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產業(yè)資本循環(huán)的第一階段( ?。?BR> A.貨幣資本轉化為商品資本 B.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
C.生產資本轉化為商品資本 D.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
12.加快資本周轉速度可以減少固定資本的( ?。?BR> A.有形磨損 B.無形磨損
C.人為損耗 D.自然力作用造成的損耗
13.生產相對過剩是( ?。?BR> A.社會化大生產的一般規(guī)律 B.經濟增長與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C.市場經濟的一般規(guī)律 D.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
14.在 中,屬于兩大部類相互交換的是( )
A.Ⅰ(1000v+1000m)與Ⅱ(500v+500m)
B.Ⅰ4000c與Ⅱ2000c
C.Ⅰ(1000v+1000m)與Ⅱ2000c
D.Ⅰ4000c與Ⅱ(500v+500m)
15.資本主義企業(yè)生產的商品價值是由( ?。?BR> A.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構成
B.預付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構成
C.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和剩余價值構成
D.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構成
16.平均利潤率是社會全部剩余價值和( ?。?BR> A.全部預付可變資本的比率 B.全部預付不變資本的比率
C.社會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 D.全部實際使用的可變資本的比率
17.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以后( )
A.所有的資本家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潤
B.所有的資本家都只能得到超額利潤
C.資本家只能獲得平均利潤,不可能獲得超額利潤
D.資本家既能獲得平均利潤,也可能獲得超額利潤
18.在影響利息率的其他條件既定時,利息率與平均利潤率( ?。?BR> A.在相同方向上發(fā)生變化 B.在相反方向上發(fā)生變化
C.兩者的變化無相關性 D.兩者成反比例變化
19.銀行利潤由( )
A.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的差額構成 B.銀行職工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構成
C.銀行借入資本帶來的收入構成 D.銀行資本帶來的收入構成
20.股票價格( ?。?BR> A.是股票價值的貨幣表現(xiàn)
B.與股票票面額完全一致
C.與股息成正比變化,與存款利息率成反比變化
D.與股息成反比變化,與存款利息率成正比變化
C.生產資本轉化為商品資本 D.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
12.加快資本周轉速度可以減少固定資本的( ?。?BR> A.有形磨損 B.無形磨損
C.人為損耗 D.自然力作用造成的損耗
13.生產相對過剩是( ?。?BR> A.社會化大生產的一般規(guī)律 B.經濟增長與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C.市場經濟的一般規(guī)律 D.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
14.在 中,屬于兩大部類相互交換的是( )
A.Ⅰ(1000v+1000m)與Ⅱ(500v+500m)
B.Ⅰ4000c與Ⅱ2000c
C.Ⅰ(1000v+1000m)與Ⅱ2000c
D.Ⅰ4000c與Ⅱ(500v+500m)
15.資本主義企業(yè)生產的商品價值是由( ?。?BR> A.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構成
B.預付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構成
C.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和剩余價值構成
D.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構成
16.平均利潤率是社會全部剩余價值和( ?。?BR> A.全部預付可變資本的比率 B.全部預付不變資本的比率
C.社會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 D.全部實際使用的可變資本的比率
17.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以后( )
A.所有的資本家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潤
B.所有的資本家都只能得到超額利潤
C.資本家只能獲得平均利潤,不可能獲得超額利潤
D.資本家既能獲得平均利潤,也可能獲得超額利潤
18.在影響利息率的其他條件既定時,利息率與平均利潤率( ?。?BR> A.在相同方向上發(fā)生變化 B.在相反方向上發(fā)生變化
C.兩者的變化無相關性 D.兩者成反比例變化
19.銀行利潤由( )
A.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的差額構成 B.銀行職工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構成
C.銀行借入資本帶來的收入構成 D.銀行資本帶來的收入構成
20.股票價格( ?。?BR> A.是股票價值的貨幣表現(xiàn)
B.與股票票面額完全一致
C.與股息成正比變化,與存款利息率成反比變化
D.與股息成反比變化,與存款利息率成正比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