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簡答題(本題型共4題,共16分。)
1.某注冊會計師在評估被審計單位的審計風險時,分別設計了以下四種情況,以幫助決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
風險類別 情況一 情況二 情況三 情況四
可接受的審計風險 4% 4% 2% 2%
固有風險 100% 80% 100% 80%
控制風險 100% 50% 100% 50%
請回答:
(1)上述四種情況下的檢查水平分別是多少?
(2)哪種情況需要注冊會計師獲取最多的審計證據(jù)?為什么?
2.對于發(fā)生于資產(chǎn)負債表日至審計報告日、審計報告日至會計報表公布日及會計報表公布日后三個時段的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應當分別承擔哪些責任?注冊會計師審計了審計報告日至會計報表公布日發(fā)生的期后事項后,審計報告日期應如何確定?
3.簡述注冊會計師進行現(xiàn)金盤點與存貨盤點的區(qū)別。
4.注冊會計師王豪、李民對ABC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度會計報表出具了審計報告,同時又對其1998年度的盈利預測出具了審核報告。請簡要回答這兩份報告存在哪些主要區(qū)別?
參考答案:
1.答:(1)DR=AR÷(IR×CR)
情況一:DR=4%÷(100%×100%)=4%
情況二:DR=4%÷(50%×80%)=10%
情況三:DR=2%÷(100%×100%)=2%
情況四:DR=2%÷(50%×80%)=5%
(2)在第三種情況下需要注冊會計師獲取最多的審計證據(jù)。因為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與審計證據(jù)的數(shù)量呈反比關系,即: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越低,所需要獲取的審計證據(jù)越多,反之亦然。
2.答:對于發(fā)生于不同時段的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應當承擔的責任有所區(qū)別:
(1)對于資產(chǎn)負債表日至審計報告日發(fā)生的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負主動查找并審計的責任。
(2)對于審計報告日至會計報表公布日發(fā)生的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專門查找,但對于已獲知的要進行審計。
(3)對于會計報表公布日后發(fā)生的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僅具有關注的責任。
在審計了審計報告日至會計報表公布日發(fā)生的期后事項后,注冊會計師可選用以下兩種方式確定審計報告日期:
(1)簽署雙重報告日期,即保留原定審計報告日,并就該期后事項注明新的審計報告日;
(2)更改審計報告日期,即將原定審計報告日推遲至完成追加審計程序時的審計報告日。
3.答:現(xiàn)金盤點與存貨盤點的區(qū)別主要有:
(1)盤點的主體不同。注冊會計師參與現(xiàn)金盤點,而對存貨盤點一般是進行實地觀察。
(2)盤點的范圍不同。注冊會計師參與全部現(xiàn)金盤點,而對存貨進行抽點。
(3)盤點的內(nèi)容不同。注冊會計師進行現(xiàn)金盤點,盤點的是現(xiàn)金,而進行存貨盤點,盤點的是存貨。
(4)盤點的程序有所不同。注冊會計師進行存貨盤點,要進行盤點問卷調(diào)查,而進行現(xiàn)金盤點則不需要。
(5)盤點的時間不同。現(xiàn)金盤點一般在外勤審計過程中進行,而存貨盤點一般在資產(chǎn)負債表日前進行。
(6)盤點的要求不同。現(xiàn)金盤點要求實施突擊性檢查,而存貨盤點則要求事前通知、召開盤點預備會議。
4.答:這兩份報告存在以下主要區(qū)別:
(1)標題不同。審計報告的標題為“審計報告”,盈利預測審核報告的標題為“盈利預測審核報告”。
(2)目的不同。審計報告是對ABC股份公司1997年度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貫性發(fā)表意見;盈利預測審核報告是對ABC股份公司1998年盈利預測的基本假設、選用的會計政策及編制基礎發(fā)表意見。
(3)意見類型不同。審計報告反映對ABC股份公司1997年度會計報表的審計意見,可以根據(jù)實際審計結(jié)果,選用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拒絕表示意見;盈利預測審核報告反映對ABC股份公司1998年度盈利預測的審核意見,包括預測所依據(jù)的基本假設是否充分披露,是否有證據(jù)表明這些假設是不合理的,預測所選用的會計政策與實際采用的相關會計政策是否一致,預測是否按確定的編制基礎編制,實質(zhì)上是一種消極保證意見。
(4)結(jié)構不同。審計報告通常包括范圍段和意見段,在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拒絕表示意見時,應在范圍段與意見段之間增列說明段,明確說明所持不同意見的原因和理由,如注冊會計師認為必要,還可在意見段之后增加重要事項說明;盈利預測審核報告通常也包括范圍段和意見段,但注冊會計師所持不同意見及理由則應在意見段之后增加的說明段中予以反映。
1.某注冊會計師在評估被審計單位的審計風險時,分別設計了以下四種情況,以幫助決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
風險類別 情況一 情況二 情況三 情況四
可接受的審計風險 4% 4% 2% 2%
固有風險 100% 80% 100% 80%
控制風險 100% 50% 100% 50%
請回答:
(1)上述四種情況下的檢查水平分別是多少?
(2)哪種情況需要注冊會計師獲取最多的審計證據(jù)?為什么?
2.對于發(fā)生于資產(chǎn)負債表日至審計報告日、審計報告日至會計報表公布日及會計報表公布日后三個時段的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應當分別承擔哪些責任?注冊會計師審計了審計報告日至會計報表公布日發(fā)生的期后事項后,審計報告日期應如何確定?
3.簡述注冊會計師進行現(xiàn)金盤點與存貨盤點的區(qū)別。
4.注冊會計師王豪、李民對ABC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度會計報表出具了審計報告,同時又對其1998年度的盈利預測出具了審核報告。請簡要回答這兩份報告存在哪些主要區(qū)別?
參考答案:
1.答:(1)DR=AR÷(IR×CR)
情況一:DR=4%÷(100%×100%)=4%
情況二:DR=4%÷(50%×80%)=10%
情況三:DR=2%÷(100%×100%)=2%
情況四:DR=2%÷(50%×80%)=5%
(2)在第三種情況下需要注冊會計師獲取最多的審計證據(jù)。因為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與審計證據(jù)的數(shù)量呈反比關系,即: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越低,所需要獲取的審計證據(jù)越多,反之亦然。
2.答:對于發(fā)生于不同時段的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應當承擔的責任有所區(qū)別:
(1)對于資產(chǎn)負債表日至審計報告日發(fā)生的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負主動查找并審計的責任。
(2)對于審計報告日至會計報表公布日發(fā)生的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專門查找,但對于已獲知的要進行審計。
(3)對于會計報表公布日后發(fā)生的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僅具有關注的責任。
在審計了審計報告日至會計報表公布日發(fā)生的期后事項后,注冊會計師可選用以下兩種方式確定審計報告日期:
(1)簽署雙重報告日期,即保留原定審計報告日,并就該期后事項注明新的審計報告日;
(2)更改審計報告日期,即將原定審計報告日推遲至完成追加審計程序時的審計報告日。
3.答:現(xiàn)金盤點與存貨盤點的區(qū)別主要有:
(1)盤點的主體不同。注冊會計師參與現(xiàn)金盤點,而對存貨盤點一般是進行實地觀察。
(2)盤點的范圍不同。注冊會計師參與全部現(xiàn)金盤點,而對存貨進行抽點。
(3)盤點的內(nèi)容不同。注冊會計師進行現(xiàn)金盤點,盤點的是現(xiàn)金,而進行存貨盤點,盤點的是存貨。
(4)盤點的程序有所不同。注冊會計師進行存貨盤點,要進行盤點問卷調(diào)查,而進行現(xiàn)金盤點則不需要。
(5)盤點的時間不同。現(xiàn)金盤點一般在外勤審計過程中進行,而存貨盤點一般在資產(chǎn)負債表日前進行。
(6)盤點的要求不同。現(xiàn)金盤點要求實施突擊性檢查,而存貨盤點則要求事前通知、召開盤點預備會議。
4.答:這兩份報告存在以下主要區(qū)別:
(1)標題不同。審計報告的標題為“審計報告”,盈利預測審核報告的標題為“盈利預測審核報告”。
(2)目的不同。審計報告是對ABC股份公司1997年度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貫性發(fā)表意見;盈利預測審核報告是對ABC股份公司1998年盈利預測的基本假設、選用的會計政策及編制基礎發(fā)表意見。
(3)意見類型不同。審計報告反映對ABC股份公司1997年度會計報表的審計意見,可以根據(jù)實際審計結(jié)果,選用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拒絕表示意見;盈利預測審核報告反映對ABC股份公司1998年度盈利預測的審核意見,包括預測所依據(jù)的基本假設是否充分披露,是否有證據(jù)表明這些假設是不合理的,預測所選用的會計政策與實際采用的相關會計政策是否一致,預測是否按確定的編制基礎編制,實質(zhì)上是一種消極保證意見。
(4)結(jié)構不同。審計報告通常包括范圍段和意見段,在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拒絕表示意見時,應在范圍段與意見段之間增列說明段,明確說明所持不同意見的原因和理由,如注冊會計師認為必要,還可在意見段之后增加重要事項說明;盈利預測審核報告通常也包括范圍段和意見段,但注冊會計師所持不同意見及理由則應在意見段之后增加的說明段中予以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