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哥廷根大學1737年由英國喬治二世,同時也是漢諾威君主的Georg August 建立。哥廷根大學享有極高國際知名度,有4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許多歷史名人在哥廷根學習、工作和生活過,例如以整理收集德國童話的格林兄弟。德意志帝國奠基人和前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曾在這里上小學。在德國,人們熟悉的面孔之一就是哥廷根的數(shù)學家高斯,因為他的頭像被印在十馬克紙幣上。
該大學的化學及數(shù)學等學科一直是走在德國其它大學前列的。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已經(jīng)加入到申請哥廷根大學的行列中來了。去年11月,哥廷根大學外辦還專門成立了“中國學生申請者材料處理辦公室”有專人負責處理中國學生材料。 2月19日,ABCDV記者對哥廷根外辦專門負責中國人事務的Matthias Gerigk先生進行了面對面的采訪。
哥廷根大學外辦位于城市中心地帶的Wilhelmsplatz,走到外辦2樓北的一間屋子前,門上醒目的貼著“V.R.CHINA”幾個字。這里就是Matthias Gerigk 先生的辦公室,里面堆滿了中國申請者的材料。Gerigk先生是個年輕的小伙兒,非常健談,給在哥廷根中國人的印象非常不錯。
以下便是這次采訪紀實:
記者(以下簡稱記):德國大使館在北京成立了 “ 留德審核部 ”,您作為一名德國大學外辦人員,是怎么看得呢?
Matthias Gerigk (以下簡稱G):我認為非常好。在當?shù)鼐涂梢园焉暾垖W生的學術(shù)知識進行檢查,這減輕了外辦的很多工作。這樣做也可以更好的挑選出優(yōu)秀的人才來到德國繼續(xù)學習。
記:據(jù)統(tǒng)計,已經(jīng)有上萬名在德國學習的中國學生。在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有志到德國來學習。您認為到德國上大學的優(yōu)點和缺點各是什么呢?
G:德國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學,也造就過很多學術(shù)權(quán)威。相對與美國及英國等國家,在德國大學學習,開銷是很少的。不收學費也是一個很誘惑的條件。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選課,自主權(quán)很大,但對於自制力較差得學生,這就是個弊端了。
但德國大學的學制很長,對於一些想早點工作的學生不太適合。
記:大家都說,德國人把門關(guān)的越來越小了。您認為,德國是否越來越苛刻的要求中國學生申請的條件了呢?
G:我不這么認為。中國學生還是很容易申請到德國大學學習位子的。
記:大部分的中國申請者,還是身在中國,所以和外辦簡便快捷的聯(lián)系方式就是E-MAIL。您是否會回復每一封申請者的E-MAIL呢?還是部分回復,或用自動回復?
G:對於那些大學網(wǎng)站本身就有的信息,我會把網(wǎng)址回復過去,告訴他們這里可以查詢或下載。 對於比較具體或特殊的問題,我肯定會一一回復。這是外辦的職責。但對於一些不能回答的問題,比如我是否可以拿到通知書,我什么時候可以拿到通知書等,我只會給自動回復。希望大家以后盡量少的寫這樣的E-MAIL,因為所造成的工作量太大了。
記:請您說說,限制性專業(yè)和非限制性專業(yè)對於外國申請者的區(qū)別是什么。
G:如果一個中國申請者,條件符合DAAD對中國人申請德國大學申請的條件,只要是申請是哥廷根大學的非限制性專業(yè),機會很大。而且大學的成績等我們是不會看的。
但是對於限制專業(yè),我們就不可能每個條件符合的人都發(fā)了。我們就會進行篩選,從中挑選優(yōu)秀的。
記:申請者的所有條件里,哪條重要?德語水平?學歷?還是其它?
G:我們處理材料,看得還是綜合因素。不單看某一方面。比如是否是中國重點大學,是否已經(jīng)畢業(yè)等等。
記:中國的重點大學也有好壞之分,您是否也會注意呢?
G:我只看是與不是重點,至於再細的分類,我就不會注重了。
記:如果大學的通知書在郵寄的過程中丟失,或通知書上的名字等信息有錯誤,申請者應該怎么辦?
G:可以給我打電話或發(fā)E-MAIL。只要我的電腦里有他已被錄取的信息,我肯定會給他補一份通知書的。
記:哥廷根大學發(fā)放通知書的時間很晚,離DSH考試的時間很近。比如2003年夏季學期的DSH考試在3月12日,而今天(2月19日) 仍然還有部分的通知書沒有發(fā)放。在中國,申請者必須提前6周去大使館遞交簽證材料,這就導致了很多人夏季學期根本無法按時入學,只能等到冬季學期再過來。您認為是否應該把發(fā)放通知書的時間提前一些呢?
G:這點確實已經(jīng)有很多申請者和我提出來,我們將在冬季學期有所改進。但是,大量的材料,我們處理起來也是很困難的。也希望一個人不要申請?zhí)嗟膶W校,很多拿到通知書的人都改去了其它學校。也就浪費了我們一些時間在里面。
記:有消息說,2004年DAAD將統(tǒng)一來處理外國申請者的材料,將統(tǒng)代替大學外辦,您是否得到此消息?
G:我從來沒聽過此消息。
記:您是否知道,DAF考試何時代替DSH考試?
G:就我從哥廷根大學語言中心得到的消息。在可預見的未來,DSH考試和DAF考試還是并存的。也就是說,這里還沒有取消DSH考試的計劃。
記:很多大學都要求中國3年大專畢業(yè)生不得直接參加DSH考試。哥廷根大學是否也會這樣作?
G:至少2003年夏季學期我們是沒有這樣做的,只要3年畢業(yè)了,就可以直接參加DSH考試。冬季學期的要求應該會有些變化,但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制定出來,所以也不知道會怎樣。
記:您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中國申請者,也許也有一些中國朋友。請您談談您自己對中國學生的看法,中國學生的特點是什么?
G:我覺得,中國學生很友好。而且很多都是為了學習知識而來的。我們是很歡迎這些優(yōu)秀的中國學生到哥廷根大學來讀書的。我覺得中國人長的很象,都是黑頭發(fā),黃皮膚,我有時很難分辨出來(笑) 。
記:謝謝您今天接受我們的采訪,希望您有機會能去中國走走。
G:好的,希望能有機會。
后記:采訪結(jié)束,走出外辦,德國的冬天還在繼續(xù),街上,人們身上裹著厚厚的大衣匆匆走過。希望中國學生留德的春天快點到來。
該大學的化學及數(shù)學等學科一直是走在德國其它大學前列的。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已經(jīng)加入到申請哥廷根大學的行列中來了。去年11月,哥廷根大學外辦還專門成立了“中國學生申請者材料處理辦公室”有專人負責處理中國學生材料。 2月19日,ABCDV記者對哥廷根外辦專門負責中國人事務的Matthias Gerigk先生進行了面對面的采訪。
哥廷根大學外辦位于城市中心地帶的Wilhelmsplatz,走到外辦2樓北的一間屋子前,門上醒目的貼著“V.R.CHINA”幾個字。這里就是Matthias Gerigk 先生的辦公室,里面堆滿了中國申請者的材料。Gerigk先生是個年輕的小伙兒,非常健談,給在哥廷根中國人的印象非常不錯。
以下便是這次采訪紀實:
記者(以下簡稱記):德國大使館在北京成立了 “ 留德審核部 ”,您作為一名德國大學外辦人員,是怎么看得呢?
Matthias Gerigk (以下簡稱G):我認為非常好。在當?shù)鼐涂梢园焉暾垖W生的學術(shù)知識進行檢查,這減輕了外辦的很多工作。這樣做也可以更好的挑選出優(yōu)秀的人才來到德國繼續(xù)學習。
記:據(jù)統(tǒng)計,已經(jīng)有上萬名在德國學習的中國學生。在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有志到德國來學習。您認為到德國上大學的優(yōu)點和缺點各是什么呢?
G:德國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學,也造就過很多學術(shù)權(quán)威。相對與美國及英國等國家,在德國大學學習,開銷是很少的。不收學費也是一個很誘惑的條件。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選課,自主權(quán)很大,但對於自制力較差得學生,這就是個弊端了。
但德國大學的學制很長,對於一些想早點工作的學生不太適合。
記:大家都說,德國人把門關(guān)的越來越小了。您認為,德國是否越來越苛刻的要求中國學生申請的條件了呢?
G:我不這么認為。中國學生還是很容易申請到德國大學學習位子的。
記:大部分的中國申請者,還是身在中國,所以和外辦簡便快捷的聯(lián)系方式就是E-MAIL。您是否會回復每一封申請者的E-MAIL呢?還是部分回復,或用自動回復?
G:對於那些大學網(wǎng)站本身就有的信息,我會把網(wǎng)址回復過去,告訴他們這里可以查詢或下載。 對於比較具體或特殊的問題,我肯定會一一回復。這是外辦的職責。但對於一些不能回答的問題,比如我是否可以拿到通知書,我什么時候可以拿到通知書等,我只會給自動回復。希望大家以后盡量少的寫這樣的E-MAIL,因為所造成的工作量太大了。
記:請您說說,限制性專業(yè)和非限制性專業(yè)對於外國申請者的區(qū)別是什么。
G:如果一個中國申請者,條件符合DAAD對中國人申請德國大學申請的條件,只要是申請是哥廷根大學的非限制性專業(yè),機會很大。而且大學的成績等我們是不會看的。
但是對於限制專業(yè),我們就不可能每個條件符合的人都發(fā)了。我們就會進行篩選,從中挑選優(yōu)秀的。
記:申請者的所有條件里,哪條重要?德語水平?學歷?還是其它?
G:我們處理材料,看得還是綜合因素。不單看某一方面。比如是否是中國重點大學,是否已經(jīng)畢業(yè)等等。
記:中國的重點大學也有好壞之分,您是否也會注意呢?
G:我只看是與不是重點,至於再細的分類,我就不會注重了。
記:如果大學的通知書在郵寄的過程中丟失,或通知書上的名字等信息有錯誤,申請者應該怎么辦?
G:可以給我打電話或發(fā)E-MAIL。只要我的電腦里有他已被錄取的信息,我肯定會給他補一份通知書的。
記:哥廷根大學發(fā)放通知書的時間很晚,離DSH考試的時間很近。比如2003年夏季學期的DSH考試在3月12日,而今天(2月19日) 仍然還有部分的通知書沒有發(fā)放。在中國,申請者必須提前6周去大使館遞交簽證材料,這就導致了很多人夏季學期根本無法按時入學,只能等到冬季學期再過來。您認為是否應該把發(fā)放通知書的時間提前一些呢?
G:這點確實已經(jīng)有很多申請者和我提出來,我們將在冬季學期有所改進。但是,大量的材料,我們處理起來也是很困難的。也希望一個人不要申請?zhí)嗟膶W校,很多拿到通知書的人都改去了其它學校。也就浪費了我們一些時間在里面。
記:有消息說,2004年DAAD將統(tǒng)一來處理外國申請者的材料,將統(tǒng)代替大學外辦,您是否得到此消息?
G:我從來沒聽過此消息。
記:您是否知道,DAF考試何時代替DSH考試?
G:就我從哥廷根大學語言中心得到的消息。在可預見的未來,DSH考試和DAF考試還是并存的。也就是說,這里還沒有取消DSH考試的計劃。
記:很多大學都要求中國3年大專畢業(yè)生不得直接參加DSH考試。哥廷根大學是否也會這樣作?
G:至少2003年夏季學期我們是沒有這樣做的,只要3年畢業(yè)了,就可以直接參加DSH考試。冬季學期的要求應該會有些變化,但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制定出來,所以也不知道會怎樣。
記:您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中國申請者,也許也有一些中國朋友。請您談談您自己對中國學生的看法,中國學生的特點是什么?
G:我覺得,中國學生很友好。而且很多都是為了學習知識而來的。我們是很歡迎這些優(yōu)秀的中國學生到哥廷根大學來讀書的。我覺得中國人長的很象,都是黑頭發(fā),黃皮膚,我有時很難分辨出來(笑) 。
記:謝謝您今天接受我們的采訪,希望您有機會能去中國走走。
G:好的,希望能有機會。
后記:采訪結(jié)束,走出外辦,德國的冬天還在繼續(xù),街上,人們身上裹著厚厚的大衣匆匆走過。希望中國學生留德的春天快點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