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第二批本科A類院校投檔線(部分) 昨晚,廣東高考第二批本科A類院校(下稱“二A院校”)平行志愿正式投檔。與一本院校非常相似,今年省內(nèi)外二本生源好到爆棚,個個“眉開眼笑”,首都經(jīng)貿(mào)大學以文科投檔線588分、理科投檔線574分高居二A院校文、理類投檔線之首,投檔線均高出一本控制線。省內(nèi)高校投檔線前三名分別是深圳大學、廣東商學院、廣州大學。省外:京滬二A高校接近一本線
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下,考生志愿填報與高校匹配度更高。從投檔情況來看,二A院校文理科第一志愿組投檔率均超過95%,投檔率創(chuàng)下歷年新高,高出去年2個百分點,這也意味著今年在我省二A批次招生的300多所省內(nèi)外高校中,絕大多數(shù)高校在第一次投檔后便完成了招生任務。
由于考生“敢報”,今年,經(jīng)濟較發(fā)達地區(qū)的高校,如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地多所高校的部分院校投檔線與一本線已經(jīng)十分接近。首都經(jīng)貿(mào)大學更是分別以文科投檔線588分、理科投檔線574分高居二A院校文、理類投檔線之首。
省外院校生源爆棚的還有:大連外國語學院文科投檔線579分;上海海關學院文科投檔線578分,理科投檔線566分;南京財經(jīng)大學(微博)文科投檔線578分,理科投檔線562分;上海海事大學文科投檔線577分;天津外國語大學文科投檔線577分,理科投檔線564分;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文科投檔線576分,理科投檔線560分;江西財經(jīng)大學文科投檔線574分,理科投檔線552分;南京審計學院文科投檔線573,理科投檔線560分;上海金融學院文科投檔線575分,理科投檔線561分。
今年,東北、西北等邊遠地區(qū)的高校生源較去年有所改善,如西北政法大學文科投檔線570分,理科投檔線565分;黑龍江大學文科投檔線553分,理科投檔線510分;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文科投檔線553分;哈爾濱師范大學文科投檔線547分;哈爾濱理工大學理科投檔線527分,都可在第一志愿組完成招生任務。
省內(nèi):深大廣商廣大居三甲
省內(nèi)高校方面,生源同樣“火爆”,除個別學校以外,絕大多數(shù)院校都能投“滿檔”,且投檔線“飆高”。如深圳大學市外生源文科投檔線為579分,僅比一本線低1分,市外理科投檔線為570,比一本線還高出2分,文理科分別高出二本省線43分和66分。廣東商學院文科投檔線為570分,理科為551分,比二本省控制線分別高出34分和47分。廣州大學市外生源文科投檔線為568分,理科為549分,亦高出二本省控制線28分和45分。
每年動輒招生近萬人的廣東工業(yè)大學,文科投檔線為560分,理科投檔線為547分。廣州金融學院繼續(xù)去年的熱度,文科561分,理545分,文科線高過廣工的文科線。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文科投檔線557分,理科投檔線536分。
往年生源略顯不足的肇慶學院、廣東海洋大學、廣東醫(yī)學院、湛江師范學院,今年生源明顯改善,第一志愿組在分數(shù)線上便可完成招生任務。
由于生源大好,今年省內(nèi)學校如東莞理工學院、廣東商學院,省外的武漢科技大學等院校都增加了招生計劃。
冷門:仍有邊遠地區(qū)院?!俺曾喌啊?BR> 今年省外院校之間生源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存在,個別招生計劃少或位于中心城市之外的高校第一院校志愿組生源較少,個別院校甚至“無人問津”。
省教育考試院負責人解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一是由于有些省外院校計劃較少,考生不敢報考,二是跟高校所處的地區(qū)有關,邊遠的地區(qū),考生基于氣候條件、生活習慣難以適應等原因,填報的熱情不高。三是考生對這些高校缺乏了解,不愿報考。
該負責人說,其實,這些院校中許多學校辦學時間較長,辦學條件也不錯,考生應該大膽填報,同時,在這些學校學習,學習成本較省內(nèi)高校要低,對于經(jīng)濟條件一般的考生而言,也不失為較好的選擇。這些未能滿足招生計劃的高校,將通過第二志愿組和征集志愿爭取完成招生任務。
另悉,參加我省藝術類和體育類提前二A批次招生的院校,錄取工作也已開始。
南都記者 劉黎霞 通訊員 粵考宣
相關新聞
廣州大學聘13考生為“陽光招生觀察員”
南都訊 記者劉黎霞 通訊員朱玉尊 昨日下午,在高考二A招生錄取即將開始之際,廣州大學舉行了一個簡短聘任儀式,13名考生從校領導手中接過大紅聘書,正式獲任廣州大學2011年“陽光高考招生觀察員”。
廣州大學招生辦負責人介紹,上月中旬,廣州大學關于聘請“陽光高考招生觀察員”經(jīng)媒體發(fā)布后,來自全省各地的60多名考生報名。根據(jù)原定的招聘條件,獲聘學生需第一志愿有意報考廣州大學的上線(省最低控制線)考生,結合報名考生的考分及地域分布情況,廣州大學最后從中挑選了這13名考生作為首屆“陽光招生觀察員”。介紹,這13名“觀察員”中有5名男生,8名女生,分別來自廣州、東莞、中山、江門、揭陽等地的一些重點中學。
主管招生工作的廣州大學副校長屈哨兵說,推行“陽關高考招生觀察員”是希望通過考生代表到學校錄取現(xiàn)場零距離觀察,使廣大家長和考生卸下對高考錄取的“神秘感”。
根據(jù)省招辦的安排,二A錄取工作將于22日正式開始,廣州大學招生辦將安排這批觀察員到錄取現(xiàn)場進行觀察。他們將觀察的內(nèi)容包括招生錄取的組織管理、錄取程序、錄取原則、咨詢信訪等。
廣大校方也強調(diào),陽光招生觀察員沒有招生參與權,只觀察、記錄和反映各環(huán)節(jié)招生情況,觀摩招生錄取現(xiàn)場的活動中不能查詢其他考生的信息。未經(jīng)證實或官方認可的招生事項不能私自通過手機短信、網(wǎng)絡或其他渠道發(fā)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