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S0/X0(初始底物濃度與初始微生物濃度之比),微生物間歇培養(yǎng)可分為底物限制和底物充裕。微生物在低S0/X0(<2~4)的生長速率,大于其在高S0/X0的生長速率,而底物過剩會引起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的解偶聯(lián),從而導致能量溢出(Energy spilling)。根據(jù)上述解偶聯(lián)現(xiàn)象,Liu等建立了在微生物間歇培養(yǎng)和底物充裕條件下的能量解偶聯(lián)系數(shù)模型和微生物觀察增長系數(shù)模型,為活性污泥法采用解偶聯(lián)方式減少污泥產量提供了理論依據(jù)[11、12],但有待實踐的驗證??荚嚧蟓h(huán)境影響評價師
表1比較了不同方法的污泥減量情況。從表1可知,這些污泥減量技術的污泥產率均大大低于常規(guī)活性污泥法的污泥產率;從污泥減量比例來看,臭氧的效果。 表1不同污泥減量技術的污泥產率比較
方法 污泥產率(kgSS/kgCOD) 污泥減量比例(%)
常規(guī)活性污泥 0.6~1.0*
MBR 0.22~0.53*
MBR 0.10
MBR 0.17 60
MBR 20~30
高溫好氧消化(60℃) 0.05~0.13 52
中溫好氧消化(20℃) 50
臭氧 100
臭氧 40~60
原生動物 12~43
后生動物 0.15
原生動物+后生動物 60~80
兩段生物 0.01~0.23 44
OSA 0.13~0.29
解偶聯(lián)劑 50
解偶聯(lián)磷酸化作用 12
能量維持 12~44
注:*的數(shù)值單位是kgMLSS/kgBOD5。
表1比較了不同方法的污泥減量情況。從表1可知,這些污泥減量技術的污泥產率均大大低于常規(guī)活性污泥法的污泥產率;從污泥減量比例來看,臭氧的效果。 表1不同污泥減量技術的污泥產率比較
方法 污泥產率(kgSS/kgCOD) 污泥減量比例(%)
常規(guī)活性污泥 0.6~1.0*
MBR 0.22~0.53*
MBR 0.10
MBR 0.17 60
MBR 20~30
高溫好氧消化(60℃) 0.05~0.13 52
中溫好氧消化(20℃) 50
臭氧 100
臭氧 40~60
原生動物 12~43
后生動物 0.15
原生動物+后生動物 60~80
兩段生物 0.01~0.23 44
OSA 0.13~0.29
解偶聯(lián)劑 50
解偶聯(lián)磷酸化作用 12
能量維持 12~44
注:*的數(shù)值單位是kgMLSS/kgBO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