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教育培訓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開展黨內活動為直觀、為有效的載體。加強基層黨建,特別是抓好農村黨員政治思想和素質能力建設,能夠更好地促進黨的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加快奔小康步伐。為進一步總結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中的得失,明確今后教育培訓的重點,近期,我鎮(zhèn)對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期間,共召開由鎮(zhèn)黨委會、村黨組織書記、部分農村黨員、機關黨員等參加的座談會6場?,F(xiàn)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黨員隊伍的現(xiàn)狀和特點
**鎮(zhèn)位于**縣東北部,地處**、**、**三縣交界,是個典型的農業(yè)大鎮(zhèn)。全鎮(zhèn)總人口6.4萬,黨員1128名,其中農村黨員752名,占黨員總數(shù)的66.7%;鎮(zhèn)機關事業(yè)單位黨員355名,占黨員總數(shù)的31.5%;兩新組織黨員21名,占黨員總數(shù)的1.8%。從年齡結構來看,35歲以下的青年黨員有267人,占全鎮(zhèn)黨員總數(shù)的23.6%,45歲以上的黨員有619人,占全鎮(zhèn)黨員總數(shù)的54.8%;從性別結構來看,男黨員989人,女黨員139人,分別占87.7%、12.3%;從文化程度來看,高中及以上的黨員有422人,占37.4%,高中和中專以下的黨員有703人,占62.6%。整體來看,我鎮(zhèn)黨員隊伍在結構的主要特點有:一是老黨員多,年輕黨員少;二是男性黨員多,女性黨員少;三是文化水平低的多,文化水平高的少。
二、黨員教育培訓的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全鎮(zhèn)共組織開展各類黨員教育培訓62場次,共教育培訓黨員2000余人次,其中參加政策法規(guī)、實用技術培訓的有1100余人次,參加主題教育培訓的有900余人次。在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中,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機制,促使教育培訓工作規(guī)范化。一是建立三級干部教育培訓機制。鎮(zhèn)黨委培訓到村兩委干部,村黨組織培訓到農村黨員、建黨積極分子,并組織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參加市縣組織的各類培訓班。村黨員干部培訓每季度組織,每次不少于一天(4個課時);農村黨員教育培訓每半年,每次半天(2個課時)。二是建立目標管理制度。鎮(zhèn)黨委把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創(chuàng)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工程考核,確保使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經?;⒅贫然?、規(guī)范化;三是建立教育培訓督查制度。鎮(zhèn)黨委對各基層黨組織教育培訓工作進行跟蹤管理,定期檢查督促,并將督查檢查情況作為“**黨支部”的重要依據。
(二)統(tǒng)籌兼顧,擴大教育培訓的覆蓋面。一是加強村級陣地建設。三年來,我鎮(zhèn)積極爭取項目資金115萬元,實施了新建、代元等8個村村的村室改擴建項目,擴建后的黨員活動室面積均達到100平方米以上,配備遠程教育培訓收看站點14個。二是擴大教育培訓的覆蓋面。采取黨員幫學、助學、送學等方式創(chuàng)新開展教育培訓,解決了流動黨員、臥床不起的老年黨員的教育培訓的難題。如代元村黨總支創(chuàng)新黨員教育形式,利用飛信發(fā)送務工指南、黨建信息,加強黨員教育;施橋村黨支部針對臥床不起的老黨員,村支部委員包到人,采取送學上門,切實做到黨員教育全覆蓋。
(三)創(chuàng)新形式,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經過調查,我鎮(zhèn)開展的教育培訓方式主要有:一是集中培訓。村兩委換屆結束后,我鎮(zhèn)對村兩委干部進行了集中培訓,鎮(zhèn)黨委書記武子江同志上了《如何做一名優(yōu)秀的村干部》專題黨課,并集中觀看了警示教育片,切實增強了村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履職能力和廉潔意識。二是分片培訓。結合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鎮(zhèn)13個村劃分3個片,分別由黨委副書記、紀檢書記、組織委員帶隊開展黨員教育培訓,采取上黨課、舉辦農業(yè)技術講座與收看遠教節(jié)目相結合,重點學習了《黨章》、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農村實用技術等知識,教育廣大黨員增強黨性意識,在執(zhí)行黨的政策、發(fā)展經濟、維護穩(wěn)定等方面切實發(fā)揮黨員模范作用。三是黨員自學。利用組織部門下?lián)艿?000元黨員教育經費,印制黨員學習材料200本、黨員教育宣傳畫1000份,發(fā)放到每個黨員手中,方便農村黨員在家學習,很受黨員歡迎。
三、當前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
(一)黨員召集難。村級黨組織很難召集齊黨員按時參加“三會一課”或者黨員學習,有些黨員更愿意在家休息或者干活掙錢。個別村為了提高參會率,違規(guī)給黨員發(fā)煙、發(fā)錢,造成了不良影響,也留下一些后遺癥。
(二)培訓覆蓋面窄。多數(shù)黨組織都把教育培訓精力集中于黨員干部、在家黨員上,而對老黨員、流動黨員等教育培訓不夠,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不夠全面。
(三)培訓效果不理想。普遍存在著方式過于單調、內容過于單一等問題,多數(shù)都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育培訓模式,教育培訓缺乏吸引力。教育培訓存還在重理論輕黨性、重次數(shù)輕實效的現(xiàn)象,一些農民黨員的黨員意識明顯弱化。
四、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教育培訓的效果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部分黨組織重視不夠。部分基層黨組織書記對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到位,特別是鎮(zhèn)、村黨組織書記認為農村黨員教育培訓是可抓可不抓的軟任務,存在著“重發(fā)展、輕黨建”的傾向,一些鄉(xiāng)鎮(zhèn)黨委把工作重心放在計劃生育、農潔工程、信訪維穩(wěn)等工作上,而疏于抓好黨員教育這一“主業(yè)”,造成對黨員教育工作重視不夠,領導不力,成效不大。
(二)個別黨員認識不到位。有的認為,學習黨章黨紀、政策理論是領導干部的事,作為一名普通黨員,不用投入太多精力,了解一些就行了。因而對xx大、xx屆三中、xx全會精神的學習不重視、不主動,淺嘗輒止,應付了事。有的借口“工作太忙”、“農活太緊”,坐不下來,學不進去。有的認為年齡大、文化低,干脆放棄不學。
(三)教育培訓形式單一。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的方法老套,手段單一,要么是“你講我聽,你說我記”的滿堂灌,要么是讀讀報紙、學學文件、看看遠教的簡單學。講理論,空洞說教的多,生動引導的少;講技術,復雜且難應用的多,符合實際易于實踐的少。
(四)工作機制不健全。一是培訓經費投入不足。鄉(xiāng)鎮(zhèn)對黨員培訓經費投入甚少,嚴重制約了村級黨員教育培訓活動的開展。二是黨員教育管理不嚴。村級黨組織不能嚴格執(zhí)行黨員管理制度,對不能按規(guī)定參加組織生活的黨員約束不夠,影響了黨員教育培訓的開展。三是責任機制落實不力。多數(shù)基層黨委特別是鄉(xiāng)鎮(zhèn)黨委都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認為黨員教育是虛功,做做資料、留點圖片就可以了,對村級黨組織疏于督查、考核,造成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抓黨員教育培訓存在僥幸、懈怠心理。
五、加強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的對策與建議
(一)提高認識,增強黨建責任意識。對黨建工作認識不到位,是近年來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黨的建設虛化、黨組織地位和作用弱化的主要原因。要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責任制,形成分級負責的責任落實體系,切實增強各級黨組織書記的黨建責任意識,把抓好黨員教育工作與經濟工作放到同等重要位置,持續(xù)用力,長期堅持,防止因為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見效慢而放棄抓這項工作,堅決杜絕黨建工作與經濟發(fā)展“兩張皮”現(xiàn)象。
(二)建好陣地,搭建教育培訓平臺。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選優(yōu)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優(yōu)化班子配置,教育黨組織班子要真正重視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注重發(fā)揮農村黨員在推動發(fā)展、維護穩(wěn)定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繼續(xù)實施村室改擴建項目,已完成改擴建的村,要加大投入,提升標準。確保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做到有領導組織、有教學計劃、有固定場所、有教學設備、有活動內容。特別是要抓好農村遠教設備的更新工作,確保盡快投入使用,切實發(fā)揮遠程教育系統(tǒng)在提高黨員素質、增強基層組織、服務農民群眾、推進農村發(fā)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三)突出重點,豐富教育培訓內容。要聽取黨員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適當考慮他們的興趣愛好,豐富學習內容。一是抓好黨性教育。以支部“三會一課”為載體,對他們深入開展宗旨、政策教育和黨風、黨紀教育,用黨章和“三嚴三實”講話精神武裝他們的頭腦,幫助他們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抓好法治教育。圍繞xx大xx全會精神,集中開展《憲法》等法律法規(guī)學習,切實提升農村黨員的法制意識和法制水平,爭做學法、知法、守法的帶頭人。三是抓好技術教育。以提高帶富能力和以科技知識教育為目標,組織他們學習創(chuàng)業(yè)本領、農村實用技術等,使農村黨員干部掌握1-2門實用技術,提高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
(四)創(chuàng)新形式,拓寬教育培訓載體。結合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創(chuàng)新教育培訓手段,不斷豐富教育形式。一是運用電化教育手段。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平臺,播放黨建、反腐、農業(yè)、科技、紅色電影等電教片,讓黨員群眾學的方便、學得踏實。二是運用網絡通訊手段。發(fā)動年輕黨員積極關注共產黨員微信、易信,及時瀏覽黨建信息,主動學習黨的政策知識。并利用飛信平臺,向農村黨員尤其是流動黨員定期發(fā)送黨建短信,用這種方便快捷的手段加強黨員的溝通教育。三是傳統(tǒng)教育手段。結合“三會一課”的召開,以會代訓,同時通過宣傳標語、公示欄、廣播等形式張貼播放學習內容,讓黨員隨時學、隨處學。同時,繼續(xù)抓好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制等六大載體建設,讓農村黨員在為民服務的實踐中學習、提升。
(五)完善制度,激發(fā)教育培訓活力。要抓好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必須有機制保障,才能確保黨員教育培訓抓出實效。一是經費保障機制。要把黨員教育培訓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黨員教育培訓經費要向農村、社區(qū)、非公企業(yè)和有困難的基層黨組織傾斜,年初及時下?lián)艿洁l(xiāng)鎮(zhèn),從嚴監(jiān)管,確保經費發(fā)揮作用。二是黨員管理制度。鞏固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以處置不合格黨員為抓手,出臺農村黨員教育管理細則,把黨員教育培訓作為民主評議黨員的重要內容之一,健全黨員退出機制,真正把從嚴治黨落到實處、落到基層。三是考核獎懲制度。各級組織部門要加大對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對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抓得緊,抓得實,并且取得實效的黨組織給予激勵;對不重視、不落實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黨組織給予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一、黨員隊伍的現(xiàn)狀和特點
**鎮(zhèn)位于**縣東北部,地處**、**、**三縣交界,是個典型的農業(yè)大鎮(zhèn)。全鎮(zhèn)總人口6.4萬,黨員1128名,其中農村黨員752名,占黨員總數(shù)的66.7%;鎮(zhèn)機關事業(yè)單位黨員355名,占黨員總數(shù)的31.5%;兩新組織黨員21名,占黨員總數(shù)的1.8%。從年齡結構來看,35歲以下的青年黨員有267人,占全鎮(zhèn)黨員總數(shù)的23.6%,45歲以上的黨員有619人,占全鎮(zhèn)黨員總數(shù)的54.8%;從性別結構來看,男黨員989人,女黨員139人,分別占87.7%、12.3%;從文化程度來看,高中及以上的黨員有422人,占37.4%,高中和中專以下的黨員有703人,占62.6%。整體來看,我鎮(zhèn)黨員隊伍在結構的主要特點有:一是老黨員多,年輕黨員少;二是男性黨員多,女性黨員少;三是文化水平低的多,文化水平高的少。
二、黨員教育培訓的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全鎮(zhèn)共組織開展各類黨員教育培訓62場次,共教育培訓黨員2000余人次,其中參加政策法規(guī)、實用技術培訓的有1100余人次,參加主題教育培訓的有900余人次。在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中,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機制,促使教育培訓工作規(guī)范化。一是建立三級干部教育培訓機制。鎮(zhèn)黨委培訓到村兩委干部,村黨組織培訓到農村黨員、建黨積極分子,并組織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參加市縣組織的各類培訓班。村黨員干部培訓每季度組織,每次不少于一天(4個課時);農村黨員教育培訓每半年,每次半天(2個課時)。二是建立目標管理制度。鎮(zhèn)黨委把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創(chuàng)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工程考核,確保使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經?;⒅贫然?、規(guī)范化;三是建立教育培訓督查制度。鎮(zhèn)黨委對各基層黨組織教育培訓工作進行跟蹤管理,定期檢查督促,并將督查檢查情況作為“**黨支部”的重要依據。
(二)統(tǒng)籌兼顧,擴大教育培訓的覆蓋面。一是加強村級陣地建設。三年來,我鎮(zhèn)積極爭取項目資金115萬元,實施了新建、代元等8個村村的村室改擴建項目,擴建后的黨員活動室面積均達到100平方米以上,配備遠程教育培訓收看站點14個。二是擴大教育培訓的覆蓋面。采取黨員幫學、助學、送學等方式創(chuàng)新開展教育培訓,解決了流動黨員、臥床不起的老年黨員的教育培訓的難題。如代元村黨總支創(chuàng)新黨員教育形式,利用飛信發(fā)送務工指南、黨建信息,加強黨員教育;施橋村黨支部針對臥床不起的老黨員,村支部委員包到人,采取送學上門,切實做到黨員教育全覆蓋。
(三)創(chuàng)新形式,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經過調查,我鎮(zhèn)開展的教育培訓方式主要有:一是集中培訓。村兩委換屆結束后,我鎮(zhèn)對村兩委干部進行了集中培訓,鎮(zhèn)黨委書記武子江同志上了《如何做一名優(yōu)秀的村干部》專題黨課,并集中觀看了警示教育片,切實增強了村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履職能力和廉潔意識。二是分片培訓。結合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鎮(zhèn)13個村劃分3個片,分別由黨委副書記、紀檢書記、組織委員帶隊開展黨員教育培訓,采取上黨課、舉辦農業(yè)技術講座與收看遠教節(jié)目相結合,重點學習了《黨章》、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農村實用技術等知識,教育廣大黨員增強黨性意識,在執(zhí)行黨的政策、發(fā)展經濟、維護穩(wěn)定等方面切實發(fā)揮黨員模范作用。三是黨員自學。利用組織部門下?lián)艿?000元黨員教育經費,印制黨員學習材料200本、黨員教育宣傳畫1000份,發(fā)放到每個黨員手中,方便農村黨員在家學習,很受黨員歡迎。
三、當前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
(一)黨員召集難。村級黨組織很難召集齊黨員按時參加“三會一課”或者黨員學習,有些黨員更愿意在家休息或者干活掙錢。個別村為了提高參會率,違規(guī)給黨員發(fā)煙、發(fā)錢,造成了不良影響,也留下一些后遺癥。
(二)培訓覆蓋面窄。多數(shù)黨組織都把教育培訓精力集中于黨員干部、在家黨員上,而對老黨員、流動黨員等教育培訓不夠,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不夠全面。
(三)培訓效果不理想。普遍存在著方式過于單調、內容過于單一等問題,多數(shù)都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育培訓模式,教育培訓缺乏吸引力。教育培訓存還在重理論輕黨性、重次數(shù)輕實效的現(xiàn)象,一些農民黨員的黨員意識明顯弱化。
四、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教育培訓的效果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部分黨組織重視不夠。部分基層黨組織書記對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到位,特別是鎮(zhèn)、村黨組織書記認為農村黨員教育培訓是可抓可不抓的軟任務,存在著“重發(fā)展、輕黨建”的傾向,一些鄉(xiāng)鎮(zhèn)黨委把工作重心放在計劃生育、農潔工程、信訪維穩(wěn)等工作上,而疏于抓好黨員教育這一“主業(yè)”,造成對黨員教育工作重視不夠,領導不力,成效不大。
(二)個別黨員認識不到位。有的認為,學習黨章黨紀、政策理論是領導干部的事,作為一名普通黨員,不用投入太多精力,了解一些就行了。因而對xx大、xx屆三中、xx全會精神的學習不重視、不主動,淺嘗輒止,應付了事。有的借口“工作太忙”、“農活太緊”,坐不下來,學不進去。有的認為年齡大、文化低,干脆放棄不學。
(三)教育培訓形式單一。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的方法老套,手段單一,要么是“你講我聽,你說我記”的滿堂灌,要么是讀讀報紙、學學文件、看看遠教的簡單學。講理論,空洞說教的多,生動引導的少;講技術,復雜且難應用的多,符合實際易于實踐的少。
(四)工作機制不健全。一是培訓經費投入不足。鄉(xiāng)鎮(zhèn)對黨員培訓經費投入甚少,嚴重制約了村級黨員教育培訓活動的開展。二是黨員教育管理不嚴。村級黨組織不能嚴格執(zhí)行黨員管理制度,對不能按規(guī)定參加組織生活的黨員約束不夠,影響了黨員教育培訓的開展。三是責任機制落實不力。多數(shù)基層黨委特別是鄉(xiāng)鎮(zhèn)黨委都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認為黨員教育是虛功,做做資料、留點圖片就可以了,對村級黨組織疏于督查、考核,造成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抓黨員教育培訓存在僥幸、懈怠心理。
五、加強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的對策與建議
(一)提高認識,增強黨建責任意識。對黨建工作認識不到位,是近年來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黨的建設虛化、黨組織地位和作用弱化的主要原因。要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責任制,形成分級負責的責任落實體系,切實增強各級黨組織書記的黨建責任意識,把抓好黨員教育工作與經濟工作放到同等重要位置,持續(xù)用力,長期堅持,防止因為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見效慢而放棄抓這項工作,堅決杜絕黨建工作與經濟發(fā)展“兩張皮”現(xiàn)象。
(二)建好陣地,搭建教育培訓平臺。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選優(yōu)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優(yōu)化班子配置,教育黨組織班子要真正重視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注重發(fā)揮農村黨員在推動發(fā)展、維護穩(wěn)定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繼續(xù)實施村室改擴建項目,已完成改擴建的村,要加大投入,提升標準。確保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做到有領導組織、有教學計劃、有固定場所、有教學設備、有活動內容。特別是要抓好農村遠教設備的更新工作,確保盡快投入使用,切實發(fā)揮遠程教育系統(tǒng)在提高黨員素質、增強基層組織、服務農民群眾、推進農村發(fā)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三)突出重點,豐富教育培訓內容。要聽取黨員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適當考慮他們的興趣愛好,豐富學習內容。一是抓好黨性教育。以支部“三會一課”為載體,對他們深入開展宗旨、政策教育和黨風、黨紀教育,用黨章和“三嚴三實”講話精神武裝他們的頭腦,幫助他們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抓好法治教育。圍繞xx大xx全會精神,集中開展《憲法》等法律法規(guī)學習,切實提升農村黨員的法制意識和法制水平,爭做學法、知法、守法的帶頭人。三是抓好技術教育。以提高帶富能力和以科技知識教育為目標,組織他們學習創(chuàng)業(yè)本領、農村實用技術等,使農村黨員干部掌握1-2門實用技術,提高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
(四)創(chuàng)新形式,拓寬教育培訓載體。結合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創(chuàng)新教育培訓手段,不斷豐富教育形式。一是運用電化教育手段。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平臺,播放黨建、反腐、農業(yè)、科技、紅色電影等電教片,讓黨員群眾學的方便、學得踏實。二是運用網絡通訊手段。發(fā)動年輕黨員積極關注共產黨員微信、易信,及時瀏覽黨建信息,主動學習黨的政策知識。并利用飛信平臺,向農村黨員尤其是流動黨員定期發(fā)送黨建短信,用這種方便快捷的手段加強黨員的溝通教育。三是傳統(tǒng)教育手段。結合“三會一課”的召開,以會代訓,同時通過宣傳標語、公示欄、廣播等形式張貼播放學習內容,讓黨員隨時學、隨處學。同時,繼續(xù)抓好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制等六大載體建設,讓農村黨員在為民服務的實踐中學習、提升。
(五)完善制度,激發(fā)教育培訓活力。要抓好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必須有機制保障,才能確保黨員教育培訓抓出實效。一是經費保障機制。要把黨員教育培訓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黨員教育培訓經費要向農村、社區(qū)、非公企業(yè)和有困難的基層黨組織傾斜,年初及時下?lián)艿洁l(xiāng)鎮(zhèn),從嚴監(jiān)管,確保經費發(fā)揮作用。二是黨員管理制度。鞏固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以處置不合格黨員為抓手,出臺農村黨員教育管理細則,把黨員教育培訓作為民主評議黨員的重要內容之一,健全黨員退出機制,真正把從嚴治黨落到實處、落到基層。三是考核獎懲制度。各級組織部門要加大對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對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抓得緊,抓得實,并且取得實效的黨組織給予激勵;對不重視、不落實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黨組織給予通報批評,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