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剪梅
出自宋代詞人周邦彥詞中的“一剪梅花萬樣嬌”一句。又韓淲詞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臘梅香》,李清照詞有“紅藕香殘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2、望江南
本名《謝秋娘》,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作。后來因為唐代白居易曾依其句格而做《憶江南》三首,但嫌其名不雅,遂改名為《憶江南》,又名《夢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3、卜算子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shù)字取名,人稱“卜算子”。
4、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單行,取為詞。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詞中又創(chuàng)慢詞,《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于晏殊。
5、釵頭鳳
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后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6、長相思
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diào)。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7、丑奴兒
詞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稱《采桑子》,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
8、搗練子
詞牌名。以搗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詞調(diào)。
9、定風(fēng)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fēng)流”一語。此調(diào)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又名《定風(fēng)流》、《定風(fēng)波令》等。
10、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出自宋代詞人周邦彥詞中的“一剪梅花萬樣嬌”一句。又韓淲詞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臘梅香》,李清照詞有“紅藕香殘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2、望江南
本名《謝秋娘》,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作。后來因為唐代白居易曾依其句格而做《憶江南》三首,但嫌其名不雅,遂改名為《憶江南》,又名《夢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3、卜算子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shù)字取名,人稱“卜算子”。
4、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單行,取為詞。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詞中又創(chuàng)慢詞,《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于晏殊。
5、釵頭鳳
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后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6、長相思
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diào)。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7、丑奴兒
詞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稱《采桑子》,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
8、搗練子
詞牌名。以搗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詞調(diào)。
9、定風(fēng)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fēng)流”一語。此調(diào)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又名《定風(fēng)流》、《定風(fēng)波令》等。
10、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