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金蛇、地鮮、蜴蛇、銀蛇、金星地鱔、片蛇、碎蛇。
【來源】蛇蜥科動物蛇蜥Ophisaurus harti Boulenger 的干燥全體。春秋捕捉。蜥蜴目蛇蜥科的1種。分布于中國四川、貴州、云南、廣西、江蘇、浙江、福建與臺灣等?。▍^(qū))。是四肢退化的蜥蜴,常被誤認為蛇。頭體長180毫米,尾長300毫米左右。體側自頸部至肛側有縱溝。背鱗 16~18行,中央8~10行具棱,前后鱗棱連成縱棱,與尾背鱗棱相連。腹鱗10行,平滑,尾部腹面的鱗則具棱。頭背只額鱗、頂間鱗與單枚的前額鱗較大,前額鱗與吻鱗之間有 2枚小鱗。眼小。耳孔亦小。背面棕色或古銅色,兩側略帶紫色,腹面淺肉色。雄性背面有一些翡翠色鱗片,綴連成若干短橫斑。在疏松肥沃的土壤內穴居。早上和午后出洞活動。以蚯蚓為主要食物,也吃螻蛄、蟋蟀等小昆蟲或蠐螬。5月中旬至6月中旬交配,6~8月在雌蜥于洞中挖成的深 3厘米直徑 9厘米的半圓形穴內產卵3~8枚。卵白色,橢圓形,長約 2厘米。孵化期20余天。脆蛇具有自截與再生的能力,尾部可斷為數(shù)截,自身則趁機溜走,以后又再生出一條短尾。
【制法】放入瓦缸中用酒醉死,或放在鍋內用微火燒死,取出將頭朝內,尾朝外,盤成圓盤狀,以竹簽插住,即時微火炕干。
【性味歸經】甘、咸,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用于風濕疼痛,頭暈目眩。
【用法用量】每次3~5錢,干品研末,開水沖服,亦可泡酒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來源】蛇蜥科動物蛇蜥Ophisaurus harti Boulenger 的干燥全體。春秋捕捉。蜥蜴目蛇蜥科的1種。分布于中國四川、貴州、云南、廣西、江蘇、浙江、福建與臺灣等?。▍^(qū))。是四肢退化的蜥蜴,常被誤認為蛇。頭體長180毫米,尾長300毫米左右。體側自頸部至肛側有縱溝。背鱗 16~18行,中央8~10行具棱,前后鱗棱連成縱棱,與尾背鱗棱相連。腹鱗10行,平滑,尾部腹面的鱗則具棱。頭背只額鱗、頂間鱗與單枚的前額鱗較大,前額鱗與吻鱗之間有 2枚小鱗。眼小。耳孔亦小。背面棕色或古銅色,兩側略帶紫色,腹面淺肉色。雄性背面有一些翡翠色鱗片,綴連成若干短橫斑。在疏松肥沃的土壤內穴居。早上和午后出洞活動。以蚯蚓為主要食物,也吃螻蛄、蟋蟀等小昆蟲或蠐螬。5月中旬至6月中旬交配,6~8月在雌蜥于洞中挖成的深 3厘米直徑 9厘米的半圓形穴內產卵3~8枚。卵白色,橢圓形,長約 2厘米。孵化期20余天。脆蛇具有自截與再生的能力,尾部可斷為數(shù)截,自身則趁機溜走,以后又再生出一條短尾。
【制法】放入瓦缸中用酒醉死,或放在鍋內用微火燒死,取出將頭朝內,尾朝外,盤成圓盤狀,以竹簽插住,即時微火炕干。
【性味歸經】甘、咸,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用于風濕疼痛,頭暈目眩。
【用法用量】每次3~5錢,干品研末,開水沖服,亦可泡酒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