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相對于其他板塊而言的特點是涉及面廣,測查的內容涵蓋了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自然、科技、公務員職業(yè)道德等方面。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題目難易區(qū)分度明顯,考生知識結構背景不同,擅長的方向不同,于是總會遇見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本文結合福建省歷年事業(yè)單位考試真題,將高頻考點給大家做了梳理。
一、文學常識考點預測
(一)先秦散文
1.詩經:詩三百 第一部詩歌總集 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
2.楚辭:收錄屈原等人的作品 楚辭體又稱騷體 代表作離騷 長篇政治抒情詩 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3.編年體史書:春秋(孔子)、“春秋三傳”:左丘明《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資治通鑒(宋 司馬光)
4.國別體史書:按國家分類記載歷史。左丘明《國語》、劉向《戰(zhàn)國策》、陳壽《三國志》
5.紀傳體:以人物活動為中心記載歷史。二十四史(包括《史記》)。
6.斷代史體例:以朝代為斷限的史書。此體裁創(chuàng)始于東漢史學家班固,他所著的《漢書》,寫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漢王朝230年的歷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記》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屬此體。
7、四書五經六義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
六義:禮、樂、射、御、書、數,“養(yǎng)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出自《周禮·保氏》。
8.樂府雙璧:即《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的合稱,漢代古樂府民歌(漢樂府)中最的兩大代表作。
9.世說新語:劉義慶(南朝)第一部筆記體小說集。
(二)唐代詩歌
1.初唐:“初唐四杰”和陳子昂。
2.盛唐:兩個流派(“王孟”為代表田園詩派和高適、岑參、王昌齡等為代表的邊塞詩派。蘇軾贊王維“味摩詰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和兩大詩人(李白、杜甫。杜甫組詩“三吏”、“三別”),另有自號“四明狂客”的賀知章。
3.中唐:新樂府運動(“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元稹和白居易“元白”,白居易“敘事詩雙璧”(《長恨歌》和《琵琶行》)
4.晚唐:“小李杜”(杜牧《樊川文集》)。
(三)宋代作家作品
1.散文——唐宋八大家(歐陽修《六一詩話》,“三蘇”中蘇洵《六國論》)、范仲淹和沈括(《夢溪筆談》我國第一部科學作品)
2.詞——婉約派和豪放派
婉約派:北宋有柳永(北宋第一個專業(yè)詞人,《樂章集》)、歐陽修、秦觀,南宋有李清照(易安居士,《漱玉詞》)和姜夔。
豪放派:北宋有蘇軾(開豪放一派)、范仲淹,南宋有辛棄疾(號稼軒,《稼軒長短句》)、陸游和文天祥。
3.史書——司馬光(我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與《史記》一起被譽為“史學雙璧”)
(四)元
1.關漢卿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并稱“元曲四大家”。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戲劇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為《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
2.王實甫,主要作品為《西廂記》。
3.馬致遠,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等,結為《東籬樂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者之一。
(五)明
1.施耐庵,主要作品為《忠義水游傳》簡稱《水滸》,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小說,對后世農民起義發(fā)生了巨大影響。
2.羅貫中,名本,號湖海散人,中國第一位全力創(chuàng)作通俗小說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度龂萘x》為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
3.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段饔斡洝肥情L篇章回神魔小說,是古典文學中最輝煌的神話作品,標志著浪漫主義文學的新高峰。
(六)清
1.洪升主要作品為《長生殿》(寫唐明皇、楊貴妃愛情故事。)
2.孔尚任,主要作為《桃花扇》寫南明王朝滅亡的歷史劇。
3.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主要作品為《聊齋志異》?!洞倏棥贰独恰贰断狡健贰秿魃降朗俊贰懂嬈ぁ返瘸鲇诖?。我國古代的文言短篇小說集。以談鬼說狐方式反映現實。
4.吳敬梓,《儒林外史》
5.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主要作品《紅樓夢》為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古典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
6.晚清四大譴責小說:吳沃堯,字趼人,別號我佛山人,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李寶嘉,字伯元,別稱南亭亭長。主要作品為《官場現形記》;劉鶚,字鐵云,別署洪都百煉生。主要作品為《老殘游記》;曾樸,主要作品為《孽?;ā?。
二、科技常識考點預測
(一)近現代科技發(fā)展
19 世紀最偉大的三大自然發(fā)現:
細胞學說的創(chuàng)立由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
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
生物進化論,1859 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闡述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主要內容的生物進化理論。
(二)新能源技術
太陽能:一般是指太陽光輻射的能源。太陽能的利用主要有三種形式:光熱轉換、光電轉換和光化學轉換。太陽能產品最終目的是為人們的生活服務,太陽能利用設備和建筑一體化是未來發(fā)展的趨勢。
核能:又稱原子能,包括裂變能和聚變能兩種主要形式。核裂變主要應用于核能發(fā)電,技術應用比較成熟。核聚變則有幾大優(yōu)點:安全、無污染、高效,核能中聚變能是一種無限、清潔、安全的理想能源。
生物質能:指由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是太陽能以化學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一種能量形式,是一種可再生、永不會枯竭,且對我們地球環(huán)境“最友好”的清潔能源之一。目前其主要應用方式有:生物質制沼氣技術、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技術、生物質氣化發(fā)電技術、燃料酒精、生物質熱裂解液化技術等。
地熱能: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斷進行熱核反應,產生的巨大熱能通過大地的熱傳導、火山噴發(fā)、地震等途徑向地表散發(fā),產生了地熱能。地熱能主要應用方向有:地熱發(fā)電、地熱直接利用、地源熱泵技術、地熱制冷空調技術、地熱能梯級綜合利用技術。其中地熱發(fā)電已經成為某些國家的主要發(fā)電方式。
【真題回顧】2010-福建-25.新能源是指目前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還未被廣泛應用的能源資源。下列能源不屬于新能源的是:
A.地熱能 B.太陽能
C.風能 D.生物能
【解析】新能源又稱非常規(guī)能源,是指傳統(tǒng)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fā)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D選項是“生物能”而不是“生物質能”。所以本題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