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真多,以前是三年出一個,現在是批發(fā)。
某日某地某校,高考(論壇)后校門口掛著個條幅,上書:“熱烈祝賀我校張三同學喜奪今年高考文科狀元!”大家看了,覺得人家學校就是行;然后又往前走,另一學校門口竟然掛著同樣的條幅,上邊也書:“熱烈祝賀我校王五同學喜奪今年高考文科狀元!”不能有兩個狀元?。吭僖淮蚵?,原來前一個學校說自己出了個狀元,是只算應屆學生,后一個學校連復讀生也算上了。
統(tǒng)計方法不一樣,狀元就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變著法兒地產生出來。
不光是中學,連北大、清華這兩所中國大學的領跑者也樂意這么干?!毒┤A時報》7月20日的報道稱,繼北大公布“全國六成多狀元被北大錄取”后,清華也公布今年的錄取結果,稱全國九成的理科狀元和近三成的文科狀元填報清華。兩大高校公布的結果顯然有沖突,業(yè)內人士分析,兩校選擇不同的狀元統(tǒng)計口徑,造成了這種矛盾的局面。
還有省狀元、市狀元、縣狀元、鄉(xiāng)狀元、村狀元、隊狀元,大家各錄各的,非誠勿擾。
我曾經很有城府地以為這只是下邊兒中學里頭才喜歡玩的文字游戲,想不到北大、清華這么高雅的學校也愛這么玩。不是我沒城府,只是有人比我城府更深。因為誰納入囊中的狀元數量越多,似乎就說明誰更有吸引力,誰更有吸引力,就說明誰更有實力。不要小看數量,有時候數量和實力直接掛鉤,不管它是魚目是珍珠,先統(tǒng)統(tǒng)揀到筐子里邊再說,看上去,不都是圓的嗎?只是這么多年,我們只看到這么多狀元風光無限地進了北大、清華的校門,卻不曾看到一個大師級的人物出來,也不曾看到哪個狀元拿了個諾貝爾獎。四年時間,許多當年的狀元要么是“泯然眾人矣”,要么就是出國拿綠卡,直接把北大、清華當成中國大、正規(guī)、有實力的留學培訓基地了。
分數、試題什么的都是人出的,我們自己制造出來一些東西,然后自己崇拜自己。然而社會的進步、科技的創(chuàng)新,有時候卻不看這些分數,不是我們自己把自己抬得很高,然后這個社會就能跟著上升很高,那不科學,就是科學也是地心引力。不是說,我們就打心眼兒里以為分數就是萬能的,而是,我們知道分數代表了很多實際的東西,它代表了學校會有政績,老師會有獎金,家長會有面子,學生會有好工作(對不起,現在高分還真不一定能像以前那樣代表了會有好工作),我們崇拜的不是分數,我們崇拜的只是現實的誘惑而已。
于是乎,狀元成了別人手里和自己手里的一副好籌碼。當北大、清華爭搶狀元,甚至不惜大玩數字游戲的時候,此時的這兩所中國的高校,儼然已經是兩位很儒雅的商人,他們在做的,不是爭著發(fā)布這么多年來培養(yǎng)出了多少社會公認的大師以及人才,而是一筆比較急功近利的買賣而已。
某日某地某校,高考(論壇)后校門口掛著個條幅,上書:“熱烈祝賀我校張三同學喜奪今年高考文科狀元!”大家看了,覺得人家學校就是行;然后又往前走,另一學校門口竟然掛著同樣的條幅,上邊也書:“熱烈祝賀我校王五同學喜奪今年高考文科狀元!”不能有兩個狀元?。吭僖淮蚵?,原來前一個學校說自己出了個狀元,是只算應屆學生,后一個學校連復讀生也算上了。
統(tǒng)計方法不一樣,狀元就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變著法兒地產生出來。
不光是中學,連北大、清華這兩所中國大學的領跑者也樂意這么干?!毒┤A時報》7月20日的報道稱,繼北大公布“全國六成多狀元被北大錄取”后,清華也公布今年的錄取結果,稱全國九成的理科狀元和近三成的文科狀元填報清華。兩大高校公布的結果顯然有沖突,業(yè)內人士分析,兩校選擇不同的狀元統(tǒng)計口徑,造成了這種矛盾的局面。
還有省狀元、市狀元、縣狀元、鄉(xiāng)狀元、村狀元、隊狀元,大家各錄各的,非誠勿擾。
我曾經很有城府地以為這只是下邊兒中學里頭才喜歡玩的文字游戲,想不到北大、清華這么高雅的學校也愛這么玩。不是我沒城府,只是有人比我城府更深。因為誰納入囊中的狀元數量越多,似乎就說明誰更有吸引力,誰更有吸引力,就說明誰更有實力。不要小看數量,有時候數量和實力直接掛鉤,不管它是魚目是珍珠,先統(tǒng)統(tǒng)揀到筐子里邊再說,看上去,不都是圓的嗎?只是這么多年,我們只看到這么多狀元風光無限地進了北大、清華的校門,卻不曾看到一個大師級的人物出來,也不曾看到哪個狀元拿了個諾貝爾獎。四年時間,許多當年的狀元要么是“泯然眾人矣”,要么就是出國拿綠卡,直接把北大、清華當成中國大、正規(guī)、有實力的留學培訓基地了。
分數、試題什么的都是人出的,我們自己制造出來一些東西,然后自己崇拜自己。然而社會的進步、科技的創(chuàng)新,有時候卻不看這些分數,不是我們自己把自己抬得很高,然后這個社會就能跟著上升很高,那不科學,就是科學也是地心引力。不是說,我們就打心眼兒里以為分數就是萬能的,而是,我們知道分數代表了很多實際的東西,它代表了學校會有政績,老師會有獎金,家長會有面子,學生會有好工作(對不起,現在高分還真不一定能像以前那樣代表了會有好工作),我們崇拜的不是分數,我們崇拜的只是現實的誘惑而已。
于是乎,狀元成了別人手里和自己手里的一副好籌碼。當北大、清華爭搶狀元,甚至不惜大玩數字游戲的時候,此時的這兩所中國的高校,儼然已經是兩位很儒雅的商人,他們在做的,不是爭著發(fā)布這么多年來培養(yǎng)出了多少社會公認的大師以及人才,而是一筆比較急功近利的買賣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