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準備的怎么樣啦?小編為你提供了2019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章節(jié)練習題:土方與基礎工程施工技術,快來試試吧,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想知道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網(wǎng)站更新。
2019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章節(jié)練習題:土方與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土方與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練習題】
在軟土地區(qū)基坑開挖深度超過( )時,一般就要用井點降水。
A.3m
B.5m
C.8m
D.10m
【答案】A
【解析】在軟土地區(qū)開挖深度淺時,可邊開挖邊用排水溝和集水井進行集水明排;當基坑開挖深度超過3m,一般就要用井點降水。當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邊環(huán)境安全時,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一較深基坑,基坑所處地區(qū)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標高6m,土滲透系數(shù)為0.1~20.0m/d。此基坑宜選用降水方案為( )。
A.真空輕型井點
B.噴射井點
C.管井井點
D.截水
【答案】B
【解析】噴射井點適于基坑開挖較深、降水深度大于6m、土滲透系數(shù)為0.1~20.0m/d的填土、粉土、黏性土、砂土中使用。
工程基坑開挖采用井點回灌技術的主要目的是( )。
A.避免坑底土體回彈
B.避免坑底出現(xiàn)管涌
C.減少排水設施,降低施工成本
D.防止降水井點對井點周圍建(構(gòu))筑物、地下管線的影響
【答案】D
【解析】基坑開挖,為保證挖掘部位地基土穩(wěn)定,常用井點排水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在降水的同時,由于挖掘部位地下水位的降低,導致其周圍地區(qū)地下水位隨之下降,使土層中因失水而產(chǎn)生壓密,因而經(jīng)常會引起鄰近建(構(gòu))筑物、管線的不均勻沉降或開裂。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的發(fā)生,通常采用設置井點回灌的方法。
【2015年真題】針對滲透系數(shù)較大的土層,適宜采用的降水技術是( )降水。
A.真空井點
B.輕型井點
C.噴射井點
D.管井井點
【答案】D
【解析】管井屬于重力排水范疇,吸程高度受到一定限制,要求滲透系數(shù)較大(1.0~200.0m/d)。
【練習題】
關于土方開挖的順序、方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
B.支撐開槽,先撐后挖,分層開挖
C.開槽支撐,后挖先撐,分層開挖
D.支撐開槽,后挖先撐,分層開挖
【答案】A
【解析】土方開挖原則: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
可以用作填方土料的土料是( )。
A.淤泥
B.淤泥質(zhì)土
C.膨脹土
D.黏性土
【答案】D
【解析】填方土料不能選用淤泥、淤泥質(zhì)土、膨脹土、有機質(zhì)大于8%的土、含水溶性硫酸鹽大于5%的土、含水量不符合壓實要求的黏性土。
防止基坑護坡樁位移和傾斜,下列各項防護措施中不當?shù)氖? )。
A.打樁完畢緊接著開挖基坑
B.打樁完畢停留一段時間
C.預抽地下水
D.均勻、分層地開挖土方
【答案】A
【解析】如果打樁后緊接著開挖基坑,由于開挖時的應力釋放,再加上挖土高差形成一側(cè)卸荷的側(cè)向推力,土體易產(chǎn)生一定的水平位移,使先打設的樁易產(chǎn)生水平位移。軟土地區(qū)施工,這種事故已屢有發(fā)生,值得重視。為此,在群樁基礎樁打設后,宜停留一定時間,并用降水設備預抽地下水,待土中由于打樁積聚的應力有所釋放,孔隙水壓力有所降低,被擾動的土體重新固結(jié)后,再開挖基坑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