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占據著高考的半壁江山,為了幫助考生更好的備考高考,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20高考作文素材積累:中國女籃拼出當下中國的士氣”,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高考資訊!
2020高考作文素材積累:中國女籃拼出當下中國的士氣
2020高考作文時評素材篇一
中國女籃拼出當下中國的士氣
2月9日,中國女籃在最后一場比賽中以100比60大勝韓國女籃,以三連勝、小組第一的身份昂首晉級東京奧運會,給陷入低谷的中國籃球點亮一束光,也給正與疫情戰(zhàn)斗的中國球迷,打了一針強心劑。
在全民戰(zhàn)“疫”關鍵時期,不管是逆轉陌生的英國女籃、險勝強大的西班牙女籃,還是最終對戰(zhàn)韓國那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中國女籃正是用一場場比賽的拼搏和勝利,展示了中國人頑強奮進的精神,也大大地鼓舞了國內的抗疫士氣。
“當國家處于逆境、呼喚一種精神時,那比賽就是使命,就是信念,就是一往無前。”這是女籃對陣世界第三、歐洲冠軍西班牙隊前的動員令,她們正是靠這樣堅定的信念取得了最終的勝利。網上流傳著一段視頻,中國女籃在更衣室里的一聲聲“為了誰,祖國”“祖國加油”,呼喚著十四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不懼風雨、不畏險阻,凝聚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最終勝利。
中國女籃的勝利并不是輕松取得,在奮力拼搏的同時她們還時刻保持著冷靜和專注,不管面對著什么樣的局面,她們都不會放松對于勝利、對于擊敗對手的渴望。正如我們想要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最終勝利也絕非易事,同樣需要我們保持更加專注的精神,時刻不能放松、保持警惕,秉持具體具體再具體、嚴格嚴格再嚴格的態(tài)度去對待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
當下,武漢人民已然充分感受到了“一省包一市”、社會各方紛紛捐款捐物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溫情暖意。不畏強敵、不放松,認真對待每一分鐘的女籃精神,也將進一步鼓舞著他們堅定“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念。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今天,中國女籃以一場大勝畫上句點,昂首晉級東京奧運會,明天,中國人民必將取得戰(zhàn)“疫”的最終大勝!
2020高考作文時評素材篇二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折射中日歷史文化紐帶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不少國家向中國伸出援手,既有物質支持,也有精神鼓勵。其中,在日本有關組織、友好城市捐助中國的物資包裝上,印有含意雋永的偈子、詩句,引發(fā)中國網民共鳴。
其中,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支援湖北高校的物資紙箱上印有一句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日本舞鶴市向友好城市大連捐出的物資上也印著一句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要給中國提供10萬套防護服,采訪中她還用紙板展示成語“雪中送炭”。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馬光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源于中日歷的佛教典故,日本相國長屋贈送中國唐代佛教大德上千件袈裟,邊緣都繡著一首偈子:“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边@首偈子記載于《全唐詩》第732卷,詩題為“繡袈裟衣緣”,感動了高僧鑒真。
“歷,佛教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發(fā)揮過重要紐帶作用。鑒真東渡,實際開啟了日本佛教正規(guī)化的路徑。”馬光說,無需中文、日文之間的翻譯,便能感受到字里行間的文化氣息,說明雙方民眾的心靈有著共通點,這種心靈共鳴是自然而然產生的,更暗含著共同面對疫情的努力與期待。
在中日佛教交流上,中國東部省份山東也頗有淵源。山東省東阿縣內,不僅坐落著三國時期文學家、東阿王曹植的墓,還有一處“梵音洞”,據傳曹植聽到的梵樂正是從這個山洞中傳出。
曹植做東阿王時創(chuàng)作了中國最早的漢語梵唄——魚山梵唄,被中國佛教界認作漢語梵唄的鼻祖,日本也將之奉為日本佛樂的源頭。時至今日,日本佛教界仍會來魚山參拜曹植墓,魚山梵唄也成為中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外,“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則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送別詩《送柴侍御》,用來表達雖異地相隔但“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的共情和寬慰;“雪中送炭”則是在他人急需時給予物質、精神幫助,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成語。這些偈子、古詩、成語的走紅,正代表中日兩國有著相似的文化基礎、互通的歷史文化紐帶。
馬光認為,近年來,中日兩國的民間友善力量始終會在對方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斑@種友好交流值得肯定與保護?!?BR> 正如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4日在網上例行記者會上所說,病毒無情人有情,中方注意到了日本人民溫暖人心的舉動,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其他國家人民給予中國的同情、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銘記在心?!耙咔槭且粫r的,友情是長久的?!?BR> 2020高考作文時評素材篇三
疫情下的人類溫情:“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大概在一千三百年前,崇敬佛法的日本長屋王造了千件袈裟,布施給唐朝眾僧。袈裟上繡著四句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BR> 后來,鑒真和尚聽聞此偈,很受觸動,決定東渡日本,弘揚佛法。
這件事記述在《唐大和上東征傳》里,原文是這樣的:
“日本國長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來施此國大德眾僧,其袈裟緣上繡著四句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源怂剂浚\是佛法興隆,有緣之國也。今我同法眾中,誰有應此遠請,向日本國傳法者乎?”
日本長屋王往唐朝運袈裟是否真有其事,尚待考證,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日本往中國運口罩卻真實感動著我們。前兩天,日本漢語水平考試事務所捐贈給湖北20000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物資外包裝的標簽上寫著八個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我們不在同一個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當我們抬頭時,看到的是同一輪明月。
我們不見彼此,但我們心意相通。
一千年前,這心意是佛法的博愛寬廣。一千年后,這心意是人類之間的惺惺相惜。
中國和日本同在漢字文化圈,寥寥幾個漢字就足以傳遞力量。這次日本義援中國的防疫物資,有的包裝箱上還寫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相比“山川風月”的溫暖,這八個字更加激昂滾燙——病毒大軍來襲,人類命運與共,豈曰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共同捍衛(wèi)我們生存的領地!
在中國人辛苦抗“疫”的這些天,世界很多國家和人民都和我們站在一起。當地時間1月23日,伊朗外長在社交媒體上鼓勵中國抗擊疫情,成為全球第一個公開聲援中國的外長,緊隨而來的是伊朗的援助醫(yī)療物資。韓國、英國、法國、土耳其、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匈牙利、白俄羅斯、印尼等多國向中國捐助的防疫物資紛紛運抵中國。2月5日,俄羅斯的硬核支援也到了——伊爾-76軍用運輸機抵達武漢,機上載有包括醫(yī)療設備等在內的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飛機上的5名俄羅斯醫(yī)療防疫專家將同中國專家合作研制疫苗。
同時,鼓勵、肯定的聲音不絕于耳,讓這個街道空曠的鼠年春節(jié),并不寂寥孤單。
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出的力量。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互相依存、休戚以共,必須共同應對風險挑戰(zhàn)。在疫情這個人類的共同大敵面前,誰也不可能獨善其身,若此時趁人之危、落井下石,豈不是和病毒站在一條戰(zhàn)線?盡快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是世界的共同目標,大家團結合作、攜手應對,才是對自己、對全人類命運負責任的表現。
美國科普作家卡爾·齊默的書《病毒星球》有一個新穎說法:早在人類出現之前,病毒就占領了這顆星球,歷經高溫、酷寒或干旱,到現在病毒仍然無處不在,人類生活在一個名副其實的“病毒星球”。但我們想說的是,這座星球,也是人類的星球,人類不會敗給病毒。只要人類站在一起,與子同袍,與子偕行。
病毒無情人有情。疫情是一時的,友情是長久的。朋友送我們“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我們也送朋友一句話: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