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備精度檢測是檢測設備、零部件之間的( )誤差。
A.相對位置
B.形狀
C.安裝位置
D.尺寸
2.設備灌漿施工中,當灌漿層與設備底座面接觸要求較高時,宜采用( )或水泥砂漿。
A.細碎石混凝土
B.微膨脹混凝土
C.無收縮混凝土
D.環(huán)氧砂漿
3.與基礎澆灌在一起,用來連接沒有強烈振動和沖擊設備的螺栓是( )
A.固定地腳螺栓
B.長地腳螺栓
C.粘接地腳螺栓
D.脹錨地腳螺栓
4.機械設備與基礎連接施工灌漿層厚度不應小于( )
A.15mm
B.25mm
C.35mm
D.45mm
5.滑動軸承上、下瓦的接合面應接觸良好。( )時應用0.05mm的塞尺從外側檢查。
A.未擰緊螺栓
B.設備未安裝
C.當擰緊螺栓
D.設備調試
6.齒輪裝配要求相互嚙合圓柱齒輪副的軸向錯位,應按( )大小規(guī)定錯位量檢查。
A.齒距
B.齒頂圓
C.齒寬
D.齒根圓
7.齒輪裝配要求,用( )檢查傳動齒輪嚙合的接觸斑點的百分率應符合規(guī)定。
A.壓鉛法
B.著色法
C.測量法
D.調試法
8.為了使變壓器的氣體繼電器有良好的靈敏度,變壓器安裝時應有( )的坡度。
A.1%~1.5%
B.1.5%~2%
C.0.5%~1%
D.1.5%~2.5%
9.變壓器吊芯檢查的程序是( )
A.拆卸頂蓋一吊鐵芯一檢查鐵芯
B.拆卸頂蓋一放油一吊鐵芯一檢查鐵芯
C.放油一拆卸頂蓋一吊鐵芯一檢查鐵芯
D.放油一吊鐵芯一檢查鐵芯
10.電動機采用的正確的烘干方法是( )
A.鐵損法
B.熱油法
C.燈光干燥法
D.紅外線法
1.對于成套配電裝置的柜、屏、箱、盤安裝垂直度允許偏差為( )。
A.1.5%
B.1.5‰
C.1.3%
D.1.3‰
2.敷設在凍土層以下的電纜,施工時可在電纜上、下各鋪( )厚的河砂。
A.1cm
B.2cm
C.10cm
D.2mm
3.為防止由于深翻土地、挖排水溝和機耕等原因損傷電纜,敷設在農田中的電纜埋設深度應( )
A.不小于1cm
B.不小于2cm
C.不大于1cm
D.不大于2cm
4.三相四線制低壓架空線路的導線一般采用( )的排列方式。
A.交叉排列
B.三角形排列
C.垂直排列
D.水平排列
5.電桿豎立后,檢查電桿是否位于線路的中心線上,其偏差( )。
A.應超過5cm
B.應超過0.5cm
C.不應超過5cm
D.不應超過4.5cm
6.管道設計壓力為10MPa的管道,屬于( )
A.低壓管道
B.中壓管道
C.高壓管道
D.超高壓管道
7.管道試壓時,注水排氣升壓至試驗壓力,然后降低壓力至工作壓力,符合( )視為合格。
A.穩(wěn)壓24h壓降不超過1%
B.穩(wěn)壓24h壓降不超過10%
C.穩(wěn)壓12h壓降不超過1%
D.穩(wěn)壓12h壓降不超過10%
8.使管道在支撐點上無線位移和角位移的支架稱為( )。
A.固定支架
B.滑動支架
C.導向支架
D.吊架
9.進行液壓試驗時,若氣溫低于( ),則應采取防凍措施。
A.0oC
B.1oC
C.4oC
D.5oC
1.起重機在吊裝重物運動的過程中,要產生慣性載荷,習慣上把這個慣性載荷稱為( )
A.動載荷
B.不均衡載荷
C.計算載荷
D.風載荷
2.在起重工程中,起重機在吊裝重物運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動載荷,計算時以動載系數計入其影響,一般動載系數K,取( )
A.1.2
B.1.1
C.1.3
D.1.4
3.在多套滑輪組或多根吊索共同抬吊一個重物時,一般按一定比例讓它們分擔重物的重量。而實際提吊過程中,各分支往往不能完全按設定比例承擔載荷,這種現象稱為( )
A.自然載荷
B.計算載荷
C.不均衡載荷
D.動載荷
4.鋼絲繩是起重工程不可缺少的工具。鋼絲繩一般由( )捻繞而成。
A.不銹鋼絲
B.合金鋼絲
C.高碳鋼絲
D.特種金屬絲
5.起重量大,機動陛好,可以方便地轉移場地,適用范圍廣,但對道路、場地要求較高,臺班費高和幅度利用率低,且適用于單件大、中型設備、構件的吊裝,該起重機械應該是( )
A.桅桿式起重機
B.自行式起重機
C.門座式起重機
D.塔式起重機
6.起重機的( )規(guī)定了起重機在各種工作狀態(tài)下允許吊裝的載荷,反映了起重機在各種工作狀態(tài)下能夠達到的起升高度,是正確選擇和正確使用起重機的依據。
A.起重量特性曲線
B.起重機特性曲線
C.起重半徑特性曲線
D.起重高度特性曲線
7.一定焊接工藝條件下,能否獲得優(yōu)質、無缺陷的焊接接頭的能力是( )焊接性。
A.熱
B.工藝
C.使用
D.冶金
8.焊接合金結構鋼時,焊條選擇通常要求焊縫金屬的主要( )與母材金屬相同或相近。
A.屈服強度
B.抗拉強度
C.合金成分
D.沖擊韌性
9.只能用于檢測焊縫表面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是( )
A.射線探傷
B.超聲波探傷
C.磁性探傷
D.滲透探傷
10.主要檢測焊縫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是( )
A.射線探傷
B.超聲波探傷
C.磁性探傷
D.滲透探傷
A.相對位置
B.形狀
C.安裝位置
D.尺寸
2.設備灌漿施工中,當灌漿層與設備底座面接觸要求較高時,宜采用( )或水泥砂漿。
A.細碎石混凝土
B.微膨脹混凝土
C.無收縮混凝土
D.環(huán)氧砂漿
3.與基礎澆灌在一起,用來連接沒有強烈振動和沖擊設備的螺栓是( )
A.固定地腳螺栓
B.長地腳螺栓
C.粘接地腳螺栓
D.脹錨地腳螺栓
4.機械設備與基礎連接施工灌漿層厚度不應小于( )
A.15mm
B.25mm
C.35mm
D.45mm
5.滑動軸承上、下瓦的接合面應接觸良好。( )時應用0.05mm的塞尺從外側檢查。
A.未擰緊螺栓
B.設備未安裝
C.當擰緊螺栓
D.設備調試
6.齒輪裝配要求相互嚙合圓柱齒輪副的軸向錯位,應按( )大小規(guī)定錯位量檢查。
A.齒距
B.齒頂圓
C.齒寬
D.齒根圓
7.齒輪裝配要求,用( )檢查傳動齒輪嚙合的接觸斑點的百分率應符合規(guī)定。
A.壓鉛法
B.著色法
C.測量法
D.調試法
8.為了使變壓器的氣體繼電器有良好的靈敏度,變壓器安裝時應有( )的坡度。
A.1%~1.5%
B.1.5%~2%
C.0.5%~1%
D.1.5%~2.5%
9.變壓器吊芯檢查的程序是( )
A.拆卸頂蓋一吊鐵芯一檢查鐵芯
B.拆卸頂蓋一放油一吊鐵芯一檢查鐵芯
C.放油一拆卸頂蓋一吊鐵芯一檢查鐵芯
D.放油一吊鐵芯一檢查鐵芯
10.電動機采用的正確的烘干方法是( )
A.鐵損法
B.熱油法
C.燈光干燥法
D.紅外線法
1.對于成套配電裝置的柜、屏、箱、盤安裝垂直度允許偏差為( )。
A.1.5%
B.1.5‰
C.1.3%
D.1.3‰
2.敷設在凍土層以下的電纜,施工時可在電纜上、下各鋪( )厚的河砂。
A.1cm
B.2cm
C.10cm
D.2mm
3.為防止由于深翻土地、挖排水溝和機耕等原因損傷電纜,敷設在農田中的電纜埋設深度應( )
A.不小于1cm
B.不小于2cm
C.不大于1cm
D.不大于2cm
4.三相四線制低壓架空線路的導線一般采用( )的排列方式。
A.交叉排列
B.三角形排列
C.垂直排列
D.水平排列
5.電桿豎立后,檢查電桿是否位于線路的中心線上,其偏差( )。
A.應超過5cm
B.應超過0.5cm
C.不應超過5cm
D.不應超過4.5cm
6.管道設計壓力為10MPa的管道,屬于( )
A.低壓管道
B.中壓管道
C.高壓管道
D.超高壓管道
7.管道試壓時,注水排氣升壓至試驗壓力,然后降低壓力至工作壓力,符合( )視為合格。
A.穩(wěn)壓24h壓降不超過1%
B.穩(wěn)壓24h壓降不超過10%
C.穩(wěn)壓12h壓降不超過1%
D.穩(wěn)壓12h壓降不超過10%
8.使管道在支撐點上無線位移和角位移的支架稱為( )。
A.固定支架
B.滑動支架
C.導向支架
D.吊架
9.進行液壓試驗時,若氣溫低于( ),則應采取防凍措施。
A.0oC
B.1oC
C.4oC
D.5oC
1.起重機在吊裝重物運動的過程中,要產生慣性載荷,習慣上把這個慣性載荷稱為( )
A.動載荷
B.不均衡載荷
C.計算載荷
D.風載荷
2.在起重工程中,起重機在吊裝重物運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動載荷,計算時以動載系數計入其影響,一般動載系數K,取( )
A.1.2
B.1.1
C.1.3
D.1.4
3.在多套滑輪組或多根吊索共同抬吊一個重物時,一般按一定比例讓它們分擔重物的重量。而實際提吊過程中,各分支往往不能完全按設定比例承擔載荷,這種現象稱為( )
A.自然載荷
B.計算載荷
C.不均衡載荷
D.動載荷
4.鋼絲繩是起重工程不可缺少的工具。鋼絲繩一般由( )捻繞而成。
A.不銹鋼絲
B.合金鋼絲
C.高碳鋼絲
D.特種金屬絲
5.起重量大,機動陛好,可以方便地轉移場地,適用范圍廣,但對道路、場地要求較高,臺班費高和幅度利用率低,且適用于單件大、中型設備、構件的吊裝,該起重機械應該是( )
A.桅桿式起重機
B.自行式起重機
C.門座式起重機
D.塔式起重機
6.起重機的( )規(guī)定了起重機在各種工作狀態(tài)下允許吊裝的載荷,反映了起重機在各種工作狀態(tài)下能夠達到的起升高度,是正確選擇和正確使用起重機的依據。
A.起重量特性曲線
B.起重機特性曲線
C.起重半徑特性曲線
D.起重高度特性曲線
7.一定焊接工藝條件下,能否獲得優(yōu)質、無缺陷的焊接接頭的能力是( )焊接性。
A.熱
B.工藝
C.使用
D.冶金
8.焊接合金結構鋼時,焊條選擇通常要求焊縫金屬的主要( )與母材金屬相同或相近。
A.屈服強度
B.抗拉強度
C.合金成分
D.沖擊韌性
9.只能用于檢測焊縫表面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是( )
A.射線探傷
B.超聲波探傷
C.磁性探傷
D.滲透探傷
10.主要檢測焊縫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是( )
A.射線探傷
B.超聲波探傷
C.磁性探傷
D.滲透探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