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背景
為國家提供決策參考
自2012年起,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上海教科院、中國教科院、成都教科院組成聯(lián)合課題組,合作開展15個副省級城市教育現代化發(fā)展水平評價比較研究,為國家和15個副省級城市設計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制度提供決策參考。2013年,課題組完成了首份課題研究報告,今年是報告第二度出爐。
29日,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發(fā)布了《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教育現代化監(jiān)測評價與比較研究報告(2014)》,針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教育公平和教育條件保障指數等一系列指標進行了排名和對比?!秷蟾妗分赋觯诟黜椫笜酥?,成都市“幾者兼顧較好,水平均較高”。其中,在綜合反映各級各類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質量的教育發(fā)展水平指數一項上,成都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于榜首。教育公平指數一項,成都排名第三。
教育發(fā)展水平居首
六項二級指標兩項第一
報告都檢測評價了哪些指標?報告顯示,評價體系包含4個一級指標,19個二級指標,以及55個三級指標。其中,4大一級指標分別是教育發(fā)展水平指數、教育公平指數、教育條件保障指數以及教育治理現代化指數。
在成都市居榜首的教育發(fā)展水平一項中,共包含6個二級指標。分別是小學一年級新生中接受過一年以上學前教育比例指數;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指數;初中畢業(yè)生升學率指數;生師比指數;班額達標率指數;學生體質健康優(yōu)良率指數。其中,在小學一年級學生中接受過一年以上學前教育的比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兩項指數上,成都均排第1位。初中畢業(yè)生升學率指數,成都排第3位。
根據監(jiān)測報告,教育發(fā)展指數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成都市、沈陽市、武漢市、杭州市和南京市。而在2013年的報告中,成都在教育發(fā)展水平一項排名第二。
均衡發(fā)展成效顯著
教育公平指數連升五級
所謂教育公平,是反映教育資源合理配置,體現教育現代化發(fā)展的重要方面。根據評價體系,教育公平指數包括5項二級指標,即隨遷子女公辦學校就讀比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市域內義務教育校際均衡程度、市域內義務教育縣際均衡程度,以及市域內義務教育城鄉(xiāng)一體化程度。
在這5項二級指標中,還包含29項十分精細的三級指標,例如市域內義務教育城鄉(xiāng)一體化指數,就包含市域內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教學儀器設備值、高于規(guī)定學歷教師比例的城鄉(xiāng)一體化指數等10項指標。
成都市的教育公平指數為0.82,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三。其中,市域內義務教育城鄉(xiāng)一體化指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指數、市域內義務教育校際均衡指數三項二級指標分別排名第3、4、5位。但隨遷子女公辦學校就讀比例、市域內義務教育縣際均衡程度排名則相對靠后。
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教育公平指數排在首位的是寧波市,得分0.95,其次依次是杭州市、成都市、青島市和武漢市。與去年對比,第一位的寧波市沒有變化,成都市則由第八位上升為第三位。
資源用在刀刃上
師資投入排名第四
在教育條件保障指數這一指標中,成都綜合排名第十位?!秷蟾妗贩治?,這與成都作為中西內陸城市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但成都相對不高的投入,卻帶來了很高的產出,在評價榜單上的眾多名列前茅就說明了這一點。
教育條件保障指數包含經費、裝備、教育信息化和師資投入4個二級指標。排名前五的廈門、南京等城市均為東部沿海城市。但在師資投入這一指標中,成都排名第四位,“這說明科學決策,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師資投入這個刀刃上”。此外,成都市生均公共財政預算公用經費支出這一三級指標的排名也由上年的第十四位提高到第八位,有較大幅度提高。
根據《報告》分析,其實,大多城市的地方經濟發(fā)展水平與教育投入不成一致性,不少城市落實了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這其中就包括成都。
《報告》顯示,反映城市經濟發(fā)展水平的人均GDP指數排名與教育經費投入指數排名完全一致的只有2個城市,大連市和寧波市,均是我國東部經濟發(fā)達城市。而成都則屬于“基本一致,教育經費投入適當超前”。
為國家提供決策參考
自2012年起,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上海教科院、中國教科院、成都教科院組成聯(lián)合課題組,合作開展15個副省級城市教育現代化發(fā)展水平評價比較研究,為國家和15個副省級城市設計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制度提供決策參考。2013年,課題組完成了首份課題研究報告,今年是報告第二度出爐。
29日,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發(fā)布了《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教育現代化監(jiān)測評價與比較研究報告(2014)》,針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教育公平和教育條件保障指數等一系列指標進行了排名和對比?!秷蟾妗分赋觯诟黜椫笜酥?,成都市“幾者兼顧較好,水平均較高”。其中,在綜合反映各級各類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質量的教育發(fā)展水平指數一項上,成都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于榜首。教育公平指數一項,成都排名第三。
教育發(fā)展水平居首
六項二級指標兩項第一
報告都檢測評價了哪些指標?報告顯示,評價體系包含4個一級指標,19個二級指標,以及55個三級指標。其中,4大一級指標分別是教育發(fā)展水平指數、教育公平指數、教育條件保障指數以及教育治理現代化指數。
在成都市居榜首的教育發(fā)展水平一項中,共包含6個二級指標。分別是小學一年級新生中接受過一年以上學前教育比例指數;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指數;初中畢業(yè)生升學率指數;生師比指數;班額達標率指數;學生體質健康優(yōu)良率指數。其中,在小學一年級學生中接受過一年以上學前教育的比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兩項指數上,成都均排第1位。初中畢業(yè)生升學率指數,成都排第3位。
根據監(jiān)測報告,教育發(fā)展指數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成都市、沈陽市、武漢市、杭州市和南京市。而在2013年的報告中,成都在教育發(fā)展水平一項排名第二。
均衡發(fā)展成效顯著
教育公平指數連升五級
所謂教育公平,是反映教育資源合理配置,體現教育現代化發(fā)展的重要方面。根據評價體系,教育公平指數包括5項二級指標,即隨遷子女公辦學校就讀比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市域內義務教育校際均衡程度、市域內義務教育縣際均衡程度,以及市域內義務教育城鄉(xiāng)一體化程度。
在這5項二級指標中,還包含29項十分精細的三級指標,例如市域內義務教育城鄉(xiāng)一體化指數,就包含市域內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教學儀器設備值、高于規(guī)定學歷教師比例的城鄉(xiāng)一體化指數等10項指標。
成都市的教育公平指數為0.82,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三。其中,市域內義務教育城鄉(xiāng)一體化指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指數、市域內義務教育校際均衡指數三項二級指標分別排名第3、4、5位。但隨遷子女公辦學校就讀比例、市域內義務教育縣際均衡程度排名則相對靠后。
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教育公平指數排在首位的是寧波市,得分0.95,其次依次是杭州市、成都市、青島市和武漢市。與去年對比,第一位的寧波市沒有變化,成都市則由第八位上升為第三位。
資源用在刀刃上
師資投入排名第四
在教育條件保障指數這一指標中,成都綜合排名第十位?!秷蟾妗贩治?,這與成都作為中西內陸城市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但成都相對不高的投入,卻帶來了很高的產出,在評價榜單上的眾多名列前茅就說明了這一點。
教育條件保障指數包含經費、裝備、教育信息化和師資投入4個二級指標。排名前五的廈門、南京等城市均為東部沿海城市。但在師資投入這一指標中,成都排名第四位,“這說明科學決策,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師資投入這個刀刃上”。此外,成都市生均公共財政預算公用經費支出這一三級指標的排名也由上年的第十四位提高到第八位,有較大幅度提高。
根據《報告》分析,其實,大多城市的地方經濟發(fā)展水平與教育投入不成一致性,不少城市落實了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這其中就包括成都。
《報告》顯示,反映城市經濟發(fā)展水平的人均GDP指數排名與教育經費投入指數排名完全一致的只有2個城市,大連市和寧波市,均是我國東部經濟發(fā)達城市。而成都則屬于“基本一致,教育經費投入適當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