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至今保留近2000個漢字,一個修養(yǎng)好的日本人這些漢字應該都認識。近代以后,日本在流行全盤西化的同時,廢除、限制漢字論等主張也爭持不下,但同樣從明治維新時起,日本在大舉引進西學的同時,開始反思本國文字的不足,并且將繁雜的漢字視為落后的原因之一,認為要適應文明社會的需求,必須廢除漢字不可。一時間,日本社會各式各樣的國語改革運動興起,主張假名派、羅馬字派、洋文派等各派系主張爭持不下。雖然其中也有高呼漢字不可廢者,但最終福澤渝吉提出的減少漢字使用說成了折衷方案,他主張將漢字使用個數(shù)限制在3000個以內就足夠了,而這一主張也成了日本日后文字改革的基本路線。為什么日本人不把漢字去掉而用平假名、片假名代替,像韓國人那樣呢?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各位講述一二。
日本少女團體手持漢字宣傳
其實,日本也試過,但最后還是決定保留。而真正讓廢除漢字之爭塵埃落定的還是計算機文字處理系統(tǒng)的普及,使得漢字的錄入儲存大大簡化。世界上最早給漢字附上計算機編碼的也是日本,相比不到2000的《常用漢字表》,1978日本工業(yè)標準協(xié)會公布了6355字的JIS X 0208的漢字編碼標準,之后又不斷追加補充漢字。計算機漢字錄入技術的變革,幾乎清除了"漢字繁瑣論"的最后障礙,當初主張羅馬字化的學者也開始改變立場,放棄早年主張。與此同時,日本人的漢字使用量也迅速增加,推動近30年沒有修改過的《常用漢字表》不得不在2010年再次改版,大幅增加196個字。
由于漢字在日本的長期使用及其深遠影響,即使假名創(chuàng)制以后,日文中仍無法排斥漢字,假借漢字仍與假名混合使用。后代雖有人提出廢除日文中的漢字的主張,但一直遭到日本各界的反對,未能施行。漢字在日文中一直占有較大比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日本政府頒布《當用漢字表》,其字數(shù)為1850個。1981年,日本政府又頒布《常用漢字表》,字數(shù)增至1945個。這說明,假借漢字在日文中仍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日本在漢字字體的開發(fā)上處于領先地位,其字庫數(shù)量七倍于中國。而漢字雖源自中國,卻并沒影響其融入日本文化,除日本設計界對漢字情有獨鐘外,日本普通人對漢字的喜愛追捧也讓近年來日本的漢字產業(yè)持續(xù)興盛。
漢字在當代日本是正式莊重的象征,官方等正式場合多使用漢字,報考大學要求漢字能力掌握。日本歷史上,由于長期使用漢語文,大量的漢語詞匯進入日語,如《角川國語詞典》所收錄的60218個日語詞匯中,據(jù)統(tǒng)計,漢語借詞多達33143個,占詞匯總數(shù)的55%。
日本學者解釋說:“我們比韓國人聰明。你廢掉一個字,不只是廢掉一個字而已,你是摒棄了這個字所承載的文化,丟掉了這個字后面一連串的珠寶。事實證明我們做得對,中華文化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如果因為我們某些人莫名其妙的愛國偏執(zhí)狂而把它拒絕在門外,這是多么大的損失啊!韓國人現(xiàn)在后悔了,可惜已經來不及?!?BR> 現(xiàn)代日語雖然確定了漢字、假名混合書寫的方式,但漢語詞在日語詞匯中的比例接近50%,遠高于其他外來語,也超過了日語固有詞匯比例。而漢字作為正式語言的鄭重形象深入人心,日本要求在官方文書等正式場合原則上使用漢字表記。對普通人來說,漢字也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日本有492所大學和399所高中將漢字能力列為入學評價標準。2011年,日本文部省進行了一項有關漢字意識的調查,其中在"你對日本漢字抱有什么樣的看法?"一問下,72.4的人表示"漢字是書寫日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字",其次有60.1%的人認為"漢字有一目了然的作用,更有助于閱讀",還有52.5%的人認為"雖然有文字處理機,還是應該踏踏實實學好漢字"。
日本人對漢字的熱情帶動漢字產業(yè)的繁盛,漢字考試報名人數(shù)甚至超過英語,與漢字有關的書籍、電視節(jié)目等也廣受歡迎。
日本漢字水平考試十級證書
實際上,日本在漢字字體的開發(fā)上的確處于領先地位,其字庫數(shù)量七倍于中國。而漢字雖源自中國,卻并沒影響其融入日本文化,除日本設計界對漢字情有獨鐘外,日本普通人對漢字的喜愛追捧也讓近年來日本的漢字產業(yè)持續(xù)興盛。漢字自傳入日本以來,已經滲透進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成為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日本電視臺舉辦漢字難字大賽
日本人活用漢字并加以改造的漢語詞還造成漢字的反輸入效果,電話、哲學、社會主義等日語造詞被大陸漢語廣泛吸收。雖然近代以來有關廢除、限制漢字的主張起起伏伏,但最終都無法改變日本人的漢字情結。近年來,日本人對漢字的熱情還帶動了相關漢字產業(yè)的繁盛,漢語水平考試報名人數(shù)甚至超過英語,漢字有關書籍、電視節(jié)目也風行日本。
近年來,日本人對漢字的熱情還帶動了漢字產業(yè)的繁盛。每年年末日本漢字檢定協(xié)會都要公布年度漢字,而其舉辦的日語漢字能力檢定考試的報考人數(shù)也年年增加,2007年參加人數(shù)突破270萬,較2000年增加近一倍,甚至超過當年報考英語技能檢定的人數(shù)。另外,與漢字有關的書籍也持續(xù)暢銷,2009年出版的《看似會讀實則不會讀的易錯漢字》還登上當年暢銷榜首。同期如《六角猜謎》等漢字謎語類電視節(jié)目也以高收視率擠進娛樂節(jié)目排行前三。漢字帶來的經濟效益還可反映在日本漢字字體設計業(yè)上,2012年,相比中國僅有的421款漢字字體,日本漢字字庫多達2973款。
日本京都清水寺每年都會評選年度漢字。
2011年年度漢字“絆”
2012年年度漢字“金”
2013年年度漢字“輪”
2014年年度漢字“稅”
2015年度漢字“安”
日本2016年度漢字“金”,這是“金”字第三次當選年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