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申請工業(yè)工程專業(yè)的學生很多,但申請運籌學方向的學生不是很多,因此,很多準備留學美國申請運籌學方向的學生都找不到前人們的經(jīng)驗。鑒于此,86留學網(wǎng)整理了一篇關于美國留學申請運籌學方向的文章,希望可以幫助學生。
申請專業(yè): IE(Operations Research)工業(yè)工程運籌學
由于本人申請的時候正好在美國交換,所以跟很多老師談過有關錄取的事情,包括Stanford / Cornell / UW-Madison / UMN……也親自了解了我未來老板的review process,以下是他們的意見:
統(tǒng)一的答案——最重要的東西:推薦信/Research Ability/Credit/套磁
推薦信
1、搭配一般要這樣(如果可以的話),一封是來自本方向牛人的,撐臺面,引起重視,但牛人一般不太會給你寫太好,第一讓他對你滿意很難,第二學術界都很相通的 ,他們很顧忌自己的聲譽,擔心自己的同學或朋友抑或是學生因為給他面子收了你,而你的實力卻不強,到時候人家會怪他,所以不輕易推薦人。
另外的幾封來自跟你最熟悉 的教授,最好是你的research/project supervisor對你有充分了解,像那些什么”He/She got good grade in my class”這樣的話,完全忽略,因為你的成績單可以反映一切,比較有作用的話是這樣的“He/She always asked questions during my lecture and discussed with me about the textbook,also found some mistakes in my notes”這樣才真正體現(xiàn)出你的質疑和思維能力。如果你跟他做過research就最好了,可以寫的很生動。
這里建議要外系的 (相關的)因為他們不用擔心你被他們的同學或朋友收了,所以可以適當夸大。
2、一定要讓Letter和你的PS結合,在PS上寫明你跟推薦人的關系和經(jīng)歷,詳細闡述,然后Letter成為見證。
3、不要自己寫找老師簽名,這個下三濫的招事前幾年還好用,因為美國人很誠信,覺得中國人也是,求其是好學生們??墒沁@么多年過去了,很多中國學生告訴他們了這些,他們早就知道了一切,很容易看出來那封是真的,那封是假的。那些寫假推薦信的人很容易失去credit,而直接被忽略。
這樣的要求可能對很多朋友來說不現(xiàn)實,畢竟在國內大學很難有學術高人,但正確的狀態(tài)應該是盡力彌補,請大家多留意一些到你們學校交流或是做報告的老師,爭取能跟他們取得聯(lián)系,難度雖然大,到好處頗豐。
Research Ability/研究能力
1、對于Phd,G/T根本不重要,CGA也不是很重要 ,只是在大家都沒有research experience的情況下才會看CGA然后G/T,我老板的要求CGA 3.0以上,G的Math 790(對于中國人)就行了,V和AW不太看的。
原因很簡單,招Phd不是招學生,而是招工作人員,不care你的成績,但是care你能否做出研究。有太多太多人成績很好,但是research上沒有感覺,最終失敗。
2、Research Ability并不是看你paper的數(shù)量,而是你的經(jīng)歷和質量 。我老板拿都一份application上海某個大學的EE,發(fā)了近10篇所謂的paper,但說句實話每篇的難度和質量還趕不上美國/香港(我就讀的地方)senior level course project,所以根本沒用。而且要知道在美國發(fā)一篇paper是很困難的,本科生有paper的是鳳毛麟角,而且大多也是submitted,not published,這當中要很長時間,所以如果有人能在大四上paper發(fā)出來,基本上是要在大三上就submit了,而research 應該是大一就開始做了。這個可能性。
還有就是對于Phd,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除非你跟的是Assistant Prof)老板不會給你課題做的,要你自己去找,他只是指點指點可行性和告訴你這個問題有沒有人做過有沒有價值。所以大多數(shù)paper學生肯定是第一作者,老板第二。
所以對于那些什么第n(n>=2)作者的文章,就不用多說了。
體現(xiàn)research ability的正確方法大概有兩種,一種是你在學習中的思考與質疑能力,可以寫在PS里,也要在Letter中體現(xiàn)。 還有就是經(jīng)歷 ,在美國和香港的大多數(shù)學校都有 UROP(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這樣的經(jīng)歷配上推薦信才是有用的。
申請專業(yè): IE(Operations Research)工業(yè)工程運籌學
由于本人申請的時候正好在美國交換,所以跟很多老師談過有關錄取的事情,包括Stanford / Cornell / UW-Madison / UMN……也親自了解了我未來老板的review process,以下是他們的意見:
統(tǒng)一的答案——最重要的東西:推薦信/Research Ability/Credit/套磁
推薦信
1、搭配一般要這樣(如果可以的話),一封是來自本方向牛人的,撐臺面,引起重視,但牛人一般不太會給你寫太好,第一讓他對你滿意很難,第二學術界都很相通的 ,他們很顧忌自己的聲譽,擔心自己的同學或朋友抑或是學生因為給他面子收了你,而你的實力卻不強,到時候人家會怪他,所以不輕易推薦人。
另外的幾封來自跟你最熟悉 的教授,最好是你的research/project supervisor對你有充分了解,像那些什么”He/She got good grade in my class”這樣的話,完全忽略,因為你的成績單可以反映一切,比較有作用的話是這樣的“He/She always asked questions during my lecture and discussed with me about the textbook,also found some mistakes in my notes”這樣才真正體現(xiàn)出你的質疑和思維能力。如果你跟他做過research就最好了,可以寫的很生動。
這里建議要外系的 (相關的)因為他們不用擔心你被他們的同學或朋友收了,所以可以適當夸大。
2、一定要讓Letter和你的PS結合,在PS上寫明你跟推薦人的關系和經(jīng)歷,詳細闡述,然后Letter成為見證。
3、不要自己寫找老師簽名,這個下三濫的招事前幾年還好用,因為美國人很誠信,覺得中國人也是,求其是好學生們??墒沁@么多年過去了,很多中國學生告訴他們了這些,他們早就知道了一切,很容易看出來那封是真的,那封是假的。那些寫假推薦信的人很容易失去credit,而直接被忽略。
這樣的要求可能對很多朋友來說不現(xiàn)實,畢竟在國內大學很難有學術高人,但正確的狀態(tài)應該是盡力彌補,請大家多留意一些到你們學校交流或是做報告的老師,爭取能跟他們取得聯(lián)系,難度雖然大,到好處頗豐。
Research Ability/研究能力
1、對于Phd,G/T根本不重要,CGA也不是很重要 ,只是在大家都沒有research experience的情況下才會看CGA然后G/T,我老板的要求CGA 3.0以上,G的Math 790(對于中國人)就行了,V和AW不太看的。
原因很簡單,招Phd不是招學生,而是招工作人員,不care你的成績,但是care你能否做出研究。有太多太多人成績很好,但是research上沒有感覺,最終失敗。
2、Research Ability并不是看你paper的數(shù)量,而是你的經(jīng)歷和質量 。我老板拿都一份application上海某個大學的EE,發(fā)了近10篇所謂的paper,但說句實話每篇的難度和質量還趕不上美國/香港(我就讀的地方)senior level course project,所以根本沒用。而且要知道在美國發(fā)一篇paper是很困難的,本科生有paper的是鳳毛麟角,而且大多也是submitted,not published,這當中要很長時間,所以如果有人能在大四上paper發(fā)出來,基本上是要在大三上就submit了,而research 應該是大一就開始做了。這個可能性。
還有就是對于Phd,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除非你跟的是Assistant Prof)老板不會給你課題做的,要你自己去找,他只是指點指點可行性和告訴你這個問題有沒有人做過有沒有價值。所以大多數(shù)paper學生肯定是第一作者,老板第二。
所以對于那些什么第n(n>=2)作者的文章,就不用多說了。
體現(xiàn)research ability的正確方法大概有兩種,一種是你在學習中的思考與質疑能力,可以寫在PS里,也要在Letter中體現(xiàn)。 還有就是經(jīng)歷 ,在美國和香港的大多數(shù)學校都有 UROP(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這樣的經(jīng)歷配上推薦信才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