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乱码视频,日韩 欧美 国产 动漫 一区,97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1. <legend id="ppnor"></legend>

      2. 
        
        <sup id="ppnor"><input id="ppnor"></input></sup>
        <s id="ppnor"></s>

        美國留學生活知多少

        字號:


            隨著留學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美國留學生人數(shù)也是與日俱增。對于美國留學生們來說,規(guī)劃好自己的美國留學生活,對于自己是否能夠快速順利的融入美國生活是十分重要的。而通過美國留學的師兄師姐的實際經(jīng)驗分享,即將遠行的留學生能夠做出一個更好的留學規(guī)劃。下面就讓我們跟隨出國留學網(wǎng)一起來看看吧。
            1、日用品價格
            我想很多人也許很有興趣,在我看來,美國除了租房子和吃飯館外,其他都便宜。拿日用品來說,一般的東西沃爾瑪都能買到,通常的價格是國內價格(0.5-1.5)倍,通常都是中國制造的,但中國制造也分很多種,有些是中國的牌子,比如很多衣服啦,還有便宜的廚房用品了,這類東西的價格基本是中國市場銷售價格的1-1.5倍(已經(jīng)轉化了匯率),如果那些東西是中國生產(chǎn),但貼的是老外的牌子,比如飛利浦剃須刀,電動牙刷這類的,基本價格就是國內銷售價格的(0.5-1)倍。這兒順便說一句,美國的售后服務非常好,通常超市包括沃爾瑪銷售的,拆過包的90天內都能退,返全款,如果你用某些卡付賬,比如 american express這樣的信用卡買東西,90天內如果損壞或者被偷竊,信用卡公司會賠你全款(比如你買了個液晶電視,然后用榔頭槌破了,信用卡公司照樣賠,他們不管事故責任人是誰)。
            2、食品價格
            美國的食品價格如何呢?從我個人來說,以前是很喜歡自己做菜,但現(xiàn)在懶了,菜籃子也少了,但在美國,食品是極大豐富的,比如拿豬肉來說,現(xiàn)在超市里面比較好的豬肉,目前價格大概是2.19-2.49美元一磅,折合人民幣大概16塊錢1斤吧,牛奶,雞蛋感覺比國內便宜,總之,我的感覺是,食品價格是相對收入是相當少的一部分,如果跟中國市場比,大概是中國市場食品價格的 1.2-1.6倍左右。但是,上飯館可不一樣了,一般一個菜10美金左右(比如宮保雞丁這樣的菜,不是什么海鮮鮑魚之類的),同時點完菜后需要交7%的稅和10-15%的消費,因此,天天上飯館是不上不起的,以至于我每次回國吃飯都要去飯館,畢竟,國內大概100多塊人民幣就可以2個人點3-4個菜了(當然是說那種中低檔的飯館)
            3、房價
            美國的房子市場怎么樣?現(xiàn)在中國的房地產(chǎn)是個很熱門的話題,于是我也順帶說下美國的。其實美國的房地產(chǎn)在我看來是算很合理的,我不喜歡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拿南京和我所在的城市比較,因為這2者所在的地位相似,在我這兒,算是鬧市區(qū),在學校周圍,商場什么也還算豐富的,一個1500英尺上下2層的房子,大概是22萬美金,這種房子有個院子,面積大概是國內的150平方米吧,最近美國的次貸危機讓房價每年都還在下降,不過好房子基本也不怎么降。22萬美金對夫妻都工作的人來說,比如按照我上面的標準,最低8萬美金的收入,同時交掉25%左右的社保和稅(在美國,如果你交了10年的社保,退休后有退休金可以從 go-vern-ment 發(fā)),大概有5萬左右的純收入,支出大概1萬美金左右,一年有4萬的結余,意味著,夫妻2人畢業(yè)1年后,就可以按揭買這樣一套房子。而我所說的房子,地段其實還算好的,地段差的還要便宜。
            4、生活幸福感
            其實這么看起來,美國的生活似乎很好,因為相對中國來說,收入高,物價低,各種保障也很好,如果僅從物質上說,是的,的確是這樣,對于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是的,美國更適合過一個老百姓的生活,如果你沒有有錢的父親或者當官的親戚們,是的。但是,實際上,這些呆在海外的人的幸福感并不強,人的幸福很多時于候取決于2方面,1是物質層面的,2是精神層面的。在美國,從物質層面上我們可以得到一定的滿足,包括我可以畢業(yè)以后就買一輛寶馬的Mini cooper(2.1萬美金的新車),我可以隨便的買名牌化妝品送我想送的人,我可以買很多電器做玩具,但是,這些未必都能讓人滿足,人總是奇怪的動物,一個不會滿足的動物。你也許可以比國內同齡的普通人過的相對大方點的生活,但你卻失去了親情溝通的機會,失去了一大批從小一起玩耍的朋友,這個時候,你會知道,金錢,是很蒼白無力的,它甚至買不回你跟一群好朋友在一個愜意的午后,在茶館喝茶的機會。
            5、工作
            現(xiàn)在說下美國的工作情況吧,我個人對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工作情況比較熟悉。在中國工作,大家應該都比較了解。但是工作與工作的區(qū)別是很大的,以挨踢 (IT)行業(yè)來說,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一般出路就是做項目經(jīng)理或者做市場,通常做到這個位置薪水也就30萬人民幣左右,普通的勞動者大概12-15萬左右吧,這些薪資水平都是我在北京的同學和我一些朋友的數(shù)據(jù),勞動強度很大,打個比方說 GOOGLE吧,雖然在GOOGLE和微軟大概也有25萬人民幣左右的收入(全年),但我知道都非常累,我曾經(jīng)跟一個本科后來去google的同學通個電話,他那時被google派到美國總部做項目,很忙很累,工資水平卻沒什么加,跟美國總部的人是沒法比的,在google,工資基本是10萬美金+期權 (普通勞動者),微軟也是,通常干到晚上8點是非常常有的,工資大概20萬吧,聽說現(xiàn)在有加到25萬,未證實,這些錢都不是那么好賺的,都是辛苦錢,這么累,女朋友也難找。不過頂著這2家大公司的光環(huán),以后出去開個小公司或者去其他公司做個技術總監(jiān)什么的,也比較好忽悠人,這些都是潛在價值。
            現(xiàn)在說到美國了,當然,數(shù)據(jù)只限于我認識到一些朋友,這些都是合法移民,至于非法移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辛酸的故事。但對于我上述所說的留學生然后找到工作的為例,一般辛苦的工作就是去小公司朝九晚五的工作。公司會給你2種選擇 8:00-5:00 或者 9:00-6:00,中間有1小時午飯時間,至于工作內容,其實是蠻輕松的,大多數(shù)時候就是敲敲電腦上上網(wǎng),公司不鼓勵加班,除非個別時候特別緊急需要晚上稍微開個工,但這種事件的幾率很小,你多做事也沒加班工資拿,所以一到點大家就回家,雙休日周末。
            我在學校工作,工作相對那些在工業(yè)界工作的就輕松些,我在這兒最大問題就是假期太多,學校假期尤其多,假期一多,又不知道干嘛,就會很無聊。圣誕還要放1 個禮拜(當然,外面的公司可能沒這樣的),我數(shù)了下,正規(guī)的假日(比如中秋之類性質的)大概有12個,比如圣誕到新年算2個假日,但是放假會放一個禮拜,這么算下來,正規(guī)的假期大概是16個左右,外面工作的小公司大概沒這么多,10個左右差不多。同時還有20天的年假以及sick leave,年假就是說你隨便休,這個假通常是用來回國的,因為這20天加上這期間的雙休日,剛好湊滿大概1個月多點。美國人工作壓力不是很大(我說的是相同行業(yè),去華爾街壓力還是很大的),工作一般都是開車上班,這兒的高速公路很發(fā)達,沒有車是完全不行的,窮人也有車,就是那種二手車,大概2000多美金可以買個還一般般的美國二手車。工作的一般會買個新車,首付4000美金,然后以后每個月還幾百塊。美國人不會省錢,人家說美國人的銀行賬戶大概只有1 個月的工資,似乎是真的,他們喜歡刷信用卡,跟中國人的消費習慣真的不同。你要是娶個老外,離婚是難免的,因為你將忍受再也吃不到家人做菜的樂趣,也將忍受銀行里面沒存款的境地。
            6、就業(yè)前景
            前面講了美國的工作待遇方面的情況,現(xiàn)在講下就業(yè)市場。這么說吧,我認識到中國留學生中,還沒有出現(xiàn)一例因為畢業(yè)找不到工作而回國的,當然,我認識的這些留學生主要是拿到碩士或者博士學位的,主要是理工科的學生。在美國就業(yè),如果在工業(yè)界工作,名牌大學和普通大學的區(qū)別很小,打個比方,MIT畢業(yè)和一個美國排名200名左右學校畢業(yè)的,同樣的理工科專業(yè),技術也都差不多,年薪差1-2萬美金撐死了。
            之所以這么說,是我也認識很多并不算很好的大學的朋友,剛畢業(yè)也能進微軟,思科之類的企業(yè)。名牌大學的牌子主要體現(xiàn)在美國做教授的職位上,基本來說,你如果不是美國前50名的大學的博士學位,你就失去了進入學術界做教授的機會。美國人很看重工作經(jīng)驗,相關工作經(jīng)驗能大大加分,這也是美國推崇實用主義精神。在美國,文科類的專業(yè)還是很難找工作,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我有個朋友,讀得是美國前10名的文學院,畢業(yè)找不到工作,后來做老公的陪讀(F2),好不容易轉到一個相關的理工科專業(yè),2個人畢業(yè)后半年就按揭買了房子。所以來美留學,文科類專業(yè)是蠻辛苦的,一是學的也很累,美國的教育可不比中國,不是那么隨便可以混混的,尤其文科,我曾經(jīng)有個朋友想去讀亞洲研究,結果老板布置一個作業(yè)要做個策劃,她以為最后只要寫一篇 PAPER描述下就行了,哪知道原來這個策劃還要真正可實行的,包括聯(lián)系那些公司,成本運算等等,要求非常具體,讀了1個學期實在堅持不住,又換專業(yè)了。
            有些國內那些有工作經(jīng)驗在公司做中高層的也許想來美國讀個MBA鍍金,如果你只是想鍍金然后回國發(fā)展,是可以這樣考慮,但是美國的MBA也不好找工作,也是蠻沒前途的,如果在美國混的話。總的來說,對于第一代移民,由于你的英文再怎么努力,你都不可能跟美國朋友談論布蘭妮內褲的顏色,因此,你是無法融入他們的圈子和文化的,因此,凡事你想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都是蠻難的。他們開的隱晦的玩笑即使你能聽懂,你也不知道如何回應,這樣的人際網(wǎng)絡怎么能建立?而且美國人也喜歡讀文科,畢竟不如公式那么枯燥,這種情況下,你想就業(yè)還得跟老美競爭,基本競爭不過,競爭過了辦工作身份也會有問題。因此,對于文科生來說,通常都會盡量轉專業(yè),要不就是回國發(fā)展,如果想留美國,通常壓力比理工科學生大很多。不過凡事不能絕對,部分比如供應鏈研究,經(jīng)管方面的,找工作還是有希望的,這就需要整個大背景的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