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赴去美國高中留學校園面試流程及時間,我更推薦12月中旬,因為這時候SSAT和國內學校的期中考試都剛剛結束,而美國學校的圣誕節(jié)還沒有開始,可說是一個“沒有干擾”的、相當好的時間段了。若等到美國人過完圣誕節(jié)再前往,一方面國內要期末考試了,另一方面1月份還有同學可能要考SSAT,所以時間不是特別合適。如果把赴美面試推遲到期末考試結束、中國學校放寒假時進行,那時候已經有個別美國學校不接受校園面試了。當然,如果你的標化考試在暑假就可以拿到最后的分數,而選擇“十一”赴美,也是可以的。
去美國校園走一走,一方面可以讓學校立體地了解學生,另一方面,申請人也可以直接感受學校,在申請時也以更有針對性。就好比相親,不管介紹人怎么說,還是要雙方見一面才知道是否彼此有感覺。如果有條件,去各個學校轉轉肯定能夠有助自己的選擇。
【預約】
去美國校園面試需要預約,其實沒有具體分數門檻,這比在國內面試強。直接給學校招辦打電話,很快就能確定行程。因為大多數頂尖寄宿學校都在東北部,所以開車游走于學校之間還是很方便的。因為美國學校經常有假期或者全校外出活動等,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規(guī)劃行程、提前預約。
【面試流程】
美國校園面試的流程大概是1小時。
首先會有在校生作為向導帶著同學和家長參觀校園。向導有時是中國學生,有時則是美國學生或國際生,情況不一。在學校參觀20分鐘左右后,會回到招辦,接下來進行學生面試,大約二三十分鐘,最后是十幾分鐘左右的家長面談。整個流程都會有學生或老師引導,不用太緊張。有的學??紤]很周到,還會提供申請者和在校生上共同上一節(jié)課的機會,以幫助申請者更好地了解學校。
【家長面談】
家長面談一般來講都是十幾分鐘,面試官會和家長談的還是關于孩子的那點事兒。面試官多數會先表揚一下孩子,如何活潑如何開朗等等,有的面試官會專門拎出剛才孩子說的故事和家長再聊聊,有的面試官則僅僅客套一番,當然,最后都會問家長還有什么問題。
從面試官對家長的態(tài)度,其實就可以看出學生面試的效果。有的面試官從一開始就是在客套,并沒有認真觀察或考慮孩子怎樣。當然,多數面試官還是挺認真誠懇的。
面試官主要是看家長是否善良、是否能對孩子的教育講出自己的看法、是否知書達理,又不是考家長數理化,所以大可不必擔心。他們錄取的是孩子,家長因素雖然有,但有經驗的面試官單看孩子就能知道家長怎么樣了,所以家長以本色出現就好了。
【面試官】
了解一個學校可以看很多方面,它的學生,它的校舍,它的環(huán)境……還有就是它的面試官。短短一小時的流程中,與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面試官了,不同面試官代表著不同的學校風格,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和女面試官聊天的重心要有別于男面試官。也許人家一上來沒問你中國國情,沒有問你的成績,你的愛好,倒先和學生聊起了她養(yǎng)的竹子,插的花。不過見招拆招,那就聊她的植物,接著聊其他的有關自己的愛好。女面試官很感性,你給她講理性的國家大事兒,她可能不感興趣,對于有母愛的面試官,你不如講講小時候扶老奶奶過馬路的事兒——也許說的有些夸張了,事實上,談談對家庭、對旅行等的看法,這些看法遠不是“可愛小寶貝”類型。
接下來說說男面試官,對于老男人,一般第一眼,他們就已經看出學生的性格、優(yōu)點、缺點了。隨著交談的深入,他們的問題也是最讓學生有壓力和感到有難度的。如果你有憋了那么久的社會感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招生官,那就趕緊顯擺顯擺吧。能被他看上的也許只有兩種孩子,一是成熟老練得能入他法眼、在各種拷問下不僅沒有失誤還能綻放光彩的孩子;另一種就是這位面試官心情好得忘了拷問。對這種面試官,的確要講講自己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如果講得到位,也必定脫穎而出。
但如果你遇到的是年輕小帥哥。二十多歲頂多三十,穿著西裝意氣風發(fā),跟他聊天的氣場完全不同于上面的家伙,輕松愉快,沒有那么大壓力。也許他會跟你說以前上學的事兒,有點像哥們兒之間的聊天。
【關于思想】
我非常建議大家多展現自己對于生活的看法,比如為什么要旅行,為什么要讀書,如果在這些方面說出自己的獨特體會,相信會大大加分。
面試和文書要分的很清,面試要體現的是申請者陽光向上、從容淡定,同時也能讓面試官看到面試者對生活有感悟、熱愛生活、熱愛身邊的人;但文書則是體現申請者對事情獨到眼光的一面,二者各司其職,又互為補充,才可能最全面展示申請者的品質與人格。
雖然在這么小就規(guī)劃出人生的哲學體系未必是好事兒,但在應對美國高中申請的路上遇到各種問題時,我比較建議歸納成體系。盡量像一棵大樹一樣,從樹枝樹葉的一件件小事兒有邏輯地講起,慢慢體現出主體樹干上的真善美!
去美國校園走一走,一方面可以讓學校立體地了解學生,另一方面,申請人也可以直接感受學校,在申請時也以更有針對性。就好比相親,不管介紹人怎么說,還是要雙方見一面才知道是否彼此有感覺。如果有條件,去各個學校轉轉肯定能夠有助自己的選擇。
【預約】
去美國校園面試需要預約,其實沒有具體分數門檻,這比在國內面試強。直接給學校招辦打電話,很快就能確定行程。因為大多數頂尖寄宿學校都在東北部,所以開車游走于學校之間還是很方便的。因為美國學校經常有假期或者全校外出活動等,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規(guī)劃行程、提前預約。
【面試流程】
美國校園面試的流程大概是1小時。
首先會有在校生作為向導帶著同學和家長參觀校園。向導有時是中國學生,有時則是美國學生或國際生,情況不一。在學校參觀20分鐘左右后,會回到招辦,接下來進行學生面試,大約二三十分鐘,最后是十幾分鐘左右的家長面談。整個流程都會有學生或老師引導,不用太緊張。有的學??紤]很周到,還會提供申請者和在校生上共同上一節(jié)課的機會,以幫助申請者更好地了解學校。
【家長面談】
家長面談一般來講都是十幾分鐘,面試官會和家長談的還是關于孩子的那點事兒。面試官多數會先表揚一下孩子,如何活潑如何開朗等等,有的面試官會專門拎出剛才孩子說的故事和家長再聊聊,有的面試官則僅僅客套一番,當然,最后都會問家長還有什么問題。
從面試官對家長的態(tài)度,其實就可以看出學生面試的效果。有的面試官從一開始就是在客套,并沒有認真觀察或考慮孩子怎樣。當然,多數面試官還是挺認真誠懇的。
面試官主要是看家長是否善良、是否能對孩子的教育講出自己的看法、是否知書達理,又不是考家長數理化,所以大可不必擔心。他們錄取的是孩子,家長因素雖然有,但有經驗的面試官單看孩子就能知道家長怎么樣了,所以家長以本色出現就好了。
【面試官】
了解一個學校可以看很多方面,它的學生,它的校舍,它的環(huán)境……還有就是它的面試官。短短一小時的流程中,與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面試官了,不同面試官代表著不同的學校風格,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和女面試官聊天的重心要有別于男面試官。也許人家一上來沒問你中國國情,沒有問你的成績,你的愛好,倒先和學生聊起了她養(yǎng)的竹子,插的花。不過見招拆招,那就聊她的植物,接著聊其他的有關自己的愛好。女面試官很感性,你給她講理性的國家大事兒,她可能不感興趣,對于有母愛的面試官,你不如講講小時候扶老奶奶過馬路的事兒——也許說的有些夸張了,事實上,談談對家庭、對旅行等的看法,這些看法遠不是“可愛小寶貝”類型。
接下來說說男面試官,對于老男人,一般第一眼,他們就已經看出學生的性格、優(yōu)點、缺點了。隨著交談的深入,他們的問題也是最讓學生有壓力和感到有難度的。如果你有憋了那么久的社會感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招生官,那就趕緊顯擺顯擺吧。能被他看上的也許只有兩種孩子,一是成熟老練得能入他法眼、在各種拷問下不僅沒有失誤還能綻放光彩的孩子;另一種就是這位面試官心情好得忘了拷問。對這種面試官,的確要講講自己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如果講得到位,也必定脫穎而出。
但如果你遇到的是年輕小帥哥。二十多歲頂多三十,穿著西裝意氣風發(fā),跟他聊天的氣場完全不同于上面的家伙,輕松愉快,沒有那么大壓力。也許他會跟你說以前上學的事兒,有點像哥們兒之間的聊天。
【關于思想】
我非常建議大家多展現自己對于生活的看法,比如為什么要旅行,為什么要讀書,如果在這些方面說出自己的獨特體會,相信會大大加分。
面試和文書要分的很清,面試要體現的是申請者陽光向上、從容淡定,同時也能讓面試官看到面試者對生活有感悟、熱愛生活、熱愛身邊的人;但文書則是體現申請者對事情獨到眼光的一面,二者各司其職,又互為補充,才可能最全面展示申請者的品質與人格。
雖然在這么小就規(guī)劃出人生的哲學體系未必是好事兒,但在應對美國高中申請的路上遇到各種問題時,我比較建議歸納成體系。盡量像一棵大樹一樣,從樹枝樹葉的一件件小事兒有邏輯地講起,慢慢體現出主體樹干上的真善美!