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結束前
全國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行政組織理論試題
課程代碼:00319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從靜態(tài)角度看,行政組織的基本元素和細胞是
A.權責關系B.職能
C.目標D.職位
2.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行政組織主要、基本的功能是
A.政治功能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D.社會功能
3.認為組織的本質是一個協(xié)作系統(tǒng),且包括共同的目標、協(xié)作意愿和信息三個要素的是
A.韋伯B.巴納德
C.梅奧D.古立克
4.早將一般系統(tǒng)論運用于組織研究的學者是
A.柏森斯B.卡斯特
C.羅森茨韋克D.雷格斯
5.第明確地提出“民為貴,君為輕”的是
A.孔子B.孟子
C.荀子D.老子
6.在政府組織上主張人民掌握“政權”,政府行使“治權”的政治家是
A.毛澤東B.鄧小平
C.孫中山D.周恩來
7.下列屬于行政組織外部目標的是
A.績效管理B.機關管理
C.組織發(fā)展D.提高社會生產效率
8.行政組織往往在特定目標的作用下集合所掌握的資源,通過一定的方法和過程爭取實現(xiàn)組織目標,這體現(xiàn)了行政組織目標的
A.激勵作用B.導向作用
C.整合作用D.管理工具作用
9.我國統(tǒng)計局屬于
A.咨詢機關B.監(jiān)察機關
C.信息機關D.執(zhí)行機關
10.行政組織橫向分工有按業(yè)務性質分工、按管理程序分工、按管理對象分工和
A.按地區(qū)分工B.按任務規(guī)模分工
C.按管理風格分工D.按工作條件分工
11.人們對政府的輸入與輸出都非常關心的行政文化類型是
A.依附型B.參與型
C.操作型D.法治型
12.直接決定行政組織基本性質的是
A.政體B.國體
C.政黨制度D.法律制度
13.影響行政組織成員人格心態(tài)直接經常的因素是
A.行政組織內的人際關系B.社會的人際關系
C.行政組織制度的合理性D.行政組織結構的科學性
14.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
A.非正式群團能夠幫助行政領導全面、及時地掌握信息
B.非正式群團內部的信息流通具有自由性、非正式性
C.正式群團是根據法律、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而構成的群體
D.非正式群團對組織的破壞作用是主要的
15.“一個下級一般只能有一個上級”,體現(xiàn)了行政組織設置的
A.組織目標原則B.指揮統(tǒng)一原則
C.權責相稱原則D.層級節(jié)制與幅度適中原則
16.盛行于工業(yè)社會的主要管理方式是
A.情感型管理B.市場化管理
C.規(guī)制型管理D.參與式管理
17.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廳、局、委員會等工作部門的設立、增加、減少或者合并,由
A.本級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準
B.本級人民政府報請本級人大批準
C.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D.省級編制管理辦公室決定
18.規(guī)定適用對象和范圍,直接體現(xiàn)國家及上級編制主管部門關于編制結構的某些積極意圖的編制,我們稱之為
A.單列編制B.專項編制
C.臨時編制D.機動編制
19.行政組織是一個有著自身利益追求的主體,總想以小的成本尋求大的效益,這說明行政組織具有
A.“社會人”特性B.“經濟人”特性
C.“行政人”特性D.“政治人”特性
20.在知識經濟時代,行政組織縱向結構呈現(xiàn)的趨勢是
A.集權化B.專業(yè)化
C.扁平化D.復雜化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21.美國行政學家彼得斯提出未來政府的治理模式包括
A.市場式政府模式B.參與式政府模式
C.彈性化政府模式D.解制式政府模式
E.協(xié)商式政府模式
22.在西方三權分立的基礎上,孫中山的五權分立學說增加了
A.立法權B.考試權
C.監(jiān)察權D.司法權
E.行政權
23.一般而言,行政組織目標的主要特征有
A.強制性B.服務性
C.和諧性D.穩(wěn)定性
E.動態(tài)性
24.創(chuàng)建行政組織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應樹立
A.民主意識B.法律意識
C.雙向溝通意識D.政績意識
E.新的行政道德意識
25.行政組織的情感型管理方法主要有
A.激勵B.規(guī)范
C.溝通D.參與
E.協(xié)調
26.行政組織變革的內部原因主要有
A.社會群團組織的興起與獨立B.組織目標的選擇與修正
C.組織規(guī)模的過度膨脹D.組織人員的變化
E.政治制度的更迭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27.簡述研究行政組織理論的意義。
28.簡述鄧小平關于行政組織必須加強法制建設的思想。
29.簡述行政組織目標管理的優(yōu)點。
30.簡述合理的行政組織結構的標準。
31.簡述人際關系對行政組織的影響。
32.簡述行政組織編制總體設計的依據。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3.試析集權制的優(yōu)缺點。
34.結合史實,分析概括奴隸制時期古希臘、古羅馬行政組織的主要特點。
五、案例分析題(本題14分)
35.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2004年,A市西鄉(xiāng)全面完成“鎮(zhèn)改街道”改革,原農村社區(qū)轉變?yōu)槌鞘薪謪^(qū),
但新問題也接踵而至:街道城管財政投入嚴重不足;街道城管綜合執(zhí)法大隊承擔了
多達21項職能,但人員編制只有40多人,即使加上協(xié)管人員也不足150人,平均
每平方公里不足兩名執(zhí)法人員;作為政府部門的城管是按照機關正常時間上下班
的,但亂擺攤、乞討等現(xiàn)象多數在城管下班后出現(xiàn),由此導致管理出現(xiàn)“空檔”。
2007年,西鄉(xiāng)街道開始城市管理改革的探索,將政府向市場購買服務作為改革
的突破口。通過公開招投標,西鄉(xiāng)街道辦與B公司就城市街區(qū)專業(yè)化、一體化的綜
合管理服務事項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合同,合同約定:
一、B公司承擔市政設施巡查、協(xié)助城市管理等13項原由城市管理部門負責
的工作。
二、B公司享有的權利與義務主要體現(xiàn)在10個方面,如自主開展各項管理經
營活動、制定管理規(guī)章、不得損害第三者的合法權益、不能獲取不當利益等。
三、B公司以自己的專業(yè)技術特長與設備,為市政管理與社會秩序管理提供
GPS定位、信息傳輸等技術支持,參與行政處罰前的管理過程,但不享有行政處
罰權。
四、在B公司履行合同所規(guī)定的城市管理職責發(fā)生難題時,街道辦、城市管理
部門則及時介入,依法處理。
這項改革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該街區(qū)公共秩序趨于好轉,行政成本有所降
低,效果顯著。
問:(1)西鄉(xiāng)在城市管理改革之前,街道城管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2)從行政組織改革的角度來看,西鄉(xiāng)城市管理改革主要采取的是什么方法?
(3)西鄉(xiāng)的做法對行政組織改革有哪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