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乱码视频,日韩 欧美 国产 动漫 一区,97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1. <legend id="ppnor"></legend>

      2. 
        
        <sup id="ppnor"><input id="ppnor"></input></sup>
        <s id="ppnor"></s>

        心理咨詢師級綜合考試試題

        字號:


            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心理咨詢師考試網(wǎng)為您整理“心理咨詢師級綜合考試試題”,考生們都要認(rèn)真?zhèn)淇?016心理咨詢師二級,這樣通過心理咨詢師考試才有希望哦。
            心理咨詢師級綜合考試試題
            師級綜合試卷(50分鐘)
            1、單項選擇題(60題)
            1.某男性心理咨詢員在接待一位女求助者的咨詢過程中,邀請求助者共進晚餐。這位咨詢員( )。
             1.增加了求助者的信任感,是咨詢關(guān)系更有利于咨詢進程。
             2.試圖建立咨詢以外的關(guān)系。
             3.以自己的價值觀作為依據(jù)評判求助者。
             4.為了讓彼此更加了解,咨詢更容易進行。
            2.一名高中生在幾次咨詢之后,對咨詢員萌發(fā)了愛意,并向咨詢員表白,希望與咨詢員作男女朋友。咨詢員感到無法推托,咨詢關(guān)系不能繼續(xù),便將個案轉(zhuǎn)介給其他咨詢員。這位咨詢員這樣做:( )。
             1.增加了求助者的信任感,是咨詢關(guān)系更有利于咨詢進程
             2.是以自己的價值觀作為依據(jù)評判求助者
             3.違反了保密原則
             4.把工作控制在咨詢員的職責(zé)范圍之內(nèi)
            3.一求助者由于其同性戀愛生活,受家庭、周圍人壓力巨大前來向咨詢員求助。咨詢員向求助者明確指出其性取向是錯誤的,并教導(dǎo)他應(yīng)該拋棄原有的想法,過正常人的生活,這樣才能緩解壓力。咨詢員這樣做是:( )。
             1.沒有與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guān)系
             2.犯了移情類職業(yè)錯誤
             3.以自己的價值觀作為依據(jù)評判求助者
             4.對求助者性別的歧視
            4.某一男性求助者因婚外戀問題向咨詢員求助。咨詢過程中,咨詢員告訴來訪者他的行為是錯誤的,他應(yīng)該回到妻子身邊,這樣才能緩解壓力。咨詢員所犯的錯誤是:( )
             1.以自己的價值觀作為依據(jù)評判求助者。
             2.沒有與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guān)系。
             3.移情類職業(yè)錯誤。
             4.性別歧視錯誤。
            5.某咨詢員在接待大學(xué)生求助者時,得知其學(xué)費尚未交清,便資助該學(xué)生500元錢。咨詢員這樣做:( )
             1.增加了求助者的信任感,是咨詢關(guān)系更有利于咨詢進程。
             2.超出了咨詢員的職責(zé)范圍。
             3.不尊重求助者。
             4.強化了正常的咨詢關(guān)系。
            6.咨詢員在咨詢過程中,逐漸把年輕的求助者看作是自己的女兒,疼愛有加。這位咨詢員:(  )
             1.增加了求助者的信任感,是咨詢關(guān)系更有利于咨詢進程。
             2.犯了移情類職業(yè)錯誤。
             3.不尊重求助者。
             4.違反了保密原則。
            7.關(guān)于注意,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1.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
             2.注意可以反映事物和事物的屬性。
             3.注意能使所選擇的對象處于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的中心,并加以維持。
             4.
            8.聽覺的適宜刺激在: ( )。
             1.<20赫茲
             2.>20000赫茲
             3.20~20000赫茲
             4.200~20000赫茲
            9.下面關(guān)于情緒理論正確的一項是:( )
             1.詹姆斯和蘭格的情緒外周理論,強調(diào)情緒與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關(guān)系,強調(diào)植物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在情緒發(fā)生時的作用。
             2.坎農(nóng)認(rèn)為情緒的生理機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間腦。
             3.美國心理學(xué)家沙赫特提出情緒認(rèn)知理論,認(rèn)為情緒的產(chǎn)生是由外界環(huán)境刺激、機體的生理變化和對外界環(huán)境刺激的認(rèn)識過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認(rèn)知過程起決定作用。
             4.湯姆金斯和伊扎德認(rèn)為,情緒是伴隨著其他心理活動產(chǎn)生的一種副現(xiàn)象,不是一種獨立的心理過程。
            10.以下對需要論述錯誤的一項是:( )。
             1.需要是對有機體內(nèi)部不平衡狀態(tài)的反映,表現(xiàn)為有機體對內(nèi)外環(huán)境條件的欲求
             2.需要不一定具有對象
             3.人的需要是不斷發(fā)展的,人的需要永遠(yuǎn)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
             4.需要是推動有機體活動的動力和源泉
            11.斯金納對條件反射進行研究候,提出了( )。
             1.第一信號系統(tǒng)和第二信號系統(tǒng)
             2.反射、反射弧和反饋
             3.操作性條件性反射
             4.動力定型
            12.韋伯定律是指差別閾限和原來刺激強度的比例是一個常數(shù),用公式表示就是ΔI∕I=K。其中ΔI是:( )。
             1.原來的刺激強度
             2.差別閾限
             3.韋伯常數(shù)
             4.絕對閾限
            13.社會認(rèn)知論的主要觀點是( )。
             1.主張“整體大于部分之和”
             2.認(rèn)為人有一種動力傾向
             3.人們總是試圖使其認(rèn)知與其感情相符
             4.強調(diào)個體認(rèn)知過程在行為中的重要性
            14.勒溫的社會行為公式B=f (P,E)中,P代表( )。
             1.行為
             2.個體
             3.個體所處的情境
             4.函數(shù)關(guān)系
            15.( )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刺激,它既有先天遺傳的成分,也有后天習(xí)得的成分。
             1.目光接觸
             2.言語表情
             3.面部表情
             4.身段表情
            16.關(guān)于參與觀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1.觀察者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內(nèi)部”信息,且材料來源可能更加真實
             2.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的互動關(guān)系,可能會有一些負(fù)面的影響
             3.觀察者隱瞞自己的身份,有助于減少被觀察者的緊張感或唐突感
             4.參與觀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觀察者的自我體驗
            17.艾里克森以( )的標(biāo)準(zhǔn)劃分心理發(fā)展階段。
             1.認(rèn)知發(fā)展
             2.生理發(fā)展
             3.人格特征
             4.主導(dǎo)活動
            18.在有一種以上的原因可能起作用的情況下,我們不能輕易的把結(jié)果歸因于某個特殊的原因,這是歸因的:( )。
             1.不變性原則
             2.折扣原則
             3.協(xié)變原則
             4.客觀性原則
            19.( )是遺傳物質(zhì)的最小功能單位。
             1.受精卵
             2.基因
             3.細(xì)胞核
             4.染色體
            20.老年人感知覺呈退行性變化,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
             1.感覺閾限降低,感受性下降。
             2.感覺閾限升高,感受性下降。
             3.“老花眼”是最明顯的視力減退癥狀。
             4.味覺、嗅覺、皮膚覺逐漸遲鈍。
            21.兒童心理學(xué)的創(chuàng)始人是( )。
             1.普萊爾
             2.格塞爾
             3.施太倫
             4.達爾文
            22.屬于精神障礙的疾病是( )。
             1.先天愚型
             2.性別發(fā)育不正常
             3.苯內(nèi)酮尿癥(PKU綜合癥)
             4.抑郁癥
            23.在老年期仍呈上升趨勢的是( )。
             1.流體智力
             2.晶體智力
             3.感知覺
             4.記憶力
            24.皮亞杰將兒童道德判斷的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其中前道德判斷階段的主要特征是:( )
             1.兒童服從道德現(xiàn)實主義。
             2.只注重行為規(guī)則和行為后果,不考慮行為意向和和動機。
             3.這一階段的兒童只是接受行為的結(jié)果,還不能做出道德意義上的判斷。
             4.不盲目服從權(quán)威,既考慮行為結(jié)果又考慮行為動機。
            25.關(guān)于自知力及自知力障礙,說法正確的是( )。
             1.自知力僅是患者對自己心理異常的辨認(rèn)和判斷能力
             2.任何軀體患者對會感到自己患了病,感到痛苦,精神疾病患者也不例外
             3.精神分裂癥在患病期間,不承認(rèn)自己有病,這種情況便是自知力障礙
             4.許多神經(jīng)癥,例如強迫癥對其病態(tài)行為有病感,因此說自知力完整
            26.當(dāng)一個待人接物很熱情的人突然變得很冷漠,我們可以初步判斷他的心理活動出現(xiàn)了異常,這樣判斷是根據(jù)( )。
             1.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tǒng)一原則
             2.心理活動的內(nèi)在一致性原則
             3.人格的相對穩(wěn)定性原則
             4.社會交往一致性原則
            27.患者有做出某種動作的強烈沖動,但不付諸行動,這被稱為:(  ?。?。
             1.強迫動作
             2.強迫意向
             3.意向增強
             4.意向倒錯
            28.患者感到腦子里出現(xiàn)大量內(nèi)容,完全不受自己支配,好像一種外力強加給自己的,這被稱為( ?。?U>
             1.思維奔逸
             2.思維貧乏
             3.思維遲緩
             4.強制性思維
            29.存在-人本主義對心理健康的破壞和被破壞的內(nèi)在機制的觀點是(  ?。?BR>     1.心理健康的破壞,使人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過程中“學(xué)習(xí)”的結(jié)果。
             2.心理健康的破壞,是“潛能”的發(fā)展受到了阻礙。
             3.用錯誤的認(rèn)知模式去評價環(huán)境或評價自我,便會出現(xiàn)偏離,從而產(chǎn)生異常的情緒。
             4.“本我”和“超我”的沖突在自我中被體驗到就是心理健康被破壞的癥狀。
            30.精神分析對心理健康的破壞和被破壞的內(nèi)在機制的觀點是(  ?。?。
             1.心理健康的破壞,使人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過程中“學(xué)習(xí)”的結(jié)果。
             2.心理健康的破壞,是“潛能”的發(fā)展受到了阻礙。
             3.用錯誤的認(rèn)知模式去評價環(huán)境或評價自我,便會出現(xiàn)偏離,從而產(chǎn)生異常的情緒。
             4.“本我”和“超我”的沖突在自我中被體驗到就是心理健康被破壞的癥狀。
            31.SDS分( )評分。
             1.3級
             2.4級
             3.5級
             4.7級
            32.使用TAT測驗時,最重要的是( )。
             1.內(nèi)容的分析
             2.有關(guān)形式分析
             3.癥狀分析
             4.情緒分析
            33.關(guān)于操作測驗的特點,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1.操作測驗適合團體施測,有利于被試者之間的互動。
             2.瑞文推理測驗就是一個典型的操作測驗。
             3.操作測驗不受文化因素限制,因此適用對象更加廣泛。
             4.被試在操作測驗上的成績受教育因素的影響比較大。
            34.對“標(biāo)準(zhǔn)化”概念理解正確的是:( )
             1.同一個測驗,針對不同的被試者測驗的條件也應(yīng)該不同。
             2.標(biāo)準(zhǔn)化的目的是為使不同的被試者所獲得的分?jǐn)?shù)具有可比性。
             3.對理解能力較強的被試者進行測試時,主試者可將指導(dǎo)語進行適當(dāng)簡化,以提高測試效率。
             4.獲取常模時,只要被試數(shù)量足夠大,即可不按隨機分層抽樣的原則挑選被試。
            35.MMPI基本量表中共有14個分量表,其中( )是效度量表。
             1.疑病量表
             2.詐病量表
             3.精神病態(tài)量表
             4.偏執(zhí)量表
            36.對常模的理解,正確的是:( ?。?BR>     1.只要掌握常模資料,就可以對分?jǐn)?shù)做出確切合理的解釋。
             2.常模的功能是給測驗分?jǐn)?shù)提供一個用于比較的標(biāo)準(zhǔn)。
             3.任何測驗都有常模。
             4.一個測驗只能有一個常模。
            37.“人的一切心理活動可以從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間的人格動力關(guān)系中闡明”,這一觀點是精神分析學(xué)說的( )。
             1.動力觀點
             2.分區(qū)觀點
             3.結(jié)構(gòu)觀點
             4.適應(yīng)觀點
            38.下列對于個體心理咨詢特點描述有誤的是( )。
             1.咨詢?nèi)藛T與求助者的交流直接而自然。
             2.比團體咨詢更能讓求助者體驗到歸屬感。
             3.讓求助者有安全感,容易談出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
             4.有助于咨詢?nèi)藛T對求助者進行觀察、了解和診斷。
            39.認(rèn)為人可以自己評價行為,進行自我獎賞或批判,進行自我強化的學(xué)說是( )。
             1.精神分析理論
             2.新社會學(xué)習(xí)理論
             3.機械主義理論
             4.存在-人本主義
            40.大部分心理問題源于( )。
             1.社會對個體不公平的待遇
             2.他人對個體的歪曲性評價
             3.個體與他人間發(fā)生的沖突
             4.個體尚未解決的內(nèi)部沖突
            41.在心理診斷過程中,史料分析法主要用于( )。
             1.與患者本人或其家屬進行會晤
             2.生活史的記錄和資料收集
             3.評估求助者的智力及認(rèn)知水平
             4.觀察求助者現(xiàn)實生活中的行為
            42.出現(xiàn)( )時,表明求助者的實際情況已超出心理紊亂范圍。
             1.心境和情緒方面產(chǎn)生一定波動,但思維嚴(yán)密、人格完整
             2.嚴(yán)重的精神疾患癥狀,如幻聽、妄想等
             3.不甚典型的精神異?,F(xiàn)象,如好幻想等
             4.情緒波動較大、思維邏輯錯誤等現(xiàn)象
            43.以下關(guān)于傾聽的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
             1.咨詢員應(yīng)隨時對求助者的敘述做出總結(jié),盡可能快地得出結(jié)論。
             2.傾聽過程中,咨詢員要以理解的心態(tài)去對待求助者所遇到的困難。
             3.咨詢員在咨詢過程中可以隨意干擾或轉(zhuǎn)移求助者的話題。
             4.在咨詢過程中,咨詢員對來訪者的敘述應(yīng)做出明確的道德性評判。
            44.心理咨詢中,咨詢員需要控制談話方向時,可采取的方法有( )。
             1.重復(fù)求助者的話,并做出解釋,引出新問題。
             2.強行打斷求助者因思維障礙造成的喋喋不休的敘說。
             3.直接建議求助者結(jié)束舊話題,轉(zhuǎn)向討論新話題。
             4.對求助者進行批評和否定,以誘發(fā)其不良情緒的釋放。
            45.在初診接待時,錯誤的做法是( )。
             1.給求助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公開討論求助者的心理測量結(jié)果
             3.盡量放松,避免緊張情緒
             4.不吸煙,不做多余的“下意識”動作
            46.正確使用心理測驗的一項是( )。
             1.將韋氏智力測驗交給求助者,讓其回家完成
             2.翻譯國外量表,并直接使用其常模
             3.根據(jù)求助者在SAS上的高分,給出焦慮癥的診斷
             4.根據(jù)測驗功能,針對其常模團體,對求助者的測試數(shù)據(jù)和結(jié)果進行解釋
            47.把人按其情況劃入咨詢定義的類別里去,這種方法是( )。
             1.浮現(xiàn)綜合法
             2.歸類法
             3.跡象分析法
             4.攝入法
            48.心理咨詢方案應(yīng)( ?。?BR>     1.由咨詢員來制定
             2.由求助者來制定
             3.按照求助者的要求,咨詢員權(quán)衡自己的情況進行制定
             4.由咨詢雙方共同商定
            49.對標(biāo)準(zhǔn)差概念理解錯誤的是( )。
             1.標(biāo)準(zhǔn)差是表示一組數(shù)據(jù)離散程度的指標(biāo)
             2.標(biāo)準(zhǔn)差也稱變異數(shù)、均方,是方差的平方
             3.標(biāo)準(zhǔn)差值越小,說明數(shù)據(jù)的分布越集中
             4.通過標(biāo)準(zhǔn)差可以計算參考值范圍和標(biāo)準(zhǔn)誤
            50.若大腦兩半球有彌漫性損害,其在韋氏智力中的測驗結(jié)果可能是( )。
             1.VIQ < FIQ
             2.VIQ < PIQ
             3.PIQ < FIQ
             4.PIQ < VIQ
            51.根據(jù)多個因素對觀察對象進行分類,并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的一種多因素統(tǒng)計方法被稱作( )。
             1.因素分析
             2.判別分析
             3.回歸分析
             4.聚類分析
            52.16PF適合于具有( )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壯年和老年人。
             1.沒有文化限制
             2.小學(xué)
             3.初中
             4.高中
            53.下列有關(guān)測驗信度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1.計算重測信度時,最適宜的時間間隔是6周到8周
             2.信度系數(shù)可以解釋為總的方差中有多少比例是由真實分?jǐn)?shù)的方差決定的
             3.在計算復(fù)本信度時,應(yīng)有半數(shù)的被試作A本,另一半被試作B本
             4.當(dāng)測驗的信度系數(shù)rxx>0. 60時,即可用該測驗對個人作出評價或預(yù)測
            54.UPI四個測偽題屬于( )。
             1.健康尺度
             2.智力項目
             3.癥狀項目
             4.效度尺度
            55.當(dāng)求助者的價值觀和咨詢員的價值觀相去甚遠(yuǎn)時,咨詢員的正確做法是( )。
             1.自然地表現(xiàn)出不滿、甚至反感
             2.向求助者解釋咨詢員自己的價值觀
             3.可以在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不滿,但表面上必須要接納求助者的觀點
             4.以開放的觀念接納對方的觀點
            56.咨詢員在使用解釋技術(shù)時,應(yīng)( )。
             1.忽略來訪者的實際情況,簡單地拿理論去套實際。
             2.在求助者還沒有心理準(zhǔn)備的時候就進行解釋。
             3.把求助者不同意或者有懷疑的解釋加在他身上。
             4.小心使用有可能觸及對方價值觀和信仰的言辭。
            57.以下關(guān)于咨詢記錄的說法,錯誤的是:( )
             1.咨詢記錄首先要記錄求助者來訪時的特征,如穿著打扮等。
             2.將咨詢過程中的談話盡可能完整的記錄下來,便于討論。
             3.對咨詢中的印象要經(jīng)常總結(jié),這樣可以知道咨詢員自己對來訪者的感受。
             4.記錄在咨詢過程中隨時出現(xiàn)的想法和感受等。
            58.心理咨詢方案應(yīng)( )。
             1.由咨詢員來制定
             2.由求助者來制定
             3.按照求助者的要求,咨詢員權(quán)衡自己的情況進行制定
             4.由咨詢雙方共同商定
            59.一個由非典康復(fù)患者組成的團體,成員在指導(dǎo)者的鼓勵下,交流思想和感受。這樣的團體屬于:( )
             1.支持團體
             2.任務(wù)團體
             3.教育團體
             4.成長團體
            60.心理咨詢中,尊重的含義是:( )
             1.尊重求助者就是要接納求助者的優(yōu)點、長處,排斥其消極、有缺陷的方面。
             2.咨詢員與求助者雖然知識與經(jīng)驗不同,但雙方人格是平等的。
             3.求助者所說、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咨詢員不能有不同的意見。
             4.咨詢員應(yīng)當(dāng)了解求助者所有的個人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