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人:中國公證協會秘書長江曉亮
公證制度是一項重要的預防性法律制度,具有服務、證明、溝通、監(jiān)督等方面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障民商事活動的交易安
全,預防矛盾糾紛的發(fā)生,促進經濟活動有序進行?!豆C法》的內容貫穿了公證工作“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了便民原則,為公眾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了立法支持。
熱點1:遺囑公證
[案例]許老太去世后,她的三個兒子均拿出一份遺囑,說老太太的遺產應該由自己繼承。原來,老太太最初住在老三家,立遺囑指定老三繼承遺產,誰知老三得到遺囑后借口要蓋新房,把老太太攆了出去。于是老太太又寫了份遺囑,要老二繼承她的遺產。但老大說,他倆的遺囑都是假的,真的遺囑在他手里。老太太被老三攆出去后,住在女兒家,臨終前作了一份公證遺囑,將遺產都交給女兒繼承。許老太的遺產究竟該由誰來繼承呢?
[法規(guī)]《公證法》第十一條將遺囑公證規(guī)定為公證機構的一項公證業(yè)務;《繼承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解讀]立遺囑人辦理遺囑公證,可以增強遺囑的證據效力和公信力。根據《繼承法》的規(guī)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的效力均低于公證遺囑,從而免去打官司的繁雜法律程序。
熱點2:財產分割類公證
[案例]當前,老年再婚問題日漸增多。王老漢和于大媽在秧歌隊里對上了眼。孩子們支持他們戀愛,卻反對他們結婚。理由很簡單:如果二人結婚,王老漢的財產將被分割,于大媽的孩子作為王老漢的繼子女,享有王老漢財產的繼承權。
[法規(guī)]《公證法》將財產分割明確規(guī)定為公證機構的一項具體業(yè)務。
[解讀]財產分割的形式一般為共有人達成的分割協議,協議當事人可以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財產分割公證,從而維護各方共有人的合法權益?;榍柏敭a公證是財產分割類公證中常見的一種。本案中,王老漢和于大媽可以辦理一份婚前財產公證,明確約定婚前各自財產的數量和范圍,并特別明確兩位老人各自財產的繼承人,這樣就從法律上避免了可能產生的糾紛。
熱點3:保全證據公證
[案例]我國東北地區(qū)某縣曾發(fā)生過一起震驚全國的假種子案件。善良的農民怎么也沒想到他們花高價買來的3萬多公斤種子全是假的。收獲的季節(jié)到了,時令不等人,大田里的玉米不毀,冬小麥就沒法播種,但毀了玉米就等于毀了證據,沒證據就打不了官司,怎么辦?受害農民及時找到公證處,申請保全證據公證,公證員通過測量、拍照、錄像等手段將玉米的生長狀況記錄下來,使受害農民很快恢復生產。事后,農戶拿著公證書將種子站告上了法庭,法庭依據這份保全證據公證書審結此案,判決農戶勝訴,并獲得了全部經濟賠償。
[法規(guī)]《公證法》將保全證據作為一類公證事項加以規(guī)定,同時,我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公證證明的除外。
[解讀]保全證據是指公證機構對于日后可能滅失或者難以取得的證據,依法事先加以提取、收存、固定、描述,以保持該證據的真實性和證明力的措施。一般包括對證人證言及當事人陳述的保全公證,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計算機軟件的保全公證及對行為過程的保全公證等。對于公證機構出具的保全證據公證書,人民法院和仲裁機構以及其它機關應當直接作為證據,證明案件的事實,但有相反證據足以*公證書的除外。
熱點4:債權文書公證
[案例]張大山從老劉那兒借了16萬元經商后,寫了字據,約定一年后還,老劉多次催要,張大山就是不還。轉眼7年過去了,還款的事連影子都沒有。老劉怎樣才能要回這筆錢呢?
[法規(guī)]《公證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對經公證的以給付為內容并載明債務人愿意接受強制執(zhí)行承諾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適當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薄睹袷略V訟法》第二百一十八條規(guī)定,“對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債權文書,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zhí)行?!?BR> [解讀]本案中,老劉可與張大山簽訂限期還款協議,并就還款協議辦理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公證。若還款期到張大山還是不還,老劉可向公證處申請出具執(zhí)行證書,并向法院申請執(zhí)行。
公證機構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據規(guī)定對債權文書賦予強制執(zhí)行效力。當債務人不履行或履行不當時,債權人就可持經公證的債權文書向公證處申請出具執(zhí)行證書,然后持執(zhí)行證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無須再經過訴訟或仲裁程序,有利于減少訴訟和仲裁案件,減輕法院和仲裁機構的負擔,可以有效防止債務人在案件受理和訴訟期間轉移財產、逃避債務,從而保證債權的實現。
熱點5:提存公證
[案例]俗話說“麻稈打狼,兩頭害怕”,做買賣的往往都有戒備心理,都怕自己受欺騙,結果生意雖好卻難做成。如甲和乙談成了一筆生意,但在簽訂合同時,卻為見款發(fā)貨還是見貨付款爭執(zhí)不下,甲要求先發(fā)貨后付款,乙則說收不到款不發(fā)貨,兩人都怕上當受騙,互不相讓,致使生意僵持了下來。
[法規(guī)]《公證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可以辦理提存業(yè)務。
[解讀]本案中,甲可將貨款先存到公證處,待乙的貨物到達并驗收合格后,乙可憑借甲出具的同意付款通知書到公證處申請撥付提存款。如果乙的貨到不了,公證處就將貨款退還甲方;如果乙未按合同約定的時間到貨,或已到貨的質量有問題,那么等甲乙就這些問題達成新的協議后,公證處再按新的協議處理。
辦理提存公證能夠讓買賣雙方大膽做生意,不用擔心被對方欺騙。這種提存公證還可以用于購車、購房等很多生產、生活的大事上,以避免矛盾的產生。提存公證具有廣泛的社會需求,辦理公證的費用因事情的大小而不一,總的來說,只需要很少的錢便可以避免較大的風險。
公證制度是一項重要的預防性法律制度,具有服務、證明、溝通、監(jiān)督等方面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障民商事活動的交易安
全,預防矛盾糾紛的發(fā)生,促進經濟活動有序進行?!豆C法》的內容貫穿了公證工作“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了便民原則,為公眾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了立法支持。
熱點1:遺囑公證
[案例]許老太去世后,她的三個兒子均拿出一份遺囑,說老太太的遺產應該由自己繼承。原來,老太太最初住在老三家,立遺囑指定老三繼承遺產,誰知老三得到遺囑后借口要蓋新房,把老太太攆了出去。于是老太太又寫了份遺囑,要老二繼承她的遺產。但老大說,他倆的遺囑都是假的,真的遺囑在他手里。老太太被老三攆出去后,住在女兒家,臨終前作了一份公證遺囑,將遺產都交給女兒繼承。許老太的遺產究竟該由誰來繼承呢?
[法規(guī)]《公證法》第十一條將遺囑公證規(guī)定為公證機構的一項公證業(yè)務;《繼承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解讀]立遺囑人辦理遺囑公證,可以增強遺囑的證據效力和公信力。根據《繼承法》的規(guī)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的效力均低于公證遺囑,從而免去打官司的繁雜法律程序。
熱點2:財產分割類公證
[案例]當前,老年再婚問題日漸增多。王老漢和于大媽在秧歌隊里對上了眼。孩子們支持他們戀愛,卻反對他們結婚。理由很簡單:如果二人結婚,王老漢的財產將被分割,于大媽的孩子作為王老漢的繼子女,享有王老漢財產的繼承權。
[法規(guī)]《公證法》將財產分割明確規(guī)定為公證機構的一項具體業(yè)務。
[解讀]財產分割的形式一般為共有人達成的分割協議,協議當事人可以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財產分割公證,從而維護各方共有人的合法權益?;榍柏敭a公證是財產分割類公證中常見的一種。本案中,王老漢和于大媽可以辦理一份婚前財產公證,明確約定婚前各自財產的數量和范圍,并特別明確兩位老人各自財產的繼承人,這樣就從法律上避免了可能產生的糾紛。
熱點3:保全證據公證
[案例]我國東北地區(qū)某縣曾發(fā)生過一起震驚全國的假種子案件。善良的農民怎么也沒想到他們花高價買來的3萬多公斤種子全是假的。收獲的季節(jié)到了,時令不等人,大田里的玉米不毀,冬小麥就沒法播種,但毀了玉米就等于毀了證據,沒證據就打不了官司,怎么辦?受害農民及時找到公證處,申請保全證據公證,公證員通過測量、拍照、錄像等手段將玉米的生長狀況記錄下來,使受害農民很快恢復生產。事后,農戶拿著公證書將種子站告上了法庭,法庭依據這份保全證據公證書審結此案,判決農戶勝訴,并獲得了全部經濟賠償。
[法規(guī)]《公證法》將保全證據作為一類公證事項加以規(guī)定,同時,我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公證證明的除外。
[解讀]保全證據是指公證機構對于日后可能滅失或者難以取得的證據,依法事先加以提取、收存、固定、描述,以保持該證據的真實性和證明力的措施。一般包括對證人證言及當事人陳述的保全公證,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計算機軟件的保全公證及對行為過程的保全公證等。對于公證機構出具的保全證據公證書,人民法院和仲裁機構以及其它機關應當直接作為證據,證明案件的事實,但有相反證據足以*公證書的除外。
熱點4:債權文書公證
[案例]張大山從老劉那兒借了16萬元經商后,寫了字據,約定一年后還,老劉多次催要,張大山就是不還。轉眼7年過去了,還款的事連影子都沒有。老劉怎樣才能要回這筆錢呢?
[法規(guī)]《公證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對經公證的以給付為內容并載明債務人愿意接受強制執(zhí)行承諾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適當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薄睹袷略V訟法》第二百一十八條規(guī)定,“對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債權文書,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zhí)行?!?BR> [解讀]本案中,老劉可與張大山簽訂限期還款協議,并就還款協議辦理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公證。若還款期到張大山還是不還,老劉可向公證處申請出具執(zhí)行證書,并向法院申請執(zhí)行。
公證機構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據規(guī)定對債權文書賦予強制執(zhí)行效力。當債務人不履行或履行不當時,債權人就可持經公證的債權文書向公證處申請出具執(zhí)行證書,然后持執(zhí)行證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無須再經過訴訟或仲裁程序,有利于減少訴訟和仲裁案件,減輕法院和仲裁機構的負擔,可以有效防止債務人在案件受理和訴訟期間轉移財產、逃避債務,從而保證債權的實現。
熱點5:提存公證
[案例]俗話說“麻稈打狼,兩頭害怕”,做買賣的往往都有戒備心理,都怕自己受欺騙,結果生意雖好卻難做成。如甲和乙談成了一筆生意,但在簽訂合同時,卻為見款發(fā)貨還是見貨付款爭執(zhí)不下,甲要求先發(fā)貨后付款,乙則說收不到款不發(fā)貨,兩人都怕上當受騙,互不相讓,致使生意僵持了下來。
[法規(guī)]《公證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可以辦理提存業(yè)務。
[解讀]本案中,甲可將貨款先存到公證處,待乙的貨物到達并驗收合格后,乙可憑借甲出具的同意付款通知書到公證處申請撥付提存款。如果乙的貨到不了,公證處就將貨款退還甲方;如果乙未按合同約定的時間到貨,或已到貨的質量有問題,那么等甲乙就這些問題達成新的協議后,公證處再按新的協議處理。
辦理提存公證能夠讓買賣雙方大膽做生意,不用擔心被對方欺騙。這種提存公證還可以用于購車、購房等很多生產、生活的大事上,以避免矛盾的產生。提存公證具有廣泛的社會需求,辦理公證的費用因事情的大小而不一,總的來說,只需要很少的錢便可以避免較大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