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發(fā)行債券作為一般借款的,其實關鍵的難點在于資本化率的計算上,在資本化率的分子中計算的利息實際上是債券產生的實際利息費用,而不是根據(jù)票面利率計算的票面利息。
在一般的計算中資本化率的計算給出的都是票面利息+/-折價溢價的攤銷,實際上直接用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計算出實際利息費用就可以了,然后分母中還是實際上籌集到的資金。當然這里還會涉及到輔助費用的處理,對于債券來說初始費用已經(jīng)計入了債券的初始確認金額中,輔助費用隨著折溢價的攤銷而資本化,所以輔助費用不需要專門考慮如何資本化的問題。
2.處理概述
發(fā)行債券作為一般借款處理,突出的難點在資本化率的計算上。資本化率的分子中的利息支出就是實際上支出的利息,對債券來說就是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實際利息費用,這個用攤余成本計算就可以了;
在分母中反應的是加權平均資本支出,也就是實際借入的款項的加權支出,對于債券來說要看實際上融資到的資金收入,這里說的實際上融資到的資金是發(fā)行收入扣除另行支付的發(fā)行費用,這是在計算資本化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的,其實這個款項也就是攤余成本。
3.資本化會計處理
例題4、正保公司為建造一項固定資產在07年初借入一筆一般般借款1000萬,利率10%,期限兩年;另發(fā)行一筆債券作為一般借款,面值1200萬,票面利率10%,發(fā)行費用100萬,實際利率假設為12%,工程支出如例題3。
解析:涉及兩筆一般計算,計算資本化率=(1000×10%+1100×12%)/(1000+1100)=11%
借:銀行存款 110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00
貸:應付債券-面值 1200
資本化利息支出=800×11%×8/12=58.7,當年實際利息費用=1000×10%+1100×12%=232,應付利息=1000×10%+1200×10%=220:
借:在建工程 58.7
財務費用 232-58.7=173.3
貸:應付利息 22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2
4.經(jīng)典例題
正保公司于2007年4月1日開始構建購建固定資產,占用了三筆一般借款,兩筆為正保公司發(fā)行的債券,第三筆為正保公司計入的銀行存款。
第一筆債券是正保公司在07年1月1日發(fā)行的,面值為1000萬元,3年期,票面利率為5%,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付息日為每年1月1日;實際收到發(fā)行價款1100萬元,并另外支付發(fā)行費用43.43萬,實際利率為3%。
第二筆債券是正保公司在07年4月1日發(fā)行的,面值為2000萬元,5年期,票面利率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付息日為每年1月1日;實際收到發(fā)行價款2300萬元,并另外支付發(fā)行費用40.28萬,實際利率為5%。
第三筆銀行存款是正保公司在07年1月1日借入的款項,金額為2000萬,利率為10%,每年年初支付利息。
2007年4月1日支出工程進度款1000萬元,閑置資金用于投資月收益率為0.3%,2007年10月1日支出工程款1500萬;2008年1月1日支付工程款1000萬元;3月31日在建工程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支出工程尾款200萬元。要求計算07年和08年一般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和相關的會計分錄。
答案解析:
2007年一般借款資本化率=[(1100-43.43)×3%+(2300-40.28)×5%×9/12+2000×10%]/[(1100-43.43)+(2300-40.28)×9/12+2000]=6.66%
2007年資本化期間是從4月1日到年底,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shù)=1000×9/12+1500×3/12=1125
資本化利息支出=1125×6.66%=74.92
閑置資金投資收益=(5000-1000)×0.3%×6+(5000-1000-1500)×0.3%×3=96.5,第一筆債券攤銷的利息調整=1000×5%-(1100-43.43)×3%=18.30;第二筆債券攤銷的利息調整=[2000×8%-(2300-40.28)×5%]×9/12=35.26
與在建工程有關的分錄:
借:在建工程 74.92
財務費用 241.52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8.30+35.26=53.56
貸:應付利息 1000×5%+2000×10%=250
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2000×8%×9/12=120
借:銀行存款 96.5
貸:財務費用 96.5
2008年一般借款資本化率=[(1100-43.43-18.30)×3%+(2300-40.28)×5%×3/12+(2300-40.28-47.01)×5%×9/12+2000×10%]/[(1100-43.43)+(2300-40.28)+2000]=6.45%
2008年資本化期間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shù)=2500×3/12+1000×3/12=875
資本化利息支出=875×6.45%=56.44
閑置資金投資收益=(5000-1000-1500-1000)×0.3%×3=13.5,第一筆債券攤銷的利息調整=1000×5%-(1100-43.43-18.30)×3%=18.85;第二筆債券攤銷的利息調整=[2000×8%-(2300-40.28)×5%]×3/12+[2000×8%-(2300-40.28-47.01)×5%]×9/12=48.77
借:在建工程 56.44
財務費用 285.94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8.85+48.77=67.62
貸:應付利息 1000×5%+2000×8%×3/12+2000×10%=290
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2000×8%×9/12=120
借:銀行存款 13.5
貸:財務費用 13.5
發(fā)行債券作為一般借款的,其實關鍵的難點在于資本化率的計算上,在資本化率的分子中計算的利息實際上是債券產生的實際利息費用,而不是根據(jù)票面利率計算的票面利息。
在一般的計算中資本化率的計算給出的都是票面利息+/-折價溢價的攤銷,實際上直接用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計算出實際利息費用就可以了,然后分母中還是實際上籌集到的資金。當然這里還會涉及到輔助費用的處理,對于債券來說初始費用已經(jīng)計入了債券的初始確認金額中,輔助費用隨著折溢價的攤銷而資本化,所以輔助費用不需要專門考慮如何資本化的問題。
2.處理概述
發(fā)行債券作為一般借款處理,突出的難點在資本化率的計算上。資本化率的分子中的利息支出就是實際上支出的利息,對債券來說就是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實際利息費用,這個用攤余成本計算就可以了;
在分母中反應的是加權平均資本支出,也就是實際借入的款項的加權支出,對于債券來說要看實際上融資到的資金收入,這里說的實際上融資到的資金是發(fā)行收入扣除另行支付的發(fā)行費用,這是在計算資本化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的,其實這個款項也就是攤余成本。
3.資本化會計處理
例題4、正保公司為建造一項固定資產在07年初借入一筆一般般借款1000萬,利率10%,期限兩年;另發(fā)行一筆債券作為一般借款,面值1200萬,票面利率10%,發(fā)行費用100萬,實際利率假設為12%,工程支出如例題3。
解析:涉及兩筆一般計算,計算資本化率=(1000×10%+1100×12%)/(1000+1100)=11%
借:銀行存款 110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00
貸:應付債券-面值 1200
資本化利息支出=800×11%×8/12=58.7,當年實際利息費用=1000×10%+1100×12%=232,應付利息=1000×10%+1200×10%=220:
借:在建工程 58.7
財務費用 232-58.7=173.3
貸:應付利息 22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2
4.經(jīng)典例題
正保公司于2007年4月1日開始構建購建固定資產,占用了三筆一般借款,兩筆為正保公司發(fā)行的債券,第三筆為正保公司計入的銀行存款。
第一筆債券是正保公司在07年1月1日發(fā)行的,面值為1000萬元,3年期,票面利率為5%,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付息日為每年1月1日;實際收到發(fā)行價款1100萬元,并另外支付發(fā)行費用43.43萬,實際利率為3%。
第二筆債券是正保公司在07年4月1日發(fā)行的,面值為2000萬元,5年期,票面利率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付息日為每年1月1日;實際收到發(fā)行價款2300萬元,并另外支付發(fā)行費用40.28萬,實際利率為5%。
第三筆銀行存款是正保公司在07年1月1日借入的款項,金額為2000萬,利率為10%,每年年初支付利息。
2007年4月1日支出工程進度款1000萬元,閑置資金用于投資月收益率為0.3%,2007年10月1日支出工程款1500萬;2008年1月1日支付工程款1000萬元;3月31日在建工程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支出工程尾款200萬元。要求計算07年和08年一般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和相關的會計分錄。
答案解析:
2007年一般借款資本化率=[(1100-43.43)×3%+(2300-40.28)×5%×9/12+2000×10%]/[(1100-43.43)+(2300-40.28)×9/12+2000]=6.66%
2007年資本化期間是從4月1日到年底,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shù)=1000×9/12+1500×3/12=1125
資本化利息支出=1125×6.66%=74.92
閑置資金投資收益=(5000-1000)×0.3%×6+(5000-1000-1500)×0.3%×3=96.5,第一筆債券攤銷的利息調整=1000×5%-(1100-43.43)×3%=18.30;第二筆債券攤銷的利息調整=[2000×8%-(2300-40.28)×5%]×9/12=35.26
與在建工程有關的分錄:
借:在建工程 74.92
財務費用 241.52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8.30+35.26=53.56
貸:應付利息 1000×5%+2000×10%=250
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2000×8%×9/12=120
借:銀行存款 96.5
貸:財務費用 96.5
2008年一般借款資本化率=[(1100-43.43-18.30)×3%+(2300-40.28)×5%×3/12+(2300-40.28-47.01)×5%×9/12+2000×10%]/[(1100-43.43)+(2300-40.28)+2000]=6.45%
2008年資本化期間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shù)=2500×3/12+1000×3/12=875
資本化利息支出=875×6.45%=56.44
閑置資金投資收益=(5000-1000-1500-1000)×0.3%×3=13.5,第一筆債券攤銷的利息調整=1000×5%-(1100-43.43-18.30)×3%=18.85;第二筆債券攤銷的利息調整=[2000×8%-(2300-40.28)×5%]×3/12+[2000×8%-(2300-40.28-47.01)×5%]×9/12=48.77
借:在建工程 56.44
財務費用 285.94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8.85+48.77=67.62
貸:應付利息 1000×5%+2000×8%×3/12+2000×10%=290
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2000×8%×9/12=120
借:銀行存款 13.5
貸:財務費用 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