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裝
當今社會的人們對"包裝"再也熟悉不過了:日用的消費品哪樣不是包裝得精美誘人?明星出場哪個不是光彩照人?……包裝可以帶來驚人的經(jīng)濟效益,可以遮蓋缺陷,甚至也可以掩蓋罪惡……
請以"包裝"主話題,寫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思路領航
現(xiàn)今社會需要包裝。產(chǎn)品包裝后會收到較大的經(jīng)濟效益,明星包裝后會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所以,包裝是必要的,是值得推崇的。
我們不能為事物外表華麗的包裝所迷惑,要善于發(fā)掘事物的本質,如有的商品被外國"專家"吹噓得天花亂墜,進口后才發(fā)現(xiàn)是垃圾,給國家、企業(yè)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
對包裝要采取辯證的態(tài)度,不能一味地肯定或否定。對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的包裝我們要鼓勵,對不顧內(nèi)容、只美化外有的包裝要反對。
包裝使我們失去了真實,失去了真誠。面對曾經(jīng)使我們感動的生活,我們已失去了敏感的觸角,擁有的只是機械的思想。
包裝術不但現(xiàn)在有,古代就有。史書上那一位位的明君賢相,有許多都是史官和臣子和后人包裝的結果。我們要善于揭示這層面紗,看清歷史的真相,以"鑒于今"。
小議"洋名熱"
關鍵構思
1. 從"洋名熱"入手引發(fā)論述。
2. 從"洋名"聯(lián)系到"土名",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論述"名"與"實"的關系。
目前,一股"洋名熱"正在我國悄悄地興起,一些企業(yè)改頭換面,為自己的產(chǎn)品打上洋名,什么"奧尼"、"奧麗絲"等標準洋名在市場上比比皆是;也有一些熱心的父母為子女取上"海倫"、"杰克"之類的洋名。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股新熱潮呢?首先要歸根于人們崇洋媚外的思想。早在舊中國,洋貨充斥市場,人們便與洋貨結下了不解之緣;當前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人們與"洋"又廣泛接觸,這洋包括洋貨、洋人,當然也包括洋名,這樣就加深了人們崇洋媚外的思想。一些廠家以"中外合資"的身份引以為豪,一些父母也以自己的孩子有個洋名而自覺不同凡俗,高人一等。
其次,由于人們崇拜洋名,某些企業(yè)乘虛而入,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特征,給自己的產(chǎn)品打上洋名,以迷惑顧客,打開銷路。
洋名揚名者有之。日本"松下"、"索尼"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在中國很暢銷;飲料"可口可樂"也深受群眾青睞。這似乎是洋名在發(fā)揮優(yōu)勢。但中國"茅臺"五糧液是上乘美酒,"茅臺"舉世聞名,"五糧液"譽滿神州,而它們是地道的"土名"沒有絲毫洋味。這樣一來,洋名可以揚名,土名也可以揚名。
查取洋名無名者亦不乏其例?,F(xiàn)在市場上某些產(chǎn)品的洋名,晦澀離奇,令人費解,甚至連它是食品名、服裝名還是其他名都令人搞不清楚,這樣的商品,人們只能敬而遠之,更談不上揚名了。當然也有些商品,名字又太土,令人自然不自覺地與過去那種落后產(chǎn)品聯(lián)系起來(這當然是一種偏見),更重要性的是這些商品沒有吸引人的獨到的優(yōu)點,因而沒有揚名。
由上觀之,無論洋名土名,它們都只是一個名稱布局,其主要目的是將不同的事物區(qū)分開來,名是一個表面現(xiàn)象,是產(chǎn)品是否揚名的外因條件。對事物起決定作用的是事物的"實",它才是名與實這對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內(nèi)因。就一產(chǎn)品而言,指產(chǎn)品優(yōu)劣;就一個人而言,指品德成就與貢獻等。"松下"電器受青睞,這并非松下這一品名在起作用,如果單在腦中想"松下"這一音譯名詞,誰都會索然無味。但"松下"功能廣、性能好、質量高,這一"實"才是松下暢銷揚名的根本原因,即內(nèi)因。再如"貴州茅臺"香味濃而純正,因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從而揚名。我們總不能說這名聲歸功于"茅臺"這兩個很普通的字吧?
同樣,一個人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與他的名字也一相干。馬克思、列寧、毛澤東這些偉人的名字并無特別之處,但他們的成就、貢獻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他們的英名將永遠被人們記住。相反,一些父母即使給孩子取一個外國總統(tǒng)的洋名,他們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成大器。
目前這股"洋名熱"實質就是人們過分追求"名"而忽視了"實",顛倒了內(nèi)因與外因的關系,這實際上是一種唯心主義,沒有實哪來的名呢?名是建立在實的基礎之上的,有了很強的"實"的基礎,也必然就會有名了。但愿這些頭腦發(fā)熱的人盡快清醒過來,不要過分追求那沒有多在實際意義的"名",把心思放到"實"上來,做到名副其實,有實而后有名。
我也是美女
關鍵構思
1. 從自己不美出發(fā),寫人個求證自己美麗的過程。
2. 結合"我"的心理活動來寫。
鏡子再照也照不出玉環(huán)飛燕來,唉,淡妝濃抹總不宜!"我真是那么丑嗎?"這個念頭一出現(xiàn),連自己都嚇了一跳。"不會吧,定是這塊鏡子的問題。"于是平下心來仔細琢磨這塊鏡子,翻來覆去只發(fā)現(xiàn)小鏡子圓圓的,滑滑的,還閃著光--比我都美!
不甘心!三下五除二按響了朋友家的門鈴。"叮鈴鈴叮鈴鈴!""按這么響干嘛?"朋友風風火火撞出:"十萬火急?""嗯……嗯……嗯""啞了?嗯什么嗯?有話就講嘛,死丫頭,吊我胃口!""我--我是不是長得--好丑?"好久,我才慢吞吞吐出了這幾個字。……朋友們的口張得大大的,臉彎成了一個"?",她筆直地站在那里--呆了。"哎呀,你回答我嘛!"我還難得淑女般的"羞澀",她居然沉默是金,我只好又緊緊追問。"噢,噢,"朋友好久才愣過神來,繼而一*跌坐在沙發(fā)上:"我還以為發(fā)生了天大的事呢!"
真急人!這么久都不切入正題!"我問你話!""問什么?"朋友似笑非笑,摸了摸我的額頭:"今兒個沒感冒吧?""關感冒什么事?"朋友眨了眨眼睛,俏皮地笑了??磥硭遣粫?供出實情"了,我沮喪之至,猛然--如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我死死盯著她的眼睛。朋友被我"炯炯"的目光逼得連連后退:"哎呀,干嘛?"我一聲不吭,她驚慌地摸了摸自己的臉,又揉了揉眼睛,推開我就跑回臥室照鏡子去了。
唉,罷,其實出問題的該是我--如此澄澈的眼波中映著我一張平平凡凡近乎丑的面孔,簡直大煞風景,還是回去罷,我一步步搖頭嘆息:"她的眼睛總沒錯。"
走在大街上美女林立,每張皮膚都白而紅潤,柳葉眉,雙眼皮,高鼻梁……我真是自慚形*!好不容易熬到家門口,門口不知又被哪個"掃把星"貼了張廣告畫--活脫脫一個大美女!氣死我也!伸手抓,殺殺殺?。?!剛撕到"××化妝品"三字,我手停住了,對呀?隔壁阿芳姐不是放了些化妝品在媽媽那兒嗎?我趕緊溜進了媽媽的房間,背對鏡子--撲粉、描眉、涂口紅……哈!大功告成!樂滋滋地閉目轉過去,one、two、three,我很小心地睜開眼睛:"??!"撲通倒地!惡心!里面還是人嗎?這幅尊容我一生一世都銘心刻骨啦!
"面壁思過!"我盤腿而坐于床頭,雙掌合十,誠心請求神大發(fā)慈悲賜我以美的容顏。
半小時--一個半小時--兩小時,哇噻,好難受!腰酸腿痛肚子餓,真無聊!走啊,外面曬太陽去吃東西去!"白雪公主"也好,"骨感美女"也好,統(tǒng)統(tǒng)不要了!還是做回過去那個快快樂樂純真可愛的好女孩吧,照鏡子,我就是我--空前絕后,舉世無雙!
走在大街上,我頭抬得高高的,我也是美女呢!--一個有著美好心靈的女孩!我要做好自己,做好女孩,做好這個自然和諧的美女!
更重要的是"裝潢"之后
關鍵構思
1. 從外部"裝潢"與內(nèi)在"實質"的關系入手論述。
2. 由商店裝潢聯(lián)想到商品與人的包裝。
時下潮流,商店的經(jīng)營者們總是把眼光放在對商品的裝潢上,卻忽視了商店裝潢后是否更加吸引顧客的問題。
一家百貨商店,經(jīng)過對商店外表的徹底裝潢之后,改其名曰:精品世界。其外表之輝煌令過往行人為之嘆絕。然而最后,此商店還是沒能夠達到吸引顧客的目的。
當然,作為商店,對其門面的裝潢本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僅僅注意外表的裝潢,而忽視了內(nèi)部商品的本質,那將是得不償失的,更不用說顧客盈門、生意興隆了。
這,不禁使我想到了廣告。
廣告,可以說是產(chǎn)品的語言裝潢。有些產(chǎn)品簡直被"裝潢"得十全十美。但若是親自買來試一試、用一用、嘗一嘗,不禁感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作為面向市場的產(chǎn)品,在做了語?quot;裝潢"之后,更應該做到名副其實。若是"其實難副",消費者就會發(fā)覺受騙,這樣,不但產(chǎn)品沒了市場,廠家的名譽也會受到嚴重的損害,落得個"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產(chǎn)品不僅需要語言"裝潢",更需要表里如一。
商品如此,況于人乎?目前,趨于流行的外表"裝潢"更是人們的一大追求。中學生,這個被人們稱為"天之驕子"的群體,也被這種流行熱感染了。
校園里,描眉畫眼、穿金戴銀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不再新鮮了。十六七歲的少女,正處于人生的花季,這種年齡崇尚的應該是自然美、心靈美,可有些同學偏要滿臉覆蓋上胭脂紅粉,把本來面目弄得"全非",不但失去了自然美,而且有些化妝品里的化學成分還有可能破壞皮下組織,加快皮膚的衰老。試想一下,經(jīng)過如此"裝潢",二十多年后,你是否還會忍心目睹那被紅"侵蝕"過的臉?
因此,斗膽奉勸同學們一句話:揭去身上的那層"裝潢",請展露出那本該屬于你的自然美。待到確實需要的時候,再去認真地為自己"裝潢"吧。
不管是對事物的裝潢,還是人類對自身的"裝潢",更重要的是裝潢之后,是否有利于事物的發(fā)展,是否如人所愿,是否能夠錦上添花。
當今社會的人們對"包裝"再也熟悉不過了:日用的消費品哪樣不是包裝得精美誘人?明星出場哪個不是光彩照人?……包裝可以帶來驚人的經(jīng)濟效益,可以遮蓋缺陷,甚至也可以掩蓋罪惡……
請以"包裝"主話題,寫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思路領航
現(xiàn)今社會需要包裝。產(chǎn)品包裝后會收到較大的經(jīng)濟效益,明星包裝后會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所以,包裝是必要的,是值得推崇的。
我們不能為事物外表華麗的包裝所迷惑,要善于發(fā)掘事物的本質,如有的商品被外國"專家"吹噓得天花亂墜,進口后才發(fā)現(xiàn)是垃圾,給國家、企業(yè)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
對包裝要采取辯證的態(tài)度,不能一味地肯定或否定。對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的包裝我們要鼓勵,對不顧內(nèi)容、只美化外有的包裝要反對。
包裝使我們失去了真實,失去了真誠。面對曾經(jīng)使我們感動的生活,我們已失去了敏感的觸角,擁有的只是機械的思想。
包裝術不但現(xiàn)在有,古代就有。史書上那一位位的明君賢相,有許多都是史官和臣子和后人包裝的結果。我們要善于揭示這層面紗,看清歷史的真相,以"鑒于今"。
小議"洋名熱"
關鍵構思
1. 從"洋名熱"入手引發(fā)論述。
2. 從"洋名"聯(lián)系到"土名",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論述"名"與"實"的關系。
目前,一股"洋名熱"正在我國悄悄地興起,一些企業(yè)改頭換面,為自己的產(chǎn)品打上洋名,什么"奧尼"、"奧麗絲"等標準洋名在市場上比比皆是;也有一些熱心的父母為子女取上"海倫"、"杰克"之類的洋名。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股新熱潮呢?首先要歸根于人們崇洋媚外的思想。早在舊中國,洋貨充斥市場,人們便與洋貨結下了不解之緣;當前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人們與"洋"又廣泛接觸,這洋包括洋貨、洋人,當然也包括洋名,這樣就加深了人們崇洋媚外的思想。一些廠家以"中外合資"的身份引以為豪,一些父母也以自己的孩子有個洋名而自覺不同凡俗,高人一等。
其次,由于人們崇拜洋名,某些企業(yè)乘虛而入,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特征,給自己的產(chǎn)品打上洋名,以迷惑顧客,打開銷路。
洋名揚名者有之。日本"松下"、"索尼"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在中國很暢銷;飲料"可口可樂"也深受群眾青睞。這似乎是洋名在發(fā)揮優(yōu)勢。但中國"茅臺"五糧液是上乘美酒,"茅臺"舉世聞名,"五糧液"譽滿神州,而它們是地道的"土名"沒有絲毫洋味。這樣一來,洋名可以揚名,土名也可以揚名。
查取洋名無名者亦不乏其例?,F(xiàn)在市場上某些產(chǎn)品的洋名,晦澀離奇,令人費解,甚至連它是食品名、服裝名還是其他名都令人搞不清楚,這樣的商品,人們只能敬而遠之,更談不上揚名了。當然也有些商品,名字又太土,令人自然不自覺地與過去那種落后產(chǎn)品聯(lián)系起來(這當然是一種偏見),更重要性的是這些商品沒有吸引人的獨到的優(yōu)點,因而沒有揚名。
由上觀之,無論洋名土名,它們都只是一個名稱布局,其主要目的是將不同的事物區(qū)分開來,名是一個表面現(xiàn)象,是產(chǎn)品是否揚名的外因條件。對事物起決定作用的是事物的"實",它才是名與實這對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內(nèi)因。就一產(chǎn)品而言,指產(chǎn)品優(yōu)劣;就一個人而言,指品德成就與貢獻等。"松下"電器受青睞,這并非松下這一品名在起作用,如果單在腦中想"松下"這一音譯名詞,誰都會索然無味。但"松下"功能廣、性能好、質量高,這一"實"才是松下暢銷揚名的根本原因,即內(nèi)因。再如"貴州茅臺"香味濃而純正,因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從而揚名。我們總不能說這名聲歸功于"茅臺"這兩個很普通的字吧?
同樣,一個人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與他的名字也一相干。馬克思、列寧、毛澤東這些偉人的名字并無特別之處,但他們的成就、貢獻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他們的英名將永遠被人們記住。相反,一些父母即使給孩子取一個外國總統(tǒng)的洋名,他們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成大器。
目前這股"洋名熱"實質就是人們過分追求"名"而忽視了"實",顛倒了內(nèi)因與外因的關系,這實際上是一種唯心主義,沒有實哪來的名呢?名是建立在實的基礎之上的,有了很強的"實"的基礎,也必然就會有名了。但愿這些頭腦發(fā)熱的人盡快清醒過來,不要過分追求那沒有多在實際意義的"名",把心思放到"實"上來,做到名副其實,有實而后有名。
我也是美女
關鍵構思
1. 從自己不美出發(fā),寫人個求證自己美麗的過程。
2. 結合"我"的心理活動來寫。
鏡子再照也照不出玉環(huán)飛燕來,唉,淡妝濃抹總不宜!"我真是那么丑嗎?"這個念頭一出現(xiàn),連自己都嚇了一跳。"不會吧,定是這塊鏡子的問題。"于是平下心來仔細琢磨這塊鏡子,翻來覆去只發(fā)現(xiàn)小鏡子圓圓的,滑滑的,還閃著光--比我都美!
不甘心!三下五除二按響了朋友家的門鈴。"叮鈴鈴叮鈴鈴!""按這么響干嘛?"朋友風風火火撞出:"十萬火急?""嗯……嗯……嗯""啞了?嗯什么嗯?有話就講嘛,死丫頭,吊我胃口!""我--我是不是長得--好丑?"好久,我才慢吞吞吐出了這幾個字。……朋友們的口張得大大的,臉彎成了一個"?",她筆直地站在那里--呆了。"哎呀,你回答我嘛!"我還難得淑女般的"羞澀",她居然沉默是金,我只好又緊緊追問。"噢,噢,"朋友好久才愣過神來,繼而一*跌坐在沙發(fā)上:"我還以為發(fā)生了天大的事呢!"
真急人!這么久都不切入正題!"我問你話!""問什么?"朋友似笑非笑,摸了摸我的額頭:"今兒個沒感冒吧?""關感冒什么事?"朋友眨了眨眼睛,俏皮地笑了??磥硭遣粫?供出實情"了,我沮喪之至,猛然--如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我死死盯著她的眼睛。朋友被我"炯炯"的目光逼得連連后退:"哎呀,干嘛?"我一聲不吭,她驚慌地摸了摸自己的臉,又揉了揉眼睛,推開我就跑回臥室照鏡子去了。
唉,罷,其實出問題的該是我--如此澄澈的眼波中映著我一張平平凡凡近乎丑的面孔,簡直大煞風景,還是回去罷,我一步步搖頭嘆息:"她的眼睛總沒錯。"
走在大街上美女林立,每張皮膚都白而紅潤,柳葉眉,雙眼皮,高鼻梁……我真是自慚形*!好不容易熬到家門口,門口不知又被哪個"掃把星"貼了張廣告畫--活脫脫一個大美女!氣死我也!伸手抓,殺殺殺?。?!剛撕到"××化妝品"三字,我手停住了,對呀?隔壁阿芳姐不是放了些化妝品在媽媽那兒嗎?我趕緊溜進了媽媽的房間,背對鏡子--撲粉、描眉、涂口紅……哈!大功告成!樂滋滋地閉目轉過去,one、two、three,我很小心地睜開眼睛:"??!"撲通倒地!惡心!里面還是人嗎?這幅尊容我一生一世都銘心刻骨啦!
"面壁思過!"我盤腿而坐于床頭,雙掌合十,誠心請求神大發(fā)慈悲賜我以美的容顏。
半小時--一個半小時--兩小時,哇噻,好難受!腰酸腿痛肚子餓,真無聊!走啊,外面曬太陽去吃東西去!"白雪公主"也好,"骨感美女"也好,統(tǒng)統(tǒng)不要了!還是做回過去那個快快樂樂純真可愛的好女孩吧,照鏡子,我就是我--空前絕后,舉世無雙!
走在大街上,我頭抬得高高的,我也是美女呢!--一個有著美好心靈的女孩!我要做好自己,做好女孩,做好這個自然和諧的美女!
更重要的是"裝潢"之后
關鍵構思
1. 從外部"裝潢"與內(nèi)在"實質"的關系入手論述。
2. 由商店裝潢聯(lián)想到商品與人的包裝。
時下潮流,商店的經(jīng)營者們總是把眼光放在對商品的裝潢上,卻忽視了商店裝潢后是否更加吸引顧客的問題。
一家百貨商店,經(jīng)過對商店外表的徹底裝潢之后,改其名曰:精品世界。其外表之輝煌令過往行人為之嘆絕。然而最后,此商店還是沒能夠達到吸引顧客的目的。
當然,作為商店,對其門面的裝潢本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僅僅注意外表的裝潢,而忽視了內(nèi)部商品的本質,那將是得不償失的,更不用說顧客盈門、生意興隆了。
這,不禁使我想到了廣告。
廣告,可以說是產(chǎn)品的語言裝潢。有些產(chǎn)品簡直被"裝潢"得十全十美。但若是親自買來試一試、用一用、嘗一嘗,不禁感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作為面向市場的產(chǎn)品,在做了語?quot;裝潢"之后,更應該做到名副其實。若是"其實難副",消費者就會發(fā)覺受騙,這樣,不但產(chǎn)品沒了市場,廠家的名譽也會受到嚴重的損害,落得個"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產(chǎn)品不僅需要語言"裝潢",更需要表里如一。
商品如此,況于人乎?目前,趨于流行的外表"裝潢"更是人們的一大追求。中學生,這個被人們稱為"天之驕子"的群體,也被這種流行熱感染了。
校園里,描眉畫眼、穿金戴銀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不再新鮮了。十六七歲的少女,正處于人生的花季,這種年齡崇尚的應該是自然美、心靈美,可有些同學偏要滿臉覆蓋上胭脂紅粉,把本來面目弄得"全非",不但失去了自然美,而且有些化妝品里的化學成分還有可能破壞皮下組織,加快皮膚的衰老。試想一下,經(jīng)過如此"裝潢",二十多年后,你是否還會忍心目睹那被紅"侵蝕"過的臉?
因此,斗膽奉勸同學們一句話:揭去身上的那層"裝潢",請展露出那本該屬于你的自然美。待到確實需要的時候,再去認真地為自己"裝潢"吧。
不管是對事物的裝潢,還是人類對自身的"裝潢",更重要的是裝潢之后,是否有利于事物的發(fā)展,是否如人所愿,是否能夠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