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證考試頻道為大家整理的備考資料,供大家學習參考。
在陽朔大容樹旁(相傳這是劉三姐拋繡球定親的地方),幾位游客被所謂的“少數民族姑娘”強行戴上荷包繡球,舉行“拜堂成親”的游戲,末了不僅要付出寓意吉利49元錢,而且還要付給“新娘”小費。雖然導游進行多方調節(jié),但幾位游客最后還是被迫拿出了七八十元。
[分析]
1. 導游是旅行社接待工作最前沿的代表,旅游過程中,旅行社對游客擔負怎么的責任,導游就應擔負怎樣的責任。因此導游除必須具備的業(yè)務技能外,還必須具有很強對導游這方面素質的培養(yǎng)。本例中的導游,我們姑且不去考慮他是否從中得到了什么好處,單從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他不具備超前的服務意識,也沒有為游客的切身利益著想,因此是失職的。
2. 了解情況,事先講清楚本例中作為地方導游應該對陽朔的情況有所了解,對與一些景點周圍的欺詐行為,應在旅游團到來前,讓游客做好心理準備,不要輕易上當受騙。既然這樣的事件已經發(fā)生,導游就應及時與景區(qū)管理人員聯(lián)系,使游客的損失減少到最底限度。
3. 及時制止,防患與未然。在旅游過程中,有時盡管導游人員事先苦口婆心地講述團隊紀律和有關注意事項,但總會有少數游客我行我素,在這種情況下,導游人員還應再次耐心細致地做好說服工作,講述 利害關系,及時制止,使事態(tài)不要在向縱深方向發(fā)展。大多數的游客還是會積極配合導游工作的,以為每位游客都想有個愉快的旅游環(huán)境。
4. 對游客參與旅游項目之外的活動,并可能給游客自身造成一定損失的情況,導游人員應提醒游客,導游人員應提醒游客,而不能置之不理,假裝看不見,本例中這 位導游,在看到部分游客被迫參與“成親”活動時,應及時制止,講清利害關系。即使因工作忙亂,沒能及時制止部分游客的行為,也要配合景區(qū)(景點)有關部門,妥善處理問題,使游客的利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