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幽靜,一夜酣睡,黎明時分,一陣咚咚的敲門聲,把我從夢中喊醒,是小葉同志來催促起床了。原來今天要上天子山,需要爬十多華里的山嶺,山高坡陡,天氣又炎熱,所以決定早些起床,趁著清晨的涼爽之際上路。
此時正是五點,天不未大亮,一輪殘月,還發(fā)射著明亮的光輝,斜掛在西面山峰的上空。那無數(shù)座密如林立的山峰,在迷離的月光下,顯出朦朦朧朧的淡影,象一幅水墨畫兒似的,充滿了詩意。涼爽的山風(fēng),沿著幽深的山谷吹來,帶著露水和草木的清香,也帶來了峽谷間農(nóng)屋里雄雞的啼聲。仰頭望望那高聳在頭頂上空的天柱峰,月光下,顯得更加雄偉高大了,一縷縷乳白色的晨霧,飄浮在山峰的半腰,象圍上了一層輕紗。……
吃罷早飯后,已是林中鳥聲盈耳,空中紅霞滿天了。
我們告別了熱情的索溪峪的主人,在霞光和鳥鳴聲中,沿著山間小徑,經(jīng)過了養(yǎng)猴人的小石屋,向著天子山進發(fā)了。路,是狹窄而又陡峭的羊腸小路,它沿著山坡,彎彎曲曲的往上升高,路兩旁,盡是茂密的樹林和灌木叢。一縷縷晨霧象炮煙似的在濃綠的林間繚繞,灌木叢中,散發(fā)出一股股濃烈的腐草枯葉的氣味。一群群好奇的山雀,追著人在路邊的樹上、巖石上唧唧喳喳地叫。蟬,也開始“知了”、“知了”的叫了起來。清晨的山間,是如此的幽靜,除去這鳥蟬聲之外,就只聽見山泉在石澗中奔流的叮咚聲,和山林吹動著樹木、山草的颯颯聲?!?BR> 太陽出來了。酷暑炎夏,驕陽似火,但是這兒卻并不感到熾熱。原因是我們正行進在林木幽深的山谷中,那茂密的枝葉,遮住了驕陽,只覺得眼前驟然明亮了許多,而地感覺不到太陽的蒸曬,只有那樹木稀疏之處,地從碧綠的枝葉的空隙中,透射下斑斑點點金黃色中,那照射進來的陽光,也變成了綠澄澄的顏色了。還有,那從空中幅射進來和陽光和那在林間裊裊飄浮著的乳白色晨霧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束束綠色的和乳白色交替變幻著的光柱,好看極了。
離開了那幽深的峽谷,穿出了碧海般的樹苗,登上了半山腰,眼前豁然開朗,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那長滿了灌木和綠草的山坡上,到處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突兀高大千姿百態(tài)雄偉壯觀的石峰。
啊,石峰,這兒又有那么多的石峰。昨天,我們沿著索溪河岸游覽了十里畫廊。人走在峽谷中,仰望高聳在兩岸上空的無數(shù)石峰,曾為它那秀麗奇特的雄姿而驚嘆不已。今天,當(dāng)我們爬到了山上,來到了這一座座石峰的身前時,那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色了。
石峰,啊,石峰這個名字,我?guī)捉?jīng)思考,始終想不出一個最恰當(dāng)?shù)拿~。它們有的很高很大,可以稱它為山峰,但它又不同于黃山那樣的天都峰、蓮花峰;當(dāng)?shù)厝朔Q它為巖柱,又有人稱它為石柱,因為它們都是一根根象柱子似的擎天而立的巖石,但它又不同于昆明石林那樣的石柱。它們有的很高很大,象天都峰那樣的高達數(shù)百米之外,也有的象石林那樣的僅有十幾米幾十米。但它們卻極為陡峭,卻又不是光禿禿的,而是在巖縫間,特別是在石峰的頂部,全都披蓋著一層長滿了碧翠的地皮,叢生著茂密的樹木。這就更增加了它那雄偉蒼郁青翠挺拔之勢。
武陵山區(qū)的奇特迷人的風(fēng)光,正是由這分布在高山深谷中的無數(shù)的千姿態(tài)百態(tài)的石峰而組成的。它們是那么多,那么集中,那么廣闊,那么奇特,這是在任何別的地方所看不到的。
我真驚訝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然能造就出這們的美景。
我的面前聳立著一座高達三、四十米的石峰,它從碧綠的山坡上拔地而起,直指藍天,象一根圓柱似的,幾乎上下一般粗,只是在頂部,稍微細一些,那樣子,*一根雨后破土而出的春筍,所以人們就叫它春筍峰。
更為奇特壯觀的是那南天門。
說起南天門來,人們并不陌生。在許多名勝之地,比如東岳泰山,南岳衡山,還有普陀山等地,都有南天門這個景致。但是,這些景致,都是人工砌成的,而這兒的南天門,卻完全是自然天成。這是一座高達數(shù)十米的巨大的巖石,這高高地聳立在由索溪峪通往天子山的山坡險要之處。在它那巨大的石壁的下部,有一個頂部呈橢圓形下部呈長方形的門洞,活象一個拱門,這門洞高有十幾米,寬也足有六七米,雄偉之極,也奇特之極。
每一個走過這個石門的人,在驚嘆之余,都不禁要發(fā)出這樣的疑問:
這石壁上的洞門,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很難想象,也許是在那遙遠的洪荒年代,有那么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用他那靈巧的雙手,智慧的頭腦,審美的眼光,鋒利的的鋼斧在這千山萬壑之中,劈鑿出這么多奇形怪狀雄偉美麗的巖石峭壁、石峰和巖柱,也在這巨大的石壁上,鑿出一個巨大的石門。
我們坐在南天門前,盡情地欣賞著這眼前的天邊景色:那橫亙在天際的重重疊疊的淡藍色的遠山,那展現(xiàn)在眼前的一座又一座的石峰,那鋪滿了峽谷的碧綠的林海,那蕩漾在四周的鳥語蟬聲?!?BR> 啊,心都要陶醉了。它使我忘記了登山的疲勞,盛夏的炎熱。
索溪峪管理局的小田同志指著下面山坡上的一座石峰告訴我說:解放初期,就在那座石峰下面的巖石洞中,居住著一個三十多歲的獨身婦女,她曾經(jīng)看到:每天黃昏,就有三匹白馬到山谷的泉邊來喝水。現(xiàn)在,這個婦女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她的兒女也早已在下面的村莊中安家了。但是,他們還記得他們的母親告訴他們的那三匹白馬的事情。這不是神話傳說,而是確鑿的事實。在這未經(jīng)開發(fā)人煙稀少的深山中,到今天還有大片人跡未到之地,原始森林和許許多多未被認識的動物、植物和奇花異草。
這是一片難得的原始的美,它美就美在這原始二字上,美就美在這自然的野趣中。
那山,那水,那樹,那掠過身邊的山風(fēng),那飄過山巔的白雪,甚至那火辣辣地蒸曬著這原始山林的太陽,都使人感到它是那么清新,那么飄逸,那么純真,那么幽美。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仿佛整個的心身,都和這綠色的大自然溶化在一起,已不復(fù)感到自己的存在,而卻又覺得普遍地存在于各處之中。他存在于那蒼翠的林海之中,高高的石峰之上,掠過山坡的山風(fēng)之內(nèi),飄過山巔的白云之中?!?BR> 中午時分,我們登上了天子山頂。
一幅更加奇特,更加壯觀,更加雄偉,更加迷人的景象,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簡直使人目瞪口呆:高山之上,群山環(huán)抱之中,有一片遼闊而深邃的斷層,形成了一個方圓幾十里的深不可測的盆地,活象一個大灣,但是灣底下不是水,而卻是郁郁蒼蒼綠得發(fā)黑的樹木和一座座巍然聳立、奇形怪狀的石峰。這石峰是那么多,那么集中,那么稠密,簡直就象一支擠滿了山谷的隊伍似的,密密麻麻,重重疊疊,使人想起了西安秦墓中的兵馬俑。怪不得人們稱它為天兵天將呢。
——這就是索溪峪的主人,王副縣長所一再向我們介紹的“西海奇觀”。也就是那神秘莫測的人間迷宮神堂灣。
前兩天,我們在十里畫廊和百丈峽所看到的景象,已經(jīng)使我們驚嘆不已了,而今天在這兒所看到的景象,就更加令人驚嘆。因為在十里畫廊,我們只是順著狹窄的峽谷仰望那聳立在兩旁的山峰和巖柱;而今天在這兒看到的,都是從高山上面,俯視而展伸在我們腳下遼闊廣大蒼蒼莽莽的一大片海灣。是的,海,用海字來形容這片遼闊的斷層地和峽谷,是十分恰當(dāng)?shù)?。這的確是一片峰林的海洋。它廣闊、深邃、神秘莫測,數(shù)以千計的石峰,從那幽深的谷底中,密密層層的挺拔高聳,從上面向下看去,確是開闊、雄偉,壯觀之極。
這兒是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神堂灣,就在這高山之上。它的灣底,至少也在海拔六、七百米之上。這灣底究竟有多深,誰也不知道,因為它的四周都是懸崖陡壁,無人能夠下去,也無人敢下去。人們只能從崖頂上面,向下俯視那深不可測霧氣迷□的灣底,想象著這個神秘的可怕的迷宮。關(guān)于這個迷宮,有著種種的傳說,有的說那下面遍布著猛獸和蟒蛇,有的說每到下雨陰天的時候,那下面就發(fā)出一片金鼓齊鳴人喊馬嘶的聲音,宛若,千軍萬馬在對壘廝殺……
盡管這些傳聞有些神秘甚至有點兒可怕,但那景色卻是非常壯觀和優(yōu)美的。
正如大海那樣,既有些神秘甚至也有些可怕,但更多的卻是優(yōu)美和壯觀。
天子山頂有一個接待站。這便是石泉檐接待站。
接待站的主人和桑植縣的負責(zé)同志們,在這兒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于是,我們就在這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上安置了下來。
接待站是一幢用木板搭起的小木層,灰白色的鐵皮屋頂,棕色的木層墻,藍色的窗戶,象一幢獵人的小木屋,別有風(fēng)味。謙遜的主人連連表示謙意,說這兒還未曾開發(fā),條件不好。但我卻非常喜歡這有著山間特色的小木屋。我尤其高興的是我住的那個房間,就座落在懸崖之上,它的上面,是用木柱支撐著,我坐在門前的走廊上,就可以望見下面那大海般的深谷和峰林。我仰頭看看天空,仿佛離天很近很近了。低頭望望深谷,仿佛離地面很遠很遠了。
一陣陣天風(fēng)吹來,涼爽異常,雖說眼下正是盛夏酷熱,但這兒卻使人感到象是涼秋九月,浴著這涼爽的天風(fēng),仰觀宇宙之大,俯視山林之美、幽谷之深、感到無比愜意、舒暢,直想仰天長嘯,以抒胸臆。
山間的氣候變化的快,剛才不是晴空萬里陽光燦爛,傍晚時分,忽然響起了幾聲沉雷,接著就來了一陣傾盆般的山雨。這雨,下得很大,只聽得雨點打在白鐵皮屋頂上,響起一片戰(zhàn)鼓般的咚咚聲。
從窗口向外望去,眼前是一片白的雨幕,遮斷了遠處的山峰,也遮斷了下面的深谷。那深谷中的樹木和石峰全都看不見了,只聽一片呼呼的風(fēng)聲,從山谷間直沖上來,這風(fēng),很大,刮得小木屋吱咯吱咯地直響,置身于這木屋之中,猶如是在那驚濤駭浪的木船之上?!?BR> 山雨,來得快,也煞得快。不大的一會兒功夫,就云收雨散,天朗氣晴了。
這時候,再看看那碧沉沉的山谷,不禁驚叫了起來:只見在那深邃的山谷之中,在那郁郁蔥蔥的綠莽之中,一縷縷一團團乳白色的煙霧,沸沸揚揚地在向上升騰,升騰,不斷地升騰,它升騰得那么快,擴展得那么迅速。我不禁想起了有一年我和我的那時是五歲的女兒丹薇,在黃山的紫云峰下,坐在巖石上,觀看對面那雨后的山坡,只見在那綠莽深處,一朵朵乳白色的煙霧,升騰而出,一朵接著一朵,不斷地升騰起來,擴散開去。小丹微高興地拍著手說:“爸爸,對面山坡的樹林里,有一個老爺爺在抽煙,你看,他正在大口大口地噴煙呢?!?BR> 我真驚訝于這孩子想象力的豐富??刹皇菃幔矍斑@神堂灣深谷里的景象,活象是一個巨人,在抽著他那巨大的煙管,噴吐出一朵朵乳白色的煙團。這煙團,在迅速地擴散著擴散著,不大的一會兒功夫,就涌滿了大半個山谷。這時,這廣闊幽深的山谷,立刻就變成了云霧迷□的海洋。那一座座山峰,在那白茫茫的云海之上,露出了青翠的峰頂,宛如那飄浮在大海中的島嶼。隨著那云霧的不斷飄動,峰林的影子,也不斷地時隱時顯,時淡時濃,迷離飄忽,捉摸不定,象一幅淡雅的墨水畫兒,充滿了詩情畫意。
這景象,美極了。
可忙壞了湖南畫報社的攝影師張侖。這位曾經(jīng)跑遍了祖國名山大川,并曾數(shù)上天子山的攝影家,連連地贊嘆說:“這樣的絕妙景色,是很難遇到的。”他不停地奔跑著,不斷地變換著角度,來攝取一幅幅迷人的圖畫。我也跟在他的后面,拿著照相機,貪婪地拍攝著。我要把這一瞬即逝的畫面,永遠地保留下來。正當(dāng)我們被這眼前的景色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忽然聽到東邊又有人喊了起來:
“來呀,快來快!”
我們跑到木屋的東面,抬頭向東一望:啊,只見一道色澤鮮艷的巨大的彩虹,出現(xiàn)在那雨后顯得特別蔚藍的天空之中。它象一道五彩繽紛的拱橋,橫跨在峰林之中,一直插進那幽深的山谷。從天空的背景上看,它離開我們是那么遠,那么高。從深谷和峰林的背景上看,它距離我們卻是那么近,那么低,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摸一了它。當(dāng)這彩虹逐漸消失的時候,西面的天空中,又出現(xiàn)了一片緋紅色的晚霞,這晚霞是那么柔和,那么鮮艷。下面神堂灣中那一片白茫茫的云海,剎那間變成都了一片緋紅色的海洋。那聳立出海面的千萬座石峰,也都披上了一層柔和而鮮艷的緋紅色的霞光,這景色就更加壯觀,更加迷人,更加富有詩意了。
望著這異常優(yōu)美迷人的景色,我忽然發(fā)生了這樣的感想:這樣迷人的景色,有什么東西能把它指繪出來呢?文字嗎?語言嗎?繪畫嗎?攝影嗎?不,它們都不行,它們都不能充分地表現(xiàn)出它的真正的美。人們常說“風(fēng)景如畫”,可是,任是怎樣高超的丹青妙手,也絕對畫不出這樣迷人的風(fēng)景來的。文字,那就更加不行了。真的,此時此刻,我真恨我的文字的拙劣、無能,它遠不能描繪出這美的萬一。我只有乞靈于我的攝影機了,但這機械攝取的物象,又那里能夠表現(xiàn)出它的內(nèi)在的美和神呢。
于是,我悵訝,我感嘆,我怨恨自己的無能,我敬佩大自然的偉大。
夜,來臨了。
橫空出世,海拔一千多米的天子山上的夜晚,異常涼爽清新。小木屋的堂屋里,燈火輝煌,另一番優(yōu)美動人的景象出現(xiàn)了:原來這兒是湘西土家族、苗族、壯族和白族。這些兄弟民族,都善歌善舞。尤其是桑植縣,是一個的民歌之鄉(xiāng)。熱情的天子山主人,特地邀請了四位土家族、苗族、壯族、和白族的姑娘,來到這小土屋里,給我們演唱桑植民歌。
沒有復(fù)雜的樂隊,伴奏的只是一支短笛,而那優(yōu)美、悅耳的歌聲,卻震動著每一個遠方來客的心。
睡到半夜過,六前在過兵。婆婆坐起來,側(cè)著耳朵聽。只聽腳板響,不見人做聲。媳婦快起來呀,門口掛盞燈。照在大路上,同志們好行軍。
這清脆、嘹亮、親切、抒情的歌聲,把我們帶進了那當(dāng)年風(fēng)雷激蕩戰(zhàn)火紛飛的戰(zhàn)爭年月。桑植縣,是我們那萬民敬仰的賀龍元帥的故鄉(xiāng)。半個世紀以前,他就在這天子山中,用兩把菜刀起義,點燃了斗爭的熊熊烈火,率領(lǐng)著工農(nóng)紅軍的隊伍,奮戰(zhàn)在這千山萬水之間。這一曲曲民歌,充分地表達出了桑植人民對自己的子弟兵深情厚誼,它是那么抒情,那么動人。聽著它,我仿佛聽到了那千萬雙腳步,在那深沉的夜里,從山村前面的石板路上踏踏走過的聲音,仿佛看到了那一張張熱情而期望的面孔,從一個個門洞中向著夜色深沉的街上張望,更仿佛看到了那高高地懸掛在茅屋門口的紅燈,在照耀著那一個□槍疾走,奔赴戰(zhàn)場的紅軍戰(zhàn)士的身影……
啊,這時候,我又感到藝術(shù)力量的偉大了。短短的一首民歌,竟能傳出如此深情,如此竟境,如此震憾人心的魅力。
歌聲又響了起來,是一支活潑愉快的愛情歌曲。
馬桑樹兒搭燈臺,寄封書信與姐帶。郎去當(dāng)兵姐在家,三年兩年不回來,你個移花別處載。馬桑樹兒搭燈臺,寄封書信與郎帶。你一年不來一年等,兩年不來兩年挨,鑰匙不到鎖不開。
啊,多么深厚的革命情感,多么堅貞的革命愛情。
接著下面又唱出了一曲:
郎在高山搭手望,妹在河下洗衣裳。丟個石頭試探淺,棒棒捶在巖頭上。韭菜開花細茸茸,有心戀郎不怕窮。只要二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濃。
詞真情切,唱出了湘西深山中兄弟民族的淳樸純真的愛情,美好純潔的心靈。
歌詞美,歌聲更美。它沒有那種洋腔花調(diào)。沒有矯揉做作,更沒有那種故意勒著嗓子象殺雞的顫聲尖叫。它有的只是純樸、自然、優(yōu)美。象天子山的風(fēng)光一樣的自然的美,純樸的美,原始的美,野趣的美。
這幾個唱歌的姑娘,也是那么美,她們身上穿的不是那種坦肩露胸的掃地長裙,也沒有那種珠光寶氣的耀眼裝飾,她們只是普通裝束,臉上既不涂脂抹粉,嘴上也不擦口紅。但是,她們卻是那么美,這種純樸的美,自然的美,比什么人工的裝飾都要美,這也正象天子山,不假人工裝飾,完全是大自然的美,純真無華的美。
啊,天子山美,天子山的人更美。
我愛這種純樸的美,自然的美。
在這兒,我得到了的享受,的滿足。
自然的享受,藝術(shù)的享受。
我簡直有些陶醉了。
今天,是我永遠難忘的一夜。
今天的夜晚,也是我永遠難忘的一夜。
晚會結(jié)束后,夜已深沉。
月亮升上來了,它象一輪光輝四射的銀盤,高高地懸掛在東面的群峰之上。月光下,那遠處群蜂的影子,淡得象一抹輕煙,而下面深谷里的峰林和樹木則顯得迷迷離離、朦朦朧朧,更加使人感到神秘、幽美了。
在這美好的高山之夜,映著那窗上的溶溶月色,我甜蜜地入睡了。睡夢中,還仿佛依稀聽到那嘹亮柔和抒情悅耳的桑植民歌的歌聲。這歌聲,仿佛和那水銀般的月光溶合在一起,灑遍了天子山的莽莽群峰,幽幽深谷,也滲進了遠方游人的酣夢之中……
此時正是五點,天不未大亮,一輪殘月,還發(fā)射著明亮的光輝,斜掛在西面山峰的上空。那無數(shù)座密如林立的山峰,在迷離的月光下,顯出朦朦朧朧的淡影,象一幅水墨畫兒似的,充滿了詩意。涼爽的山風(fēng),沿著幽深的山谷吹來,帶著露水和草木的清香,也帶來了峽谷間農(nóng)屋里雄雞的啼聲。仰頭望望那高聳在頭頂上空的天柱峰,月光下,顯得更加雄偉高大了,一縷縷乳白色的晨霧,飄浮在山峰的半腰,象圍上了一層輕紗。……
吃罷早飯后,已是林中鳥聲盈耳,空中紅霞滿天了。
我們告別了熱情的索溪峪的主人,在霞光和鳥鳴聲中,沿著山間小徑,經(jīng)過了養(yǎng)猴人的小石屋,向著天子山進發(fā)了。路,是狹窄而又陡峭的羊腸小路,它沿著山坡,彎彎曲曲的往上升高,路兩旁,盡是茂密的樹林和灌木叢。一縷縷晨霧象炮煙似的在濃綠的林間繚繞,灌木叢中,散發(fā)出一股股濃烈的腐草枯葉的氣味。一群群好奇的山雀,追著人在路邊的樹上、巖石上唧唧喳喳地叫。蟬,也開始“知了”、“知了”的叫了起來。清晨的山間,是如此的幽靜,除去這鳥蟬聲之外,就只聽見山泉在石澗中奔流的叮咚聲,和山林吹動著樹木、山草的颯颯聲?!?BR> 太陽出來了。酷暑炎夏,驕陽似火,但是這兒卻并不感到熾熱。原因是我們正行進在林木幽深的山谷中,那茂密的枝葉,遮住了驕陽,只覺得眼前驟然明亮了許多,而地感覺不到太陽的蒸曬,只有那樹木稀疏之處,地從碧綠的枝葉的空隙中,透射下斑斑點點金黃色中,那照射進來的陽光,也變成了綠澄澄的顏色了。還有,那從空中幅射進來和陽光和那在林間裊裊飄浮著的乳白色晨霧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束束綠色的和乳白色交替變幻著的光柱,好看極了。
離開了那幽深的峽谷,穿出了碧海般的樹苗,登上了半山腰,眼前豁然開朗,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那長滿了灌木和綠草的山坡上,到處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突兀高大千姿百態(tài)雄偉壯觀的石峰。
啊,石峰,這兒又有那么多的石峰。昨天,我們沿著索溪河岸游覽了十里畫廊。人走在峽谷中,仰望高聳在兩岸上空的無數(shù)石峰,曾為它那秀麗奇特的雄姿而驚嘆不已。今天,當(dāng)我們爬到了山上,來到了這一座座石峰的身前時,那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色了。
石峰,啊,石峰這個名字,我?guī)捉?jīng)思考,始終想不出一個最恰當(dāng)?shù)拿~。它們有的很高很大,可以稱它為山峰,但它又不同于黃山那樣的天都峰、蓮花峰;當(dāng)?shù)厝朔Q它為巖柱,又有人稱它為石柱,因為它們都是一根根象柱子似的擎天而立的巖石,但它又不同于昆明石林那樣的石柱。它們有的很高很大,象天都峰那樣的高達數(shù)百米之外,也有的象石林那樣的僅有十幾米幾十米。但它們卻極為陡峭,卻又不是光禿禿的,而是在巖縫間,特別是在石峰的頂部,全都披蓋著一層長滿了碧翠的地皮,叢生著茂密的樹木。這就更增加了它那雄偉蒼郁青翠挺拔之勢。
武陵山區(qū)的奇特迷人的風(fēng)光,正是由這分布在高山深谷中的無數(shù)的千姿態(tài)百態(tài)的石峰而組成的。它們是那么多,那么集中,那么廣闊,那么奇特,這是在任何別的地方所看不到的。
我真驚訝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然能造就出這們的美景。
我的面前聳立著一座高達三、四十米的石峰,它從碧綠的山坡上拔地而起,直指藍天,象一根圓柱似的,幾乎上下一般粗,只是在頂部,稍微細一些,那樣子,*一根雨后破土而出的春筍,所以人們就叫它春筍峰。
更為奇特壯觀的是那南天門。
說起南天門來,人們并不陌生。在許多名勝之地,比如東岳泰山,南岳衡山,還有普陀山等地,都有南天門這個景致。但是,這些景致,都是人工砌成的,而這兒的南天門,卻完全是自然天成。這是一座高達數(shù)十米的巨大的巖石,這高高地聳立在由索溪峪通往天子山的山坡險要之處。在它那巨大的石壁的下部,有一個頂部呈橢圓形下部呈長方形的門洞,活象一個拱門,這門洞高有十幾米,寬也足有六七米,雄偉之極,也奇特之極。
每一個走過這個石門的人,在驚嘆之余,都不禁要發(fā)出這樣的疑問:
這石壁上的洞門,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很難想象,也許是在那遙遠的洪荒年代,有那么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用他那靈巧的雙手,智慧的頭腦,審美的眼光,鋒利的的鋼斧在這千山萬壑之中,劈鑿出這么多奇形怪狀雄偉美麗的巖石峭壁、石峰和巖柱,也在這巨大的石壁上,鑿出一個巨大的石門。
我們坐在南天門前,盡情地欣賞著這眼前的天邊景色:那橫亙在天際的重重疊疊的淡藍色的遠山,那展現(xiàn)在眼前的一座又一座的石峰,那鋪滿了峽谷的碧綠的林海,那蕩漾在四周的鳥語蟬聲?!?BR> 啊,心都要陶醉了。它使我忘記了登山的疲勞,盛夏的炎熱。
索溪峪管理局的小田同志指著下面山坡上的一座石峰告訴我說:解放初期,就在那座石峰下面的巖石洞中,居住著一個三十多歲的獨身婦女,她曾經(jīng)看到:每天黃昏,就有三匹白馬到山谷的泉邊來喝水。現(xiàn)在,這個婦女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她的兒女也早已在下面的村莊中安家了。但是,他們還記得他們的母親告訴他們的那三匹白馬的事情。這不是神話傳說,而是確鑿的事實。在這未經(jīng)開發(fā)人煙稀少的深山中,到今天還有大片人跡未到之地,原始森林和許許多多未被認識的動物、植物和奇花異草。
這是一片難得的原始的美,它美就美在這原始二字上,美就美在這自然的野趣中。
那山,那水,那樹,那掠過身邊的山風(fēng),那飄過山巔的白雪,甚至那火辣辣地蒸曬著這原始山林的太陽,都使人感到它是那么清新,那么飄逸,那么純真,那么幽美。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仿佛整個的心身,都和這綠色的大自然溶化在一起,已不復(fù)感到自己的存在,而卻又覺得普遍地存在于各處之中。他存在于那蒼翠的林海之中,高高的石峰之上,掠過山坡的山風(fēng)之內(nèi),飄過山巔的白云之中?!?BR> 中午時分,我們登上了天子山頂。
一幅更加奇特,更加壯觀,更加雄偉,更加迷人的景象,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簡直使人目瞪口呆:高山之上,群山環(huán)抱之中,有一片遼闊而深邃的斷層,形成了一個方圓幾十里的深不可測的盆地,活象一個大灣,但是灣底下不是水,而卻是郁郁蒼蒼綠得發(fā)黑的樹木和一座座巍然聳立、奇形怪狀的石峰。這石峰是那么多,那么集中,那么稠密,簡直就象一支擠滿了山谷的隊伍似的,密密麻麻,重重疊疊,使人想起了西安秦墓中的兵馬俑。怪不得人們稱它為天兵天將呢。
——這就是索溪峪的主人,王副縣長所一再向我們介紹的“西海奇觀”。也就是那神秘莫測的人間迷宮神堂灣。
前兩天,我們在十里畫廊和百丈峽所看到的景象,已經(jīng)使我們驚嘆不已了,而今天在這兒所看到的景象,就更加令人驚嘆。因為在十里畫廊,我們只是順著狹窄的峽谷仰望那聳立在兩旁的山峰和巖柱;而今天在這兒看到的,都是從高山上面,俯視而展伸在我們腳下遼闊廣大蒼蒼莽莽的一大片海灣。是的,海,用海字來形容這片遼闊的斷層地和峽谷,是十分恰當(dāng)?shù)?。這的確是一片峰林的海洋。它廣闊、深邃、神秘莫測,數(shù)以千計的石峰,從那幽深的谷底中,密密層層的挺拔高聳,從上面向下看去,確是開闊、雄偉,壯觀之極。
這兒是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神堂灣,就在這高山之上。它的灣底,至少也在海拔六、七百米之上。這灣底究竟有多深,誰也不知道,因為它的四周都是懸崖陡壁,無人能夠下去,也無人敢下去。人們只能從崖頂上面,向下俯視那深不可測霧氣迷□的灣底,想象著這個神秘的可怕的迷宮。關(guān)于這個迷宮,有著種種的傳說,有的說那下面遍布著猛獸和蟒蛇,有的說每到下雨陰天的時候,那下面就發(fā)出一片金鼓齊鳴人喊馬嘶的聲音,宛若,千軍萬馬在對壘廝殺……
盡管這些傳聞有些神秘甚至有點兒可怕,但那景色卻是非常壯觀和優(yōu)美的。
正如大海那樣,既有些神秘甚至也有些可怕,但更多的卻是優(yōu)美和壯觀。
天子山頂有一個接待站。這便是石泉檐接待站。
接待站的主人和桑植縣的負責(zé)同志們,在這兒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于是,我們就在這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上安置了下來。
接待站是一幢用木板搭起的小木層,灰白色的鐵皮屋頂,棕色的木層墻,藍色的窗戶,象一幢獵人的小木屋,別有風(fēng)味。謙遜的主人連連表示謙意,說這兒還未曾開發(fā),條件不好。但我卻非常喜歡這有著山間特色的小木屋。我尤其高興的是我住的那個房間,就座落在懸崖之上,它的上面,是用木柱支撐著,我坐在門前的走廊上,就可以望見下面那大海般的深谷和峰林。我仰頭看看天空,仿佛離天很近很近了。低頭望望深谷,仿佛離地面很遠很遠了。
一陣陣天風(fēng)吹來,涼爽異常,雖說眼下正是盛夏酷熱,但這兒卻使人感到象是涼秋九月,浴著這涼爽的天風(fēng),仰觀宇宙之大,俯視山林之美、幽谷之深、感到無比愜意、舒暢,直想仰天長嘯,以抒胸臆。
山間的氣候變化的快,剛才不是晴空萬里陽光燦爛,傍晚時分,忽然響起了幾聲沉雷,接著就來了一陣傾盆般的山雨。這雨,下得很大,只聽得雨點打在白鐵皮屋頂上,響起一片戰(zhàn)鼓般的咚咚聲。
從窗口向外望去,眼前是一片白的雨幕,遮斷了遠處的山峰,也遮斷了下面的深谷。那深谷中的樹木和石峰全都看不見了,只聽一片呼呼的風(fēng)聲,從山谷間直沖上來,這風(fēng),很大,刮得小木屋吱咯吱咯地直響,置身于這木屋之中,猶如是在那驚濤駭浪的木船之上?!?BR> 山雨,來得快,也煞得快。不大的一會兒功夫,就云收雨散,天朗氣晴了。
這時候,再看看那碧沉沉的山谷,不禁驚叫了起來:只見在那深邃的山谷之中,在那郁郁蔥蔥的綠莽之中,一縷縷一團團乳白色的煙霧,沸沸揚揚地在向上升騰,升騰,不斷地升騰,它升騰得那么快,擴展得那么迅速。我不禁想起了有一年我和我的那時是五歲的女兒丹薇,在黃山的紫云峰下,坐在巖石上,觀看對面那雨后的山坡,只見在那綠莽深處,一朵朵乳白色的煙霧,升騰而出,一朵接著一朵,不斷地升騰起來,擴散開去。小丹微高興地拍著手說:“爸爸,對面山坡的樹林里,有一個老爺爺在抽煙,你看,他正在大口大口地噴煙呢?!?BR> 我真驚訝于這孩子想象力的豐富??刹皇菃幔矍斑@神堂灣深谷里的景象,活象是一個巨人,在抽著他那巨大的煙管,噴吐出一朵朵乳白色的煙團。這煙團,在迅速地擴散著擴散著,不大的一會兒功夫,就涌滿了大半個山谷。這時,這廣闊幽深的山谷,立刻就變成了云霧迷□的海洋。那一座座山峰,在那白茫茫的云海之上,露出了青翠的峰頂,宛如那飄浮在大海中的島嶼。隨著那云霧的不斷飄動,峰林的影子,也不斷地時隱時顯,時淡時濃,迷離飄忽,捉摸不定,象一幅淡雅的墨水畫兒,充滿了詩情畫意。
這景象,美極了。
可忙壞了湖南畫報社的攝影師張侖。這位曾經(jīng)跑遍了祖國名山大川,并曾數(shù)上天子山的攝影家,連連地贊嘆說:“這樣的絕妙景色,是很難遇到的。”他不停地奔跑著,不斷地變換著角度,來攝取一幅幅迷人的圖畫。我也跟在他的后面,拿著照相機,貪婪地拍攝著。我要把這一瞬即逝的畫面,永遠地保留下來。正當(dāng)我們被這眼前的景色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忽然聽到東邊又有人喊了起來:
“來呀,快來快!”
我們跑到木屋的東面,抬頭向東一望:啊,只見一道色澤鮮艷的巨大的彩虹,出現(xiàn)在那雨后顯得特別蔚藍的天空之中。它象一道五彩繽紛的拱橋,橫跨在峰林之中,一直插進那幽深的山谷。從天空的背景上看,它離開我們是那么遠,那么高。從深谷和峰林的背景上看,它距離我們卻是那么近,那么低,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摸一了它。當(dāng)這彩虹逐漸消失的時候,西面的天空中,又出現(xiàn)了一片緋紅色的晚霞,這晚霞是那么柔和,那么鮮艷。下面神堂灣中那一片白茫茫的云海,剎那間變成都了一片緋紅色的海洋。那聳立出海面的千萬座石峰,也都披上了一層柔和而鮮艷的緋紅色的霞光,這景色就更加壯觀,更加迷人,更加富有詩意了。
望著這異常優(yōu)美迷人的景色,我忽然發(fā)生了這樣的感想:這樣迷人的景色,有什么東西能把它指繪出來呢?文字嗎?語言嗎?繪畫嗎?攝影嗎?不,它們都不行,它們都不能充分地表現(xiàn)出它的真正的美。人們常說“風(fēng)景如畫”,可是,任是怎樣高超的丹青妙手,也絕對畫不出這樣迷人的風(fēng)景來的。文字,那就更加不行了。真的,此時此刻,我真恨我的文字的拙劣、無能,它遠不能描繪出這美的萬一。我只有乞靈于我的攝影機了,但這機械攝取的物象,又那里能夠表現(xiàn)出它的內(nèi)在的美和神呢。
于是,我悵訝,我感嘆,我怨恨自己的無能,我敬佩大自然的偉大。
夜,來臨了。
橫空出世,海拔一千多米的天子山上的夜晚,異常涼爽清新。小木屋的堂屋里,燈火輝煌,另一番優(yōu)美動人的景象出現(xiàn)了:原來這兒是湘西土家族、苗族、壯族和白族。這些兄弟民族,都善歌善舞。尤其是桑植縣,是一個的民歌之鄉(xiāng)。熱情的天子山主人,特地邀請了四位土家族、苗族、壯族、和白族的姑娘,來到這小土屋里,給我們演唱桑植民歌。
沒有復(fù)雜的樂隊,伴奏的只是一支短笛,而那優(yōu)美、悅耳的歌聲,卻震動著每一個遠方來客的心。
睡到半夜過,六前在過兵。婆婆坐起來,側(cè)著耳朵聽。只聽腳板響,不見人做聲。媳婦快起來呀,門口掛盞燈。照在大路上,同志們好行軍。
這清脆、嘹亮、親切、抒情的歌聲,把我們帶進了那當(dāng)年風(fēng)雷激蕩戰(zhàn)火紛飛的戰(zhàn)爭年月。桑植縣,是我們那萬民敬仰的賀龍元帥的故鄉(xiāng)。半個世紀以前,他就在這天子山中,用兩把菜刀起義,點燃了斗爭的熊熊烈火,率領(lǐng)著工農(nóng)紅軍的隊伍,奮戰(zhàn)在這千山萬水之間。這一曲曲民歌,充分地表達出了桑植人民對自己的子弟兵深情厚誼,它是那么抒情,那么動人。聽著它,我仿佛聽到了那千萬雙腳步,在那深沉的夜里,從山村前面的石板路上踏踏走過的聲音,仿佛看到了那一張張熱情而期望的面孔,從一個個門洞中向著夜色深沉的街上張望,更仿佛看到了那高高地懸掛在茅屋門口的紅燈,在照耀著那一個□槍疾走,奔赴戰(zhàn)場的紅軍戰(zhàn)士的身影……
啊,這時候,我又感到藝術(shù)力量的偉大了。短短的一首民歌,竟能傳出如此深情,如此竟境,如此震憾人心的魅力。
歌聲又響了起來,是一支活潑愉快的愛情歌曲。
馬桑樹兒搭燈臺,寄封書信與姐帶。郎去當(dāng)兵姐在家,三年兩年不回來,你個移花別處載。馬桑樹兒搭燈臺,寄封書信與郎帶。你一年不來一年等,兩年不來兩年挨,鑰匙不到鎖不開。
啊,多么深厚的革命情感,多么堅貞的革命愛情。
接著下面又唱出了一曲:
郎在高山搭手望,妹在河下洗衣裳。丟個石頭試探淺,棒棒捶在巖頭上。韭菜開花細茸茸,有心戀郎不怕窮。只要二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濃。
詞真情切,唱出了湘西深山中兄弟民族的淳樸純真的愛情,美好純潔的心靈。
歌詞美,歌聲更美。它沒有那種洋腔花調(diào)。沒有矯揉做作,更沒有那種故意勒著嗓子象殺雞的顫聲尖叫。它有的只是純樸、自然、優(yōu)美。象天子山的風(fēng)光一樣的自然的美,純樸的美,原始的美,野趣的美。
這幾個唱歌的姑娘,也是那么美,她們身上穿的不是那種坦肩露胸的掃地長裙,也沒有那種珠光寶氣的耀眼裝飾,她們只是普通裝束,臉上既不涂脂抹粉,嘴上也不擦口紅。但是,她們卻是那么美,這種純樸的美,自然的美,比什么人工的裝飾都要美,這也正象天子山,不假人工裝飾,完全是大自然的美,純真無華的美。
啊,天子山美,天子山的人更美。
我愛這種純樸的美,自然的美。
在這兒,我得到了的享受,的滿足。
自然的享受,藝術(shù)的享受。
我簡直有些陶醉了。
今天,是我永遠難忘的一夜。
今天的夜晚,也是我永遠難忘的一夜。
晚會結(jié)束后,夜已深沉。
月亮升上來了,它象一輪光輝四射的銀盤,高高地懸掛在東面的群峰之上。月光下,那遠處群蜂的影子,淡得象一抹輕煙,而下面深谷里的峰林和樹木則顯得迷迷離離、朦朦朧朧,更加使人感到神秘、幽美了。
在這美好的高山之夜,映著那窗上的溶溶月色,我甜蜜地入睡了。睡夢中,還仿佛依稀聽到那嘹亮柔和抒情悅耳的桑植民歌的歌聲。這歌聲,仿佛和那水銀般的月光溶合在一起,灑遍了天子山的莽莽群峰,幽幽深谷,也滲進了遠方游人的酣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