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答部分
一、《雪國》藝特
1藝術風格:詩意、抒情性;
2藝術表現:日本傳統(tǒng)美學和西方技巧結合;
1)描寫手法:既有客觀、具體,也有意識流;
2)安排結構:總體時間順序有的通過意識流;
二、《荷馬史詩》的藝術成就
史詩包括兩部《伊利亞特》和《奧德修紀》
1)結構巧妙、完整;
2)人物塑造;
3)詩句優(yōu)美動聽,典范,想象,比喻;
4)六音步長短短格的詩體;
5)與朗誦的密切關系,重復;
三、古典主義的特點
1)擁護王權;
2)唯理主義;
3)三一律
四、《偽君子》的藝術特色
1)三一律
2)性格喜劇
3)結構緊湊、層次分明;
4)戲劇沖突中帶有悲劇性的因素;
六、但丁《神曲》表現出的新思想新文化
1)探索民族出路和寓言性的總結;
2)反映現實生活,愛國、反教會;
3)文化的總結,人文主義思想的萌芽;
七、分析《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藝特
1)對比;2)體現了作者的矛盾思想,表現雅典民主派的軟弱;
八、《浮士德》的藝特
1)現實因素和幻想交織現實和浪漫手法結合;
2)豐富、變化的藝術手段;
3)矛盾對比來配置人物、安排場面;
4)辯證關系貫穿全劇;
九、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
1)主觀性,重理想、感謝;
2)大自然與資本主義文明對立;
3)重視民間文學;
4)手法:夸張對比。題材:中世紀和異國
十、《人間戲劇》的現實主義特征:
1)社會研究和歷史哲學的高度;
2)典型化原則;
3)從經濟的角度反映;
十一、《高老頭》的創(chuàng)作成就
1)典型環(huán)境:拉2個環(huán)境;
2)典型人物,縱橫兩方面來塑造;
3)嚴謹而富有戲劇性的結構;
十二、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征:
1)反映生活本來面目,與浪漫主觀不同,平凡的題材反映、揭露;
2)強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3)人道主義思想;
4)典型化手法;
十三、《紅與黑》藝特
1)典型化手法;
2)通過內心世界刻畫人物性格;
3)完整嚴密的結構;
十四、《悲慘世界》的藝特
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
1)情節(jié)上基本是浪漫主義;
2)人物塑造上是浪漫主義;
3)現實主義成分表現在冉阿讓的一生、芳汀的悲慘命運等;
十五、《玩偶之家》的藝特
1)矛盾集中突出-追溯法;
2)“討論”;
3)娜拉的心理描寫;
十六、《德伯家的苔絲》的社會批判主題
1)社會壓迫的犧牲品;
2)資本主義侵入農村造成小農毀滅的反映;
3)矛頭直指資統(tǒng),批判資法;
十七、易卜生后期創(chuàng)作的特點
1)突破傳統(tǒng):內心活動和精神世界;
2)加強抒情描寫,手法細膩;
3)批判力量減弱;
4)仍有一定意義……
同時,藝術手法圓熟,為人稱道
十八、《復活》藝特
1)單線索;2)諷刺;
3)對比;4)心理描寫大師;
十九、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特點
1)從各個方面暴露、批判、嘲諷……;
2)跟歷史變革、解放運動密切聯系;
3)革命性、戰(zhàn)斗型和深刻性,愛國主義、人道主義和人民性;
二十、《靜靜的頓河》藝特
1)廣闊的史詩畫面;
2)精巧的藝術結構;
3)濃厚的民族特色;
4)多音調合奏曲色彩的語言。
二十一、現代派文學在思想和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
和現實主義文學一樣,反映西方現實
但具有非凡的角度和獨特的形式:
1)角度上,以下四種關系的顛倒、扭曲和異化,以及產生的精神危機;
(1)人與社會的關系,對立、反社會;
(2)人與自然的關系,全盤否定;
(3)人與人的關系,全面異化;
(4)人與自我的關系,極力表現對自我的探索與思考;
2)形式上,進行各種極端的實驗和創(chuàng)新;
二十二、卡夫卡的小說的主題
1)揭示資社異化;
2)表現資社非理性;
3)反映資社危機時期的“困惑感”;
4)暴露官僚腐朽和反動統(tǒng)治的罪惡;
5)反映存在主義哲學體系;
二十三、希伯來文學對歐洲文學的影響
1)內容:是希伯來民族發(fā)展和以色列*藝術記錄;
2)藝術上成就明顯,《舊約》為例;
二十四、《源氏物語》藝特
1)主干單純集中,支脈清晰緊湊;
2)人物鮮明個性;
3)景物描寫相當成功;
4)語言優(yōu)美典雅,纏綿的幽情,節(jié)奏頓挫;
二十五、《一千零一夜》藝特
1)浪漫主義表現和豐富的想象力;
2)情節(jié)曲折離奇,結構巧妙;
3)對立和對比、夸張;
4)語言優(yōu)美、通俗,口頭文學特點;
二十六《薔薇園》藝特
1)文體別致;
2)筆法簡易而多變;
二十七、《吉檀伽利》反映作者的思想
1)神的去留之處;
2)不是為宗教信仰;
3)尋出路矛盾心情;
4)資作家軟弱性和妥協性;
二十八、日本近代文學成就(主要思潮流派)
1)數量最多、影響的是自然主義;
2)寫實主義二葉亭四迷的《浮云》;
3)自然主義的主要作品《破戒》;
4)反自然主義的
白樺派:志賀直哉《學徒之神》
唯美派:谷崎潤一郎;
新思潮派(新現實主義或新技巧派):
芥川龍之介。
一、《雪國》藝特
1藝術風格:詩意、抒情性;
2藝術表現:日本傳統(tǒng)美學和西方技巧結合;
1)描寫手法:既有客觀、具體,也有意識流;
2)安排結構:總體時間順序有的通過意識流;
二、《荷馬史詩》的藝術成就
史詩包括兩部《伊利亞特》和《奧德修紀》
1)結構巧妙、完整;
2)人物塑造;
3)詩句優(yōu)美動聽,典范,想象,比喻;
4)六音步長短短格的詩體;
5)與朗誦的密切關系,重復;
三、古典主義的特點
1)擁護王權;
2)唯理主義;
3)三一律
四、《偽君子》的藝術特色
1)三一律
2)性格喜劇
3)結構緊湊、層次分明;
4)戲劇沖突中帶有悲劇性的因素;
六、但丁《神曲》表現出的新思想新文化
1)探索民族出路和寓言性的總結;
2)反映現實生活,愛國、反教會;
3)文化的總結,人文主義思想的萌芽;
七、分析《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藝特
1)對比;2)體現了作者的矛盾思想,表現雅典民主派的軟弱;
八、《浮士德》的藝特
1)現實因素和幻想交織現實和浪漫手法結合;
2)豐富、變化的藝術手段;
3)矛盾對比來配置人物、安排場面;
4)辯證關系貫穿全劇;
九、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
1)主觀性,重理想、感謝;
2)大自然與資本主義文明對立;
3)重視民間文學;
4)手法:夸張對比。題材:中世紀和異國
十、《人間戲劇》的現實主義特征:
1)社會研究和歷史哲學的高度;
2)典型化原則;
3)從經濟的角度反映;
十一、《高老頭》的創(chuàng)作成就
1)典型環(huán)境:拉2個環(huán)境;
2)典型人物,縱橫兩方面來塑造;
3)嚴謹而富有戲劇性的結構;
十二、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征:
1)反映生活本來面目,與浪漫主觀不同,平凡的題材反映、揭露;
2)強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3)人道主義思想;
4)典型化手法;
十三、《紅與黑》藝特
1)典型化手法;
2)通過內心世界刻畫人物性格;
3)完整嚴密的結構;
十四、《悲慘世界》的藝特
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
1)情節(jié)上基本是浪漫主義;
2)人物塑造上是浪漫主義;
3)現實主義成分表現在冉阿讓的一生、芳汀的悲慘命運等;
十五、《玩偶之家》的藝特
1)矛盾集中突出-追溯法;
2)“討論”;
3)娜拉的心理描寫;
十六、《德伯家的苔絲》的社會批判主題
1)社會壓迫的犧牲品;
2)資本主義侵入農村造成小農毀滅的反映;
3)矛頭直指資統(tǒng),批判資法;
十七、易卜生后期創(chuàng)作的特點
1)突破傳統(tǒng):內心活動和精神世界;
2)加強抒情描寫,手法細膩;
3)批判力量減弱;
4)仍有一定意義……
同時,藝術手法圓熟,為人稱道
十八、《復活》藝特
1)單線索;2)諷刺;
3)對比;4)心理描寫大師;
十九、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特點
1)從各個方面暴露、批判、嘲諷……;
2)跟歷史變革、解放運動密切聯系;
3)革命性、戰(zhàn)斗型和深刻性,愛國主義、人道主義和人民性;
二十、《靜靜的頓河》藝特
1)廣闊的史詩畫面;
2)精巧的藝術結構;
3)濃厚的民族特色;
4)多音調合奏曲色彩的語言。
二十一、現代派文學在思想和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
和現實主義文學一樣,反映西方現實
但具有非凡的角度和獨特的形式:
1)角度上,以下四種關系的顛倒、扭曲和異化,以及產生的精神危機;
(1)人與社會的關系,對立、反社會;
(2)人與自然的關系,全盤否定;
(3)人與人的關系,全面異化;
(4)人與自我的關系,極力表現對自我的探索與思考;
2)形式上,進行各種極端的實驗和創(chuàng)新;
二十二、卡夫卡的小說的主題
1)揭示資社異化;
2)表現資社非理性;
3)反映資社危機時期的“困惑感”;
4)暴露官僚腐朽和反動統(tǒng)治的罪惡;
5)反映存在主義哲學體系;
二十三、希伯來文學對歐洲文學的影響
1)內容:是希伯來民族發(fā)展和以色列*藝術記錄;
2)藝術上成就明顯,《舊約》為例;
二十四、《源氏物語》藝特
1)主干單純集中,支脈清晰緊湊;
2)人物鮮明個性;
3)景物描寫相當成功;
4)語言優(yōu)美典雅,纏綿的幽情,節(jié)奏頓挫;
二十五、《一千零一夜》藝特
1)浪漫主義表現和豐富的想象力;
2)情節(jié)曲折離奇,結構巧妙;
3)對立和對比、夸張;
4)語言優(yōu)美、通俗,口頭文學特點;
二十六《薔薇園》藝特
1)文體別致;
2)筆法簡易而多變;
二十七、《吉檀伽利》反映作者的思想
1)神的去留之處;
2)不是為宗教信仰;
3)尋出路矛盾心情;
4)資作家軟弱性和妥協性;
二十八、日本近代文學成就(主要思潮流派)
1)數量最多、影響的是自然主義;
2)寫實主義二葉亭四迷的《浮云》;
3)自然主義的主要作品《破戒》;
4)反自然主義的
白樺派:志賀直哉《學徒之神》
唯美派:谷崎潤一郎;
新思潮派(新現實主義或新技巧派):
芥川龍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