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考試報名快要開始了,為了抓緊備考復習的時間,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理咨詢師2020考試備考知識點:行為主義”,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心理咨詢師2020考試備考知識點: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產生的標志是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華生發(fā)表了《從一個行為主義者眼光中所看得心理學》,宣告了行為主義學派的誕生。行為主義有兩個重要的特點:一是反對心理學研究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主張研究可以觀察的事件,即行為;二是反對內省,主張用客觀研究的方法,即實驗的方法。在華生看來,意識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因而無法對他進行客觀的研究。心理學的對象不應該是意識,而應該是可以觀察的事件,即行為。
同時,行為主義把刺激—反應(S—R)作為解釋行為的基本原則。新行為主義者托爾曼曾試圖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引進認知、期望、目的等作為中間變量。但斯金納反對任何形式的內因論,拒絕中間變量,認為強化和改變行為的主要動力是有機體“操作”環(huán)境的效果。赫爾則力圖從方法著手,拋棄“觀察—歸納”法,采用“假設—演繹”法,以便把心理學建成近似于幾何學的演繹科學。
行為主義產生后,在世界各國心理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反響。行為主義極力主張客觀研究方法,使心理學的研究更嚴謹、更加自然科學化了,這對心理學走上客觀研究的道路有積極的作用。然而,由于完全否定了對人的心理意識的研究,以行為和生理反應代替心理現象,把人與動物等同起來,以及分析行為的機械主義觀點,因而限制了心理學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