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那么我們寫演講稿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學習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師德專題演講稿篇一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為出發(fā)點,由學生的管理者、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發(fā)展的促進者和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對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講,無論從思想品德、知識水平都處于不成熟時期,他們有很強的模仿性和可塑性,站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每個學生都渴望身邊有良師的點化和正確的引導。所以教師一定要具有高尚的情操、優(yōu)良的品質和淵博的知識,使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健體。天天與學生接觸我深深地感到同學們的純真,即使是最頑皮的學生,他們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關心,從愛護他們的角度去教育他們,他們都會變成很有出息的人材
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質量意識,要真正在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zhí)著的愛,才能激發(fā)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熱愛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yè)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這種愛,是不能以血緣關系和個人好惡為轉移的,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愛是打開心扉的鑰匙。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里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fā)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如果他們切實地感到老師是在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你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你,并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反之,如果他們感覺到你有愛生之心,他們就會在情感上對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觸的消極態(tài)度,那樣的話,無論你怎樣苦口婆心,他們也不會接受。所以,具有愛心,是教師取得教育成果的極為重要的前提,對學生愛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然而,教師只有“愛的教育”和“奉獻的教育”還遠遠不夠,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才是教師在愛學生這一基礎上的發(fā)展方向。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
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當然,在教育教學中,本人也存在一些缺點和錯誤,如偶爾說臟話、對學生發(fā)火、上班紀律性不強、知識點沒認真落實等,通過這次師德師風的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我的缺點和錯誤,爭取在以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努力改進和改正,為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而努力奮斗。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發(fā)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炭嚆@研業(yè)務知識,做到政治業(yè)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師德專題演講稿篇二
通過觀看影碟和閱讀書本,學習了幾位師德楷模的先進事跡,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但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而且應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么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于靜止的狀態(tài),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fā)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
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要牢固樹立“教海無涯”的“終身學習觀”,以苦作舟,使自己的知識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tài),跟上時代發(fā)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黃靜華老師“數年來與學生一樣,擁有一個臺燈下的世界?!痹谶@個世界里,他學前輩精神,“啃”教育理論,根據學生的需求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目標;在這個世界里,他跨出學科的門檻,向學生學習,去追求種種新知。對比師德楷模,我做得尤其不夠,我本人是師范畢業(yè),可以說在初中任教不甚合格,在業(yè)務上更要不斷充實自己。但這些年來,我總認為“半罐水”綽綽有余,在業(yè)務上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教育教學水平維系在低層次。今后,我要向師德楷模學習,做學習型教師,堅持業(yè)務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更好地服務于學生。
學習了幾位師德楷模的先進事跡,他們用愛譜寫了一首首教書育人的壯麗詩篇,“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的心被一股愛的激流深深地震撼。師愛是嚴慈相濟的愛、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愛、無私廣泛而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學生“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北京師范大學的林崇德教授“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霍懋征老師強調,“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鄒有云老師提出,“讓愛的陽光照亮深山”;黃靜華老師“用心去愛每一位學生”;盤振玉老師“用大山一樣的情懷,讓愛在大瑤山中不斷延伸”;”都向我們深刻地詮釋了愛的真諦。
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fā)芽;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如果說學校是一個工廠的話,那么教師就是工人,學生就是商品。但是,學生跟商品是完全不同的,學生有思想。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給予愛。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嚴父慈母般的愛心,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用自己的一片愛心滋潤著自己追求的事業(yè)?;叵胍幌伦约?,覺得很是汗顏,我對我的學生到底付出了多少呢?是不是傾注了自己的滿腔愛心?總覺得只要自己每天上了課,教不教是我的事,而學不學則是學生的事。每天例行公事般上課下課,我又真正找過幾個學生談談心呢?對優(yōu)生還有耐心,但對學困生從內心里就有一種唾棄的思想,心想只要你不鬧事,上課不搗亂,我就萬事大吉。上班不早到一秒,回家不遲走一分。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真正走入到學生的心靈之中。學校安排的插班生成績好就要,成績不好就拒之門外,以個人利益否定了學校決定。事跡催人奮進,對比使人慚愧。作為一位人民教師,我應該向這幾位師德楷模學習,立足本職,愛崗敬業(yè),用自己對教育的滿腔熱情,用自己對學生的滿腔愛心,用真誠的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用全部的愛去點燃這“紅燭”的事業(yè),春風化雨,師愛無邊,把愛播撒進每個學生的心田。
作為一個人民教師,如何才能無愧于這一神圣的事業(yè),無愧于人民,說得土一點,就是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學生,對得起學生家長,學生家長把孩子交給了你,你就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他們培養(yǎng)好,教育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業(yè)當中去。也就是說要像幾位師德楷模那樣,把終身獻給最美好的教育事業(yè)。通過觀看影碟,我了解到,在他們的人生履歷里,找不到什么驚天動地的偉大業(yè)績,他們只是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毛主席曾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他們的偉大之處就在于幾十年(一輩子)如一日,實踐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實踐著自己的諾言。
北師大的林教授說得好:“我今年63歲了,假如有來生,我還要把所有的志愿都填報為‘師范’,再當一次光榮的人民教師?!闭f得多好,真是千不求,萬不求,只求教書育人到白頭。執(zhí)著杏枝,無怨無悔。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做得還不夠。有時,我總埋怨教師工資低,待遇差,該兌現沒兌現,撐不死但也餓不著,這里不好,那里不好,有時還會有一股沖動,不想當教師了?,F在想起來,自己是多么的幼稚與自私。既然挑起了這“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的重擔,就得把它挑好,挑像樣,雖然并不要求我們一定要培養(yǎng)出比爾·蓋茨這樣的人才,但至少要引導學生在人生道路上走好每一步棋。我們肩上所負的責任是關系到下一代的成長,關系到祖國的未來,這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我不應該抱有這樣的想法,碰到困難不要一味地沉溺在困難中,不要一味地指責學校和領導,應該勇敢地面對未來,對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忠于職守,必須時刻檢查自己,經??偨Y教訓,不斷完善自己,雖無完人,但求做合格教師。
1、牢固樹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識,不要看別人是否做到,自己堅決要做到。2、牢固樹立“學校無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師無小節(jié),處處作表率”的意識,以教書育人為本職,學為人師,行為世范。3、牢固樹立“寧守清貧,不損師德”的意識,發(fā)揚教師高風亮節(jié)、“紅燭”精神,廉潔從教,維護自身“愛崗敬業(yè)、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執(zhí)著追求、探索創(chuàng)新”的美好形象。
4、牢固樹立“三個一切”意識,面向全體學生,不放過每一名學困生。
5、牢固樹立“質量意識、憂患意識、競爭意識”,增強使命感、緊迫感和危機感。
6、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以校為家,愛業(yè)敬業(yè)奉業(yè),校興我榮,校衰我恥。
師德專題演講稿篇一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為出發(fā)點,由學生的管理者、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發(fā)展的促進者和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對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講,無論從思想品德、知識水平都處于不成熟時期,他們有很強的模仿性和可塑性,站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每個學生都渴望身邊有良師的點化和正確的引導。所以教師一定要具有高尚的情操、優(yōu)良的品質和淵博的知識,使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健體。天天與學生接觸我深深地感到同學們的純真,即使是最頑皮的學生,他們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關心,從愛護他們的角度去教育他們,他們都會變成很有出息的人材
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質量意識,要真正在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zhí)著的愛,才能激發(fā)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熱愛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yè)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這種愛,是不能以血緣關系和個人好惡為轉移的,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愛是打開心扉的鑰匙。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里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fā)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如果他們切實地感到老師是在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你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你,并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反之,如果他們感覺到你有愛生之心,他們就會在情感上對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觸的消極態(tài)度,那樣的話,無論你怎樣苦口婆心,他們也不會接受。所以,具有愛心,是教師取得教育成果的極為重要的前提,對學生愛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然而,教師只有“愛的教育”和“奉獻的教育”還遠遠不夠,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才是教師在愛學生這一基礎上的發(fā)展方向。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
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當然,在教育教學中,本人也存在一些缺點和錯誤,如偶爾說臟話、對學生發(fā)火、上班紀律性不強、知識點沒認真落實等,通過這次師德師風的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我的缺點和錯誤,爭取在以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努力改進和改正,為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而努力奮斗。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發(fā)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炭嚆@研業(yè)務知識,做到政治業(yè)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師德專題演講稿篇二
通過觀看影碟和閱讀書本,學習了幾位師德楷模的先進事跡,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但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而且應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么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于靜止的狀態(tài),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fā)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
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要牢固樹立“教海無涯”的“終身學習觀”,以苦作舟,使自己的知識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tài),跟上時代發(fā)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黃靜華老師“數年來與學生一樣,擁有一個臺燈下的世界?!痹谶@個世界里,他學前輩精神,“啃”教育理論,根據學生的需求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目標;在這個世界里,他跨出學科的門檻,向學生學習,去追求種種新知。對比師德楷模,我做得尤其不夠,我本人是師范畢業(yè),可以說在初中任教不甚合格,在業(yè)務上更要不斷充實自己。但這些年來,我總認為“半罐水”綽綽有余,在業(yè)務上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教育教學水平維系在低層次。今后,我要向師德楷模學習,做學習型教師,堅持業(yè)務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更好地服務于學生。
學習了幾位師德楷模的先進事跡,他們用愛譜寫了一首首教書育人的壯麗詩篇,“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的心被一股愛的激流深深地震撼。師愛是嚴慈相濟的愛、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愛、無私廣泛而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學生“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北京師范大學的林崇德教授“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霍懋征老師強調,“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鄒有云老師提出,“讓愛的陽光照亮深山”;黃靜華老師“用心去愛每一位學生”;盤振玉老師“用大山一樣的情懷,讓愛在大瑤山中不斷延伸”;”都向我們深刻地詮釋了愛的真諦。
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fā)芽;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如果說學校是一個工廠的話,那么教師就是工人,學生就是商品。但是,學生跟商品是完全不同的,學生有思想。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給予愛。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嚴父慈母般的愛心,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用自己的一片愛心滋潤著自己追求的事業(yè)?;叵胍幌伦约?,覺得很是汗顏,我對我的學生到底付出了多少呢?是不是傾注了自己的滿腔愛心?總覺得只要自己每天上了課,教不教是我的事,而學不學則是學生的事。每天例行公事般上課下課,我又真正找過幾個學生談談心呢?對優(yōu)生還有耐心,但對學困生從內心里就有一種唾棄的思想,心想只要你不鬧事,上課不搗亂,我就萬事大吉。上班不早到一秒,回家不遲走一分。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真正走入到學生的心靈之中。學校安排的插班生成績好就要,成績不好就拒之門外,以個人利益否定了學校決定。事跡催人奮進,對比使人慚愧。作為一位人民教師,我應該向這幾位師德楷模學習,立足本職,愛崗敬業(yè),用自己對教育的滿腔熱情,用自己對學生的滿腔愛心,用真誠的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用全部的愛去點燃這“紅燭”的事業(yè),春風化雨,師愛無邊,把愛播撒進每個學生的心田。
作為一個人民教師,如何才能無愧于這一神圣的事業(yè),無愧于人民,說得土一點,就是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學生,對得起學生家長,學生家長把孩子交給了你,你就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他們培養(yǎng)好,教育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業(yè)當中去。也就是說要像幾位師德楷模那樣,把終身獻給最美好的教育事業(yè)。通過觀看影碟,我了解到,在他們的人生履歷里,找不到什么驚天動地的偉大業(yè)績,他們只是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毛主席曾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他們的偉大之處就在于幾十年(一輩子)如一日,實踐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實踐著自己的諾言。
北師大的林教授說得好:“我今年63歲了,假如有來生,我還要把所有的志愿都填報為‘師范’,再當一次光榮的人民教師?!闭f得多好,真是千不求,萬不求,只求教書育人到白頭。執(zhí)著杏枝,無怨無悔。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做得還不夠。有時,我總埋怨教師工資低,待遇差,該兌現沒兌現,撐不死但也餓不著,這里不好,那里不好,有時還會有一股沖動,不想當教師了?,F在想起來,自己是多么的幼稚與自私。既然挑起了這“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的重擔,就得把它挑好,挑像樣,雖然并不要求我們一定要培養(yǎng)出比爾·蓋茨這樣的人才,但至少要引導學生在人生道路上走好每一步棋。我們肩上所負的責任是關系到下一代的成長,關系到祖國的未來,這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我不應該抱有這樣的想法,碰到困難不要一味地沉溺在困難中,不要一味地指責學校和領導,應該勇敢地面對未來,對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忠于職守,必須時刻檢查自己,經??偨Y教訓,不斷完善自己,雖無完人,但求做合格教師。
1、牢固樹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識,不要看別人是否做到,自己堅決要做到。2、牢固樹立“學校無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師無小節(jié),處處作表率”的意識,以教書育人為本職,學為人師,行為世范。3、牢固樹立“寧守清貧,不損師德”的意識,發(fā)揚教師高風亮節(jié)、“紅燭”精神,廉潔從教,維護自身“愛崗敬業(yè)、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執(zhí)著追求、探索創(chuàng)新”的美好形象。
4、牢固樹立“三個一切”意識,面向全體學生,不放過每一名學困生。
5、牢固樹立“質量意識、憂患意識、競爭意識”,增強使命感、緊迫感和危機感。
6、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以校為家,愛業(yè)敬業(yè)奉業(yè),校興我榮,校衰我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