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的分數(shù)終于下來了!
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撥通了查分電話,當聽完自己的分數(shù)后,可算是心放在了肚子里。長嘆一口氣,頓時輕松了許多。
回想自己考試復習的幾個月,覺得有些愧對這樣的分數(shù),因為我復習并不是很用功的那種,而且平時的課也不怎么上。但考試的分數(shù)卻是我們周圍同學中高的,我覺得這樣的分數(shù)應該屬于他們。
剛開始復習的時候,我并沒有全力以赴。因為各個學校有保送研究生的名額,誰不想被保送啊。但是我起初并不知道我的精確分數(shù),我認為我離保研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后來同學們紛紛聯(lián)系,我覺得我有戲,于是就也行動了起來。給一些學校的對口專業(yè)發(fā)去了我的資料。很快,其中的一些學校就有了回音。我選擇了清華大學。面試的時候已經(jīng)是國慶節(jié)了,我興沖沖的去清華面試,面試的三天真是一天一個溫度。
第一天一片大好,導師和系里的老師都說沒有什么大問題,只要拿到清華的通知回學校蓋個章就行了。
第二天一大早去拿通知,老師沒有在,結果我在惶恐中等待了一天。
第三天,噩耗就傳來了。系主任說在剛剛結束的會議上,清華把接收保送生的條件修改的較為苛刻,而我就恰恰被苛刻掉了,還有那么一點點可以忽略掉的希望。聽到這樣的消息令我很沮喪。這意味著我不得不和千軍萬馬去爭過那座獨木橋了。
回到學校后我還想著那一絲希望,復習也是有一天沒一天的,直到十月十八號,清華大學的老師把我的后一線希望也掐滅,我才正式開始我的復習計劃!
按照正常的進度,這時候已經(jīng)是第二輪復習的時候了,我才剛剛開始第一輪的復習。顯而易見,如果仍然按部就班是肯定考不上的。于是我把往年的試題研究了一下(呵呵,還未上研究生,先研究研究)。
2001年的數(shù)學題是歷年難的,因此2002仍然出大量難題的概率很低,我認為應該是偏基礎的題,復習時應該把重點放在四基上,即平時所說的基本定理、基本概念、基本例題、基本思路。事實證明我的分析是正確的,按照自己的計劃,我的數(shù)學考了87分。這也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我認為考70分左右就已經(jīng)很滿足了。
英語方面,由于2002年新加了聽力測試,但是不記入總成績,所以復習時不必在聽力上花太多的時間,只要順手牽羊式的,平時稍微聽聽,六級考試前臨時沖刺一下就行了(我的六級在考研的時候還沒有過)。重重之中就是閱讀了,各大考研復習班和資料都把閱讀列為一級重點。我復習的90%以上的時間都花在了閱讀上,一共大約看了200篇左右的文章,考了75分。考過的人都知道,200篇已經(jīng)是接近底線的了。我有一個同學看了大約500篇的文章!
至于政治就沒有什么可研究的了,各地的政治考研班是三門公共課里多的一門,名家也相當?shù)亩?。報名參加就是了。只要跟著老師走,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夠取得滿意的成績。
確定了復習方式和重點,下來就要制定計劃了。我慣用的方法是:,把必須要看的書拿出來,把可以用來復習的時間統(tǒng)統(tǒng)加起來,按時間單元計,每天有早上、下午和晚上三個時間段。然后把可看可不看的書也列出來。接下來就是體現(xiàn)水平高地的地方了。按照科目,把必須要看的書的總頁數(shù)統(tǒng)計一下,那些可看可不看的書的頁數(shù)要乘以一個系數(shù),比如0.5、0.8的,根據(jù)個人情況不同做適當?shù)恼{整,一目十行功比較深厚的人,系數(shù)可以取小一些。復習時間的單元數(shù)也要乘系數(shù),人總是要休息的嘛,也有煩的時候,有事的時候。我當時是按照0.9算的。然后把總頁數(shù)除以總單元數(shù),就得到了你每個單元要看多少書,這樣的話看起書來心里比較有數(shù),不至于到臨考前了還手忙腳亂的,該看的沒有看,心里發(fā)慌。好的計劃和實際很相符,而沒有經(jīng)驗的話就會覺得這樣的計劃很不適合自己,不是把自己逼得太緊了,就是過于寬松。其實我不單單考研是這樣,平時的期末等小規(guī)模考試用這種辦法更奏效。
上面說的只是一個很籠統(tǒng)的方法,只要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計劃要根據(jù)情況適時調整,例如每周都把上一周的情況作一個總結,看看自己的計劃完成的怎么樣,有什么地方要調整。還有,就是這樣的計劃要制定出不同階段的,既要有有中長期計劃,也要有短期計劃。中長期可以以一個月為單位,短期計劃可以以一周為單位。在調整的時候尤其要回顧過去的經(jīng)驗,如果太緊張了,每天都不能完成任務,就要大大的放松一些,囫圇吞棗式的學習沒有任何效果,而且會給第二天留下很重的包袱;要是訂的寬松了,可以根據(jù)你的情況加緊或者不變,要是不變的話,就利用每天多出來的時間看看哪些次重要的書,反正這時任務已經(jīng)完成,能看多少就看多少,你會覺得這樣很有成就感(呵呵,每天都超額完成任務)。不過,計劃歸計劃,重要的是你要持之以恒的把它完成。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卻是那么的難,有其是對那些準備復習六、七個月以上的同學,到了后實在是有些吃不消了,誰能堅持下去誰就能考上。
在各門課的復習方法上,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我考的是數(shù)學一,內容多,難度大,復習時要做大量的習題,作的時候把題好分類,哪些是性作出來的,哪些是看了答案后作出來的,那些看了答案還看不懂(哦,這類題當然越少越好啦)。把其中一些典型的題摘錄出來,過一段時間后再作,再作,一定要把這些典型的例題作到舉一反三,爛熟于心。
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撥通了查分電話,當聽完自己的分數(shù)后,可算是心放在了肚子里。長嘆一口氣,頓時輕松了許多。
回想自己考試復習的幾個月,覺得有些愧對這樣的分數(shù),因為我復習并不是很用功的那種,而且平時的課也不怎么上。但考試的分數(shù)卻是我們周圍同學中高的,我覺得這樣的分數(shù)應該屬于他們。
剛開始復習的時候,我并沒有全力以赴。因為各個學校有保送研究生的名額,誰不想被保送啊。但是我起初并不知道我的精確分數(shù),我認為我離保研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后來同學們紛紛聯(lián)系,我覺得我有戲,于是就也行動了起來。給一些學校的對口專業(yè)發(fā)去了我的資料。很快,其中的一些學校就有了回音。我選擇了清華大學。面試的時候已經(jīng)是國慶節(jié)了,我興沖沖的去清華面試,面試的三天真是一天一個溫度。
第一天一片大好,導師和系里的老師都說沒有什么大問題,只要拿到清華的通知回學校蓋個章就行了。
第二天一大早去拿通知,老師沒有在,結果我在惶恐中等待了一天。
第三天,噩耗就傳來了。系主任說在剛剛結束的會議上,清華把接收保送生的條件修改的較為苛刻,而我就恰恰被苛刻掉了,還有那么一點點可以忽略掉的希望。聽到這樣的消息令我很沮喪。這意味著我不得不和千軍萬馬去爭過那座獨木橋了。
回到學校后我還想著那一絲希望,復習也是有一天沒一天的,直到十月十八號,清華大學的老師把我的后一線希望也掐滅,我才正式開始我的復習計劃!
按照正常的進度,這時候已經(jīng)是第二輪復習的時候了,我才剛剛開始第一輪的復習。顯而易見,如果仍然按部就班是肯定考不上的。于是我把往年的試題研究了一下(呵呵,還未上研究生,先研究研究)。
2001年的數(shù)學題是歷年難的,因此2002仍然出大量難題的概率很低,我認為應該是偏基礎的題,復習時應該把重點放在四基上,即平時所說的基本定理、基本概念、基本例題、基本思路。事實證明我的分析是正確的,按照自己的計劃,我的數(shù)學考了87分。這也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我認為考70分左右就已經(jīng)很滿足了。
英語方面,由于2002年新加了聽力測試,但是不記入總成績,所以復習時不必在聽力上花太多的時間,只要順手牽羊式的,平時稍微聽聽,六級考試前臨時沖刺一下就行了(我的六級在考研的時候還沒有過)。重重之中就是閱讀了,各大考研復習班和資料都把閱讀列為一級重點。我復習的90%以上的時間都花在了閱讀上,一共大約看了200篇左右的文章,考了75分。考過的人都知道,200篇已經(jīng)是接近底線的了。我有一個同學看了大約500篇的文章!
至于政治就沒有什么可研究的了,各地的政治考研班是三門公共課里多的一門,名家也相當?shù)亩?。報名參加就是了。只要跟著老師走,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夠取得滿意的成績。
確定了復習方式和重點,下來就要制定計劃了。我慣用的方法是:,把必須要看的書拿出來,把可以用來復習的時間統(tǒng)統(tǒng)加起來,按時間單元計,每天有早上、下午和晚上三個時間段。然后把可看可不看的書也列出來。接下來就是體現(xiàn)水平高地的地方了。按照科目,把必須要看的書的總頁數(shù)統(tǒng)計一下,那些可看可不看的書的頁數(shù)要乘以一個系數(shù),比如0.5、0.8的,根據(jù)個人情況不同做適當?shù)恼{整,一目十行功比較深厚的人,系數(shù)可以取小一些。復習時間的單元數(shù)也要乘系數(shù),人總是要休息的嘛,也有煩的時候,有事的時候。我當時是按照0.9算的。然后把總頁數(shù)除以總單元數(shù),就得到了你每個單元要看多少書,這樣的話看起書來心里比較有數(shù),不至于到臨考前了還手忙腳亂的,該看的沒有看,心里發(fā)慌。好的計劃和實際很相符,而沒有經(jīng)驗的話就會覺得這樣的計劃很不適合自己,不是把自己逼得太緊了,就是過于寬松。其實我不單單考研是這樣,平時的期末等小規(guī)模考試用這種辦法更奏效。
上面說的只是一個很籠統(tǒng)的方法,只要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計劃要根據(jù)情況適時調整,例如每周都把上一周的情況作一個總結,看看自己的計劃完成的怎么樣,有什么地方要調整。還有,就是這樣的計劃要制定出不同階段的,既要有有中長期計劃,也要有短期計劃。中長期可以以一個月為單位,短期計劃可以以一周為單位。在調整的時候尤其要回顧過去的經(jīng)驗,如果太緊張了,每天都不能完成任務,就要大大的放松一些,囫圇吞棗式的學習沒有任何效果,而且會給第二天留下很重的包袱;要是訂的寬松了,可以根據(jù)你的情況加緊或者不變,要是不變的話,就利用每天多出來的時間看看哪些次重要的書,反正這時任務已經(jīng)完成,能看多少就看多少,你會覺得這樣很有成就感(呵呵,每天都超額完成任務)。不過,計劃歸計劃,重要的是你要持之以恒的把它完成。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卻是那么的難,有其是對那些準備復習六、七個月以上的同學,到了后實在是有些吃不消了,誰能堅持下去誰就能考上。
在各門課的復習方法上,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我考的是數(shù)學一,內容多,難度大,復習時要做大量的習題,作的時候把題好分類,哪些是性作出來的,哪些是看了答案后作出來的,那些看了答案還看不懂(哦,這類題當然越少越好啦)。把其中一些典型的題摘錄出來,過一段時間后再作,再作,一定要把這些典型的例題作到舉一反三,爛熟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