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發(fā)出存貨的成本,期初庫存硬盤數量為50件,單價為1000元:本月購入硬盤100件,單價1050元;本月領用硬盤100件,其領用總成本為( ?。?BR> A102500元
B100000元
C105000元
D100500元
答案:A
解析:總成本=50×1000+50×1050=102500
2、下面( )計價方法在物價持續(xù)上漲時,期末存貨價值
A先進先出法
B個別計價法
C移動平均法
D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答案:A
3.某企業(yè)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為80萬元,成本差異為超支20萬元。當月購入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110萬元,計劃成本為12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0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為( ?。┤f元。
A.超支5
B.節(jié)約5
C.超支15
D.節(jié)約15
答案:A
解析:[20+(110-120)]/(80+120)×100=5(超支)
4、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不能在“材料采購”賬戶借方登記的是( ?。?。
A、購入存貨的貨款
B、購入存貨的采購費用
C、入庫存貨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
D、入庫存貨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
答案:D
5、采用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計算公式中的分子是( )。
A、月初結存該種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購入該種存貨的實際成本
B、月初結存該種存貨的計劃成本+本月購入該種存貨的計劃成本
C、原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批購入存貨的實際成本
D、原結存存貨的計劃成本+本批購入存貨的計劃成本
答案:A
6.下列不能計入存貨采購成本的是( ?。?BR> A.裝卸費B.保險費C.入庫前的整理挑選費D.采購機構的經費
答案:D
7.企業(yè)的存貨按計劃成本核算,期初甲種原材料庫存數量為50噸,其計劃成本為200元/噸,“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的借方余額為100元,本月以210元/噸購入甲種原材料50噸,則本期甲種原材料成本差異率為(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100+(210-200)×50】/(200*50+200*50)
=3%
8.企業(yè)購入原材料、買價2000元,增值稅(進項稅)為340元,發(fā)生運雜費230元,入庫后發(fā)生整理挑選費90元。該批材料的實際成本為( ?。?BR> A2660元
B2570元
C2320元
D2230元
答案:C
解析:企業(yè)沒有特殊說明應該指工業(yè)企業(yè)一般納稅人,其購進材料實際成本=買價+雜費
=2000+230+90=2320|考試大收集整理 多選題
1.應當在"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借方核算的是( )
A.入庫材料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額
B.入庫材料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額
C.月末分配轉出的發(fā)出材料負擔的超支差
D.月末分配轉出的發(fā)出材料負擔的節(jié)約差
答案:AD
2、商品流轉企業(yè)商品采購成本應當包括()
A、運輸費
B、計入商品成本的稅金
C、商品進價
D、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答案:ABCD
3、發(fā)出存貨按先進先出法計價,其特點是( ?。?。
A、發(fā)出存貨的成本比較接近于其重要置成本
B、物價上漲時,避免虛增利潤
C、發(fā)出存貨的成本與其重置成本差額較大
D、期末結存數額比較接近實際
答案:CD
4.對月末仍未付款的收料業(yè)務,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
A.月末在材料明細賬中記入收入材料的暫估金額。
B.下月初將暫估金額用紅字沖回
C.實際付款時再將收入材料的實際金額入賬
D.月末不能入賬,待實際收到時入賬
答案:ABC
判斷題
1、對于材料已收到,但月末結算憑證仍然未到的業(yè)務,不能記入“原材料”賬戶核算。( ?。?BR> 答案:×
2.盤虧的庫存,其購入時的增值稅額,不再作為增值稅的扣除稅額,應將其轉出與盤虧的存貨一并處理( ?。?BR> 答案:√
3.一般情況下,商品流體企業(yè)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fā)生的運輸費用等進貨費用,應當計入存貨采購成本( ?。?BR> 答案:√|
B100000元
C105000元
D100500元
答案:A
解析:總成本=50×1000+50×1050=102500
2、下面( )計價方法在物價持續(xù)上漲時,期末存貨價值
A先進先出法
B個別計價法
C移動平均法
D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答案:A
3.某企業(yè)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為80萬元,成本差異為超支20萬元。當月購入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110萬元,計劃成本為12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0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為( ?。┤f元。
A.超支5
B.節(jié)約5
C.超支15
D.節(jié)約15
答案:A
解析:[20+(110-120)]/(80+120)×100=5(超支)
4、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不能在“材料采購”賬戶借方登記的是( ?。?。
A、購入存貨的貨款
B、購入存貨的采購費用
C、入庫存貨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
D、入庫存貨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
答案:D
5、采用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計算公式中的分子是( )。
A、月初結存該種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購入該種存貨的實際成本
B、月初結存該種存貨的計劃成本+本月購入該種存貨的計劃成本
C、原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批購入存貨的實際成本
D、原結存存貨的計劃成本+本批購入存貨的計劃成本
答案:A
6.下列不能計入存貨采購成本的是( ?。?BR> A.裝卸費B.保險費C.入庫前的整理挑選費D.采購機構的經費
答案:D
7.企業(yè)的存貨按計劃成本核算,期初甲種原材料庫存數量為50噸,其計劃成本為200元/噸,“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的借方余額為100元,本月以210元/噸購入甲種原材料50噸,則本期甲種原材料成本差異率為(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100+(210-200)×50】/(200*50+200*50)
=3%
8.企業(yè)購入原材料、買價2000元,增值稅(進項稅)為340元,發(fā)生運雜費230元,入庫后發(fā)生整理挑選費90元。該批材料的實際成本為( ?。?BR> A2660元
B2570元
C2320元
D2230元
答案:C
解析:企業(yè)沒有特殊說明應該指工業(yè)企業(yè)一般納稅人,其購進材料實際成本=買價+雜費
=2000+230+90=2320|考試大收集整理 多選題
1.應當在"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借方核算的是( )
A.入庫材料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額
B.入庫材料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額
C.月末分配轉出的發(fā)出材料負擔的超支差
D.月末分配轉出的發(fā)出材料負擔的節(jié)約差
答案:AD
2、商品流轉企業(yè)商品采購成本應當包括()
A、運輸費
B、計入商品成本的稅金
C、商品進價
D、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答案:ABCD
3、發(fā)出存貨按先進先出法計價,其特點是( ?。?。
A、發(fā)出存貨的成本比較接近于其重要置成本
B、物價上漲時,避免虛增利潤
C、發(fā)出存貨的成本與其重置成本差額較大
D、期末結存數額比較接近實際
答案:CD
4.對月末仍未付款的收料業(yè)務,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
A.月末在材料明細賬中記入收入材料的暫估金額。
B.下月初將暫估金額用紅字沖回
C.實際付款時再將收入材料的實際金額入賬
D.月末不能入賬,待實際收到時入賬
答案:ABC
判斷題
1、對于材料已收到,但月末結算憑證仍然未到的業(yè)務,不能記入“原材料”賬戶核算。( ?。?BR> 答案:×
2.盤虧的庫存,其購入時的增值稅額,不再作為增值稅的扣除稅額,應將其轉出與盤虧的存貨一并處理( ?。?BR> 答案:√
3.一般情況下,商品流體企業(yè)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fā)生的運輸費用等進貨費用,應當計入存貨采購成本( ?。?BR>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