高爾基是這一時期的杰出代表。
歐仁.鮑狄埃(1816—1887),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詩人。l4歲起開始詩創(chuàng)作,先后創(chuàng)作了《自由萬歲》、《是人各分一份的時候》、《該拆掉的老房子》、《自由吧,巴黎》、《鐵匠的夢》、《起義者》等大量歌頌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斗爭的詩歌,特別是在巴黎公社失敗后,他于1871年6月寫下了雄壯宏偉、載入史冊的無產階級的詩歌——《國際歌》,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的戰(zhàn)斗詩歌。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俄國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被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稱之為“無產階級藝術的杰出代表”。
1892年,高爾基的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發(fā)表,從此走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l898年,高爾基《特寫與短篇小說集》出版,轟動俄國文壇,很快被譯成多國文學,遂成為歐洲的知名作家。
1913年,高爾基接受列寧的建議,回到了俄國,先后出版了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在這些作品中,高爾基根據自己童年的生活經歷,真實描寫了l9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俄國社會的面貌,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長篇小說《母親》是高爾基重要的作品。這部長篇小說第生動地描寫了工人階級反對地主、資產階級****統治的革命斗爭.歌頌了無產階級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塑造了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的光輝形象.奠定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新型創(chuàng)作方法,在世界無產階級文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母親》中,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構成了作品的主要情節(jié),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成了作品的主人公.這是世界文學破天荒的大事?!赌赣H》的創(chuàng)作實踐為后來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奠定了基礎。
(二)現實主義文學
發(fā)生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不僅造成了物質財富的巨大損失,而且給人類的心靈留下了難以愈合的創(chuàng)傷。因此,揭露帝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罪惡,控訴戰(zhàn)爭災難,表達強烈的反戰(zhàn)情緒是20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主題,并涌現出了一批杰出的代表,他們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一代青年的痛苦、迷茫、覺醒與抗爭。
1.蘇聯文學
蘇聯建立以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被規(guī)定為文學的基本創(chuàng)作方法,要求從現實的革命中真實地、具體地描寫現實,并以社會主義精神教育人民。主要作家有:馬雅可夫斯基、阿?托爾斯泰、法捷耶夫、肖洛霍夫等。
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著名俄國詩人,其代表作品《列寧》、《放開喉嚨歌唱》。
長篇詩《列寧》是馬雅可夫斯基創(chuàng)作道路上引人注目的豐碑,這首長篇詩以強烈的感情,高昂的格調,描寫列寧戰(zhàn)斗的一生。歌頌列寧高尚的人格、不朽的事業(yè)和光輝的思想,在文學第以詩歌肜式成功塑造了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藝術形象。
阿.托爾斯泰(1883--1945),著名俄國作家,其代表作長篇小說《苦難的歷程》,廣泛地描寫了在舊世界崩潰和新世界誕生這一歷史轉折時期俄羅斯的生活.真實地再現了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俄國人民取得的歷史性勝利和俄國知識分子在大時代血與火的考驗中,逐步走向革命的曲折道路。
法捷耶夫l901一1956),前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之一。其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青年近衛(wèi)軍》和《毀滅》等。
《青年近衛(wèi)軍》通過克拉斯頓諾共青團地下組織“青年近衛(wèi)軍”同德寇英勇斗爭的故事,歌頌了蘇聯人民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塑造了性格各異、栩栩如生的青年英雄形象?!肚嗄杲l(wèi)軍》無論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都堪稱是戰(zhàn)后蘇聯文學中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
長篇小說《毀滅》生動再現了1919年遠東南烏蘇里邊區(qū)共產黨員萊奮生率游擊隊與窮兇極惡的日本軍隊和白匪高爾察克展開浴血奮戰(zhàn)的事跡。魯迅于l931年將《毀滅》譯成中文出版。
米哈依爾.肖洛霍夫(1905--1984).20世紀蘇聯文學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靜靜的頓河》和《一個人的遭遇》等。
《靜靜的頓河》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世界文學中一部很有影響的重要作品。它生動地描寫了從第世界大戰(zhàn)到國內戰(zhàn)爭結束這個動蕩的歷史年代頓河哥薩克人的生活和斗爭,表現蘇維埃政權在哥薩克地區(qū)建立和鞏固的艱苦過程及其強大生命力,揭示一切反動落后勢力必然失敗滅亡的命運?!鹅o靜的頓河》篇幅宏大,人物眾多,無論從反映生活的深度或廣度來說,都稱得上一部史詩性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一個人的遭遇》寫的是一個普通蘇聯人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家破人亡的悲慘遭遇,但折射出的是千千萬萬蘇聯人當時的共同遭遇。
2.英法文學
英國20世紀前期的主要作家及作品有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毛姆的《人性的枷鎖》等。
勞倫斯(1885-一1930)。20世紀初葉英國著名的小說家和詩人。他一生寫有10部長篇小說、40余篇中短篇小說、近千首詩和4部劇本。他的作品大都從兩性關系人手,描寫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對人性的壓抑和摧殘.深刻揭示了現代人悲劇性的生活狀況.表達了對充滿自然精神的理想社會的向往?!秲鹤优c情人》是勞倫斯重要的一部作品,為作家贏得了廣泛聲譽。小說以煤礦工人瓦爾特?莫萊爾一家人的生活為中心,描述了主人公保羅從出生到成年的整個過程,其中交織著夫妻、父子、母子和情人之間的復雜感情。小說具有很強的自傳性,是作家早年生活的再現。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是20世紀上半葉西方世界有爭議的作品之一。由于它對性愛做了大量直露的描繪,從問世之日起即被列為****,美英兩國分別在1959年和l960年才對它開禁。其實,小說的主題卻是嚴肅的。通過兩性關系的畸形或和諧,來揭示現代西方工業(yè)文明與人類生活的悲劇性沖突,進而闡明作家對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理想.是小說的中心思想。
毛姆(1874--1965),英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其長篇小說《人生枷鎖》,通過年輕醫(yī)生菲利普的生活與愛情經歷,指斥虛偽的宗教與世俗觀念乃是人生的枷鎖,表明了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態(tài)度。
法國在20世紀開創(chuàng)了長篇小說新題材,心理刻畫向內心世界進一步深化。羅曼?羅蘭(1866~1944)的代表作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是其中成功的作品。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為主線,描述了這位音樂天才的成長、奮斗和終告失敗,同時對德國、法國、瑞士、意大利等國家的社會現實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實寫照,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對藝術的摧殘?!都s翰?克利斯朵夫》被譽為20世紀偉大的小說。
3.德語國家文學
雷馬克(1898--1970),德國著名作家。對帝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禍害有著慘痛的切身感受,他的作品大都描寫德國人民在兩次戰(zhàn)爭中所經歷的厄運。他1929年發(fā)表的早期小說《西線無戰(zhàn)事》是有世界影響的優(yōu)秀的反戰(zhàn)小說。
這部小說取材于第世界大戰(zhàn).描寫一個班的八個普通士兵的戰(zhàn)壕生活。作家以赤**的白描手法.逼真地描繪出一幅炮火紛飛、毒氣彌漫、尸橫遍野的戰(zhàn)場慘相,著意表現戰(zhàn)爭的殘酷與恐怖,控訴戰(zhàn)爭給人們造成精神與肉體上的巨大痛苦,反戰(zhàn)情緒十分強烈。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作家,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以描摹人性化的內心著稱。其代表作有中篇小說《象棋的故事》、短篇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
《象棋的故事》是斯蒂芬.茨威格生前發(fā)表的后一部中篇小說。小說以一個棋手博士的自述來講述了整個故事。作品對博士抵抗面對孤獨的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做了詳盡、精辟的描寫,從剛開始的無助到得到棋譜后的欣喜.再到后的絕望,在心理的變化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納粹統治下的那個社會?!兑粋€陌生女人的來信》講述的是一個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后時刻,飽蘸著一生的癡情,寫下了一封凄婉動人的長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絕望的愛慕之情。小說以一名女子痛苦的經歷,寫出了愛的深沉與奉獻。高爾基曾由衷地贊賞這篇小說“真是一篇驚人的杰作”。
4.美國文學
20世紀美國的現實主義文學呈多元局面。
西奧多.德萊塞(1871一1945)。20世紀美國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家。作品真實地描繪美國生活和小資產階級的迷茫,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欺騙性。其代表作《嘉利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噶》、《美國的悲劇》等?!都卫妹谩肥堑氯R塞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敘述一個美貌天真的農村姑娘到芝加哥謀生后的不幸遭遇。小說發(fā)表后被指責為“有傷風俗”“有破壞性”,招來了“強烈憎恨”和“激憤*”,因而長期遭到查禁。
《珍妮姑娘》是德萊塞的代表作,描寫了窮姑娘珍妮和富家子弟萊斯特相愛,后來孤獨一生的慘狀,作品對照鮮明,生動刻畫了貧富懸殊。一邊是衣食無著,貧困潦倒,一邊是不勞而獲,夜夜歡歌,反映了美國社會是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
“欲望三部曲”是德萊塞現實主義巨著,由《金融家》、《巨人》、《斯多噶》三部作品組成,后一部由他的妻子續(xù)完后一節(jié),在他身后發(fā)表。“欲望三部曲”描寫了l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壟斷資產階級攫取財富和權力的過程,揭示資本主義從產生、發(fā)展到滅亡的不可抗拒的歷史規(guī)律。
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共3卷,以1906年紐約州赫基默縣發(fā)生一件情殺案為情節(jié)基礎,通過描寫窮教士兒子克萊特.格里菲斯為追逐金錢、地位而墮落為蓄意殺人犯的故事,揭示了利己主義惡性膨脹的嚴重后果以及美國社會金錢至上的生活方式對人的普遍的罪惡性腐蝕毒害作用。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的發(fā)表使西奧多.德萊塞的聲望盛極一時,標志著他創(chuàng)作的新階段。
海明威(1899。1961),現代美國著名作家.對現當代美國和世界文學產生過重要的影響。海明威作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出現,作品反映了強烈的反戰(zhàn)傾向和對未來的迷惘,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被稱為“迷惘的一代”的宣言書)、《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中篇小說《老人與?!返?。
《太陽照樣升起》通過僑居巴黎的一群美國青年的生活透視了一代人精神世界的深刻變化,揭示了戰(zhàn)爭給人們生理上、心理上造成的巨大創(chuàng)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戰(zhàn)色彩。
《永別了,武器》是海明威的重要代表作,充分體現了海明威在創(chuàng)作思想和藝術上的特色。小說通過一個美國青年參加第世界大戰(zhàn)前后的思想變化.以主人公和一個英國女護士的戀愛悲劇為主線.真實地反映了帝國主義戰(zhàn)爭的殘酷和罪惡。
《喪鐘為誰而鳴》是海明威流傳廣的長篇小說之一,憑借其深沉的人道主義力量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小說描寫了美國青年羅伯特.喬丹志愿參加西班牙政府軍,在紛飛的戰(zhàn)火中,與被敵人糟蹋過的小姑娘瑪麗亞墮入愛河,在炸橋的撤退途中,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自己卻被炮彈炸斷了大腿,獨自留下阻擊敵人,終為西班牙人民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老人與海》描寫了一個老漁夫桑地亞哥孤單一人出海遠航捕魚的故事。老人在海上漂流了84天仍然一無所獲。此后經過兩天兩夜的生死搏斗,終于捕獲了一條特大的馬林魚,但是在歸航途中,一大群鯊魚圍了上來,盡管老人奮力拼搏,終于抵擋不住兇猛鯊魚的進攻,等他回到海岸時,馬林魚只剩一副巨大的骨架了?!独先伺c海》使海明威在1952年獲普利徹獎,兩年后獲諾貝爾獎。
(三)現代主義文學
20世紀上半期,現代各流派都強調要表現“現代意識”,其中心就是危機感和荒誕感,共同主題是表現現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全面危機.是西方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危機的自我表現。具有較強的象征性、荒誕性和意識流特征。
意識流原來是一個心理學和哲學術語,把意識比喻為流動的“河流”或“流水”,20世紀20年代,歐美一些作家把這種理論直接借用到文學創(chuàng)作上來.認為文學應表現人的意識流動,尤其是表現潛意識的活動.人的一生流動遵循的是“心理時問”而非物理時間,這就形成了意識流文學。
爭意識流文學作品采用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自由聯想和內心獨自的表現手法,對其他文學流派有很大影響。
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作家及作品有法國詩人瓦萊里(1871--1945)《海濱墓園》;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葉芝(1865--1939)《駛向拜占庭》;美國龐德(1885—1972)《地鐵車站》等;奧地利現代小說家卡夫卡(1883--1924)((變形記》、《城堡》;英國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伍爾芙的《墻上的斑點》和《到燈塔去》;法國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美國“南方文學”代表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
(四)存在主義文學
20世紀下半期,存在主義文學開始興起。存在主義濫觴于20世紀30年代的法國.二戰(zhàn)后達到發(fā)展的頂峰。它是現代派文學中聲勢大、風靡全球的一種文學潮流。存在主義文學與存在主義哲學關系密切,其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質”?!盎闹嚒焙汀巴纯唷笔谴嬖谥髁x文學的基本主題。存在主義作家主要有薩特、加繆、波伏瓦和梅勒。
(五)“黑色幽默”文學
20世紀60年代風行美國的一個現代主義小說流派“黑色幽默”。它是由美國作家弗里德曼編的一個《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是一種用喜劇的形式來表現悲劇的內容的文學方法。西方評論家把它評之為“絞刑架下的幽默”。美國當代著名作家約瑟夫.海勒(1923--1999)被認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幟,其代表作是《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以荒誕的形式,多角度、多層次地展示了一個充滿自私、貪婪、虛偽、欺騙、專橫、殘忍、*亂和瘋狂的現實生活。
(六)魔幻現實主義文學
20世紀中期拉丁美洲小說創(chuàng)作中出現了一個流派——魔幻現實主義文學。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國的現實生活,通過“魔法”所產生的幻景來表達生活現實的一種創(chuàng)作方法。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以拉丁美洲作家馬爾克斯(1927一)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為標志。
《百年孤獨》全書近30萬字,內容龐雜,人物眾多,情節(jié)曲折離奇,再加上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日傳說以及作家獨創(chuàng)的從未來的角度來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敘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繚亂。但閱畢全書。讀者可以領悟,作家是要通過布恩地亞家族7代人充滿神秘色彩的坎坷經歷來反映哥倫比亞乃至拉一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要求讀者思考造成馬貢多百年孤獨的原因,從而去尋找擺脫命運捉弄的正確途徑。
《百年孤獨》是展現拉丁美洲作家馬爾克斯魔幻現實主義手法的代表之作。它獨特的藝術成就使馬爾克斯走向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臺。
新東方網課推薦:2017年教師資格順利課程??!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