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啟示的一堂課
2月15日 星期三 晴轉(zhuǎn)陰
今天上午,老師在這個普通的日子里為我們上了一堂不普通的語文課?! ?BR> 這堂課講的是課文《頂碗少年》。《頂碗少年》主要講的是一個少年登臺表演頭頂十個瓷碗,做各種高難度動作的雜技,他表演了三次終于成功,全場發(fā)出暴風雨般的掌聲?! ?BR> “你們覺得少年這次的表演成功嗎?精彩嗎?請說出理由?!崩蠋熖岢鰡栴}?! ?BR> 一會兒后,有幾個同學舉手了。
“那認為少年表演成功、精彩的同學請舉手?!薄 ?BR> 全班同學先先后后,都不約而同地舉起了手?! ?BR> “認為不精彩、不成功的同學再舉手?!薄 ?BR> 而這次全班同學都不約而同不舉手了?! ?BR> “哼,你們都認為他的表演成功、精彩?”老師顯然很不滿意,“他失敗了兩次,表演還成功、精彩?”
我沒料到自己的觀點是錯誤的?! ?BR> “他的表演只能說既成功、精彩,又成功、不精彩的呀?!薄 ?BR> 講臺下鴉雀無聲?! ?BR> 我卻一直認為少年的表演是成功、精彩的?! ?BR> “你們中為什么沒有人有創(chuàng)新,舉第二次手呢?”
舉第二次手!我怎么就沒想到第三種做法呢?但我還是認為我的觀點沒有錯?! ?BR> “同學們啊,要學會創(chuàng)新。”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創(chuàng)新的力量是很大的,我有在大禮堂里給二年級的同學上公開課,講的是課文《烏鴉 喝水》,當我問他們?yōu)貘f聰明嗎時,一個小男孩說:‘烏鴉不聰明,這樣太麻煩了,直接找根麥桿當吸管不就得了?’他一說完,場內(nèi)馬上暴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那次課上得非常成功?!薄 ?BR> 聽了老師的一番話,我覺得創(chuàng)新很重要,但在今天這種情況,我沒必要這樣“創(chuàng)新”。我堅持認為我的觀點是正確的。我不是執(zhí)迷不誤,小男孩認為烏鴉不聰明有依據(jù),我認為我的觀點正確也有依據(jù)的。少年失敗了兩次,但后成功,也是成功的;如果沒有前兩次的失敗,這次表演能震撼觀眾嗎?如此地震撼了觀眾,還能說這次表演不成功嗎?前兩次的失敗,只能證明這是一場不完美的表演,并不能證明這是一場失敗的表演!
這堂語文課給我的啟示是:只要有自己的依據(jù),就不要怕與別人的觀點不同; 創(chuàng)新的力量來源于對自己的信心,對自己的信心又來源于正確的觀點和依據(jù)?! ?BR> (璧山縣東關(guān)小學6年級2班 胡騰月)
(指導老師 陳怡)
2月15日 星期三 晴轉(zhuǎn)陰
今天上午,老師在這個普通的日子里為我們上了一堂不普通的語文課?! ?BR> 這堂課講的是課文《頂碗少年》。《頂碗少年》主要講的是一個少年登臺表演頭頂十個瓷碗,做各種高難度動作的雜技,他表演了三次終于成功,全場發(fā)出暴風雨般的掌聲?! ?BR> “你們覺得少年這次的表演成功嗎?精彩嗎?請說出理由?!崩蠋熖岢鰡栴}?! ?BR> 一會兒后,有幾個同學舉手了。
“那認為少年表演成功、精彩的同學請舉手?!薄 ?BR> 全班同學先先后后,都不約而同地舉起了手?! ?BR> “認為不精彩、不成功的同學再舉手?!薄 ?BR> 而這次全班同學都不約而同不舉手了?! ?BR> “哼,你們都認為他的表演成功、精彩?”老師顯然很不滿意,“他失敗了兩次,表演還成功、精彩?”
我沒料到自己的觀點是錯誤的?! ?BR> “他的表演只能說既成功、精彩,又成功、不精彩的呀?!薄 ?BR> 講臺下鴉雀無聲?! ?BR> 我卻一直認為少年的表演是成功、精彩的?! ?BR> “你們中為什么沒有人有創(chuàng)新,舉第二次手呢?”
舉第二次手!我怎么就沒想到第三種做法呢?但我還是認為我的觀點沒有錯?! ?BR> “同學們啊,要學會創(chuàng)新。”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創(chuàng)新的力量是很大的,我有在大禮堂里給二年級的同學上公開課,講的是課文《烏鴉 喝水》,當我問他們?yōu)貘f聰明嗎時,一個小男孩說:‘烏鴉不聰明,這樣太麻煩了,直接找根麥桿當吸管不就得了?’他一說完,場內(nèi)馬上暴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那次課上得非常成功?!薄 ?BR> 聽了老師的一番話,我覺得創(chuàng)新很重要,但在今天這種情況,我沒必要這樣“創(chuàng)新”。我堅持認為我的觀點是正確的。我不是執(zhí)迷不誤,小男孩認為烏鴉不聰明有依據(jù),我認為我的觀點正確也有依據(jù)的。少年失敗了兩次,但后成功,也是成功的;如果沒有前兩次的失敗,這次表演能震撼觀眾嗎?如此地震撼了觀眾,還能說這次表演不成功嗎?前兩次的失敗,只能證明這是一場不完美的表演,并不能證明這是一場失敗的表演!
這堂語文課給我的啟示是:只要有自己的依據(jù),就不要怕與別人的觀點不同; 創(chuàng)新的力量來源于對自己的信心,對自己的信心又來源于正確的觀點和依據(jù)?! ?BR> (璧山縣東關(guān)小學6年級2班 胡騰月)
(指導老師 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