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頻道為大家整理的2009年上半年天津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學習參考。
天津市2009年上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真題試題及答案
一、填空題(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的答案。錯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題共30個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學校美育的內(nèi)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咨詢的主要方法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3.舊中國首次制訂現(xiàn)代學制是__________年,稱為、 學制。
4.課程結構常見的結構形態(tài)有 、 和 。
5.范例教學中范例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兒童從出生到青年期有三次身心發(fā)展的高峰,第是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第三次是__________一。
7.班主任是班集體內(nèi)教育的一__________,是聯(lián)系學校和家庭社會的__________,是學校對學生教育管理的__________。
8.備好課是對每個教師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的一個檢驗,因此教師備課必須做好__________、一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方面的工作。
9.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__________問題,是教育的依據(jù)和評判標準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教育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大體上可分為__________。
二、不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或多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nèi)。 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題1分。共10分)
1.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是以__________的《大教學論》為標志的。 【 】
A.赫爾巴特
B.夸美紐斯
C.凱洛夫
D.蘇霍姆林斯基
2.以下幾種活動中,屬于教學過程的活動有 【 】
A.備課
B.排課表
C.批改作業(yè)
D.教研活動
3.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有 【 】
A.順序性與階段性
B.特殊認識過程
C.發(fā)展不均衡性
D.個別差異性
4.按教學的任務劃分,課的類型有 【 】
A.談話法
B.復習課
C.單一課
D.綜合課
5.早應用“啟發(fā)式”進行教學的中外教育家分別是 【 】
A.孔子,蘇格拉底
B.孔子,亞里斯多德
C.孟子,柏拉圖
D.朱喜,蘇格拉底
6.“教學過程優(yōu)化”的思想是 提出來的。 【 】
A.赫爾巴特
B.布魯納
C.巴班斯基
D.贊可夫
7.班集體形成的條件和前進的動力是 【 】
A.共同的奮斗目標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級內(nèi)部的矛盾斗爭
D.共同的活動
8.美育就是對學生進行 【 】
A.審美教育
B.五講四美教育
C.美好生活教育
D.美好思想教育
9.“體者,載知識之車寓道德之舍也。”這話是__________說的。 【 】
A.周恩來
B.毛澤東
C.蔡元培
D.王國維
10.一學生決心改掉遲到的毛病,遵守學校紀律,可冬天一到,他遲遲不肯起床,結果又遲到了。對該生的教育應該培養(yǎng)其 【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三、判斷并改錯(每小題2分,共10分)
1.教育學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并隨其發(fā)展而發(fā)展的。( )
2.馬戲團中的狗在訓獸員的精心培養(yǎng)教育下,智力得到發(fā)展,學會了十以內(nèi)的加減法。( )
3.國家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收學費。( )
4.講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學。( )
5.只要運用正面說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學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對紀律處分等強制性的方法。( )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教育方針
2.教育方法
3.教育影響
4.學制
5.課堂教學
五、簡答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教師的任務是什么?
2.教育目的有什么意義?
3.如何才能出一份好的考試試卷?
4.一個健全的班集體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5.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六、論述題(共22分)
1.你如何理解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之間的關系?(10分)
2.什么是尊重信任和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怎樣貫徹這一原則?(12分)
七、實例分析(8分)
指出下面實例中教師的言行符合或違背什么教學原則?并簡要解釋。
一位教師教“因式分解’’這一單元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知識基礎差別較大,于是對八位成績好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讓他們到圖書館自學《因式分解及其應用》一書。經(jīng)過自學,他們不但完成了規(guī)定的習題作業(yè),而且還集體選編了幾十道有代表性的習題。教師將這些習題有選擇地按程度分別介紹給其他同學練習和討論,進一步推動了全班的學習,使全班提前五課時完成了“因式分解”單元的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