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劇場主題隊會方案應該怎么設計?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整理的夢想劇場主題隊會方案,歡迎閱讀。
【夢想劇場主題隊會方案】
【開發(fā)人員】 王xx 上海十二鄰社區(qū)發(fā)展中心 總干事
蔣xx 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戲劇教育專業(yè) 學生
【所需課時】 16課時 / 每課時40-45分鐘
【適應年級】 4-6年級
【課程簡介】
戲劇是用來表達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的。作為孩子,他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我們的夢想戲劇課程幫助孩子通過想象力的發(fā)揮或者真實生活中的情景再現,展現出生活中的這些喜怒哀樂。本課程是從戲劇基礎元素訓練開始,逐步發(fā)展成完整的作品展示。
【課程目標】
l 初級目標
1. 培養(yǎng)學生自信,敢于在舞臺上展現自己。
2. 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 打開身體,探索肢體、聲音和表情,嘗試各種表演的可能性。
4. 教會學生學會初步欣賞戲劇,讓學生感受戲劇,了解戲劇。
5. 學會并運用表情、肢體及語言來表現自己,或模仿他人。
l 中級目標
1. 培養(yǎng)學生團結,相互協作的能力。
2. 讓學生通過表演、編劇、導演及評論等各種方式,參與整個的戲劇創(chuàng)作的環(huán)節(jié)中。
3. 大方得體,講話聲音洪亮,不懼怕當眾表現。
l 高級目標
1. 能將一部戲劇改編、演成自己的風格。
2. 對于有領導能力的學生,要有意識的對于學生的領導能力進行培養(yǎng)。
3. 課程結束時,學生能將一個小故事編、演成一部簡單的小劇。
【課程基本結構】
1. 課程說明(2-3分鐘):提前簡單闡述本堂課的內容,如涉及一些戲劇方面的基本概念,簡要的介紹;以告知需要學生做的部分為主。
2. 暖場部分(5-8分鐘):以戲劇游戲為主,調整課堂氣氛,將學生帶入戲劇課堂。在教室內無空地的情況下,熱身部分由搬桌子環(huán)節(jié)代替。
3. 主題活動(25分鐘):根據本堂課的注意進行一系列的活動。
4. 展示分享(5-8分鐘):展示本堂課主題活動的內容,老師進行簡單講解;邀請三到五名學生分享本堂課的心得。
5. 下節(jié)預告(2分鐘):告訴學生下節(jié)課的內容,需要學生做的準備,以及布置本堂課的作業(yè)。
【課程框架】
略
附件1:戲劇暖場游戲
當我們處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一些陌生的面孔中,我們會因不熟悉而緊張,為了消除這些緊張情緒,就有必要建立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氣氛。使得每個學員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在夢想戲劇課中借助戲劇游戲來進行。
戲劇暖場游戲,俗稱熱身游戲,可以使得每個學生,在進入課堂前盡可能的做到全身心的放松,盡可能做到注意力集中,不會因一些個人雜念分散注意力,從而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共同滋養(yǎng)、維護戲劇課堂,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自我介紹】
目的:
1. 互相熟悉,增進團隊精神。
2. 輕松愉快中開始夢想戲劇課程。
步驟:
1. 全體學員圍成一個圓圈,間距為一臂之長。每人依次向大家介紹自己,可以是真實的自己,也可以是假設的自己。
2. 比如:“我叫張陽”“我叫l(wèi)adygaga”“我叫藍精靈”等等。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自我介紹。
注意:
1. 在作自我介紹的時候,要做一個肢體語言動作,來輔助自己的名字,加深大家的印象。
2. 提醒小朋友不要對于別人的名字隨便評論,也不要進行自我評價。
【夜市】
戲劇藝術來源于生活,演員作為反映戲劇藝術的主體,必須充分應用自己的感觀,去認識生活、積累生活。
目的:
1. 運用聲音制造夜市氣氛。
2. 掌握在舞臺上講話時的氣息、節(jié)奏。
3. 把握舞臺上講話的空間距離感,
4. 練習呼吸、發(fā)聲。
步驟:
學員們分散在舞臺上推銷產品:叫賣、討價還價,此起彼落……
如:賣羊肉串的;賣皮包的;賣CD光盤的;賣服裝的等等。
突然有人喊了一聲:“警察來了!”全場立即鴉雀無聲,停頓的造型。
注意:
叫賣聲要有遠、有近、有高、有低。
【一個有故事的東西】
想象力是表演藝術的靈魂,而注意力集中是演員素質培養(yǎng)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注意力集中才會在虛構的情境中產生真實的感受,真實的感受才能激發(fā)活躍的想象。學生的想象不是理性的,它應該充滿激情,具有鮮明的形象,它能使看不見的成為看得見的、可感受到的,它能使聽著如臨其境。
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物體上,去真實地想象它的過去、感受它的細節(jié)。
目的:
1. 培養(yǎng)學生想象的邏輯性。
2. 發(fā)展連續(xù)的想象力。
3. 培養(yǎng)注意力集中。
4. 從傾聽中獲取靈感。
步驟:
1. 老師把準備好的一件有特殊意義的東西(如老照片、戒指、匕首、舊書、蠟燭、本子、樹葉、帽子……),讓學生傳遞觀看這個物件,待學生對它有了大概印象后,老師讓最后一個學生根據他對物件感受最深的一點,作為故事的起點開始展開。
2. 老師可隨時指令故事中途停止,把物品交給下一個學生,這個學生邊看物件邊繼續(xù)講述,同時把物件上最吸引自己注意的情節(jié)揉進故事中去……直到老師宣布故事結束。
3.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訓練課程,每個學員自始自終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敏捷,合符邏輯,圍繞主題。
注意:
1. 要始終圍繞物件去構思,不要離題。
2. 故事的發(fā)展要符合邏輯。
3. 要注意故事中人物的連貫。
4. 想象可以天馬星空,但是要注意傾聽前面幾位同學的發(fā)言,要能銜接上。
【回音谷】
說話是我們所具有的一種能力,通過它可以引起另一個距離較遠的人的注意。聲音語調同樣也會隨身體條件和交談對象的不同而變化。要根據覺得的身份和所處的環(huán)境,給自己的聲音增加“色彩”。同時演員在五套上必須具有傾聽的能力,而且要喜歡這種聲音。
目的:
1. 認真傾聽。
2. 調整聲音和距離的關系。
3. 發(fā)覺發(fā)音器官的潛能,提高音域。
步驟:
一個人行徑在山谷里,他開始大聲地、愉快地呼喊:“喂!”其他3個同學分別扮演回音g1“喂!”G2“喂!”G3“喂、喂、喂!”一聲比一聲弱,一聲比一聲遠,一聲比一聲短。
他又再喊:“我要去上學”。
回音G1:“要去上學”。
G2:“上學。”
G3:”學、學、學”。
注意:
1. 模仿要逼真,回音要有山谷的真實感和距離感。
2. 建立對集體的信心,因傷集體的聲音。
3. 在大喊時,不能用身體幫忙,不要踮腳,想象自己的腳像大樹的根,已深深扎入土壤之中,仰頭望著星空,讓聲音從胸腔自然流出。
【自畫像】
生活是驚醒角色構思的基礎,但在角色構思中,演員的主觀因素卻又起到重要作用,它往往決定著一個角色的基調。
目的:
1. 發(fā)覺自信,培養(yǎng)自信心。
2. 認識自我以及了解他人。
步驟:
1. 教員提供紙張和各種筆。
2. 每一個人畫出一張想象中自己的自畫像,需要明確,這里的自畫像不是寫實的自畫像,只是對這一時刻表演者的刻畫。
3. 當自畫像完成后,表演者再在畫卷旁添加上幾個形容詞,用于描繪和強調畫像。
4. 畫好后拿在手里。
5. 老師挑出其中某些學生解說自己的自畫像。
注意:
1. 需要解釋說明,自畫像應該是表演者這一時刻的畫像,而不是他平常的自畫像,這一點很重要。
2. 為了使所有學生能夠盡量輕松并且真誠地回答問題,對于這項訓練而言,集中注意力是相當重要的。
3. 別人回答問題時,應該保持安靜,認真傾聽。
【正常行走】
戲劇情節(jié)是通過人物的行動來展現的,而人物的展現只能通過演員的表演——舞臺行動來再現。戲劇行動,失職有目的的行為活動,而不是指與角色無關的下意識的外在形體動作。
在做表演練習時,從一開始就要建立一個正確的起點,做到有目的的行動,并且賦予行動一定的內心根據。“為什么”,越是明確,越是具體,就越會知道“怎樣去做”。
目的:
1. 尋找到行動的理由“做什么?”
2. 尋找到推動行動的欲求“為什么做?”
3. 尋找生動、具有個性的行動“怎么做?”
步驟:
1. 試一試,在眾目睽睽之下,獨自一人從臺左走到臺右。心里要開始思考:“你是如何走?為什么?”
如:你可能匆匆忙忙走,因為遲到了。
你可能悠閑自得走,因為你在逛公園。
你可能愁容滿面走,因為考試不及格。
2. 再來試一試,幾個人同時按照自己剛才的走路走動。依舊按照自己的想法賦予行動不同的內在情緒和外部節(jié)奏。在進行到中間的時候,教員發(fā)出口令“停!”每個學員立即停止動作,保持一個精致的造型。然后老師再命令“走”,大家根據自己的想象既可以繼續(xù)為完成的動作,也可以改編行進的方向和節(jié)奏。
3. 練習結束,老師詢問學生自己剛才表演的行動的目的:“你是誰?要去哪里,為什么去?”
注意:
1. 這樣的訓練可以反復訓練多次,在在讀練習中可以展開想象去豐富自己的行動。然后,老師引導學生去思考,有目的的行走,從肢體到心理的區(qū)別,有真實體驗和沒有真實體驗的區(qū)別。
2. 戲劇藝術在反應現實生活時,它的主要手段是行動。
【非正常行走】
參加者徒步行走,步伐有力,要求與習慣動作不同,避免形成無意識的機械動作習慣。
為達到此目的,參加者應該變自己管有的全部行走節(jié)奏,如:緩慢,迅速,跳躍……而采用一些非正常的步伐,如:瘸子步,八字步,老人步……
之后要求學員誤按方位變換方向行走:前進、后退、側向等等。
總之要踏遍舞臺上的每一寸地面。需要給每一個學員至少5分鐘的時間,使之了解何時形成習慣動作,何時應終止并改變習慣動作。
目的:
1. 徹底改變肢體習慣(無意識的習慣動作是演員表演的殺手)
2. 激發(fā)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
步驟:
1. 模仿老人走:60歲老人,70歲老人,80歲老人。
2. 模仿傷員走:右腳打石膏,右腿打石膏:石膏打到膝關節(jié)以上位置;石膏打到髖關節(jié)以上位置;帶上頸椎護托時的步態(tài)。
3. 模仿負重走路:兩臂環(huán)抱集中物品行進,一只之手負重行進。肩扛重物行進。頭頂重物行進。
4. 習慣動作一旦形成,教員應該馬上指出,終止這種動作。
5. 這種訓練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學院要全神貫注地投入。
6. 學生可以單獨行走,也可以同時多人行走。
注意:
鼓勵學生認真觀察生活中的人,不可丑化或者嘩眾取寵。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